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范文(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3:45:32 页码:9
202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范文(实用10篇)
2023-11-17 13:45:32    小编:ZTFB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思考自己的所思所感,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写心得体会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或者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阐述。推荐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一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我是学校_班的__,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家里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哥哥和我,共计六口人,但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他们长年劳作,累了一身病。

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以打工为生,十几年来生活一直很拮据,再加上爷爷奶奶长期疾病缠身,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现在我考上了大学,他们赚来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我们的生活和高昂的学费,但是为了将来,我必须读书,上大学。

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的大学梦,我迫切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我会努力拼搏,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

此致

敬礼!

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二

现在希望领导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将以此为起点,自勤自勉,不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始终坚信:只要努力进取,就会有所收获。

在思想上,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形势政策、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动荡,永远保持与时俱进,时刻准备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生活上,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诚实守信。并在课余时间,多次在外兼职,曾在自行车行兼职修理工,也曾在今年暑假期间做了两个月的暑假工。

在学习上,我积极求上,努力刻苦,始终向成绩优异的同学看齐,并和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上一学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同学和学长的帮助,本人的学习成绩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各科成绩均合格。

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在2012年5月的时候,我参加学校举行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校内赛。在校内赛,我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并在一个月的选拔测试后,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重重难关,成功的被选拔进了重庆市的比赛即“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重庆市总决赛”。我在比赛期间经过两天的艰苦奋战之后,最终较大的优势成功问鼎,取得了该比赛的重庆市特等奖,而我也成为了重庆市的总冠军。

代表我校,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在这一学年中,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国赛三等奖,现将申请科技创新奖学金,我要特别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老师在专业方面的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

此致

敬礼!

冶金工程10级—02班。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三

摘要:展开创新教学、培育创新人才是高档院枝的首要使命,也是世界高档教学的展开趋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杰出办法,发明有用的科技活动条件和展开科学的科技活动路径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首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人才培育;位置;作用

高档教学的使命是培育具有创新精力和实习才能的高档专门人才,展开创新教学、培育创新人才是高档院校的首要使命,也是世界高档教学的展开趋势。不能满意年代请求的教学是落后的教学,不能从事发明性作业的人才是缺少竞争力的人才。现代高校不只要承担遍及、教授常识的使命,并且应首要承担起对学生自立获取常识办法和发明才能的培育与练习。使大学应当变成创新者的摇篮,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大批具有创新精力和实习才能的高层次人才,发明出大量高科技作用,为国家的科教兴国展开战略作奉献。

依据培育创新型人才和依照可持续展开的教学观的请求,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培育中的作用现已显得越来越首要,变成学生在校教学阶段一个首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现已变成高校培育学生实习才能、创新精力的首要支持,变成学生进行本质拓展的资本依托,变成课内教学的首要补充和拓展,是培育学生创新精力、进步学生实习才能的首要环节。在方案经济系统下校园很少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学生对自个常识的构成和才能的练习也很少留意,成果构成常识面窄,基本本质差,习惯才能低。跟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完善,用人机制发生了改动。学生上学缴费,结业后自立择业。实际请求咱们培育出来的人有必要能习惯社会需求,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要依照常识、才能和本质的整体请求来构建新的人才培育方式,改动侧重常识教授和过火重视课堂的教学观念,树立重在培育学生创新认识和创新才能的新的`教学观念。展开科技创新活动,培育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科学质量、创新精力和创新才能:引导广阔学生自动习惯科技展开和社会进步的请求,勇于实习。全面进步归纳本质;推动培育办法的改动,使科技创新活动变成学生培育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21世纪对人才请求的标准是根底宽厚、本质较高、才能较强、特性明显,具有开拓性和发明性。跟着高档教学拓展专业、加强根底的变革,结业生的才能将更多地体现在常识更新才能、处理疑问才能、创新认识、创新才能。

