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1:07:07 页码:14
2023年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优秀19篇)
2023-11-09 21:07:07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改进。善于运用修辞和技巧,如排比、比喻、应用句型等,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一

体现在母亲的极为好客极为慷慨上!

无论是平时周末还是大小节日,在我的印象中,几乎家里就没有断过客人——有时是姑姑姑父大姨小姨大姨夫小姨夫舅舅舅母表兄表妹等亲戚们,有时则是父亲母亲单位的同事们,甚至有时候我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之后也会前来……而母亲对待客人也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不耐烦,而是一律热情招待。母亲常说:“人家来,是瞧得起咱!这是天大的面子!你要没有这人缘,就是给家摆上山珍海味,去下请帖人家还不来呢!”于是,这样的场面在我们家就不鲜见——母亲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客人们坐在沙发或者床上或者是席地而坐神侃海聊。母亲做得饭菜只要一端上桌,客人们(当然也包括我和父亲)就会两眼放光。而看着我们饕餮大餐的样子,母亲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她知道,把桌上的饭菜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这是对她的最高奖赏!

体现在母亲包的粽子的香气里!

而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我们家里就更加热闹。因为竟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几位网友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篇介绍母亲厨艺的文章,竟然在端午节这天大清早就来到了我们家:一为品尝母亲亲手包的煮的粽子,二为向母亲学习制作粽子的手艺。而母亲也豪爽的答应,给每个客人包5个粽子(三个自己吃,2个拿回家)并让客人们全程观看母亲做粽子的全过程,也允许录像。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母亲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用的是平常的糯米,馅儿也是红枣、红小豆泥和枸杞,包粽子的苇叶则是新鲜的——那是白洋淀的新鲜苇叶,要得就是那股苇叶香。捆粽子的丝线是五色的。母亲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将泡好的苇叶叠成菱形或者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然后再将已经泡好的糯米、洗好的红枣红小豆泥和枸杞放进苇叶里,再用五色丝线把粽叶捆好,于是一个个菱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长方形的粽子就光荣诞生并整齐地码放在用秫秸杆做得拍子上……接着,就开始煮了。粽子通常要煮五六个小时,煮熟以后要在凉水里泡两个小时以上,然后把粽叶剥开,白生生,红彤彤的粽子如同一个个娃娃般就端坐在蓝色的长磁盘里,在配上从老家拿来的天然紫荆花蜂蜜,那弥漫在空气里的苇叶香糯米香红枣香蜂蜜香沁人心脾并让鼻孔不由不增加了翕张的速度——看了闻了让人不由不喜欢,不由不唾液往肚子里咽!

这就是我!同学们,你难道不羡慕我生在这个家里的好福气吗?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二

在我的家乡郴州,美食无处不在,但唯一让我垂涎三尺的街头美味,还是栖凤渡鱼粉。

栖凤渡鱼粉里面的红油十分醇厚,颜色红艳艳的,看起来就会有一种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入口的感觉。鱼粉刚端上桌子时扑鼻而来浓烈的豆油香味再加上鲜美的鱼香味,味道自然是妙不可言:鲜、辣、爽口!相信无论谁吃过它之后,都会回味无穷的呢!

鱼粉的做法其实比较简单。首先要准备一条大鲢鱼,把鱼剖开去除内脏后,就开始下锅熬汤。鱼汤熬煮十五分钟左右,另一边煎好油辣椒用作调味,然后放米粉下锅,等米粉煮好后,加鱼汤,放上两三块鱼,最重要的是淋上几滴生茶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栖凤渡鱼粉就做好了。

传说栖凤渡鱼粉与三国名士庞统有一段渊源。那时庞统还不受刘备重用,整日闷闷不乐的。有一天中午,他感觉腹中饥饿,让店家准备食物。店家的吃食已全部售完,刚好有一渔翁从门前经过,于是店家灵机一动,买了一条鲢鱼做了一碗鱼粉给庞统吃。他吃完后顿时精神抖擞,信心大增,最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一番事业。而这碗激励其心志的鱼粉就被叫做栖凤渡鱼粉。

栖凤渡鱼粉包含着家乡独特的味道,我每次吃到它,就会让我更爱我的家乡。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三

家乡的那个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荡,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家乡,都思念着奖项那些难忘的味道,那个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

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可是直到它被我带到教室,好友们用惊异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名为番薯黄夹的东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带农村里。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总之,不超出一个小县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多年前,我问母亲几月几吃番薯黄夹,她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想吃就做,哪来日期限制。

