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2:26:50 页码:14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实用10篇)
2023-11-23 12:26:50    小编:ZTFB

教案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对于每个教学环节,教案的编写需考虑时间的分配,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推进。如果你想要了解如何编写一份好的教案,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一

1、协调合拍地做动作,学跳双圈集体舞。

2、通过创编、模仿来学习舞蹈动作。

3、用动作友好地与同伴交流,体验跳集体舞的乐趣。

1、经验准备:幼儿会沿逆时针方向站成一个圆。

2、磁带、幼儿用书。

1、开始部分,熟悉音乐。

请小朋友听音乐,一边听一边随音乐做动作。

2、学习基本动作。

引导幼儿随歌曲学习基本动作。

3、幼儿在双圈上学习与舞伴一起做动作。

(1)组织幼儿站双圈。

(2)重点学习围着舞伴绕圈。

4、引导幼儿和舞伴面对面做动作。

5、探索交换舞伴的想法,引导幼儿想出交换舞伴的方法。

6、跟音乐完整的舞蹈。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二

1. 幼儿学习跟着音乐学习在跳舞毯上跳舞。

2. 培养幼儿对前后左右有空间概念。

3. 能创造性地编出与他人不同的跳舞的动作。

跳舞毯一个、投影机台、音响、贴有标签的泡沫板120块。

一、 教师在跳舞毯上跳舞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 请幼儿讲出如何看了跳舞毯跳舞。

1、 影幕上有些什么?(箭头)

2、 跳舞毯上有些什么?(箭头)

3、 它们的方向一样吗?

a。 影幕上的朝前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

b。 影幕上的朝后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

c。 影幕上的朝左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

d。 影幕上的朝右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

三、 请幼儿自己动手做跳舞毯。

1、 每个幼儿取出四块贴有箭头的泡沫板,自己动手做跳舞毯。

2、 幼儿自己向大家介绍如何做跳舞毯的,并示范演示。

3、 选出最科学的一种跳舞毯。

四、 幼儿在自制的跳舞毯上跳舞。

1、 跟着音乐跳舞。

2、 找出难点进行练习。

延伸活动:

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有意义的健身活动。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三

活动目标:

1、基本掌握相互邀请的动作,学会在音乐间奏处交换舞伴,初步学跳邀请舞。

2、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跳舞的快乐,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在邀请舞《认识你呀真高兴》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

师:今天来到工交幼儿园,认识你呀真高兴,这首歌你们会唱吗?让我们一起唱唱跳跳吧。

二、基本部分

1、听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幼儿演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师:我还想听你们唱一唱《请你和我跳个舞》,准备好了吗?

(2)幼儿尝试边唱边跳,自由想动作。

师:那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唱唱跳跳吧。

(3)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动作,与幼儿共同学一学,学习“伸右脚、神左脚”的动作。

还有的小朋友伸脚了,那先伸哪只脚?我们试试伸右脚,你发现了什么?每个小朋友的右腿上都系了一根红带子。(注意鼓励神教动作漂亮的孩子)

2、重点学习相互邀请的动作,分清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动作。

(1)介绍男孩与女孩相互邀请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那跳邀请舞我们要会做什么动作?那谁来做做“请”的动作?挑选适合的动作进行共同学习。

(2)站点子,练习相互邀请的动作。

师:请男孩站蓝点,女孩站红点,学习相互邀请的动作。幼儿唱一唱,反复进行练习。

(3)面对面尝试做一做相互邀请的动作。

师:那我们面对面再试一次,你们相互唱一唱跳一跳。

3、听音乐唱唱跳跳,根据歌词内容,共同学习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唱唱跳跳。(注意及时鼓励)(2-3次)

面对面跳一跳,再次巩固练习。(挑选跳的好的组合进行展示)

