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23:27 页码:14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大全13篇)
2023-11-17 20:23:27    小编:ZTFB

比较是辨析优劣、选择更好方案的重要方法。增强逻辑和论证的能力。这些总结范文涉及各个领域的经验和感悟,对于我们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启发。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一

素质教育下的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课改”的大潮下,感到了这是一个让我锻炼,让我成长的机会来了,是我一个农村普通教育工作者在农村这块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学生参差不齐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不成其为“理想的理想”的机会到来了。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教改的大潮下,在自己不断努力下终于取得了些许的成就。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首先,为攀高峰,必须端正态度,铭记敬业。

作为全世界培养出许多有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的西点军校的核心精神―态度和敬业,在我从学校毕业之后,这两句话就深深烙在我的心尖,成为我一切行动的指南。我也明白一个人一旦热爱他的事业就像爱他的生命一样,那么,再怎么差的条件,再多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在自己不懈努力下迎刃而解的。加之,课改本身就是一个向前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挫折,没有一种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和一种端正的态度,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功利性很强。浮躁性很大的社会里静下浮躁的心,专心于教育教学的钻研,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我正是意识到了这些,加之,为了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必须要端正态度,学会笨鸟先飞,花许多空余时间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的地方,通过向经念丰富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向年轻的同行,向世界有名的教育家求取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反思,解开我心中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样孜孜不倦的,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使我逐渐从一个教育的“门外汉”向神圣的教育店堂靠近,并努力向教育改革的浪头冲击,希望在农村“课改”这片土地上洒下我的青春和热血,收获学生们成功后的张张笑脸。

其次,立足自身实际,加强自身素质提高。

我从学校毕业以后,虽然学了不少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但与现实的农村教育(即便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先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差异,毕竟时代在变,具体的环境需要一种实践精神,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家长的观念,习俗等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正是这样我开始了向周围的环境展开了调查,并虚心求学,认真钻研,为了更能适应农村教育这一片土地,我一有空就周围资深的教师那儿听课,去汲取他们在教学中的精华和闪光点,去领会他们启发和诱导学生的独特方式和方法,把这些积累着他们几十年血汗的沉积的宝藏悄悄揣进我的心里,尽力把他们融会贯通;同时,为了更多的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还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大量阅读著名教育家理论著作,关心国内外的教育理论的动态;然后,与实际相联系,也便找到更有效的。更加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接受教育,让他们的人格心理同时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已经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拿在手里了,能够轻松驾着帆,行驶在知识的海洋里,这是我期望达到的,这也是我努力追求的教学最高境界,也许现在能够让许多学生快乐的学,还需要我借助“课改”,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快乐地学习,这需要我静下心来继续钻研,提高自己。

再次,抓住教学本质,潜心钻研。

第一,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教而教,而是让学生应教而学会学。因而,教学及其研究的第一重任是研究了解学生。我主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学习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家庭情况,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解,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才能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自身弥补教学中的缺陷提供有力的保证。当然。学生的个体千差万别,问题也会成出不穷,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就着手研究学生共性的东西,如;从知识体系,从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哪些素质、知识应该怎样讲才可能让学生有效的接受、学生的能力、素质应该怎样培养等一系列的问题。正是对学生多了一份了解,才使学生多了一点向学的心,使我的教学变的轻松了许多。

第二,认真钻研,活用教材,变原来“唯教材论”,实现对教材的创新。现在的教材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有机地联系、整合,教材内容变的综合化、生活化、情趣化、活动化、情景化,教材的编写为我们对教材的再创造留下很大空间,我在使用教材时,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调、换、融,使教材更接近学生实际。如:在教学物质的溶解时,我改变原有的讲、演示、观察的老套路,变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配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让学生先在自己的摸索下学会自主探究,学生在那一节课非常积极,课堂也十分轻松,学生思维活跃;在讲述酸、碱、盐时,我先上常见的'酸、碱,然后才让学生学习溶液的酸碱性;当然,在有的时候,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趣味题,推理题,使学生的知识拓展的宽一些、拓展的深一些。当然,要对教材进行变动,就必须对教材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变动后的教材要与学生的实际和生活贴近,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创新,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第三,准备充分,备好教案,这是上好课的关键。对于教案我认为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则,博取众长、取长补短,要虚心向周围的老教师请教,并找到他们优秀的地方“思辩”地吸收;二则,借鉴名师优秀教案,除区他们一些外观的东西,把握住教案精髓;三则,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并把这些情况融入教案中。总之,教案,需要切合实际,在教案中,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学科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又要达到润物无声,像盐跟水的关系一样;同时,增加对学生的学法进行启迪,让他们能思辩的看问题和能够积极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就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灵活多样和实效性并存。

第四,把握课堂主阵地,变“严”为“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的讲诉,或者学生简单回答“是”与“否”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实验,而让学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争辩、竞争中得到锻炼,在主动参与中,在轻松获取知识,而让整堂课充满学生的语言和学生的争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竞争者,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及其教师的争辩中碰击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体验到求知的快乐。只有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才是一堂完美的课。

第五,教后分类辅导必不可少。教完之后,并不是已经表示课结束了;而是,要及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适量、必要、精简的习题或拓展题,及时批改,让学生及时订正,了解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便利于及时调整教法,尽量让学生不欠“新帐”。辅导是巩固学生学习,加深知识的重要途径,虽然麻烦,但我尽力在每一堂新课上完之后把这些做到。

