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0:51:17 页码:14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优秀10篇)
2023-11-24 00:51:17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有条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和分析两种方式,来呈现出全面和深入的评价。通过参考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领域总结的特点和要求。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一

王大户咽气的时候,他的宝贝儿子王西正与一帮闲油子赌大钱。

苏鲁交界这一带,做什么事都要带个大字,抽大烟,喝大酒,赌大钱。王西正赢得痛快,他家的管家突然跑了进来:“少爷,快回家,老爷快不行了。”

王西真想抽管家一巴掌:“真晦气,你会不会说人话?我家老爷子才四十八岁,身体比牛还壮,你就咒他不行了?我踢死你!”

管家急得直打哆嗦:“少爷,老爷被周大户设了套,把咱家的油坊输掉了,一怒之下急火攻心,你再不回家就见不到了。”

等王西跑回家,家里已是哭声一片。王大户躺在席上,脸上已经盖上了火纸。

出完殡,王西一身孝服,踹开了周大户的大门。周大户端坐在八仙桌旁说:“来了?你爹的死,我也难受啊,虽说咱两家都做油坊生意,可没有多大的仇啊。这打大牌的事,可是愿赌服输啊!”

王西血红着眼说:“你给我爹设了套,我不会放过你的。”

周大户两手一摊:“乡里乡亲的,这么说就不够意思了。这样吧,你如果找到证据是我设了套,我就按咱这儿的风俗,请大戏,给你死去的爹赔罪,还把赢来的油坊还给你。要是找不到证据呢?”

王西“刺啦”撕开孝衣:“那我就请大戏,给你赔罪!咱三年为限!”

几天后,村里传出消息:王西不知从哪里带回一个要饭的,说是拜师学艺,要为父亲讨回公道。周大户不动声色,只是叮嘱下人盯紧了。

说来也怪,王西从此大门紧闭,只是几天外出一次,购买牛肉和苹果。周大户听了,眉头就收紧了,这两样东西可贵呢。一晃两年过去了,那个要饭的一直没露面,这让周大户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他咬咬牙,拿出二百大洋买了枪,训练家丁护院。

王西那头的事还没见分晓,小日本的队伍开过来了。汉奸翻译带着日本兵,晃着刺刀进了周大户家:“皇军让你当维持会长,告诉当地人老老实实听皇军的,有了差错,拿你是问!”

周大户苦着脸当上了维持会长,好在他与附近村的大户都有来往,倒也能完成筹钱交粮的任务,只是往鬼子据点送花姑娘的差事,让他好不为难,只能送钱赔罪,一拖再拖。

鬼子等不及了,十几号人冲进村,抢了三个妇女就往据点拖。那些人哭天喊地时,就听一声尖叫,从树上飞下一人,头戴面具,双手如大公鸡般上下晃动,猛然冲到日本兵面前,一个公鸡甩头,日本兵的眼中涌出鲜血。等附近的鬼子回过神来举枪射击时,那人一下越过墙头,没了踪影。

鬼子吃了亏,马上搜查这个“公鸡人”,可把村里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可疑的人。周大户的管家突然想起,那王西在家练武,会不会……周大户把眼一瞪:“再说这话,我勒死你!”

过了半月,又有鬼子进了村,抓了三个妇女。人还没出村,墙后忽地飞出一人,双手如大公鸡般上下晃动,点一下头,又有一个鬼子捂眼倒地。眨眼间,那人又越过墙头不见了。

周大户一口咬定这人是山那边过来的八路军高手,外号“铁公鸡”,会轻功,还会用头发甩钢镖伤人眼睛,请皇军派人捉拿。鬼子哪敢再进村骚扰?周大户又想办法出钱出粮,维持鬼子需要,倒让村里太平了半年。

日本兵撤走后,有人捉了周大户拉到集市上,说他通敌卖国。这时,几年没露面的王西出现了,他精瘦精瘦的,頭发很长,胡乱用麻绳扎着。他双手抱拳走上前:“各位乡亲,周大户这几年明里帮日本人,暗里护乡亲,不能这么对他。但这事过去了吧,我又失了面子。”

有人不服了:“你谁啊?”

