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货币战争读后感(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7:33:08 页码:11
最新货币战争读后感(优质19篇)
2023-11-10 17:33:08    小编:ZTFB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的总结与思考,通过它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与领悟书中的感悟和智慧。写读后感时应注意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精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经典读后感作品,希望能够引领大家深入思考和阅读。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一

今年寒假,我读了《货币战争》这本书。我对于作者的许多观点都非常感兴趣。

《货币战争》是一本引起很大轰动并广受争议的书。其核心思想便是阴谋论,书里描述了世界经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些银行家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929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甚至控制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本书首先讲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英国、法兰西、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这一阶段主要讲了这些欧洲国家王室贵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相勾结,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家族金融体系,也就是所谓的“现代”银行体系的诞生。

第二部分讲了美国总统和国际银行家的百年战争,剖析了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爆发的更深层次根源,美国总统被刺杀的幕后金融斗争的背景和分析。最终国际金融家终于取得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权,成立了美联储这个私有的中央银行。而且逐步废除了美元的金本位和银本位,从而将美元变成了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的法币。

第三部分讲了一战、二战的真正幕后根源。并详细地介绍了1929年全世界经济大衰退的原因:国际金融家为自己谋取巨额暴利的“剪羊毛”行动。

第四部分介绍了几大财团操控石油价格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并介绍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全过程—又一次的被国际金融家“剪羊毛”。

第五部分重点介绍怎样防范被“剪羊毛”,以及债务美元的死穴-黄金。

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的几个极少数国家的政府才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像美欧等西方世界的政府都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这是我之前不了解的,美、欧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是私有的,以美国为例,正是由于私有的中央银行体系,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署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而债劵是代表美国经济的未来收益,实际上是在透支着美国人民未来的财富,在这一过程中赚钱的是那些银行家-国际金融大鳄们,他们获得了政府向其支付的巨额利息,目前美国总债务已高达44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身上都平摊15万美元。

作者书中深刻地剖析,世界实际上掌控在这些极少数的所谓“精英”或金融大鳄手中,他们的实际目的是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统一的金融体系,这样全世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利益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他们的口袋。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历史。但是,它轻率地改写了人们早已广为接受的世界近代史,尤其是美国历史。书中,美国革命不再是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摆脱英国统治,争取政治独立与经济自由的斗争,而是为了所谓“货币发行权”;南北战争不是因为是否废留奴隶制所引起的尖锐冲突,而是“国际银行家”的操纵结果。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金融。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但遗憾的是,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并有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

《货币战争》逼真地重现了欧美银行垄断家族对世界近代历史演变的重大而又鲜为人知的影响力。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当今中国金融开放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为维护中国的货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是世界崛起的金融大国,人民币的发行权在我国政府,保持购买力相对稳定,历经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飞速、迅猛的发展。美国政府一直施压想人民币升值,那样不但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同时,相应以美元结算的外汇储备也将大大缩水。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我国政府对世界庄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开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打响,而货币战争却是比战争更可怕的战争,1985年~1990年,国际银行家联手通过对日本的金融绞杀,先是迫使日元升值,再制造金融泡沫,关键时使出“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这一量身定做的金融核弹,导致日本金融彻底战败,使得日本经济此后陷入长达十几年的衰退,以至于就财富的损失而言,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前车之鉴,必须时刻保持防备,股市的飞涨、房价的虚高…..不排除国外资金的恶意炒作,在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竞争世界货币的同时,如何保值我国的外汇储备,合理的规避风险,如何保持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竞争力,就必须以强大的国力和财力为后盾,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警惕国际银行家的幕后黑手,既为保持、保值我国人民的辛劳汗水所得物质财富,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也应该多多掌握经济,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因为即使我们将来不从事有关经济方向的工作,我们也仍然生活在这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当变化来临时,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更好的发展。当困难来临时,我们能理智面对,从容的规避风险。这对于我们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是再好不过的了。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二

《货币战争》引发了国人对金融的深思和探讨,并且长期居在畅销书榜前列。时隔两年多,在激烈的争议声中,我带着好奇和渴望读完了这本“另类”的“类经济史”著作。

不管是有硝烟的货币战争还是没硝烟的货币战争,那都是点,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真正将这些点串接起来的,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或者说是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之间的战争,这才是主线.

《货币战争》全书,一直在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这些财团与美官员串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署,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

它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对世界金融发展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经济历史书,也可以看成是一本科普读物,也可以看成是一部金融家奋斗史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看到这本书的现实意义。

这样一本畅销书。所追求的现实意义是阐述中国如何打赢货币战争,避免重蹈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覆辙。作者宋鸿兵老师是个坚定的金本位支持者,他的结论是在中国建立金本位的货币体系。当信贷货币体系瓦解之日,就是金本位的中国占据世界金融中心之时。虽然我还是不太明白这些金融学的专业术语,但是我想,我国现行的政策,应该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于人民的。毕竟,记得有一则新闻曾经说过,这本书的出世也引起过中央领导的关注。

这本值得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一读的教科书,披露了很多金融界我们难以想象的事实。但是我想,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对我们国家的货币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危机意识。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会在理财方面更加细心,以一颗成熟的心却看待金融界的风云变幻。希望,在将来,可以为保障我国货币安全,抵抗危机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三

近来读了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颇有感慨,又由于我对金融不太了解,所以通过查找资料结合自己感慨的方式,写出如下文章。

该书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以下是我从书中提炼出来的观点。

我认为的本书的最核心观点是:国家的货币发行必须牢牢的控制在政府、人民的手中,千万不能让国际银行家操纵国家的货币发行,意即私人控制国有银行。

为什么不让私人控制国有银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私有制造成的是社会人沦落为单个的人,在私有制中,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异化排除他人,把人们变成贫穷的、利己的单独的个体。当私人控制了国有银行,他们为了使自己的钱袋饱满,可以随意的制造通货膨胀,然后在通过通货紧缩掠夺人民的财富。所以,当私人控制了国有银行之后,人民将会处于真正的水深火热之中。

其次,资本主义是名副其实的“从头到脚,全身每个毛孔都流着血的人”。这句话援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观点,资本家只是充当了资本的操作手,完成“资本再生出资本”的任务罢了。他们这一生所做的就只有获取更多的资本,向劳动人民榨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坚信“钱能生钱”,并“以金钱获得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价值有多少”。由此看来,当银行家们想要夺取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时,他们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甚至是发动战争。所以,我们国家要在这一方面做出警惕!

对于债务货币体系,作者有两个核心的指责——。

一个是经济学方面的指责:“债务与货币死锁在一起,其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债务永远增加,直到债务货币遭人彻底抛弃或者其利息重负压垮自身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储备金制度和债务货币体系是长期通货膨胀的元凶。”

另一个是社会公平方面的指责:“人民未来的税收不应被抵押,更不应该抵押给私有的中央银行…美元的发行量越大,(美国)人民的利息负担就越重,而且世世代代永远无法还清。”

虽然我无法评论这两个观点,但我认为这是作者思想和文笔的体现,就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国才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能够不断自我循环和自我加强的金融安全。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四

《货币战争4》的前几章延续了阴谋论,仿佛美国早已计划好了一切(或计划好了绝大部分),这点我始终不赞成。最后两章则是给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在我看来也颇为幼稚,比如他大力支持“亚元”。不过,宋鸿兵认为应该支持政治体制改革,不知道是否借鉴了张维迎、华生等人的见解,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但纵观全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欧元诞生的讲解。

欧元怎么诞生的?首先是德法自普法战争开始的世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人为了永远消除战争隐患,提出“煤钢联盟”,也就是成立一个超主权组织(煤钢联盟),德法共同享有煤炭钢铁产量,并且其他欧洲国家可以自由参加。这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举措,按照宋鸿兵的说法,值得我们借鉴。

煤钢联盟之后,又成立了其他几个行业联盟,然后就诞生了欧洲共同体,然后就开始探讨金融的统一。于是欧元就诞生了。欧元的诞生经历了几十年时间,其背景是欧洲高层有一大帮盼望统一的精英,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高层都有。他们经过四五十年、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推出了欧元。