第六,为了使自己能够有进步,每一堂课上完之后都要进行一次反思,对上失败的课,我反复分析,找失败的地方,找导致不成功的原因是自己的引导,还是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方面逐一进行思考,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总之,课改的路还很长,我这一些心得在课改中不过沧海一粟,要想进步,取得教学上的更大的收获,需要我静下心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改中去磨砺,去成长。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二

什么样的简单机械属于杠杆?我让学生自己举些日常生活接触过的例子,找到他们工作时共同的特点来定义杠杆的概念,效果很好。

在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其中"力臂"概念是教学中一大难点,以往教学过程中一般只告诉学生什么叫力臂,但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在杠杆问题中要出现力臂这一概念,所以接受"力臂"这一概念时有点茫然。

这节课通过学生动手,亲身体验力的作用点与力的作用方向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影响,因而引出力臂概念是水到渠成的;同时,对学生学习下一节"杠杆平衡条件"内容作好铺垫。

这个设计对学生理解力臂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这节课的重点是力臂的具体画法。

因为是较好的班级,所以我就示范了一个例子,让他们做了六道不同类型的巩固习题,掌握程度还可以。

六道习题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图来总结杠杆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作图该注意的地方,强调作图过程中要规范。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

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里进行缓慢,时间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达到突破的目的,在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结论之后,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分析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这为分析滑轮组的.绳子段数做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装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分析得出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及滑轮重,得出拉力f= ,此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追问:"如果有3段绳子承担滑轮及物重呢 4段呢 ......n段呢 "学生很自然得出拉力f=.继续追问到:"如果忽略动滑轮重及磨擦,拉力f的表达式会是什么样呢 "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缺陷:虽然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反应并不是很积极;由于语法知识不是很难,所以教学中拓展了一些新单词,但由于学生实际水平较差,掌握的不是很好。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活动要尽量贴

近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个环节,尽量开发他们的潜力,调动积极性,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机会。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三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爱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有的认为我们要努力工作,拼命赚钱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有的则认为要从“做人”和“学习”方面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人”,成“才”。我个人一直比较认可第二种人的做法,因为我认为: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弥补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已升入初中近三个月的时间了。随着课程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大,孩子的学习也紧张起来,作为家长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尽量配合孩子,做他坚强的后盾。

首先,在生活方面我会给他调理伙食,按时让他吃好.吃饱。因为只有吃好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备战学习。

其次,在做人方面,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做得好的地方对他加以表扬肯定,不好的地方鼓励他改正。着重培养孩子的友善、乐观、开朗、自信、合群、宽容、坚强、耐措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自私、任性、自傲、自卑、孤僻、脆弱等不良心理倾向。

最后,在学习方面。我会经常翻看孩子的课本,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了解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量想办法帮他提高。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四

在教研室组织的大教研活动中,无论是参与网上教研和全市物理教师在线研讨,还是参加学科会的观摩、学习,都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比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

1.网上研讨,使我对《电流和电路》这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拓展,教法的设计,实验的运用,教材深度、广度的把握,都有了新的认识。也学到了突破难点,突显重点的很好的设计思路,可谓收获良多。

2.学科会的召开,两位老师通过课例研究后,精彩的公开课展示,更是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满载教学心得而归。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注重了学生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营造了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不仅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巩固,更将复杂、深奥的物理概念、原理,简单化、形象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探究中自觉接受。授课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无论是课前引入,还是课堂检测也都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

3.相对而言,于健老师的一堂原生态、高效率、实用性强的公开课,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且不说其清晰的教学思路、全面细致的知识点学习,及时、到位的习题跟进,恰到好处的师生互动,单是她能大胆、主动、科学制作和改造实验器材,放手让学生实验,就足以让我折服。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其难把握性也让不少教师包括我在内望而却步。而这节课上,老师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敢“放”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实践,明显的现象,学生参与了探究的全过程,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可谓水到渠成,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4.公开课后,多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也让我受益颇丰。组织探究实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猜想;规范课堂语言;根据教学目标,本照易于学生接受的原则,合理调整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如何安排梯度,循序渐进;学习新课时,如何做好温故而知新……诸如种种,不胜枚举。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此次课例研究,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不足,汲取了经验。相信我所收获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设计思路,必定会成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注入一股崭新的活力。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五

实际上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在某一具体活动上所做的所有环节进行反思,那按这样的线索来进行,可能更利于一般幼儿教师的思维习惯。

一、对选材的反思。

对教材的选用,幼儿园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对教材选用是否适宜,是课后反思的第一步。反思选材的适宜与否,首先要反思活动内容的安排是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用,与目前班级幼儿的兴趣点相吻合吗?如若不相溶,但兴趣是可以引导的,内容选得适宜,照样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有参与活动的热情。除了兴趣以外,教师还必须考虑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这一切凭教师事前的判断,会有较大出入。如我在进行主题《青蟹》中,发现可以选用的题材有《认识青蟹》、《好吃的青蟹宴》、《热闹的青蟹节》、《青蟹壳做小动物》等,其中《好吃的青蟹宴》,我想作为青蟹产地的孩子,肯定看见过妈妈怎样烧青蟹,吃过各种烧法的青蟹,但实际并非如此,课堂上,孩子们无话可说,只知道青蟹肉很鲜美,很好吃。整堂课成了老师的独言堂,介绍妈妈怎么烧青蟹,展示、介绍各种用青蟹做的美丽菜肴,究其原因,因青蟹价格昂贵,普通家庭吃的机会不多,吃的时候,也都是妈妈把肉弄出来喂到孩子嘴里,烧青蟹的方法一般都很单一,孩子们对这一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所以课上就没话可说。