王西正色道:“各位乡亲,周大户逼死了我父亲,我们打赌三年为限,在这三年里,我要替父亲赢回这个面子。可这几年周大户办了不少善事,我不能不明事理。我就要跟八路军队伍走了,这样吧,周大户当众请我吃一顿烧饼,只要五斤管够,这梁子就算过去了。怎样?”

周大户正下不了台,一听有这便宜事,急忙来到旁边的烧饼摊前,抱了五斤烧饼,送到王西手上。

谁知,王西几口一个烧饼,狼吞虎咽,不到一个时辰就吃了一大半。

眼看只剩下半块了,王西打个饱嗝,问:“我吃了你几斤烧饼?”

周大户回答:“五斤。”

王西摇头:“不对,我这么瘦,怎么能吃五斤烧饼?你又设套。”

周大户急了:“各位乡亲,大家作证,是不是五斤?”

王西扬声道:“这不有秤吗?来来,你帮个忙,称一称我有多重,够不够五斤?”

还真奇了,围观的人只见王西慢慢升高,与五斤的秤砣保持着平衡。

忽然有人大喊:“看,脚离地了,一个大活人,才五斤!”

众人惊呆了,却听王西哈哈一笑:“好烧饼!这几年为了练轻功,我一直吃‘苹果炒牛肉’,把家底都吃光了,今天总算吃顿饱饭。”他一下跳回地上,猛地一个甩头,麻绳扎着的长发飞起,发梢暗藏的钢镖准确地钉住了那半块烧饼。接着,他晃动双手,猛地越过墙头,没了踪影。

“乡亲们!”周大户两眼发光,举手大喊,“大家看到了吧?他就是这几年杀鬼子救乡亲的‘铁公鸡’!快找戏班子!”

旁边的人似乎明白了:“周大户,你这是认输了请大戏?”

周大户说:“请什么大戏?我要请戏班排演‘铁公鸡’大戏,给英雄扬名哩。”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二

懒蛋博士在童话镇开了一家“好梦银行”。

“什么是‘好梦银行’呢?”懒蛋博士解释,“就是‘好梦的银行’。”

大奇说:“请讲清楚一点。”

“别的银行是存钱的,‘好梦银行’是存梦的,”懒蛋博士推推大眼镜,“如果你做了一个好梦,可以存到‘好梦银行’里。等你老了取出来重温旧梦,那该多么温馨啊!”

“是啊,”大家点头赞同,“不过,还没老的时候能不能取出来呢?”

“也可以呀,不过会损失一点利息。”懒蛋博士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谁一辈子不碰上点烦心事呀。心烦的时候只会做恶梦,这时候把好梦取出来一温习,心情又好了。”

这真是个伟大的发明,“好梦银行”门口存梦的人排起了长队。是的,平时做了梦随手一丢就算了,没想到可以存起来,还有利息!

大奇排在前头,当他存完梦出来,发现爸爸也排在队伍之中。

“爸爸?”大奇惊讶地说,“您也来存梦?”

“是的。把好梦存起来,等心烦的时候把好梦取出来再做一遍,听起来不错,所以我也来存梦来了。”

好梦银行一开张,就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可没过多久,问题来了,到哪儿给人们去找梦的利息呢?这个问题成了懒蛋博士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可是不久,这个问题便搞定了。原来,懒蛋博士发明了一种“好梦加工机”。“‘好梦加工机’可以把你们的好梦加工,变成更好的梦。”懒蛋博士宣称。

听了懒蛋博士的宣传,来“好梦银行”存梦的人更多了,好梦银行的生意更加红火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三

白鲁·巴卜丝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遭遇全都告诉国王。国王听了十分惊诧,说道:“白鲁·巴卜,安拉解救了你,解除了你身上的魔法。现在你打算干些什么呢?”

