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14:29:31 页码:13
最新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实用9篇)
2023-11-13 14:29:31    小编:ZTFB

人生就像一本书,我们应该珍惜每一页的经历和收获。写总结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工具和软件,如思维导图、文字处理软件等,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发和思路。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一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员借调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借调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原单位借用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的工作的行为,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与原单位人事关系保持不变。

第三条 渭城区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使用借调人员,因工作确需借调工作人员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在一段时间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不足的。

(二) 工作任务较重,本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确实不足,不能保证 工作任务完成的。

(三) 因专项工作设立机构,暂时无法解决人员编制的。

第五条 拟借调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职人员。

(二)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具有借调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借调到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四)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特殊情况除外)以下。

第六条 工作人员借调期限。

借调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工作时间的,应提前一周向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

第七条 借调人员审批程序。

(一) 由借调部门(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及本人同意后,提出借调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或区人社局审核。借调意见须注明被借调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借调的岗位(承担的业务)、借调理由及借调期限等。

(二) 借调部门(单位)在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领取《渭城区干部职工借调登记表》,填写有关内容,经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归口管理,科级干部、党群口工作人员借调由区委组织部审批,其余人员由区人社局审批。若借调人员同时涉及党群口和政府口,则由区委组织部和区人社局共同审批。

(三) 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将《渭城区干部职工借调登记表》报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 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

(一) 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参加借调部门(单位)的一切集体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二)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借调人员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任务。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

(三) 借调人员在借调工作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和产、休假等待遇。借调人员的工伤和住院治疗期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 借调人员的年度考核,考核年度当年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不足半年的,在原单位参加考核。借调单位应对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考核年度当年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超过半年的,由借调部门(单位)进行考核并提出定等意见,向原单位反馈。

(五) 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岗职工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 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六) 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借调部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部门(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凡违反有关规定、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领导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予以退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七) 借调人员借调期间,借调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谈话,掌握借调人员的思想工作状态。借调期满后,由借调部门(单位)对其借调期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做出书面鉴定,按照审批口径,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审核备案,并向原单位反馈。

第九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借调部门(单位)应及时解除借调关系。

(一) 借调期满,未办理续借手续的。

(二) 借调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工作任务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借调的。

(三) 因原单位工作需要,借调人员无法继续从事借调部门(单位)工作的。

(四) 借调人员因个人原因提出结束借调关系,并得到借调部门(单位)同意的。

(五)借调人员违反借调部门(单位)劳动、工作纪律,

致使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

(六)借调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借调的。

第十条 借调工作纪律。

(一) 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借调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随意滥借,造成工作人员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根据情节追究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的相应责任。

(二) 有关部门(单位)接到借调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借调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妨碍借调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 借调期满后,借调人员回原所在单位工作,借调部门(单位)和借调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提出其他要求。

(四) 已借调到各部门(单位)但没有办理正式借调手续的人员,现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按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借调手续。否则,一律予以清退。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委组织部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一、目的

2、用人部门在人员调配安置上有章可循。

二、调配类别

1、外调:与外单位及北京信威之间的调配;

2、内调:

(1)重庆信威部门之间的调动;

(2)本部门内部的岗位变动。

三、调配的审批权限

1、外调:

(2)与北京信威之间的调动:北京信威人力部及重庆信威行政人事的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生效。

2、内调:

(2)本部门内部的岗位变动:该部门经理及分管领导同意后即可生效。

四、调配的工作流程

1、外调:

2、内调:

(1)部门之间的调动由调入部门负责人填写《岗位变动审批表》,经报批同意后,由人力资源部开具《内部调动通知单》,调入调出部门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

(2)本部门内部的岗位变动,将《岗位变动审批表》报分管领导同意生效后,报人力资源部存档。

3、无论外调与内调,凡涉及岗位变动部门的人事员或内勤均须作好登记,并在当月末与人力资源部作好核对工作。

五、调配后的工资福利问题

1、外调:

(1)与外公司之间的调动,借调期间的工资福利问题由双方人力资源部协商执行;

(2)与北京信威公司之间的调动,调动后的工资福利问题按北京信威的通知执行;

2、内调:

(2)部门内部的岗位变动:从调动的第四月起,由部门填报《工资变动审批表》,待报批后按新岗位的工资标准起薪。

本办法从行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原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如与本办法有相悖之处,以本办法为准。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二

尊敬的总公司领导:

考点准备、执行及后续等任务相当繁重。因此,我职校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已经难以适应职校工作发展的需要。为了切实加强职校的工作,进一步发挥职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恳请区编委能考虑职校的实际困难,增加一名工作人员。妥否,请批示。

**职业培训学校。

年10月27日。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三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员借调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借调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原单位借用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的工作的行为,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与原单位人事关系保持不变。

第三条  渭城区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使用借调人员,因工作确需借调工作人员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在一段时间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不足的。

(二) 工作任务较重,本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确实不足,不能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

(三) 因专项工作设立机构,暂时无法解决人员编制的。

第五条  拟借调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职人员。

(二)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具有借调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借调到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四)身体健康,大专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特殊情况除外)以下。

第六条  工作人员借调期限。

借调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工作时间的,应提前一周向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

第七条  借调人员审批程序。

(一) 由借调部门(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及本人同意后,提出借调意见,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或区人社局审核。借调意见须注明被借调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借调的岗位(承担的业务)、借调理由及借调期限等。

(二) 借调部门(单位)在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领取《渭城区干部职工借调登记表》,填写有关内容,经借调部门(单位)及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归口管理,科级干部、党群口工作人员借调由区委组织部审批,其余人员由区人社局审批。若借调人员同时涉及党群口和政府口,则由区委组织部和区人社局共同审批。

(三) 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将《渭城区干部职工借调登记表》报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  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

(一) 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参加借调部门(单位)的'一切集体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二)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借调人员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任务。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

(三) 借调人员在借调工作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和产、休假等待遇。借调人员的工伤和住院治疗期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 借调人员的年度考核,考核年度当年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不足半年的,在原单位参加考核。借调单位应对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考核年度当年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超过半年的,由借调部门(单位)进行考核并提出定等意见,向原单位反馈。

(五) 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岗职工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六) 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借调部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部门(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凡违反有关规定、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领导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予以退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七) 借调人员借调期间,借调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借调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谈话,掌握借调人员的思想工作状态。借调期满后,由借调部门(单位)对其借调期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做出书面鉴定,按照审批口径,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审核备案,并向原单位反馈。

第九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借调部门(单位)应及时解除借调关系。

(一) 借调期满,未办理续借手续的。

(二) 借调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工作任务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借调的。

(三) 因原单位工作需要,借调人员无法继续从事借调部门(单位)工作的。

(四) 借调人员因个人原因提出结束借调关系,并得到借调部门(单位)同意的。

(五) 借调人员违反借调部门(单位)劳动、工作纪律,

致使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

(六) 借调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借调的。

第十条  借调工作纪律。

(一) 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借调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随意滥借,造成工作人员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根据情节追究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的相应责任。

(二) 有关部门(单位)接到借调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借调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妨碍借调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 借调期满后,借调人员回原所在单位工作,借调部门(单位)和借调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提出其他要求。

(四) 已借调到各部门(单位)但没有办理正式借调手续的人员,现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按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借调手续。否则,一律予以清退。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区委组织部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为规范我委借调人员管理,根据干部人事有关规定,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借调条件

申请接收借调人员的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本单位编制空缺、人员紧张、工作量大。

(二)直接服务群众的信访等特殊岗位。

二、借调人员形式和借调时间

借调人员主要采取上派挂职锻炼的形式,在协助挂职单位工作的同时,为基层培养锻炼干部。一般从委直属、联系单位和各省(区、市)人口计生系统选派,时间为6-12个月。

接收大学生(研究生)实习、见习,时间为3-6个月。

原则上不得延长借调时间。确因工作需要延长借调时间的,应提前一周向人事司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

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司秘岗位不宜由借调人员担任。

三、借调人员管理

借调人员应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委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其日常管理由借调单位负责,借调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借调单位保密教育,并签订《保密承诺 书》。工作结束时,借调人员应提交总结,借调单位根据借调人员工作情况作出鉴定,人事司审核后出具鉴定材料,向其工作单位或学校反馈。

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其单位负责。住宿、就餐、补助等相关费用按照财务司有关规定执行,由借调单位负责,具体如下:

(一)住宿。京外人口计生系统上挂的借调人员原则上安排在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服务局培训部。

(二)午餐。各类借调人员午餐按机关公务员同等标准掌握,机关服务局凭《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借调人员审批表》办理饭卡。

(三)出入证。机关服务局凭《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借调人员审批表》办理出入证。借调结束后,应及时交回机关服务局。

(四)补助。按照财务司和大学生实习、见习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五)保险。借调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为借调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四、借调工作程序