其次要反思活动对幼儿是否有教育价值,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有什么收获,能否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在幼儿的兴趣和教育价值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可能没有多大教育价值,有教育价值的题材幼儿不感兴趣,所以必须要考虑两者的平衡。

二、对目标定位的反思。

反思目标定位是否贴切、准确,首先要看目标定位是否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根据幼儿的学习效果来确定活动目标是定得高了、还是低了、还是刚好,不管活动的目标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但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是可达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即时检测的。在反思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一堂课里,目标不能定得太多,重点的只要一两条能做好就行了,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特别像提高什么什么能力这样的大目标要慎用,这样的目标在一个活动里是看不出明显效果的。如中班科学活动《十二生肖》,活动目标有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简单的推理能力。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4、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一个轮回的规律。我们在引导执教教师反思自己的目标定位有什么问题时,指出重点目标是哪一个,应放到第一位,目标1是本课时完成的吗?目标2和目标3提得是否太大了。这位教师在反思时就明显地感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太多太宽,其实真正可用的是目标4。

三、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整个反思过程中,对教学策略的反思是关键的关键,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它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活动呈现的方式,教师的过程指导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思教学大环节的设计和进程。

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回想预设的步骤是否科学,哪一个环节出现的形式时间上有问题,环节之间是否紧紧相连,步步递进,在教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吗,与预设的有没有出入,根据幼儿的表现,临时哪些地方进行了改变,笔者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常觉得很多时候不能按预设的方案进行,有时甚至加上一两个大环节,有时要删掉一些环节,对这些改动就值得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如,在中班玩骰子的游戏中,我预设了三个游戏,但实际上幼儿在认识骰子后,一个集体游戏,一个小组游戏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幼儿对游戏兴趣很高,希望能多重复几遍,我就满足了幼儿的要求。课后我就在想,幼儿虽然对骰子很熟悉,但对利用骰子大家一起做游戏是新鲜的,自然希望多做几次,如果这时候,终止正在兴头上的游戏而进行新游戏,反倒降低学习兴趣。那在今后的设计中只要两个游戏设计得精一些就好了。

2、反思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

在幼儿园工作中很多都是细节上的工作,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许你只是遗漏一个小小的常规问题,但是你说了与没有说,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也许因为你一个不恰当的提问,课堂就会乱成一团,细节虽小却很重要。所以在反思时,要从细节出发,从小的开始。

(1)、反思课的引题,是否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没有为了引题而引题,绕了半天,没有一点实际价值,平时我们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把课里所涉及到的物品藏起来,让幼儿漫无边际地乱猜一通。引题所的化时间也要注意,有些引题虽好,但如果花费了十几分钟,还没切入主题,那就本末倒置了,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活动。

2)、反思提问的艺术,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把活动层层推入,一堂课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提得不恰当,而使得问题抛出后还要不断地修正启发,课后都应该好好地理一理。如中班故事《狮王拔牙》里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师:“狮王的牙齿是谁弄掉的?”

幼:“是石头。”

师:“除了石头还有谁?”

幼:“没有了。”

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明白是狮王自己糖吃得太多了,引起蛀牙才丢的,幼儿当然不会想到这一层,教师课后反思这个问题提得很失败,要是换成狮王的牙齿是怎么丢的?那幼儿回答时思维就展开了,不会盯着石头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课时里问题的数量也有讲究,问题过少,幼儿回答的机会相对就少,问题过多,容易造成重点把握不住,一般来说重要的问题五六个就够了。

(3)、反思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临场应变能力,课堂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譬如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突然变化了,好好的一个孩子突然晕倒了,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让自己下不了台,这时自己是怎么应付的,这样的处理好不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笔者就碰到这样的一件事,在教幼儿做手工时,女孩奇奇突然晕倒在地上,同桌的小朋友说她睡着了,我近前一看,只见奇奇脸色青白,四肢抽搐,我惊出一身冷汗,马上把她抱起,怕吓坏其他孩子,边走边说:“不要紧,老师有办法,你们安心做手工。”跑到门外,马上把孩子放平,边掐人中,边大呼救命,引来其他老师,立刻打电话送医院。事后笔者在想,碰到这样的事,在救人的同时,是否让其他孩子一同参与,如打120电话,喊其他老师帮忙等,是否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3、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学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关键而必不可少的。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首先要审视所准备的教具都用到了吗,使用频率高吗,教具对教学活动是有帮助,还是作用不大,有没有哪件教具因制作的问题,引起了幼儿的误解或给幼儿的操作带来不便。如有个老师制作了一个拐杖的图片,出示后提问这是什么,因为不够形象,幼儿有说一块积木,也有说一个“7”字,好不容易老师才把它引到拐杖上,这样的教具就该值得教师反思,应该怎么改。教具出现的形式恰当吗,如有的课只要图片就行,有的最好是用实物,有的则适合用课件,那就选用最适合的形式,不要图花俏而劳财伤命。还有教具出现的时间是否恰当,迟一点或早一点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特别是讲故事时,教具出现的先后很重要,一开始,把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教具都呈现了,那后半部分的招儿就少了。考虑得更周到一些,一次制作的教具最好能多次、广泛使用,让教具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4、反思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组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对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课堂中的师幼互动可能是这么一些情况,幼儿对活动内容很喜欢,非常投入,教师在关键时刻进行适当的引导,活动的进行是有序而积极的,教师既照顾到全体,又没有忽略个别,这可能是一种最佳的互动状态。也有可能是老师高控状态下的独言堂,独言堂也有两种不同情况,有时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反映的安静倾听,这也算是一种良性的师幼互动,但有时是孩子不感兴趣、无精打采,跟老师的思路不在同一条线上的无互动的状态。

