手机阅读

最新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1:30:48 页码:11
最新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优质8篇)
2023-11-13 11:30:48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检视。在总结时,我们应该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推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总结范文的效果和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修改。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十月份,是我国的“我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活动月,开展了“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我的祖国”“我是小导游”“你去过哪些地方”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老师,祖国妈妈的样子像一只雄鸡,那为什么爸爸说祖国妈妈是一条巨龙呢?”“龙生活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中国龙”。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传说中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孩子们知道是龙的传人而更加的高兴和自豪,通过《中国龙》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而且借机发展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

2、设计制作中国龙并能和教师一起游戏。

3、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龙的形象,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难点: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活动准备。

龙头、龙尾、挂历纸、棍子、双面胶、蜡光纸、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音乐、带领幼儿拍手入场、音乐小龙人.

师: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大家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和老师一起游戏,好吗?

幼:好。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位子,安静的做好。

(幼儿自由回答)。

师:今天呀,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幼:想。

师:瞧!你们看是谁。

(观看动画片《小龙人》)。

2、教师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师:孩子们,刚才在片子看到的是谁呀?

幼:龙。

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电视里、动画片。

师:哦,那你们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衣服、房拄。

师: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爷爷的照片吧,好吗?

幼:好。

(出示龙的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边看边问。

师:孩子们,龙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龙头、龙身、龙尾。

师:孩子们,你们看龙像什么?

幼:蛇、鱼。

师:对,

(依次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

师:孩子们,龙其实是多种动物综合体,是原始社会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夏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二)介绍龙头:

比如说: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去赛龙舟,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舞龙,因为龙也象征着吉祥,所以在我们喜庆盛大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把龙爷爷请出来。

师:好了,宝贝们,今天老师呀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这是什么?

幼:龙。

师:小朋友们跟龙爷爷打打招呼好吗?

幼:“龙爷爷,您好。”

找找尾巴。

(幼儿自由活动1—2分钟)。

幼:老师我找到了尾巴在这里!

(三)制作龙身:

幼:身子。

制作龙的简单步骤:

1:先拿到挂历纸,我们对没有图案的这一边画磷片或贴鳞片。

2:选择画鳞片的小朋友在上面画上波浪线点小圆点。

3:选择贴鳞片的小朋友就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蜡光纸片,为皱纹条贴上去,就像老师这样。

4:画好与贴好的小朋友就把它对叠好,然后在上面打上个小孔,用小棒插进去。(幼儿制作过程)。

(四)游戏。

幼:好。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敲一声鼓你们就蹲下,敲二声就站起来,听到咚咚的声音就跑起来,好吗?(边说边示范)。

幼:好。

师:来,宝贝们我们来比赛,看谁说得快。(说完一次敲一次鼓)。

(五)舞龙。

师:龙爷爷告诉老师你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它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那好,我们就听着音乐把我们亲爱的龙爷爷带到操场去舞动起来,好吗?

幼:好。

师: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了。

师:我们出发了。

随着音乐结束本次活动。

延伸活动:

回家过后可以叫爷爷、奶奶给我们幼儿讲一些关于龙的传说,讲一些龙的故事,学唱一些龙的歌曲,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或疑问等,或和爸爸妈妈制作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龙。

教学反思。

(一)、活动内容的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

2、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快乐学习的小主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1、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四)、活动效果:

1、教师的情感丰富,完全融入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导幼儿。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巧妙的将《纲要》中五领域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五)、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前期有一个经验准备,去了解有关龙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或分组讲述,教师只是引导。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2、通过演唱,培养学生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歌声表达爱国之情,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鼓励、培养学生唱歌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各种龙的图片以及民间的龙饰图片,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英雄气概。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一脉相连,都以“龙的传人”自豪。

二、新授:

1、欣赏感受:

多媒体播放《龙的传人》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要求学生可以轻轻随教师哼唱,进行感情初体验。

2、教唱歌曲。

(1)、歌曲分析:20xx年前此歌曾在中国广泛流行。歌曲的歌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形象鲜明,富有想象力。感情从较为深沉含蓄转为振臂疾呼,富有历史感和号召力。曲调和旋律采用了自然小调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仅五度,级进为主,易于传唱。其中1、2小节与3、4小节同头换尾;5、6小节重复1、2小节,13、14小节又重复9、10小节;而所有偶数小节都采用同样的节奏。这种复沓回环的手法,既精当洗练,又给人无比眷恋之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民渴望回归同一的感情趋向。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这是一首抒情的男声独唱歌曲,它深情地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爱恋和盼望统一的共同心愿。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随录音演唱。

此歌容易上口,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情绪和演唱形式,并能投入感情地演唱,“唱出华夏游子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

(5)注意纠正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唱准第9小节和第12小节的“虽不曾看见”和“长江水”,另外,歌曲第15小节的“澎湃汹涌”,要注意重点提出,让学生唱准。

三、检查演唱。

1、指导学生随伴奏演唱,你觉得用怎样的情绪,用哪一种人声和。

演唱形式能更好地表达这首歌的情感。

2、你能设计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吗?