当然,欧元这几年灰头土脸,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风声鹤唳。对此宋鸿兵根本不提,我不知道为什么。按道理,他写《货币战争4》的时候这些事情早已发生了,所以完全可以对欧元做更为客观的分析。可是他没有。也许他还准备写《货币战争5》?呵呵。

我的第二个重大收获,是他对战后日本、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讲解。尤其是日本。当然,鉴于我已有相当多的了解,我觉得他对中日发展的讲解,似乎还是不够全面。不过能像他这么生动讲述的,尤其是对五六十年代中日经济发展的生动分析,我认为颇为少见。当然,他也是参考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书写成的。或许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荡的百年史》,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个收获,是他对格林斯潘的讲解和分析。同样很生动,让我们对美联储操控市场的手段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也多次提到伯南克。不过,他同样刻意回避了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他肯定会写《货币战争5》,讲金融危机的事情。不过,对于源起美国房地产市场、终于在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各路高人早已写了很多,我不知道宋鸿兵会怎么写。获悉还是从货币阴谋论的角度?顺便再写写黄金和白银这几年的跌宕起伏?哈哈,反正我是很期待的。

对于宋鸿兵极力倡导的“亚元”,我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中日和德法不一样,中日之间的战争还是太少了,呵呵,而且领土也不接壤。另外,欧元诞生前有“煤钢联盟”,中日之间有什么?况且还有实力不弱的韩国,以及中韩之间另一个国家的问题。总之,亚元根本没有可能产生,人民币只能靠自己。

ok,该收尾了。感谢宋鸿兵给我提供了这么多生动的历史知识!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五

以前就听说过《货币战争》这本书,它不仅写的是与钱有关的东西,它还写了一些历史性的东西。它写了从欧洲的一次世界大战,然后尤其写了美国的发展史,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南北大战,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美国历史上的总统遇刺事件,都被该书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所导致。

货币战争,从名字就知道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书开篇就介绍了两场战争,一个是明面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另一个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罗斯切尔德家族一举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应,让人惊叹,尤其是书中第八章介绍的日本金融泡沫的破裂,俄罗斯休克疗法,亚洲金融风暴等战役,金融手段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确是很精彩。

但是书里面个人觉得写的有些东西不是太真实,可能是我个人的理解的知识面有些狭窄,导致,无法理解书中写的一些东西,个人感觉作者,把那些银行家的势力写的太夸张了。感觉一个国家,怎么可能会被一个银行家所操控。要是如此,那国家还建设军队国防干啥,几个牛气的银行家,就能打垮一个国家。

里面反复提到一个叫罗斯切尔德的家族,感觉这个家族,在早期的时候就可以富可敌国,要是在现在算下来。是不是拥有比美国的gdp还多的钱。

读完这本书,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作者的文笔很流畅,并且引述了许多的历史典故,轶事,传说,名人语录等等,引人入胜,在很大程度上,让我对一些比较枯燥的金融问题产生了兴趣,这也是我能把这本书看完得一个很关键的原因。看这本书对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因为金融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懂,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感觉很陌生的专业名词,以及其它的疑问,都会主动的去查,参考一些资料,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进了我自身对货币和金融的一些了解。

虽然这本书里面的有些事情,我个人不太相信,觉得是作者将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加上虚拟的情节,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要是不太注意,有可能就“掉进去”了,回过神来,都不知道书里面的是真的还是现实是真的,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感受到了货币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性。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衡量其它商品价值的标尺,没有这个标尺,商业活动就会瘫痪掉,所谓的社会分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效应等等,都无从谈起。如此重要的标尺,必须得有其稳定的价值,而书中所写的用美联储券在取代黄金作为价值标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价值的决定权在寡头的手中,这种赤裸裸的掠夺道貌岸然而不落痕迹。正因为货币如此重要,才会让美元和黄金的争霸战一直延续,而斗争背后运用的阴谋和权术让人叹为观止。不禁想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说过的一句话“金融是现在经济的核心”,的确,在我们国家,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金融体系通过高效率分配资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脆弱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又常常容易导致金融危机频发,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引发政治上的危机,而金融是离不开货币的,可见货币的极其重要性。如今的中国,面临着很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造成了滞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__年,为了应付美国经济危机,中央银行投放的四万多亿。如果因为物价上涨而加薪,这又会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多,加剧货币膨胀。个人的理解就是这样,可能是经济方面的知识水平太差,不太懂。觉得要是有人懂里面的奥妙,真想听一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六

《货币战争》一书则赋予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明白,并非硝烟战火才是战争,在这个仍然有着利益纷争和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上,国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并且不论输在哪一方面,都有可能将一国置于不复之地。

《货币战争》中讲到的经济学原理很简单,但是在我本科学习经济金融的过程中,从未深入分析这些道理,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在逻辑上看上去自洽和完美的原理,其诞生竟是如此历尽坎坷、暗藏玄机。就拿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创造机制(部分准备金制度)来说,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这是现代货币发行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优美体系,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反复存贷,放大并满足了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货币需求,也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货币的过剩和不足都能通过机制自动调节。

但是,《货币战争》一针见血的指出,正是这样的机制,为今后泛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也使得商业银行体系成为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不断地蚕食人民的财富。私人拥有的商业银行"空手套白狼",通过不断贷出创造出来的新钱,获得高额的利息收入。而一旦商业银行不注意控制风险,准备金率过低,新钱投放增量过大,就极有可能产生恶劣的通货膨胀,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体系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将直接转嫁给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由于没有任何避险工具,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将瞬间大幅缩水,成为最终的买单者。《货币战争》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当初机制设计的疏忽,而是银行家们有意的设计,为的就是通过掌控货币数量进而获得瓜分财富的手段,书中做了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剪羊毛。

牧羊人在羊群生长过程中对羊精心呵护,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剪下更多的羊毛,银行家们也一样,平时为经济活动的健康快速运行提供便利稳定的货币环境,一旦到时机成熟,货币也就成了剪刀,银行家借机推高资产价格,形成经济泡沫,然后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洗劫社会财富。《货币战争》还指出,商业银行家并不满足其在货币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货币流通中介,因为仅仅存贷利差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货币游戏里的利润要向源头要,所以银行家们希望能够把持各国的货币发行权,这样就能以购买国债的方式向政府放贷,所获利润极高,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政府不得不向银行大举借钱以保证战争的持续,"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政府把人民今后的税收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而高额的借款利息并非是能够在短期内结清的,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向人民征税和向银行家们继续借款、并廉价地出售国有资产,国际银行家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战争期间和其后的时间内大发横财,并将触角拓展到实业领域,从控制货币体系发展到控制整个国家经济体系。

整部《货币战争》貌似危言耸听,故事情节生拉硬套,与近来欧美流行的有关阴谋论的小说、电影如出一辙,但是仔细想来,习惯了天真、单纯、学究式思考问题的我们真的需要从实际中获得一些关于世界的真实认知,至少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服,2007年此书出版后,书中所预言的国际金融危机真实的发生了,而且肇始者就是书中警示到的房利美、房地美,而黄金的价格也随之大涨,书中部分言论不可不谓之洞见。但是,部分观点确实无法苟同,和许多读者提出的异议一样,我怀疑当前具有缺陷的金融体制是否只有通过回归金本位一种方法才能矫正,金本位真的是被国际银行家的阴谋所颠覆的还是如经济学家们反复灌输的"作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长期作为货币而存在的黄金最终为法币所取代".我个人认为,为防范应对这种无形的"货币战争",在当前应该探究筹划的不是金本位的问题,中国正面临着金融人才竞争力不强,金融体系不够发达的问题,而越来越猛烈的国际化浪潮裹挟着机遇和风险已经到来,我们无法拒绝这样的大趋势,不能由于害怕被人给谋了国家资产而闭关锁国,更不能毫无防范之心地引狼入室,在各方面必须准备好应对措施,比如金融业,什么领域是永远不能向外资开放的,什么领域是暂时不能向外资开放的,什么是允许同业竞争的,都必须界定清楚,并制定好各类方案,就和下棋一样,现在来竞争的是强手,我们就要精打细算的构思好每一步棋怎么走,他们要给我们下什么样的套,这些都要想。