“国王陛下,恳求您开恩,给我准备一艘船、一些粮食,派几个仆人送我回家吧。我在外面漂流了这么久,再不回去,我的领地就保不住了。恳求陛下好事做到底,满足我的愿望吧。对您的恩典,我将永远铭记。”

国王看他长相十分漂亮,又善长口才,欣然应允了他,说道:“好!我满足你的愿望。”

白鲁·巴卜告别国王,同仆人们一起乘船回家,一路上平安无事地航行了十天,但是到了第十一天,暴风骤起,船被汹涌的巨浪冲得颠来颠去,水手操纵不住,终于触礁,撞得粉碎。白鲁·巴卜在灾难中心智灵敏,抓住一块木板紧紧地攀伏着,在风吹浪打中,漂流了三天。第四天,他被海浪冲到一个海岛边。他精疲力竭地爬上岸。只见岛上有一座城市,城墙一律是白色的,很高,房屋坚固别致。这时,他又累又饿,一见这个城市,顿感一阵安慰。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四

母亲是伟大的,是慈爱的,是宽容的。在我们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人,要你永远也不能忘怀,她是那么的和蔼,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我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妈妈,他个子不高,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小巧的鼻子下有一张红红的小嘴。我的妈妈由于要在家照顾我就没有上班,但她的一天可不清闲,天天送我上下学,好像成为妈妈们的工作,做家务也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

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到家中,妈妈给我做了许多丰盛的饭菜,家中也非常干净,看不见一点灰尘。吃完饭我就进屋写作业,突然觉得屋外非常安静,走出去一看,原来妈妈睡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我走上前问道:“妈妈,今天您干什么了这么累,都睡着了?”妈妈笑着说:“我今天把咱们家打扫了一下。”我连忙说道:“妈妈,您一定要适量的去做家务,不要累坏身子。”妈妈说:“我知道了,但是你一定要明白,我天天打扫屋子,是为了让你在干净的环境下生活,让你从小就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丢三落四。”“妈妈,我懂。”我说道。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五

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对好朋友,一个叫小白兔,一个叫小灰兔。

一年春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开始播种了,小灰兔看了,也学着大家种起了地。可是,小灰兔坚持不下辛勤的劳动,就不管它的地了。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小白兔每天都在家照看菜地,小白兔的菜长的可好了;再看看小灰兔的菜地,都要死了,小灰兔也不管。

寒冷的冬天来了,小白兔在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可小灰兔的家里什么都没有,它饿着肚子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春天终于又回到了生气勃勃的大森林,小灰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每天细心照料它的菜,最后,比小白兔的菜还好呢!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六

有一个母亲,独自养育两个儿子。老大不爱读书,偷偷辍学,去南方打工。过年时,老大回家了,母亲不忍儿子在外受苦,让他留在家里,可老大执意要出去。母亲生气地举起竹篾就往他的身上打,身上顿时出现很多血印。可老大没有哭,反倒笑了。之后,老大年年回来都被母亲打,打完了又离开。

有一年,老二考上了大学,老大回家祝贺。母亲想到自己将要孤零零地生活,又举起竹篾来。令母亲没想到的是,这次老大竟然感到了疼,没多久就哭了起来,说:“妈,我决定留在家里,再也不去打工了。”原来读书时,老大不想看着母亲独自承担养家的重担,所以辍学,去外面赚钱。过去,母亲打他时,他不哭不叫,是因为母亲打他的力量都足够沉重,说明母亲的身体硬朗。可是刚才,他发现母亲打他的力道轻多了,他顿时觉得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他不忍心离家了。母亲听了泪眼模糊,她心里清楚,其实她怕把儿子打疼,在竹篾里做了手脚,没想到,儿子竟因为打得太轻,而担心自己起来。

