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藏的游记(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7:36:04 页码:14
西藏的游记(精选14篇)
2023-11-09 17:36:04    小编:ZTFB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怎样使总结的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论文,供大家对照学习、参考和借鉴。

西藏的游记篇一

夜深了,火车还沉稳的行走在那蜿蜒千里的青藏图铁路上。太阳是在8点钟时下山的,因此这的黄昏、夜晚都是简短而珍贵的。

记得火车是在10点钟的时候闭灯的,当我还在埋怨“这破车怎么这么早关灯,害我方便面没吃成。”的时候,偶然一望左侧的窗外,在黑得很纯粹的夜里,我看见了那只挂在天边的巨大勺子(北斗七星)以及其后庞大的星群。每一枚星星在那都是那么的耀眼、明亮,看到这些我不得不一再赞叹这是一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也因此每一颗星星在这个夜晚看来都是那么的靠近,那么的耀眼,那么的骄傲,都有着震动灵魂的力量(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

后来。也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像是本能的,我转向了背后的另一个窗户。放眼望去,那边开始的时候是一片比黑夜更沉郁的黑色山影,黑压压的横卧在路边。随着火车的行走,连绵的山脉终于有了缺口,而藏在期间的是一个发着橘黄色光芒的圆满的硕大玉盘,它不像我在低海拔的家中看见的月亮,总是忸怩的在遥远的天边幽幽的弥散着那本来就不怎么丰沛的光芒,而是大胆而热切的散发着它那近乎灼热的光色,映红了原本阴翳、灰暗的天空,让云朵现出其最本真的纯白。只是月光毕竟是月光,并未能把它们照通透,因此每一朵伏在月亮上的云朵在月光的照射下,都宛若一枚枚有着灰色玉髓的白玉.....

这个醉人的景象在山影作为相框的前提下就更显得完美,只是手里的相机即便用了夜视也未能把其倩影留在相册里,这大概是大自然不乐意让其壮丽的景色就此长久的现于人前吧,我知道它在无声的等待下一个有缘的人前来相会.....

现在,在这个属于家乡的夜里,我的窗外就仅能包含一个小得几近一颗黄豆的月亮,和一些稀疏得仿佛随时幻灭的星辰,我的心虚空得别无所想,只是心底暗自的想念那个有着圆满、明亮的月光和密集星辰的高原之夜...

不过,我深知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妄求,尤其是对于那些极其美丽、灵秀的事物。

那么。对于,我曾有幸曾经遇见它们,大概就应该满足了。毕竟缘分是那么难以捉摸的东西............

西藏的风景很简单,就山水而已,西藏的山水很美,美就美在纯粹这两个字。山就是山,不会有哪个高僧在上面盖座庙,(盖了也白盖,没几个人能爬上去),水就是水,不会有哪个名人在那修个堤,(修了也白修,没几个人住在湖边。)山除了苍云白雪之外,再无任何装饰;水更绝,就像突然从地底冒出来似的,一泓碧水就那么光秃秃的卧在荒漠中,甚至没有一棵树陪伴。

简单纯粹反而塑造了绝美的景色。傲然耸立的大山披着一袭雪衣,半隐于白云之内,似隐似现中透出一股子雄壮;碧蓝纯净的一池清水,安然藏身高原一隅,波澜不惊的展示着一丝柔美。

我们拜访的山叫圣母峰,湖叫天湖。

为了到珠峰,我在丰田陆地巡洋舰上蜷缩了近50个小时,快到目的地时,我们的老丰田开始不断的在羊肠小道办的盘山公路上盘旋,转到后来,别说司机,我都开始晕了。到山脚下的小镇吃饭时,碰到一位刚从珠峰大本营下来的游客,他沮丧的说,他在大本营苦耗了两天,可云雾缭绕,珠峰硬是连影子都没漏一下。看着这个倒霉蛋一步三回头的远去,我们也开始担心起来。导游开导我们,一切都是缘,缘分到了,自然能一睹芳容。

到了珠峰的第一个观测点,缠绕了珠峰好几天的云雾竟然一下散了,珠峰终于羞答答的露出芳踪。

珠峰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巍峨,看起来,它甚至没有泰山、华山那么险峻。他就像个巨大的钝角等腰三角形笨拙的立在那里,与周围的群山连成一片,没有丝毫一览群山小的气势,(也难怪,世界超过8000的山一大半都在珠峰身边,自然显不出了。)厚厚的白雪把珠峰染的一片银白,在高原期强烈的阳光下甚至显得有些晶莹。

很难用一个词形容珠峰,山的雄浑、壮美,云的飘逸、秀美,雪的纯净、洁白,再加上天的湛蓝、剔透,组合在一起,色彩绚丽却却又气质宁静。仿佛天堂。

离开观察点,老丰田吭吭吃吃的一路狂奔,终于在半夜11点赶到了珠峰大本营,这时气温已降到0度左右。我们跑进事先定好的藏民的帐篷,把带来的衣服全都在裹身上。又冷又饿,我狂喝了7、8碗酥油茶(很奇怪,一点都没觉得难喝,后来到了拉萨,又点过一次,结果还是一口也喝不下,估计那时真的饿坏了,哈哈),还吃了一块藏民地递来的风干的生羊肉,(羊杀死后不放血,放在阴凉的地方风干,吃得时候直接用刀割下来生吃。)那肉的味道奇香,很酥又很韧,嚼在嘴里口感很不错。后来我还买了点风干的牦牛肉带回来,可再也没勇气吃了,你们谁感兴趣,我可以提供。

吃饱喝足,身体也暖和起来,被同去小丫头拉出去看星星。我不愿离开暖和的帐篷,边走边嘀咕:“多大的人了,还看星星。”结果刚一抬头就被惊呆了----太美了,我一辈子从没见过那么多星星。成千上万颗星星就那么晶莹的镶嵌在墨蓝色的天空中,连闪都不闪,它们离我们那么近,那么清晰,放佛一伸手就能摘下来。我甚至还看到了银河----无数细小如恒河之砂的小星星组成一条灿烂的星带。我从没想过星空会这么美丽,它比最美丽的烟花还要绚烂,又比烟花永恒。在高原寂静的夜里,头顶着那么璀璨的星空,我突然理解了庄子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么美的星空,谁都想融入其中。

盖着厚厚的被子,在红红炉火旁,我美美地睡了一觉(很奇怪,我在西藏只睡过两个好觉,一次在这里,还有一次在纳木错湖边,都是在帐篷里。)。

起来后,又坐车来到海拔5200的珠峰脚下。那天天气晴朗,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珠峰也彻底的脱下了云衫,赤裸裸的把他身躯展现在我们面前。有过前一天的震撼,我可以平静的欣赏这个雪白巨大的金字塔。这大家伙那么高,又披着冷艳的白雪,但很奇怪,他没给我一丝盛气凌人感觉,就像个憨厚的大白熊,亲和力十足。让人忍不住想去抱一抱他,呵呵。

山脚下有个许愿的尼玛堆,我捡一块小石头小心的摆上去,心里暗暗的许愿:“大家伙,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下山时大家都疲惫不堪,都缩在老丰田里打瞌睡。一路又路过一些景点,大家都没力气下车玩。直到路过一个藏獒养殖基地,我们才又提起了兴趣。来西藏之前,想着西藏一定遍地都是藏獒,可没成想,藏獒这几年价格飙升,稍微有个獒样子的,就能值个五位数。所以市面上根本看不到藏獒。在拉萨唯一次见到藏獒是在一个别墅的阳台上,我当时问主人,为什么把不把狗养在院子里,他笑道:“真养到了院子里,隔夜就被人偷走了。”还真没想到,这年头看门狗到成了梁上君子们偷窃的第一目标。在景区,也有人牵着一些所谓的藏獒和人拍照,那些狗倒是长了一幅吓人的样子,但看着它们比羊还温顺的被人摆弄来摆弄去,就不像藏獒。

