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范文(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9:56:01 页码:12
2023年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范文(优质10篇)
2023-11-10 19:56:01    小编:ZTFB

动员令是为了激励他人积极行动起来并共同达成某个目标而发布的一种书面通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一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第三部分:平和也辐射。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的影响的见证及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二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第一次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时,就特别想在一年级尝试一下薛瑞萍老师培养学生静气的做法。那时却没有教一年级,接了三年级的班。然而那时读得实在不够用心,因为我没能把薛老师的精神和方法学以致用。

再读这本书,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心里存着的很多问题与书中思想、做法相互碰撞,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思考,“心平气和”的观念,让我的浮躁去了不少,面对学生时多了一些鼓励、肯定和设身处地,少了些气急败坏的怒火。

现在又一次看这本书,自我感觉心境已经渐趋平和,比过去心静多了,对这本书感觉更像见到老朋友似的契合。拿起书,随手翻阅着,也看看以前阅读时在旁边写的随笔,唯一个“静气”,如细雨滋润土地,渗入心田,首先静下来的是自己的心。深觉“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的真谛。

薛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常规教育围绕一个中心词:“静”。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希望尽早让他们懂得静是好的。薛老师说,发现分心的孩子,宁可疾步走过去,告诉他看黑板,也不大声呵斥。

瞧,我就在薛老师的“静气”中心静了下来,读书思考。我看见,过去的我,轻轻提醒或走神或讲闲话的孩子,然而,忍不住地,会为多次提醒依然我行我素的孩子爆发怒火。我也听见,自己提醒学生安静的声音过于响亮了,与我所要求的相悖了。那时的我,一定是忘记了看书,失去静气的滋养,才变得愚昧了,才做出与我愿相反的事。

但是,这样的我,这样的你,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家长,又何其多。因此,薛老师提醒我们,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比起过去的孩子,少了很多单纯,多了许多浮躁。看过许多孩子和许多家长,见过社会各界的诸多功利现象,再回头看孩子,不禁觉得,孩子还是单纯的孩子,是这个社会跑得太快,变得浮躁功利了。大人们将自己的浮躁功利用着各种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不断加诸在孩子的身上,还不容许孩子说不的,比比皆是。然,心平气和,用平常心对待孩子,又谈何容易!薛老师真实地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自己以前对待儿子的错误做法深深伤害了年幼的孩子,在心灵的煎熬和极大的`付出中才悟出“欲速则不达,性急坏大事”,才有现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教育之道,在于言传身教。想要教育出有静气的孩子,必定要先让自己成为有静气的教师或家长。而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要拥有静气,读书是最好的办法。时时让好书相伴,头脑才能常保冷静,心灵才能常受洗涤,才能养出静气,养出智慧。薛老师在给一年级家长的第一封信中就提出了阅读的要求,在后面的多封信中又一再的强调加强孩子的课外阅读。薛老师更是用整节的语文课给孩子课外阅读,让孩子听音乐。文字的艺术和音乐艺术的融合更给孩子以静的熏陶,心静则心美。薛老师以自己的阅读带动孩子们的阅读,以自己的静心滋养孩子们的静气,也给此刻读书的我带来心平气和的感染和感动。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带给我阅读时的心平气和,我将记住此刻的心情,努力把这种心平气和带给每个孩子。定能生慧,静纳百川。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静气,同样也要培养自己的静气。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三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音乐使人愉悦,音乐让人安静,音乐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再次看到这里,我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纪律,平时上课一会儿点这个小朋友做好,一会喊那个小朋友认真听地次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午自习这样人文性的课堂内我要学以致用,让音乐驻孩子们的心间。一些好听的儿歌就让孩子们自觉得闭上了小嘴,安静地听着,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醉在这音乐之中,陶醉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师从8月30日一年级新生久学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的工作日记,让我深深地体会动“心平气和”已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处理,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乐人间有之,为了一个无心的动作,看云老师想到了对孩子的影响,都要自责许久,回家之后还得做检讨,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让家长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请跟我来》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多么让人爱戴的老师啊!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动,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这本给我人生教学启发的书。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一次精神旅行!

