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7:46:06 页码:9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优质13篇)
2023-11-24 07:46:06    小编:ZTFB

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总结时要尽量做到言之有物,突出实质性的收获和收益。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总结写作水平。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一

一、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登高》教学设计。

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设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一、美读法。通过美读以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二、对比阅读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赏析。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显示写杜甫的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能背诵一首我们共同欣赏吗?(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登高》(板书)。

(解说:运用对联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能将以前所学诗歌与现在所学的联系起来,便于衔接、比较。)。

2、提问:请大家思考,你以前是怎样学习诗歌的?

(解说: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3、放古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音乐,老师在深沉的音乐中满怀深情的朗读《登高》全诗。

二、鉴赏诗歌、体会意境。

(解说:以上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鉴赏诗歌的能力,抓住景物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复杂感情,突破重点。)。

3、男生齐读前两联,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在“大脑的荧屏上”播放画面。教师描述: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急风、高天、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些画面,然后让这些画面动起来,诗人登上高处,感到猎猎秋风,聆听空谷猿鸣,再移动画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教案《登高》教学设计》。

(解说:将前两联诗句转换成描述性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头脑中再造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解说:秋不一定可悲,但杜甫为什么会“悲秋”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总结:正因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困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才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作客”、“多病”、“艰难”、“潦倒”)。

三、构思画面,配解说词。

学生齐背全诗,然后给每一联设计一幅图画,再给设计的画面配上解说词。

(解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且更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问难度较大,教师先提供用多媒体展示的范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创新点应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四、深化鉴赏,学会运用。

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哪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在提示学生注意颔联,这一联现在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事物要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

(解说:学习诗歌的目的最终还在于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让学生明确古诗文中的很多名句,由于时代的演变,现在都赋予了它新意,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应自觉加以运用。)。

五、比较阅读,对比赏析。

讨论明确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叶落、风急、枯藤、老树等深秋的衰象,抒发诗人的愁苦悲凉之情,抒发的感情是与羁旅行役或游子思乡有关;另外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作为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感。不同点是《登高》除表达羁旅之愁外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登高》选景上动静结合,尤善描写景物的动态美。《天净沙·秋思》写景上没有《登高》诗气势恢宏、雄浑。

(解说: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利用比较法设计课堂教学,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六、总结全诗: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杜甫的《登高》,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我们学习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于他的忧国忧民和自身的坎坷遭遇。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他,我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多媒体显示诗歌,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师生共同朗诵)。

诗人杜甫。

在《月夜》的清辉中/嗒嗒的拄拐声/伴着你孤独的深吟//。

七、布置作业。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二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落叶无边萧萧下。

长江不尽滚滚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三

本节课我讲的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我涉猎了大量有关杜甫的书籍,然后总结归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生了解杜甫。其次,我在网上搜索名人名家的朗读,让学生聆听名人名家的诵读,领会诗人写豪情、感沧桑的情怀。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通过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本次教学,加深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杜甫的一生。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快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课堂气氛融洽。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讨论和辩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这次授课,我的收益颇多,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足之处是在这节课上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过少。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五

我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的价值有哪些?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二是,师生课堂的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尤其是教材的核心价值?师生的教学行为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心智结构其价值是否达到了最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力图去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去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应该说《登高》这一课的教学,是能够较好地体现我的教学理念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对《登高》的教材教学价值的.认识和这堂课所表现出来的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处理。

在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只选了一首,不像原来人教版的教材选了五首。但是学生在初中曾经学了不少杜甫诗歌。不过在初中的教学,多是就诗而读诗,难通过诗歌对杜甫进行深层次的把握。而到了高中,学生应该有能力透过某首诗歌对诗人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登高》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一首杜甫诗歌,它应该承担三重教学任务,或者说,它有三方面的教学价值。

其第一重教学价值,就是读懂这首诗歌,理解这首诗,这只是其最浅层价值,或者是诗歌的原生价值。因为如果教材不选这首诗,而是选的另一首诗,就不存在一定要读懂这首诗了,而要读懂的是另一首诗了。

