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间瑶池万绿湖的经典散文简短 美丽的万绿湖写景作文(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3:51:50 页码:7
人间瑶池万绿湖的经典散文简短 美丽的万绿湖写景作文(3篇)
2022-12-24 13:51:50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人间瑶池万绿湖的经典散文简短一

多年前读到这段话,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参加完4月份最密集的跑马后,终于静下来完整的阅读这本书。最先读的是附录中王国维年表,生于光绪三年(1877),卒于民国十七年(1927),于飘摇动荡的半个世纪走完了他波澜壮阔中西合璧的一生。

《人间词话》是对词的评论,每则大多寥寥数语,却是句句精辟,评论特别是批评毫不留情,足见作者的功底、勇气和赤子之心。

开篇几则以“境界”为统揽,“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些内容,我感觉很有哲理,却又似懂非懂,尤其对境界到底是什么不知其然,只有一点点浅薄的理解。

境界有大小,但并不能因此而分出优劣。就像诗词与跑步,一静一动,各人喜好难分高下,感受也没法比较,不见得文采好、成绩好的人一定会比其他人的境界高、快乐多。怎样让境界开阔一点,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以尝试。

热爱。无论是兴趣使然,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有条件,一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机会必须得做,与其向外抱怨环境,不如向内自我调整。为什么长期跑步的人成天起早贪黑劳其筋骨而又乐此不疲呢,我想大多数人是源于自己对跑步的热爱或者跑步带给自己的良好体验,而不是因为别人要求你去跑。

专注。我们很大的痛苦是来源于纠结。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愈加显现的内卷,使人总是期待完美的计划和结果。面对需要做的决定,小到晚饭吃什么、新买的家电挑哪个,大到择业、成家……即便做出选择,一开始也可能患得患失,想象着要是选另一个会不会比这个好。其实纠结主要发生在选择前,一旦选定,反而能平心静气。专注于选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的过程并不是最煎熬的,这样日积月累的经营,就能向高一点的境界进发。

悦纳。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渺如尘埃,因此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只要已经尽力,无论结果怎样,坦然接受就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都不希望伤病,但如果发生了,把它作为身体对自己的提醒,小伤病总比大的强,比起突发的意外,大伤病也还不是最惨的。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但同时,风险无处不在,既不盲目冒进心存侥幸,也不因噎废食裹足不前,敬畏前提下的挑战是应有的态度。

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永远保持初心,不断奔跑。

最新人间瑶池万绿湖的经典散文简短二

对于林徽因的了解,是看了朋友的一篇日志后才有了更深的理解,昨晚我有查找了一些关于她的资料,她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梁思成,夫妻恩爱,共同写下《中国建筑史》。林徽因的的爱不只是儿女情长,更有民族大义。她曾参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也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于国宝的抢救也付出了她生命的热能。关于她的绝代才华,更引的无数才子学士为她写下诗篇。

林徽因的丈夫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夫人,“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如果有一万个人问我完美女人的标准,那么我一万次的回答说是林徽因。”真的很感人,双眼不禁潮湿。

是啊,林徽因的确是个传奇,她的诗文以及跟丈夫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都足以展现她的优雅和才华,她一生追求完美,她的作品充满知性与灵性。

诗人爱林徽因,并非只因为她的天生丽质和顾盼风姿,世人爱林徽因,也并非为她的婉约风流和韵事传奇。而是因为林徽因是最后的绝代芳华,是淑女才女的绝唱。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曾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一生著书很多,有散文,诗歌,小说,译文,书信等等,都是佳作,被世人传阅。她与徐志摩在康桥热恋时曾写下诗作《那一晚》,“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茫的黑夜封锁起重愁……”徐志摩也曾为她写下那样唯美的诗句,可最终她还是没选择他。

诗人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遇到林徽因,而林徽因不想拆散他的婚姻,而最终没能选择他,徐志摩也离婚,并为她写下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等他回国后,才得知,林徽因已遵从婚约,嫁给梁思成,可见他当时有多失望。这期间,徐志摩也写下许多唯美的关于爱的一些文字。林徽因对他的爱也一直藏在心底。

如果诗人徐志摩的爱是热烈的,那么哲学家金岳霖的爱则是脉脉深情,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在他的心中,世界上无人能取代林徽因,在她的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在金岳霖的心中,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直到他八十岁时,他依然把林徽因视为唯一,捧着他的照片,依然会深情凝望很久,双眼满含泪水。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情感,那个时代的人对爱很慎重,一旦选择,会爱得很恒久。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徽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追随她的生命悲喜。在他的心中,林徽因永远是他那个穿着白衣裳的小仙子。

林徽因是幸运的,她的一生都沐浴在爱里,因为她懂得真正地爱,尽管她的生命只有51年。

最新人间瑶池万绿湖的经典散文简短三

“境界”一词,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在评定艺术作品好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国维存在于中国最为黑暗动乱的时代。列强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1902年,王国维因病回国,他说,"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但在哲学上出现的矛盾令他的学术注意力转移到文学上来,于是《人间词话》由此诞生。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境界的产生分为”造境“和”写境“。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但却很难分辨:写实家营造出来的环境中总会不可避免地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因而造出的境和理想中的境颇有相似之处,理想在现实中隐现;而理想家所虚构出的意境也并不是超脱自然法则的,境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一定取材于自然,体现着万物更迭的规律和日月光年的变换。文艺高超的作家善于运用精炼的汉字创造出作品的境界。王国维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一字都使得的极其巧妙。二字一用,境界就出来了。我们在创作时,也应该努力做到“字字珠玑”,讲求用精简准确的字句营造氛围。

只是造出境界还不够,还要造出高格的境界。书中说到,“境界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境界虽小,却柔和惬意,丝毫不输"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广袤;"宝帘闲挂小银钩"的清新脱俗同样不亚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宏大。关键是要看营造出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感受。好的境界使读者身临其境,将作者的感情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当我们在营造意境时,应当思考自己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想方设法地让读者体会到“身在其中”。

那么,该如何写出高格的境界呢?王国维在书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思是说,境界中不应该只有景物,还应该折射内心,想要有境界,须得融情于景。写春风的轻柔微和,蜻蜓的轻盈剔透,草木的萋萋,冬雪的零落,还要加上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意境才不显得空洞,有了人气。《人间词话》中又把境界分为两种,“有我”和“无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要写出细致优美的境界,应当“于静中得”。内心宁静下来,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写出的文字便会洋溢着清新淡雅的味道。要写出宏伟壮大的境界,应当“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周遭喧闹而独善其身,于烟火尘埃中觅得一隅清净之地,此时的心境当然更加气势恢弘。由此可知,我们要写出高格的境界,应当注意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反映心理;营造意境时多角度来写,根据需要选择“有我”或“无我”的境界,抓住关键展现景物和内心的关联。

境界成就高格。境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的坚持。王国维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推而广之,其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也不过这三重境界。

读《人间词话》所收获的,不仅是创作的技艺,还有人生的哲理。纸上的境界成就的是作品的高格,而人生的境界成就的是我们的高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