四、对幼儿学习状况的反思。

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主要看幼儿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困难,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幼儿学到了什么,预期的目标达成比率有多高。如很多美术活动中,有些幼儿眼高手低,想画的内容很多,但他却难以表现,他到底是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是请求别人帮忙,还是自己勉强画上不太像样的物品,还是留下空白,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画的最后结果,或者是忙于辅导个别幼儿的学习,对大多数幼儿在学习、操作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关注不够,这一点真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还要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爆出的一些求知亮点,有没有及时捕捉到,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什么作用,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生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有利于使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园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如区角活动)融合为一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如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师提供面粉、红塘、冰糖、盐、沙、水等物品让幼儿探索哪种物体能溶于水,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对冰糖能否溶于水,产生争论,有些幼儿看到小块的冰糖溶解了,还想办法怎样让大块的冰糖也能很快溶解,教师观察到这个现象,课后反思里就要写到这是一个生成学习的亮点,大块冰糖能否溶解可以放到科学区里做进一步的观察,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生成下一次探索《怎样溶解快》。

另外,对教育理念的反思也是教师课后反思的一部分,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对自己在某一具体活动中的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要求是比较高的。她必须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敏锐地觉察出自己在选材、目标定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如教师的课程整合观、师幼结合的双主体观、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观等。但要求高并不表示就可以不用做,相反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从部分、细节入手,逐渐向整体、大方向挺进。

明白了课后反思的内容,就可动笔写了。先要阐述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总结自己的体会,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觉得困惑的地方,并设想自己的改进措施或解决的策略。但在做课后反思时,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1、要有针对性。在平时的教学反思中,我们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每一次都是面面俱到的反思也是不太现实的。

2、反思的内容不要局限。在反思的时候不要太片面,要从整体思考。

3、贵在及时。刚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一些课后感受,但时间一久,记忆就会淡薄,因此,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5、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课后反思不必要求多少字数,有感则长,无感则短,但要切中要点,避免形式上的反思。

6、反思后要深思。有了反思,那我们不该只是反思了就结束了,要让它有价值。对这些反思进行深思,好的方面要思考怎样继续发扬,不足的要思考怎样改进它们。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每次反思了还要继续再反思,每个阶段去看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启示,要充分利用反思的价值。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六

班主任在职业生涯中,总会有一些“得意之作”。“不要脸”的故事,曾经是王开东老师引以为豪的成功教育案例。但时间如流水东去,人却在从山下向山顶攀行。随着为人师者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反观过去时,他从当初的“对”中看出了“错”,甚至认为自己曾经觉得“精彩极了”的处理其实“糟糕透了”。反思过错,是一种必然选择;反思成功,则是一种教育境界。

回放:“不要脸”的故事。

一大早,班主任谭肃穆就跑过来,让我们鉴定笔迹。起因是,一个学生在市报涉及我校的报道上写了一个批语:“不要脸!”

其实,批一个“不要脸”问题并不大,关键是高考前夕,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有了这种愤激的思想,失去了平和的心态,问题就大了。所以,谭老师决定查个水落石出。

几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讨论。他们充分调动想象力,给出了许多佐证,提供了好几个“犯罪嫌疑人”,但最后,还是莫衷一是。后来,谭老师问我:“王老师,你是语文老师,批改了那么多的作文,应该对这个字迹有点印象吧?”

我这才详细看了一下那则报道。

报道称:“我校国际班共39人参加雅思考试,取得辉煌成绩,通过了38人,其中6分以上高分的就有24人。他们获得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直通车。近年来,我校和澳洲联合办学,成效显著。国际班主要招收思想进步、成绩优良、有志于海外留学的学子。”

学生正是在成绩优良的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旁边的点评是——“不要脸!”

我是一个教师,一个语文教师,我像孔乙己一样受到“科举”的毒害,而且很严重。我每天都想着考试,当时,我正在讲现代文阅读。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于是,我说:“好啊,这真是好东西!我来处理吧。”

那天的课还有一半时,我把这个“猛料”抖给学生。我说:“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这里的‘不要脸’究竟有多少层含义。”

学生们哈哈大笑,兴趣盎然。

我给了一段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请学生作交流。

但两个同学站起来讲的时候,思维明显有些混乱。我开始诱导:“同学们,你们要坚持对象分析法,找出这起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对象,然后,对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下,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

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那些国际班的学生,说他们成绩优良,这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这一点不能说没有道理,国际班的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高考之路不通的情况下,才选择出国这条道路的。可以说,他们原本就是我们学校里成绩最不好的学生。有些话可能是对的,但对的话未必适合赤裸裸地说出来。

还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这则报道的宣传人员,他们报喜不报忧,让人特恶心。”

我评价:岂止是我们的报道人员?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报纸、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报喜不报忧的。犯错了,跑得比兔子还快;有好处了,拼命要分一杯羹。这也是中国特色。

学生大笑。

有人说:“‘不要脸’还可以指学校。当初,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不断动员这些差生报考国际班,恨不得把他们赶得远远的。现在,他们出息了,有利用价值了,又拿他们往学校脸上贴金。”

还有人说:“‘不要脸’的,还可能是报社。很多宣传文章,都是有偿新闻。”

不少学生貌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鬼得很呢!