有一种爱,看上去冰冷坚硬,其实它是在等待绽放的时机。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七

参加了“故事妈妈进课堂”的活动后,我感受颇丰,不仅仅是在孩子们面前“表演”了一次,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孩子们渴望和家长一起阅读,一起演绎书中的精彩的心情。联想到平时怎样亲子阅读的过程并结合一年级七班阅读主题后,我感触很深,在这里希望和各位家长们分享。

我家的孩子任益良不算是个有多爱看书的孩子,但每次带他出门去逛商场或者超市等场所,都会带他到有读物的地方,那有很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或蹲或坐的在地上看书。他也会有些感染,会找一本他比较喜欢的书翻看。我会问他喜欢不喜欢,从而确定要不要买下。但通常,书买了,他又不看了,所以我觉得看书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这么小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差,只要在良好的看书氛围中养成好习惯,相信孩子会逐步增强看书的自觉性。

其次,家长对孩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家里为孩子买了很多种类不同的书,我都会引导他去看,比如有时他看到电视,有疑问就问我,我就对他说,你书柜里有一本关于那个的书,你自己去翻,然后给妈妈讲讲,他就会去拿来看,我会问他看到了什么,怎么怎么样的问题,他会大概的把内容讲给我听,我会夸奖他说,儿子,你真棒,你看,你又懂了一些,到时候你可以讲给你的同学听一听啦!当然,我不会强迫孩子去看书,不过会有些小的提醒,比如,儿子,玩了一会了,看会儿书不。

要不,就说帮妈妈把某某本书拿来,妈妈看看,他也会拿一本和我一起看,然后边看边问我。通常,我会在孩子做完作业,让他休息一会,然后一起看书,不管是他妹妹的少儿书还是给他买的什么《走迷宫》《奥特曼》成语故事等……一起看书其实很快乐的!在孩子阅读的时候,我会给他说,里面有很多好听的句子和词语,以后你们上学,组词,写作文都会用到的,读不要读天书,要记住噢!孩子会答应说噢,但是否记住了就不知道了。

以上就是我如何辅导孩子阅读的一些办法,不逼迫,不强制,尽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利用周边的事物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掘孩子的阅读潜能,使孩子能够更自觉更主动的去阅读。

以后,我也希望可以和更多的家长分享交流辅导孩子阅读好的经验和做法。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八

一对夫妇退休多年,但仍然习惯把有时钟定时的收音机调到早上七点就响,好把他们吵醒听新闻报告。有天早上新闻报告之后,他们最喜欢听的一首浪漫老夜曲接着播出。丈夫伸臂搂住妻子,在她耳边轻声说:“亲爱的,我要是年轻40岁,你知道我现在会做什么吗?”

“知道”,她一面问答,一面将身子依偎得更紧些,“我当然知道你会做什么。”

“告诉我,亲爱的,”他叹息道,“你说我会做什么?”

“如果你年轻40岁,”她悄悄地说,“你会起身去上班。”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九

小丽是个追求时尚的姑娘,穿着打扮都是名牌。

这天,小丽背着个名牌包去姑姑家,快到时接到姑姑电话,让她帮忙在小区旁的菜场买把葱。小丽没怎么买过菜,又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走进菜场。

菜场入口处有个小胡子,看到小丽后,殷勤地招呼说:“美女,买菜呀?买个塑料袋再进去吧!”小丽冷哼一声,没有理睬。

小胡子见状,提高了声调:“美女,买个塑料袋再进去吧!薄的二毛,厚的六毛。我看……你得买个六毛的!”说完,他就扯了个塑料袋递过来。

小丽没有接,柳眉倒竖道:“谁要你的袋子!”

小胡子依舊笑嘻嘻地说:“你不配个好点的袋子,就这么进去会吃亏的……”

小丽白了小胡子一眼,转身进了菜场。她来到一个摊位前,问摊主葱怎么卖。摊主上下打量了小丽一番,说:“一把五块钱!”小丽大吃一惊:“怎么这么贵?”摊主指着她的包,理直气壮地嚷嚷道:“你都背这么贵的包,过来买把葱还计较个啥?”

