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生阅读散文(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4:58:34 页码:8
小学生阅读散文(优秀15篇)
2023-11-10 04:58:34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经验和能力。总结的篇幅要适中,不过多也不过少,注重言简意赅。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热门总结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一

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公司人员向老板请假,公司老板对他说,一年365天,52个双休日,减去这104天,还剩261天,你每天还有16个小时不在工作岗位上,减去这170天,还剩91天,你每天用30分钟喝咖啡,用掉23天,还剩68天,你每天吃饭用1小时,用去46天,还剩22天,你通常每年向公司请2天病假,只剩20天,每年有5个节假日,公司不上班,减去这5天,还剩下15天,公司每年慷慨地向你放14天假,这样算下来,你工作时间只剩1天,而你还要请这1天假。读完这则笑话,我不仅哈哈大笑起来,笑完又有一丝寒意,虽然这位老板计算时间的办法不一定准确,但是这足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朋友,每当你打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闪去。朋友,人生虽短暂,但细细地算一算,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用在工作、学习上呢?记得陈忠实曾经说过:无论往后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自己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时间,耗费生命,不要耽搁自己的行程。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二

《朱自清散文逊里最先看的是《憎》,看完后有很长很长的感想,也不由为文字中所勾勒出的社会感到遗憾。我们国家有很多很多人,每天在不同的城市里来来往往,彼此互不相识,也就牵引出一片片沉没。往往一些意外的事情才能打破这样的宁静。但这些打破了宁静的事情常常像玻璃杯,碎了,打破宁静,也很容易划破很多人的手,所以有很多人会痛苦。但是对于其他过路人来说,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不过是在回家后跟家人说一个新鲜事:某地某时出了车祸了,真惨。另外还有的人,像文中那位骄傲的华捕一样,看见一位跌倒的妇女都能让他舒了冷黑色的眼睛,痛快的叫好“哦——呵!”然后毫不吝啬的露出他那贵重的金牙。我感到愤怒,同时也为他感到悲哀;我从不喜欢说别人可怜也不喜欢别人说我可怜,但对那个人,我却能狠狠的说他真可怜,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为别人着想的美德。他觉得自己高贵而不可一世,但却被朱自清先生当作一个人与人间冷漠的灰色地带的一个负面的例子。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国家已经充满了温暖的感觉。近日的四川大地震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忘不了救援的战士们为了拯救生命而日夜工作,忘不了自主前去灾区救灾民的那些好心的人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内心有一种在沸腾的感动,让我想落泪却又有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让我更坚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两个感叹号还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我一度觉得20xx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年了,8月份奥运圣火就要抵达首都北京,掀起奥运的荣光了,在那之前却发生了那么多起天灾,就不禁要担忧起来。但朋友很坚定的告诉我:面临了这样的灾祸才能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民族举办奥运会的资格!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是团结一心的,不屈不挠的!

所以我说灰色的地带已经变的很淡很淡,因为我们民族的团结凝聚了阳光,撒遍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三

九点多了,我一个人听着歌,骑着山地车去公园散心。一个人静静的地划过夜幕低垂树梢斑驳里。习惯了加满93号汽油,油门一轰,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小汽车的速去速回,突然骑上靠髀肉横生的腿部使劲乱蹿才会蜿蜒行走的单车,忽然心悸不断,原来,我离朴素的生活,遥不可及。

推开合上的掌纹,掐算干支所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日子滑溜而过,我慌乱不堪,再不可散漫了。丈夫约束我“上班――下班――回家(带孩子、读书)”三点一线自是他的`家教,我无力力争,随你束缚。我是一个永远只过一种属于自己节拍的日子,任何人无法干预,纯粹的人,不愿,不想,不要任何杂质。即将立夏了,我要明媚,要向上的成长,要当机立断,要争分夺秒,不负我心。

