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1:57:22 页码:10
2023年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优质13篇)
2023-11-17 21:57:22    小编:ZTFB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准备充分,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以下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教案,其中融合了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一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按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配对。

2、知道捡到东西后要归还的简单道理。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一个自制的纽扣:

这是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纽扣呢?(白色的圆圆的)

纽扣是装在哪里的?找找看衣服上有吗?

2、天冷了,扣上纽扣就会暖和很多,可是纽扣有时候不小心会掉,呶,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

3、这会是谁的纽扣呢?小老鼠捡到纽扣非常着急,它要马上把纽扣还给丢的人,于是它开始去寻找纽扣的主人。

1、小老鼠遇到了谁?(小狗)它问小狗:“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

你们觉得是小狗的纽扣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你们看到小狗衣服上的纽扣是黄色的,和捡到的纽扣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2、小老鼠继续寻找,走到了一片萝卜地看到了谁啊?(小兔)它问:“小兔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连忙摇摇手。小兔为什么摇摇手?。

小结:小兔衣服上的是三角形的纽扣,和捡到的纽扣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3、小老鼠急的团团转,正在这时谁来了?纽扣是大象和小蚂蚁丢的吗?”

小结:原来纽扣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大象和小蚂蚁的。

4、小老鼠想今天是找不到纽扣的主人了,他伤心的回到了家,但是小老鼠惊奇的发现妈妈身上也少了纽扣。

小结:小老鼠找到的纽扣和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所以纽扣是妈妈丢的。

5、小老鼠把捡到的东西找到了主人,大家都来表扬它。

1、可是刚才我们看到小狗和小兔衣服上的纽扣也没有了,我们帮它们找找、补补吧。

2、幼儿操作。我们帮小动物找到了颜色、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纽扣。小动物谢谢我们帮他们找到了正确的纽扣。你们都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二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运动和午睡时孩子们穿脱衣服比较频繁,他们目前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为了培养他们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老师要求穿脱衣服的时候要主动地互相帮助脱外套。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们,在帮助别的小朋友穿脱衣服时开始互相交流起来:"我的衣服是拉链的、我的是纽扣、我的纽扣上还有好看的花、我的衣服找不到了、我来帮你吧……"。

《一颗纽扣》是一个关于"寻找纽扣失主"的故事,体验帮助朋友失而复得的情绪情感,激发好朋友间互帮互助之情。此活动,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故事内容简单易懂,但意义深远。其中的情节对话重复性强,适宜小班幼儿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有好朋友真是件开心的事。

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在日常生活中,穿脱衣服时都会留意到纽扣,有的说:老师我的纽扣和你的不一样的、我衣服上没有纽扣是拉链。基于幼儿对纽扣的已有的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一节故事性强,情节有趣的语言活动。故事里面小动物,也是我们班小朋友所熟知、喜欢的,所以相信幼儿兴趣会很高。本班幼儿情感丰富,会询问生病的好朋友,好朋友流鼻涕会帮忙拿纸巾,有初步的相互关爱情感。他们平时比较好问,可见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较强,在活动中我会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来发现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敢于表达表现的能力。

1、结合生活经验,渲染气氛:教师让幼儿们说出掉了纽扣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衣服就不完整、不漂亮了,失主也会很着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富有同情心,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小老鼠找纽扣主人的情感。

2、创设故事情境:在帮钮扣找主人的过程中,创设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不同的有趣的故事情节里,引导幼儿学说简单的对话。

3、角色扮演:基于本故事简单、有趣,也为了满足幼儿爱表现,活动中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对话,使幼儿巩固对话,并能更好的投入在故事情境中。

1、在故事情景中,愿意大胆学说其中的简单对话,并能区别小动物们的各种纽扣。

2、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体验帮助他人找到纽扣失主之后的快乐。

大胆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并区别小动物们的各种纽扣。

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情感。

1、幼儿经验:幼儿对纽扣有相关经验。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实物纽扣,纽扣图片。

1、出示"一粒纽扣",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是你们掉的纽扣吗?

提问:那这会是谁的纽扣呢?没有了纽扣会怎么样呢?