我问同学们:“还有吗?还有没有遗漏?”

后来,有一个学生说:“还有评论者,就是那个写‘不要脸’的人,我们没有涉及到。”

我说:“我们接下来分析他的心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好题目,咱们好好挑战一下。”学生更加来劲了。

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是骂报社,那说明评论者关心社会,不是书呆子,有正义感,有良知,有指点江山的豪情,还有认识社会的敏锐目光。

还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骂的是国际班的学生,那么,这种酸葡萄心理就要不得了。首先,国际班的同学过去成绩不好是事实,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事实。作为同学和校友,我们应该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并且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其次,“成绩优良”并非国际班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当然不能给人乱戴帽子。最后,骂国际班的学生“不要脸”,近似于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它降低了我们自己的品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我们自己“不要脸”。

看看快要下课了,我最后总结说:

“你们看看,所谓‘成绩优良’的学生,也就是当初你们认为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已经登上了名校的直通车。高考在即,我们呢,该何去何从?我想,同学们所要表达的绝不是谁谁‘不要脸’,而是借说人家‘不要脸’,来表达我们一定要‘要脸’,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挣面子’,为自己呐喊,为父母添彩,为母校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挣足面子!”

掌声,欢呼声,笑声……。

遗憾:无法完成的深度对话。

朋友童蓓蓓曾经看过我这个教育案例,她说:“这个案例特别好,但还可以更好。2006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孩子已经毕业了。你可以深入采访他们,找出当初写‘不要脸’的那个人,和他来一次深度对话,这个案例的意义会更大。”

里是完成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这简直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终身教育!

于是,我赶紧联系这个班里的李鑫同学。李鑫还记得这回事,但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诉我:“当时,确实知道是谁,现在时间长了,已经忘记了。”看我比较失望,她又对我说:“王老师,我帮你打听打听吧,看看别人是否还记得。一有消息,我就会通知你的。”但后来,终究没有了消息。

对此,我是非常理解的。走向社会的孩子们,在找工作或者继续升学的压力之下,已经没有谁会在意当初的年少轻狂了。

但是,我失去了一个弥补的机会,不能把当初的教育缺失缝合起来,以成就一个圆满的教育故事。尤其是在知道如何补救的情况下却无法补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反思:从“精彩极了”到“糟糕透了”

我和好朋友皮鼓聊天,他们正在研究案例写作。在和他深入交流之后,我豁然开朗,产生了反思这个案例的冲动。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我当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现在又认为它“糟糕透了”呢?

这涉及到案例的核心问题。首先我们要追问的是:在这个教育故事中,谁是真正的主人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这个案例的走向。

如果主人公是老师,是我,这就是表现主义案例。

表现主义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教师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学生的面孔可以模糊,可以遮蔽,甚至可以改写。故事成了例证,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正确。教师的教育艺术早就主题先行。

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教师是无备而来。但随着故事的走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表现主义的手法。课堂越精彩,表现主义就越成功。这也就是我起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的原因。

如果主人公是学生,如我案例所述,这个案例就是技术主义案例。技术主义案例强调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破案”,找到写“不要脸”的人。但我这个案例,又有特殊性。这里确实是解决问题,但不是“破案”问题,而是转换成了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这既是课程的生成,也是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尽管我巧妙地涉及了对学生的思想疏导和教育,但犯错学生却隐藏在背景之中。

由于对这个学生的内在动机不明,我处在黑暗和蒙昧之中,只能不得要领地引导。这种引导也许有效,也许无效。没有教育的反馈,效果无从知晓。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个引导因为有一点居高临下,有一点自以为是,有一点得意忘形,很可能会引起特定学生的不快,那样就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立情绪。至今学生还不愿面对当初这件事,就是一个例证。可惜,时间不能回头,我已无能为力了。

第三种,如果案例主人公是那个特定的学生。这就属于建构主义案例了。建构主义案例,强调通过深入学生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学生的所思所想,先理解学生,再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内在德行。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

建构主义案例遇到问题时,不是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做科学研究来对待。遇到事情,先保持冷静,没搞清楚来龙去脉,绝不轻易下结论,并且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透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解决问题,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科学的、人性的'。把这样的故事记载下来,就是好的教育叙事。

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

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真正好的教育案例,要面向事实本身,努力“去蔽”,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指向事件的核心,再运用个人化教育理论进行反思,解决教育冲突和潜在冲突,达成新的动态和谐。

对教师而言,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反思不是自我辩护,而是对事实的尊敬,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爱,爱孩子,爱教育,哪怕是面对危机,我们仍然要爱。这种爱不是交易,而是一种无条件的敞开接纳。只有带着爱在写作,我们才能说:我们在活着,我们在教育之中,我们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而对那些孩子而言,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中马图老师所说:尤其是面对失败的孩子,成熟的老师需要一种深刻的悲悯。无论孩子有无犯大错,我都要站在他们的身后,对他们的灵魂无限爱护。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七