一进獒苑就被一阵沸腾的狗叫声吓了一跳。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狗中之王,没想到那些家伙比我还兴奋,隔着笼子就像我扑过来,说实话,那一瞬间,我都吓傻了。最大的一只黑獒立起来比我还高,西瓜般大脑瓜,水桶般的身躯,四只爪子比人的手臂还粗,看着它们流着口水伸着血红的长舌头咆哮着朝你扑过来,那感觉,真是相当的刺激。

獒以头大、胸宽、爪粗为好,黑色较为常见,金色次之,白色的最少,这家獒苑的镇苑之宝是一只巨大的铁包金,据说价值300多万。大獒一个个凶神恶煞般,可小獒却很可爱,我们看到几只三个月大的小家伙,见我们来了,傻乎乎地盯着我们看,让人忍不住想抱一只回去。

到拉萨休整了一下,我们就朝纳木错进发。纳木错在藏语里就是天湖。平时在藏民的聊天中,感觉这个湖在藏民中有极高的地位,得知我要来纳木错,一个藏族朋友叮嘱我千万不要做出任何对湖不敬的事,如扔垃圾,洗脚等,“否则会遭报应的!”他一本正经的说。

赶到纳木错已经是8号的凌晨1点,同去的朋友得知当天是我的生日,就找了个小蛋糕,插上几根火柴当蜡烛,为我庆祝生日。在高原上、天湖旁、星空下、朋友中间,这个生日过得别致又不寻常。

第二天早早地爬起来看湖,纳木错和我以往看过的任何湖都不同。她没有绿树掩映、没有鲜花点缀、湖面没有飞鸟掠过,湖里也没有游鱼嬉戏,更没有一丝人工痕迹,没堤岸、没栏杆、没小桥、没凉亭、没小舟,除了远处的雪山,没有任何装饰。就像一块巨大而纯净的蓝宝石被佛祖凭空的扔在了这荒漠上,就那么孤傲的躺在那里,不粘一丝人间烟火。

可即使没有那些点缀,纳木错依然美得惊人。湖水碧蓝清澈,几可见底,湖面平静无波,仿佛一方明镜。举目远眺,极远处湖水与雪山连成一处,满眼都是冰蓝和雪白,冷到了极点,静到了极点、也妖艳到了极点。在湖边站久了,会有一种此身已不在尘世的错觉,果然不负天湖的美名。

站着看累了,索性半躺在沙滩上。有近水远山陪伴,真有点乐不思归了。直到同伴等不及,拽着我上了车,我才怏怏而返。

在拉萨最后的日子里,没逛什么景点,一个人到街上闲逛,在树阴下发呆,喝喝青稞酒,尝尝牦牛肉,过了几天神仙般的生活。

可我知道,西藏我还有好多地方没去,没看过阿里的荒美;没见识过骷髅墙和天葬台的诡异;没到哲蚌寺听过高僧的`讲经;没在风雪中泡过羊八井的露天温泉,没……不过没事,我还会再来的。

进藏之前,我一直是个无神论者,还深以此为豪。但进藏之后,我有些动摇了。别乱猜,我没见到任何神迹,而且因为去的时机不对,连个**都没见上。让我产生动摇的就是那些普通的藏民。藏民对佛教的虔诚是出名的,每一个寺庙前,你都会看到无数磕长头(五体投地那种磕法)的信徒;每一座寺庙里,都有信徒奉献的数以吨计的黄金和无数的珍宝;每一座高山上,都有信徒们拉的经幡(西藏的山大多无路,想在两个山头之间拉经幡,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而且藏民名对佛的信仰是无所求的,(这不像内地,要出了什么事了,才想到寺庙烧香拜佛,然后对着泥胎们提一大堆要求。所以内地的寺庙除了如来、观音之外----这两位据说可保家宅平安,就是财神和送子观音的信徒多了。)念经、拜佛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除了心灵的安慰和心理上的被庇护感,我实在看不出他们还能得到什么。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把宗教形容成麻醉人的玩艺,把信徒描绘成愚昧无知的弱者。事实上,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那些整天对着泥胎一本正经跪拜的人真傻,把身心完全寄托在一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上更是不可想象。可现在想想,在全无外力胁迫下,要一个人对某种理想全身心的付出,而且只有奉献,毫无回报,这种理想该是如何的伟大。再说,佛教影响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在千百年间影响了无数代人。

那么佛真的是虚无缥缈全无痕迹的吗?先不去理那些怪力乱神的神话和深奥难懂的经文,其实佛的印记已经烙印在每一个信徒的身上了。反映在人身上就是藏民的善良、质朴、平和、乐天知命,每天面对他们真诚和善的笑容,我真有种如沐春风,身心皆放松的感觉。这难道不是宗教的魅力所在吗,它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从而净化环境,给我们一个全无压力,怡然自乐生活。

憧憬归憧憬,可惜我只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佛虽伟大,但我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宗教这种高级玩意,还是等我满足了低等需求再追求吧。再说,我翻了翻戒律,发现目前能做到的没几条,而且,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佛法还暂时没办法完全说服我。哈哈。最多等我累了,烦了,再去西藏沐浴佛光吧。

说说走的寺庙吧。

第一个去的事大昭寺。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以上文字皆为摘抄,下面的才是原创。)。

大昭寺的门面极小,要不是门口密密麻麻磕长头的信徒,还有门口树立的牌子,我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佛国圣地大昭寺。或许千年前的寺庙都是这么质朴,不像现在那样讲究门面功夫吧。

进去后排着队顺时针慢慢转,(到拉萨无论是逛庙逛街还是转经轮都要顺时针,你要是反着来,当地人会把你当异教徒的)发现庙建得很深很大,却很矮,窗子也不多,出于保护古建筑的目的,里面也没怎么装灯,里面的照明基本上就靠酥油灯和一些手电筒大小灯泡,所以显得有些阴森。一进去我就有些头晕,感觉是钻进了一个大洞里,一些小的佛殿就像在大洞上又打了小洞,里面更是阴暗,佛殿没有门,只在门口挂了些铁链串成的门帘,透着股怪异。里面供奉的佛像在我看来,除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还有点佛的样子之外,其余的都有些怪异甚至狰狞,在昏暗摇曳的酥油灯光映衬下,显得有些可怖。

在释迦牟尼殿之外,我看到了传说中的神木,就是14前大昭寺初建时数在那里的7根檀木柱子,柱身已被信徒抚摸的发亮,呈深褐色,敲之发出金铁之声,我摸了一下,手感极凉、极硬、极滑,仿佛金石。我心里暗想,这几根大木头陪了佛祖1400多年,不知道有没有领悟佛法,得道升天。

随着越走越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酥油的膻甜味,我感觉更不舒服了。可庙堂极小,大家只好排队鱼贯而行,想先出去都不可能。郁闷间,看到前面一藏民旁若无人的从案几上拿了一把钞票,还数了数,若无其事的继续走,我大惊。同去的人解释说:“这里供奉不求多,每个佛像只须供奉1毛即可,如果身上没零钱,你可以放张整钱,然后可自己从案几上拿钱找零,刚才那人就是放了十块钱,然后自己给自己找零了9块9。”我大乐,没想到这里民风纯朴如斯。于是也放了十块,抓回一把毛票,拣几个看着不那么凶恶的佛像挨个派钱。

