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我的散文(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56:47 页码:8
2023年我的散文(通用9篇)
2023-11-10 08:56:47    小编:ZTFB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学会分析和总结文本的结构和主要观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总结范文,给你一些写作上的灵感。

我的散文篇一

我有着一个别人眼里不切实际的梦,那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和我脑袋那些不定时就会跳出来的文字去建起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城堡。

犹如一只作茧的毛毛虫,用一个奇怪的外壳把自己包裹起来并烙下一个特别的印记,一个属于青春的印记。即使这些做法在一些人眼里看来只是愚不可及,甚至是作茧自缚的。不会有多少人看懂这是为了蜕变而缚,看懂了得人选择沉默等待我的破茧而出。

事实上,时间太快,青春就像是响午的太阳撒下的小金豆,调皮地从你的窗户缝隙中跳进来,轻轻地亲吻一下你的额头,便无声地跑到不知道哪个你看不见的角落里去了。

我只能在青春掠进我的生命的那一刻,跃起,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抓住它。用自己的方式去把它诠释到最好,只求多年后再去回忆起这些片段时是带着无憾的心情。

有人曾说,青春期里爱着文学的孩子的是疼痛的,所以我看过很多人笔下那种淡淡的忧伤,说不清,看不懂。但是我总觉得,文字会哭会笑,还带着我的喜怒哀乐,在纸上翩翩起舞,即使它们活在我的青春里,依然是缤纷多彩的,不该单调得只有一种颜色。

灵感是赋予文字生命的种子,生活在我身体里种下了无数颗种子,然后在纸上长出各种芽,慢慢长成一棵棵数,枝叶和脉络贯穿我的生命。但是,灵感有时也是一颗会长刺的种子,刺痛了文字的是青春,刺痛了别人的是距离。

每当我看着这长着刺的种子蔓延在我身体里时,我会像琢磨那鸡尾酒一样的天空叫不叫蓝色,那样,去琢磨这失控了的灵感为何存在,那种感觉空旷得让人容易迷失了心智。

当我摸透了这些张刺的种子从何而来时,有些人和事却走远了。多远?这得看我心里的这场雨下了多久,直到阳台上的花儿说:不渴了。很久很久了之后才会明白,这距离是虽然无法言状的,但是我却不会因此在心底找到失落难过的感觉。因为学会了释然,不去计较那些把我当异类的眼光,更不会去在乎为此离开我的人。

一如《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那句: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多到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十字路口好歹还有四个方向的局限,旷野好像哪哪儿都能去,可哪哪儿都看不清方向。

青春期的我们,总感觉前途是迷茫的,我的心中没有小样那样的太阳。但是我却在自己心里点起了一盏灯,照清了我的'方向在哪里。然后向着那个方向,用勇气买一张火车票,坐上开往心里最向往的那个地方的火车。让窗外陌生的景色与眼球做着空间上的擦肩而过,留下我最爱的图案和颜色。在远方的那个尽头,还是会有我最爱的人,用我最熟悉的笑,等着拥我入怀。

我无法想象多年后我会坐在哪里去回首我的现在,至少当下的我正用着我最爱的方式,在做着我最喜欢的我。我也在用我最大的力气,去让我的青春期充满活力,等到多年后我能在自己生命的最高处,静看世间百态,做一个沉淀的石头,经历河水的冲刷。

我的散文篇二

春天,总是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阳春三月,桃李争妍,当粉桃千枝万枝竞放,柳丝千条万条飘浮时,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三八”――“女神节”。女性如花般沉静,娇美,清新,艳丽,热情奔放而又浓郁芬芳,为春更是锦上添花。今天,那些保障航班生产任务的“巾帼们”在万米云端与旅客一同庆祝节日的到来,正值休息期的同事们也聚在一起通过参加活动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节日。

花瓶易碎,容颜易老,唯有人的内涵历久弥新,知识让女人焕发出别样魅力,我们此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读书、品书、荐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能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