农村妇女都有一双巧手,母亲也不例外。我亲眼看过母亲是如何制作番薯黄夹的。过程看似挺简单。首先将番薯去皮煮熟,滤掉汤水,再掺入番薯粉搅匀至无颗粒状,然后用手撮取少许擀成皮备用。至于馅,通常是由猪肉、豆干、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匀合成,当然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虾皮、萝卜丝等,最后包成饺子样放入蒸锅蒸熟即可。母亲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黄夹个头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还是没有“瘦下身来”。我记得请同学来家吃的'时候,她指着这黄溜溜的番薯黄夹惊讶地叫道:“哇噻,这是史上最大的饺子吗?”

作为一道历时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认为番薯黄夹起源于乐清翁垟。翁垟是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镇。时至今日,那儿的番薯黄夹口感依然最纯正,卖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这种地道的番薯黄夹,它姜黄色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层塑料袋,似乎也能闻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凉后一口咬下去,馅汁流出来,沾得满嘴是油,略带弹性的皮跟油多却不腻的馅儿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个美味呀!还来不及下咽,紧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个嘴巴塞得鼓鼓的。

车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黄夹呀,卖番薯黄夹”,一遍一遍,回荡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耳边。乡,我最爱的番薯黄夹的味道!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四

佛山过年,最吸引我的就是制作过年食品了。

在年廿八洗邋遢之后的年廿九,佛山人就开始制作过年食品了:萝卜糕、芋头糕、蛋散、煎堆……佛山人的春节是从舌尖上开始的。

虽然店铺里有的是糕点可以买,不过人们似乎更喜欢自己做。我最喜欢和外婆一起做萝卜糕。每次,我都会帮着外婆把萝卜磨成丝,看着外婆准备好腊肉、虾米,还有粘米粉,我的味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外婆熟练地把磨成丝的萝卜炒香,放调味料,然后用粘米粉和起来。最后把切成一粒粒的腊肉和虾米放进去,就可以开始蒸了。一会儿,整个房子都会被萝卜糕的香味溢满,我也迫不及待准备大饱口福了。妈妈说,春节吃萝卜糕寓意着快高长大,平安富贵。

除夕,人们会炸蛋散。当把串好的蛋散放进锅里炸时,油锅发出的.“噼里啪啦”声,就像在放一个个小型的鞭炮。这天晚上,如果你回了乡下,走出门,就会听到一阵阵炸蛋散的声音。这声音夹带着各家各户团圆的味道和喜庆从四面八方赶到你身旁,向你诉说那团圆的幸福。蛋散在锅里起起伏伏,从白色慢慢变成漂亮的金黄色,这寓意着家肥屋润的灿烂颜色,在北风呼号的寒冬温暖着人们的心。

民以食为天,对春节的佛山人来说更是如此。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五

喝花茶,一直是我们家千古不变的习惯。一杯小小的花茶,承载了家的温暖。

从小时候起,花茶便出现在我的回忆。那时候奶奶来了北京,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桌上为我放一杯花茶。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要喝那又苦又涩的中药。一杯苦中药下肚,我的小脸也皱成了一块抹布。这时奶奶适时地端上一杯茉莉花茶。茶水入口,冲散了中药的苦涩,携带着家的甜蜜,清新淡雅,从舌尖涌向全身,我禁不住咬到了舌头。面对奶奶“好不好喝”的提问,我只能大着舌头说:“好哈(喝)好哈(喝)……”

舌尖上的家是甜蜜的,如花茶一般淡化我心中的苦涩.舌尖上的家亦是温暖的,如花茶一样融化我心中的寒冰。

那是一个阴暗的天。我手中攥着如同被我的鲜血染红的试卷,像化为人形的小美人鱼,每一步都好像在刀尖上行走。回到家,我将自己闷在屋内。这时,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花茶闯入了我的视野。我端起茶杯,慢慢喝下。茶水的热量仿佛烫伤了我的舌尖,但它也温暖了我冰冷的心灵。“一次考砸什么,”母亲在一旁静静地拍了拍我的肩,“下次努力。”一句话,同茶水,温暖了我的心灵。舌尖上的家,是温暖的,仿佛还散发着热气。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六

河流因为有了雨露,才能汇聚成海洋;花丛因为有了蜂蝶,才能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了你的爱,才得以快乐成长。