因为走在前面的藏民见佛就拜,见灯就添酥油,队伍慢的像乌龟爬,为排遣无聊,我没话找话和前面的一个藏族小姑娘搭讪,“小姑娘,你给灯里加的是什么?”小姑娘腼腆一笑,“酥油。”“为什么要加酥油?”“酥油最纯净,佛祖喜欢。”“你觉得佛祖会保佑你吗?”“会的,当然会的。”停顿了一下,又说:“我也不清楚,我是跟爸爸学的。”这时,走在姑娘前面的一个汉子回身对她小声嘀咕了几句,似乎是告诉小姑娘拜佛要虔诚,或者要她别理我这个无聊的汉人,于是小姑娘便潜心拜佛,不理我了。

终于走完了大殿,站在门口,回望大昭寺,我总感觉在辉煌壮观的鎏金铜顶之下的寺庙若有若无的有一丝让人恐怖的力量。或许这座寺庙是为了镇恶而建,以恶治恶,所以本身难免带有一些戾气。

接下来一站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兴建的,(估计这位干布先生就是中国最早的为娶老婆而盖房的房奴,不过这老先生真牛,娶个老婆就要造一座13万平米,1000间房间,高117米,13层高,还包括粮仓甚至监狱的宫殿,他难道不知道他这种做法给后世的男人多大的压力吗,哈哈。)布宫建成后,几经焚毁,后在五世**主持下重建。“布达拉”系舟岛,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布宫分白宫和红宫,白宫横贯两翼,为**喇嘛生活起居地。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喇嘛灵塔,整个建筑包括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站在布宫广场仰望布宫,唯一的感受就是雄伟,别的宫殿是依山而建,布宫却是包山而建,气贯苍穹地把整座山都包裹了进去,霸气雄浑的简直不像人间的建筑。

进了布宫内部,感觉便成了奢华,用珍珠如雪金如铁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一座灵塔要耗费3700公斤(注意不是克)纯金,上万颗珍珠宝石,而这样的灵塔大大小小有七八座,其余万余两白银铸成的十一面观音像,数吨重的铜镏金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其余金册、金印、玉印、贝叶经、甘珠尔经、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更是多的无法计数,整个布宫就像个巨大的藏宝库,我就像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般咂巴着嘴逛完了布宫。

只是我不明白,布达拉宫虽说最初是皇室宫殿,但到后来,已经转变成各代**喇嘛的东宫,一个佛教圣地,干嘛要搞得那么奢华。这不是跟佛法讲求的清静平和相悖吗。同去的一位居士告诉我,俗世中人没办法一开始就领略佛法的精妙,这些珠光宝气的东西就是用来震慑这些俗人,让他们对佛法产生敬畏之心,然后才好教化他们,指引他们入佛门。

没想到几千年前和尚们就懂得了包装学,佛靠金装,倒也不无道理。只是那些喇嘛连生活中也那么奢侈(**行宫里的装饰也极为奢华),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一点,那位居士也没给我答案。

最后一个去的寺庙是扎西伦布寺,扎寺位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听说前几天那里地震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那里是**额尔德尼的驻锡地,也是历代**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与拉萨三大寺并称为西藏四大寺。始建于1447年,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喇嘛根敦朱巴主持修建,寺内有世界上最高的强巴佛镀金铜像。“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

很可惜,到了扎西伦布寺,我对寺庙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而且为登珠峰积蓄体力,我也没仔细逛,就说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吧。

一是法印,法印似乎是喇嘛配合念经摆的几个手势。例如双手握拳,交叉放在胸前就叫法如轮转等。我在一间大殿的壁画上看到了几种法印的摆法,也就模仿的学起来。学的正起劲,一喇嘛走过来,告诉我,不懂别瞎摆,每种摆法都有讲究,乱摆很容易走火入魔的。我吓得赶忙离开了那个殿。

其次就是醍醐灌顶,这词儿我很早就听说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次真的领教了。在一大殿里,我看到很多人都排队到一老喇嘛面前,从他的大壶里用手接一点液体,然后喝一点,再把剩下的涂抹在头顶。我好奇,也跟着做,没想到那液体不是水,而是生酥油,喝进嘴里,油腻腻的直犯恶心,把那酥油抹在头顶更难受,头发变得粘粘的,还满头的油腥气。回去后一查字典,原来醍醐就是酥油的意思,不知道我被灌顶之后,会不会交点好运。呵呵。

还有就是辨经,辨经是喇嘛学习经文的一种方法,辨经时两个喇嘛一组,一立一坐,立者向坐者提各种佛学问题,由坐者回答,每问一个问题,提问的人都要拍一下巴掌。几百组人同时问答,场面很壮观。据说,每年西藏的几个寺庙都要联合举行大型的辨经大会,胜利者成为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地位仅次于**)。看着热火朝天的辨经场面,突然想到我小学老师曾经说过,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估计,藏传佛法就是在这千百年来的辩论中不断的去芜存菁,逐步完善的吧。

逛的累了,我就找了个偏殿坐了会,在我旁边,是一个小喇嘛和一个藏族少年正在擦洗酥油灯,他们擦得十分仔细,每一盏灯都被他们擦得亮闪闪的才仔细的摆回去。我闲坐无聊,和他们聊天,原来那少年是小喇嘛没出家时的同学,今天是特地找老同学来玩的。闲聊了几句,那藏族少年突然问我:“你觉得做喇嘛好嘛?”“这个,”我一时无法回答,“不知道,不过至少对我来说,做喇嘛太辛苦了,你觉得呢?”“我想做喇嘛!”“为什么呢?”“因为做喇嘛自由,”少年稚气的脸上一脸向往,“除了念经的时候,其余的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躺在床上吃饭也没人管。”呵呵,这个理由新鲜,和我小时候因为不愿做功课而渴望上班一样。我问小喇嘛:“做喇嘛真那么舒服?那你怎么还要干活?”小喇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不是喇嘛,我现在只是跟着师傅学经的学徒。”“那要怎么才能成为喇嘛?”“要考试的。”“怎么考?”“背经,能背下两部经就可以了。”我呆掉,那么厚的经书,毫无逻辑可言,完全靠机械死记硬背,也真难为他们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小学徒进寺两年多了,一直没通过考核,所以只好一直做学徒。而且即使做了喇嘛,也有一场一场的辨经会等着他们应付。这年头,当个喇嘛也要被考核,看来哪的日子都不好混呀。

说实话,在那些虔诚的藏民身上,我看到了佛大法的伟大,可佛教本身,无论是寺庙、喇嘛还是那些佛经,都让我找不到信奉的理由。或许,下次去西藏,我会找到答案的。

终于到了拉萨,一到站,我就急冲冲的跑下火车,48小时的颠簸,差点把我颠散架。走在路上,脚步还有些踉跄。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狠狠的吸了口高原清新的空气,背着个大背囊,一蹦三尺高---西藏我来了。

一行人到旅馆安顿下来已经快半夜11点,可我们还沉浸在初到高原的喜悦,没有一丝睡意,于是结伴出去宵夜。我一时兴起,忘乎所以地喝了两罐青稞酒,结果晚上头痛欲裂,一夜无眠。

早上起来精神倒不错,稍微用了点早餐,在热心的旅馆主人高原的带领下,我们逛拉萨。这时,我的头已经不痛了,跟在高原身后慢慢的溜达---在西藏无论干什么,都要慢慢的,否则就会有反应。拉萨和苏州古城差不多大,人口却只有40万,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街上都不会有接踵摩肩的事情发生。街上车也不多,但好车不少。好的越野车尤其多,而且都是大排量的,据说,拉萨是丰田陆地巡洋舰密度最高的地方。除了丰田,我还看到过悍马、陆虎、吉普牧马人,真是过了把看车的瘾。