四、音乐知识:

节拍的读法以及在小节中的强弱规律。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5个生字及课文中的成语。

2、了解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称。

3、掌握前后相互照应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重点:

2、了解前后相互照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龙的成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刚过完快乐的寒假,同学们肯定收获多多,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成语接龙),但每个成语中必须含有一个“龙”字。

刚才我们讲了这么多含有龙的成语,那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龙”。

在十二生肖中,龙也深受人们的喜爱,那龙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开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学习汇报。

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5个生字,指名学生读并组成词语。

出示成语,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解并造句。

至高无上:地位极其崇高,没有比它更高的。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呼风唤雨的法力,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社会的力量。

龙飞凤舞:龙在飞腾,凤在欢舞,形容书法遒劲生动,也可指书写十分潦草难认。

龙腾虎跃:像龙一样飞腾,像虎一样跳跃,形容动作矫健灵活,也形容奋发有为。

三、讨论分段。

再次读课文,并试着分结构段,写出段意。

一段(1):  讲龙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段(2~6):讲龙到底是什么?

三段(7):  中国龙的象征含义。

四、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作业。

抄写生字,运用成语说话。

二课时。

一、学习导入。

1、默写课文的生字,成语。

2、出示词语,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一部分。

1、电脑出示教师收集到的有关龙为图案设计的工艺品,壁画装饰。学习第一段。

2、龙深受人民的喜爱,那龙到底是什么泥?课文哪一部分讲了这一内容。(二部分)。

三、学习2~6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有关龙的传说。

2、龙为什么备受中国人尊敬?找出句子齐读,用“之所以……是因为”

3、龙的形象被谁专用?在老百姓心中怎样?“至高无上”同义词。(至高至上)。

4、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四、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齐读。

3、课文中有几次出现“龙的传人”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开关与结尾)。

4、齐读开头与结尾。

这种写法叫做前后相互照应,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强调升华主题)。

五、反馈。

1、齐读课文,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2、摘抄摘录好词佳句。

六、总结。

龙向征着我们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们也自称为“龙的传人”,现在我们以一首《龙的传人》歌来结束全文。(用电脑下载歌曲,学生一起唱)。

七、作业。

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1、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龙的资料及图片工艺品,启发学生了解龙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2、通过欣赏歌曲《龙的传人》,体验歌词内容。欣赏卡通片《七龙珠》,进一步了解龙的故事。

1、了解有关龙的成语,并能说出他们表示的意义。

2、欣赏龙的工艺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事、音乐。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

师:那我们今天就和老师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以下龙吧!

(出示课件:分出龙的知识、龙的歌曲、龙的成语、龙的故事、龙的电影、龙的工艺品)。

(二)、分块和学生探讨。

龙是中国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什么是样子的。身体成长型,有鳞、有角,会飞、会游泳。(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出示文字说明。并出示龙的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的龙,说一说龙还有其他的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了解为什么我们把自己说成是龙的传人。

讲述龙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龙争虎斗、龙肝凤髓等成语的意义。

多媒体出示成语,提出问题。

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讲述《龙母庙》、《九龙泉》的故事。

教师出示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九龙泉》故事的图片。

学生观看《九龙泉》故事的图片,自己讲述故事给同学听。

观看电影《七龙珠》。

放映影片《七龙珠》。

观察影片中的神龙是什么样子的。

欣赏卡通的龙、泥塑的龙、九龙壁、龙头风筝、龙的蜡染画。

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作品。

观察作品中的龙有什么共同点,什么不同点。并自己创造一条自己的龙。

2、欣赏有关龙的艺术作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能运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音乐、歌曲。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听音乐律动。

(二)听赏歌曲:

1、初听: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教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龙的传人》)。

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课题《龙的传人》。

3、复听:你听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换了演唱者,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感觉?(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

(三)、学唱歌曲: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下。(听唱法)。

1)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跟着录音轻声模唱,

3)跟着录音一起唱。

2、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

1)欣赏色彩、造型各异,适合学生年龄的表现龙的作品。

2)启发学生去发现:龙的角、身躯、爪、鳞、尾巴各像什么动物?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我觉得二年级的艺术内容很广。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在教《十二生肖》中龙的传人这一单元时。说是我在教学,还不如说是和小朋友一起学。因为小朋友找来的一些资料,有的的确是我所不了解的。通过和他们讨论、听他们讲解、我们都知道了:龙的样子;龙的起源;龙的多种称谓;还和他们一起热闹的讨论“世界上真的有龙吗?”这些环节都是以小朋友为中心的,我就象是一个学习的人。当然,在听赏歌曲时,我还是帮了他们好多忙的。尤其是今天在学唱歌曲《龙的传人》时,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又唱又跳,在让孩子们听歌曲是运用了两位不同风格的演唱者的演唱,然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在孩子的头脑中已形成初步的体验,在学唱歌曲时都很投入,因此本节课的唱歌教学任务圆满的完成了。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课本及相关图片资料。

(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5、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教学目标:

3、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的原因,激发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突破:

1、课前收集有关龙的成语、图片、传说、甚至歌曲等,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龙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对于龙的喜爱、崇拜之情,以及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师:齐读单元主题词和课题。

师:总结练习题情况,点明本课学习重点。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和练习,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内容?