上了初中,我觉得时间紧张起来,作业每天都要写到很晚,再加上要复习、预习,我几乎天天熬夜,可是您却依然像我上小学一样,陪我学习,一直到我睡了。

每天,您都会为我端上一杯热好的牛奶,可以使大脑更加清醒,更加有利于我的学习,每当我喝的时候总觉得这是舌尖上的爱,舌尖上的美味,激活了我无数的味觉细胞,让我能拥有继续学习的勇气与力量。喝着充满爱的牛奶,一种甜甜的、涩涩的味道涌上心头。

还记得小时候,我还不会独立吃饭,那时我很苦恼:“我要怎么吃饭呢?”是您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吹凉了放到我的嘴里,那不是饭,是一口一口的爱涌入了我的胸怀。

奶奶,让我怎样感谢您?当我走向您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七

舌尖上的家,顾名思义,这必须跟吃的挂上钩。而有一个地方,一个美食聚集的地方,便是姥姥的家。

身为一个吃货,一到老家,我最想见到的就是姥姥。为什么呢?因为姥姥做的各路小吃都十分合我及妹妹的胃口。准确地说,姥姥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大救星,姥姥就是个美食制造者。每逢到了吃饭的点,我的小妹便会左右手各拿一根筷子立在桌子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姥姥忙碌的身影,直到姥姥将香喷喷的菜肴端上餐桌。

当然啦,姥姥也有自己拿手的好菜,我最喜欢的要数小笼包子了。姥姥捏出来的包子皮儿不厚也不薄,馅儿不多也不少,小笼包子一个个静静地躺在蒸笼里,像一个个胖娃娃,正冲我们微笑呢.

刚刚蒸好的小笼包子一上桌,会发出淡淡的香气。我坐在椅子上,一闻到这气息,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吃它。不过,吃小笼包子的方法还是很有讲究的哟!最好先蘸一点醋,然后轻轻咬一小口。因为小笼包子里面有很多汤汁,这样就可以先吸出汤汁,再吃肉,吃皮。所有的美味精华就在这汤汁里。汤汁很鲜,皮很薄,肉很嫩,真是美味极了!

每次吃到姥姥做的饭,很香,很温暖,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姥姥的良苦用心。她为了我们,不惜让自己受累,这传递出一种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爱。而这种爱,将我们紧密相连起来,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八

有人说的味道是甜的,像糖,丝丝熔入我们的心中;有人说舌尖上家的味道是苦的,像咖啡,散发淡淡苦涩;但我觉得,家的味道是清芬的,像茶,净化我们浮躁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深夜,万蔌俱静,月色入户。我依然独自坐在书桌前,轻舞手中的笔游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山中,穿行在山重水得疑无路的题海中,飞翔在满树头前万木春的顿悟中,在不知不觉中,时钟的时针已以轻盈的步伐转了好几个圈圈。抬起头来,觉得身心疲惫,口中十分干渴,此时我真希望有人能给我送一杯水或是一杯茶。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曾几何时,一缕幽香莹绕在鼻尖,抬起疲惫的头,母亲正轻轻端着茶,同时也端着对我浓浓的爱站在我身边。宝贝儿,注意身体,别熬太晚。母亲边温柔地说着边小心翼翼地把茶轻放在桌上,轻声轻脚地关门而去。端起茶,杯中的温热暖着我冰凉的手,更暖着我孤寂的心。举杯轻品,香气沁人心脾,滋润着我干燥的喉咙,感动着我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浓浓的茶香绕在鼻尖,可口的茶水淌在口中,柔柔的母爱包在心头。舌尖上这淡淡的茶香,环绕在我的世界里,感动着我那在深夜跳动的心,忽然觉得一切烦恼、愁苦都烟消云散,熔入了这扑鼻的香气中,一饮而尽,带着它们和茶香走在这苦大的世界中,顿觉不孤单,一切都是那样温暖,那样美好。

品茶,品爱,品家。舌尖上家的味道就是一杯茶,茗香,温暖,足以容下我的一生。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九

我是一个瘦瘦的孩子,喜欢挑食,所以总也长不胖。别人看见我,总是对妈妈说:“景迪妈妈,看你们家景迪,老是这么瘦瘦小小的,你不会煮点好吃的给孩子吃呀,这么节省干嘛?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妈妈每次听了都会特别难受,所以她特意买了一本菜谱,学着做各种好吃的菜,厨艺也越来越高,现在,每天的晚饭时间成了我最盼望的时刻。