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科技活动有着其它教学环节不行代替的功用和作用。它为学生供给了除课程以外的直接的实习时机,使其既把握必定的理论常识,又能培育着手才能和处理实习疑问的才能。在活动中,学生会充分调动已有常识去处理眼前的疑问,会遇到或提出课堂上遇不到或提不出的疑问,当这种常识显得缺少时,他就会想方设法去寻求新常识。经过科技活动,使学生开始完成对已有常识的组合与归纳运用,刺激学生对新常识的寻求和对新疑问的探究,使他们不再满意于仿照前人,而不断涌动身明的强烈欲望,练习他们把握时机,改动环境的才能。

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力,是展开课外科技活动的底子动身点和终究归宿。经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育他们的科研好,使他们体会发明的趣味,进而激起崇尚科学、寻求真理的崇高情感,练习奋力拼搏的毅力,养成学科学、搞科研的攻关精力。养成坚持真理、寻求真知、脚踏实地的科学品德和科学质量。

展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造就大学生的根底本质、基本的学习和作业才能。让学生得到合适自个的非常好的培育。特性取得杰出展开,培育科技创新型大学生。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直接作用是它为创新教学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赋予了学生内涵的学习动力、好奇心、热心、趣味与积极性。在这里,科技活动的本质是,着重发明性,处理疑问的办法和构成探究研讨担任的精力。在这么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沉的常识接受者,而是自动的求知者、参加者、探究者。大学生的应变本质、创新认识、发明才能也就在不断的处理疑问和积极自动的参加过程中得到培育。

学生科技活动以一种生动、丰厚而有用的方式鼓励学生探究精力,让学生在抵触中寻求处理疑问的办法。在应付艰难和危机中增强面临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正是创新教学的本质地点。经过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上完成从依靠老师获取常识向依靠自个的自学才能去获取常识的改动。在就业上,由依靠社会和家庭向依靠自个独立作业的身手和条件的改动,以习惯终身多次择业的需求。使学生作业才能的培育由彻底在结业后构成向结业前开始构成改动。

要把学生科技活动才能的培育归入培育目标,把学生的科技活动归入校园教学变革的首要内容,依据现有条件并努力发明条件,为学生的科技活动供给必要校内的或校外的活动场所;供给必要的活动内容,装备高质量的指导老师;供给必要的活动经费,留意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可经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与老师的科研相结合。大学生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因为学生自身的才能有限,常识和经历缺少。使得学生在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时显得无能为力。一起,学科专业的限制。使得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项目很难展开。因此。树立相应的老师指导系统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协调系统。在老师的科研作业中,让学生做一些辅助性的作业。由此,把学生带到实际的活动中。加深对已有常识的理解。开始学习研讨办法。培育创新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技术。

与实习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创新才能是在不断地处理实习疑问的过程中练习培育出来的,要克服现在重理论轻实习的倾向,变革实习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培育创新人才的请求动身,研讨和处理实习教学中的疑问,让学生在实习性教学环节中,练习培育自个的创新才能,磨炼毅力,进步接受波折的才能,练习思维的敏锐性。在实验教学、出产实习和结业实习及课程设计和结业设计中,练习学生的创新才能,练习剖析他们处理实际疑问的才能。

与学生的科技社团活动相结合。以举行“科技节”、“科技文明月”和全国“挑战杯”等活动为根底和载体,遍及科学常识、营建学术空气、展开科技活动。采纳举行学术报告、开办学术讲座、科技制造竞赛的办法进行。使学生进人学术环境。为他们供给汲取新常识、了解当时科技前沿意向、开阔思路、把握准确探究办法的时机,感触科学研讨的奉献精力,催发寻求新常识的自觉行动。

依据学科特点树立各种科技社团安排,担任展开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安排与办理,用安排资本支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夯实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群众根底,在丰厚多彩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中培育创新人才,体现学术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全员性。