小结:没有纽扣衣服就穿不好,不完整了,掉了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的,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找找它的主人吧。

二、寻找纽扣的主人。

(一)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二部分,学说情节对话:

(1)小狗。

提问:这是小狗掉的纽扣?为什么?

(2)小兔。集体尝试:你们觉得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吧。

(3)小猫。个别尝试:谁愿意和小老鼠一起来大声地问问小猫?

(4)大象。自主尝试:你们快帮小老鼠问问它们吧。

2、欣赏故事第三部分,感受助人为乐的情感: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鼠妈妈衣服上掉了一颗纽扣。

提问:小老鼠会跟妈妈说什么呢?鼠妈妈为什么要亲小老鼠?

(2)小结:原来这颗纽扣是鼠妈妈的,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真开心。原来帮助别人同样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啊!

三、延伸,操作找纽扣:按纽扣的颜色,形状,洞洞的个数,大小。

师:我们帮小老鼠的妈妈找到了纽扣,可是故事中的小动物掉了的纽扣还没找到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找找吧:

先观察每一个小动物衣服上纽扣的颜色,形状,洞洞的个数,大小,再找出与每一个小动物衣服上一样的纽扣。

结尾:刚才老师捡到的这颗纽扣我们还没有找到它的主人,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再一次小结:没有纽扣衣服就穿不好,不完整了,掉了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的。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三

1、观察画面,尝试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感知、了解小老鼠找纽扣的过程。

2、乐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ppx、小动物及小动物的钮扣

(隐藏的小目标):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大胆的猜测和推断。

1、兴趣引入

(1)教师:(捡起一颗纽扣)咦,这是什么?

(2)教师:哇,原来是一粒纽扣呀,看看,这是一粒怎样的钮扣呢?(引发幼儿观察钮扣的特征)

(3)教师:没错,它是一粒黑色的、圆形的小纽扣,呀,这粒钮扣是谁掉的呀,宝宝,是你的吗?那你衣服上的钮扣是怎么样的呢?(引发幼儿观察自己的钮扣并大胆表达表述)

(4)教师:既不是你的,也不是她的,更不是我的,这到底会是谁的钮扣呢?让我们跟随捡到这粒钮扣的小老鼠一起去寻找它的主人吧。

2、欣赏、理解故事

(1)导入ppt、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老鼠在路上捡到一粒钮扣后,它找到了谁?猜猜它会对小白兔说什么呢?(引发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一起学学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是小白兔的钮扣吗,让我们听听小白兔怎么说?

教师:小兔的钮扣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没错,小兔子的钮扣是红色的,它爱吃胡萝卜,所以它的钮扣是红色的胡萝卜形状的。

(2)教师继续讲述

教师:小老鼠又找到了谁?一起去问问?

教师:这会是小狗的钮扣吗?为什么?(引发幼儿观察画面,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测)

教师小结:小狗的钮扣是黄色的肉骨头形状的,所以这粒钮扣不是它的。

(3)教师:小老鼠,继续找,看,它遇见了谁?它会对小刺猬说什么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刺猬回答?(尝试根据所观察到的画面大胆表达表述)

教师小结:没错,小刺猬喜欢吃枣子,所以它的钮扣是红色的小枣子,这粒钮扣也不是它的。

(4)教师:小老鼠一路辛苦地问,虽然它没有找到纽扣的主人,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认识了很多小动物的纽扣,而且他们的纽扣都是它们喜欢吃的东西。

3、游戏体验

(1)教师:宝宝们,瞧,我这里也捡到了许多钮扣,猜猜这些钮扣会是谁的呢?一起把它送还给它的主人吧。(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测和推断)

4、交流讨论,提升情感

(1)讲述故事结尾

出示钮扣,引入故事,通过观察、猜测、讨论,萌发幼儿与小老鼠一起寻找钮扣主人的兴趣。

能根据故事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乐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欣赏、理解故事,初步感知、了解钮扣与小动物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测和推断,在寻找钮扣主人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认知经验。

引发幼儿乐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策略有效性分析:(可以从师幼互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教师评价等方面加以分析)