胡敏芳老师在骨干教师读书报告会上推荐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好象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想自己,虽然教书已经弹指间有近11个年头了,可今年突然从六年级的毕业班翻下来教一年级,心里实在有太多的不适与忐忑……想想上次带一年级还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那时的我,刚毕业的小姑娘,浑身是劲儿,也能受得了那份闹腾。再说,当时的教材是浙教版的老教材,这老教材与新教材的区别,那可不是说说的。新教材一二年级的内容,都让我们五六年级的学生汗颜了……自己顺顺利利送走了一个毕业班,接手教一个啥都不懂的新一年级,早在暑假,我就感觉不安了!!

班级管理是第一关:高年级的学生,有自律能力,有得力的小干部,有那么一套班级管理方法,不用老师多操心,班级就上轨道了。再加上有学习委员、课代表什么的,对作业,查对人数,都不用老师太费心。可一年级,唉,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连人家叫谁都搞不明白,整天就知道跟你告状:谁又怎么啦!谁打我了!……师生一团糟!但我毕竟不是个新教师了,再说有同办公室的新教师还要跟我学呢,心里是这样没底,但做起来就必须得有模样。抓好第一次很重要。我在接班前也对一年级小朋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在他们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做起了规矩,整队、练坐、吃饭、扫地,很多时候是手把手教,多次训练。早上到校后就直接进班了,教小组长如何快速收作业,连续一个月里和他们一起吃午餐,教小干部分饭菜,中午和他们一起搞卫生,不管是扫地还是擦窗户,每一个岗位我都一一教过来,平时上课,就是进度暂时会落下也要把课堂纪律落实到位,这一点让办公室的老师很是称道。一个月后,班规迅速形成,班级像模象样了。

在工作进行了约莫一个多月后,胡敏芳老师在骨干读书会上介绍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听后倍感亲切。“心平气和”这个词我很倾慕,做人做事能遇事不惊、不温不火、不骄不躁、不急功近利,这是何等境界啊!同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薛老师是怎么做到“心平气和”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回去,在网上细细阅读了此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前两部分特别让人收益。第一部分“走向平和”叙述的是薛老师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体会,从9月开学到1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入学开头的这5个月里,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孩子们不惧怕学习,然后再使孩子爱学习,进入读书人的角色。这一部分里。薛老师以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孩子的心需要细心呵护,任何急风暴雨式的方式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其中不少观点是非常有益的,如“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这些都是从理解孩子和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不无启发。薛老师一篇篇生动的班级日记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师是如何用教育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件细小的事。

我要做的也还有许多许多……。

感谢胡敏芳老师的读书报告,给我和好书牵了红娘之绳,让我从薛老师身上学到那许多的有益哲理。同时,多看书,多反思,绝对是需要的,让我们都来做有书卷气的人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四

读完薛老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了。教过一年级的我深有体会,刚入小学的孩子特别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因此一年级的老师,是和忙乱、着急、紧张这些词相连的。其实,这是我们老师自己没有摆正心态。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

但薛老师不是这样。开学初,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多么平实的语句啊,却把教育的有序性讲得明明白白。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薛老师特别喜欢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静寂游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家长积极配合教育,让孩子养成终生受益阅读习惯。这都是我今后要学习的地方。

总之薛老师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着我,促我反思。心平气和取代急躁,这是我们面对稚嫩的孩子多么需要的心态调整。让我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五

一、“从安静训练开始”的第一步教学。秩序从安静开始,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新鲜,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但薛老师不是这样的,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这一条。等这一条入了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抓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她希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学生懂得静是好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是重要的开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了。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二、阅读。这个阅读不单单指孩子们读书,而是薛老师酷爱阅读。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

三、不断反思。就像我们每天在写教学反思一样,薛老师还不间断地反省自己,思考原因与对策。她在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心平气和———尽管这中间依旧会出现反复,出现压不住火的时候。薛老师有两种做法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一是不背后说学生的坏话,再就是不背后说家长的坏话。这种严格自律的背后,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因为只有视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会不恼怒于学生的教育理论并论,但是它真实感人,让人受益匪浅。