小丽气得说不出话来,转身跑到其他摊位一问,开价都很高。她只好随便买了点,就出了菜场。

小胡子看到小丽手里提着装葱的小塑料袋,不禁笑了:“让你买我的袋子进去,你偏不听,吃亏了吧?”

“关你屁事!”小丽瞪了瞪小胡子,“菜场里的袋子免费!”

小胡子摆摆手,笑道:“我让你买我的袋子,不是为了装菜!”说着他指了指小丽的包:“这包这么贵,刚才你要是听我的劝,买个厚袋子装好了再提进去,还会这么招摇吗?”

我听妈妈讲故事怎么写篇十

妈妈是一个平平常的农村妇女,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在我的印象中,妈妈身上有读不完的故事。

妈妈19岁那年,经过一个远房亲戚介绍,认识了比她小一岁的爸爸。那天,妈妈躲在门后远远地看了爸爸,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嫌爸爸个子太低。那个远房亲戚安慰妈妈:“别看他现在个子低,还正在长呢!再说了,嫁人要嫁个人品好的,这人心眼好着呢,而且还是高中毕业呢?”。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的妈妈含含糊糊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尽管到后来爸爸个子一直都没妈妈个子高,妈妈还是和爸爸结了婚。

结婚的'时候妈妈20岁。她嫁给了出身清贫,从小失去母爱的爸爸,从此,爸爸和爷爷告别了缺衣少穿的生活。爸爸在村里做民办教师,爷爷又年迈,种地的活都是妈妈一个人完成。她白天种地,晚上纺线,织布,织好布就可以给爸爸和爷爷做衣服,而在这之前,爸爸和爷爷的衣服要不是邻居给的,要么是补了又补的破衣服。一直到我们姐弟三个上小学,一直都穿的妈妈纯手工制作的粗布衣服,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非常干净。

妈妈一共生养了姐姐、我和弟弟三个孩子。我出生的那天,刚好是正午,屋子里传来响亮的哭声,爷爷高兴地告诉爸爸“这是个男孩,午时子,长大保准有出息”。我三岁那年,爸爸被检查出肝硬化腹水,送到镇上医院的时候,镇医院不愿意接收,妈妈一下慌了手脚。一边是六岁的姐姐和三岁的我,一边是已经病得有气无力的爸爸,还有唉声叹气的爷爷,手边连给爸爸看病钱都没有,我可以想象妈妈当时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助。妈妈找家住镇上,条件稍好一点的姑妈商量,最后爸爸送到了离家三十公里的县医院。托了熟人县医院才给爸爸安排了床位,由煤矿退休的姑父照料。安排好后,妈妈就匆匆忙忙回了家,要生产劳动,还要照顾爷爷、姐姐和我。在爸爸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妈妈几乎没有时间熬煎,因为她要照顾好爷爷、姐姐和我,还要种地、纺线。两个月后爸爸出院坐长途汽车回到镇上,那天下着小雨,妈妈借了一辆自行车把爸爸从镇上接回来,走进村里,远远望着我和姐姐牵着手踩着泥泞的土路迎面走来,妈妈和爸爸顿时泪流满面。

我相信,好人有好报。小时候家里日子尽管不算富足,但是妈妈爸爸知道节俭过日子,供我们姐弟三个上学。

有一年,妈妈在自己地里洒了一块钱的白萝卜籽,那年雨水特别好,家里收获了不少的白萝卜,简直多得吃不完,妈妈用个架子车,把多余的白萝卜推到镇上去卖,居然卖了十多块钱。就这样无意中妈妈发现种菜比单纯种庄稼来钱快,于是,就种了莲花白、辣椒、黄瓜、萝卜,是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变了不少。家里不管多苦多忙,妈妈都不忘记鼓励我们姐弟三人好好读书,我们也算没辜负妈妈的苦心,先后都考上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