整个活动,以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在和小老鼠一起寻找钮扣主人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对故事的画面和内容情节有了一个很好的解读,更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认知经验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通过故事,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围绕目标,本次活动,教师通过创设四个环节来层层推进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一粒钮扣来引入故事内容,通过引发幼儿在观察、猜测、讨论的过程中,将其融入故事情境中,同时,通过在和小老鼠一起寻找钮扣主人的过程中,引发幼儿根据故事画面进行大胆的推测故事情节,与此同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幼儿的语言引导,通过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以及角色的扮演,教师与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测和推断,有效提升幼儿的生活和认知经验。最后,教师将故事迁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并感知、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兴趣很高,始终很好的融入于情境中,通过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以及参与角色的扮演,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师幼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同时,在寻找钮扣主人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有了很好的认识和了解,情感和认知经验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四

1、组织幼儿采用各种方式朗读故事,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

2、知道捡到东西要交还给主人。

3、能积极参加表演活动,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1、幼儿用书,故事dv。

2、动物头饰,纽扣图片。

一、回忆故事名称。

1、出示绘本封面: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多次反复指读书名)。

2、《一颗纽扣》的故事里都有谁?说了什么事?

二、阅读故事。

1、发放幼儿用书。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录音读到哪一页你就要翻到哪一页,也可以轻轻地跟着录音一起讲一讲。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故事。

4、合作朗读:一二三组小朋友读小老鼠的话,四五六组的小朋友读其它小动物的话。

5、四五六组的小朋友读小老鼠的话,一二三组的小朋友读其它小动物的'话。

6、接读故事:下面我们一页一页来接读故事,老师说了哪一组读就由哪一组的小朋友来读,老师叫那个小朋友的名字就由这个小朋友来读接下来的一页,没有轮到自己读小朋友也要仔细听,并把书翻到别人正在读的那一页,听听谁读得好,看看谁能认真听别人读。

三、表演故事。

1、刚才老师看见一些小朋友讲故事讲得特别好,老师要请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故事。

2、请9名能力强的幼儿上前表演故事,在讲到“小老师回到家…….”教师可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引导幼儿讲述。

3、评价刚才幼儿的讲述情况,再请一些幼儿上前表演故事:刚才别的小朋友在上面表演故事的时候,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能安安静静、认真地看表演,诗歌有礼貌的小观众,现在老师也要请他们来表演,希望下面的小朋友都能安安静静地看表演。

四、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活动情况,让幼儿下课后和同伴继续表演这个故事。

2、小老鼠为什么不怕辛苦要一直问这么多小动物呢?(教育幼儿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五

1.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说故事中的话。

2.愿意帮助别人,尝试按纽扣的特征进行匹配。

故事ppt、塑封的衣服图片、纽扣等。

一、直接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一颗纽扣”,想听吗?

二、理解故事,感知纽扣的不同特征,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话。

一天早晨,天气真好,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出来散步了,它走啊走啊,突然,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

小结:哦,原来小老鼠捡到的是一颗圆圆的、白白的、上面有4个洞洞的纽扣。

师:那这颗纽扣会是谁的.呀?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找找吧,出发咯!

1.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师:小老鼠遇到了谁?(小狗)。

学说问话。

师:那小狗是怎么回答呢,听仔细哦。

师:这颗纽扣是小狗的吗?为什么?

2.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师:看,是谁呀?(小兔)。

再次练习问话。

师:那看看是小兔的纽扣吗?

3.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师:看,小老鼠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大树上会住着谁呢?(小松鼠)。

幼儿猜猜。

师:为了让小松鼠听得更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去问呢?

请幼儿一起问。

师:来,看看是不是它丢的?

4.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洞洞数量不同。

师:这次遇到谁呀?(小刺猬)。

师:看看小刺猬的纽扣,是它的吗?

5.观察画面,发现捡到的纽扣和妈妈的纽扣相同。

师:这是不是妈妈的呀?来比一比!

引导幼儿对纽扣进行比较。

小结:纽扣的颜色、形状、纽扣上的洞洞数量还有大小都一样,原来真是妈妈丢的纽扣,小老鼠好高兴哦!

