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44:35 页码:7
最新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优秀10篇)
2023-11-12 21:44:35    小编:ZTFB

总结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梳理,更是对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该如何在面试中展现自己的优势?供参考的优秀范例。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一

3、新教改背景下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4、学案导学--生物课堂教改理念的体现。

5、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研教改创新。

6、对中学英语口语教改的思考。

7、创新促进教改实践提升质量--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为例。

9、试析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英语教改相促进的探究。

10、道尔顿制对我国当前中小学教改的契合与启迪。

11、信息化技术在教改实践中起的作用分析。

12、科技创新铸就工匠精神--试论走通用技术课程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教改之路。

13、农村教改,创客先行。

14、问题视角的中职美术色彩教改分析。

15、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

17、让伪教改从学校消失。

18、语文教改与教师职业素养问题研究。

19、我的教改小故事--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篮球教学研究。

20、小学数学教学教改工作的新思路研究。

21、前瞻,立在教改的高处。

22、新教改规模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3、“教改”的实质应为“学改”--谈谈英语课堂改革。

24、中职学生数学素养测评及教改建议--基于pisa理念。

25、“国考”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师培训--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教改探索。

26、“一校一拳”教改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探析。

27、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初探。

28、知行合一,在教研教改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9、根植教改沃土培育办学特色。

30、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教改掠影。

31、中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改探微。

32、现行教研教改中娄底市体育教学环境调研。

33、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34、试论小学数学教改的现状及对策。

35、试析新教改环境下历史教学方法与创新。

36、课程教改中的行动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为例。

3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改的窘境与突破。

38、试论中学生篮球教学现状及教改思路。

39、基于ipad的新疆双语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昌吉中小学教改为例。

40、新教改背景下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二

题目名称:

专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主考院校:

指导教师:

2009年5月15日。

毕业论文。

2009年5月5日。

丹拉高速公路(也称g045,045国道),是贯穿中国大陆的东、中、西部的国道主干线。起点为辽宁丹东市,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全长4590千米,途经9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有部分为高速公路,其它为一级或二级公路。

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〇〇六至二〇一〇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1.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3.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4.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5.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6.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7.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8.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李旭同志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付梓出版了,这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园地和县域经济研究园地的一件喜事。

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生态经济和运行单元。对于执政党而言,县域经济又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全局,也关系着党的科学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都明确提出和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着眼于我国的县这一基本行政单元,就近几十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新的困难和问题做了概括性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内容涉及县域农业化、县发展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专业市场建设,以及县域镇发展和县乡财政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目录。

第一章县与县域经济。

一、中国县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二、县的地区分布与类型。

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第二章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三、县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

四、农业产业化案例剖析。

案例一:江苏省射阳县。

案例二:江西省遂川县。

第三章县属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上)。

一、县属工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二、企业发展战略之一:与大中型企业联合案例:黑龙江省富裕县。

三、企业发展战略之二:加强管理。

案例一:河南省济源市。

案例二:江西省宜丰县。

四、企业发展战略之三:资产重组。

五、企业发展战略之四:产权改革。

六、股份制。

第四章县属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下)。

七、股份合作制。

案例一:山东省诸城市。

案例二:四川省宜宾县。

八、租赁。

九、拍卖。

案例:江西省泰和县。

第五章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关于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问题。

三、关于乡镇企业融资问题。

案例一:江苏省镇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案例二:安徽省铜陵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四、关于乡镇企业技术进步问题。

案例:河北省冀州市—。

五、关于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

六、关于乡镇企业集中布局问题。

第六章专业市场建设。

一、我国专业市场的兴起。

二、专业市场的类型、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

三、建设专业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一:浙江省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

案例二: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批发市场。

案例三:辽宁省海城市的西柳服装市场。

第七章县域城镇发展。

一、小城镇的地位与作用。

二、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小城镇发展和布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县乡财政问题。

一、县乡财政困难分析。

二、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

三、县乡财政体制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http://。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三

摘要:强化活动课文是地理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在活动课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活动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思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材(人教版)活动课文教学;存在问题;探讨和研究。

在教材结构中加大“活动”的力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的主要特点。教材每个框题下的课文都是由“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共同构成。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叙述式”课文一样,承担着新知识的教学功能,又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增强了教材本身的探究功能。可以这样说,实验教材结构上的最大变化就在于强化了“活动”内容,而教师对活动课文的教学情况代表着教师是否具有新课改的理念,活动课教学的成败是地理新课改成败的重要标志。从地理新教材(人教版)的实验情况来看,教师虽然重视活动课文的教学,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有所改进,地理学科就不能实现本次课改的目的和宗旨,地理教学将是穿新鞋走老路。

本人就实验的体会和对活动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归纳出在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及其十二种现象,旨在引起所有实验教师对活动课教学的关注和探讨,更好地来研究和重视活动课的教学。

一、活动课文的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

现象1。活动课被教师讲述包办代替,活动变成了“满堂灌”。

现象2。教师不是把“活动”看作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自觉需要,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点辍。学生活动不充分。

现象3。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人活动,怀疑学生的活动能力,只怕因学生活动而浪费了“讲授”时间。