其第二重教学价值,是任何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歌都可能要承担的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阅读,把握读诗的某种或某些方法,培养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也就是所谓举一反三,由一篇的教学而带动一类的阅读。这是属于本诗教学价值中的一般价值,是属于所有古典诗歌的共同的教学价值。

其第三重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这应该是本诗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的特殊价值。而这一教学价值由于粤教版必修教材没有提供其他杜甫诗歌,那么《登高》就成了这一教学价值的唯一承担着。

我的这堂课,自我感觉是基本达成了我对本诗的教学价值的理解,或者说《登高》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本诗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杜甫诗歌的三重教学价值。

首先,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原生价值。这节课对本诗进行了三轮解读,第一轮,通过学生研究的汇报,基本读懂了本诗;第二轮,通过与其他六首诗的比较,对《登高》做了比较立体的解读,学生应该是比较深入地理解并鉴赏了《登高》这首诗;第三轮,对本诗的艺术层面的把握,也表明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应该是很到位了。这样,也就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第一重教学价值:读懂这首诗歌。而且不仅读懂了这首诗,还基本读懂了其他六首诗。

第二,第二重教学价值是把握读诗的方法。通过本诗的教学,学生应该是基本把握了两种读诗的方法,一是由形象入手,透过诗歌的物象和诗人形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二是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七首诗的比较,学生对于“登高”这一类的诗歌有了初步的类型的把握,从学生对其余六首诗的理解情况看,说明他们透过形象把握情感的方法是基本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举一反三、由一篇带动一类的目的;而且通过比较来读诗,也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三,以《登高》为入口,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也基本做到了。通过与其他五位诗人的诗歌的比较,学生发现其他诗人的诗歌大多侧重于自我,而杜甫的诗歌在抒写自我的同时,更能看到那个时代,这个结论是教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的,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而得出的。同时,通过同学对诗人形象的选择,也让他们真正看到了杜甫人格的崇高,基本领略到了“诗圣”的品格。最后一个环节对《登高》艺术特色的把握,也让学生基本把握了“诗圣”的艺术性含义。

从这三个方面看,我自我感觉,这堂课,采用“以一拖六,以六促一”的教学策略,较大限度地实现了本诗的教学价值。

第二个问题。教学行为怎样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问题。

当然,教学行为的价值包括对教材价值的把握,但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开发学生的语文心智潜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心智潜力的生发平台;二是适当发挥教师的价值,让教师成为学生心智结构的助力器,而不是挤占学生心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行为主要设定两个点:

一是让课堂建筑在学生的自学的基础上。我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自学铺路、课堂提高、训练筑基,活动构建”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学的教学,课堂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挺进。我这堂课的一个环节,“基本解读环节”,就是结合学生自学情况的汇报展示,相机点拨。这样的教学,我觉得能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课文成为了学生进行语文心智建构的实践的空间和平台,给了学生自我充分发展的机会。在我看来,语文教师的最大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自己的“教”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关键看学生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但同时,教师又不能无所作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当学生有“愤”有“悱”时,则当适时以启以发。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台阶,让学生自我跃升。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的是将杜甫的《登高》与其他诗人的六首登高诗作比较。但比较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探究。补充的六首诗,基本上由学生自我探究而把握。我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曾为我捏一把汗,认为人家一节课仅仅学《登高》一首诗都有些紧张,我还要比较六首诗,而且全由学生自学,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学生不仅完全依靠自学基本读懂了这六首诗,而且还将其与《登高》做了比较深入的比较。其实,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曾担心,但是,作为老师,其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搭起一个一个的台阶。我搭建的台阶,就是在第一个环节,紧紧扣住“从形象入手把握诗人情感”这个基本方法,由于这一步的学习到位,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学习其他六首诗的时候,就比较顺畅了。而且我在要求学生将这六首诗与《登高》作比较的时候,反复强调三个方面的比较,一是物象,二是诗人形象,三是诗人情感,实际上是在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由于搭建了这些台阶,所以他们比较的时候就比较自如。而且六个组,是各领一首的任务,相对并不很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果然越到后面,比较就越精彩。当然,教师在教学工程中的除了为学生适当搭建跃升的平台之外,还必须在他们自我跃升的过程中,适时地扶一把。所以,在他们比较的时候,他们能说清,我绝不说,他们不能说清,我则适当地问一问,稍作提示。