我看高原不时的和路过的人打招呼,跟他开玩笑说:“你认识的还真不少,快成大众情人了。”他一笑:“其实我一个也不认识,在拉萨,不认识的人互相打招呼是很正常的事,你要不也试试?”我将信将疑向路过的人打招呼,结果无论是白发老人还是顽皮少年,甚至是红衣喇嘛,只要你报以微笑对他们说声:扎西德勒,他们都会微笑回应。我大乐,心想要是我在苏州街头这么打招呼,估计要被人当神经病抓走了。看来这里真是民风淳朴呀。

因为不是周末,街上行人大多是老人。他们都是一手摇转经轮,一手牵狗,不过牵的可不是藏獒,而是各类小型犬。看着一位一身藏袍的白发老婆婆转着经轮牵着怪摸怪样吉娃娃驼着身子在街上漫步,很有一种一种超现实的荒诞感。仿佛置身乔治罗卡斯的科幻电影。

逛过大昭苏之后(关于大昭寺,我会在下面写),我们找了家藏餐馆吃饭,藏餐除了有名的酥油茶、糌粑之外还有甜茶、藏包、藏面可吃,(很可惜,没吃到手抓肉,据说那玩艺特香)。藏包藏面和我们平时吃的包子面条差不多,味道不错,不过包子里面的馅有些发红,似乎还没完全熟。呵呵。甜茶和奶茶有点相似,出人意料的好喝。糌粑和炒面差不多,一般要拌着酥油茶吃,要是吃不惯酥油茶,也可以用甜茶拌。说到酥油茶,一般初到西藏的人如果能很轻易的接受它,那这人的神经一定超级强悍,这玩艺入口有点咸回味有点酸还有点腻,喝完之后迎风吸气,口中会有股极难闻的牛羊膻气。最后说一点,吃藏餐一不要细看,二不要闻,一闭眼,一张嘴,也就吃下肚了,吃之后,也不要追究自己到底吃了什么,这样心里好受点。至于消不消化就要看各位的肠胃功能怎么样了,反正我到西藏半个月来肠胃就没停止过造反。哈哈。我这么说没有任何贬低藏餐的意思,只是那的饮食习惯和内地实在相差太大,要是肠胃不好,最好是浅尝即止。

每样东西我们都尝了尝,然后又点了壶甜茶,边喝边看窗外的美女。进藏之前,对藏人最深印象就是他们腮旁的两砣高原红。进藏后自细看,发现藏女其实很美。她们面部轮廓比汉人清晰,相比维族人,她们的面部线条又相对柔和,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看起来非常舒服;她们眼睛都不太大,但却清澈无比,不染一丝尘色,一笑起来,怯生生的有种含羞带嗔的味道,柔而不媚,娇而不妖,清爽自然。而且藏女待人接物给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热情,全无商业化的故作姿态,和她们相处,不仅养目,还养心。

吃完之后,我们又到八廓街去逛,八廓街围着大昭寺建成,是拉萨最著名的商业街。那里卖的都是些有藏族特色的小玩艺,经轮、藏刀、藏饰等。不过据熟悉内情的人说,那里的东西大多是汉人从义乌订购运到高原,再买给汉人带下高原的。不过,你要是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淘到一些尼泊尔手工做的小玩艺。至于说价格,每样东西听起来都很贵,但你要大胆的还价,同行的一位朋友买了个号称是手工制作的经轮,对方开价2400,最后120拿下。他得意洋洋的边走边转,到大昭寺门口,碰到一藏人手里拿了一个和他那个样子相同,但大的多得经轮,一问价格,人家那个才80。

晚上一哥们推荐了个藏餐极为地道的餐馆,据说那里还是七世**曾经金屋藏娇的地方,可惜,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估计是**先生的在天之灵不希望我们这些俗人打扰吧。于是只好在路边找了个回回的烤肉摊美美的吃了一顿。那里的烤羊蹄味道极好,几位男士还一脸暧昧的点了几个烤羊腰吞下,结果到了半夜,所有人都一泻如注。

回到旅馆已经是八点钟,太阳却依然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我借了老板的笔记本,坐在院子的原木方凳上上网,和朋友聊了会天,一回头,看到老板一身红衣的胖丫头正在那逗弄一条大黄狗,纯净的阳光下,一红一黄两个身影在绿色的草地上翻滚,笑声叫声不断地在小院里回荡,那一瞬间,我仿佛置身桃花源。

晚上还是照例的睡不着,肚子不舒服到厕所的当,那黄狗竟溜进屋子,钻进我的被窝呼呼大睡起来。等我回来,摸到床上有个毛绒绒的物件,差点魂都吓飞了。

西藏的游记篇二

很多地区的人,生活是一个支点架起的,那种支点,便是心中的信仰,当藏族人怀着朝圣的心,磕完十万长头时,在汉族人看来是迷信的宗教,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那便只是一个信念,一个支点,可以支持我们走过人这并不漫长的一生,让我们走在人生路上,依然能想起西藏日色澄净的下午,星光氤氲的夜晚,僧侣的诵经,法器宏大的声音,和藏香环绕的圣洁,便会觉得,西藏最美丽的,不是那剔透的纳木错,是那片天空下,厚实的大地所有的信仰的力量,令人生畏。

最近看了一本小说,叫日月,藏蓝色的封面,滚金的字体,藏文的日月,背后有飞鸟的影子和布达拉宫的楼梯在祥云里若影若现,有一种厚重的底蕴感,里面描写了一个叫长生的藏族男孩在城市中迷失自我最后回到这片大地上找回自我的故事,最感人的还是当中所蕴含的宗教的信仰的力量,当看完那本书遍在想,自己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宗教的力量和信仰的支点?那时在西藏锁呼吸的空气中,虽然稀薄但是纯净的空气中,却感觉充满了力量,现在,每天忙碌,抱怨,是不是已经丢掉了那时的慢慢建立的支点呢。也只有西藏那个地方才能有这种圣洁神圣的感觉吧。我最喜欢的书中的一句话是,真正的修行,是无言的坚持,试想,在山雾遮蔽的山道上,经幡和玛尼堆随处可见,滑腻的青苔小道上,穿这青朴藏袍的僧侣,缓缓得,一丝不苟得磕着长头,口中低低得念着六字真言,然后找到一个山洞,打坐休息,坚守信仰,是与命运的精神层面的抗争,不会为了肉体的痛苦和繁琐的事事而绊住脚步,坚定自己修行的信念,这也是一种支点和信仰锁带来的力量。

信仰也是一盏明灯,用温暖和包容,接纳一切,给人带来希望,不需要絮言,已是让人衷心佩服,因内心持有善念而保有一条深入的灵魂,超越自我的道路,这是佛家的觉悟,我们需要包容和原谅来接纳世界的一切污泥,接受那些并不干净的事物,在神灵面前真实得禅悟自己前世今生的罪孽,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佛说,人的肉身本是一朵一朵的莲花,是承装灵魂的器皿,我们的肉身只是一个器皿,微不足道的器皿,器皿破碎后,干净的灵魂会被接受,污浊的灵魂会被净化,然后再找下一个寄住,在人生寻找真理的途中,一心向佛,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不畏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因为当人有信念,有支点的时候,会充满了力量,会有温暖萦绕身边,就不害怕寒冷的风雪。

关于西藏,关于信仰。

西藏的游记篇三

金秋十月,我和父母前往神秘的雪域高原,这次旅行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列入计划了,这很可能这是我人生中唯一去西藏的机会!我们从郑州坐火车,踏上了通往雪域高原“神奇的天路”。我们经过陕西、宁夏、青海,沿途欣赏到了壮美的黄土高原、水草丰美的牧场、一望无垠的可可西里,三江源头沱沱河、念青唐古拉山、美丽的湖泊那木措,最后到达了梦境般的拉萨。

