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范文(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20:49:46 页码:11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范文(大全8篇)
2023-11-14 20:49:46    小编:ZTFB

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拓宽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人在总结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一

相信大家都有扣扣子的经历吧,而人生就好像穿衣系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那接下来将会是“环环错扣”,所以我们要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

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跑步。突然,眼尖的我发现地上有一张10元人民币,我看了看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我快速蹲下去,捡起钱捏在手心里。我的心跳得很厉害:怎么办?把钱留着自己花吧?我正想买个陀螺呢!可是,老师说过,捡到钱不能占为己有,要把钱归还给失主。如果那样我心仪很久的陀螺不就没希望了!如果我不归还钱,那我就不是个诚实的孩子。我在那犹豫了很久,觉得还是得把钱归还给失主。于是,我下定决心,往教师办公室跑去,把钱交给了老师,老师夸我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这件小事让我领悟到了,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它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只有懂得诚信的人,才能体会诚信的可贵!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成功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开端,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之花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人生就像衣衫,有许多粒纽扣,但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却是极为重要!

有一次,我去了奶奶家。“__,下午帮我一起剪一下橘子?”爷爷冲上来不由分说,便拽着我出去。“不去不去,无聊死了,还是家里好!”我奋力地挣脱,正想往回跑。“不行啊,老呆在家里多闷啊,要劳逸结合,懂么?”

我和他来到了橘子地,他递给我一把剪刀:“哝,待会就用这个剪,上面的梗不要留太多也不要剪完。”递到我手里的剪刀和平时的不同,柄很长刀片却很短很粗。我依着爷爷的样,轻轻地托着一个挂在枝桠上的透红的橘子,上下来回对准了才使劲剪了下来。我方才发觉,劳动也不是那么难。

有的树枝压得很低,而且穿插、交错、缠绕在一起,我只能匍匐着身子,手脚并用地在树与树之间穿梭。剪橘子的动作也变得利索了。不知不觉间,身后的大篮子已填得半满。平时不怎么活动、冻得发抖的手脚,也变得热乎了。

“怎么,我没骗你吧,出来劳动劳动不也是挺好?”爷爷从桔林中钻出来,吆喝着喊我收工了。但我却迟迟不肯停手,越剪越发觉劳动的魅力,这是在书桌前、教室里全感受不到的!

也许,在大多数人心中:学习最重要。学习等于课堂,等于没完没了地写着作业。其实,劳动相比较学习更能磨练一个稚嫩的不经世面的孩童,那才是更重要的。就像衣衫的第一粒扣子,教会了人吃苦,扣好它且珍惜!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二

在幼儿园时,老师就会告诉我们:不能吃手指;向客人问好;不能和小朋友们打架;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不能随意动别人的物品……这些条条规规实在简单,从小到大我们耳熟能详甚至不以为然。不过,法国思想家富尔格姆却认为:“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我在幼儿园就学过,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三

是的,一个好的品质总是从一个好的开始逐渐发展形成的;一个好的习惯是从一个好的开端逐渐养成的;一个好的人生也会是从一个好的童年走出的。如果第一个选择是错误的,那么接下来的选择又有的多少会是对的呢?因此,我坚信,无论什么人或事,亦或是物,好的开始会决定接下来的一切。

人生,从自己开始。

小草能否顺利长大在于它是否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花儿能否美丽绽放取决于它能否抵挡日晒风吹、严寒酷暑;人亦是这样,一个好的品质取决于一个好的开端,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决择将决定你的一生。

如果你必须在一分钟内穿好一件衬衫,你也许注重的就是速度,而没有在意细节。一旦你系错第一颗纽扣,然后接下来就会都系错,但是到最后发现时,已经晚了,早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再来一次。

记得我曾种过一盆花,我把它种下去,浇水、施肥,仅仅只有这一次,然后就没怎么管了,做着自己的事情,即使它一天天枯萎,我也全然不知,因为我根本就没怎么在意。那是一盆特别美丽的花,这也是后来我听同学说的,因为我想认真去养的时候,它,已枯萎,至此,我才发现,是自己不认真的态度让它不能像其它花儿那样美丽绽放。后来,只要我种一次花,都会悉心照料,浇水、施肥,但失去的已无法挽回。

也正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我喜欢做我自己而已,也许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只要一个选择就会决定所有你将拥有的一切。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小虫子在墙壁上艰难地爬,爬到一半,又跌了下来。这不是第一次了。然而,它却仍然固执地往上爬。有两个男生同时注视着这只小虫子,他们俩非常好玩,刚刚准备抓这只小虫子去玩,却看到这样的场景,两人都感触极深。后来两人改变许多,最终成功。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小虫子给了你们一个好的启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

亦或说一个班。如果班上有几个非常好学生、努力的同学在一起学习,那么不久后,这个班就会有很好的成绩。正是因为这几个同学,带动了班上的学习氛围,所以这个班才会取得好成绩。