爱情终有蛊,盛满妖媚,迷惑人心,我不再爱了,留下满目疮痍的自己来和亲情白头偕老。淡化与你的记忆,抹掉伤痛,抚平杂乱的心绪,让我寂静花开花落。我满心充满佛,余生的祈祷已无法洗尽满身的红尘。我把你铭记,把你书写,写满整栋书屋。是我才疏学浅,才不懂你情不知所以已一往情深;是我生性卑劣,才无法感知你多情撩神的眉稍。那么,我要离去,朝一个人的书香世界狂奔,朝拜内心无可奉告的笃信,让我向你诉说“珍重”――珍重灵魂,让它纯粹儒雅;珍重身躯,让它干净恬淡;珍重爱情,让它沧海桑田。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四

心里有一片寂静的地方,时常感觉到寂寞,心里的空白是留给自己绝望时蜷缩的地方。生命遭遇劫难,死亡再一次的逼近。也许有一天离开,文字是时光里的记忆。沉默的保持着不说话的状态,独自仰望天空的深蓝,云儿在自由的游动,肌肤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日光之下,心薄凉的暗涌化成清澈的眼泪滴落在尘埃里。

时光里厚重的情感在劫难后变的相知相惜。爱,不断的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记住爱,却被时光的潮水所淹没。黑暗中的`梦魇是迷离而混乱的,灵魂深处恐惧的疼痛。白开水,恶心的药丸,苦涩的中药,反复的扎针。渗透在身体里的酸疼一点点退去。听女子浅唱的声音,听淡漠声线后的寂寞。看陌生的熟悉,感受冰凉一点点的侵蚀着身体的骨骼。我想,孤单已经不是一件事。

爱情,突然明白这么多年,被寂寞所诱惑的情感是虚无的漂浮。不断的索取,不停的要,总是想看到结果,却换来迫不及待的离别。感情随着时间沉淀在心里,却荒芜成一片。谁明白谁的深爱,谁懂的谁的独自离开。当我们回首时,发现能记得是在擦肩而过的瞬间,温暖俘获了心。

站在宿命的渡口,想摆渡到对岸,寂静的黑暗河流诱惑着心动。不再刻意的去爱,来或去,深或浅,都有着时间的等待。不愿意诉说自己的过往,即便倾诉是温暖的。好与不好是一个人的事情,与任何人无关。那些挣扎在沉沦中的寂寞,在时间中慢慢的淡掉。

很长的一段日子,我将会过着异常平静的生活。无爱所求。无恨所生。将渐渐的,丧失掉说话的欲望。生活,是一件让人感到身心疲惫的事情。忙着生,忙着安放灵魂,摆脱寂寞。忙到身体贫瘠的剩下呼吸的期望,开始祈祷自由的放逐。被撕裂的伤口随着心一起沉静。

如果没有了眼泪,心里的湖水已经干涸,不再潮湿。诺言被遗忘在时光的蹁跹中,渐渐明白爱是一场无声的下坠。没有惆怅的温暖,没有惘然的深情,只是灵魂的释放。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五

一场薄雪,迎来了又一个开始,辞去的一年,在每个人的生命都划下一道浅痕。新的一年里,有人回到了曾经的某地,有人又将离去,向着前方的陌路人生,循环着,轮回着。

在我的记忆中,自己很小的时候,那些年的冬天,很冷、很冷。早晨起来,便会发现杯子里的水,冻成了一个大冰块。家里的炉灶旁,会放着家人的鞋子,因为每天路上的雪太深,鞋子很容易就湿了。

长大后的冬天,依旧感到很冷、很冷,只是,外面的世界已经很少能再变得雪白,看到的大都只是一片泥泞的路面。出门回来,鞋子上沾满了泥水。现在想来,小时候的冬季,冰冻着的是身体,而现在的冬天,冰冻着的却是那颗寒冷的心。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六

遇到这样一位老人。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帮老伴儿收拾庄稼。

儿女们都已经成家,自己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我问他既然孩子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您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在家种种地,带带孩子,何必在外出打工,受那份苦呢?老人回答说家里条件其实还可以,老伴儿和小儿子在家种着十几亩地和一个果园,还有两个大院,二十几间房子。其他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只是自己闲不住,喜欢出去走走。每逢周末,过年过节的,孩子们都会回来,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了!