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有着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稀薄的空气,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在这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这里有壮观的布达拉宫和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安放着历代__和班禅的纯金灵塔,寺内有着许多奇珍异宝和已经在民间失传的工艺。

西藏物产丰富,主要有:绿松石,天珠,红珊瑚……还盛产藏药,有:藏红花,虫草,蛇莲,红景天……这里还有许多的民间工艺,简直是巧夺天工,唐卡,藏刀,藏香,各种首饰等等都非常的有特色。

我们还看到了许多西藏的奇异风景,终年积雪不化的卡若拉冰川,千年的冻土;星罗棋布的湖泊,人迹罕至的湿地,是藏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放牧着成群的牦牛;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一路向东。最难得的是去日喀则的路上,看见藏民正在田里收割青稞,恰好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种丰收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藏族同胞非常好客,在火车上我就看见有俩个藏族小朋友在车窗外向我们招手鞠躬,面对着车窗我分外感动,后来发现所有的藏民见到火车都要敬礼。到了藏区后,藏族同胞都会向我们敬献洁白的哈达,说:“扎西德勒!”,有俩个藏族的小朋友遇见了我,用汉语说:“哥哥你好”,虽然讲的不是很流利,但是这一幕深深地打动我,我也拿出中秋月饼和他们分享。

这次旅行令我终生难忘!西藏之行,我不但了解了许多地理和佛教知识,而且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真切感受到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是多么和谐!

西藏的游记篇四

从小到大我去过很多地方,有世界闻名的长城﹑风景优美的北京、景色奇丽的九寨沟……但是我难忘的还是西藏。

记得我五岁那年,妈妈带我去西藏,那里的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又像一群群可爱的绵羊。蓝天下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高大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神秘了。我和妈妈决定先去布达拉宫玩,于是我们快步地向布达拉宫走去。

突然,乌云密布,天地一片昏暗,眼看就要下雨了,我们赶忙往房子下面跑去。刚跑进门就听见哗哗地雨声,通过窗户一看,好大的雨啊!像瓢泼似的,还夹着像水晶冰糖一样的冰雹。打在房子上、窗户上叮叮当当,噼噼啪啪,好像是谁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地上的冰雹咕噜噜滚动着,不一会儿,全化了。渐渐的,雨停了,万道金光照耀着大地,一座美丽的彩桥横跨在两山之间,就像仙女们的彩带,你看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我惊喜的拍手叫道“快看啊,彩虹桥挂在天上了,彩虹桥挂在天上了……”

妈妈走过来微笑着对我说:“这不是彩虹桥,是彩虹。西藏夏季气候干燥,天气多变,经常可以看见彩虹。”我望着五彩缤纷的彩虹,我想,要是回到我的家乡也能在雨后看见这美丽的彩虹,那该多好啊!

转眼三年过去了,我在家乡一直也没看见彩虹。每当我看见“彩虹”这两个字,我就想起了西藏,想起西藏的彩虹。

西藏的游记篇五

西藏是个神圣的地方,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西藏。我们首先到达拉萨城。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布达拉宫格外壮观。布达拉宫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它有900多个房间,收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是拉萨城的标志。

随后,我们去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路边的牛羊不怕车,它们慢吞吞地走着,远处山上的牦牛悠闲地吃着草,仿佛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雅鲁藏布江的水是喜马拉雅山上流下来的,水流湍急。爸爸告诉我,雅鲁藏布江是西藏三大河流之一,这个峡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南迦巴瓦峰上的雪,真是太幸运了。虽然我们只看到了一部分,但导游说好几批游客都没看到呢!爸爸为此还拍了很多照片留作纪念。

西藏之行让我感触很多,也让这个暑假变得很有意义。

西藏的游记篇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藏的游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深了,火车还沉稳的行走在那蜿蜒千里的青藏图铁路上。太阳是在8点钟时下山的,因此这的黄昏、夜晚都是简短而珍贵的。

记得火车是在10点钟的时候闭灯的,当我还在埋怨“这破车怎么这么早关灯,害我方便面没吃成。”的时候,偶然一望左侧的窗外,在黑得很纯粹的夜里,我看见了那只挂在天边的巨大勺子(北斗七星)以及其后庞大的星群。每一枚星星在那都是那么的耀眼、明亮,看到这些我不得不一再赞叹这是一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也因此每一颗星星在这个夜晚看来都是那么的靠近,那么的耀眼,那么的骄傲,都有着震动灵魂的力量(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

后来。也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像是本能的,我转向了背后的另一个窗户。放眼望去,那边开始的时候是一片比黑夜更沉郁的黑色山影,黑压压的横卧在路边。随着火车的行走,连绵的山脉终于有了缺口,而藏在期间的是一个发着橘黄色光芒的圆满的硕大玉盘,它不像我在低海拔的家中看见的月亮,总是忸怩的在遥远的`天边幽幽的弥散着那本来就不怎么丰沛的光芒,而是大胆而热切的散发着它那近乎灼热的光色,映红了原本阴翳、灰暗的天空,让云朵现出其最本真的纯白。只是月光毕竟是月光,并未能把它们照通透,因此每一朵伏在月亮上的云朵在月光的照射下,都宛若一枚枚有着灰色玉髓的白玉.....

这个醉人的景象在山影作为相框的前提下就更显得完美,只是手里的相机即便用了夜视也未能把其倩影留在相册里,这大概是大自然不乐意让其壮丽的景色就此长久的现于人前吧,我知道它在无声的等待下一个有缘的人前来相会.....

现在,在这个属于家乡的夜里,我的窗外就仅能包含一个小得几近一颗黄豆的月亮,和一些稀疏得仿佛随时幻灭的星辰,我的心虚空得别无所想,只是心底暗自的想念那个有着圆满、明亮的月光和密集星辰的高原之夜...

不过,我深知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妄求,尤其是对于那些极其美丽、灵秀的事物。

那么。对于,我曾有幸曾经遇见它们,大概就应该满足了。毕竟缘分是那么难以捉摸的东西............

西藏的游记篇七

出发第二天的目的地是黄果树瀑布。早上六点,天还没全亮,早餐,我们吃了点“回族风味面条”,说是回族风味,但和普通面条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就是特别辣,即使我们千万嘱咐,不放辣椒,但卤汁的辣味还是让我们无法抵挡。倒是我们旁边几个本地的小伙子,看看他们的汤面,我们简直无地自容,他们的面条的卤汁几乎红彤彤的.的,上面一层辣子,更厉害的是,小伙子们还不时的向碗里添加一些山花椒油,唉,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呀。

几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为了省一点银子,我们居然还进行了“逃票”行动。虽然开始反对“黄牛党”,但碍于省下的钱足够晚上住上很好的别墅酒店,还是妥协了。

进入景区,经过一段下山路,我们来到了黄果树瀑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说中的犀牛潭。据说,有人看见潭中游出过犀牛而得名。抬头仰望瀑布,没有我想象中的壮观,妈妈说是因为水势不大的缘故,水势大时我们都得穿上雨衣才行。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游览瀑布后面的水帘洞,顺着山路,我们来到瀑布的后面,四处都是水,我们能清晰的听到流水撞击岩石发出的“啪啪”声。走出山洞,我们决定拍照留念,我做了个孙悟空手打凉棚的造型,超级酷,帅呆了。

我留恋黄果树这一中国最大的瀑布。

西藏的游记篇八

“坐着那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秘的布达拉……”听着这首歌,我们一行来到了拉萨,拉萨是我们这次西部游的最后一站。经过充分的休息,我们也逐渐适应了高原气候,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旅程。