所谓多难兴邦、居安思危,国人多一点这样的思考和顾虑并不能就说是"小肚鸡肠、没有大国国民风度",在睦邻友好、亲善合作的宏大背景里寻找一些尖利刺耳的音调,多听听一些所谓"极左"的言论和观点其实也挺有价值的。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七

经过老师推荐,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货币战争》这本书通读完毕。打心底里说是相当震撼的,那一场又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在人类史上不断演绎着,而且无声息地进行着。我不仅惊叹于金融行业内堪比真实战争的残酷无情、风云变幻和诡谲多变的种种纷争,也叹服于各个金融机构及巨鳄过各种金融手段控制或破坏大到国家,小到各个机构和民众的利益。凡此种种,感慨颇多,便在看后写此篇读后感,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收获,有偏颇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本书的核心是“阴谋论”,宣扬的思想是“金本位”,它以国际银行家谋求世界霸权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和现今的热点大事。书中说到:世界的金融战争与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华尔街的几大巨头,也就是尖端金融精英的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书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是自我认为读完此书后还是有收获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对从前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从前,总对带有国际的、世界的字眼的东西充满各种美丽的憧憬,觉得和这些名词挂钩的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都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普遍需要和利益,然而在此书中,这些美好全化为泡影。书中说到货币是一种商品,但是它却不同于其他一切商品,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商品,对货币发行的控制是所有垄断中的最高形式。梅耶.罗斯切尔德说:“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因此本书讲述了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操纵世界300年工业化历史的“阴谋”故事。

再者,中央银行私有,并反映其所有者的利益。在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既然中国的人民银行是国有的,属于政府机构序列,那么外国央行也应如是。但书中所揭露的西方国家央行并非如此,英格兰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乃至美联储,无不是私有银行,而且推其历史沿革,罗斯柴尔德家族均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各银行的成立,之后陆续又产生几大金融家族,这些家族至今仍在发挥着神秘的难以估计的作用。

此外,货币地位及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的兴衰具有远超出想象的作用。美国银行家与世界各国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主权国家一旦金融边疆被攻破,将被纳入金融资本的殖民体系,即使有形的边界还在,终究避免不了被剥削压榨的下场。说起美国战后繁荣的原因,人们都会从政治,经济上找上几条原因,极少有人谈到美元的国际地位。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美元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特别是1971年取消美元与黄金挂钩,可以使美国银行资本家大开特开印钞机器,大肆购买世界各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壮大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时,通过输出通胀和通缩,打击他国的经济,既攫取巨额利润,又削弱进而操控其政府。为了防止大肆印钞影响到美元的稳固,他们炒高国际石油价格,创造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吸纳过剩的美元,维持美元强势地位。

二、从中理解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书中提出,经济高速发展,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紧缩银根,所有一切,都是是国际金融资本势力骗人的把戏。世界上所有的人分为两类:放羊的和被放的羊。战争、通货膨胀和紧缩银根这些其实都是放羊的手里的剪刀,剪去的是被放羊的毛--财富。经济高速发展还是低速发展不过是羊毛长一些还是短一些的关系。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资本在全球各个市场追逐投机利润,却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它们的投机链条:国际经济失衡--全球货币超发--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投机资本活动频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股市走牛--各国出台紧缩货币政策--资金撤出东道国市场--在动荡中炒作某国货币--某发展中国家出现货币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从此链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现状,呈现过热状态,货币流动性过剩,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央采取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一致吻合。

1.马克思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以资本的角度看待政治经济问题,会增加对国际局势理解。既然资本逐利性是其天然属性,那么看待西方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国家行为,自然要始终从一个“利”字着手,理解了何为对其有“利”,何为对其不“利”,也就自然而然把握其行为的逻辑性了。同时也应看到,金融资本基于逐利性与国家利益也必然存在不一致,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其国家利益的损害是严重而深远的。

2.出于财政稳健政策的考虑,中国应逐步减少其目前的美元持有量,并且持续和其他国家合作,建立一个新的全球金融体系。这一过程将是渐进的、缓慢的,因为美国不会心甘情愿地拱手相让其金融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对于目前说房市崩盘,房价下跌也不是第一天,也不是第一次了。且不论怎样,以房市与土地交易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经济,亟需转换模式。我相信,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与周小川对货币的整体把握(从计划手段转向强化货币政策,做好流动性对冲,把握汇率)把中国经济引向第二季增长,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我想说就此书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有一部分是比较有见地,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有一部分的确有点夸张色彩,但是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科学,宋先生有他读到的见解,给我们启发,这就足够了。我也希望我们起航的中国经济航母能够继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八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20甚至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权与钱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重义轻利,重正义,重感情的社会。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代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产业环境下生存?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虑的的问题。

偶然的情况下,拿到了《货币战争》,一部超级畅销的经济类书刊。就是这样一本书,居然让我一整天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口气看完了。

之所以这么入迷,也许是里面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深深吸引了我。超级世界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云诡秘的政治**与经济危机中翻云覆雨的手段与才能,操纵了多起世界金融史上鲜为人知的“不流血战争”。执掌经济领域的比尔德伯格俱乐部,负责整治挂帅的三边委员会,在世界银行家们组成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美国外交协会的领导下,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发财的好机会,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了建立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系统,前后共有七名美国的总统被暗杀,多名国会议员丧命,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达到垄断的地位谋取暴利。其间他们的手段:制造金融恐慌,挑拨世界大战,引起政治**,然后通过“剪羊毛”来获取暴利。泰国,日本,整个欧洲,东亚都被他们屈服。这一切都是以前未曾听闻的害人事件,在令我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读性,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同的思路来看待我们的历史,一个复杂而诡秘的谜团。它里面还是有很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解读,且不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至少它把更多的可能解释摆在我们眼前,只有我们通过更广泛的阅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解释,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走向历史的真相。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自己的阅读越来越少,其实读书真的能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书中的世界真的似真似假,有糟糠有精华,读的越多,选择性就越强,判断能力才更强。这本书,至少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果说美联储和其他银行家合起来谋求统治世界,那就值得商榷了。前一轮美联储的几千亿救市,涉及10大欧洲银行,其影响力遍布全球金融市场,连我们小川哥都要关注它。如果说美联储是私人控制的,那同是资本主义的欧洲,怎么没有人说法国央行、英国央行、德国央行……是私人的呢?!我觉得人们之所以关系它的公私有属性,是因为它有发钞的权利。在hk,政府是没有固定的‘央行’的,它要发行钞票,是委托给发钞银行的。同理,如果你将美联储理解为发钞银行行不行呢?!但美联储中有央行的权利,如厘定利率等等;在hk,银行的利率都系有各自发钞银行厘定的;那如果美联储不是在美国,而是在hk,那不知它是属于私有银行定国有呢?!推广些想,会不会所有西方的银行系统都同hk的情况系一样呢,如果是这样,那美联储就系一间巨大化的恒生银行。

要政府统计国家金银储备,这个提议简直就系荒谬。我们当年初初读经济学的时候就知道,货币本身就系一般等价物,严格来讲,只有金银先系货币,而纸币只系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系金属货币的代表物,现在什麽国家的纸币本身都系不能兑换成等价的金银的(买卖金器个那些不算),纸币本身代表几多金银系由发钞国家自己定的(因而才有各自货币的汇率差),所以发行钞票的同时是不用增加金银实际的量的。如果每次发行钞票的时候就要增加的相应的金银实际的量,那金银实际需求多少才够呢?!某程度上讲,金银就是最后的支付工具,if全世界政府都不承认美元,那美国人每次向外国买也都只能用金银实物了。如果说统计国家金银储备系保障自身国家的金融安全,那还说得过去,但实际上亦每这个必要,因为没可能每个国民都见到自己国家有几多金银储备,只要政府出黎讲两句就得啦,无必要去统计,亦无必要说给国民知道。就算美联储系私人的,它转移了美国人的所有金银储备,如果全球政府都不承认金银货币,都不能将金银换成等价的货币,那到时金银中有什么用呢?!所以脱离金本位的确有其好处的。如果真的要用到金银来搞垮一个国家的经济,那那个国家的货币首先要不被承认,而且到时就不是金融风暴了,是倒退回石器时代啊(那时是以贝壳做一般等价物的)!