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强化“活动”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得到保障。如果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宗旨,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就得不到落实。

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自然和人文事象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学生有上好活动课的基础。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不仅应让足上好“活动”课,而且应在“叙述式”课文的教学中同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评、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师的包办代替。这既符合地理课自身的特征,也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

二、教师对活动课文的理解呆板,活动缺乏设计,活动内容厚此薄彼。

现象4。教师把“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人为分割,不能根据需要对课文进行有机组合,只是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

现象5。活动中教师不能创设活动情景、构筑活动平台、不能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重新安排和补充活动内容。

现象6。活动课教学同样不能走出“知识教学”的藩篱,急功近利思想依然存在。重知识性活动,轻能力、情感性活动。

现象7。重课堂活动,轻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材料收集、学习成果展示等许多需要延伸到课外进行的活动课内容被忽视。

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安排,变更授课顺序,对“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进行整合,对教材上的活动呈现进行重新加工,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更具探究性的内容,灵活地上好活动课文。而不是拘泥于教材上的活动内容及其呈现模式,做教材的奴隶。

上好活动性课文一定要冲破“知识教学”的藩篱,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欧洲西部”有这样一项活动:模拟一次暑期欧洲旅行,请你设计好旅行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如果仅从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的影响来看,是否进行这一活动似乎并无大碍,但完成这一活动,学生必须经过在报刊、书籍、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其他学生分工合作,交流学习成果等过程。这一活动过程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活动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最好途径。在新课程实验开始阶段,教师应树立学生活动不嫌多的思想,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参与活动就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活动。

三、教师专业储备不足,跟不上活动课教学的要求。

现象8。新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当今社会同步发展,有些教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活动课内容往往让教师陷入窘境。

现象9。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陈旧,使丰富的活动内容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往往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

现象10。教师仍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孔出现,而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地理实验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热点问题和边缘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国际经济合作、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等等。这些问题主要在活动课文中出现,上好活动课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关注相关知识的发展变化。

学生的学习已经社会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远远超出课堂,学生的某一方面知识可能已经超过教师,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就不可能把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整合。面对新课程地理教师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不能因为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后而影响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四、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仍是过多的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象11。活动课的评价仍局限于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上,不去注重对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作用。

现象12。评价过分注重活动结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不去挖掘和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测量、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投人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等,而不只是评价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

许多活动的评价不应苛求学生参与活动后有无完整的结果,而应夸张地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长处。如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搜集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看一看联合国参与了其中哪些问题的调解和解决。对这一活动评价的重点不是学生对热点问题找得准不准,而是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勇气。这样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参与活动的兴趣。

参考书:。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四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

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

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五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家庭教育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儿童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六

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安排。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认真搞好选题、强化各环节过程管理,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毕业生的业务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独立检索资料、阅读文献、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实证研究、数据及文字处理等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锻炼。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

1、毕业论文学生应完成的文字工作量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为:本科生10000字左右,专科生7000-8000字左右。

2、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要求(祥见附件二)。

(4)关键词(中文和外文);(5)引言;(6)正文;(7)结论;

(8)参考文献与附录。

3、毕业论文定稿后应使用学校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一式两份交给指导老师。

三、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2013年3月初——2013年5月底或6月初。

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一给出了论文参考选题,每位同学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导师指导下选定一个合适的选题进行撰写。

五、毕业论文答辩。

每一位同学都要参加论文答辩,每人答辩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其中:个人陈述10—15分钟,回答问题10—15分钟。不参加答辩者将没有毕业论文成绩,不予按期毕业。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2013年1月。

附件一:2013届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4.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形态和结构变革研究。

8.××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商业伦理责任研究9.××企业文化的构建研究。

10.跨国公司管理中跨文化冲突问题研究。

11.××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35.安徽××地区城镇化与安徽现代化的关系研究36.××地区创业者素质研究。

37.关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38.关于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研究——以××企业或行业为例。

44.中外轿车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45.我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对策研究。

77.中国汽车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78.中国电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87.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88.会展经济运作模式研究。

95.我国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环境研究。

99.区域经济发展中地区性人才政策研究100.我国体育行业市场运作模式研究。

101.对我国政府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证分析。

125.试论中小企业经营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126.论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

127.不确定信息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141.企业品牌战略研究14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43.企业技术进步支持体系研究144.企业营销管理研究145.广告策划研究。

150.论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附件二: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目录(四号黑体,居中)。

2.1××××××(正文第二章第一节)„„„„„„„„„y。

2.2××××××(正文第二章第二节)„„„„„„„„„„„„„y。

2.x××××××(正文第二章第x节)„„„„„„„„„„„„„y3×××××(正文第三章)„„„„„„„„„„„„„„„„„„y„„„„„„„„„„„„„„„(略)。

页面设置:a4纸排版,上下空:3cm左右空:2.8cm。

毕业论文标题。

(大标题:2号黑体;居中;上空1.5行,下空1行)摘要:(四号黑体,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关键词:(四号黑体,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中文摘要单独一页。abstract:(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顶格),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

keywords:(四号timesnewwroman字体,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每行与冒号对齐。英文摘要单独一页。(空一字距离)引言(或绪论)(每一章分页)。