说到这里,老人拿出手机给我看家人照片,并一一介绍。说到老伴儿,笑容更加灿烂了。老人指着身上的裤子说,这是老伴儿的'。由于二人身高差不多,每次出门前老伴儿都要给他带上一条她的裤子,说是这样就不会忘了她,而他也会一直穿在身上。老人微笑着望着窗外,心早已飞到了妻儿身边。

老人神采飞扬,目光矍铄。他说,这人啊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虽然,每天打工干活很累,但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乐趣。生活带给他的所有都是财富,苦也是乐。

这是一次旅行途中遇到的一位长者,虽然萍水相逢,但我还是会时常想起他,想起他说的话,想起他的故事。他内心的幸福就是这样的踏实,平淡却叫人欣羡。而这份幸福的体会来自他对待人生的态度——知足而乐。与其说这是一位长者不如说他是一位人生的智者。抱着一颗平常心去体会人生的各种味道,懂得珍惜所有。

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才会让人苦苦追寻,一路奔跑,一路跌到,一路抱怨想要得到幸福太难。在追寻幸福的路上,何不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多看看别人的生活,听听别人的故事,也许就会发现你想要幸福。学会知足,知足者,而常乐,常乐者,幸福也!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七

那时,走来了一个中年人,他穿着十分体面,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弯弯的眉毛如果没有因为愤怒皱在一起的话或许会更慈祥一点,鼻梁上的金框眼镜使人一看就是一个有学问的绅士。

这时,不知什么时候,迷雾已被清晨的风吹散了,云烟尽散,天空中已一片澄蓝渐敛。

世界是美好的,但在美好的同时又是残酷的,只能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获得美好,捍卫尊严.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八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关键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里,桑娜着急地等候出海打渔的老公回家的情况下,去探望得病的女邻居西蒙,发觉西蒙早已早已去世了,2个幼年的小孩变成弃儿,桑娜把他抱回家了,与老公收留了2个孩子的故事。

原文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是一对贫困的夫妇,她们早已拥有五个小孩,可她们还豁达大度收留了隔壁邻居的2个弃儿。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渔夫与桑娜的勤快、善解人意和朴实,并且,2个都是有一颗爱心。另外,从桑娜一家的生活体现了在沙皇的黑暗统治下,大家生活极其贫困。

见到她们,我想起了自身,自身生活服装安心,游戏娱乐、生活、学习培训都很顺意,更应当像渔夫夫妇一样协助柔弱。尽管无需像她们一样收养孤儿,但也应当从一点点的琐事学起,如捐赠贫困地区少年儿童,送她们学习用品,在公共性车里给老年人让位、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我想让自身也变成一个品格高尚,善解人意的人。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渔夫那般,尽己所能,去协助大家,共度难关,品味到帮助他人的愉悦,那麼大家的社会发展可能更长治久安,生机勃勃。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九

有人说,爱情是伟大的,也有人说爱情是痛苦的,更有甚者说爱情是多余的。

我相信一见钟情,我也相信日久生情,重要的是我只想要你快乐!

早恋,对于我们九零后,不是个陌生的字眼。是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九零后,但是腼腆的性格注定我与其他人不同。我是属于把感情放在心里的人,话不会多说,只是想要你快乐。

女孩是一个有着东方美的脸,白皙的.皮肤,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尤其是那长长的黑发编成黑色麻花辫子垂在肩上,每当想起她时,脑海里总会有一个这样的背影。

不知道是谁说的经典,男孩的初恋一般都是她的同桌。是的,她就是我的同桌,是我初中时代的同桌,也是让我一直挂念的同桌。和她在一起,我总是会很快乐,有时甚至早早的跑到学校就是为了早些看到她,为了她我总会做一些让她关注的事情,哪怕即使无聊到明明带书也会把书塞到抽屉,然后告诉老师,和她一起在教室后面罚站,虽然被老师说,但是能和她站在一起有难同当,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暑假开学,我们一般都要勤工俭学,我都要和她在一组,而且会更卖命的干活,就为了在她面前显示我的能力,我会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给她买她最喜欢的巧乐兹。我就是喜欢她。没有原因,就是喜欢。