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供给基金支持,进一步保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展开。以创新成才教学为主旨,经过建立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赞助大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用基金资本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力推动、扶持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展开。

树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评价和奖赏机制,实施创新学分,与奖学金鉴定挂钩。激起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自动性和积极性。

总归,高档校园培育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具有较强作业竞争才能,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首要标志。培育具有21世纪世界竞争才能的新式人才,是当时高校教学教学变革的落脚点。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四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以下是“科技创新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

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我国杜德斌教授认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应集聚众多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研发机构,是世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创新源地。这些概念和描述对我们定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综合考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定义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世界领先,主导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能引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是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和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

2。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特征。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本区域和周边地区持续输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人才,研发创新和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二是产业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呈现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特征,相关核心技术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引领全球产业发展的方向;三是集聚一批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主要产品和运营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四是形成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鲜明价值导向,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氛围浓厚,全球科技创新领袖不断涌现。

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辨析。

2015年,江苏省委在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而在2014年,北京、上海先后作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从内涵的区别来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产业,即生产制造,更多地强调产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中心”的落脚点在科技,即科学技术,更多地强调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领域率先突破。从提法的共性来看,两者同属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无论是江苏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北京、上海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最终的目标均是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占据领跑地位,发挥引领和辐射功能;两者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的战略基点,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发展走向国际,进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影响力。从区域的差异来看,江苏产业优势明显,是我国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规模总量自2010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规模是北京的10倍、上海的4。4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gdp比重达42%,分别比北京和上海高22。4和10。4个百分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具有全球领跑和并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10830家,高于北京,约为上海的2倍;企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研发经费80%来自企业,而北京为40%、上海为63%。可以说,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江苏的现实基础和产业需求。而相对于江苏的产业优势,北京和上海的科技原创能力更加突出:全国50%以上的部属高校和科研院所、48%两院院士和31%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北京;全国1/3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1/4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于上海,部属科研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截至2015年,北京、上海国际论文10年累计被引用篇数分别是江苏的2。07倍、1。18倍,近10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分别为江苏的2。43倍、1。40倍。

二、国内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

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先后提出了建设全球或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战略规划。例如,美国持续打造硅谷,确保“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英国在伦敦加快建设“英国科技城”,使其成为国际技术中心;新加坡坚持人才引进的“开放政策”和保持稳定的创新环境,加快建设“亚太创新中心”;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的梳理和归纳,结合对硅谷等联合国46个“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析研究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江苏借鉴。

1。始终把科技园区作为产业创新重要载体。

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韩国大德等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科技园区,它们是各自地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硅谷从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聚集了hp、intel、google等一批超百亿美元级高科技公司,约有100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硅谷;新竹在建立科技园之初选择了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台湾地区十大企业有7家来自新竹;韩国政府为大德地区出台《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以财税减免等扶持政策保障园区发展,使其ict、生物医药、空间技术等全球领先。

2。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

美国加州拥有最高密度的世界级研究机构,据统计,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加州占据10席。其中,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到企业兼职创业,每年都会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韩国则将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与临近的忠南大学、科学技术联合大学院、情报通信大学、大德等大学不断输送其所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博士和硕士等高学历的人才培育及输出方面,科学院的贡献超过韩国的10%。印度班加罗尔依托高等院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以及软件企业自己设立培训机构,在班加罗尔周围有10所综合大学、70家技术学院,培养15万~20万技术工人,成为班加罗尔软件外包产业兴起的重要保障。

资金投入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高强度投入才能支撑高水平创新和获取高利润回报。目前全美600多家风险投资企业中近半数将总部设在硅谷,2013年硅谷风投总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美的40%;新加坡大型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增幅明显,从2011年的5。73亿新元增至2013年的8。72亿新元,年均增幅超过15%;东伦敦地区是英国风险投资较为密集的地区,风投资金规模占全国的25%和全欧洲的8%。