1.1.1(空半字距离)×××××(正文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缩进两字)。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bc图、表及公式编序统一用二级编序,如:

图1.1(空一字距离)图书仓库管理系统。

(五号黑体,图下方居中,上下各空0.5行注解等用5号宋体)表1.1(空一字距离)图书结构表(五号黑体,表头居中,上下各空0.5行,注解表格内容等用5号宋体;表格外框线为1.5磅粗线)结论(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谢辞(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参考文献](小三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1行))(分页)。

[1]×××××××(小四号宋体,顶格,行距固定值18磅)×××××。

[2]××××××××××××××××××××××××××××××ׄ„„„。

[10]××××××××××××××××××××××。

„„„„注释:(五号宋体)。

附录:(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2磅)。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且在文中确实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期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者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作者名.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高校标注到学院或系),年份.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发表或更新日期.报刊: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七

感谢我的恩师一一教授。老师既注重培养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手把手的教予我们很多实践操作能力,让我们知道不仅要动脑,还要学会动手;从老师身上,总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来不及用语言一一表达的东西。老师的恩情,我将铭记在心。

感谢评阅论文和参加论文答辩的苗元江老师、陈建华老师、杨琳老师、罗良针、王自强老师、杜志强老师等各位老师,是您们在对我论文的质疑和批评中,让我更加明确了航行的方向,您们就是照亮我航行路线的灯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应该感谢的是我那依旧操劳着的父母,是他们的辛勤劳作才让我有机会在校园里待到快而立之年。终于,带着点点期待我要毕业了,他们也可以歇歇了。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八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九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教学情境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设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措施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选题的意义:

1.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产生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积极、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是儿童开展智力活动的'助推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则是调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基本手段。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是现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而且夸美纽斯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5]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里说到:“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6]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国内的相关研究:高俊霞在《新课程周刊》中发表的“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一文中对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进行了阐述[7],范凤兰在《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了“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含义、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作用、做法都进行了阐述。[8]朱丽荣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对教学情境的概念、怎样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9]王丽萍在《成才之路》发表的“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文中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引言:

(一)教学情境的定义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

二、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

三、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特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原则。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方法。

1.生动讲述法。

2.游戏法。

3.实物演示。

4.图画。

5.音乐。

6.课件展示。

7、实际生活。

四、创建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通过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特征和原则之后,怎样去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

重点和难点:怎样去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及创建情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从教学情境的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的研究,提出创设有效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对策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会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借鉴别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深入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技术路线:

一、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

二、选题。

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

四、根据资料和研究计划拟写开题报告。

五、进行开题报告的答辩。

六、撰写论文初稿。

七、对论文反复修改、定稿。

八、参加论文答辩可行性分析:

主观上:

1、对课堂情境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在教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及做过相应的探讨客观上:

1、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2、有教师耐心、精心的指导。

3、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也比较多,但有的只是针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怎样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方面,不全面。而本论文试从教学情境的定义、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怎样创设有效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诸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一、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x年11月)。

二、选题(x年11月中旬)。

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x年11月中旬——x年11月下旬)。

四、根据资料和研究计划拟写开题报告(x年11月——x年12月)。

五、进行开题报告的答辩(x年12月上旬)。

六、撰写论文初稿(x年12月——x年3月)。

七、对论文反复修改、定稿(20xx年3月——4月下旬)。

八、参加论文答辩(20xx年5月)。

预期结果:在20xx年5月完成论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迎久.谈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5).

[3]王玉梅.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6).

[4]李德全.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3).

[5]李士亮,张玲.浅议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化教学[j].山东教育,2005,(11).

[6]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7]高俊霞.情景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j].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8).

[8]范凤兰.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9]丽荣.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

[10]王丽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成才之路,2009,(8).

[11]王永宽.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文教资料,2005,(3).

[12]郝存仁.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13]郑裕玲.走出“情境教学”的误区[j].教育论坛,2009(5).

[1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5]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6]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专业论文汇总篇十

发布时间:-03-12。

2.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

3.“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

4.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

5.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主义。

6.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

7.论学习策略教育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8.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9.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10.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研究。

11.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12.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

13.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14.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

1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16.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基点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7.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

18.深圳中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研究。

19.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

20.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21.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选择与财政政策。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

2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

24.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25.试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

26.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27.初中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8.基于情报检索语言互操作技术的集成词库构建研究。

29.《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文与接受。

30.基于asp开发的在线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

32.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3.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34.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源及其相应意义。

35.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36.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

37.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38.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39.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

40.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1.远程教育中情感信息的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

42.基于情感计算的图像检索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43.gdp危险期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4.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45.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46.论当前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47.生活与教育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48.教师教育智慧的涵义、基本要素及生成。

49.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50.内蒙古地区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51.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

52.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

53.唐代岭南谪宦及其对该地区教育的贡献。

54.人文精神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育。

55.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研究。

56.“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

57.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研究。

58.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运营模式探究。

59.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60.学生的教育消费需求与高校面临的挑战。

61.中韩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62.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6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研究。

64.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