我们来到了罗布林卡,知道了那是七世xx喇嘛修建的夏宫。去了色拉寺,听了喇嘛们的辩经。接下来到了西藏博物馆,看了各种各样的唐卡、乐器、法器。最后来到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它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

在西藏,使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自然风光。

西藏的蓝天白云是最美丽的。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时,天蓝蓝的,云白白的。上午,白云飘到了山头,下午,白云又在半山腰间飘荡。此外,我还和藏民小朋友学了几句藏语。你好就是“故康桑”,对不起就是“贡巴玛聪”。这次西藏之行,我不仅看到了西藏美丽的风景,还了解了许多知识以及西藏的民俗风情。

西藏的游记篇九

电话里奥茜说要我明年陪她去西藏,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回头才想着西藏这个神秘而又传奇的地域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吸引着这么多人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西藏有着其独特的自然风景。我想西藏的天空与水域的颜色是最给人以震撼的,那里的天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纯净,没有一丝污染,也正如同那儿的人们,单纯而又善良。水域则留给人们一种澄澈、空明的'感觉,抚之赏之,心境空明,别无所想。我想这也应该是对人的一次还原,让我们告别喧嚣,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脱俗境界,还原本来的自己。这时候的人往往是最真实的,我也愿意与这澄澈的水波一起感悟旅途的沉浮与人生的喜悲。一刹那,尘世已然消逝。只有如水般澄澈的心灵,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西藏有着其独特的人文风情。还记得与奥茜一起聊我们的所想时她流露的对西藏这片地域的无限向往,因为那里的人文与自然风情,那是一种清纯脱俗的美,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活的恬然诗意。没有喧嚣,没有烦恼,剩下的只是心灵无尽的喜悦与空明。我和奥茜都喜欢内心纯洁质朴的人,因为我们也都是这样对待生活的。藏族的人们大都很纯洁,质朴,好客,给人感觉他们的心灵从未受过世俗的污染,与他们同行的只有自然的万种风情。

我和奥茜从未掩饰过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因为这片土地与那里的人民一样质朴、纯情!

西藏的游记篇十

西藏一直是我的梦萦之处,每每读到这片土地的种种,总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以及对远方那片高原的想往。

总是想着,想着,什么时候能去一次西藏。

希望奔跑在草原上,听耳边的呼呼风声,看扬起的牧鞭一次次抽缺太阳。远远的斜坡上一片碧绿,大片的绵羊像云朵一样漂浮在上面,弓下的脊背驮起了宁静的黄昏。走近,便会听到那温顺而腼腆的叫声,以及看到那温存善良的眼光,不得不使人惊呼:“这一切都是如此得纯洁!”这是一个最接近天的地方,有着前百年盘旋的神秘。

希望在草原上席地而坐,闻着小草蹭蹭上长的方向,望着远方的山峦亘古地纵横在目极之处,天空中有几个黑点,是鹰,被视为神的儿子的鹰,背景是湛蓝的苍穹与神域雪山,散发出神圣而圣洁的光芒,人们说,纯洁的人死后便会归往那里,那里月光不再寒冷,风雪不再肆虐,那是每个藏家人心中的美好家园。

希望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藏族老阿妈做针线,听她口中永无止境的呢喃,讲过去的年华与现在的时光。时光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她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她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

希望得以看到信仰者的朝圣,他们为了心中信仰进行了自己的长征,年迈的朝圣者,头上已有了忠诚的见证,年轻的朝圣者顶上映着隐隐金光,暗红的袈裟像佛的双手,温暖着,抚度着劳累不堪的身心。

这便是我的梦想,没有丝毫的磅礴大气,有的只是我对西藏无近的.想象。

想往心中神圣的蓝天白云......

我们来到了拉萨。那是拉萨的下午,一出火车车厢我们就立刻被青藏高原炙热的阳光所笼罩,干热如火。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是一种很别致的美丽如画,因为,高原的白云时时刻刻在变化。此时正值青藏高远的雨季再有大气环流季风的影响,蓝天如镜碧空如洗,白云常常在天际飘来,飘至我们头顶,忽而如三百飞龙翻滚,忽而似万千奔马,瞬息万变,等你抬眼望去,那万千奔马忽地变作了万朵祥云轻柔地飘啊飘,飘远了就成了银色的雪莲花,飘近了,那祥云似纱似雾,虚幻缥缈,我们脚踏高原,人在云间,那种迷蒙那种虚幻,那种人间天上的感觉,是在内地绝无仅有的。难怪当我们踏上高原的时刻,陈瑞萍、张秋雯、刘艳君、刘曼云、周桂芳等战友情不自禁地伸开双臂拥抱蓝天,拥抱白云,......

世界屋脊就在大家的脚下,多年向往的心中圣地终于到达了。在这些战友中,唯有文德寂静的伫立在蓝天白云间凝望着高原的深处,凝望那飘来白云的天边......

在我们的战友中,对来到心中圣洁的地方,青藏高原,来到那多年向往的拉萨,虽然心中那种期待那种盼望,终于就在眼前的时刻,每个人的眼神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热烈如炙心花怒放,要把高原的蓝天白云揽进胸中,有的沉静如水微波细浪,那凝视的眼神,由远及近似乎要看清高原那神秘的模样,还有的伫立环视,似乎要寻找神秘的喜马拉雅女神的方向......

此时的我们,没有了遐想,没有了神秘的向往,因为我们就在我们心中的圣地,青藏高原,我们想往的天堂——拉萨。

我游走在拉萨的朵森格路,看见一辆公交车,便想也不想的跳上去。经过格萨云天大酒店和香如拉餐厅,在一个路边停下。车上有人下车,我便跟着下去了,但见眼前满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排着长长的队伍,坐在那里。老人、小孩、年轻人,也有穿藏红色袍子的喇嘛,我好奇的看着他们,纳闷了很久才发现他们是等待施舍的人群。

乐善好施的人把钱换成零币,一个接一个的赠予。这大概是拉萨的又一风景了,等待施舍的人穿着也并不算破烂。藏族是个充满温情的民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羊牛肉是藏民的饮食必需品,但他们不亲手宰杀。

平素我是很厌恶乞丐的,尤其怕见到被教唆的小孩拉扯着我的衣角,一脸无辜样的等待施舍,而眼神里却充满对社会的仇恨。而眼前的一幕,却让我对施舍与赠予有了新的理解,善良的人做着自己愿意的事情,经济窘困的人接受着所需要的金钱。你情我愿,两相无事。

我蹲坐在离他们不远不近的距离,就这么一直注视着,抽着烟,一并思考着。一种温情脉脉的祥和之气在逐渐溶解我的乖戾,颤动的心逐渐平稳下来,阳光跳跃在背上,温暖舒适。在夕阳的光线逐渐变高,影子拉长的时候,我离开了那里,依旧是上了一辆公交车,只是与来时的方向相反。

汽车停稳的地方,竟离小昭寺咫尺距离。这个意外的收获使得我快乐许久。虽然大门禁闭,但站在门前,依旧感想联翩。

资料上是这么描述小昭寺的:“位于八角街北约500米处,座西朝东,由庭院、神殿、门楼、释迦牟尼像、屋面金顶和内外转经回廊组成,总占地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八岁等身赤金像及众多的佛像与唐卡等。”

“小昭寺创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最初是为了供置文成公主入藏时带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后来这尊佛像与大昭寺的佛像对调了。小昭寺亦称上密院,是研读佛经颇有成就的喇嘛进一步深造的地方。”

小昭寺看上去没有大昭寺的宏伟规模,风格倒是差不多。门关的严严的,加上头痛难受,我便早早的回到了山水宾馆。草草解决掉晚餐,天已经全黑了,这次我有经验了,5月的天一黑便是晚上10点,低头看表,果然不差。