这不,妈妈又在喊了:“吃饭了,吃饭了!”我像小馋猫一样快速地跑到桌前,急切地问:“妈妈,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呀?”妈妈笑着说:“这是‘咖喱鸡块’,这是‘松子鲈鱼’,这是……”。

“来,吃鱼,鱼的蛋白质最高,多吃鱼,头脑更聪明;来,吃肉,肉的营养丰富,对身体有好处;来,吃青菜,维生素多……”妈妈边夹菜边说。我碗里的菜越堆越多,饭碗里渐渐地堆起了“小山”。这么多的美味佳肴,真的让我大饱口福。这时,爸爸笑着说:“再这样下去要吃成小猪了。景迪,你可要好好珍惜呀。妈妈每天为了给你煮好吃的,可花了不少心思,昨晚又琢磨到了很晚才睡,早上很早起来去菜场买菜,她说这样买来的菜才新鲜……”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菜更香了,不一会儿就吃了一大碗。妈妈收碗时,看着饭桌上吃得空空的碗,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我知道了,香香的,美美的……。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

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个超人没什么都会,无所不能,就连做饭都会,他会做很多菜,什么意大利面、油炸小脆鱼、糖醋带鱼……简直就是一个顶级厨师,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他做的蚝油生菜。于是我还特意跟爸爸讨教了一下。

爸爸说,做蚝油生菜是再简单不过了,连我都可以做。

先把生菜洗干净,一定要洗得水灵灵的,那青翠欲滴的颜色会让你赏心悦目,一片片生菜就像女孩清新漂亮的舞裙。再用开水烫一下,可烫了一下就不好看了,生菜就开始发黑,就像女孩的舞裙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接着,加上一些材料:蚝油、生抽、大蒜头、一点凉开水。有时,还可以加一点儿辣椒,这样一道美味而简单的菜就“新鲜出炉”了!

虽然爸爸做的生菜没有外面大酒店里的蚝油生菜好看,但很健康、很美味,是不会拉肚子的!我看爸爸做蚝油生菜时,很专注,手法纯熟,几分钟就做好了。

吃饭时,它就变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下饭菜。它的味道有点儿重,口感却异常的好,脆脆的,甜中带咸,生菜的清甜加上一丝蚝油的浓郁,让你的每一个味蕾都被调动了起来,真是妙不可言!

不仅是我爱吃蚝油生菜,我的好朋友宋亦蓬和陈冠廷也很爱吃,有时两大盘还不够呢!

爸爸做的蚝油生菜是人间最美味的菜,是我一辈子的最爱!舌尖上的菜香香的,天天的,感谢你,我最爱的爸爸!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一

那份迟来的爱,多年后,终于得以传达。

——题记。

从小,我们就知道孝敬父母: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故事的结尾,总有一些点拨:我们是孩子,年龄小,可以为父母做些小事,比如为父母干点家务活,饭桌上为父母夹点菜之类是我们能够力所能及的事。

饭桌上,菜香袅袅,令人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准备大快朵颐。但不会用筷子,笨拙地夹了三次菜,一次也没成功。妈妈见了,顺手给我夹了一大块。我开心地吃了起来,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夹起一大块鱼肉颤颤巍巍又郑重其事地放到了妈妈的碗里。这个过程中居然一次就成功了。我喜出望外,等着妈妈的表扬:一是因为我夹菜的成功,二是我是为妈妈夹菜。

没想到妈妈的脸一沉,迅速把鱼肉夹回,还严厉地说:“不许挑食!”我为自己辩解:“我这是孝敬您的!”没想到妈妈怒火心中烧,一下子夹起了一块硕大无比的鱼肉,硬塞到我的碗里,气鼓鼓地说:“给我把碗里的都吃完!”

那是我吃过的最苦的一顿饭,眼里含着泪,还被鱼刺卡了喉咙。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给父母夹过一次菜。

时光变迁。几年后,一次妈妈聚餐回来,一进门就嚷嚷:“谁家的孩子懂事了,懂得给父母夹菜了,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不懂得孝顺父母呢?”