三、操作活动,尝试按纽扣特征进行匹配。

1.出示操作图片,交待操作任务。

师:想想刚才小老鼠问过哪些小动物?

(小狗、小兔、小松鼠、小刺猬)。

师:这些小动物还没有找到纽扣,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老师示范操作。

师:请你们去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然后看看纽扣是什么样的,帮它们去找一找,贴一贴。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讲评作品。

师:你帮助了谁?找到了什么样的纽扣?

师:你们帮助了动物朋友,开心吗?那请你们带着动物朋友一起回教室做游戏吧!

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六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

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

一.引起兴趣。

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观看ppt。

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

2、观看ppt2提问:

(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

6、观看ppt6提问:

(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

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

3、交流分享,并验证。

小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七

1、观察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ppt。

一、出示小老鼠(价值分析:以角色导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是谁?跟小老鼠打招呼。

2、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小老鼠捡到了一颗圆圆的、白白的、有洞洞的.纽扣。

二、帮纽扣找主人(价值分析:在情景中比较纽扣的不同)

1、那会是谁的纽扣呢?我们一起和小老鼠去找找!

2、(画面小狗)纽扣是小狗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白的,小狗的纽扣是黄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

3、(画面小兔)这会是小兔的纽扣吗?为什么?

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

4、(画面小刺猬)纽扣是小刺猬的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纽扣的洞洞的数量不一样的。

5、(画面大象)小老鼠又碰到了谁?纽扣是它的吗?大象的纽扣会是怎么样的?听听大象是怎么说的!

(画面小虫)小老鼠在树上看到谁?纽扣是毛毛虫的吗?

小结:原来纽扣除了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外,还有大小的。

6、(画面回到家)小老鼠看到妈妈身上掉的纽扣,这会是妈妈的吗?

7、(画面六)妈妈为什么要亲小老鼠?

小结:捡到东西没有乱丢,努力帮他找主人,帮助别人真是件快乐的事。

三、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谈一谈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八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

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

一、引起兴趣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观看ppt。

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

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

2、观看ppt2提问:

(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4、观看ppt4提问:

(1)小老鼠会怎么问呢?

(2)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怎么回答?

小松鼠的纽扣上有5个洞洞,小老鼠的纽扣上只有4个洞洞,(教案:)它们的洞洞不是一样多,所以不是小松鼠丢的。

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

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

6、观看ppt6提问:

(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

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

7、观看ppt7。

三幼儿操作。

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

3、交流分享,并验证。

4、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九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

1.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

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

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

(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扣眼数量不同。

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

(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

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

(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

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

(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

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

(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十

【设计理念】小班孩子直觉行动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对于“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感知较为困难,为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幼儿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并用拍手、跺脚、学小动物叫等身体动作加以巩固,最后,以“圈圈找朋友”、“分糖果”等游戏为载体,帮助幼儿亲身去体验“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意在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许多感官引导幼儿认识“1”和“许多”,体验“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2.情感与态度: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3.品格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活动。

【活动重、难点】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准备】挂图1(森林背景)、活动卡片(狮子一张,狼许多张);主题图2(蘑菇,一个大蘑菇,许多小蘑菇);塑料圈人手一个,糖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教师讲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骄傲的狮子,它每天都要出去显威风,谁都不敢招惹它。有一天,大狮子出去练武,看见一群狼也在那儿练武,它就跑过去对狼大吼到:“你们这些小东西,胆子不小,竟敢跑到我这来,简直是找死,有本事我们来较量较量。”就这样,他们开始了较量,1只狼上来了,被狮子**了,又上来1只狼被狮子**了,1只1只1只……的狼都被狮子**了。小朋友看看现在站起来的是谁?(狮子),是几只(1只),那倒下去的是谁?(狼)有多少?引导幼儿说出“许多”。教师继续将故事:“这时,狼的大哥对它的弟兄们讲,我们刚才是1个1个上去的,现在我们合起来一起上,肯定能够打败狮子,于是,1只狼起来了,1只狼起来了,1只1只……的狼都站起来了,变成“许多”只狼,一起上去和狮子较量,果然把狮子**了,小朋友现在看,倒下去的是几只什么?(1只狮子),站起来的是多少狼?(许多)只狼。