后来,我最好的哥们问我是不是喜欢她,我说你不要胡说,我和她只是最好的朋友。因为自始至终我一直是处于暗恋阶段,我也不敢表白我的喜欢。后来她和我最好的哥们在一起了,我很伤心,晚上还会自己一个人哭。但是我还是祝福他们,因为我们都是最好的朋友,所以我选择退出,并把这份喜欢一直埋藏了下来。

每当我想到初中时,脑海里总会浮起那个长长的黑发编成黑色麻花辫子的背影,希望她会快乐,会幸福。我只是她生命中的过客,或许现在她也记不起我这个同桌了吧!不过我还是,想要你快乐!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

毕淑敏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整理]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一样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不知是不是遗传了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向博览全书的愿望。

本文主要讲述了毕淑敏到儿子进入北图的过程和看书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进入的过程。在过程中,运用了心理描述和生动的动作描述,表现了母子二人害怕被识破的心境,但儿子也急切想去看书的复杂心境。在好不容易进去后,儿子恨不得把全馆的书都看一遍,所以,他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毕淑敏的这篇文章中,充分的体现了儿子对读书的渴望,甚至把博览全书为梦想。的确,在我们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很宝贵的,我们在学习上,不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多去闯闯,在丰富的经历和阅历下,就能够让你体会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在青春时,何不去拓展自我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必须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道!”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一

滚滚红尘里,每天都有不同的声音充盈于耳。快餐文化不断充斥这个世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驻足倾听世界的声音。

在日复一日的麻木里,在追名逐利里,没有时间停留,连小驻一会都好像很浪费,人们遗失了孩童的赤子之心,也忘记了倾听。

没有时间亲近大自然,也没有时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那清晨第一缕霞光初起时小鸟于树木间鸣叫的声音,那幽幽小溪在山涧中宛然奔流的声音,那蜜蜂扇动翅膀在花间采蜜的声音,那稀疏雨滴清落绿叶间的声音,那清风拂过树梢的声音,那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统统都忘记了。

陶渊明的“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在都市人的世界里,已经绝迹。

每个人都在忙,忙着奔波,忙于生计,忙于名利,忙得都忘记了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甚至,忙得连倾听家人声音的时间都好像没有了。

多少在异乡的游子已经不知道父母的心意是什么?他们想的都是等我事业有成了,等我功成名就了,再好好听听父母的想法。可是,什么时候才算达到目标呢?每一个父母都在不断衰老,等到那时候,有些父母已经不能说了!

多少在外打拼的父母已经不知道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他们想的都是等我再多积累一点财富,等我再成功一些,再好好听听孩子的心声。可是,什么时候才到时间段呢?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停的`长大,等到那时候,有些话孩子已经不想说了。

多少高高在上的干部已经不知道人民的意见是什么?他们想的都是等我再往上一个台阶,再多做点上层看得见的政绩,到那时或许可以留点时间听听。可是,人民愿意等吗?人民的想法会随着时间的改变的,等到那时候,人民已经失望不屑说了!

或许停一停,不要那么急切那么快;停一停,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也给别人。

留一点时间,用心倾听,每一个人会变得更纯粹更宁静,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更安稳。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二

我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我刚满月的时候称了称,才二斤多。母亲说:“你一生下来时,大人的手都能捧过来。脑袋跟鹅蛋差不多。肚皮薄得都隐约地能看到里面的肠子。那时你老奶奶看了说,别看人小,可一样也不缺。唉,要是这能长成人,再没有长不成人的了。没想到你的命真大竟活了下来。”

母亲如同说故事似的告诉着,我的儿子在一旁笑得那么开心。那时母亲也跟着笑。笑到眼里含着泪花。

母亲说得那么轻松,可我知道,每当我弱小的生命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时候,父母的心又是怎样的焦虑和煎熬啊。

我从小体质就弱。记得小的时候得了肺炎,住了十多天的院。出院回到家里,母亲跟父亲说:“医生说了,孩子的身体太弱,得补补,你去买点棒骨吧。”那个年代,这已是最好的了。那时一年去了过大的节日,很难见到肉腥。

以后的几天都能喝到骨头汤,还能啃骨头上的碎肉。可母亲和父亲一口也不肯喝。母亲说:“你长得身体棒了,我们吃什么都香。”