话音刚落,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嚎啕大哭啊:“我几年前给您夹菜,您非说我挑食,还逼我迟了那么多……”

我扑倒在床上,眼泪如拧开的水龙头一样泪流不止。妈妈小心地走进卧室,拍拍我的肩,安慰我:“妈妈以前误会了你,你能原谅妈妈吗?”我用力地点点头。一瞬间,我原谅了我的妈妈。

那天晚上,妈妈多吃了半碗饭,不为别的,只为我给妈妈夹的菜。

悄然传达……。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二

每当吃起丸子的时候,就想起妈妈对我的爱。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肉,爸爸妈妈便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让我吃。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街上吃饭,突然,我闻到了一股香味,我顺着味道找,是一家丸子店,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大碗,我飞快地将丸子送到嘴里,连连称赞。爸爸妈妈见我喜欢吃肉丸子,喜笑颜开。从那儿以后,我们经常来这儿吃饭,成了这里的老顾客。

一天,妈妈突然想亲自给我做丸子吃。早上,当我们还在熟睡时,妈妈就起床了。她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学着菜谱做鱼香丸子。她先将肉切成半圆形,放在炉子上烤,烤熟了以后,再用勺子挖一勺肉馅,将它们放在半圆形的肉丸上。妈妈拿起肉丸,小心翼翼地揉圆,再烤一下,又大又香的鱼香丸子出炉了。

妈妈将鱼香丸子放在桌子上,满意地拍拍手,叫我起床。我闻到香味,赶紧跑到桌前,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个鱼香丸子,张开嘴,将丸子送进嘴里。妈妈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亲切地说:“慢点吃,别噎着了!”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三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此刻,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主角。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可是躺着,好吃可是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齐,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齐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那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能够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齐,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能够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可是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完美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必须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此刻,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先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到达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可是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可是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趣味!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终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仅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终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能够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期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四

5月30日,我与小伙伴们浩浩荡荡地前往高邮湖。在湖畔,我们支起大锅,燃起火苗,买来60斤龙虾,品尝了一顿美味的“舌尖上的龙虾”大餐。

现在正是吃龙虾的旺季,于是家长们一拍即合,决定在高邮湖畔亲自下厨烧龙虾,让大家一次吃个够。他们在酒店租下两口大铁锅,两套煤气装备,带了各种调料,买了60斤新鲜高邮湖龙虾。一切准备就绪,要上锅啦!

首先,往锅里倒入金灿灿的油,打开煤气,放入一点葱花,一眼望去,仿佛一颗颗翡翠镶嵌在黄沙之中。下面,把一只只大龙虾倒进锅里,可怜的龙虾无力地挣扎着,可最终还是葬身油海。没过一会,一股香味便扑鼻而来,引得我们“口水直流三千尺”。

很快,龙虾烧好了,可以出锅了,只见一只只龙虾全身红艳艳、亮晶晶的,一看就令人食欲大增。大家每人拿着碗,迫不及待地来到锅边,排队打上满满的一碗,坐到位置上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我们的舌尖在这一幸福的时刻,品尝了一锅又一锅、一碗又一碗的美味龙虾,大家都吃得特别爽,也特别过瘾。

大锅烧龙虾,不一样的美食体验,不一样的舌尖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五

首先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孩子们最爱吃的酱烤猪头!介绍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小吃的由来:相传戚家军到奉化抗倭时,老百姓们抬了猪肉、光饼等点心去慰劳部队。戚继光认为帮助百姓渡过难关是应该的,便谢绝了。见将军不收礼,百姓们纷纷想着主意。其中有一位说:“我们把猪肉切成光饼一样大小,和光饼一起烧,赶在将军出发前给他。”于是众人团结一心,做成了这种特别的点心。离开前,戚家军以为是光饼,就收下了。等到发现猪头肉时,已来不及退还。

接着为大家呈现的是百吃不厌的千层饼!这道美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蒋氏掌权后十分想念家乡的特产,曾派人把王家后人叫到身边,专门为他烤制家乡小饼,还不断地请人品尝,这种小饼因而名气日隆,最后竟被誉为"天下第一饼"。其做法虽简单,但不可缺细心。主要材料是芋头粉和面粉,将其和在一起,加上海藻,擀成方块薄片,再折起来用炭火烘烤制成。

其吃法更得小心为好,为什么呢?如果你想吃得淑女、文静一些,一定要用一只手托住下巴,防止酥脆的芝麻、海苔等细小的饼干碎末洒满你的衣角、裤腿。接着再把头抬高,张大嘴巴,把手中接到的碎末小心翼翼地倒入口中,要知道这些饼干碎儿可是最美味的精华呢!如果你是女汉子,那你可以不顾形象地舔满身都是的碎末儿了!哈哈!走在溪口小吃街头,你一定会看见千层饼店一家连着一家,那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牵引着你的步伐走进店中,狂吃狂买!让你走过路过,绝不错过!