2、在刚才的故事里,小朋友认识了“1”和“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表示一下“1”和“许多”。(竖起1只食指表示“1”,张开双臂表示“许多”)。

3、听口令做动作:教师说“1”,幼儿拍1下手,教师说“许多”,幼儿拍许多下手。

(二)观察比较,感知“1”和“许多”在量上的关系。

1、出示蘑菇主题图,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多少蘑菇?(许多)。有多少大蘑菇?(1只);有多少红色的蘑菇(许多),有多少黄色的蘑菇?(1只)。

2、请小朋友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1”?哪些是“许多”?

(三)组织游戏,师幼互动,感知“1”和“许多”的内在逻辑关系。

1、圈圈找朋友。

教师出示塑料圈放在地上:“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圈)。:“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圈,边拿遍大声说‘我拿了一个圈’幼儿拿到圈后坐下来,老师问:“我的许多圈哪儿去了?”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圈被小朋友拿走了,许多分成了1个1个……。请小朋友把圈放到地上,在圈里面跳“1”,在圈外面跳“许多”下。

现在圈儿累了,请小朋友把它送回来吧,边送边大声说“我送了1个圈。”“刚才小朋友每人给老师送了几个圈?(1个),现在老师这有多少圈?(许多),我的许多圈是哪儿来的?(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分糖果。

和刚才的玩法一样,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分成了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活动评价:

今天和老师做游戏高兴吗?为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重点表扬在活动中认真听老师指令的和大胆讲述的幼儿。

请小朋友吃糖果结束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十一

教育目标: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洞眼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东西后要归还主人。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过纽扣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故事ppt、小动物的图片、各种纽扣等。

活动过程:

1、以“小老鼠捡到一个纽扣”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结合ppt,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纽扣特征进行配对。

(1)认真观察纽扣,初步认识纽扣特征。

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这颗纽扣是谁的?

小结:这是一颗黑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小老鼠也不知道这颗纽扣到底是谁的,他决定去问问他的朋友们。

(2)寻找纽扣主人,尝试进行比较配对。

3、游戏:帮小动物找纽扣。

(1)集体操作:幼儿每人捡一颗纽扣,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纽扣,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帮小动物把纽扣装上去。

(2)验证讲评: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纽扣?你把纽扣送给了谁?送得对不对?

4、情感拓展:

教育幼儿乐意帮助虽人,知道捡到东西后要归还主人。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数学区中继续玩“帮小动物找纽扣”的游戏。

反思总结: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十二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课件:一颗纽扣,五幅动物衣服图片,纽扣等。

一、引起兴趣。

1、出示纽扣,引导幼儿观察纽扣外形特点。

2、请幼儿找一找衣服上有没有纽扣,知道同一件衣服上的纽扣大部分是一样的。

二、观看课件,比较各种纽扣的不同。

1、画面一:flash动画:小老鼠捡到一颗纽扣。观察纽扣的特点:一颗红红的、圆圆的、有两个洞洞的纽扣。

2、画面二:找小兔问问:这是不是它丢的纽扣?比较两颗纽扣的不同:小老鼠见到的纽扣是圆形的,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3、画面三:遇到小狗:比较两颗纽扣的不同:小老鼠见到的纽扣是红色的,小狗的纽扣是黄色的。

4、画面四:遇到小刺猬:比较两颗纽扣的不同:小老鼠见到的纽扣有两个洞洞,小刺猬的纽扣有四个洞洞。

5、画面五:小老鼠回到家中,发现妈妈身上少了一颗纽扣,原来是妈妈的纽扣。

三、幼儿操作:

1、给故事里的小动物找纽扣。

2、给其他小动物粘纽扣。重点比较纽扣有大小的不同。

四、结束:

师:老师衣服上也少了一颗纽扣,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到外面找一找我的纽扣。

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如何写篇十三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1.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一、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

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

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

(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扣眼数量不同。

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

(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

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

(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

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

(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

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

(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