4。注重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美国盖尔研究所发现,中小企业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人均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以上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而我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由中小企业获得,80%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创造。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政府减免中小企业专利费以激励其创新,制定《中小企业新事业活动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创新计划给予融资和税收方面援助;德国推出中小企业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创新代金券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小型企业可以使用创新代金券支付创新服务费用,目前全德国约有3万个企业开展不间断的研究活动,10万科技型企业经常性地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

三、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

牢牢把握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及顶尖水平,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融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着力优化大众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突破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掌握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加快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产业转型作出积极的示范。

1。着力加快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

(1)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部署。

瞄准未来战略需求和技术供给短板,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给升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能力。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药创制等国家专项任务的实施,积极转化创新成果。部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进一步跟踪研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重大科技项目、工程,聚焦重大产业方向,梳理分析数字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江苏有优势的领域,根据“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论证并启动若干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与工程。

(2)集聚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充分发挥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建设若干世界知名的高水平、有特色大学。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开展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更好地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我省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结构、通信技术、水土生态等国家实验室,努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推动与以色列、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各地、各园区、有实力的企业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一批科研型国际合作大学、联合研发机构。

(3)提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

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按照平台一流、队伍一流的标准,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和园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共建一批人才与国际贯通、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研究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全覆盖。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赋予省产研院在使用省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时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任职或兼职,在省产研院兼职或任职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可保留3年工作人员身份,档案工资正常晋升。

2。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1)打造有影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全面启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企业融入全球研发网络,支持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一批企业科技园,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研发能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研发网络,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国际创新竞争力。推动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2)提升产业科技开放创新水平。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广泛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积极构建产业科技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国际知名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国际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实施开放式研发策略,推动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牵头或参与建立国际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继续完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外资企业联合本土企业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合力支持我省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政府审批和监管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的集群转化。鼓励地方、科技园区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园区加快集聚国内外产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3)培育产业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小巨人”

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步伐。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提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3。着力提升各类园区发展水平,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

(1)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

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要求,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给予省级以上高新区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鼓励高新区制定特殊政策措施,集聚科教资源。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引导资金,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区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内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新区财政收入中上缴省市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省市对高新区创新核心区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科技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2)打造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

优化“五城九区多园”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在新型科研机构建设、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

(3)大力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

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致胜转变。坚持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向,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推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腾笼换鸟”,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转型发展。

4。着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生态,集聚世界级创新创业人才。

(1)建立富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

依托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大海外领军人才、我省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地区特色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企业家培育,着力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站在产业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型科学技术带头人。建立产业人才滚动式培养体系,选拔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努力构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2)构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孵化体系。

发挥创业孵化机构的产业孵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存量商业商务楼宇、旧厂房等资源改造,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各类众创空间的合作发展,形成涵盖创业全过程的孵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3)强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

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各产业部门基金统筹联动机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布局资金链,发展“首投、首贷、首保”,优先支持初创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推进“人才贷”、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加快聚集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五

本团队是一个能力多元、优势互补,院系多样、资源互动,合作融洽、管理有效的优秀团队。由10名分别来自半导体光电子、管理、财会、营销等专业的北大学生组成,团队还邀请技术研发、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家对团队进行直接指导。

毛帽,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哲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曾任摩托罗拉人力资源总监助理;北大国际mba市场部兼职助理;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报告人;参与国家985等重大课题研究;光电信息协会创始人之一;学生活动骨干。

21世纪,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享受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人类开始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健康。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应时而出。以led为光源的半导体照明具备节能,环保,健康,使用寿命长,显色效果好等优点。半导体照明代替传统光源已成必然趋势,人类将迎来第三次照明革命。为了把握新的产业机遇,2003年中国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并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巨资推行半导体照明工程。led的时代已经到来。

把握时代动脉,北京大学10名创业学生提议建立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led芯片领域的多项专利——“激光剥离”技术和“上下电极”技术等。公司定位在生产大功率led,以提供绿色、高效、持久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用灯和景观照明、装饰灯市场和大功率白光照明。

