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8:32:42 页码:14
最新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汇总13篇)
2023-11-24 08:32:42    小编:ZTFB

跆拳道是一门强调礼仪和技术的武术运动。怎样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报社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一

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关于中秋节,你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的极其珍贵,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这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

2)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3)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4)中秋节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5)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6)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

7)沧海月明,思念越千山;烟波万重,祝福遥相送。为了生活,披一身风霜,你奔波异乡;追逐梦想,藏一怀衷肠,你步履匆忙。不同的地方,一样的月亮,中秋佳节,不论你身处何方,都愿花好月圆人安康。

8)嫦娥说:月宫寂寞空相守;吴刚说:这砍树何时是个头;玉兔说:啥时带我去旅游;短信说:诚挚祝福祝中秋。祝:中秋快乐!

9)涵虚云雾分,人向广寒奔。蟾宫折桂日,岂敢笑王孙。中秋共晴光,美景伴良辰。药经灵兔捣,玉液满金樽。举杯同祝愿,月圆永无痕。

10)皓月当空思念浓,桂花飘香暗浮动。经年相别各西东,你奔我忙难相逢。美好生活双手中,幸福日子不落空。心香一瓣知情重,佳节祝福遥相送。花好月圆人长久,心想事成圆美梦。衷心祝你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二

尽管中秋节在我国流传时间甚远吗,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不过其实中秋节普及于汉代,在汉代“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

而中秋节被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则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比如唐朝时期的大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玉阶生白露,bai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等等。

当然,越接近于现代,对于中秋节这个节日也就越看重,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也是借月亮抒情。

在明清时期则是将中秋节定位全国性的重要节日之一,此时中秋节在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等等。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三

20xx年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体现公司对全体员工的关怀,公司决定发放中秋节福利,具体如下:

一、发放福利对象:全体员工;

二、发放福利时间:20xx年9月18日;

三、发放福利规格:每为员工2盒月饼;

宁波达尔轴承有限公司。

工会委员会。

行政部。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四日。

抄报:公司领导抄发:各部门张贴:公司及各厂部宣传窗。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四

中秋节就要到了,20xx年9月19日中秋节是一个中国传统大节日。这个节日是团圆,走访客户的好日子。所以中秋节如何送礼,中秋怎么送礼就是在这段时间一直困扰很多人的一个大问题了。下面小版介绍一部分20xx年中秋送礼方案精选:

中秋节送礼方案一:

中秋节如果不知道送什么,我相信送月饼总不会有错,中秋节本来就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月饼代表着团圆,而且更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每个家里都会准备月饼,所以中秋节不管你送什么样的礼物一定少了月饼这个主角。

中秋节送礼方案二:

中秋节事先和拜访的人打好招呼,不要给对方措手不及。给双方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尴尬,让收礼人有个心理准备,让收礼人会感到你很懂事,会很舒服的,然后带着自己准备好的礼品,礼物登门拜访即可。当然主要是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相信过节送个礼,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中秋节送礼方案三: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送中秋节礼物,可以在朵拉盒微信商城里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我们给您提供一些送礼的方案,绝对解决您送礼的一些难题。希望20xx年这些送礼方案真的可以帮助到大家。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五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北京有着很多的名胜古迹,这些风景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每年的中秋节都是会放假,在中秋节的时候可以结伴一起出去游玩,在北京的中秋节适合去哪里游玩呢?一起看看北京中秋节游玩攻略。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夹墙山风景区。

景区位于承德市郊红石砬沟桥东4公里,共有三座石墙山,远远望去像平行排列的三道石墙,又被称为“夹墙沟”。由于四周环山,夏季凉爽,雨量集中,炎热是神马这里根本感受不到,是有名的度假胜地。曾有诗赞曰:“天下奇景夹墙山,木兰扫北到此关。一箭射穿阴阳界,留给后人三角天”。

夹墙山共三奇,一奇在山,三个山体如三道墙壁,横亘在那里;二奇在水,第二道石墙有泉水涌出,水量虽小但极为珍贵,据说可以治病;三奇在洞,奇形怪态、深浅不一,让你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地址:承德市郊红石砬沟桥东4公里。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衡水湖。

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3.0℃,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吸引着众多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更是随处可见,翩翩起舞、悠然嬉戏,是鸟类的乐园。微风袭来,茂密的芦苇荡,荷塘里种满的荷花,随风自由摇摆;波澜的水面,碧波荡漾,一切是那么的惬意,江南水乡的柔美尽显无疑,被赞曰“北方江南”。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华北平原中南部。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大茂山原始森林。

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部,最高峰海拔1898.4米,距北京市市区250公里,植被丰富,天然次生林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5%,景色优美,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50天,度假避暑胜地之一,更有众多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宝库。

此处还是古代有名的北岳恒山,更是通天河的发源地,直到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才移祀山西浑源天峰岭为北岳恒山,人文景观众多,曾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

地址:河北省唐县西北部70公里。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冰山梁风景区。

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与沽源县两县交界的地方,距北京仅200公里,主峰海拔2211米,是名副其实的坝上第一峰,夏日山顶积雪不化,故名冰山梁。

冰山梁是罕见的古冰川遗迹——冰蚀夷平面,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此处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蟾蜍岩、龟望海、玉女赏月、狮子滚绣球、母鸡下蛋等众多形态怪石数不胜数,更有由冰蚀、风蚀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石海奇观。登高远望,蓝天、白云、绿草,山脉等天地美景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