参加活动的同事们兴致盎然,一早就相聚在新华书店内,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形成一道风景线,慵懒而温暖的午后阳光洒满一排排书架,折射出每一位女性幸福的面容。或世界名著、或国内外小说,或近现代文学、或诗歌散文、或生活指南、或心灵鸡汤、或礼仪或人际等等,书是如此的繁华,是多少敏感的心灵在喜怒哀乐中碰撞出来的火花,书是多少深思的头脑对社会,对人生反复思索的结晶。多希望时间就定格在那一刻,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就是书中主人公,正如领导最后的总结:读书能使愚陋者变得聪明,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能使幼稚者变得成熟,能使空虚者内心丰富,能使自卑者自强,能使无志者奋发,读书可以洞晓世间沧桑,读书是我们女性自强、独立、自主的媒介,是我们空乘人员的进步阶梯,唯有读书和运动不能辜负,读书的益处不言而喻,平时在密闭的机舱内工作,压力、噪音等不可控因素会对身心有所消耗,然而读书可以很好地调节,刺激精神,减轻压力,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变得阳光开朗,活跃我们的思维,增强在机上面对紧急事情的分析能力,提高乘务人员的语言沟通这门艺术,能恰当清晰的与旅客表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每天面对几百的来自各地不同的旅客,解决大大小小问题,怎能不通过阅读武装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谈吐、气质得到升华,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我们每个人选了一本自己所爱的书籍,又使中队的读书角丰富起来,增添新鲜活力,大家随时可以借阅,航班延误时或公司休息时不妨拿来细细品读,对于我们女性以及对于公司全体员工来说都是莫大的福利,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并珍惜此次活动。无论学历如何,读书多了,内心充实,精神丰富,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知识让我们做自己的“女神”!

我的散文篇三

昨日,沐着春光,携着春风回到了老家,从老家返回小城,我在沉思默想。我想,人有人的欢乐,山有山的欢乐,河有河的欢乐,树有树的欢乐……而春天也有欢乐,并包容了万物的欢乐。不是吗?回老家的经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欢乐。

早晨,我兴高采烈地挎起了相机,打点起行囊,见身边卸去肥嘟嘟冬装的妻显出了体型,满面春风,我俩轻步走下楼梯,刚出楼梯口,就见刚从外地归来的单位原女领导与邻居在亲切交谈,满满的笑意写在脸上。我与她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后,妻子后面跟上来,就听女领导嬉笑着说:“你看人家这媳妇,一直保持这么年轻?”妻子说了一句:“哪里还年轻?,一点不年轻了。”我知道妻子表面上说是这么说,其实心里美滋滋的。我暗暗佩服这女领导真会说话,直往我俩心里送,妻高兴,我更高兴,心里就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车行至菜市场,卖鸡鸭鱼肉的女老板见了我就笑脸相迎,“大哥,又要回老家?”我笑嘻嘻地回答:“是啊。”就买起了鸡、鱼、四喜丸子、鹌鹑蛋之类的。我一边买,一边看着其它食品。说了句:“你这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女老板听后高兴地说:“春天暖和了,买东西的也多了,就多上几样,看好什么买什么。”提着一嘟噜、一嘟噜的食品,跟女老板打了声招呼,就走向了蔬菜店,卖蔬菜的也是个女老板,她艳羡地问:“你这到哪去?买这么多东西?”“回老家去。”“又得花好几百?”我说:“没有多,也就二百块钱左右。”说着,我又在她那里买了些蔬菜,这时,我见女老板的脸上更绽开了笑容,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

往老家走似乎车速就快,不觉间就驶出小城,疾驰在春意盎然的郊野,顺着车窗玻璃望去,柏油路两旁的树木,有的咕嘟着嫩黄显绿的小嘴,有的生发出嫩芽,有的已是长发飘飘,迎着春光,荡着春风,有的似乎在喁喁细语,有的好像是摇曳点头,都在热情地表示春天的问候和致意,春风、春光使它们灵动起来。