一连喝了几天的骨头汤,都有些腻了。我一看到就有点反胃。那天早晨,我一直没动那碗骨头汤,母亲连劝带哄地让我喝。我只是不理,临上学的时候,母亲端到我的跟前,又是哄又是逼的总算让我喝下了那碗汤。我抹了抹嘴,猛地把碗顿在饭桌上。头也不回地往门外走去。“你说这孩子……”后面是母亲重重地叹气声。

傍晚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看到母亲正在啃我啃过的骨头。见我回来,母亲放下手里的骨头,揭开锅,里面又炖着一小锅骨头汤。母亲盛了一碗说:“这次我放了好多佐料,味道更好了,你尝尝。”也许是饿了,我爽快地接了过来。母亲又拿起那剩下的骨头在咋吮着。我说:“妈,你喝这碗吧,这次味儿挺好的。”母亲高兴什么似的说:“我不喝,吃这些就行,挺有味儿的。这都是花钱卖的,扔了怪可惜的。”其实,骨头都已熬两遍了,没什么味道了。可母亲依然津津有味地啃着。

尽管事情已过了多少年了。我一直记得母亲咋吮剩骨的样子。每次想起,都不禁会落泪。

尔今母亲已六十多岁了,按说早该享清福了,可依然还是不辍劳作。三秋大忙的时候,依然跟我们上山去收去种。母亲说:“那么多的活,看你俩累的,在家闲着也难受。我跟着你们,能多干一点,你们就能轻松一点。”

秋天真是个大忙的季节,地里的花生,玉米要收。麦子还要及时地种。苹果园里的苹果等着下树。仿佛这一年的活都攒到一起了。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有时累得都歇不过来。母亲每日总是跟着。

那天,天擦黑的时候,我们收拾了工具回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腿一弯,一下子坐在地上。跟前的人忙问:“这是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母亲说:“没事,不小心绊了一跤。”我忙赶过去,母亲已费力地起来了。我问:“妈,没事吧?”母亲拍拍身上的土,说:“没事,没事。”说完一瘸一拐地往前走了。

回到家里,吃了饭以后,母亲把裤管挽了上去。膝盖那儿肿得象馒头似的。母亲说:“这几天我就觉得不得劲,看来到底是肿了,今天不是绊倒了,我怕让人笑话,才说是绊倒的。看来我的膝盖里面又有水了。”

看着母亲肿胀地腿,又看看母亲花白的头发。蓦然,泪不觉流了出来,我怕母亲看到,别过头去擦了擦说:“妈,明天咱上医院看看,以后你就在家好好呆着就行了。”

“上医院干啥,大忙大忙的,我晚上热敷一下,明天就没事了。这活不能干,还给你们添拖累。这是小病,不碍事。你们赶快回家歇着吧。累了一天了。”

从母亲家里出来,我的眼泪不觉又出来了。

母亲苦了一辈子了,到老了却依然没享什么福,为了儿子,她好象要把这世间的苦都吃尽,让儿子活得甜一些,再甜一些。

而做儿子的却没什么本事,尽让母亲跟着吃苦了。我忽然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一种痛。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三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成为过去。回头一看,小学六年的成长路上喜怒哀乐、刻骨铭心的小故事数不胜数,使人永远也忘不了。时间在滴滴答答的钟声钟流逝。岁月的风铃在校园中回响。每次想到这里,我的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掩卷着沉思,感慨万千,一瞬间许多美好的回忆都浮现在我的眼前:运动场上留下过我们矫健拼搏的英姿;语文课上回响过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校园里留下过我们追逐嬉戏的背影……这些生活的缩影,将在我的记忆深处永存。

忘不了那堂生动的语文课,老师温柔亲切的话语、无论对错都鼓励我们畅所欲言的心襟、充满智慧与信任的眼神,教室里留下了一句句动听的师声;忘不了那个下雨的'黄昏,雷声轰轰作响,大雨倾盆而下,可我却因为粗心忘了带雨具,在我不知所措之时,离我家较近的同学撑着伞笑着问我要不要一起,那天,我两共撑一把伞肩并肩的走在风雨中,马路上留下了我们一串串友谊的脚印;忘不了某个课间和同学们在操场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倒在地上,同学们见状纷纷跑来把我扶起问长问短,操场上留下了我们一声声友谊的话语。忘不了,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同学习共进步的同学、忘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因为那里至今仍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歌声和读书声。