4、增加难度:学会在音乐间奏处交换舞伴,能够与不同的舞伴跳邀请舞。

听间奏试一次,学会后跟音乐试着唱一唱跳一跳,间奏处能够交换舞伴。

三、结束部分

我们除了可以邀请身边的好朋友,还可以和班上的好朋友跳一跳邀请舞,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去跳舞吧!跟客人老师再见!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四

1、学习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并体验涂色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到童装店欣赏各种裙子。

2、材料准备:实物裙子两条;图片四张;裙子轮廓图、油画棒幼儿人手一份;音乐;

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

2、活动难点:涂色时向一个方向来回涂,不涂到轮廓外。

3、指导要点:指导幼儿按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注意线条短而密。

1、出示木偶小兔,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小兔来我们班有什么事吗?

2、故事导入。

3、出示颜色各样的裙子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提问:你想选什么颜色为小兔的舞蹈裙涂色?

4、舞蹈裙,教师示范讲解涂色的要求。

要求:用油画棒向一个方向来回均匀的涂。

5、想象创作。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

(2)指导幼儿向一个方向来回涂色,涂满、涂均。

(3)提醒幼儿不要涂到轮廓外。

6、分享交流。

(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2)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解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颜色)。

结束语:今天小朋友为小兔们设计涂了这么漂亮的舞蹈裙,小兔可开心了,谢谢你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它们非常乐意。再见!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而选材。美对于孩子来说最能触动孩子,感染孩子,让艺术活动更具有价值,因此我选择了《舞蹈裙》这一内容,从活动的目标以及准备乃至流程做了认真的准备与推敲,首先,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以模仿为主,小手小肌肉的发展尚未发育好,让他们以涂色为主的画画方式,培养他们的小手控制力以及对涂色的兴趣;目标定位准确成为我组织本次活动的基础。从准备上,我先以木偶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再以故事引出课题,最后出示实物和范画来刺激孩子的作画欲望,为孩子涂色做好前期准备;在教师范画的过程中,我紧扣目标,教孩子向一个方向来回涂,不涂到轮廓外;在孩子作画过程中,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鼓励孩子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表现自信,自如地运用各种颜色进行涂色。在展示环节,我把孩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欣赏和评价,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无形中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最后我又以木偶来结束,整个活动前呼后应。一个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孩子从中受益,美的感受,美的表现,艺术活动的魅力,让美走入孩子心中。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评价作品时,我没有照顾到未完成作品的孩子,这样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我一定会牢记错误,绝不再犯。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五

1、引导幼儿体会维吾尔族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亲密友情。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独特风格,要求幼儿跳的热情、奔放、开朗、轻快。

3、学会维吾尔族舞的基本步伐:错步、跺地拍手、进退步

场地、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部分:

教师戴维吾尔族小帽、敲打着摇鼓进教室,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了解。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体幼儿欣赏音乐《小伙伴,你好》,体会音乐的热情、欢快,熟悉节奏。

3、教师和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示范舞步,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4、教师示范讲解错步、进退步、跺脚拍手等动作,教师指导,请幼儿间相互纠正动作,

5、随音乐跳舞,分组反复练习,请幼儿相互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练习。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讲评,幼儿听音乐跑跳步出教室。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六

创编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动作:翻腕、柔腕、托帽手、点肩式、绕腕、移颈。

2、幼儿学习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习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

3、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进行基本功训练:芭蕾手位、勾绷脚练习、压腿练习

2、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段舞蹈,请小朋友仔细看,观察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问幼儿:“是那个民族的舞蹈,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的人最擅长什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比如:移颈、翻腕。”

老师小结:新疆维吾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新疆乐曲的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他们的舞蹈非常优美,动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手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动静结合,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原来我们在中班的时候学习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4、复习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手部动作:翻腕、柔腕、移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

5、今天,王老师还要教小朋友学习新的新疆舞步伐: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手位:托帽手、点肩式、绕腕并带领幼儿反复练习,纠正幼儿的动作,引导幼儿将步伐和手的动作结合起来。

7、今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创编新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结合起来编进舞蹈。下面请小朋友分组听音乐进行创编。教师分组巡回指导。