人生,就如同缝衣上的纽扣,只有拥有好的开始,才能有好的结局。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四

月22日中午11时45分,两位来自三桥乡的女士领着三个小孩来我院西区门诊一楼儿科门诊看病2016年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讲话致辞。

值班医生王文田主任仔细查看孩子的病情,提出治理方案,这时到了快吃饭的点小孩子闹着要吃饭,两位女士匆匆带孩子走了,竟把随身携带的钱包忘在了凳子上。王文田主任发现后,她们已不见踪影。

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王文田主任仔细把钱包保存好,下午上班时,联系门诊部王景芳主任和其他两名医护人员当场打开钱包,发现钱包内有一千多元现金、手机和银行卡等,她们随即用包内手机拨打了女士家人的"电话,联系到丢钱包的女士。

这位女士匆忙赶到医院,再一次见到了王文田主任,王主任把财务物归原主,这位女士激动地称赞:“县医院王文田主任不仅医术好,医德更是高尚。”

王文田主任是我县知名的儿科专家,在全市儿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五

宋--到--村工作已经十几年了,他扎根乡村,多年如一日,凭着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得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宋--医生深知在乡村行医,必须医疗技术全面。他知道,单凭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余,他除了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还常刻苦自学中医.针灸推拿等,很快就成了多面手的乡村医生。

--村八组的饶忠香和余立锦先后因腰椎和颈椎骨折而致高位截瘫,在市内大医院手术后,专家说他们能站起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回家后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宋--医生不辞劳苦,每天上门去为他们治疗。他查阅大量针灸书刊.古典医籍,运用中西医结合,内服中药,头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综合治疗。几个月后两伤者都奇迹般的下地走路,还能象从前一样劳动。他们感激的逢人便说:“如果不是宋医生,我可能这一辈子就要瘫痪了”。

五保老人钟立德八十多岁了,前年因咳嗽.咳血,宋医生为其检查后怀疑“肺癌”,联系队长带其到市内医院进一步检查,经ct检查果然是“肺癌”,而且还是晚期。队长把他交给宋--为其安慰性治疗,宋--积极地给予对症治疗,并不断的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有时钟立德不能到卫生室来,宋--就去他家中为其输液送中药。在宋医生的悉心治疗和鼓励下,钟立德顽强的和癌魔做斗争。如今钟立德仍坚强的活着,而和他同时诊断为“肺癌”的另一患者已经死去快一年了。

治疗活着的生命是医生的职责,给临终病人以人性的关爱也同样是医生的使命,这是宋--医生的职业信仰。因此有不少濒死患者还要其家属找宋医生为其瞧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尽快赶到。老病号刘隆根肝癌晚期,临终前由于疼痛而痛苦挣扎,已经休息了的宋--医生接到电话,立即跑到刘隆根家,当他赶到时,刘隆根还在悸动.抽搐。宋--医生轻轻的抚摩他因疼痛而扭曲的面容,合上他半闭的双眼,就象催眠一个幼小的婴儿,刘隆根安详的离开了人世,他的仪容是那么祥和,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就象熟睡了似的。很多人说医生是不送终的,宋--却不那么认为。他说医生既然被尊为白衣天使,就有迎生送死的使命。

宋--所在的--村卫生室不仅要为辖区的村民们治病,还要承担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宋--都尽责尽职的完成。--年夏天h1n1流感全世界流行,各地方都认真的开展h1n1流感防治工作。一天下午,宋--知悉余家湾有一小孩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后突发高热,便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迅速赶到那小孩家去诊视,可当他赶到时,那小孩及家人都不知去向,晚上他又连续去寻找三次都一无所获,在此期间他不断地和区卫生局领导以及疾控中心联系,并互通查找结果。深夜快十二点时,宋--医生又第四次和开发区卫生局翁局长.曹局长等一道再次去查找发热儿童,村子里恶狗乱窜狂吠,宋--勇敢的走在前面开路,斥退厉犬。可这次他们仍无功而返,宋--只好回卫生室值班候命,局长们接着去挨个医院查找,终于在太和医院找到那发热小孩。第二天一早宋--又去那小孩家,终于见到了那小孩,宋--仔细的询问病情.检查身体,并为其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热,经治疗已好转,宋--及时的把情况汇报给区卫生局,大家才始放下心来。因为他认真务实的工作,第二天在全区防控h1ni流感会议上,得到管委会叶主任和卫生局局长的赞扬。