开学三个月了,孩子们已经有模有样了,早读、值日、早操、发言、用餐、作业,路队,孩子们已经迅速掌握了这其中的纪律和规律,尽管在二年级以上的孩子们眼中,他们的表现还不那么完美,还那么稚嫩,可是只有陪伴过他们的老师才知道,这其中的努力和进步。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六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音乐使人愉悦,音乐让人安静,音乐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再次看到这里,我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纪律,平时上课一会儿点这个小朋友做好,一会喊那个小朋友认真听地次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午自习这样人文性的课堂内我要学以致用,让音乐驻孩子们的心间。一些好听的儿歌就让孩子们自觉得闭上了小嘴,安静地听着,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醉在这音乐之中,陶醉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师从8月30日一年级新生久学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的工作日记,让我深深地体会动“心平气和”已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处理,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乐人间有之,为了一个无心的动作,看云老师想到了对孩子的影响,都要自责许久,回家之后还得做检讨,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让家长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请跟我来》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多么让人爱戴的老师啊!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动,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这本给我人生教学启发的书。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一次精神旅行!

文档为doc格式。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七

教育。

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那么究竟有什么。

方法。

能够心平气和地带好一年级的学生呢通过他人的心得来学习吧。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迷惘的同时,学校发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规定要读,听说其中有很多颇有借鉴意义的低年级课堂教学。

文章。

于是就怀着学习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我把读书后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交流:

一、走向“平和”

1、音乐元素的加入。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看云与家长的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

报告。

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二、读书品味。

“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

语文学习。

之道”。这也是薛瑞萍老师的一句话。薛老师在安徽合肥的一座小学任教,是一个爱读书又爱教书的普通教师。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感动于她的每天大声朗读一小时,惊奇于他们那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薛老师带领她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坚持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始了每日一句的。

日记。

练习。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也能随之提高。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强烈借鉴的。“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

三、结友家长。

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不会真正飞上蓝天。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薛老师的叙述中,有大量的与家长对话的内容。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而最让人不忘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的是告家长书的做法。按薛老师的说法是给家长的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21周,写了21封信。信中有对学生知识点的强调,有让家长在家辅导时突出的重点,有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有近期班级及学校工作布置。这些信是一名老师对。

家庭教育。

作用的延伸,并是老师与家庭沟通艺术的直接证明。其中,大量的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优秀的表现,如背诵好的人名,写话好的语句及人名,考试好的人名等等,这无形中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鞭策。所以,21封信,涉及到学校,班级工作的所有方面,这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效,不要问,跟着我来就行,多好。

同时她还要求家长都能写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师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配孩子有效地学习。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1、常阅有益书籍,常习为师之学。

在阅读该书的始终,我发现,学习阅读一直是本书强调的重点,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班主任,必须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经常以读书的方式进行“充电”。无论是学习阅读课外书籍,还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业务书籍,都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努力做到“三个联系”:一是将书中看到的有关孩子教育的理论和观点联系到工作实际,拓展自己的理论教学。

经验。

总结。

形成一定的。

措施。

有的放矢以鼓励肯定的态度增强班级好的教学氛围和习惯以引导和纠正的态度转变和消除不利于班级教学的行为和现象。通过“三个联系”不断的将书中所讲述的“亮点”适用于班级教学通过不断地实践丰富自身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或者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的实际经验。

2、主动沟通,用心评价,带着感情做好教学任务。

本书将与家长、孩子的交流沟通也作为一个重点,用大量篇章列举了很多精彩的案例。通过阅读理解,我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尊重孩子,孩子是最容易交流的,而且是最愿意与班主任和教师交流的,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尊重在他们的世界里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听到,当孩子们在完成一些课外任务(包括做家务)时,要是家长有不同意见,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大声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必须……!”多么可爱而真诚的孩子们!这也足以证明了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也曾经想过,如果与家长沟通不够,对孩子的理解强调不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离老师本意、家长难于理解的孩子行为,从而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孩子形成不被尊重的的潜意识,最终形成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所以,逐渐认识到,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建立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沟通。