所以我觉得美联储某程度上被妖魔化了,亦显示美国国民对其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强,我们在不了解美联储的情况下是没必要和一些人一齐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现在所有政府都系通用纸币黎代替金银的,万一你美国恢复金本位,顿时打破全世界的‘恐怖平衡’,到时金银价暴升,那就真系会影响经济了。如果恢复金本位,首先股票市场就立刻运行不下去,试问你有没有那麼多金银去维持股票的泡沫呢?!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九

《货币战争》读后感最近看了一本书《货币战争》,听说这本书当下很是流行,而且又有不少人推荐,于是开始看了。越看就越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于是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之后很是激动,觉得这真是一本好书。《货币战争》主要是介绍了从十七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家是如何通过夺取货币发行权而掠取人民财富的,并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林肯、肯尼迪等美国总统死亡的原因,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等。而这些信息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开始我也是被这些令人震惊的文字所吸引。如果说作者希望以此来吸引读者的话,那么他的确做到了。但冷静下来之后,仔细想想,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并不象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过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启示,所以有必要批判地读这本书。

书中其实有许多疑点。比如:此书开篇就说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如何神秘以致于没几个人知道,又说他如何富有,如果按每年5%的收益率来算,他现在的财富已经超过50万亿美元。但我在网上搜索罗斯查尔德时,发现其实他并没有那么神秘,甚至还有罗斯查尔德家族的网站,新生儿唇裂。而他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是他经营的资产并没有摩根或高盛那么庞大和有影响力。当然,这也许是象书上所说的那样,只是个假象,罗斯查尔德喜欢躲在幕后。但作者计算罗斯查尔德财富的方法却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他的资产并不是存银行,怎么可以按一个固定的收益率来算呢?难道他的资产只赚不赔吗?就算是存银行,利率也不可能不变,银行也可能会倒闭啊。不过这并不要紧,因为不论是罗斯查尔德、摩根还是洛克菲勒,他们都是国际金融家的代表,我们只要知道国际金融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就行了,至于到底谁才是他们的领袖并不是关键。

书中的语言很吸引人,有点象小说。但这就使得这本书不太严谨了。不过这也没关系,毕竟这本书不是什么学术著作。

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黄金才是财富的'最终代表,应当恢复金本位制。书中描写国际金融家们不惜一切地获得货币发行权,就是为了通过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来攫取人民的财富,而黄金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黄金产量比较稳定,可以比较稳定地表示商品的价值,在金本位制下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书中对国际金融家行径的描述的确让人深感信用货币的弊端,在金本位制下就不会有这些悲剧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黄金价值稳定是因为它的产量稳定,不象信用货币那样可以随意发行。而它的这个有点也正是它致命的缺点。黄金的产量跟不上现代经济的发展,这样必然造成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显然会引起经济衰退。书中只对金本位制的优点歌功颂德,而对其缺点却只说“这只是人们主观的感觉”,这就太不严谨了。

当然《货币战争》也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能新的他角度去看问题。比如,书中描述了国际金融家操纵政治,控制经济,这使我明白其实政治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不能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看待政治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它背后的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有往往夹杂这许多政治的因素,对待经济问题是还需要探求它背后的政治因素。另外就是,寡头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当政治家们粉墨登场时,幕后总是闪烁这各种寡头的影子。

我过去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类似于联合国一样的中性的国际组织,但看完《货币战争》后我逐步看清其实质。倒不是我偏信作者的一面致辞,而是通过与事实对照得出的结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欧美发达国家控制的,打着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帮助欧美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的走狗,宝宝穿多少衣服。他们通常的手段是这样的:先由欧美发达国家诱骗发展中国家向其借款,有了外资注入后,这些发展中国家开始了经济繁荣。但这些国家往往采取了粗放型发展模式,漏洞很多。当这些国家出现经济泡沫时,西方国家便突然紧缩银根,收回贷款,制造通货紧缩,造成经济衰退,并使其陷入债务危机。这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对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哼哈二将出马了。他们表示愿意提供贷款以帮助受灾国家度过难关,但必须接受十分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包括低价出售本国核心资产(电力、通信、能源、自然资源等)、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贸易自由化,而且贷款的利率极高。如果接受了这些条件,然后西方资本一拥而上,低价收购这些国家的优质资产,这时这些国家几乎就沦为了西方的经济殖民地。俄罗斯和东欧改革时的经济动荡、南美洲的经济衰退,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他们的“杰作”。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国愿意向非洲国家提供不带附加条件的贷款时,西方国家的反应会那么强烈--这明显是挡了他们发财的道了。

关于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问题,作者也有可取的观点。作者认为金融市场不是一般的商品市场,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市场。说它特殊是因为货币是所有行业必需的,是经济的血液,而金融业就是现代经济的心脏。所以在开放金融市场时绝对应该谨慎。

我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市场是必然的,而且时间人家也给我们定好了,无痛分娩是怎么回事。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就不必说了,体制也好,法律也罢,金融人才也好,管理水平也罢,没有一样能与国外的金融大鳄们相比的。那么自身先天不足的条件下要与狼共舞,就不能完全按狼的游戏规则玩,因为那些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制定的,是对他们有利的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如果完全按他们的游戏规则玩,我们只有死路一条。有效的办法就是另起炉灶,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建立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这不是我夜郎自大,是因为我国强大的国力做保证,要知道没有中国参加的全球化对谁都没好处,这就是我们的底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就算在制定新的国际规则之前,我们也可以阳奉阴违中国人是深谙此道的,比如在打击盗版方面,中国政府一再声明要严厉打击,但市场上盗版商品却大行其道。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对付那些对我们不利的国际惯例。这样说你可能会觉得我太无赖了,但事实上商场如战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没有好坏,只有成败。千万不要善良的希望双赢的局面,因为通常情况下都是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

作者还提出在中国建立金本位制,并发行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中国元”。其实这件事蒋经国1949年在上海就做过,当时他是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国统区经济,而且开始还卓有成效,但因为与四大家族的利益相矛盾而被蒋介石停止了。我虽然不赞成作者恢复金本位制的观点,但比较同意“把人民币发展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之一”的主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着实写的不错!

货币战争都到4了,回顾一下过去的几本,基本上延续着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作者就像讲故事一样拨开迷雾让我看到很多真相,尤其是第四本,欧元的诞生,美债与美元的关系,亚洲的困境,中国的未来,讲的很有自己的见解,很好的书!

未来的中国,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该如何应对我们面对的世界,这仅是作者的观点,但是看了书之后,想必很多人深以为然!作者觉得,中国未来更应该选择推动亚元的诞生,远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好处要多也更具国际战略价值,同时,结合美国和美债的困境,如果中国不能处理好和美国的经济关系,周边势必会越来越麻烦,搞不好被拖入一场局部战争也是没准儿的!

农业拉动了,连带轻工业也拉动了,自然重工业也起来了,这可比盖房子拆房子来的实际和长远啊!美国的成功历史,也是主导国内市场,真正自强自主的历史,这也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道路,现在人民币已经和美元捆在一起了,难以摆脱,过去欧洲美元的出路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方向!

但是我们要去做这一切,需要一些条件,国内的长远准确发展眼光,我们有吗?当我们走在正确道路上,美国各种压力袭来时,我们能抗住吗?我们能不能抗住美帝的外部打机内部渗透呢?还有很多很多,没法讲了!

