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3:33:30 页码:11
2023年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精选10篇)
2023-11-10 03:33:30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它指导着课堂教学的开展。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的考虑,确保教学过程个性化。以下是一些实际教学中获得好评的教案范文,它们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才华和创造力。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一

1.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中劳动号子欢快、有力的旋律、节奏及风格风格。

2.引导幼儿用热情、有力、欢快的声音歌唱,表现劳动者积极的情绪情感。

3.初步认识图谱,学习看指挥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并能表现“嗬嘿”的气势。

4.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认识图谱并能看指挥进行演唱,并能表现“嗬嘿”的气势。

1.节奏图谱。

2.音乐《加油干》。

3.场地布置,幼儿座位呈马蹄形摆放,

4.自制沙球,响板,双响筒各六个。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加油干》,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有力气,有劲)。

1.师:对了加油干是一首劳动时加油的歌曲,每当听到这首歌曲,农民伯伯劳动起来就会更有劲、更有精神。今天果园的农民伯伯对我说:今年他种的苹果,香蕉和橘子全部都丰收了,我听了真高兴了,我想给他们唱首歌。

2.教师范唱。(无音乐伴奏)。

你们也想为农民伯伯加油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你们听老师劳动的.时候,嘴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出“嗬嗨”)。

3.师:现在你们来劳动,老师为你们唱加油歌!(师幼齐练唱)。

幼儿跟着老师演唱。再次提问:你觉得在唱这首歌时,哪些地方要用点力,那“嗬嗨”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双手握拳)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我们再来唱一遍这一次听好要求,许老师先唱唱到“嗬嗨”时小朋友一起唱。记得要加上动作。

出示图谱老师这里有一张加油干的图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谱上有什么?(爱心,苹果,香蕉,橘子)这里有一个爱心表示拍一次手,这里有一个大爱心和小爱心你知道是怎么拍手的?大爱心表示拍手慢一点,小爱心表示拍手快一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拍到苹果出我们要拍腿拍快一点而且要拍四下,看到香蕉我们就要拍肩膀,也要拍四下,看到橘子就拍头,也是拍四下。

1.看图谱做动作。

2.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动作。

3.幼儿边听音乐边练习身体动作。

1.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乐器,今天我们就给加油干来打节奏(拿出打击乐器,让幼儿说说这些乐器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响板,双响筒,自制沙球。这次我们不拍手了用乐器来把加油干唱出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打节奏。

教师和幼儿全部拍手。

教师点图幼儿拍。

农民伯伯听了你们演奏的这么有力,他真开心,他想请你们到他们的果园里去品尝果子。我们一起出发吧。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二

1、认识几种乐器并尝试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

2、能安静地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能通过辨音来为乐器和其声音配对。

3、萌发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分辨常见打击乐的音色,幼儿比较容易掌握。幼儿对沙锤和鼓的认识比较多,但是对于三角铁和拨的认识和使用比较少,这四种乐器小朋友最开始都不能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通过活动,有邀请幼儿自己去探索乐器怎样发声,提高幼儿的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导,幼儿更容易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今后的延伸活动中,可以慢慢的让小朋友去探索乐器使用方法的多样性。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三

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熟悉曲中rap部分中的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节奏型×××。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中rap部分中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节奏型。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充满人性、具有时代感的歌曲,不仅能充分说出了当今孩子们的心里话,而已能充分激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打击乐来演奏这首歌,能有效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以及节奏感。

1、幼儿会唱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

2、形象图谱(设计配有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等动作及各种匹配的打击乐器)一张。

3、陪、亲、夸、抱等动作的头饰若干。

4、《爱我,你就亲亲我》音乐及动画视频。

(一)视频导入。

提示语:

1、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你想用什么什么动作来表示你是爱我的?(师幼谈话互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也很爱很爱你们。今天呀,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是你们喜欢的一首歌的动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好么?(边放动画边唱歌)。

(二)基本部分。

1、提问,歌曲中的小朋友是跟爸爸妈妈说了什么?(爱我,你就....)。

2、教师出示4张动作图片。

师:小朋友说说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爸爸妈妈爱我就要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和抱抱我)。

师: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小伙伴配合表演一下好不好?