进了村,过了桥,就和河岸上的三两棵老柳树见面了,几日不见,真当刮目相看,老柳树焕发了新姿,一如我在初中范文上写的:“春风吹绿了长柳,春雨染红了山条……”面前的柳枝已从高高的枝头垂向了大地。思虑间,一阵春风吹来,几棵柳树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左右前后摇摆起来,如同无数的舞女在翩然起舞。我对妻说:“你看把她们高兴的,这是欢迎我们回来,我不能无视她们的好意。”说着就打下了车窗玻璃,与她们同在春风里接触,共享一个春天。

到了家门口的东侧,我见路旁生发出一片嫩绿的植物,焕发着生机和活力。我便我便问妻:“这是什么植物?这么多,这么绿?”妻对田野里的植物比我熟悉,定然说:“这是麦蒿。”我一看,还是不熟悉。不过我想,这麦蒿长在初春,别的'植物还没长起来的时候,先来争春,也很好看,独具魅力。我还特意地拔开芜杂的草类,更显出它的绿意,它似乎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到了家门口,就听见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我向左歪头一看,就见两只麻雀在父亲的小菜园里,时而在地上蹦跳着,时而栖到樱桃树、葡萄树架上,时而欢快地叫着,这叫声不知是传递给我的,还是歌颂春天的。

进了家门,就见八十五岁高龄的老父亲端坐在堂屋,这次回家事先没打电话告诉老父亲,为的是给他带来惊喜。我把携带的东西摆放到矮桌上,父亲高兴地说:“哎呀,又带这么多东西?”我说:“也没带多少东西,就是为了回家看看。”我见老父亲精神矍铄,在春光的沐浴下脸上泛起了红润,显得比前些天感冒时健康多了,不时还会发出爽朗的笑声,这笑声让我放心,这是春天给老父亲带来的欢乐。

妻在忙着择菜、配菜的当儿,我便和老父亲拉起了家常,问候父亲近日的身体状况,回忆过去的往事,聊村子里发生的新事,说“春天的故事”,说着、聊着,父亲脸上洋溢着笑容,说话的语速在渐渐加快,这是老父亲康健的身体里迸发出的欢快音符。

喝酒间,老父亲还时而劝我喝酒,我感到有点不对劲儿。过去,父亲都在劝着我注意身体,少喝酒,为什么今儿个常劝我喝酒。我猜想,这是父亲高兴了,春天到了,要把春天的氛围好出来,我也就喝的高兴了。

我的散文篇四

那年母亲生日时我给买的一条项链儿,她说折了的时候,交给我了,我却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到处翻找,也没找到。

母亲说,找不着就算了。

我知道,母亲主动问,说明她很喜欢那项链儿。

是的春天来了,可以戴项链儿了。

我告诉母亲说,再给你买一条新的,银子的也不贵。

母亲说,不买了,啥时候找到那条就行了。

我说,反正也瞎不了,就当给那条放假了,是一样的。

突然,想起母亲昨天说她想亲家母了,想让我带她去看望一下。其实,我不怎么有空,可是,我知道不爱给任何人找麻烦的母亲,说出来这个内心的愿望是做了一番努力,鼓足了十分的勇气的,所以,我果断地说,好啊,看来,你们老姐俩儿是真的互相想念啊。其实,我主要目的是想借出去的机会给她买项链儿的。

以前,张婶儿就经常打电话让母亲去她那儿住几天,母亲在电话中也总是说“我也想你呀。”之类的话。起初,我以为是亲家间的客套;后来,我发现她们彼此是真心想念的,不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是几天不见就想得慌的。

张婶儿和我母亲都是没了老伴儿的独身老太太,尽管周围总有儿女围着,可是,她们还是觉得不是伙伴儿,而且,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跟她们生活的圈子不同,也不是总能跟她们有共同的话题,我们说的她们也听不懂。除了陪着吃喝看电视等,也就没别的更让她们觉得有趣儿的事情一起做。可是,我发现,只要她们姐俩儿在一起,就像两只叽喳叽喳的鸟儿,兴奋地说个没完。

我知道,母亲跟亲家母感情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母亲和张婶儿都没有伴儿,孤单啊。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更想念父亲,如果他在,母亲就不会孤单,我也有机会好好孝敬孝敬两老,多好。