但是,发展的时间窗口来了,真的来了,我们最好不要错过,一旦错过,就要用几十上百年去等待下一个,等不起!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一

偶然的情况下,拿到了《货币战争》,一部超级畅销的经济类书刊。就是这样一本书,居然让我一c整天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口气看完了。

之所以这么入迷,也许是里面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深深吸引了我。超级世界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云诡秘的与经济危机中翻云覆雨的手段与才能,操纵了多起世界金融史上鲜为人知的“不流血战争”。执掌经济领域的比尔德伯格俱乐部,负责整治挂帅的三边委员会,在世界银行家们组成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美国外交协会的领导下,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发财的好机会,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了建立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系统,前后共有七名美国的总统被暗杀,多名国会议员丧命,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达到垄断的地位谋取暴利。其间他们的手段:制造金融恐慌,挑拨世界大战,引起政治**,然后通过“剪羊毛”来获取暴利。泰国,日本,整个欧洲,东亚都被他们屈服。这一切都是以前未曾听闻的害人事件,在令我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

在中国的历史上,任何想要争夺皇位的人总是有一个超级大财团秘密支持着他。在宋鸿兵的这本书中,华尔街财团们几乎被神化了,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境界,通过培养国家高官控制政治,收买经济学者扭曲文化,利用媒体误导欺骗大众,任何与之对抗的银行无不惨遭厄运。凯恩斯,萨缪尔森就是他们的文化工具,他把他们一下子从教科书中的伟大经济学者说成了毫无良知的工具。我不禁感到疑惑,按照作者的思路,如果他们是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智囊工具,那么作者本身是不是可能又是某个财团的工具呢?既然当时的世界银行家们懂得运用媒体来引导大众的思想,那么这本书又是哪些银行家的工具呢?把诺贝尔的获奖者一下子贬到谷底,是不是带有太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呢?更为诡异的是,此书的作者本身就是这些财团控制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如果像作者所说,这些银行家们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领,又怎会容忍作者这个手下撒泼放肆,写下这些“大不敬”的言辞,让这本书顺利出版呢?他还不早就被秘密暗杀于某个角落了,这不禁引来炒作之嫌。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读性,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同的思路来看待我们的历史,一个复杂而诡秘的谜团。它里面还是有很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解读,且不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至少它把更多的可能解释摆在我们眼前,只有我们通过更广泛的阅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解释,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走向历史的真相。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自己的阅读越来越少,其实读书真的能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书中的世界真的似真似假,有糟糠有精华,读的越多,选择性就越强,判断能力才更强。这本书,至少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二

追寻欧美大陆百年的艰难行进,银行家向我们证明了谁控制了金币,谁就控制了国家。无论是战争,还是金融风暴。

经济无论在何种背景下,盛世太平或烽火战乱,都时刻在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因而,活跃于欧洲大陆的银行家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国家的真正主宰。银行家们,利用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钱欲望,以及基于这一切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预见力。与政客们进行长期的斗智斗勇,一步步掌握国家银行,货币发行权。通过国债对政府的控制来实现自我对欲望的满足。我们在唏嘘银行家的狼子野心时,不得不对他们操控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感到崇拜。阅读《货币战争》,我在感受金融战争中的残酷与现实的同时,体会到了经济的重要性。

对于银行家而言,国家可以是他们的,因为金钱控制于他们手中。总统只是他们的傀儡,他们可以决定总统的生,或者总统的死。“如果杰克逊否决提案,我将否决他。”安德鲁杰克逊,美国第七届总统否决了第二银行延期的提案,第一次还清了美国的国债,人们将之与耶稣降放贷者赶出什么相提并论。如此为国做出贡献的伟人,1835年1月30日,在参加一位议员的葬礼时。在一位不明的油漆匠手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1841年3月4日,美国第10届总统戎马一生的约翰泰勒在就职演说中受了风寒,6日后去世。1850年7月4日,美国第12届总统扎卡鲁泰勒,在参加华盛顿纪念碑钱举行的国庆活动,因为闹肚子,5日后神秘死去。1865年4月14日,因为发行了林肯绿币与对货币的绝对控制权,破坏了银行家的利益,林肯动怒了银行家,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在剧院发生,所以被暗杀似乎成为了林肯的唯一宿命。万众瞩目的各位美国总统,都是如何在政治得意之时离奇死去,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银行家们处心积虑所作的一切使他们的地位逐渐巩固,总统想要保持自己的位置,只有听从于他们。这就是狠心的银行家。

曾经从电视报纸或网页上看到过涉及美联储的内容时,心中对美国政府产生的是由衷的敬意。那是多么伟大的国家,多么了不起的政府,在自己的国度通过无形的力量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然而在读了《货币战争》之后,一些被认为的事实被颠覆了。那个醒目的标题,美联储:私有的中央银行,突然之间感觉有种被骗的感觉。不过,即使是其他人,应该也会与我一样,看到的只是政客与银行家联手制造的假象。所谓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而美国政府,在肯尼迪遇刺后,失去了最后的货币发行权----“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想要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这就是政客与银行家的阴谋,这就是带着经济发达的面具背后负债累累的美国。

而我们不知道的阴谋又怎么只有这些,为了保持美元可以无限制的发行,最大化的为银行家们创造财富。银行家们,费劲心机贬低黄金的价值、试图将世世代代得到认可的诚实货币赶出金融市场,从而让他们发行的货币—美元没有实物的阻碍。而他们在大量向政府和个人借出美元的时候,就用凭空捏造的东西轻而易举的换来人们的财富,高额的利息,国家的未来税收,又成为他们下一轮的保障。无论借贷的国家和个人或盈或亏,他们都是背着债务的奴隶,而国家的人民,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这场巧妙的圈套中,成为不能反抗的替国家还债的人。他们一边妖魔化黄金,一边贱价抛售,同时,诱导中东战争的发生。使中东石油国提高石油的价格来进一步消弱黄金对美元的影响。终于2004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宣布退出苦心经营200多年得家族核心业务。退出了黄金定价。至此,黄金的地位不再如从前。

当我们作为普罗大众为战争的发生而难过的时候,背后策划战争的人,却希望能有一场战争可以永远不要停息,因为战争,可以带给他们利益,可以利于他们更好的对战争国家进行控制,可以让他们用超低价格收购战争国家的核心产业,他们就是银行家。银行家为了达到目的,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陷阱,让政客们反思:尽管战争有各种可怕的可能,但是比起如此昂贵和不稳定的和平来说,战争或许是一种更值得考虑的选择。如果国家的军事准备最终不是以战争来结束,那就必然是以政府的破产而告终。这种情况之下,银行家渴望的战争,如期而至。难怪有人会说:没有美联储就没有一战。随后,银行家们煽风点火,那一场触目惊心的二战,银行家费劲了多少周折,在希特勒身上砸了多少钱财,只是希望战争可以快一点,久一点。战争真的到来了,在人们的呻吟中,那些操纵战争的人得到了多少,我们无从而知,可是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他们在细数钱财的同时,是否有一秒的思考过呢?然而,事情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国际银行家们在无法发动战争的地方,利用派出的经济刺客的配合,破坏地方的经济稳定,激发人们的投机热情,从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剪羊毛,让普通人民辛苦积攒的财富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经济,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无数政客为了捍卫它而丧生。经济,影响着世界的稳定,数不清无辜的战士和百姓被卷入银行家争夺利益而发起的战争中。经济,影响着未来世界的重心方向,无论是捍卫环境还是对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进行“保护”。读了《货币战争》,经济学专业的我终于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经济的重要性。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三

《货币战争》读后感冷贝恒41004278《货币战争》大抵算得上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无论其讲诉的“不为人知的事实”及其中各种让我想不明白的理论都过于骇人听闻。

《货币战争》一书中,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乃至亚伯拉罕.林肯,约翰.肯尼迪,罗纳德.里根遇刺事件,都是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所致。而越南战争结束的原因是“精英阶层”在伦敦黄金市场的惨败;中东石油危机不是欧佩克而是国际银行家的决定。我不是很了解历史,但这些“史实”太过惊悚离奇,我也不敢轻信。