自驾线路:走八达岭高速过延庆到赤城出口,从赤城县向北50公里就到了冰山梁。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乌兰布统草原。

位于克什克腾旗最南端,与河北围场县的赛罕坝林场隔河相望,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由于地处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形成了森林、草原、湖泊的美丽景象,多种景色融合一起,不显突兀,反而恰到好处,既有北方粗犷雄浑的阳刚,又有南方山水的阴柔秀美,十分神奇。风景如画,处处皆是美景,更是中外闻名的影视外景基地,很多人慕名来此拍摄美景,将那美丽永留这一瞬间。

秋天,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旁边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异常美丽。在白桦树下高高扬起头,看那略显金黄的树叶仿佛与蔚蓝的天际融为一体,深深迷醉。

自驾路线:从北京--丰宁--多伦--蔡木山--乌兰布统,全程450公里。

中秋节北京周边游推荐:盘山风景区。

盘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巍然屹立于京东,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现已恢复开放了五大景区,一百三十余处景点,建设开通了盘山,云松,挂月三条客运索道,游人乘过索道可直达盘山绝顶——挂月峰。盘山既是风景佳境,又是佛教圣地。盘山寺庙肇始魏晋,兴盛于唐。在唐朝鼎定之后,唐太宗为了悼慰将士亡灵而颁诏天下,在昔日交战之地,建立寺庙。于是在蓟县腹地建立了独乐寺和盘山双峰寺,后又在盘山建起佑唐寺、云罩寺、天成寺等,这些寺庙、佛塔有的至今尚在,成了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

自驾路线:北京五环——机场高速——机场南线——吴各庄收费站——李天立交桥——京平高速——盘山景区停车场。

长途客运车:从北京四惠长途客运站乘中巴车,在蓟县客运站下车,转乘公交车空调11路直达盘山景区。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

1.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2.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3.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七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八

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

广东——潮汕,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州,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江南——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上海,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安徽——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

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另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九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嫦娥知道此事后,成仙心切,有一天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变化为仙人,然后就飞到月宫。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仙。

2.吴刚伐桂。

传说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因此他始终砍不倒这棵树。炎帝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3.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青蛙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十

中秋将至,各月饼厂家大张旗鼓又开始高调占据各大超市卖场最佳位置。但每年均有关于月饼食品安全的新闻,又让人不敢轻易出手。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特为各位网友准备了一些挑选月饼的小窍门,助网友们挑选到放心的月饼。

中秋迎来,挑选月饼赠送他人是比较流行的,中秋月饼品种多,有高档的`,也有中低档的。今年是月饼新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一个中秋,新标准明确,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可称为五仁月饼。此外,莲蓉月饼的莲蓉类馅料中莲子的含量应该不低于60%。

1、中秋节怎么挑选月饼:观其色,看其像

首先是月饼的块型大小均匀、周正饱满,薄厚均匀、花纹清晰、表面无裂纹、不露馅。月饼形状是否规范,色泽是否均匀,花纹是否清晰,并查看是否有焦糊和霉变现象。新制作的月饼色泽鲜亮,外表油亮,口感绵软。陈旧劣质月饼色泽不正,暗淡不亮,发污发干。

2、中秋节怎么挑选月饼:包装

一定会清清楚楚的标注食品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商标名称、商品名称、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号、卫生许可证号等,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正反面看一下这些信息,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

3、中秋节怎么挑选月饼:色泽

优质月饼表面金黄色、底部红褐色、墙部呈乳白色,火色均匀,皮沟不泛青,表皮有蛋液及油脂光泽。劣质月饼表面生糊严重,有青沟、崩顶现象。

4、中秋节怎么挑选月饼:气味

质量新鲜的月饼,能散发一种月饼特有的扑鼻香味,由于原料不同,皮馅香味各异。劣质月饼皮粗馅硬,咬之可见白色牙印,发霉变质,有异味。

中秋节挑选月饼温馨提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网购已成为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比较青睐的消费方式。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温馨提示消费者:网购无法看到实物,月饼的生产日期、厂家、配料等具体情况也无法确定,在邮寄过程中也无法保证良好的保存环境,可能出现变质问题。对于网购月饼,消费者应更加谨慎。切勿轻信各类宣传和吹嘘。购买月饼时要注意查看生产企业全称,建议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有一定信誉度的生产厂家和正规大型的超市商场购买,对散装月饼必须慎重选择。不要轻信无糖、低脂、素馅、不添加香精、不使用色素、不含防腐剂等宣传。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十一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月饼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恋。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现在,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划,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十二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与中秋节的知识介绍范文汇总篇十三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传统习俗: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仲秋节。

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女儿节。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不过只在南京地区流行。因为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又叫“迎新谷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仡佬族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因为这是仡佬族族人迎接丰收的节日。

拜月节的叫法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古时候,每逢中秋节夜晚,都要举行祭月活动。在月下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人切开团圆月饼。

团圆节。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因为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而且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兔爷节。

在老北京地区,中秋节又被称为“兔爷节”,因为兔爷是北京独有的民间神,家家户户会在过中秋节的时候请兔儿爷,请回的兔儿爷要摆在显眼的桌上,并且会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谢它带给人间的福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中秋节,但是在海南地区,这个节日被称为“八月会”,也被称为“调声节”。这一天晚上,单身的青年男女会汇集镇上,然后互赠香糕、月饼、花巾、彩扇、背心等等。最后男女之间成群结队,到预定集合场地,进行规模盛大的调声对歌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