不论何时.何地,宋--都不忘自己做医生的神圣使命。这不,宋--于--年7月4日下午在艳湖公园游泳时,遇到一青年在禁泳区游泳不幸溺水沉入湖底,数百人围观,就宋--一人冒着生命危险,连续三次潜入湖底,终于救出了溺水者。此事在--年7月12日的《十堰晚报》上报道后,秦楚网.东风论坛等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见义勇为的好医生成了很多市民和网上议论的焦点。许多亲友看到新闻后询问宋--,他淡淡的回答:“遇到这种事,救人是应该的,何况我还是医生呢。”

宋--就这样用他的仁人之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谱写着平凡而灿烂的人生诗篇,他的业绩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199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年他所在的--村卫生室被评为开发区“十堰市高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六

---,女,农民,乡村医生,1951年出生于---乡,1968年中学毕业,在她的简历上注明的就是这样简单。真正的转折就是在1968这一年里,---目睹了家乡姐妹年级轻轻就因难产而死,立志想当一名合格的接生员,于是在大队党支部和群众的推荐下,她勇敢的走进了---卫生学校,两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县城里的多家医院都瞅准了她,但她毅然做出了到期盼她、信赖她的家乡村卫生所去的选择,她从一名普通医生干起,从一名乡村接生员做起。1970年,北京医疗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派---乡,---以她年轻好学、基础扎实赢得医疗队的欣赏,医疗队的同志手把手传她接生技术,教她内科、外科、妇科知识与经验,很快---便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大夫。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田里埂头,荒山野郊,到处都飘扬着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热情都奉献给了她的家乡农民,她以一腔爱民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称赞。她就像一粒能生根开花的种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改变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经她接生的父子两代人在---比比皆是,如今---走到乡间,大部分人都尊称她为刘姥姥。她在乡村一干就是35年,三十五个春夏秋冬里,她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农民服务,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任劳任怨,靠她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人不能忘本,是党培养的我,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把工作做好”

1971年,当---来到---镇---村卫生所工作时,面对两间低矮、破旧的危房,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她看到农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她暗暗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她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把北京医疗队专家的经验有机地和临床结合起来,开展了接生、危重病人抢救等业务,过去许多想都不敢想的外伤、急症抢救,在---的努力下开展起来了。她潜心钻研,奋发向上,使自己由一个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她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所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她的村卫生所里她就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别人问原因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何况我又是党员。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推荐我当的乡村医生,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的群众可以为证。

她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一位工作泼辣的好院长。

作为村卫生所的负责人,村卫生所的良性发展,一直是---工作之余思考的问题,村卫生所不能走个体化路子,于是当区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她就积极响应,在她的发动和带领下,---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统一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卫生所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农民群众无不为此改革拍手称好。为了改善村卫生所的基础设施,她又反复奔走,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卫生院支持一点、村委会支持一点、自己拿一点的办法,修建了120平方米的卫生所,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今年,---区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老早就认为这是惠及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于是---又一次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比方比圆解释,她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赞誉。

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尽管她的岗位非常平凡,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一个人做了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她的,自担任---卫生院院长以来,医院连续十年被评为---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她个也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医务工作者,--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年1月她代表乡村医生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受到了卫生部高强部长的接见,她的先进事迹被广为流传。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七

______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忙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礼貌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对于困难的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留意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

李海燕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职责。一年级时她管着教室的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她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一次。

在各项活动中她总是用心参与,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她要耐心辅导,连放学后还有同学甚至是家长找她问这问那。对于这些,她没有半句怨言。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篇八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9月1日《求是》杂志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首次发表了_去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年轻干部要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上好“思政课”,彰显新时代年轻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年轻干部上好“思政课”,要认识思政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_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视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查处了一大批高级干部,翻看他们违纪通报的第一条一般都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对党忠诚这个关键问题上出了大问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从违纪违法案例中汲取教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主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时不待我之精神,积极投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

年轻干部上好“思政课”,要发挥思政理论学习的师资力量。_表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抓好思政课教育,要充分发挥好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职责,理好出口关,切实从源头抓好师资的培育,确保队伍的合格性;管好入口关,切实抓好师资引进的审核,确保队伍的纯洁性;把好管理关,切实抓好师资师德师风的评估,确保队伍的先进性。积极引导培训讲师对标“六个要求”,努力做到信念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在思政课堂坚持“八个统一”,引导年轻干部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是非,提升境界、涵养正气。

年轻干部上好“思政课”,要用好思政理论学习的重要举措。_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当前,有些年轻干部觉得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要,不想学;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开展工作只要业务水平过关就行,不用学。这些思想都是要不得的。要创新举措讲好思政课,不能是“干巴巴的说教”,而应是“热乎乎的认同”,运用好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现代信息工具,把思想政治学习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问题结合起来,依托党校大课堂、流动讲学等载体,成立思政课教学团队,深入基层一线为年轻干部讲学,当好年轻干部的领路人,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干事创业的第一粒扣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愿所有的年轻干部都能学好思想政治理论的“三要诀”,筑牢“压舱石”,把好“总开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