渠道。

共同携手抓好孩子的教育同时通过。

学生评语。

和个人谈话等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主动沟通能力,使孩子们为了不断地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通过很多有益于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行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本书中还有一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就是“教学札记”。有的只有四五十个字,有的只描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起初觉得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以值得写的嘛?”可是随着继续的阅读,我发现这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也是一个人良好的做人风格。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字里行间里不仅仅是一些教学的现象和小事情,而是一些可以指导教学的信息和线索,更是积累学生特点和变化的信息库,字里行间还透露出教师与孩子们的深厚情感和“诸多交往”,有趣而且有意义。我相信,“教学札记”不仅记载着一些教学的经验和案例,同时也记载着这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成长的历程。

合卷闭目,养神休息。回顾自己十年多来的教学经历,可圈可点的实在不多,值得欣慰的是,自己仍然挚爱自己的这份事业,教学经验也日渐丰富,不再是初站讲堂上的小老师,遇到一些问题也能稳妥圆满的解决。回顾此书所讲,真是感慨良多,教师行业不仅需要的是敬业、耐心等基本素质,还要做个“有心人”,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积累、善总结、多反思,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主动与学生做朋友。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梦想: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与我的教师事业一同快乐生活。

一、“从安静训练开始”的第一步教学。秩序从安静开始,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新鲜,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但薛老师不是这样的,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这一条。等这一条入了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抓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她希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学生懂得静是好的。一年级的常规教育是重要的开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了。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二、阅读。这个阅读不单单指孩子们读书,而是薛老师酷爱阅读。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

教学方法。

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

三、不断反思。就像我们每天在写教学反思一样,薛老师还不间断地反省自己,思考原因与对策。她在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心平气和———尽管这中间依旧会出现反复,出现压不住火的时候。薛老师有两种做法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一是不背后说学生的坏话,再就是不背后说家长的坏话。这种严格自律的背后,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因为只有视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才会不恼怒于学生的种.种不足。同样,只有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主动地担在自己的肩膀上,才能不因为家长的失职而气恼,而怨声载道。薛老师说过,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只是个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所给字样不同。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教师应当对应他们的心愿,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出来的优秀度回报相同的信任。一旦承认了人生的缺憾、先天和成长环境的差异,爱就无等差了。我想,薛老师通过不断地反省和思考,来认识教育,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同行看到了教育的深层,也许这些语言并不能和教育理论并论,但是它真实感人,让人受益匪浅。

开学三个月了,孩子们已经有模有样了,早读、值日、早操、发言、用餐、作业,路队,孩子们已经迅速掌握了这其中的纪律和规律,尽管在二年级以上的孩子们眼中,他们的表现还不那么完美,还那么稚嫩,可是只有陪伴过他们的老师才知道,这其中的努力和进步。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音乐使人愉悦,音乐让人安静,音乐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再次看到这里,我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纪律,平时上课一会儿点这个小朋友做好,一会喊那个小朋友认真听地次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午自习这样人文性的课堂内我要学以致用,让音乐驻孩子们的心间。一些好听的儿歌就让孩子们自觉得闭上了小嘴,安静地听着,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醉在这音乐之中,陶醉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师从8月30日一年级新生久学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的工作日记,让我深深地体会动“心平气和”已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处理,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乐人间有之,为了一个无心的动作,看云老师想到了对孩子的影响,都要自责许久,回家之后还得做检讨,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让家长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请跟我来》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多么让人爱戴的老师啊!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动,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这本给我人生教学启发的书。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一次精神旅行!

胡敏芳老师在骨干教师读书报告会上推荐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好象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想自己,虽然教书已经弹指间有近11个年头了,可今年突然从六年级的。

毕业。

班翻下来教一年级,心里实在有太多的不适与忐忑……想想上次带一年级还是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那时的我,刚毕业的小姑娘,浑身是劲儿,也能受得了那份闹腾。再说,当时的教材是浙教版的老教材,这老教材与新教材的区别,那可不是。

说说。

的。新教材一二年级的内容,都让我们五六年级的学生汗颜了……自己顺顺利利送走了一个毕业班,接手教一个啥都不懂的新一年级,早在暑假,我就感觉不安了!!