在《货币战争》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可怕而神秘的国际银行家圈子,这一撮人能量巨大,他们企图控制世界,操纵全人类。这一撮人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他们扶持希特勒,他们将原子弹的机密传给苏联换取以色列建国……格林斯潘这个数学建模天才为他们服务,蒙代尔为其代言!这一切是真实的吗?事实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确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目前已可以说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十名。而假设这些都是真的话,这一撮国际银行家真如此强大的能量,能暗杀美国那么多美国总统及如巴顿将军这般强横的人物,他宋鸿兵只怕刚发表《货币战争》就出车祸身亡了。

当然,巨大的资金利益团体的存在是不可质疑的。就像股市有人坐庄,普洱被炒高,温州人囤铜炒铜一样无可置疑。资金永远都是逐利的,当一个团体拥有可以操纵市场的资金并可通过操纵市场获利时,他们自然会坐庄市场。这也是市场经济必然会伴随的。但如果将这些行为强行与企图颠覆国家主权,企图控制世界联系,就太耸人听闻了。你不妨问问温州炒房团,囤铜团他们是不是企图颠覆我天朝主权。

《货币战争》让格林斯潘创造出了神圣的格式模型。这位数学建模天才通过自己的格式模式可以计算出全部经济运行规律。这已足以让世界所有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觉得人生毫无意义,上吊了结。而我窃以为,如果格林斯潘真能通过其模型计算出全部经济运行规律及结果,美国不妨实行计划经济,想来会创造经济增长的新纪元。

《货币战争》在赋予格老如此神圣的数学建模能力后,进一步让格老成为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的操盘手。格老通过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精心地为国际银行家策划制造了07年得金融浩劫,企图将其作为实现世界货币大一统这一宏伟蓝图的前奏曲。但,事实是,对于07年金融危机负直接责任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反映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缺陷与现代风险管理模式的缺陷。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只有工资与物价压力才会导致经济过剩,忽略了金融与资产泡沫的影响,也忽略了金融的不稳定性。

1979年,保罗.沃尔克接任美联储主席,美国正处于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恶性通货膨胀中。沃尔克信仰预期理论,他确信如果美联储能对物价稳定做出坚定承诺,就能改变通胀理论,打破通货膨胀。结果是不负众望的,随着接二连三的经济衰退与失业率飙升,通胀来1985年他离任时已下滑到个位数,远低于1979年得13%。格林斯潘也毫不逊色,在他任期内,平均通胀只有3%,失业率平均值只有5.6%,经济波动幅度也明显放缓。人们庆祝“大平稳”的“金发女孩”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完全以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的弊端也在最近的数次全球衰退中暴露无遗。这几次衰退是20实际90年代初美国储贷危机、1990年日本资本市场崩盘、世纪之交的网络科技股泡沫、以及2007-2008年前所未见的房地产繁荣与崩塌。由资产价格上升和盲目信贷引起的流动性过剩,是这几次衰退循环的重要特征。每当就业率达到并维持在饱和之时,商人和银行家们便开始在成功欲望的驱使下蠢蠢欲动,大幅扩张信贷规模。在温和扩张期,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无止境地发明各种形式额度“新钱”,试图取代人们投资组合中传统意义上的“旧钱”,以及各式各样的金融工具。经济繁荣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斥着金融创新。接着,迫于工资与物价的压力,美联储必须选择加息,这样便不可避免地殃及金融领域,资本市场泡沫破灭,风险敞口增大,同时伴随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经济衰退,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进入减息周期以挽救经济,华尔街又借助减息周期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制造过剩,然后又是通胀压力,如此循环。

如上图所示,在实体经济维持低通胀时资本市场已经出现泡沫。

这就是美联储实施的货币政策背后经济学理论的陷阱。第一,“过剩”的概念被理解得过于狭义,以为过剩只针对工资与物价;第二,他们试图用单边的货币手段,去控制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经济(格林斯潘的长期利率之谜)。在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方矛头都指向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但与其说是格林斯潘货币政策的错误,不如说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缺陷。而这也正是《货币战争》中所写的格林斯潘邪恶的阴谋。我看来,没有阴谋,只有经济模式的错误。

同时《货币战争》中还有一些关于金融、经济的非主流“理论”。我学术水平尚太浅薄,无法考究其理论是否正确,也不敢着意去理解其理论。比如,其中对于美元超发以及债务增长的理论,似乎颠倒了货币发行与公共财政的因果,也完全忽略了基于维持充分就业率及较低通货膨胀率目标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经济学基础。当然,要把《货币战争》中的理论与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如果说起货币超发似乎是我国货币超发情况较为严重,1990跟2010年相比,中国的m2增长了46.44倍,而美国的货币2010年跟1990年相比净增长1.69倍。将除上gdp的话,美国是0.6,我们是超过2。

而其对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进行了充分的否定。同时对于信用货币发行过程中产生的铸币税进行了过度的演绎,使其阴谋化。虽说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有其不完善之处,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的需要,还是学术的研究,现代信用货币体系是不可替代的唯一货币体系。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四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以三百年的历史纵深,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了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隐匿的惊天阴谋,并由此预言:世界单一货币将在2024年成为现实。

书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权的人脉关系网。这是正确理解当今世界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战争冲突、**政变、全球议程、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指南针。

全书故事扣人心弦、语言通俗生动,以独特的金融视角解读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作者宋鸿兵先生堪比中国经济学界的“鲁迅”,言语犀利、逻辑严谨、敢为人先、忧国忧民,中国未来经济上的真正强大、领先,需要一批像宋先生这样的思想家!能成就出这样的着作,笔者认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气,敢于挑战权威、固有观念的勇气;二是天赋,毫无疑问,作者对世界金融史的分析、判断绝不仅仅是靠知识的积累可以做出来的,这是一种知识积累、归纳分析方面的天赋。

看过此书,就不难理解了现今中东的以色列地区为何冲突不断;也就理解了世界顶级富豪们如洛克菲勒式家族“大道无形”的秘密、也就理解了世界超级富豪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捐出所有财产成立基金会的真实原因……这些观点独特、新颖,相信不久的将来仍会引起广大媒体的.注意与讨论!

《货币战争》已经让很多人开始了解一些金融知识了,了解金融史和货币的发展和意义了。

《货币战争》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写起,通过这个金融界的绝对一哥的发展,充分了解了货币是个什么东西;充分展现了那些大金融家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剪广大人民的“羊毛”的;让大众了解了过去那些深藏在富豪和精英才懂得的游戏规则。不止中国人,就连生活在发达的欧美国家的人们恐怕也不曾知道,谁在掌握着他们的国家?货币和他们到底什么关系?美联储竟然是个私人组!而大银行家和大资本家当然希望广大人民永远蒙在鼓里,而只有精英才能运作这个机构。正如书中所说“你们早该想到,有权有势者和富人们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做事的,这就叫资本主义。”

在《货币战争》展现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条线的基础上,《金权天下》详细描绘了出了一张覆盖各个国家的关系网。更广泛的介绍了欧美各个国家的银行家发展史,以及他们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关系网不断融合、合作、吸纳、完善,真正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货币是他们统治的最佳手段。宋先生从货币发展过程逐渐的让人们了解其中黑幕,先说事,后说理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告诫人们,这张网如今已经牢牢罩在了中国的头上,它的无数触角已经延伸到我们身体内部吸允着我们的血液。它控制着速度和进度,当它需要时,会毫不客气的用大力吸个干净,而我们却必须在半麻醉的状态下尽快醒来,拔除掉这些魔抓。

让人麻醉是因为他们不但控制着货币,而且利用货币不断地通过宣传和教育控制着舆论导向;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限定在了他们的框架之内,我们不但接受了他们的思想,甚至顶礼膜拜,大加传诵。这真应了一句话:让人卖了,还给人家数钱呢。这如针一刺,激灵一下,让我们幡然醒悟呀,真切的希望醒悟的更多的是那些有中国心的精英们呀!宋先生在书中感慨,中国不缺少某一领域的专家,缺的是战略思想家!

