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6:20:11 页码:11
最新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模板17篇)
2023-11-10 16:20:11    小编:ZTFB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写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时更好地把握要点。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一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

2、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二

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7、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

8、为击破沛公军。(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9、加彘肩上。(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八、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

(8)秋毫无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长歌当()哭桀()骜()立仆()殒()身不恤()菲()薄黯()然浸渍()喋()血。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生杀予夺直接了当贻笑大方隐约其辞b自惭形秽莫可名状名列前矛轻手蹑脚。

c深沟陷壑影影绰绰满目疮痍暴戾恣睢d花团锦簇好高骛远谬种流传贫瘠不堪。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b)。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的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受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都熟悉了。

c每当夜暮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5.根据课文填入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下列段落:

真的猛士,敢于()惨淡的人生,敢于()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四

见:

徒见欺(被)。

于是王召见(接见)。

我见相如(看见,遇见)。

不见水端(看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

计:

计未定(计策)。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臣从其计(主意)。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往,去)。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_如不能举(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长地提升学习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读懂、读通仍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那是违背文言文教学规律的。

二、复习要点:

1.朗读背诵;《荆轲刺秦王》。

附背诵部分: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概括要点;。

3.提取精要;。

4.培养语感。

检点:(1)查考符合与否;查点。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

敷演:叙说并加以发挥。

甄别:审查辨别。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思忖:思量。

商榷:商讨。

勾销:取消;抹掉。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在山林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运输和排水,也用于通风。

不啻:如同。

犄角:(1)角落。(2)动物的角。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光宗耀祖: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

汗流浃背: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浃,湿透。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鬼迷心窍: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恪尽职守:谨慎而尽力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

苟延残喘: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五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曹禺,原名万家宝,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5.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6.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7.《辛德勒名单》是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000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故事。

9.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11.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5.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有《乐章集》。

17.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9.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有《珠玉词》。

20.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六

1、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做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作家、政治家的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教材中。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三、语文学习时间相对减少。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四、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自主能力、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八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沁园春()百舸()坎坷()拜谒()遏制()竭力()挥斥()干坼()遒劲()酋长()谩骂()散漫()花蔓()惆怅()稠密()绸缪()寥廓()峥嵘()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

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词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彷徨()彳于()颓圮()舷梯()娴熟()悬崖勒马()弦外之音()按捺()刚毅木讷()方凿圆枘()静谧()猕猴()所向披靡()奢靡()矫揉造作()繁衍()挑衅()。

2、成语悬崖勒马:。

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弦外之音:。

1、字音大堰河()荆棘()火钵()忸怩冰屑()凌侮()叱骂()。

团箕()给予()碾了三番()。

3、词语童养媳:。

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

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瓦菲:。

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典押:。

典和当忸怩不安:。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咒语:。

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天伦叙乐:。

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青的成名作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一词多义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见其发矢十中_,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动刀甚微(轻微)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鄙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使的人今义:。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今义:。

妻子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夜缒而出,见秦伯(在夜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名词做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动词做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加强,削弱)使动用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意动用法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特殊句式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省略句(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敢以(之)烦执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荆轲刺秦王【词语】荆轲拜谒督亢谬误偏袒扼腕厄运濡染怯懦伤创办目眩鲰生箕踞:。

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戮没:。

杀戮和没收拊心:。

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成语】切齿拊心:。

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又作切齿腐心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图穷匕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_毕露淬火猝然忤逆铁杵创发上指冠:。

形容极度愤怒悲歌击筑:。

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

常作悲壮之声【文学常识】《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鸿门宴【词语】樊哙目眦卮酒参乘啖肉刀俎彘肩瞋目鲰生:。

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鲰,短小、浅陋飨:。

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意为犒劳【成语】劳苦功高:。

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秋毫无犯:。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字词:。

洗涤攒射尸骸杀戮辗转黯然绯红不惮:。

不怕诧异:。

觉得奇怪踌躇:。

犹豫菲薄:。

这里意为微薄喋血:。

_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寥落:。

稀少浸渍:。

浸润,渗透桀骜:。

形容性情倔强骜:。

不顺从惩创:。

惩罚,惩治。

二、成语:。

长歌当哭:。

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

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殒身不恤:。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

死亡恤,顾虑。

三、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

一、字词:。

二、文学常识:。

一、字词作揖狗吠叱骂煎熬租赁篱笆揪回来二、成语绿草如茵:。

茵,草垫子呕心沥血:。

形容费尽心思。

三、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主要作品:。

骷髅噩梦焦灼嚷骂娼_胆怯拎着弄堂搽粉锭子怔住。

二、课内成语:。

1、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

2、里应外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3、不假思索:。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三、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九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证。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法:立论,驳论。

5,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议论文论证法:

例证法,对比法,比喻法,引证法,用典法,归纳法,演绎法,引申法,假设法,类比法。

记叙文。

口诀:把题目演绎为一个故事(情节)。

把故事表达成一个思想(情感)。

将这种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情境)。

谓前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借景抒情:前是景物,后是抒情。

寓情于景:都是景物。

情景交融:景物都用修饰。

语言艺术:化用成语。

用谐音。

运用修辞,夸张,对比。

概括特点,标新立异。

以情动人。

三,古诗古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内容:风(民间歌谣)雅(正统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愿)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铺垫,《孔雀东南飞》开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四言叙事),汉乐府(五言叙事)民间文学,汉末魏晋,中国诗歌承前启后。