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空荡荡的标间里,还有多余的一张床铺,格外孤单。打电话叫了袋纯氧,才觉得气顺畅了些。又赶紧将今天的见闻记下来,以免忘记活遗漏。我有心要写详细的西藏游记,这些地名、发音是很重要的,看似单调,没有却会使得文字空洞贫乏。没有说服力。

是夜,我拿着枕头垫在后背,依旧难以入眠,但不再盘坐在地面倚靠着床。只要头部不碰到东西,譬如枕头与墙壁,头痛的感觉就会缓解许多。再次研究地图的时候,概念就清晰了许多,用笔画过已经去过的街道与景点,按方向思考明天的最佳去处。

早上色拉寺,下午哲蚌寺与罗布林卡。小昭寺就懒得再次进去了,反正大同小异。西藏除却拉萨,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等待着我的探索。夜,就在激动的想象中流逝,梦中我站在云端,俯视着大地,一位仙女告诉我,我所在的便是八重天,离最高的九重天只差那么一点点,可就是那么一点点,我始终够不着。

早上在遗憾中醒来,才突然想起,其实拉萨对于平地来说,不正是八重天吗。

今天起的很早,8点。天刚亮。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只能走到哪住到哪。收拾了散落在床上、地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梳洗完毕,发现脸微微浮肿,捏上去很费劲。无奈的对着镜子傻笑,里面的人一顶黑色太阳帽,一副太阳镜,黑色毛衣,牛仔裤与登山包。典型的旅行者打扮,这一身打扮给了我许多信心,照相机一挂,自我感觉顿时良好了许多。

我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西藏之旅,绝对不可以放弃。

下楼退了房间,楼层服务生极为关切的告诉许多抵抗高原反应的常识,我冲她绽放自认为最自信的笑容,乐呵呵的跑着出去。很多店还关着门,在此还算是清晨吧,我的生物钟没有调过来。

在门口吃了早餐,是一大盘的烩面,分量足的可以让我吃一整天。匆忙扒了几口,又要了一瓶酸奶,是装在小罐子里的,翻开上面的圆厚纸片,便可以喝。浓浓的,味道很棒!这里离布达拉宫很近,我便沿着北京中路一直行走,经过邮局的时候又购买了十八套明信片,工作人员一一盖上西藏的邮戳,可以拿来送人,10元一本,比我在八角街买的便宜一半。

经过烟草专卖店的时候,我买了一条雪域的烟。这是唯一属于西藏的烟,却是云南出的,大概是烟草产自西藏吧,非常香醇,不烈。

在烟草店打听过后,才发现要原路回走搭乘公交车5路,票价3元。

几经过周折,终于在藏医院门口发现了5路车,车上人不算多,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售票员叫醒我的时候,色拉寺已然就在眼前。门票35元。

在我印象中,色拉就是色拉酱,做生菜色拉时用到的那种。没想到是藏语,意为“冰雹”,也有人说是“野蔷薇”。据说是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14由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西修建,看上去气势如虹,浓郁的藏式风格。与大昭寺一般无二的屋顶,门前手摇玛尼经轮(转经轮)的老人,依山而建的庙宇,这一切都令我觉得十分熟悉,总觉得在哪见过,甚至已经来过。难道真的是前生来过,抑或是我原本就该属于这里。

进入措钦大殿后才豁然开郎,是明信片,我刚才购买的明信片。上面就有许多有关色拉寺的景致。措钦大殿分四层,最吸引我的便是高度超过2层楼的强巴佛和释迦益西的塑像。后者是人,出钱盖了这座庙宇。前者却是传说中的佛,虽然是叫强巴佛,但我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像弥勒佛。礼貌问过附近的小喇嘛后,才明白强巴佛就是未来佛,也就是弥勒佛。

由于奶奶不认识字,却又整天在背诵佛经,于是我便知道了迦叶佛是过去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代佛祖,72亿年或74亿年换一次,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就大概记得是70多亿年换一次佛祖。

色拉寺也可说是佛学院,里面有三个扎仓,也就我们通常说的学院。用汉文陈述,就是密宗学院、显宗学院和医学院,藏有丰富的经书与珍贵文物、工艺品。

西藏的游记篇十一

妈妈说:去西藏一定要看看珠峰,所以我们在上海就办了边防证。一大早从日喀则出发前往定日县,再从定日县到大本营,共用了7个多小时,而且大半路都是盘山路。因为妈妈公司的车子2驱的不能上珠峰,所以我们在定日县又租了辆越野车。

在318国道出城的`一段水泥路面不远,有一个边防检查站——定日鲁鲁边检站。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要下车,等候武警的检查、登记。差点因为无法证明我是妈妈的儿子,而不能同行前往,因为我们户口不在一本户口簿上。

过了检查站,很快在山间盘旋上攀。当地藏族司机会告诉你这条路从南向北,上山要折40个弯,下山要折70个弯。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上山时很多转弯是180度的对折。不过好在这里的坡还不算太陡,道路旁也很少深谷。

西藏的天气真是多变,这一天让我经历了一年四季,临近珠峰大本营时,居然还下了冰雹。没过多久天气又变得晴朗起来,云真的慢慢散开了,原先遮盖得严严实实的珠峰由下向上,金字塔形的山体慢慢显露出来,只有一大团白云,仍然执着地掩住珠峰的山巅。终于有一次,云团中裂开一个空隙,珠峰山顶白色四面体的尖状雪冠露了出来。大本营顿时欢声雷动。妈妈情不自禁地冲着珠峰狂叫:珠峰!珠峰!我看见你了!

文档为doc格式。

西藏的游记篇十二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拉萨北部的布达拉宫是拉萨最高的建筑物。来到布达拉宫的脚下才知道它是多么雄伟,它一共有十三层,建在一座山顶上。有关于布达拉宫的一句话是说:来到了布达拉宫你就知道金子在这里有多么不值钱了。因为那里面的佛像都是用金子做的,上面还镶着美丽的宝石,就像是给佛祖穿上了一件金色的镶着宝石的袈裟。

去看了布达拉宫,还要去看大昭寺呢!一进了大昭寺的门,一股寺院的香味就扑面而来,上了大昭寺的最顶层就能清晰的看见楼顶上的标志—山羊拜金轮,山羊拜金轮是一个神圣的标志,传说白山羊是建大昭寺的功臣。

别忘了去看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错湖,“错”在西藏是指湖的意思。纳木错湛蓝深远,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就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西藏的高原上。在那里还可以骑马、骑牦牛玩,负责租马的老爷爷黑黑的,就像印第安人一样黑。骑上马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一位骑兵准备去打仗,马跑起来时,颠来颠去,颠来颠去,让我找到了飞起来的感觉。纳木错湖边还有号称高原明珠的白牦牛,听说白牦牛象征着神圣、纯洁,只有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地方才能看到。白牦牛毛很长,就像穿着裙子一样,骑牦牛可以下水照相,到了水里,它的裙子就浮起来了。

西藏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那里的布达拉宫非常雄伟,大昭寺非常神圣,纳木错非常美丽,如果你幸运的话,说不定也可以在纳木错的湖边骑到号称高原明珠的白牦牛呢!