也就是在明白了这个的时候,我突然不再反感老年人去老年公寓生活了。

有很多周围的老人,自己就要进老年公寓,坚决不听儿女的挽留。不是老人们不愿意享受天伦之乐,更不是儿女不孝敬,而是,在老年公寓大家都是同龄人,共同的生活年代和生活内容,让大家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从而逃避开在儿女身边找不到伙伴儿的孤寂感。

人老了没有伴儿真的是难过的,老伴儿老伴儿,老来之伴,前人总结得太经典了。

我思绪之马,一不小心就跑了这么远了,还是我丈夫一句“老太太愿意去看张婶儿,咱俩就一起送她过去吧,晚上再接她回来。”,给拉了回来。

我立刻说,好,好,咱们这就准备出发。

说时迟那时快,不一会儿,母亲和我们陆续穿戴好,就出门了。

迎着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暖暖的春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和丈夫领着母亲先去了附近的.美华金店,母亲还说不买,却拗不过我们,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我跟母亲挑了一条271元钱的银项链儿。我丈夫去付了款,服务员就热心地给母亲戴在了脖子上。

然后,拉着乐呵呵的母亲,上了一辆出租车。

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二中附近张婶儿的住处:一个车库改成的住宅。

张婶儿见了我母亲,乐得嘴都合不上,两只鸟儿又开始叽喳开了。

我和丈夫告诉母亲,想回家时给我们打电话,好来接她。接着,给张婶儿一百块打算给她卖水果的钱,就告辞了。

我和丈夫是想让她们老姐俩儿尽情地聊,而不愿意打扰她们。

我们夫妇离开张婶儿的住处,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并肩边朝着江边散步边聊天儿。

因为见母亲开心了,我心情也特别地好,感觉春天里的什么都那么好看。

我丈夫由衷地说,老人有什么要求,咱们能满足的就尽量去满足,只要她们高兴就顺着她们。

我觉得丈夫说的对极了。

我的散文篇五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是缤纷多彩的,是与众不同的。可为什么当下,却有那么多的人却禄禄无为,毫无所获呢?有些人抱怨是天的错,是的父母错,是命运的错。却怎么也不承认是自己的错。

我的人生,其实我不明白,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人生只有走到最后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可以先给自己规划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并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成功的。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当然还要有自信,不能盲从于别人的说法,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计划。我的人生是很不确定的,我现在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思想,成功是用汗水换回来的,不能只想着眼前快乐的时光,沉迷于精彩的电视剧,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媳我必须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都和脆弱,很容易摧毁,但是只要你时刻告诫自己它就会变得坚不可摧。

人生地来说就是人的生活,我想要美好的人生,有意志的人生。我现在只有努力地读好书才有可能实现我的梦想,人生就像一座阶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我现在的目标是上一个好的高中,等走完这一步梯我的目标是上一个好的大学,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出国留学,见识一下外国的人情世故和学习方法等,充实自己的人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也无法预料,只有靠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我的相信这个目标并不是很难实现。

你是否也有你自己的人生计划呢?如果你有你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话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多了,做少了。其实这才是真。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的散文篇六

青春期与妄想如何的,其实青春期的时候心理或思维中存在一种空白。因为这个空白有时候会影响到我们心中如何决策与判断,所以我们要不要理它,同时也不要去忙着去理解,其实青春期过后便是我们稳定或内心平衡的人生。

我的散文篇七

几缕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了我那紧闭的双眼上“唔!好刺眼啊!”早晨的起床意味着新生活的来临。

生活如一顿佳肴,把酸、甜,苦、辣四种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理解,组成一桌色味俱全的佳肴。

人有太多的抱怨,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呢?用不同的思维看生活?