眨眼间,我已经走上教师岗位两年了,并在今年的七月,送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批同学。亲历了这些同学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但在欣慰之余,还是有一些遗憾,因为,有一个同学,我始终没能让他改变。这个爱捣蛋的男生,据说刚进初中,便被初一的老师定性为“差”生。当我初二开始教他的时候,我也经常为他感到头疼。

后来,在一本书中看到,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小朋友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家长教育小朋友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小朋友进步最快。因为家长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小朋友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小朋友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家长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时鼓励、赞赏;小朋友学走路,摔跤再多,家长从不会讪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协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总是责怪同学又做错了什么或没能力做成什么,而应告诉他们又做对了什么或有能力做成什么,因为赏识更有助于协助他们胜利。我不由得想到了那个男生小沈,我决定,要把赏识教育贯彻在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我的鼓励,赞赏,顺利改造小沈。

我开始努力去寻找小沈的优点。一次,他的同座跟我说:“老师,小沈记电话号码可厉害了,我们班那么多同学的电话号码,他一会就记住了。”后来,我专门找小沈聊天,对他说:“同学们都觉得你很聪明,记忆力好,你瞧,你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只要你学习上点心,成果肯定会很好。”看得出来,小沈听了我的话还是挺高兴的。后来,在班会的每周小结上,我照例要褒扬一些本周表示好的,虽然小沈还是时有被任课老师点名批评的情况,但比以前要少一些了,所以我又专门把他提出来褒扬。在上我的课时,假如有一阶段我发现他也能在下面回答我的提问,我会立即装作无心得说一句:“小沈同学脑子转得挺快的啊,答得很好。”当然,假如他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哪怕只是在我的要求下协助同学打扫卫生,我也会在全班进行褒扬。可是,就是这样,他还是未能改变他的调皮和落后的成果。

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我陷入了深思,想来想去,不是赏识教育的问题,而是我的理解和运用走入了歧途。

一、赏识不等同于简单的褒扬。一直以来,我把对小沈的赏识教育简单的等同于褒扬。其实,赏识应是教师基于对同学的能力,性格充沛了解的基础上,对同学自己由衷的赞赏,哪怕它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能让同学真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欣赏,使同学在增强自信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去追求更好的表示,因而能给同学予更大激励。而褒扬,往往只是基于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优点而发出的肯定,它可以是“对事不对人”,也可以是针对同学先天所具备的优势而提出的。因此,同学被褒扬后,它的激励作用也可能就到此为止,不能延续下去,拓展到其他方面;或者,同学对自身的某一方面优势洋洋自得,陶醉于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中,而不能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做更大的努力,甚至对这种褒扬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细想我对小沈的赏识教育,其实正走入了这种肤浅的褒扬误区。其实,小沈是个开朗乐观的男孩,很有幽默感,也有正义感,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我没有用心去发掘他的这些性格、能力优势与潜力,让自身真心去欣赏他,而是仅仅抓住一件事或他的聪明来给与褒扬,这样,他仅仅是知道了某件事自身做对了,自身有些小聪明,却没能进一步地去发展自身,完善自身。

二、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的教育。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抚慰、感染和交融。赏识教育只有缘自教师对同学发自内心的爱,那么他的赏识才是心灵对心灵的抚慰、感染,才干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假如缺乏爱的滋润,仅仅被当作一种改造同学的教育手段,那么,它会被同学看作是一种虚伪,遭到同学的漠视甚至是抵触。在对小沈的赏识教育中,我的赏识又有多少是缘自对这个所谓的“差”生的爱呢?恐怕更多的是为了改造好他,为班级解决掉一个包袱吧。同学也许在某方面的知识掌握上不如教师,但他们在情感体验上决不逊于大人,甚至比大人还要敏锐。一旦他觉察到老师的褒扬背后的这种功利性的意图,哪还有什么热情去做进一步的“自我改造”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没有了爱,哪又有亲,没有了亲,教师为教育所做的任何努力,都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三、赏识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锲而不舍。教育也许是人类所发明出的最为艰巨,也最讲究智慧的一项工程。它容不得一丝的马虎,容不下一丝的急躁。刚开始对小沈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我是满腔热忱,一有机会就对小沈进行褒扬,鼓励。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沈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变化,我难免有点泄气。后来,当小沈因为做错事,被同学告到我这来时,我没有冷静下来细想原因,而是当着全班的面,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通,并在其后的两天故意冷淡他,心想,让他好好反省吧。这样的情形反复几次后,后面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小沈也都无动于衷了。如今想来,缺乏耐心,正是导致我失败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热情较高,鼓励、协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同学的能力,对同学漠视,挖苦、讽刺,既挫伤了同学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又会使同学对老师发生抵触甚至敌视情绪,即使后面老师再耐下心来,恐怕也无济于事。所以作为老师,对同学的教育要有耐心、并要有作耐久战的心理准备。