委机关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每年一月和七月向人事司提交书面申请,并填写《国家人口计生委机关借调人员审批表》,经审核批准后,人事司协助与有关派出单位协商确定上挂借调人员。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指派到我委的挂职锻炼人员,由人事司统一安排。

五、其他

突发性工作、临时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建设及成立临时机构需借调人员的,可单独提出申请报人事司审批,借调时间以完成上述工作任务为限。

人事司、驻委纪检组监察局负责对各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本办法由人事司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四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员借调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借调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人员从原单位脱产借用(含各类抽调、跟班学习)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借调工作的主管部门按借调单位的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为同级组织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条借调期限一期为3个月。借调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长借调时间的,可再延长一个借调期,借调单位应在借调期满前一周按管理权限向同级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办理延长借调手续。

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借调的,视中心工作需要的时间确定借调期限。

(一)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单位人员不足的。

(二)工作任务较重,本单位工作人员不足,近段时间内又不能及时充实的。

(三)因专项工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相关单位人员调剂不出的。

(四)其他工作需要的。

第七条拟借调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职人员。

(二)政治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三)具有借调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借调到专业性较强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四)身体健康。

第八条借调人员审批程序:

(一)借调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本人、其所在单位及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书面提出借调申请。借调申请须注明被借调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借调的岗位或承担的业务、借调理由(拟调入考察、跟班学习等)及借调期限等。

原则上不得跨市、市内不得跨县借调工作人员(因工作调动需考察的除外)。

(二)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向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的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发出借调通知,办理有关手续。

(三)临时机构需借调人员的,由组建临时机构的牵头部门提出意见,由同级组织部审批。

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应拒绝未经组织人社部门办理相关借调手续的借调行为。

(四)借调到上级单位(部门)工作,参照本审批程序执行。

(一)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借调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借调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享受借调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与原单位人事、组织关系保持不变。

(二)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的工作任务,不能单独承担行政执法等工作。关键岗位、涉密岗位不宜使用借调人员。

(三)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和产、休假等待遇。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晋升、医疗保险、公积金缴交等管理工作。

(四)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岗在职人员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五)借调期满后,由借调单位对其借调期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做出书面鉴定,按管理权限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并向原单位反馈。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借调单位应及时解除借调关系。

(一)借调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借调的。

(二)因原单位工作需要,借调人员无法继续从事借调单位工作,经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解除借调关系的。

(三)借调人员因个人原因申请结束借调关系,并得到借调单位同意的。

(四)借调人员违反借调单位工作纪律,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安排等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退回,如情节严重须追究责任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五)借调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借调的。

需提前解除借调关系的,借调单位应及时按管理权限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借调工作纪律。

(一)各单位(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对因随意滥借,造成工作人员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应立即清退借调人员,并根据情节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有关单位(部门)接到借调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借调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

(三)借调期满后,借调人员应在三个工作日内自动回原单位工作。未按规定返回原单位上班的,按无故旷工处理。

(四)对不按本暂行办法办理手续借调人员的,要追究借调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五)本办法出台前已借调到有关单位(部门)工作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按本办法的程序办理借调手续。不按规定办理借调手续的借调人员,一律清退回原单位工作。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工勤人员借调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五

市局机关从基层单位临时借用人员,要按以下程序办理借用手续:

(二)将临时借用人员的请示呈送分管局领导签署意见;

(三)将分管局领导签署意见的请示送人事处审核;

(四)人事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呈送分管人事工作的局领导审批;

(五)人事处根据局领导的批示发出临时借用通知。

(六)临时借用人员超过6个月的,在期满6个月后,由借用处室重新办理借用审批手续。

二、借用期限。

市局机关从基层单位临时借用人员,借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三、临时借用人员的待遇。

(一)临时借用人员的工作关系不变,其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由原工作单位按在岗人员发放。

(二)临时借用人员的住宿由市局负责安排,原则上安排在机关宿舍住宿。不能在机关安排住宿的,经过批准,可安排到酒店或招待所住宿。

(三)临时借用人员的生活补助按以下标准发放:

1、借用时间在3个月(含)以内的,借用期间每人每天补助30元。

2、借用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的,借用期间每人每天补助25元。

3、临时借用人员的居住、办公地址在xx市区以内的,其补助按上述标准减半发放。

4、原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在xx市区以外的临时借用人员,每月可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往返原工作单位办理相关事宜或回居住地探亲2次,往返车船费凭有效票据到市局机关财务室报销。