以下六个方面概述了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亮点:

以“节能,环保,健康”为导向的国内外半导体照明市场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极具发展潜力。

面对中国的半导体照明市场,芯光科技的进入能够同时满足数量众多的下游厂商的需求,并填补国内缺乏大功率、高质量led管芯生产厂商的空白。

led是理想的照明和装饰光源,同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长寿、环保、健康、安全可靠、响应时间快、适用性强等一系列优势。

芯光科技依托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激光剥离”和“上下电极”等独家专利技术,这些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在全世界具有领先地位。

芯光科技拥有专业从事led技术研究的半导体光电子博士与擅长于策划营销的mba等队员共同组成的能力多元,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在“国家照明工程”的推动下,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将成为芯光科技发展与壮大的重大商业契机。

……发展的契机在眼前铺开一片华丽乐章,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把握契机,加速发展,用3-5年时间,向国内一流led大功率、高档次管芯的研发和生产进军,填补国内企业在大功率led管芯生产领域的空白,为中国民族照明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六

您好!我是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班的。。。同学,上学年担任我班宣传科技委员,也许是因为这样特殊的职务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我校各种科技竞赛并有机会与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学长学姐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在此真诚地向学院提出2015-2011年度本科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学金的申请。

现介绍参赛情况如下:

(1)、高等数学竞赛。

在大二的上学期开学伊始,我参加了陕西省第八次大学生高等数学(本科)竞赛,经过暑期一段时间的温习功课,夹杂在军训紧张的生活疲惫中,荣获生三等奖的不错成绩(证书详见附1)。

(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经过青涩稚嫩的大一,大二的我变得更加沉稳,而挑战杯成为这一学年沉甸甸的积淀。现在想来都不禁为那段夜以继日的时光感慨、怀念。

最初仅仅因为上海世博而诞生的《浅论上海世博绿色节能之低碳建筑》,没有想到在我与我的队友们的一次次突围下,竟能最终摘得陕西省省赛特等奖的好成绩,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为我们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互补并进的“风之谷”。

下表是我们作品具体获奖情况:

(备注:具体证书详见附1)。

以上就是我们院系初赛、校级复赛以及省赛成绩了,我们先后同李芊老师、陈林波老师、来雨老师、岳邦瑞老师、刘艳峰老师等七位老师讨论并修正论文。是这些老师,才真正让我们的作品成长起来。也正是在一次次争论中碰撞智慧的火花,“风之谷”才成长起来。

(3)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节能减排应是“低碳”最好的诠释吧,在挑战杯校赛期间我们就着眼于低碳建筑技术的探索,当看到哈工大的这项比赛后,我们“风之谷”团队立即展开新一轮的奋斗。经过几个星期的材料重组,论文结构修整,最终得到了焕然一新的《。。。。。。。。

》。下表是节能减排大赛中我们作品具体获奖情况:

(备注:证书详见附1)。

经历了一年的备战与考验,我们“风之谷”科技小组的作品在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了骄人的可喜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更让我们感受颇深的是我们五人在一起讨论,一起熬夜,一起用心完成作品过程中满满流露出的团结,拼搏,创新的精神与相互关心的感动,这也将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财富,我们相信,这些肯定远不止是成绩上的高低,而是我们在奋斗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共属我们的那份可贵的创新精神。

敬礼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七

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机械xx班的刘x,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大会并且站在这里。今天大会的主题是科技立项及学科竞赛,我们xx学院是xx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科技立项和学科竞赛的参与程度是很高的。今天的到场嘉宾中有许多都是在科技方面做出优秀成绩的人,在此我主要讲一些关于学科竞赛的以及学习方面的事。

第一点是学习,虽说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能力,但是,我们现在是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我们在平时还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大一所学的东西,比如高数、英语,你可能会认为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都是基础,这些基础学科都是每个专业最基本的东西,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继续往上构筑自己的大厦。