生:自由作答,估计学生可能会答到以下问题:龙与中国人的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具体原因;总的讲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原因。

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生齐读课文第一句“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分别请两个同学读此句,重点读出“自豪”之情。)。

2、师: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生。

师:从哪些段落中的语句中可以看出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原因之一:总起句——龙威力无比、变换万千、无所不能的。

具体描写——龙王高居天上,也能潜入深渊;它能呼风唤雨,也能翻江倒海。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处理步骤1:

(1)、请孩子读出总起句,教师重点引导“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理解和全句的朗读,读书骄傲之情。

(2)、师:哪些语言文字在具体写龙的威力无比和无所不能呢?——抽同学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3)、师补充相关龙文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皇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在龙的身上,人们寄托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4)、生带着情感再读这一段。

原因之二:总起句——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处理步骤2:

(1)、抽同学读第一句,抓重点词“至高无上”体会。“至高无上”的意思:再没有。

比这更高的了。

(2)、师:哪些语言在具体讲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齐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原因之三:总起句——龙在老百姓心中,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具体描写——所谓“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说的就是这种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处理步骤3:

(1)师:龙的形象并非帝王所专有,在老百姓心目中,龙还象征着什么?

(2)抽同学读第总起句。

(3)师:哪些语言具体讲这种自由欢腾和完美?——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4)抽生讲“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的意思,体会这种自由欢腾、祥和幸福。

(5)民间的哪些有关龙的活动能让你有这种喜庆祥和的气氛?(舞龙灯、赛龙舟等)。

(6)请同学们看图,你感受到了什么?(畅所欲言。)。

(7)师补充龙文化。

在封建社会,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8)再美滋滋的幸福的读读这段文字。

4、学习一二段。

师引: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么龙和中国人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生读第一段“古往今来”到“龙也深受人们喜爱”。

龙到底是什么呢?宋代画家董羽怎么认为?——生读描写龙的语句。

师:补充图腾文化: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中国人认为龙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完全把龙当成心目中的神。

5、师:因为龙是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因为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因为龙在老百姓心目中,象征着自由欢腾、祥和幸福,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生在读时,师顺势出示这句话。)。

师:“自称”从表面上讲是什么意思?——自己称谓自己为龙的传人,不是别人称谓的。

从深层次上看,“自称”这个词里又包含着一些思想感情。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是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我们对龙本身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喜爱、崇敬、赞颂。

请两个同学骄傲的读这句,再全班齐读。

6、师:请孩子们再读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发现了什么?再将这两句和题目连起来看一看,又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扣题呼应,前后连贯一致,结构严谨。)。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语:龙,集日月之精华,会天气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2、生一起读开头一句,最后一句。

3、师重点引读3——7段。

四、拓展积累,丰富语汇。

1、师引语: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记住有关龙的成语,请同学们说说从本课中积累的龙的成语。(生说师出示板书,并齐读。)。

课外你积累了哪些有关龙的成语?(生自由说,师出示一部分,并让孩子齐读。)。

2、动笔写写,摘抄书上的成语和黑板上的成语,越多越好。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教材简析:

教学目的。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瑰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片导入:

这是一些什么画?(看大屏幕)。

哪位同学愿意来画画龙的图画?(愿意的同学来)。

谁来说说含有龙的词语或者龙的传说或者故事?你愿意写到黑板上来吗?

听说过第一龙吗?中华第一龙是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第一龙。

(齐读课题)读了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以读促悟自主学习。

想想你如何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说说你读完课文懂得了什么.

1.遇到读不来的字,你怎么做?

(出示大屏幕)这些词语你全会读了吗?你是怎么学会的?

(教育学生养成的习惯)。

2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出示阅读提示)。

(1)中华第一龙是什么样子的?

(2)龙的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3)龙形象的成因是什么?

(4)作者是哪些方面写出中华民族与龙的深厚情感?你还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资料?

3.学生自己读文,自主解决。

4.小组交流。

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大家共享,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大家商议,也可请教老师.。

5.交流汇报。

学习第1段。

比较: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

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

理解图腾。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说说你的理解.

为什么把龙当为图腾?

学习课文第3.4段。

请自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大屏幕)。

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读.

整段话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是什么?你能用因为‥‥‥所以‥‥‥改一改,使句子意思不变?(同桌讨论)。

学习课文第5段。

找出中华民族与龙的深厚情感的句子.

学习课文第6段。

齐读课文,体会与开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中华民族和龙结下了不解之缘,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

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汇总篇八

教学课时: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

a、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过程与方法。

a、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

b、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b、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1、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三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

四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小组合作绘画图案。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有细致纹样的龙图案。

3、个性探索:

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

3、“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

小结。

学生评价。(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1、我认为哪一组最团结;

2、我认为哪一组画得最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