3、分段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中出现动作的地方。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一段。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二段。

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第三段。

4、完整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歌曲中出现动作的地方。

5、分组拍手演奏。

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看的头饰,现在老师要把它们都发给小朋友们吧。那小朋友能根据你带的头饰来为这首歌曲rap部分打节奏吗?(询问四组幼儿歌曲唱什么的时候要拍手)。

6、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很好听,小朋友们也都喜欢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首歌呢?(老师跟幼儿讨论伴奏乐器)。

(1)用什么乐器演奏"陪陪我"?(小鼓)。

(2)用什么乐器演奏"亲亲我"?(木鱼)。

(3)用什么乐器演奏"夸夸我"?(碰玲)。

(4)用什么乐器演奏"抱抱我"?(三角铁)。

7、出示形象图谱(乐器与动作已经匹配好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带的头饰分组演奏。

(1)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一段rap部分。

(2)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二段rap部分。

(3)分组用乐器演奏第三段rap部分。

(4)分组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rap部分。

(5)完整打击乐演奏2遍。

(三)结束部分。

欣赏歌曲《爱我,你就亲亲我》的动画,再次感受歌曲的节奏强弱。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创编《爱我,你就亲亲我》的舞蹈。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合作演奏,学会倾听、评价别人的演奏。

2、能感受乐曲aba的结构特点,能拍准乐曲的节奏,感受民族乐曲的.特点和欢快的情绪。

3、能根据乐曲的节奏方式设计配器方案,并能使用乐器看图谱、指挥演奏。

活动准备:乐器铃鼓、碰铃、响板、沙锤每位幼儿一件;节奏图谱;音乐磁带;活动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活动建议:

1、欣赏乐曲《小看戏》,感受民族乐曲的特点和欢快的情绪。

2、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

3、看图谱拍出节奏型,用身体动作表示。

4、幼儿根据节奏型选择配器。

引导幼儿用试一试的方法配器,老师将乐器标记贴在图谱上。

5、幼儿看图谱,使用乐器演奏乐曲。

6、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看指挥演奏。

每位幼儿每件乐器都演奏一次。引导幼儿注意乐器演奏声音的谐调,演奏出优美的声音。

7、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8、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五

1、能够听音乐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2、能够用串铃棒有节奏的演奏。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能够用串铃棒有节奏的演奏。

串铃棒、动物地垫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一个魔法城堡里,只要念咒语,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咒语。(挥挥挥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轰)

二、跟音乐做动作。

1、跟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咒语边做动作。

2、师:哪只手变成了魔法棒?(右手,带花的手)

3、再一次跟音乐游戏。

4、师:在最后我们一起要说什么?(谁来了谁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5、再一次跟音乐游戏。

6、师:呀,整齐的咒语声真的变出了一个魔法,是什么呀(串铃棒)

三、串铃奏乐

1、师:我们的咒语说到哪一个字,把魔法棒传给下一个人。(轰)

2、跟音乐用一个串铃棒游戏。

3、教师总结出现的问题,用两个串铃棒再次游戏。

4、教师再次复述游戏的规则,用更多的串铃棒游戏。

5、每人一个串铃棒游戏。

四、寻找魔法小精灵

2、师:在说到哪句话的时候,我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小精灵。

3、音乐响起,根据音乐中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找相应小精灵的地垫)

4、教师总结再次游戏。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六

社会、语言、艺术。

中班。

xx老师。

联系春天的生活经验,郊游是一首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的四二拍曲子适合打击乐演奏,歌曲风格欢快和抒情对比明显,利有挑战简单配器的演奏,提高幼儿的打击水平。

2.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感受乐曲中欢快和抒情的效果。

3.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跳动的春》打击乐演奏片断,打击乐器:双响筒、响板、锣、镲、铃鼓、三角铁、碰铃,节奏谱。

欣赏《跳动的春》打击乐演奏片断,完整幼儿对打击乐的整体认识。并在欣赏中说出所听乐器,发展幼儿倾听能力。

1.认识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利用游戏--声音,引出乐器并调动幼儿原有经验,演奏打击乐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参与)。