今天到场的主要要是大一的学弟学妹,各位现在在北工商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我们学校学习环境以及特点应该有所了解,也可能产生了一些厌烦,但我们仍要努力的学习,对于学习,我们不能放弃,不管那一科都要努力,学海无涯,我们只有不断地前行才能更好地发展,这学期开学头一天学校图书馆就基本爆满,我们没理由不努力,别人再努力,我们没理由停滞不前。不管你是不是聪明,勤奋是永远少不了的,我们的周围有同学、有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立即去问,在学习过程中,课本是必须要看的,老师上课用的ppt以及各种资料都是辅助,多看课本,对于课本的知识点力争全面掌握。书本上有的知识点可能不是重点,但还是要了解的,因为你不知道考试时老师会考你什么,并且也不知道以后在实际运用中需不需要用到这些,我们学习要做到有备无患。对于习题我感觉不需要做太多,做一些典型的例题就足够了,有时做很多的题只是在重复以前做过的题型,这样不仅没什么收获,而且浪费时间。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点,现在每版课本知识点的安排都是有理由的,在平时学习时我们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学习。等到课本学完或学到一个阶段结束时,就要对这一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力争把他们连起来,形成体系。等到期末考试时你仅看着目录就能大体知道课本里讲的是什么考试就完全没问题了。我高数双百很大的程度上就因为复习全面,很少漏掉知识点。

第二点是学科竞赛,在大学里,我参加的学科竞赛有校物理竞赛、北京市物理竞赛和北京市数学竞赛,当然,在三次比赛中我也取得还算可以的成绩。对于学科竞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基本功,也就是各位现在学的知识,首先把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学会,能够对课本有一定的了解,等到准备竞赛时起点就比较高,在此基础上在根据一些竞赛参考书等资料区准备,多看、多想、多记。在看参考资料时不要求全,要一部分一部分的去攻破,要是时间不够的话就专注一部分,不要全而不精,那样的话很可能什么都不会。去年我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辅导时,老师讲的内容就是分块的,那样复习起来就容易得多。

接下来我提两点建议。第一点是坚持,不过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下去,不管你做的好不好,坚持到最后,在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很多,在参加咱们学校北京数学竞赛培训时看到题目基本不会,但我没有放弃,坚持学了下去,到最后我也取得了北京市二等奖。平时打好基础,面对挑战更加努力,坚持不懈,不断奋斗,我们就能战胜自己。

接下来是时间问题,不要总是呆在寝室打游戏、看韩剧。其实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在校内、校外参加一些活动都是比较不错的事情。对于时间安排要有合理的计划,我在大二上时也算是比较忙吧,十月初校物理竞赛,十月末xx市数学竞赛,十二月初xx市物理竞赛,期间还有车队的学习,自己的社团以及自己的团队的事情。到期末时我考试成绩还算是不错,期间也拿了一些奖项。不要抱怨时间不够,事情太多,只要合理安排完全能够处理好所有的事。

对于科技方面,我的建议是在课余时间还是应该尽力的参与,最近我和同学打算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并且希望接下来能够参与科技立项,光学不练假把式,理论和实际相差很多,我们多参与活动能够获得很大的进步,在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不仅仅是科技立项,平时也可以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抠门狼车队、飞思卡尔智能车车队都是十分优秀的,通过今天的大会,我希望各位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享受乐趣。