有些人诟病说《金权天下》和《货币战争》比较在写法和内容上都没有大的突破,写法相近,内容只是补充。我并不这么认为,这如同剥洋葱一样,起手的地方相同,手法也一样,但是剥下一层就距离核心更近一层。虽然第二部没有第一步更震撼的效果,但是所披露的内容却是更多、更详尽,如同第一部作者判断出经济危机的发生一样,第二部更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判断和推理出,世界统一货币的具体时间,让人看了不得不信服,我期待作者第三部书早日和读者见面,我更希望作者的用意真正为中国阻止金融入侵起到借鉴作用。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五

我怎样也放不下,一口气读完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因为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几个道理:

一、这个世界在一个阴谋中,所有的看似对我们、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改善我们的生活、发展工业、经济援助、保护环境等等,其实都是被一些所谓的专家、政客作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已,当然这些问题确实也值得我们去解决,但这些问题也确实成为了被解决的枷锁,给无知的人套上,任人家宰割。

二、这是个金融的社会,一个被资本锁链禁锢的世界。需要我们每一个搞懂它,抓紧培养我们的经济人才,不然在金融的战争中会一败涂地。此刻到处充斥着资本,是一个资本世界,即使是生产也要服从于资本,还有所有的我们的一切将来都要依附于资本,成为资本的衍生物。

三、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参与不行,参与也不行,这是我们中国面临的局面。如果坚持独立性的参与,进而以桀骜不驯的性格参与,象孙悟空般你搞你的一套,我搞我的一套,不轻易被花言巧语迷惑,也许会有生存的期望,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恐怕代价不会那么容易。所以将来的战争会很残酷。

所以,我们要坚决阻击,不但国家,并且每一个国人要行动起来,要学习,要提高,要有认识,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要有我们的金融规制、游戏规则,不能光听你的,也要听我的。

所以,我的博客名字改为“坚决阻击”,我要时刻提醒我自我,要醒醒,要战斗,同时以微薄之力去影响周围的人。

因为我们的处境已经很危险,可是我们确如温水中的青蛙,还不明白!

要阻击自我的思想,原先都认为别人的先进,其实都是有目的有所取的美貌光鲜,其实是烂杏,要对自我的东西充满信息。

要阻击自我的行为,不要被所谓的趋势、舆论所左右,要敢于拿出放大镜,寻找背后的绳子。

要阻击诱惑,凡是索取必先给予,我们要抵制诱惑,不要为一时之利所动。

要阻止他人,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告诉人们真相,让他们也捍卫自我的利益,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精神的。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六

——从货币解读历史本学期我选修了《货币与货币战争》这门课,课程通过解析货币的含义,进而提出了“货币战争”这一概念。国家之间存在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以各种通过货币为代表经济力量之间的的博弈。课程给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我能以前所未前的、更加开阔的事视野来审视货币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的话题。

课程中最使我感兴趣的是货币与历史的关系。货币这一事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存在了很长时间。从最古老的贝壳、龟甲、到后来的黄金、白银,最后发展到今日的纸币。可以说,货币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伴随这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文化的繁荣而繁荣。尤其是近代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三百年间,世界各大重要事件包括法国拿破仑时代、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美国经济的腾飞、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托拉斯、大萧条时代、美国总统被刺、日本经济的崛起和衰落、韩国经济的奇迹、97年亚洲金融风暴等等无不与货币发生着关系。国际金融势力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命运,通过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持有和分配,实现他们的利益。自从殖民地时代以来,货币战争此起彼伏。殖民地的开拓、西班牙、葡萄牙的衰退、英国的崛起、中国的衰落、美国的独立,无不与货币战争联系密切。在这段历史中,黄金和白银被反复赋予了货币地位,又被反复剥夺货币地位,而每一轮赋予与剥夺,又都伴随着国际强权的势力变更。可以说,世界的货币史,就是世界战争史的一个浓缩。近代欧美国家之间的战争无一例外均与货币有着莫大的联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力量的综合较量。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稳定经济政策的手段一般只有三种:一是通过税收直接从民众手中获得财富;二是通过发行货币;三是对外借债。三种手段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稳定国家经济平稳安全发展的三驾马车。而近代的欧美国家没有货币发行权,因此只能通过税收和借债的的手段来积累战争资本。民众的财富终究是有限的,税收不可能根据战争需求无限增长,因此,向国际银行家们借债就成了近代每个国家进行战争的必修课。国际银行家们也借此发挥登上政治舞台,发挥政治影响力。

亚洲经济危机的始作俑者索罗斯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在初期,他本身的经济实力并不是十分强大,并不足以对抗整个亚洲的经融体系。然而当他以泰国为突破口,先是通过大量吃进迫使泰元贬值,进而用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元一举席卷了泰国中产阶级的财富。进而越做越大,最终发展成为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当个人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就可以以自身实力为基础,凭借个人非凡的个人能力,改变历史。

希特勒1933年开始执政,仅仅3年的时间,德国经济就已全面恢复,在6年之后的1939年,德国军事工业已相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具备了挑战世界的资格。仅仅几年的时间,除了希特勒精彩的执政能力及德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外,更大的原因正是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功劳。当时的德国,由于缺乏外汇资金,本国政府只得大规模发行货币以弥补财政赤字,结果导致德国产生了罕见的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此时,得到了华尔街银行家们支持的希特勒上台后,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资金,开启了德国复兴的道路。从而使纳粹党在短期内获得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德国也因此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每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不是鼓孤立的,背后都一定有着它发生的必然性。我们不是阴谋论者,但国际市场也不是福利院。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之所以会选择支持德国,支持希特勒,更深的原因在于通过培植强硬的德国领导人,煽动起德国人狂热的民族仇恨,使其成为战争策源地,通过大规模、广范围的战争,迫使欧美国家参战,以吸引国家进行放贷,销售军工业及战争用品。

在二战之后,国际货币体系从来就没有稳定过。货币争霸之战无时不在上演。货币战争某种意义上取代了军事战争的地位。拉美金融危机、希腊等国债务危机、欧元区经济危机、以及前面已经提到的亚洲经济危机等等接踵而至。国际金融实力每次发起的货币狙击,都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如同拿破仑多年战争所得还不弱罗斯切尔德家族一天的收入一般,由金融危机导致的总损失,也远远超过了战争本身的损失。

国际银行家们的强大实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一个人或者少数一群人手握强大经济实力的时候,就可以执天下牛耳,以自身来改变历史。不管是因拿破仑战争而发家的罗斯切尔德家族,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声名鹊起的索罗斯,他们的传奇,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货币政策与经济手段,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货币、个人与历史的关系相互纠缠,又相对独立。以货币这一个古老的话题为平台,为我们展现一个出了全新的历史视角。让我们能够拨开历史事件本身,探寻到其背后所隐藏权力与纠葛。

李鹏飞。

129014092。

热能与动力工程123班。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七

买到这本书纯属意外,去了书店看到“货币战争”四个字的就直接拿着付了帐,屁颠屁颠地走了,回来看了一眼才发现,原来买错了,是中国版的,说的是中国人历史上金钱的事情。

话说这本书实是在是太能扯了,说的内容这这那那,无所不包,但可以看出来没有什么接近深层的东西(当然,我也不是追求什么深层的东西,但起码也是本书嘛,就要有些思想才是),不知是作者想把问题写的通俗易懂,让读者自己领悟个中道理,还是作者的真实水平也就如此。总之,这本书读起来趣味性十足,春秋战国,老子孔子,五行之说都出来了,而且这本书写的金线的规律:无价值、稀缺、普遍、稳定、易于分割(说它们是金钱的性质或许更好一些),总觉得说的是纸币,而又在易于分割那体现了金属,所以感觉不对。

书中还说到了金钱的价格曲线,总结出来就是个倒u型,这是历史的曲线,放在金钱这是在过于牵强,而后又扯到了才符合近前的关系,前者是封闭的概念,后者是开放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财富是存量,储蓄是流量,好像没啥差别。