我的散文篇八

(一)。

迎着春风的暖意,

她,笑呵呵地绽放了一季的花魁;

淋着夏雨的清露,

她,热辣辣地掀开了紧抱的幔帷;

掠过秋季的'凉风,

她,甜蜜蜜地展示了独有的妩媚;

着冬天的霜雪,

她,娇滴滴地显示了冷隽的香菲。

(二)。

月季,没有牡丹那样雍容的繁华,

却独有她芬芳的娇贵;

月季,没有兰花那样孤傲的幽香。

却持有她慑人的香味。

月季,没有菊花那样卷曲的柔姿,

却静守她多层的凝眉;

月季,没有梅花那样铮铮的傲骨,

却不失她挺拔的优美。

(三)。

女神,月月红到边,四季春常在。

女神,从不讲条件,随意能插栽。

女神,不去凑热闹,独自暗香来。

女神,持色不张扬,乐颜亦出彩。

女神,纯爱真善美,唯心上高台。

女神,有情终示好,无语落尘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散文篇九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这首叫小芳的歌曲曾经红透大江南北,我很喜欢听,因为我的姐姐也叫小芳,所以这歌听起来就很亲切很温馨。不过,我姐却没有歌中唱得那么美,也没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她长相普通,皮肤黑黑,身材微胖,不过她真得很善良,也有一把又粗又长的辫子,只不过大多时候是扎的马尾辫。

和姐自小感情好,人越大两人越亲密,尤其一起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感情便更加瓷实。

元旦前夕,姐打来电话,叫我放假了回家吃年猪肉,电话这端的我仿佛看到了姐做的美味佳肴,毫不犹豫答应了,也不理儿子阳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说:“妈妈,元旦放假我还要上跆拳道课呢!”挂了电话,我郑重地说:“咱们不上课了,请假,去姨妈家吃年猪肉。”小子似乎很无奈地说:“好吧。”谁不知道他心里乐呵着呢。在姨妈家,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又自由自在,比在自家还能野,他巴不得去呢!

一号夜班,二号下了班,就径直往姐家赶,人未到,心里已是开心满满,沿途的冬日景色都添了光辉,没有那么萧条破败了,寒风也弱了许多,不觉得冷了。

熟悉的车次,熟悉的司机师傅,熟悉的归家的味道,更有姐熟悉的笑颜的牵引,往事一幕幕翻上心头,翻到眼前。

小时候的姐有点小大人,她最大的乐事就是教我读书,她总是拿着她的课本,学老师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读着念着,然后让我跟在她后面读和念。我若读得好,她还会有模有样地表扬我一番。还好我很喜欢当学生,也对念书甚是有兴趣。于是我们便配合得相当默契。只是这样的好时光并不能天天坚持,因为那时的穷困日子可不允许我们有这么多悠闲时刻,姐姐放学后,做了作业,还要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打猪草、剁猪草、喂猪,收拾晾晒的物品,烧开水给外面做活的父母回家喝,洗澡等。季节不同,所干的活也不同。记得我们在棉花丰收时,还一起到田埂上捡零散的棉花,还能捡满满一箩筐呢。星期天,姐姐更是要跟着下地,种豆子的时候帮忙点豆子,种土豆的时候帮忙放土豆,种玉米的时候帮忙洒玉米。而收成的时候,她也会帮忙去收成,比如挖花生的时候,大人一锄头挖出来,她就仔细的把一颗颗花生从根上拔下来,放到娄篮里。一株摘干净了,她再把植株放到田埂旁摆放整齐,到时候一起收回家晾晒干了当柴火烧。所有这些细碎细致的农活她都参与,不自觉地就养成了她小大人的个性。在我和哥哥面前,也更是一副长姐的姿态,时时想着呵护我们。

哥哥和姐是双胞胎,只因她先出来一步,便成了姐。但是她一直以姐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兄弟。姐的资质不高,读书一直很吃力,尽管很努力,但成绩一直很一般;而哥哥则要聪明许多,却玩性太大,从不认真学习。有时候还要姐帮忙做作业。那时的父母只顾着养家生活,对教育还没有太过上心,于是这一对双胞胎都没有在学业上有所斩获。但两人的学习经历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两人上初中开始住校,一周可回来两次带菜。每次回来,都是姐准备第二天要带的菜,两人分装好,然后第二天早晨,姐先起床,做好早餐,再叫哥起来吃,吃完一起去上学,三年来,一直如此。