8、引导各组幼儿大胆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

9、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学会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还能和小伙伴合作创编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师真高兴啊,我也来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赏教师的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结束!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七

教学目的:

拉丁舞以其动作的舒展流畅、自由随意、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和具有健身、健心、健美等功能特点,将健身性、娱乐性、表演性和社交性融于一体,通过拉丁舞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世界性形体语言”,培养文明礼貌和社交能力,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之目的。

教学重、难点:

1、 基本步法

2、 培养音乐感,进行自我的审美教育

教学准备:

1. 拉丁舞音乐和视频。

2. vcd、电视机、mp3、音

一、导入

1、听一段牛仔音乐,问同学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简单介绍拉丁舞

拉丁舞分为拉丁国标舞和拉丁舞:

拉丁国标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内容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

拉丁舞又称拉丁风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它是拉丁国标舞的起源。拉丁舞是大众民间舞蹈,随意,休闲,放松是它的特点,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伦巴舞(rumba),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

恰恰恰(cha cha cha),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在全世界广流行。

桑巴舞(samba),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

斗牛舞(pase doble),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三、教学内容

(1) 站姿 伦巴与恰恰

a双脚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横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耸肩;

c任意一只脚向侧方想迈出一步,伸直支撑腿,身体重心转移到支撑腿上,骨盆可自由转动,重心在支持腿的脚跟处。支撑腿的膝盖向后锁住,骨盆移动的程度一身一上部不受影响为宜。

(2) 桑巴和牛仔

a双脚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横膈膜,伸直椎骨,不要耸肩

c任意一只脚向侧方向迈出一步,伸直支撑腿,身体重心集中在支撑腿的脚掌,脚跟仍不离地面。支撑腿的膝盖不要向后锁住。

(3)斗牛舞

a双脚并立,自然放松。

b抬起横膈膜,伸直脊椎骨,不要耸肩;

c当双膝伸直时,膝盖并不向后锁住。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八

自从孩子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后,对里面的小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小木偶总是这样直直地走路?”“为什么小木偶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地转动身体?”。我在区域中摆放的牵线木偶自然也成了小朋友的抢手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念,我们利用废旧盒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木偶。当一个个可爱的小木偶在小朋友的手重出现时,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木偶的动作特征,特设计了此活动。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兴趣。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始不喜欢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明又机灵,今天,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游戏给我们看看,今天他们玩的游戏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互相交流: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九

2、幼儿能够小组合作创编舞蹈组合。

一、基础训练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准备动作站立

2、手位以及手眼协调动作练习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提升经验动作

1、幼儿欣赏完整歌曲

2、你觉得这首歌分为几部分?你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1)从歌曲的节奏来说

(2)从歌曲的前奏、歌曲、间奏来说

3、节奏舒缓的时候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欢快的时候呢?

4、歌曲的前奏我们都可以怎样舞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呢?间奏呢?

5、平时我们小朋友都是自己跳自己的,我们今天要小组一起来跳舞,那小组跳舞和自己跳舞有什么区别呢?(队形、动作、商量)

6、我们都会有什么队形呢?(两排横拍和两竖排、圆圈、开火车、前排蹲下后排站起来等)

7、我们在进行舞蹈排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记住大家编排的动作、编的动作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一句一句的编)

三、幼儿分组自由创编舞蹈

1、教师重点指导相对较弱的组(通过语言来引导幼儿按照歌词的意思来创编舞蹈)

2、当幼儿基本完成创编时,教师为幼儿放音乐两遍,为其提供音乐完整正确的感觉。(两遍音乐中间教室要提示幼儿:你感觉那里不太好需要改变一下,请大家抓紧时间,一会老师还会为大家放一次音乐)

四、幼儿舞蹈表演:

1、表演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要有笑容、面向观众)

2、文明的小观众应该怎样做?(注意看、鼓掌)

3、问题:请大家在看表演时要思考两个问题:

(1)你觉得他们这组哪里做的最棒?为什么?