四、赏识教育也离不开批评与惩办。在我过去的赏识教育中,我把赏识与批评惩办割裂开了。一段时间内,我集中于对小沈的优点的褒扬,对他的缺点缺乏经常是有意的忽视,或是以“提醒”代替批评。其实这样助长了他的盲目自大和改进自我的惰性。一个人的生长,既需要褒扬带来的自信,也需要批评惩办带来的自省、自强。“知耻而后勇,知缺乏而后进”,褒扬与批评惩办,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在爱的热情下,发自内心的欣赏你的同学,寻找他的闪光点,让他感知到你对他的欣赏。当他做对事时,给予真心的褒扬,当他做错事时,给与严厉的批评与惩办。这,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八

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很多特点更适合实施素质教育与问题发现和探索创新。传统数学教育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缺乏问题意识;重结果,轻过程;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讲逻辑而不讲思想”。为了避开以上问题,现在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分几个模块,有必修与选修,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和探索创新,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体现现代教学观念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数学教学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主要创新点,即设置“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以问题引导学习,从而加强了“问题性”;使用“先行组织者”等手段,加强类比、特殊化、推广等逻辑思考方法的引导,以加强“思想性”;强调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应用,以加强“联系性”……教师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些做法使教材的呈现方式面貌一新,在改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二、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引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基础与创新;数学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数学化与情境化(直观与逻辑、形象与抽象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过程与结果;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书本知识与数学应用。以下是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1、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每节课都会拿出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2)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

(3)对于有争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尝试在小组中得出答案,即使错了,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在课堂阅读的同时,我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原来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成绩也有了飞速的提高。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抛弃“高分低能”,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4、利用“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也是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课程改革为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师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因此我们应该把改革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通过课程改革引发实际教育教学中思想、观念、方法等的改变,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九

1教学建议。

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对“世界遗产”,既要申报,又要宣传,更要保护。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如,让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或向学生展示破坏文物的图片实例。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可以先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形成建议书或倡议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通过点拨、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提建议时,要把意思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说。

如果当地有“世界遗产”,或是其他文物古迹,学生可以围绕当地文物保护的现状展开口语交际,而不必拘泥于保护长城的内容。

2?相关链接。

中国长城学会专门组织了一次长城沿线的抽样调查行程9000多公里调查了近百个地段发现目前长城保护存在严重问题。早在1984、1985年的时候中国长城学会就曾组织过长城全线的徒步考察发现长城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地段还存在可以辨认的城墙;三分之一的墙体已经由于各种原因坍塌或毁坏剩下由大量夯土和石块组成的城墙遗址;另外三分之一则已经完全消失。而这次考察发现许多在1984、1985年时是城墙的地段现在变成了遗址而原来是遗址的地段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如1984年考察时张家口万全县狼窝沟原有一段1000多米的长城遗址虽然墙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大量石块堆积在那里仍蔚为壮观。现在不但石料被盗走而且被掘地三尺连地基都被挖走了令人十分痛心。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长城沿线的许多地方由于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当地农民找不到可以用来盖房、垒猪圈的黄土竟然把长城的夯土挪为己用这样的情况在长城沿线时有发生。

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有像20世纪50—70年代那样对长城的大规模破坏,但一种更为可怕的、更难以管理的“蚕食性破坏”每天都在侵蚀着长城的躯体。在这次9000多公里行程的“中国长城万里行”活动中,专家们发现,除了盗用石料、土料的破坏行为外,过度旅游开发也为长城带来了诸多不应有的磨难。

随着旅游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游览未开发过的长城,而这种旅游又都处在无管理的状态,对长城的保护十分不利。如北京附近的黄花城长城和箭扣长城,本来就已经残旧的城墙还要承受每年至少数万的游人。由于缺乏相关的旅游管理工作,现在不但城墙毁坏严重,而且遍地垃圾,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另外,长城沿线许多地区搞旅游开发,当地政府加大了修缮长城的力度,这虽然是好事,但许多原本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老城墙被修缮之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这其实也是对长城的一种破坏。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古遗址基金会公布了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中国的万里长城因自然破坏、游客过多、破损严重等原因入选其中。北京等地现已制定了有关保护长城的法规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协作有关方面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保护管理条例》。

习作。

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材中明确提出了习作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要提醒学生注意导游词的特点,如,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可以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讲评习作时,教师要鼓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同学。如,图文搭配,表达形式丰富;引用或创编恰当的广告词,调动游客的兴趣;或把题目分为总题目“×××导游词”和小题目“景点风光简介”“××的传说”“请您注意”等。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几个例句,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再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最后,从所学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或者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1?教学建议。

这次“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通过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接着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教师还可以展示对联所描写的风景名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最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2?相关链接。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这是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大意是: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丛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好看。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这是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有名的对联,将济南的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来自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这是苏州沧浪亭的一副对联,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句,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句。这副对联诗意相谐,对仗工整,如出一人,巧妙地把欧阳修和苏舜钦两位历史名人的友谊永远留在沧浪亭中,令人遐思,促人回味。

宽带网。

“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十

本学期面临很重的教学任务。既要为高考做准备,完成选修一的教学,同时尽量把选修三的内容多上一点;又要为学业水平考试保证充分复习的时间。这样,如何加快进度又提升质量就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于是我在给文科班上选修一的时候,对教学的方式做了点调整。