5、临时借用人员在借用期间,因工作需要由借用单位安排外出出差(包括:学习、培训、考察)的,按市局机关在职人员的标准在市局机关财务室报销差旅费。

第一条为进一步严格干部队伍管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抽调、借用人员行为,防止人员抽调、借用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抽调、借用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人员从原单位脱产抽调、借用(含挂职锻炼、上挂锻炼)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工作的行为,抽调、借用人员在抽调、借用期间与原单位人事关系保持不变。

第三条武胜县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抽调、借用人员适用本暂行办法。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得抽调、借用人员。借调、调动人员不适用本办法,借调、调动人员相关事宜按照《武胜县人事调配联席会议规程》执行。

第四条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抽调、借用工作人员,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一段时间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部门(单位)人员不足的。

(二)工作任务较重,本部门(单位)人员不足,不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

(三)因设立专项工作机构,暂时无法解决人员编制的。

(四)因完成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等,确因人手不足,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第五条拟抽调、借用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职人员。

(二)政治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三)具有抽调、借用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抽调借用到专业性较强工作岗位的人员需具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四)身体健康。

第六条工作人员抽调、借用期限。

(一)抽调、借用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二)工作人员抽调、借用期满后应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

(三)因工作需要需延长抽调、借用时间的,应提前两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抽调、借用手续。

第七条抽调、借用人员审批程序。

(一)抽调、借用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部、县人社局书面提出抽调、借用申请(申请须注明抽调借用单位的现有编制、在编人数、抽调借用理由、抽调借用人数、被抽调借用人的基本情况、具体抽调借用的岗位、承担的工作及抽调借用期限等),并提交《武胜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抽调借用审批表》(先由拟抽调、借用人员本人签字同意,经抽调借用单位、编制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最后报编制所在单位的县级分管领导签署意见)。

(二)组织部、县人社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申请及审批表进行初审。

(三)组织部、县人社局将初审合格的申请、审批表报请县人事调配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由组织部、县人社局下发抽调、借用文件。

有特殊情况的,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或县人社局直接报请县人事调配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同意后下发抽调、借用文件。

(一)抽调、借用人员在抽调借用期内由抽调、借用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参加抽调、借用部门(单位)的一切集体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二)抽调、借用期间,抽调、借用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抽调、借用人员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任务。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抽调、借用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晋升、社会保险、公积金缴交、绩效奖发放等管理工作。

(三)抽调、借用人员在抽调、借用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和产、休假等待遇。抽调、借用人员的工伤和住院治疗期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抽调、借用人员的年度考核,抽调借用时间超过考核年度半年的,由抽调、借用部门(单位)进行考核,并计入考核单位的考核基数;借入临时机构或抽调借用时间不达考核年度半年的,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应对其抽调、借用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由原单位进行考核并提出等次评定意见。

(五)抽调、借用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抽调、借用人员与在岗职工同等对待,做好抽调、借用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抽调、借用人员。

(六)抽调、借用人员应遵守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抽调、借用部门(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抽调、借用的公务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事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事业人员管理规定。

(七)抽调、借用部门(单位)领导负责抽调、借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谈话,掌握抽调、借用人员的思想工作状态。抽调借用期满后,由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对其抽调借用期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做出书面鉴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部或人社局备案,并向原单位反馈。

第九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应及时解除抽调、借用关系:

(一)抽调、借用期满,未办理继续抽调、借用手续的。

(二)抽调、借用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抽调、借用的。

(三)因原单位工作需要,抽调、借用人员无法继续从事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工作的。

(四)抽调、借用人员因个人原因申请结束抽调、借用关系,并得到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同意的。

(五)抽调、借用人员违反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工作纪律,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安排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退回,并按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六)抽调、借用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抽调借用的。

第十条抽调、借用工作纪律。

(一)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暂行办法实施人员抽调、借用,并切实加强抽调、借用人员的管理。有下列情形的,应立即清退抽调、借用人员:

1、部门(单位)未按程序报批,越权出文实施抽调、借用的;

2、单位与单位之间自行协商抽调、借用的;

3、部门为了完成重点、突击性工作,先用人后补手续的;

4、按照审批程序,组织部、人社局行文进行的抽调、借用人员,期满后并未回到原单位工作,也未履行相关续借手续的。

(二)有关部门(单位)接到抽调、借用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抽调、借用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妨碍抽调、借用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抽调、借用期满后,抽调、借用人员回原单位工作,抽调、借用部门(单位)和抽调、借用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提出其他要求;确因工作需要,需继续抽调、借用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续借手续;如需借调、调动的,按照《武胜县人事调配联席会议规程》办理。