我个人对这堂课的效果相对比较满意。它能基本体现我的“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教学追求。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像这堂课,由于安排的任务相对较紧张,因此有些部分的过程难以充分展开,如第三环节对杜甫诗歌艺术性的探究,就显得有些匆忙。而且,这样的教学可能适合程度稍好的班级,程度略差的班级,教学的难度就不能设置这么大。第三,如果学生没有充分自学,那这个课就只能是另外一种上法了。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六

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设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

一、美读法。通过美读以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二、对比阅读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赏析。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点拨法。

多媒体。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显示写杜甫的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能背诵一首我们共同欣赏吗?(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登高》(板书)。

(解说:运用对联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能将以前所学诗歌与现在所学的联系起来,便于衔接、比较。)。

2、提问:请大家思考,你以前是怎样学习诗歌的?

解说: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3、放古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音乐,老师在深沉的音乐中满怀深情的朗读《登高》全诗。

二、鉴赏诗歌、体会意境。

(解说:以上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鉴赏诗歌的能力,抓住景物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复杂感情,突破重点。)。

3、男生齐读前两联,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在"大脑的荧屏上"播放画面。教师描述: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急风、高天、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些画面,然后让这些画面动起来,诗人登上高处,感到猎猎秋风,聆听空谷猿鸣,再移动画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教案《《登高》教学设计》。

(解说:将前两联诗句转换成描述性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头脑中再造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解说:秋不一定可悲,但杜甫为什么会"悲秋"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总结:正因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困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才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作客"、"多病"、"艰难"、"潦倒")。

三、构思画面,配解说词。

学生齐背全诗,然后给每一联设计一幅图画,再给设计的画面配上解说词。

(解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且更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问难度较大,教师先提供用多媒体展示的范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创新点应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四、深化鉴赏,学会运用。

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哪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在提示学生注意颔联,这一联现在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事物要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

(解说:学习诗歌的目的最终还在于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让学生明确古诗文中的很多名句,由于时代的演变,现在都赋予了它新意,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应自觉加以运用。)。

五、比较阅读,对比赏析。

讨论明确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叶落、风急、枯藤、老树等深秋的衰象,抒发诗人的愁苦悲凉之情,抒发的感情是与羁旅行役或游子思乡有关;另外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作为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感。不同点是《登高》除表达羁旅之愁外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登高》选景上动静结合,尤善描写景物的动态美。《天净沙·秋思》写景上没有《登高》诗气势恢宏、雄浑。

(解说: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利用比较法设计课堂教学,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六、总结全诗: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杜甫的《登高》,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我们学习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于他的忧国忧民和自身的坎坷遭遇。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他,我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多媒体显示诗歌,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师生共同朗诵)。

七、布置作业。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七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六中学涂丽平从张家界市一中赛教回来以后,我仔细反观自己的这堂诗歌鉴赏课,觉得在诗词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能增添无穷的魅力。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指导朗读《登高》时,我先给学生展示几幅萧索的秋景图,然后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该重读,哪些字该轻读,哪些字须短暂有力,哪些字该绵延婉转,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是个当中那股扑面而来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对学生感悟诗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俺是作用。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

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登高》首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丰富,特征凸显,而意境恢弘阔远,苍凉迷蒙,学生势必难以一下子了然于心,顿悟于神,我就想办法借助媒体手段展现诗人见闻之图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特点的词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进行探究,然后归结。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竟创设了怎样的情景,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只有的`艺术之美?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图景,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我布置的问题。在一番沉思,讨论与交流之后,终于心领神会: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秋”在中国文学中,多是表现生命将逝,或者叶落归根引发的思乡之情。后者从空间上作笔,滚滚江水,昼夜不停,跨越时间,从而感受到人生短暂。在中国文学中,“流水”这一意象,多是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这样,通过时空的交错,不但使诗歌跨越时空,而且使诗歌的的境界更为开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长年飘泊的无尽生涯。