六年的朝夕相处,六年的喜乐生活,我们即将挥手告别,各奔东西,难免会有些舍不得。舍不得,舍不得我亲爱的同学们,舍不得六年来深厚、真挚的友谊,舍不得那段美好、欢乐的日子。小学六年一点一滴美好的回忆,伴我度过了难忘的小学生活,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挥之不去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我人生中的一笔的财富,将永远铭刻在我童年记忆深处。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四

在某段时间里,我像神经质似向身边的每个朋友宣告,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结果,差点被口水沫子淹死。

我必须承认我是个怕死的人,在看一些爱国片时,感觉忐忑不安,老是觉得自己是汉奸似的人物。后来,看《叶问》的时候,认为李钊这个人物很能代表我。倘若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想我一定选择走李钊那条路。

请你不要骂我,但你可以批评我。可是,在你批评我之前,请你给机会我为自己辩解。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为什么苛求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历史塑造英雄?!生命就像一朵夏季盛开的花朵,我们的'目的,是让生命之花生长得更灿烂。

如果我是谭嗣同,我会选择逃亡。因为我知道留住青山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只要我好好地活下去,就有机会东山再起;如果我是项羽,我会选择过江东。因为我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我好好地活下去,就有机会卷土重来;如果我是光绪帝,我会选择容忍。因为我知道今天的退步是为了明天站起来,只要我好好地活下去,就有机会掌权救国。

但是,历史不会重来,他们的生命如此轰轰烈烈却昙花一现,就此凋零。

司马迁在死亡与腐刑之间,选择了腐刑,所以他活了下来,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史书界的传奇。司马迁的选择,让自己快要凋谢的生命之花得以重生。韩信在死亡与受辱之间,选择了受辱,所以他活了下来,成就了刘邦的霸业,才会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生命与人格相矛盾时,你会选择哪个?我认为,生命是一切的基础和根基。假如,我们选择了生命而背弃了人格,我们还可以用以后的时间去弥补人格上的缺陷。可是,当我们选择人格而背弃生命时,生命终止了,谈何什么人格?当然,我并非说为了生命可以不择手段放弃一切。保存生命,可以放弃某些东西,但放弃是有底线的。

舍得舍得,懂得如何舍,才会有所得。人的生命,要敢舍才有所得,有所得必须有所舍。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要那么轻易的舍,让我们的生命如同夏天盛开的花朵,灿烂耀眼。

小学生阅读散文篇十五

一天下午,我们那幢宿舍楼的一个阿姨问我们家有没有废旧的矿泉水瓶,爸爸也没过多问就找了一两个给她。

第二天,我发现我们住的那层宿舍楼的水泥栏杆上便多了一道风景线。几个被截去头的矿泉水瓶里除了清水外,还各有一株悬浮在水中的草状植物。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那位阿姨向我们要矿泉水瓶是用来干这个的。就这样,它们也能存活?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我觉得它很普通,也就没有过多在意,还暗自认为这个阿姨是在犯傻,居然弄点杂草来做盆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它们渐渐地被我淡忘了。有一天,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奇迹。这些植物的顶端托起了一朵白色的小花,活像一张纯洁的笑脸。一阵风过后,它们不但在向我笑,而且还在向我友好地招手。这一切真出乎我的意料。我开始还以为它们早成干草了,没想到它们的生命力这么强。后来,我才知道它们就是水仙花。在此之前,我也是听说过,并不曾多见,真想不到它们是如此的默默无闻。由此,我想起了乡村中小学里的那些教师。他们长年累月地在艰苦的环境里默默无闻地工作,有的甚至已在乡村土地上扎下了深根并开花结果,愿为乡村教学默默奉献。难道他们不像水仙花吗?简直太像了!他们与水仙花一道美得朴素,美得平凡。

我想大声说:“水仙花!我爱你!”当然,只有爱还不行,我要像你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