(四)本暂行办法施行后,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抽调、借用工作人员。组织部、县人社局将对各单位抽调、借用工作人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不按本暂行办法办理手续违规抽调、借用人员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第十一条本暂行办法由组织部、县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暂行办法不符的,以本暂行办法为准。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六

市局机关从基层单位临时借用人员,借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二、借用人员手续。

市局机关从基层单位临时借用人员,要按以下程序办理借用手续:

(二)将临时借用人员的请示呈送分管局领导签署意见;

(三)将分管局领导签署意见的请示送人事处审核;

(四)人事处审核并签署意见后呈送分管人事工作的局领导审批;

(五)人事处根据局领导的批示发出临时借用通知。

(六)临时借用人员超过6个月的,在期满6个月后,由借用处室重新办理借用审批手续。

三、古诗大全临时借用人员的待遇。

(一)临时借用人员的工作关系不变,其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由原工作单位按在岗人员发放。

(二)临时借用人员的住宿由市局负责安排,原则上安排在机关宿舍住宿。不能在机关安排住宿的,经过批准,可安排到酒店或招待所住宿。

(三)临时借用人员的生活补助按以下标准发放:

1、借用时间在3个月(含)以内的,借用期间每人每天补助30元。

2、借用时间在3个月以上至6个月的,借用期间每人每天补助25元。

3、临时借用人员的`居住、办公地址在xx市区以内的,其补助按上述标准减半发放。

5、临时借用人员在借用期间,因工作需要由借用单位安排外出出差(包括:学习、培训、考察)的,按市局机关在职人员的标准在市局机关财务室报销差旅费。

四、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七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严格借调程序,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的管理,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借调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原单位借用到其他单位执行指定工作的行为,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身份关系、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保持不变。

第四条因工作需要借调工作人员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本部门(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缺额,不能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

(二)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阶段性工作或上级部门安排部署的重要任务,本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不足的。

(三)因专项工作设立机构,暂时无法解决人员编制的。

第五条拟借调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岗人员。

(二)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事业心责任感强,现实表现优秀,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三)具有借调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借调到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第六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借调:

(一)试用期(见习期)未满的工作人员。

(二)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在乡镇工作时间未满2年的。

(三)与借调单位领导有亲属关系的人员。

借调期限以完成相应工作为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排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工作时间的,应提前一周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

由借调部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借调理由、借调岗位、借调数量、借调期限、借调人员的基本要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等),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市委组织部或市人社局审批。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借调人选,并统一发文借调。

(一)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参加借调部门(单位)的相关活动(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享受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

(二)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变。借调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借入单位。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等管理工作。

(三)借调人员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不足6个月的,在原单位参加年度考核。借调单位应对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作出鉴定,向原单位反馈;在借调部门(单位)工作超过6个月的,由借调部门(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并提出评定等次意见,向原单位反馈。

(四)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编在岗干部(职工)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五)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借调部门(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借调部门(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凡违反有关规定、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领导以致造成不良影响的,随时予以退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六)借调人员借调期满,因工作需要,符合提拔(重用)或调动等相关条件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借调部门(单位)应及时解除借调关系。

(一)借调期满,未办理续借手续的。

(二)借调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工作任务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借调的。

(三)因原单位工作需要,借调人员无法继续从事借调部门(单位)工作的。

(四)借调人员因个人原因提出结束借调关系,并得到借调部门(单位)同意的。

(五)借调人员违反借调部门(单位)劳动、工作纪律,致使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

(六)借调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借调的。

(一)借调工作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审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批不得借调。

(二)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本管理办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借调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

(三)有关部门(单位)接到借调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借调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

(四)已借调到各部门(单位)但没有办理正式借调手续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按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及时补办借调手续。

(五)未按规定程序借调人员的,要追究借出、借入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八

xx区委组织部:南宁市xx区经贸党委下辖3个党总支部、2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38人,党委书记由xxx同志担任。xxx区经贸党委是xxx区党员人数较多的一个党委,各党支部分布在xx区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非公有制企业。(详见附表)多年来,经贸党委没有专职配备党建工作人员,党委班子5名成员中,全部身兼数职,随着党建工作量的日渐增加,特别是当前要进一步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面,我委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已经难以适应我委工作发展的需要。为了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恳请区委能考虑我委的实际困难,增加一名工作人员,以缓解人员不足的现状。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xxx市xxx区经贸党委2015年5月7日。