姐的善良小大人形象还表现在对农人矛盾的搀和上。那时的农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争吵,甚至有农具武装的打斗,姐姐每看到一次,都会哭着喊着去拉去扯愤怒中的大人,可是个子小小的她,除了会遭受一点无谓的撞击和创伤之外,能解决什么?但每次她还是会表现的那么神勇。爸爸心疼她,妈妈骂她傻,可她还是改不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父亲经常为别人解决纠纷的缘故,让她总是能那么不管不顾地想救人于水火。我总听她哭着喊得一句话就是:别打了,你们都流血了!流血是她不能看到的场面,是她心里翻滚的痛楚。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的姐最是老实和善良,善良的冒点傻气。姐的心永远就是那么得清亮和柔软,对人总是毫无设防的好,无论别人是阴险奸诈的小人还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她都热情真诚待之。初中毕业后不久,她就到县城里去上班了。在那里,人心更加复杂,姐的单纯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她一心一意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干事,老老实实地做人,但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让她感到恐慌。有人笑她傻,有人笑她呆,有人嫌她蠢,表面上却还做出友好的样子。小小年纪的她终于无法承载那种负荷,一向身体很好的她,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昏倒在回家的路上。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最严重时,她不吃不喝,呆呆望着房顶,不言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也许她想不通自己的真诚为什么会换来那么多残忍的辜负。我天天设法逗她开心,陪她说话,才渐渐把她从失神的世界里拉回来。可后来问她,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她却再不言语。只说工作累了。不过从此后却开朗了好多,为人处世更加大大咧咧。这样也好,不太容易受伤。

这一次生病后,爸便不让姐再出去上班,把她留在家里。这样一直到她出嫁为人妇。

父母和奶奶都知道姐老实善良,怕她嫁到远方会吃亏吃苦,所以把她安顿在村里安家立户,也好有个照应。姐夫是山里的人,却有好手艺,也正好想出来讨生活,正好是天作之合。而且,幸运的是,姐夫也是一个大方善良的人,不过心思细密,不如姐开怀大度,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成婚后,姐的家就像一个驿站,干农活的人都喜欢到她家歇脚,因为自在,无论别人是灰头土脸,还是在她家烟熏缭绕,姐都不嫌弃。姐对人热情大方。所有农具,只要有的,都愿意出借,没有回还,也不怨责。每次自己要用时,没了,就跑到父母家里去拿。奶奶总笑说她是一个败家闺女,但还是让她拿去,爸自己又再添置。吃饭时间,姐两口子碰到人来,会招呼别人吃饭,不管菜色如何,马上添一双碗筷。

结了婚,双方多了一个要顾全照应的大家庭,姐夫兄弟姐妹五个,他的父母也都是姊妹甚多的大家族,这样姐每年的人情往来就很是可观,但姐却一点不觉得压力,相反每次都是乐呵呵地参与亲戚们的喜事,同情别人的不幸。并不为礼金的事过多忧虑。而且,一切让姐夫做主,她并不多说一句。姐夫的小外甥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在姐家里住着,每天都是姐为孩子做饭、洗衣,甚至辅导学习。当然凭着姐的智商和能力,教育是谈不上有多成功的,但她这个做舅妈的却能让外甥对她尊重并且友爱,当成朋友一样诉说心事。现在他长大了,在外地供职,还时时跟姐姐像朋友一样视频聊天呢。

姐夫是儿子当中的老大,在姐生侄女燕儿时,亲家父母说,自己儿子三个,难于顾及周全,所以以后谁生孩子都不带,一视同仁。于是照看孙子的任务光荣落到爸妈身上,还有奶奶也帮忙照看着。而一直寄住在姐家一年多的她的姑姐也帮了些忙。所以姐一直不以为意,倒觉得自己十分幸福。就算是后来,亲家父母照看了二儿子的孩子又帮着带小儿子的孩子直到上中学,姐也觉得没有什么。公公婆婆来了,她还是周到的服侍。去年婆婆摔断了腿住院,也一直是姐在她身边陪护照料,尽心尽力。