不过后面的一句话不错“德不语无德之人,财不传不富之徒”有一定的道理,但解释的马马虎虎,后面的五行学说情理上说得过去,但是古人是否真的用的明白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所说的金钱的脸谱:侠客、政客、隐士、世族、富民五张,这不都是有钱人么,或者说有能力取得金钱的人,我觉得还有一张脸谱,那就是它本身,我们都被它的脸谱给骗了。

“赚钱定律:双成本定律——只有两倍的成本投入,才能够完成一次经营周期的运转;业内人士定律——收信息所限,非业内资深人士不可以进行投资;优秀生定律——经常做生意的人才是生意人,喜欢做生意的人才能赚大钱;意外定律——任何生意都会有意外发生,生意就是处理意外;擅长定律——最赚钱的生意,就是你最擅长的生意。

弄钱有两个原则:一是不弄大钱,二是不惹是生非(和珅就是这么干的)。

金钱的五大明训:

1)越是简单的事情就越是容易赚钱。

2)比简单的事情更容易赚钱的,就是那些虽然简单单相对别人却未必容易的事情。

3)社会身份的识别是比任何买卖更要赚钱的生意。

4)最有效的永远是最直观的,最直观的永远是针对于人的最基本的低层次欲望的。

5)永远别指望着用智慧赚钱,这是一条你必须要铭记的训诫”(我就不怎么相信)。

以上就是这本书作者的观点,管他对不对,也许有那么三四分道理可言,我就看个热闹,但这样一来,搞得我没心情读那本真正的《货币战争》了。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八

北京时间10月12日晨,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中国是否存在故意压低人民币币值的行为,以决定是否惩罚所谓中国操纵汇率的行为。议案将送至众议院表决。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美国会参议院审议通过涉人民币汇率法案答记者问。

答:中方已经多次阐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并表明了坚决反对美国会参议院有关人民币汇率议案的严正立场。这项议案以所谓“汇率失衡”为名、行保护主义之实,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解决不了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问题,到头来只会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干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的努力,损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无一益。

中方呼吁美国政府、国会和各界坚决反对以国内立法形式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炒作施压,抵制保护主义,抵制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错误做法,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评论。

1.法案将成美关税制裁借口。

这项议案将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主要贸易伙伴是不是存在直接或间接压低本国货币币值,以及为本国出口提供补贴的行为。如果最终这一法案在国会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美国政府就可以对中国进口产品实行大面积的单方面关税制裁。

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保持高位,政府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大增。与此同时,近期由于金融市场风险事件不断爆发,各种货币争相贬值,在避险操作下,美国国债受到了全球资金的追捧,美元走强,令美国出口压力增大。美国国会再一次拿人民币汇率说事,逼迫人民币升值,试图转移国内矛盾。

2.美国是在寻找“替罪羊”

美国国会的做法遭到了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向美国发出警告称,一旦通过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并成为法律,将会引发中美贸易战,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表示,如果美国执意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制裁中国,将会引发贸易战,从而损害两国经济发展。温伯格认为,这一法案是在为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窘境寻找“替罪羊”。

事实上,数据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缩小,与汇率升值之间并无必然关系。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在6年多时间里累计升值了30.37%,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汇率升值而改变。

3.人民币稳步升值方向不会变。

一方面是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干预,另一方面是境外市场的做空压力,在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下,人民币前景变得不明朗。不过,目前国内大部分机构仍然预计,短期内人民币稳步升值的趋势仍然没有变。

招行总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未来半年内人民币仍然有望保持目前单边升值的走势,但半年之后的不确定性增大。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的演化可能对中国出口带来影响,令汇率政策有所调整,另一方面,高通胀将抑制汇率的升值空间。刘东亮估计,明年夏天后,人民币汇率可能在高位双向波动振荡,其中不排除阶段性较大幅度的贬值。

中行总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李晶也表示,人民币升值方向没有变,但每上一个台阶,就会出现小幅的回调。年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6%。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都是依赖外国资金,没有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政策,就不会有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但是外资可以选择中国,也同样可以选择印度,外资可以选择进入,也同样可以选择撤走。控制着资金流动权的一方才是真正的定价权的拥有者。

世界上的企业无论是100强还是500强,也无论是什么汽车工业的霸主,还是电脑业的巨擎,所有的企业必须进行融资,金钱对于企业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可或缺。金融行业对于全社会的各行各业而言,是绝对的主人。谁控制着金钱的流动,谁就可以决定任何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

对于垄断着美元货币发行权的国际银行家而言,如果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公司降价,一个电话就足够了。还要不要融资?如果不答应的话,这家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到处碰壁。更简单一些,就是在国际证券市场上,颠覆其股票债券价格,直到该公司跪地求饶为止。金融行业的杀手锏就是可以随时切断企业的“粮道”,以迫使对手就范。

金融行业就像一个国家的战略空军,没有空中打击的支援,地面的各行各业势必陷入与其他国家惨烈的肉搏战,甚至自相残杀。拼价格低廉、拼资源消耗,拼工作环境恶劣。

一句话,在国际市场中,没有金融的制空权,就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也就没有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权。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货币必须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原因。

货币战争读后感篇十九

《货币战争》是近几年最热销的书籍之一,有幸拜读了这部比较有争议的著作之后,我对金融、货币以及银行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

本书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本书分为十章,分别介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与发展、欧洲与美国的“私人银行”(美联储)的建立与运作方式、政府对银行国有化的努力、货币由金本位逐渐走向法币的过程以及对中国金融业的警示等方面。

本书是由宋鸿兵先生所著。宋先生是一名长期关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业内人士,曾在美国最大的一家金融机构担任高级咨询顾问,从事金融衍生产品分析和研究工作。作者表示,《货币战争》应该是“集体的智慧”,因为该书的内容源自许多人。这些“隐形”作者中有些人长期在国际金融机构任职,有些在华尔街摸爬滚打,有些在美国的银行机构(包括美联储)从事技术支持和数据处理,还有一些在美国联邦政府从事与中国相关的事务。

本书出版后曾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影响与讨论,而且批判性的观点居多。主要批判观点在于:金本位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复辟,信用货币将会继续存在;但信用货币的发展必须在严格限制下进行;另外,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因此,在2009年《货币战争批判》出版了,此书作者肖波认为《货币战争》的内容充满谬误,我们应该从正面引导人们认识金融史,正确看待中国金融改革。

读过此书后,我一方面有点震撼于这个世界的阴谋,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方面知识的薄弱,不免对此书有点过于相信。在本书中,基本上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故背后,都有国际银行家的身影,从滑铁卢之战到美国内战,从林肯总统的刺杀事件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罗斯福改革到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的被“剪羊毛”事件到石油战争等史实,无一不是国际银行家为了自身利益而在幕后操纵并实施的。不得不说,本书的论调过于悲观,似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阴谋之下,但又都是一幕幕的惊天猛料,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似乎都有事实依据。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本书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比如美国政府筹措资金的渠道并非如宋先生所说的那样完全是向美联储发行国债,美国的发行国债是面向美国所有公民甚至于面向世界的。美国政府是强大的,他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美联储绑架不了他。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美联储也绑架不了世界经济。美联储没有本书所说得那么强大。可以肯定地说,本书有很大的不真实性与夸张性。我不太了解学术上关于金本位与信用货币的争论,不过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因此我们国人能做的只是对金融方面的警惕。

当然,读过本书之后我才了解到为何此书会成为畅销书了。不仅是因为其犀利的言论与惊天的阴谋,而且因为作者讨论的问题触动了当今中国读者的神经。本书警示的恰好就是中国现今的状态——不断走向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本著作,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么三个方面:首先是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充足性,其次是逻辑结构的严密性,最后是核心观点或政策导向在不同读者群心中激起的某种“对立”情绪。恰恰是在这三个问题上,《货币战争》都很好地满足了成为一本畅销书的“引发争议之条件”。

不得不说,《货币战争》的确是一部赏心悦目的著作,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但对于作者对于正在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的警示,我们还是要不断进行反思与考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