借调人员新管理办法篇九

人员借调一般是由于技术攻关、引进专案、确保重点建设或扩大事业范围等原因,急需某类专用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调用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采取取的临时或短期借用的办法。

假如有甲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乙用人单位由于工作需要,与甲单位协商后,请该劳动者到乙单位为乙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

借调人员,甲、乙两个用人单位需要认真协商,并签订借调人员协议。该协议应将借调时间、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涉及被借调人员的劳动权利、义务约定详细、明确。例如被借调人员的工资是多少,由谁承担,由谁支付,社会保险费用由谁承担等。顺便讲明,被借调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无论由甲单位还是乙单位承担,负责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单位必须是甲用人单位,因为被借调人员是与甲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如果被借调人员因劳动权利义务与乙单位发生纠纷,甲单位有责任与乙方协商解决纠纷。如果该纠纷得不到解决,被借调人员欲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可以将甲单位作为被诉人,将乙单位作为第三人,要求其参加仲裁活动。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人员借调的随意性,本着控制数量、严格审批、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借调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暂时将人员从原单位脱产借用(含各类抽调、跟班学习)到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借调工作的主管部门按借调单位的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为同级组织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条借调期限一期为3个月。借调期满后回原单位工作。因工作需要延长借调时间的,可再延长一个借调期,借调单位应在借调期满前一周按管理权限向同级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办理延长借调手续。

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借调的,视中心工作需要的时间确定借调期限。

(一)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或上级部门所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本单位人员不足的。

(二)工作任务较重,本单位工作人员不足,近段时间内又不能及时充实的。

(三)因专项工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相关单位人员调剂不出的。

(四)其他工作需要的。

第七条拟借调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式在编在职人员。

(二)政治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三)具有借调单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借调到专业性较强工作岗位的人员需有相关学历或职称。

(四)身体健康。

(一)借调单位征得拟借调人员本人、其所在单位及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向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书面提出借调申请。借调申请须注明被借调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借调的岗位或承担的业务、借调理由(拟调入考察、跟班学习等)及借调期限等。

原则上不得跨市、市内不得跨县借调工作人员(因工作调动需考察的除外)。

(二)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向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的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发出借调通知,办理有关手续。

(三)临时机构需借调人员的,由组建临时机构的牵头部门提出意见,由同级组织部审批。

拟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应拒绝未经组织人社部门办理相关借调手续的借调行为。

(四)借调到上级单位(部门)工作,参照本审批程序执行。

(一)借调人员在借调期内由借调部门(单位)负责管理,借调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借调单位各项。

规章制度。

自觉服从借调单位的管理和领导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享受借调单位工作人员同等的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待遇。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与原单位人事、组织关系保持不变。

(二)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的工作任务,不能单独承担行政执法等工作。关键岗位、涉密岗位不宜使用借调人员。

(三)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和产、休假等待遇。原单位应按规定做好借调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晋升、医疗保险、公积金缴交等管理工作。

(四)借调期间,如遇原单位竞争上岗、岗位调整等情况,原单位应将借调人员与在岗在职人员同等对待,做好借调人员定员、定岗、定级工作,保证公开、公平对待借调人员。

(五)借调期满后,由借调单位对其借调期间的思想工作表现做出书面鉴定,按管理权限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并向原单位反馈。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借调单位应及时解除借调关系。

(一)借调期未满,工作任务有变动或提前完成,不再需要继续借调的。

(二)因原单位工作需要,借调人员无法继续从事借调单位工作,经借调单位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解除借调关系的。

(三)借调人员因个人原因申请结束借调关系,并得到借调单位同意的。

(四)借调人员违反借调单位工作纪律,玩忽职守、贻误工作、不服从安排等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退回,如情节严重须追究责任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五)借调人员因其他原因不适合继续借调的。

需提前解除借调关系的,借调单位应及时按管理权限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借调工作纪律。

(一)各单位(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借调人员的管理。对因随意滥借,造成工作人员人浮于事,或者因疏忽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应立即清退借调人员,并根据情节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有关单位(部门)接到借调通知后,应及时通知借调人员按规定时间报到。

(三)借调期满后,借调人员应在三个工作日内自动回原单位工作。未按规定返回原单位上班的,按无故旷工处理。

(四)对不按本暂行办法办理手续借调人员的,要追究借调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五)本办法出台前已借调到有关单位(部门)工作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借调的,按本办法的程序办理借调手续。不按规定办理借调手续的借调人员,一律清退回原单位工作。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工勤人员借调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