还有啊,我的姐姐虽然算不上有多能干,但厨艺确实一流,这要归功于她对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肯钻研。她每次整出来的饭菜,都会吃得我们有一种幸福的饱胀感。这不,她一叫我回家吃年猪肉,我就马不停蹄往家赶了。

不知不觉到了到了姐姐家,正要敲门,邻居王嫂子正好来了,掏出钥匙开了门。我心里满腹狐疑,进去问了姐,才知道,王嫂子的地在姐家附近,这些天天天砍菜去市里卖,每天砍好了放在姐家,第二天一大早到这里来挑,姐每天要被叫早开门,后来就索性把钥匙给了一把王嫂子。我的姐,就是这样的人。

不说这个,话说那天走进姐家,室内已是温暖一片,姐姐已经燃好了灶炉,就是那种现在农村流行起来既能取暖又能做饭还能当饭桌的物件。它仿佛一张圆桌,圆桌中间挖一个洞,洞下面是一个四方铁面围成的炉灶——就是烧柴火的地方,在上面炖上锅可炒菜,炖上壶可烧水,炖上煲可熬汤。然后大家围坐一团,暖和得很。我自打进门落了座,除了站起来解决内急,就没再挪窝。实在太温暖了。而且,姐姐熬得骨头汤已经香飘满屋,惹得我说话都冒口水,索性拿来筷子先尝为快。反正在姐家一向自由惯了,她不以为意,我更是毫不客气。姐中午弄了满满一桌菜,喊来爸妈一起吃,爆炒猪肝、酸辣猪肚、南瓜蒸肉、蒜香血花,还有好吃又好看的回锅肉,我一向不怎么吃回锅肉,但姐炒得香浓不油腻,我能吃好几块呢。还有各色小菜,也是爽口,吃得我们满嘴流油。阳和侄儿也吃得很是香甜,不用我们像平常那样催促吃饭。

吃晚饭,阳和侄儿自到外面去疯玩,吃零嘴,后来又陪姐到地里去拔萝卜,开心的不得了。我一直坐在灶火旁,和爸爸妈妈聊天。姐得空的时候,也一起拉家常。后来妈妈先回去熏肉,爸爸坐了会儿让我们跟他一起回家。我却舍不得走,说就在姐家吃晚饭。姐说是啊,晚上我弄肥肠火锅你们吃。爸也便答应了。我劝姐不用再弄火锅了,中午的排骨还有那么多,她笑说不碍事,那个放到明天吃一样的。便依她了,便宜了我的胃啊。

晚上才回到爸妈家里,第二天一早,姐便来了。我知道,她想着我今天要回家,所以来陪陪我。看着她一身旧装,一双土气棉鞋,我忍不住说让她也要多捯饬捯饬自己,买点衣服,打扮打扮。还有那双一直劳作的手,也要多护理护理。平时做事情也不要太卖力,现在年轻,到时候老了,毛病都来了,痛苦的还是自己。她腼腼腆腆地笑着应着,说在农村里那顾得了这些。我说快过年了,给自己置几件新衣总可以吧。她说没人陪着。我便让她和我一起坐车去市里,我陪她买了衣服再回去,她自己坐公车回来。她有所心动点头答应。可是最后因为她婆婆来了,她要回家去做饭,陪婆婆。计划告空。

其实,现在村子里的很多媳妇早就不是原来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了,会打扮,会打牌,会跳舞,日子过得丰富多彩。田里荒着不打紧,灶台冷着也没关系,老人孤单更不是问题,总是先乐了自己再说。就只有我的姐姐,还是那种淳朴模样,孝敬父母公婆,亲近亲戚邻里,呵护兄弟姐妹,并享受着煮饭做菜耕耘田地的幸福。

我有这样的姐真是福气!我的心里总是默默的说着一句话:我的姐姐叫小芳,那个纯朴的善良的实在也是美丽的小芳姑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