最后,我希望大家忙碌起来,有目标的去学习、去生活、去奋斗。正所谓“材华溢,机情扬,xx学院我最强”,要相信我们是最棒的。

谢谢大家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八

1.学生分析问题时的洞察力可以通过建模教学提高。

数学建模,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假设进行简化,通过问题本身的内在规律来找寻合适的数学方向,建立一个可以解释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软件和实际数据来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的一门学科。由于所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如果没有一定的洞察力,无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学生很可能会一筹莫展,踏足不前,甚至南辕北辙。建模的实际问题来自于各行各业,虽然每个问题的专业背景可能不一样,但是只要在合理的简化假设的基础下,这些问题的数学模型最终可能是一样的或者是近似的。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具有鹰一般的洞察力,能够举一反三,能从千差万别的“面孔”下看穿其内在的相同的数学关系,接着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编程知识去建立数学模型。从实际问题中凝练出数学模型,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数学建模的培养,学生们能从看似以前完全没有涉猎到的领域中找到与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共同特征,并从中提炼出合适的数学模型,最终根据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能力正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数学建模改变了学生们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们看问题不再感性更加理性。通过数学建模的培养,学生们的洞察力得到了锻炼,为其参加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打好了基础。

2.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建模教学培养。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由一个人的智力、知识、独立性等优良品质复杂综合而形成的,能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一种综合性本领。目前的教育学认为,创新意识是区分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重要标准,对于人才的培养,创新意识才是最关键的。由于数学建模的解题方式非常的灵活,只有特定的解题方向,但是没有标准的解题方法和统一的正确答案。学生们要做的,就是读出题目要求你做的解题方向,是预测还是检验,是分类还是简化,再根据具体的解题方向,自己去寻找合适的解题角度和数学方法,自己去寻找合适的数学软件去实现模型的完成与检验。因此,学生在整个建模过程中不再像以前一样由老师全程指导,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这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建模教学培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也是解决许多科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建模中,一招鲜吃遍天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够找到与问题本身相切合的点。数学建模对发散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科研项目也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离不开发散思维的浸润。发散思维可以强化学生们对于数学规律的发现、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于所探究课题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延伸的素养,养成其在科技创新项目和科研中运用发散思维的习惯。由上可知,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培养,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竞赛进行强化,具有发散思维是学生们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重中之重。

4.学生的知识范围可以通过建模教学扩展。

数学建模所涉及到的问题来源于各行各业,而解决一个问题所应用的知识也不仅仅只限于该问题本身。迫于精力所限,每个人无法掌握所有行业的所有知识,因此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要进行文献的查找。而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由于参赛时间的限制,学生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地抠读论文,所以这培养了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献里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的能力。此外,任何模型的求解都繁杂异常,手工计算往往得不偿失,因此需要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学软件来进行求解,最终的建模成果需要以科技论文的格式写作出来,尤其是数学建模美赛,需要学生用英文写作论文。正因如此,一场数学建模竞赛,不仅仅训练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能从抽象的问题中凝练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更是为学生将来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为了使我校学生更加符合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在原有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上,融入具体的石油类科技创新实践案例,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数学建模教学双头并进、互相补充、互相提高的新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1.补充建模教学内容,完善原有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为目标,结合往届建模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数学建模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原有的优秀建模竞赛题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适中的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案例,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一些具有石油学科背景的开放性题目,引导大一大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当中。并且同时,还应该开设一些数学软件应用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matlab、spss、lingo等数学运算软件,加强学生竞赛论文写作和英语论文写作的能力。通过以上工作来补充和完善原有的数学建模课程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加强数学软件编程教学。

数学建模课程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仅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应用当中,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更加快捷简便地解决数学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该通过三个层次来强化学生数学建模软件编程的能力。第一层次,通过数学上机课来增加学生的数学软件应用的能力。第二层次,通过数学建模课程初步培养学生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为基础训练题目的解决,该过程除了强调编程能力外,还强调问题解决的完整性。第三层次,通过竞赛培训、竞赛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该层次培养学生通过应用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引入,将我校数学建模二级培训体系———选修课、建模竞赛培训,拓展为选修课、建模竞赛培训、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三级培训体系。所谓融合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建模培训,就是针对本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通过融入石油专业知识,结合石油背景来设计数学建模培训题目,依靠学校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以创新的形式进行建模培训。我校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大部分都偏重于石油化工领域,因此要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数学建模教学,关键点就是在设计建模培训题目时能结合石油背景和石油行业知识,引导学生们在思考本专业的科研问题时,能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这不仅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项目的难度过低或过高,都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而且,在项目的设计上,需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在专业领域中的体现等问题。

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难度大,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数学建模沟通了数学理论教学与实际科研应用,课程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将石油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数学建模课程有机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全面科研素养的石油学子的有效方法。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九

尊敬的学院领导:

您们好!