2.熟悉歌曲《郊游》,感受歌曲前段的欢快和后段的优美的情绪。

3.让幼儿尝试配器演奏,自由进行。

4.学习节奏谱,练习打节奏。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部位打节奏,熟练歌曲的节奏,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5.讨论配器方案。让幼儿积极发言,尝试演奏。

6.师幼共同演奏,完整表现《郊游》。

歌舞大联欢。

部分幼儿表演,唱歌与舞蹈,部分幼儿用乐器打节奏。体验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的魅力。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乐曲的节奏。

2.选择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图谱各一张、圆舞板、碰铃、铃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播放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

1.师:刚听的这首音乐你们熟悉吗?它叫什么名字啊?(小红帽)今天呀,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编了一段舞蹈,你们想看吗?(想)那老师在跳舞的时候你们来给我打拍子,好不好?(好)。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师表演,幼儿轻轻的打拍子。

3.师:刚老师跳的还看吗?(好看)那你们刚有没有给我打拍子啊!你们是怎么给我打节奏的?这次老师来放音乐,你们打给我看好不好?(好)。

4.播放音乐,师引导幼儿打节奏。

5.师:刚才小朋友节奏打的真好,那老师呀,把你们打的.节奏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出示图谱。

1.师:你们看这图谱上都有什么呀!(小脚丫、小手)一个小脚我们就拍一下,两只小脚我们家拍两下,(咚、咚)后面的四只小手我们连起来拍。(嗒嗒嗒嗒)。

2.师: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咚、咚/嗒嗒嗒嗒)再来(咚、咚/嗒嗒嗒嗒)。

3.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现在跟着音乐来一遍好不好?(好)。

4.播放音乐第一段。

5.师:除了可以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拍哪里呢?(拍肩、拍头)那我们头拍2下,肩拍4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咚、咚/嗒嗒嗒嗒)。

6.师:刚才有小朋友说除了拍头还可以拍肩拍腿,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看到脚印就拍头,看到小手就拍腿,好不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咚、咚/嗒嗒嗒嗒)。

7.师:那这里有两条弧形,我们该怎么打拍子呢?(请小朋友讨论并学一学)小朋友做得真好,那我们就往左边划半圆,右边划半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幼儿学习动作:咚、哗啦啦/咚、哗啦啦啦)。

8.师:最后这些小手我们刚拍哪里的呀!(腿)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9.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跟着音乐完整的拍一遍,我们本来拍的是头和肩膀,这次我们就跟着图谱来(好)。

10.完整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打拍子。

11.师:小朋友拍的真棒,还可以用什么来打拍子呢?(启发幼儿,还可以用别的动作打拍子)现在我们来决定,看到脚丫就跺脚,看到小手就拍手,我们来来一次。(试拍一次)。

12.师:我们分组来合作一次,左边的小朋友跺脚,右边的拍手,中间的做弧形,最后拍手的动作大家一起拍手。

13.交换玩一次。

14.师:刚小朋友节拍打得真不错,现在我们就加上音乐再来一遍。(播放音乐)。

四、出示乐器,共同合作演奏。

1.师:看,老师带来了一些乐器,有谁啊!有圆舞板、碰铃、铃鼓。今天请它们来和我们玩打击乐,给“小红帽”配乐。那你们觉得圆舞板可以来代替哪个打节奏?(小脚丫)圆舞板的发出的声音很短我们就来代替小脚丫,那圆舞板应该拍几下?(拍两下)。

2.师:碰铃可以用来代替哪个?(小手),那我们就用碰铃来代替小手。

3.师:弧线可以用哪个乐器来代替啊!(铃鼓)铃鼓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啊(沙沙沙),我们就用铃鼓来做弧形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

4.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们都来做演奏家,老师来做指挥员,老师指挥哪边做动作,哪边就做动作。(不配乐试拍节奏)。