本周我觉得坚持得比较好且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为督促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先和学生做了沟通。讲清了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进度,又能锻炼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后者是高考的一种能力要求。接着和学生商量了具体做法,每人准备一支铅笔,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抽5-8分钟阅读第二天要上的内容,同时尽量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提问,大胆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关键点和关键词,这就达到了带着思考阅读和把知识点学着化整为零的效果。之所以要学生用铅笔,是因为不少学生对自己还很不自信,担心自己划记的重点不正确不到位。用铅笔的话,就少了这个担心,大可以充满自信地划。如果没有把握好,上课时擦了就是;如果把握得好,那会更增强自己的信心。为了表示我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在每节上课前我都会提前进教室,进行抽查,对于做得好的,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现在学生做了课前预习,上课时对于我的提问,一是能较快地找到书上的相关知识点,二是逐渐改变了原来照着书本念的习惯,也开始学会了尽量用要点来回答。

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以后面对高考大量的材料,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一定能得到提高。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十一

洋洋的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比一般的孩子强,所以在班中很受老师和同伴的喜爱。在集体活动中,洋洋总会积极举手发言,因此他的发言机会要比别的孩子多得多。以前,我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但是,慢慢地我发现班里出现了两极分化:活跃的孩子更加活跃,尤其是洋洋,而沉默的孩子更加沉默。

这一现象引起我的反思: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关注部分孩子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于是,我开始注意在每次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只请积极举手的孩子发言。有好几次,洋洋举起手站起身大声喊:“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在活动评价环节,我否定了洋洋这种行为,次后,洋洋的发言次数减少了,没过多久,我发现洋洋几乎不发言了。

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找了个机会问洋洋:“现在,老师怎么看不到你举手呀?”“老师,我不想。”“为什么不想?你以前不是很积极吗?”“现在老师都不请我了,举手也没意思。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听了这番话,我大吃一惊,没想到洋洋会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告诉他,老师不请他不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他了,老师很喜欢洋洋,但是要给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机会。

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我尽量设计一些集体参与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即使在提问环节,我也会把问题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难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幼儿回答,简单的问题则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回答,同时,尽量给予幼儿个别指导。

很快,洋洋又恢复了积极的状态,而其他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十二

教育反思是我们老师平日工作中必做的一件事情,正如书中所说:教育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时间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概括为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

教师的教育反思包括很多策略,其中有教学斯卡换件反思策略,有教学三大行为反思策略,教学三个问题反思策略,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其中对自我反省策略有较多的思考。

自我反省除了在一个教学活动过后自己的反思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工具,如录像等手段来帮助,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和更快的提高。因为有时候自己在执教一个活动中,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而听课的老师在执教老师指出问题的时候也会让执教老师摸不到头脑,所以如果用摄像的`形式来帮助执教老师去回忆活动的过程,即时的根据录像中老师的教学行为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使老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去面对问题。而执教老师自己也可以根据回放的画面来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在教学时的教态是否得当,在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时的语言是否简练,在引导幼儿去探究问题的时候要求是否明确,在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可以这样问自己如果我在碰到类似的情况我可以怎么来处理会更好,并且进行记录。

录像课是老师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作为老师可以定期的给自己进行录像,并在每个阶段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可以让老师有的放矢地改进和提高,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快地成长和成熟!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怎么写篇十三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难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

(理解三位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后,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带来幸福。)。

师: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幸福,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请听配乐朗诵《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

播放配乐朗诵。

师:从朗诵中,你知道还有什么也是幸福?

生:健康是一种幸福。

生:创造也是幸福。

生:得到祝福是一种幸福。

生积极构思后自由发言。

生:班级建设图书角,我毫不犹豫地拿出两本书供全班同学借阅,能够共同分享知识,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分享的幸福。

生:元霄节的晚上,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到世纪广场看焰火表演。当五彩缤纷的花朵在我们头顶盛开,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多彩的幸福。

生:一次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只高大凶猛的斗狗,吓得是瑟瑟发抖。正当我不知所措时,一位身着西服的大人赶走了狗。叔叔为我解除困境,我感到幸福!

师:挺身而出的幸福。

生:寒冷的冬天,我骑快车往家赶不慎撞倒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不顾自己的疼痛,扔下手中的袋子,跑过来扶起我。一位陌生人对我如此关心,顿时,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那一刻,我感到幸福!

师:关爱的幸福。

生: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我乘路车回家,上车后才发现口袋空空的。我很着急,担心售票员阿姨会将我赶下车。阿姨仿佛看出了我的窘态,温和地说:没关系,我也有一个跟你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要是有一天他也发生了这种情况,会不会有人要赶走他呢?阿姨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安心坐车吧。素不相识的路人如此的信任我,我感到幸福!

师:信任的幸福。

生:奥运赛场上,当鲜红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当庄严的国歌一遍遍奏响时,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幸福!

师: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幸福!

师:幸福就是不开心时的一句安慰,病中的一句问候,是你的微笑,我的祝福。幸福是一个美丽的天使,有纯洁的心灵,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降临到你地身上。可是,因为幸福长着一对翅膀,随时随地也都会与你擦肩而过!同学们,好好地珍惜幸福,让她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幸福是一个熟悉而又永恒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却又不是一两句话。《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个主题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而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是一种幸福,回报也是幸福。学生总结不出这样的话,于是我就请学生欣赏散文朗诵《幸福,一首唱不完的歌》。这样的安排无疑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幸福内涵更宽泛的理解,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行的。我顺势启发学生以我感到幸福!为结尾,联系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回想他们做过的事进行说话,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励学生要学会创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