班级管理是第一关:高年级的学生,有自律能力,有得力的小干部,有那么一套班级管理方法,不用老师多操心,班级就上轨道了。再加上有学习委员、课代表什么的,对作业,查对人数,都不用老师太费心。可一年级,唉,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连人家叫谁都搞不明白,整天就知道跟你告状:谁又怎么啦!谁打我了!……师生一团糟!但我毕竟不是个新教师了,再说有同办公室的新教师还要跟我学呢,心里是这样没底,但做起来就必须得有模样。抓好第一次很重要。我在接班前也对一年级小朋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在他们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做起了规矩,整队、练坐、吃饭、扫地,很多时候是手把手教,多次训练。早上到校后就直接进班了,教小组长如何快速收作业,连续一个月里和他们一起吃午餐,教小干部分饭菜,中午和他们一起搞卫生,不管是扫地还是擦窗户,每一个岗位我都一一教过来,平时上课,就是进度暂时会落下也要把课堂纪律落实到位,这一点让办公室的老师很是称道。一个月后,班规迅速形成,班级像模象样了。

在工作进行了约莫一个多月后,胡敏芳老师在骨干读书会上介绍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听后倍感亲切。“心平气和”这个词我很倾慕,做人做事能遇事不惊、不温不火、不骄不躁、不急功近利,这是何等境界啊!同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薛老师是怎么做到“心平气和”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回去,在网上细细阅读了此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前两部分特别让人收益。第一部分“走向平和”叙述的是薛老师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体会,从9月开学到1月期末的来临,薛老师在孩子们入学开头的这5个月里,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孩子们不惧怕学习,然后再使孩子爱学习,进入读书人的角色。这一部分里。薛老师以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孩子的心需要细心呵护,任何急风暴雨式的方式都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第二部分“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其中不少观点是非常有益的,如“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等,这些都是从理解孩子和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提出来的,对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不无启发。薛老师一篇篇生动的班级日记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师是如何用教育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去面对每一个孩子,每一件细小的事。

我要做的也还有许多许多……。

感谢胡敏芳老师的读书报告,给我和好书牵了红娘之绳,让我从薛老师身上学到那许多的有益哲理。同时,多看书,多反思,绝对是需要的,让我们都来做有书卷气的人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八

1、常阅有益书籍,常习为师之学。

在阅读该书的始终,我发现,学习阅读一直是本书强调的重点,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班主任,必须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经常以读书的方式进行“充电”。无论是学习阅读课外书籍,还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业务书籍,都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以致用,努力做到“三个联系”:一是将书中看到的有关孩子教育的理论和观点联系到工作实际,拓展自己的理论教学经验;二是将书中讲述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疏导方式联系到本班学生的特点,熟悉了解更多的学生特性,掌握更多的疏导学生不正确行为的方式方法;三是联系到班里的教学氛围,总结形成一定的措施,有的放矢,以鼓励肯定的态度增强班级好的教学氛围和习惯,以引导和纠正的态度转变和消除不利于班级教学的行为和现象。通过“三个联系”,不断的将书中所讲述的“亮点”适用于班级教学,通过不断地实践,丰富自身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或者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的实际经验。

2、主动沟通,用心评价,带着感情做好教学任务。

本书将与家长、孩子的交流沟通也作为一个重点,用大量篇章列举了很多精彩的案例。通过阅读理解,我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尊重孩子,孩子是最容易交流的,而且是最愿意与班主任和教师交流的,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尊重在他们的世界里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听到,当孩子们在完成一些课外任务(包括做家务)时,要是家长有不同意见,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大声告诉爸爸妈妈:“这是我们老师说的,必须……!”多么可爱而真诚的孩子们!这也足以证明了班主任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也曾经想过,如果与家长沟通不够,对孩子的理解强调不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离老师本意、家长难于理解的孩子行为,从而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孩子形成不被尊重的的潜意识,最终形成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所以,逐渐认识到,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建立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沟通渠道,共同携手抓好孩子的教育,同时通过学生评语和个人谈话等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主动沟通能力,使孩子们为了不断地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通过很多有益于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行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3、勤于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书中还有一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就是“教学札记”。有的只有四五十个字,有的只描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起初觉得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以值得写的嘛?”可是随着继续的阅读,我发现这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教学习惯,也是一个人良好的做人风格。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字里行间里不仅仅是一些教学的现象和小事情,而是一些可以指导教学的信息和线索,更是积累学生特点和变化的信息库,字里行间还透露出教师与孩子们的深厚情感和“诸多交往”,有趣而且有意义。我相信,“教学札记”不仅记载着一些教学的经验和案例,同时也记载着这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成长的历程。