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巧妙的板书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登高》一诗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设计了如下板书:

登高。

唐杜甫。

国家之悲。

悲景:自然之悲。

触景生悲寓悲于景情景交融人生之悲悲情:社会之悲悲多难遣悲上加悲直抒胸臆。

如此板书,扫清学生对这首诗思路、手法与情感抒发的重重障碍,既抓住了杜甫《登高》一诗当中灵动多变确有恰到好处的抒情方式这个重点,也突破了让学生细细密密真真切切体味诗人悲愁悲苦之情这个难点。再加上媒体教学的多变性与灵活性,所以当最终屏幕定格于此事,学生也感到赏心悦目,茅塞顿开。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八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六中学涂丽平从张家界市一中赛教回来以后,我仔细反观自己的这堂诗歌鉴赏课,觉得在诗词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能增添无穷的魅力。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指导朗读《登高》时,我先给学生展示几幅萧索的秋景图,然后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该重读,哪些字该轻读,哪些字须短暂有力,哪些字该绵延婉转,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是个当中那股扑面而来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对学生感悟诗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俺是作用。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登高》首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丰富,特征凸显,而意境恢弘阔远,苍凉迷蒙,学生势必难以一下子了然于心,顿悟于神,我就想办法借助媒体手段展现诗人见闻之图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特点的词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进行探究,然后归结。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诗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那么这两句究竟创设了怎样的情景,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只有的艺术之美?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图景,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我布置的问题。在一番沉思,讨论与交流之后,终于心领神会: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秋”在中国文学中,多是表现生命将逝,或者叶落归根引发的思乡之情。后者从空间上作笔,滚滚江水,昼夜不停,跨越时间,从而感受到人生短暂。在中国文学中,“流水”这一意象,多是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这样,通过时空的交错,不但使诗歌跨越时空,而且使诗歌的的境界更为开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长年飘泊的无尽生涯。

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巧妙的板书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登高》一诗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设计了如下板书:

如此板书,扫清学生对这首诗思路、手法与情感抒发的重重障碍,既抓住了杜甫《登高》一诗当中灵动多变确有恰到好处的抒情方式这个重点,也突破了让学生细细密密真真切切体味诗人悲愁悲苦之情这个难点。再加上媒体教学的多变性与灵活性,所以当最终屏幕定格于此事,学生也感到赏心悦目,茅塞顿开。

多媒体技术,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诗歌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登高》前四句写诗人登高闻见之景,景中藏情:一、二句为局部近景,着重对秋声、秋色的刻画;三、四句为整体远景,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通过细致的描摹和大笔的勾勒,诗人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而又无比苍凉的秋江图景,烘托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怀。后四句则直接抒情,情中见景:诗人从“万里”之外、“百年”之间落笔,在极其壮阔的背景之下,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诗人的不幸正是和“艰难”的时事、危难的国运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将个人的坎坷命运推向了国家兴衰的高度。至此,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辽远壮阔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诗呈现出高浑、悲壮的美学品格。然而,万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体之于诗歌教学。诗歌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习得以及语文素养的积淀是有效还是抑制,是强化还是削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比如以下弊端:一是依赖媒体,华而不实。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明显优点,因此“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普遍存在,比如这次赛教的六堂课就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课件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然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二是盲目代替,魅力散淡。多媒体课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上,很难或者很少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高中诗歌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位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况且无论哪首诗歌是非读不能明其真谛的,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三是按部就班,思维受限。由于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因为诗歌语言本身的跳跃性与丰富性,使得诗歌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诗歌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多媒体。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3、启发式教学:

(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一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明确:诗中运用一系列带有秋季季节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天地萧瑟悲凉、凄清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无尽的悲凉。由眼前景转入眼前身。

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二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登高教学板书设计篇十三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一课时。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