西藏的游记篇十三

很早就和父母朋友说过我想要去西藏,而倾听的人,都以为我只是一时兴起,没有多说什么,而只有我知道,那颗不安而躁动的心,一直在向往着,向往着那片神圣的土地。

伫立在只剩下绿的草地上,在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下,一眼望去,只留下天与地的交际,只留下我那单薄却坚毅的影子,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与天地。

走在城市街道上,望着远处在风中飘扬的彩旗,听着在空气中渐渐传来的钟鸣声,一声声敲击我的耳膜,敲击我的心灵。

坐在藏族人围着火炉的屋子里,看着主人那高原红的脸上最纯粹的笑容,眼前一道道热腾腾的菜,氤氲的热气模糊了我孩子般的笑容。

站在布达拉宫的底下,虔诚得仰望着,一步步走上阶梯,双手抚摸心脏,抚摸自己的过往,满怀感激得面对现在的生命。

想要去西藏,想要望着那能淹没人的遥远,闭上眼,只感受到自己那微弱却有力的跳动,感受到自己是确确实实得活着。想要去西藏,想要望着那一派苍茫,任凭风吹过我的脸庞,任凭风带走我的一切,一切的得失和荣辱在那一刻消失在天际。

那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在冲破束缚,那一颗年轻热情的心在叫嚣。

想要去西藏,想要释放自由,让灵魂肆意徜徉。仰望星空,伸出手,在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接近那并不要遥远的梦想。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我的暑假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最有趣的要数西藏之旅了!

在我的记忆深处,玩得最开心的地方就要数那根拉山峰了!那是我们在去纳木错湖的路上,经过了那根拉山峰,那里海拔5190米,我一下车就兴奋不已,因为那儿风很大,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向下望去还有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听导游说:“那些油菜花可是要给国家领导人吃的哟!”山下一汪蓝色的湖水映入我的眼帘,我猜想:这么美丽的湖,里面肯定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如:小金鱼、珊瑚、小海豚……,那一定是个海洋生物大家庭呢!这时,导游告诉我们湖水是圣洁的,这里的人把它看做圣水,它可以用来洗手、洗脸,但绝不能用来洗脚,因为圣水绝不能被污染,谁污染了圣水,是会遭报应的。

纳木错湖清澈见底,一眼望去,它就像一面浅蓝色的镜子。偶尔清风拂过,湖面就会泛起鱼鳞似的波纹,蓝的天,白的云,全部都倒影在湖水中,举目远眺,我已分不清那湖水和天的界限。

人们为了祈福所以会在湖旁堆许多小石堆,如果在西藏见到鹅卵石堆成的小石堆就表示人们祈求未来平安、幸福的心愿。

这次难忘的西藏之旅,真让我领略了祖国美丽的风光,也增长了我的人生经历。

西藏的游记篇十四

十几年前到过西藏,期间所见的风景,所经历的感受,至今仍难以忘怀,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次旅行,更是心灵于净土间的一次放牧。

早已耳闻,西藏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心向往之。有幸在年轻时,有了一次前往西藏旅行的机会,内心的激动和兴奋难以言表,也全然忘记此行潜在的高原缺氧危险,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网上的搜索,看地图、查线路、问特色、找景点,忙得不亦乐乎。

南方,依旧是暖暖的冬日,伴着和熙的阳光,我们乘上旅游大巴车,开启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旅程。从鹭岛厦门飞往四川成都,在这座休闲的城市里,度过进藏前的短暂闲暇时光,也见识了成都市民们,一手茶壶、一手鸟笼,一座城池、一场歌舞的风景。

飞机离开地面、冲破云层,蔚蓝的天空下,看浮云飘动,群山流转,好不惬意,伴随着机身的抖动,我似乎渐渐感觉到,西藏上空的气流从身边掠过,空气里弥漫着藏土的气息。随行的导游告诉我们:“西藏的气候环境相当恶劣,此前曾出现迫使飞机返航的情况。不过,这次旅行还算幸运,我们的飞机很快就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了。”听到这里,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庆幸这次旅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飞机在西藏拉萨贡嘎机场降落了。虽然怀着愉悦的心情,但我们还是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走快一步,就会引起高原反应。走出机场大厅,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连绵起伏的群山,在阳光照耀下,洁白与苍黄相间,在广袤的大地上,除了飞机场的建筑,周边看不到高楼大厦,让人有一种清新静美的感觉。

旅行的队伍乘坐大巴车,马不停蹄地赶往日喀则,行进的路上,我渐渐感觉到,空气越来越稀薄,头也重了起来。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午后,我早已饥肠辘辘,且伴着头脑发胀,咀嚼着嘴里半生不熟的面条,头却像要炸开似的,每咀嚼一次,大脑里就像有强大的脉搏震动,痛苦不堪。

在我的印象里,日喀则就像是一个静谧的小镇,远处的天空依然湛蓝,浅浅的白雪覆盖在苍黄的山上,街上的民居建筑,展现着西藏文化的独有风采,走在大街上,仿佛听见远处寺院传来的钟声在耳边萦绕。匆匆下榻在援建大楼的酒店,我们不顾旅途劳累,便直趋历辈**额尔德尼的驻锡寺庙——扎什伦布寺,尽管是短短的.路程、小小的陡坡,走起来却是那么的费劲,带着眩晕和轻飘的步子,艰难地到达这座久负盛名的寺院。

仰望寺院,让我由衷的感叹:“这哪里是一座寺院,分明是一座城呀。”背靠高山而建,殿宇毗连,重叠交错,金顶红墙的建筑群,显得那么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更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已顾不得身体的不适,踏着青石铺成的道路,开始穿梭于殿宇之间,驻足观看绕着白塔转经的人们,手里摇着转经筒,嘴里不停地虔诚默念,神情无比平和淡然。寺内僧侣的诵经声不绝于耳,信徒们顶礼膜拜,沿着香炉紫烟升腾的方向,透过金色屋顶,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闲云。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仓央嘉措《那一世》的经典:“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所以,我祈盼在之后的行程中,能遇见从藏区各地三步一拜,磕着长头匍匐而来的虔诚藏传佛教信徒。前往羊卓雍湖的路上,到处都是苍黄的山岭,蜿蜒的山路,却很难见到一座城市,即便是村庄也是非常稀少,就在这看似荒无人烟的地方,让我有幸见证了传说中的虔诚。

步入羊卓雍湖的观景点,一幅水天一色的画面映入眼帘,那种洁净的湛蓝,让人分辨不出哪里是天空,哪里是湖面?中间是一圈苍黄层叠的山脉,远处的山顶上还有淡淡的雪白,静谧的湖水,在微风中轻轻荡起涟漪,几头耗牛在湖边上悠闲地行走,这些情景有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一种回归朴素的心境,让心灵无比的平静和淡然。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伴随着《回到拉萨》的歌声,我们终于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传说这里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可以让心灵安适的净土。看着屹立在红山之上,气势雄浑、直入云霄的寺院,就像观世音菩萨手持玉净瓶和杨柳枝,点化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我由衷地感叹道:“西藏,真不愧是神奇的佛教圣地啊!”

观赏着寺院里惟妙惟肖的壁画人物,就像看到那富有灵魂的双眼,在洞察着世间的真、善、美。注视着殿堂上和蔼亲切的佛像,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的酥油芳香,聆听着僧侣的纯正梵音,仿佛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此时此刻,仓央嘉措的诗句又一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一种何等纯粹的表达。

登上那根拉山口,头顶依然是蓝天白云,山峰上到处是白雪皑皑,我们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寒意,站在山口上,感受着风吹起五彩经幡的自由,感受着心灵与天堂接近的喜悦。

纳木错湖已渐行渐近,一望无际的湛蓝色湖水,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宽广的草原上,蜿蜒巍峨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将她紧紧地拥在怀中,就像西藏古老的神话传说,他(她)们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错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湖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

感受蓝天白云与雪山圣水的融合,聆听天外飞翔的袅袅梵音,手捧一捧清凉,涤净一路尘埃,我已然忘却城市的喧嚣与烦躁,让自己的心灵放牧于净土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