(2)教师要注意强化幼儿做得好的地方。

五、活动结束:幼儿进入活动区

2、音乐提示:幼儿站队,向老师行礼,老师回礼。

舞蹈教案模板如何写篇十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就形成了中国民间舞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动律有别的鲜明特色。藏族民间舞种类繁多,因地区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其中弦子舞、锅庄、踢踏是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但是外部形态和动律特点在结构上是具有统一性的。就藏族舞蹈这一体态特征来讲,它不仅和自然环境、民族性格、生活服饰有关,而且还带有宗教心理痕迹。但是,从舞蹈角度来看,则具有艺术性的创造,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肢体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具备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素质,全面掌握舞蹈的基本动态。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用五个字归纳了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因此肢体训练着重要求了膝部的颤动和屈伸。藏族舞蹈有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和节奏,它的特点是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动作又以膝颤动为核心。“颤”就有大颤、小颤、柔颤、硬颤、扭颤、摆颤等,如:弦子舞中“颤”贯穿在“扭腰”、“拖步”及“点步翻身”等典型舞姿中。故,藏族舞蹈有“无屈不成功,欲动必行先屈”。“顺”“左”、“绕”是藏族上肢舞袖的动律特征。 “顺”是藏族舞蹈特有的协调方式,它来自连臂踏歌中“起歌抬手,踏脚甩手”的运动方式;舞袖有;甩、摆、撩、绕等多种形式,但以“绕”为核心,有:大绕、小绕、臂绕、肘绕、内绕----。这些不同的舞姿动态中都有一致的规律性。艺术家要用身体动作把字面含义完好的表达出来,就是演员肢体训练的目的。

舞蹈是人体x术。以经过排练、组织和加工的人体节奏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动作、节奏是主要表现形式。由于舞蹈是动态的艺术,它的训练主要放在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质量的感觉上。也就是说,舞者身体的任何部分或某个部分造成了或长或短的节奏,动作的幅度、节奏的力度及进行移动的速度大小、强弱和快慢的不同而形成了舞蹈动作技巧。在韩芙莉的舞蹈哲学中:加强学生身体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和耐力—即训练为演出所必须具备的动作技巧。那我们通过对节奏、动律和姿态具有的潜力进行体会,创造性的运用和处理,就能在舞蹈表演中增强了动作的表现力。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

在舞蹈中,节奏是舞蹈的力度,感情是舞蹈内容的补充。能恰当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标志着舞者对肢体的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如大型乐舞〈〈珠穆朗玛〉〉,其中的热巴鼓舞,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鼓舞和男子辫子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女演员的热巴鼓动作技巧简直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顶鼓旋转,还是鼓旋转和击鼓翻身,都是那样的迅速、利落、干净、漂亮。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的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的美,他们甩辫击鼓,动作挥洒自如,节奏由慢至快,气氛高潮时的男子特技“躺身绷子”、“单腿吸跨转”、“虎跳拧身平转”等等。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这里包含着一连贯均衡的动作,而这些动作造型的连续是有规则、有很强的节奏性,在急速的运动过程中,要有绝对的力量控制身体。演员们正是通过处理运用这些动律、节奏和姿态来体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舞蹈表演技能。