我是化工学院的学生__,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以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觉得我已经符合了学校励志学金的评选条件,故现我申请励志奖学金!现将我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简要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始终以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因为我知道,中国未来终有一天要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大学生是祖国建设中的主力军,我们不努力,先辈的心血,中国的未来将败在我们手中!

刚开学不久我便申请了入党,时时以党员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就在今年,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对于国家的一些大事重要会议及决策我也是时时关注,与同学们热情讨论;作为学习委员,在学习方面雷厉风行,学年成绩总分名列前茅,综合测评后是班上第三名,在选修课上,也是以优秀成绩结束课程,学习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会始终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以获得更大进步!

在生活中,由于家中贫困的原因,学费险些贷款,自己也是尽量保持节俭,努力去做一些兼职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学校社团活动中我积极参加,在春风社活动中,获“志愿者之星”,作为团员,也获得优秀共青团。

在生活中,由于家里贫困的原因,自己也是尽量的在开销方面能有所节省,对于像电脑等方面的东西都没有购买。

对于班级学校等的活动我更是积极的参加!还记得我们班的班服上的班徽就是由我亲自设计的!对于班干的工作我也是积极的配合并主动参与,尽我自己的一份力为班集体做一点贡献!平时生活中我也会尽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同学与他们有好相处!

鉴于综上所诉,望各位领导加以评判审核并能够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大学生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十

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德为纲、培养个性、挖掘潜能”的办学思想,我校坚持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1、领导的重视是学校科技工作正常开展并能取得成绩的保证。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的长远规划。成立了以校长带头,教导主任、教导副主任,大队辅导员、科技辅导员及各年级组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2、制订有效的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活动过程设计充分征集师生建议和意见。活动中认真收集材料、图片、视频资料,建立健全科技档案。活动后认真总结。

3、积极依靠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学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保证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努力获取社会和家长的帮助,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保证了科技活动计划的落实,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在同时进行,使科技活动的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立足校园,走进家庭,辐射社会。

(一)在《防震减灾》科普系列活动中,以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班队活动。2、以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防震演习。3、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防震减灾活动走进家庭,辐射社会。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州、市相关领导和广大家长和市民的好评。

(二)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三小”活动。全校学生每人一幅科幻画,高年级每人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者设计制作一件小发明。在学校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组织他们修改作品参加省、州、市的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科学幻想画类,郜容静楠同学的剪纸作品《向日葵式旋转房屋》荣获一等奖,张树茂同学的儿童画《空气清洁鱼》,侯玖林同学的儿童画《穿越历史》分别荣获四川省一等奖;其它20篇科幻画作品分别荣获市、州一、二、三等奖。在科技创新成果类,吴杰老师的创新成果《两维月相仪》荣获省级一等奖,胡霞老师撰写的《可爱的凉山我的家》创新方案荣获省级二等奖;刘雨璜同学的《去鱼鳞的手套》,王立老师的《热循环动力船》等8个作品获市三等奖。

(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感受科技活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苏凡尧同学的《凉山艾滋病孤儿生活现状调查》获市一等奖,张熙蕾同学的《西昌市草莓种植利弊调查》,科技活动小组的《让交通法规造福社会》和《低碳校园》分别获市二等奖。

今后,学校将继续把科技活动摆在学构的中心工作中,提高活动的水平和层次,让科技活动时时有,处处在,真正让每个老师把科技活动当作职责来抓,让科技活动进入每个人的心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