5.师:小朋友演奏的真棒,现在我们加上音乐一起来演奏一遍。(播放完整音乐)。

6.师:小朋友们合作的很好。(总结一下演奏时不足的地方)。

8.师:小朋友演奏的真棒,现在我们来交换乐器演奏,看看别的乐器你们会不会演奏。(幼儿互换位置)。

六、交换乐器演奏。

1.师:我们拿上我们的乐器准备开始。(播放音乐演奏)。

2.师:有的小朋友想还有一种乐器我没有演奏过呢,我们再来交换一次。(再次交换位置)。

3.师:乐器换过了,拿在手上试试看会不会拍,(幼儿试拍一下乐器)好,我们跟着音乐再来一遍。(播放音乐演奏)。

小结: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打击乐,这个音乐还可以用其他的乐器演奏,下次老师带来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八

我是小小音乐家。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幼儿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幼儿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幼儿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幼儿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孩子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看指挥初步学会用自制的.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3、演奏第7、8、9小节时能做到不乱,轻快的演奏。

活动准备:

自制乐器、大鼓、音乐磁带、录音机、小铃。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2、我们现在一起来把歌曲《蚂蚁搬豆》复习一下,小朋友们听好音乐,做动作。

3、上节课丁老师刚教了一首什么歌曲呢?(幼儿回答)那它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呢?(劳动性质)。

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

4、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

5、师:刚才小朋友们徒手练习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好自制的乐器来演奏吧,请小朋友们把乐器拿在手里时,不要发出声音,看好老师的指挥,听好音乐来演奏吧,待演奏完,师:刚才小朋友们演奏的真不错,现在我请两组小朋友调换一下乐器来演奏把。

6、游戏活动:走出教室,到操场上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中班幼儿打击乐教案篇十

中班打击乐《粉刷匠》--新户镇双语幼儿园马尔亚木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打击乐器为音乐有节奏的伴奏。

2.喜欢参加打击乐活动,并能跟随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粉刷匠》图谱。2.小鼓,手铃,沙锤。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播放音乐《粉刷匠》,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展开部分1.教师提问,引入主题。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呀?老师盖了一座新房子,想请小朋友们当粉刷匠,帮忙刷一刷,现在我们边听音乐边刷房子吧!(幼儿跟着音乐自由拍打节拍)师:小朋友们把老师盖得房子刷的真漂亮!2.出示节奏卡(1)师:现在老师手里有几张2/4的节奏卡,我们看着节奏卡一起拍一拍。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这一小节有几拍?(第一拍拍几下,第二排拍几下)。

(3)这一小节有几拍?(第一拍拍几下,第二排拍几下)。

(4)这一小节有两拍,因为有小尾巴,所以拍一下并且延长。

(5)这一小节有两拍,第一拍拍一下,第二排师休止符,要休息一拍。

3.出示乐器宝宝。

(1)师:老师带来了乐器宝宝,但是老师有个小要求,在请它们出来时不要让你的乐器宝宝说话,下面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你们的乐器宝宝。

(2)师:小朋友,你拿的是什么乐器?(3)请幼儿试一试乐器。

师:你们的乐器宝宝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说“停”的时候乐器就不能说话了。

(4)下面我们要用这些乐器宝宝来给《粉刷匠》这首歌曲伴奏。

4.出示图谱(1)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吧!(2)这一小节那个乐器在唱歌,那些乐器没有唱歌?(这一小节小鼓在唱歌,第一遍都是小鼓在唱歌)(3)这一小节只有手铃在唱歌,后面有尾巴要延长,手铃试一试!(第二遍手铃在唱歌,其他乐器宝宝不能发出声音)(4)这一小节呀,只有沙锤在唱歌,沙锤宝宝试一试。

(第三遍的时候只有沙锤宝宝在唱歌)(5)这一小节呀,所有的乐器宝宝都在唱歌,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敲打乐器。

(第四遍的时候所有的乐器宝宝都在唱歌)(4)我们看着图谱完整的打一遍。

(5)现在我们看着图谱,跟着音乐,看老师的指挥完整的打一遍《粉刷匠》。

5.交换乐器--传递游戏(1)小朋友做成圆形,当音乐响起传递手的乐器音乐停下来时拿到什么乐器就用它来进行伴奏,游戏轮流玩三次。

结束部分:

师:我们的乐器宝宝都累了,现在带着乐器回教室吧!

2016年12月。

中班打击乐《棒棒糖》教案。

中班打击乐(厨房音乐会)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