艺术化的处理节奏动作还能够在感情色彩极其强烈的舞蹈中,极其自然地表现出相同的以及不同类型的感情。动作,是与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气氛紧密结合的,是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舞者通过节奏的强弱、长短、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就会通过动作节奏的变化把内心的情感间接表现出来。如:《母亲》运用藏族那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点,通过艺术化的动作节奏、舞蹈造型与动态,成功的塑造了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形象。另外,表现情感也能体现出演员自身的情感素质。如:由西藏军区文工团表演的舞蹈〈〈酥油飘香〉〉。在欢快、轻巧的音乐节奏下,一群勤劳的藏族姑娘,将西藏传统的前倾身体动态改成了挺胸抬头的身体动势,有节奏地跑了出来。在无音乐伴奏的那段,通过身体夸张的扭动,人声和语言不仅传达意义,还作为一种节奏和情绪溶入舞蹈中,把劳动场面演绎地很火爆。动作节奏经过肢体艺术化的处理,既不失藏族舞蹈特有的动律,又充分显示出富裕起来的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在民族个性展示上,演神了藏族姑娘自由、奔放鲜活形象,既继承了藏族传统的风格,又注入了新的动作、节奏元素,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在舞蹈中,成为一个极富有时代气息的舞蹈。艺术化的处理动作节奏是我们对肢体动作技巧地把握,通过节奏、动作、表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构出不同视觉意象和心理情感内蕴。这样,我们在舞蹈表演中才能焕发感人的艺术魅力。随着语言的形成和交流,每个民族都产生了最适宜本民族特点的起舞节奏和曲调,并形成了最适宜表现其性格风貌的舞蹈动律。锅庄:动律节奏铿锵有力,有连续、有停顿。躯干、上肢随步伐而动,幅度大,上下挥动双袖激荡有力。脚步以抬、跳、跺、踏为主,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表现憨厚、深沉的藏族性格。所以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必须不断体会力量、动作的对比与动作幅度的快慢、高低不断修饰舞蹈动作。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舞蹈内容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在一起,来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是一种娱乐、一声呐喊、一种自我超脱的方法。它像表现所有节奏,所有人类脉搏那样体现着美的生存。

舞蹈离不开节奏,正如生命离不开呼吸。以恰当好处的处理动作节奏去构造舞蹈,就如调整了呼吸,使生命稳健而顺畅。另外处理节奏,不仅要从舞蹈本体下功夫,还要增强对音乐理论素质的培养、对充满节奏韵律生活的关照。正如于平老师强调的“别忘了功夫在舞外”。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要跳好藏族舞蹈并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必须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刻苦努力的进行肢体训练。好的舞者是从肌肉开始训练的,是身体与意志的战斗;其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是肢体动态特征地提升。演员是作品的二度创造者,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那我们的动作所具有的表现力才“入乎其内”。其三,在动作节奏处理的把握上。我们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技术来表现舞蹈内容,而且还要把感受贯穿到技术中去,这样我们的'表演技术就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的分析,三个过程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前者则因为具有基础性对后者的训练形成一个实践规范。因而三个方面的学习都要稳扎稳打,不可偏废。“不受一番冰霜苦,那的梅花放清香”。我们只要肯下功夫,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都能成为舞台上的“天之骄子”。

在掌握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态后,就需要对此种只具备形式意义的外壳注入内涵了。我们常注意在动作上下功夫,而不太强调动作内在的根据,处在一种无目的、机械空白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很好地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歌德有一句名言:“现实比我的天才更富于天才”。我认为体味古老的藏族民间文化,最好能把自己置身于青藏高原上去生活、去体验。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意识在我们的思维内部扎根,才有可能在舞蹈中表现出藏族的风格内涵。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跳某个民族的舞蹈,就是演绎某个民族的文化。那样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呢?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对藏族文化地了解,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民俗民风、宗教信仰,了解与该民族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如:藏舞的动作一般都是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绕圈进行,这与其教仪轨中的“转经”的方向一致。“锅庄”仍保留着模拟禽兽、踏足为节、绕圈而舞。

在肢体的训练中,还应该注意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从而在心里产生美感效应。如:我们在跳弦子舞时的审美体验应该是:动作柔美、长袖轻佛、舞姿舒展、延绵连贯。踢踏舞是: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动作热情、脚下灵活的审美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好舞蹈具有的风格形式,还要在平常地训练中注意对动作美的把握。另外,多欣赏演出,研究一些作品、文学以及一些发展着的舞蹈语言等。在自己的心理构筑一个藏族文化的实体,体会舞姿、造型所象征的意义,这样我们在把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就容易得多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