离骚(杂言抒情),汉赋(四六文抒情)文人创作。

意象=物象+情意。

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对偶分工对,宽对。

工对:诗词一字一对。

宽对:宽放对偶。

顶真。

前后紧凑,气势顺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我国古代乡情诗歌中的明月短笛。

月亮有母性情结,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笛声在诗歌中的作用:衬悲情,引乡情。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特点:形散神聚。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通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通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通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通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

(通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通资)。

亦曷故哉(通何,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肉袒伏斧质(通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通否)。

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通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通佯,假装)设九宾于廷(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请奏盆。

秦王(通缶)。

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嫌隙)。

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通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通毫,丝毫)。

泾流之大(通径,直)。

不辩牛马(通辨,分辨、辨别)。

其不仁兹甚(通滋,更加)。

故择先王之成法(通释,舍弃,抛弃)。

尝一。

肉(通脔,切成块状的肉)。

雍水暴益(通溢,涨水)。

溺死者千有余人(通又)。

2、一词多义(例)。

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语文的知识点包括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使用修辞、文言文,以及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等。这些知识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马上掌握的,需要你化整为零,逐个去解决。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或一些卡片,把不熟悉的字词记录下来;然后利用点滴的时间来记忆,比如饭后的五分钟,睡觉前十分钟等等。熟悉的东西一笔带过,不熟悉的东西要做详细的记录,对于易错的地方要用红色的笔做标记,这样在记忆时就会有强的针对性。需记忆的知识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本。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语文学习的“宗”即为课本。一遍遍的课文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作用,其实包含着字音字形、成语应用、写作方法方面我们学习的内容。此外,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的积累绝大部分也是从课本中来的。现代文主要看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及书.释,文言文则要记忆各个文言实、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且要善于联想,举一反三。

二、试卷讲义。考试时自己读错的字、写错的词、不理解的成语都是必须摘录记忆的内容,除了这些实在的基础知识,从试卷中我们还可以获取解题技巧。例如诗歌赏析,从练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诸如常用写作手法、常用抒情方式以及常用意象表达的特殊感情等。

三、课外读物。多阅读能帮助我们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葳蕤、卑鄙、蹑丝履、玳瑁、流纨。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体裁衣、否极泰来、白鹄、婀娜。

踯躅、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怅然戊戌、戍守、彷徨。

诗三首。

1、字词。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宾、阡陌。

羁鸟、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很多同学在平时上课时不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考试中对于这部分的考察范围比较少,但其实几乎每年的高考试卷上都有一些相关课内的考试内容,而且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复习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考点的理解,因为课本知识都是在考试大纲的覆盖内容内飞,所以对于明年高考语文来的同学来说还是要注重课内的复习,并对课内的讲读篇目要落实和过关。

诗文默写一直是高考中的固定题型,虽然分值不大,但是这是我们应该可以拿到的分数。只要按照平时的教学要求对文章进行了背诵,那么就可以轻松的拿到这几分所以学生首先必须首先掌握好高中课内的所有背诵内容,同时把握初中的课内要求背诵内容,再去掌握课外的背诵,这些要点考生必须了解,同时是复习背诵默写的一个方向,只有了解了这个方向,才能"万无一失"。

现在很多省的语文作文命题都是用的开放性材料,即所谓的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和过去材料作文的区别在于:过去材料作文中的倾向性明显,引导性明显。而新材料作文相反。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主要意思,不违背主要倾向,有关联,任选角度,可以是材料的意思,或者是补充,或者是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不足的,这些都可以。"所以,相对来说新材料作文更有利于同学的把握和发挥,同学可以在多积累素材,在考试中就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挥的。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尽管谁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就现实来看,真正努力学语文的同学并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同学中普遍存在的二种错误认识。

1、认为语文拉分不大。

这些同学似乎很精明,常拿语文和数理化比较,认为语文的拉分远比不上理科。他们看到语文成绩最落后的也能考七八十分,秀的也就一百二三十分,相差五六十分,不大;不像理科,的近一百五,最低的也许五十以下,相差一百,真是悬殊。这种比较从表面看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经不起推敲,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一面。因为真正称得上拉分的应该是总体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之间的比较,看他们是否因为某一门功课的缘故而使总成绩受到了影响,这两位学生应该是具有可比性的。如果两位学生总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也就不具备可比性,那又何必比呢?再说,我们看拉分,不应局限于个别与特殊,应着眼于整体与普遍,就全体看,在高考中,因为某一门理科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并不比因为语文而损失几十分的同学多。每年高考,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只考八十来分,也会有一批学生语文考到一百二十多分,之间的较为普遍的拉分是三十至四十分。而一门理科的较为普遍的拉分也就三四十分,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去看前几届的毕业生的高考成绩而得到证明。

2、认为语文提高不快。

语文的“广”和“深”常令人望而生畏,以致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语文要提高比什么都难。语文的学习好比在一湖水里放盐,明明放了很多,依然尝不到咸;不像有的功课的学习,好比在一碗菜里放味精,放一点点就感觉很鲜。然而,盐放几天也许感觉不到,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是一定可以感觉到的。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功课的;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端正了语文学习的态度,确立了语文学习的信心,下面的学习方法才能对你发挥作用。

高三复习,时间有限,但同学们同样需要重视课本,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背一背,做到“心中有本”。

高三要想复习效率高,必须适时总结归纳。总结已做过的题,归纳做题方法及解题思路、设题角度及答题要点。多动手,勤总结。以点带面,化繁为简。

制定适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语文复习计划,做到天天有事做,时时有目标,不急不躁,保持适当的压力。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说,通“悦”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22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2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26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7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29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词的全名为曲子词,又叫长短句,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作品《雨巷》。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高一语文过秦论知识点总结篇十七

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