合卷闭目,养神休息。回顾自己十年多来的教学经历,可圈可点的实在不多,值得欣慰的是,自己仍然挚爱自己的这份事业,教学经验也日渐丰富,不再是初站讲堂上的小老师,遇到一些问题也能稳妥圆满的解决。回顾此书所讲,真是感慨良多,教师行业不仅需要的是敬业、耐心等基本素质,还要做个“有心人”,时刻保持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积累、善总结、多反思,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主动与学生做朋友。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梦想: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与我的教师事业一同快乐生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九

花了二天时间一字一句地看这本沉甸甸的书。一边翻阅一边思考,还不忘对比着。思绪又回到了课堂,那些难忘时刻像快照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跳动。看到感动之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一个人偷偷乐着。“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态,一种方式。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音乐使人愉悦,音乐让人安静,音乐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再次看到这里,我就有更深的体会了。对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纪律,平时上课一会儿点这个小朋友做好,一会喊那个小朋友认真听地次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午自习这样人文性的课堂内我要学以致用,让音乐驻孩子们的心间。一些好听的儿歌就让孩子们自觉得闭上了小嘴,安静地听着,闭上眼睛,摇头晃脑,沉醉在这音乐之中,陶醉在这片色彩斑斓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师从8月30日一年级新生久学开始到第一学期结束的工作日记,让我深深地体会动“心平气和”已经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处理,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乐人间有之,为了一个无心的动作,看云老师想到了对孩子的影响,都要自责许久,回家之后还得做检讨,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让家长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请跟我来》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多么让人爱戴的老师啊!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动,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气和的一年级》这本给我人生教学启发的书。一位好老师,一本好书,一次精神旅行!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篇十

迷惘的同时,学校发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规定要读,听说其中有很多颇有借鉴意义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文章,于是就怀着学习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书,我把读书后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交流:

一、走向“平和”

1、音乐元素的加入。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也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坐得住,能静下来,对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有帮助。

2、秩序从安静训练开始。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和孩子说话。”

3、适当且平和的惩戒。

看云非常重视惩戒的方式与分寸,年幼的孩子们也准确地理解了老师的苦心----“老师罚我们站就是喜欢我们。要不然的话,我们就会学坏,成为坏孩子。”下面是看云与家长的谈话:“已经处理过了,你不要听见孩子们的报告跟着虚张声势。没什么的,该让你知道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像这样的小事情,教师已经即时惩戒过的,你最好装作不知道。被严密看管和双重监视的感觉,是很让孩子沮丧的。只能抵消我的教育效果。

二、读书品味。

“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这也是薛瑞萍老师的一句话。薛老师在安徽合肥的一座小学任教,是一个爱读书又爱教书的普通教师。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感动于她的每天大声朗读一小时,惊奇于他们那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薛老师带领她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坚持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始了每日一句的日记练习。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也能随之提高。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强烈借鉴的。“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

三、结友家长。

学校教育只是鸟的一只翅膀,如果离开家庭的有效支持,那这只鸟将永不会真正飞上蓝天。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在薛老师的叙述中,有大量的与家长对话的内容。有的,是电话的记录;有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有的,是网上的跟帖。而最让人不忘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的是告家长书的做法。按薛老师的说法是给家长的信。每周一封,情真意切。21周,写了21封信。信中有对学生知识点的强调,有让家长在家辅导时突出的重点,有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有近期班级及学校工作布置。这些信是一名老师对家庭教育作用的延伸,并是老师与家庭沟通艺术的直接证明。其中,大量的对学生的肯定,学生优秀的表现,如背诵好的人名,写话好的语句及人名,考试好的人名等等,这无形中是对学生家长的一次鞭策。所以,21封信,涉及到学校,班级工作的所有方面,这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效,不要问,跟着我来就行,多好。

同时她还要求家长都能写回信,互相交流,薛老师从中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不断地调配孩子有效地学习。二十一封信,就是二十一次真情对话,不仅真正调动了家长的力量,也充分展示了薛老师的睿智。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