最后闪亮登场的是在奉化家喻户晓的“灰汁团”!它呈扁圆状,犹如一颗小小的蛋黄,淡褐色。透明光滑,具有果冻一般的弹性,使你忍不住想去揉一揉,捏一捏。每逢夏天它都会出现,因为它拥有解暑的功效,越冷越有嚼劲儿,清凉爽嫩,真美味!形状可以自由发挥,进行创意加工,比如上次在南塘老街买到的“月饼灰汁团”,唯美的花边平添了几分可爱,令我们更有食欲!

如果想吃到正宗的灰汁团,那还得到乡下农村里去惠顾!在乡下,大家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正宗的灰汁团做法我还真没见过,但尝过“最正宗”的灰汁团。我觉得最美味最正宗的灰汁团就是外婆亲手做给我们吃的,虽然外形、颜色、做工都不是非常的细致,但这其中包含了外婆的用心,她对我们一家人的爱!只有用心用爱做的食物我们才能体会到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觉!再美味的东西,比不过亲情比不过爱,就像每次吃到灰汁团,心中全是外婆的味道!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六

你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吗?那一道道美食让国人大饱眼福!哈,感谢妈妈让我品尝到。

前一阵子我感冒了,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加班,我只好躺在床上等待她下班回家做饭。

“叮咚。”一阵门铃声响,打开家门,一身疲惫的妈妈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手表,8点多了,一脸的疲惫被内疚取代:“对不起,最近都要加班,没办法早点回家煮晚饭,你爸爸正好出差……”说着,妈妈快步走入厨房,很快,厨房里便传出一阵悦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而妈妈正是那个神奇的指挥家。

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了上来。只见米粉里放了丝瓜和鸡蛋。碧绿的丝瓜、金黄的鸡蛋与白嫩嫩的米粉,看起来煞是好看。

我捧起碗,喝了口汤,十分香甜可口。妈妈在一旁问长问短:“今天有没有多喝水?感冒好点了吗?”我又喝了一口汤,细细地品尝着,汤里有丝瓜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浓浓的母爱。

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妈妈在一旁微笑,说:“你看看你,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小心噎着。”

那碗充满母爱的米粉,令我至今难忘。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七

端午刚过,嘴角尚有粽子的余香。这余香犹如那绑粽子的丝线,把舌尖和家紧紧连在一起。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可以和刘禹锡的《陋室铭》媲美。50多平米的两居室除了那一对挤在墙角的老式沙发还勉强可以成为家俱外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就比较恰当了。哦不对!墙壁上还贴着我从小学到幼儿园获得的所有奖状占了整整两面。

家虽小,却温馨。幸福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当然,最幸福的还是家庭成员以及每一个来我家做客并吃饭的人的舌尖。

舌尖上的幸福来源于母亲那双手——那双能够化平常为神奇的手!那双变魔术似的手!

母亲天生就是烹饪大师。极普通的一个土豆,一块豆腐,一把豆角,一块猪肉,一棵白菜,一团面团,一碗糯米……在母亲那双手里无比乖乖俯首帖耳因势象形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令我和父亲以及客人们食之难忘的美食:纤细如发洁白如玉的醋溜土豆丝令你唾液生津;豆角炖豆腐令你食之难忘;红烧猪肉令你馋涎欲滴……而母亲做得手擀面是又细又长又匀又筋道又可口,再配上那葱绿的黄瓜丝和用热水焯过的绿豆芽、西红柿鸡蛋卤,芝麻酱或者猪肉丁炸酱,让你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直到你的胃里再也没有了地方。可以这么说,我从来没有到饭店去吃过“老北京炸酱面”。因为我知道,即使最正宗的炸酱面,和母亲做得炸酱面比起来也会黯然失色,更不会有丝毫的食欲。母亲熬得红枣莲子黑糯米粥不仅颜色搭配绝佳,让人大饱眼福——黑得更黑白得更白红得更红,盛在碗里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和田玉。而且味道极佳,营养丰富,让喝过这粥的人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母亲烙的白面饼又脆又软又香层数又多。我敢打赌,只要你看见,不用吃任何菜,你也会转瞬把一张饼狼吞虎咽进肚子里。因为,我就曾经连着这样吃了两张——母亲第二张饼还没有下锅,第一张已经成了我的腹中之物。而第二张饼刚出锅,我顾不得烫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一卷大嚼起来——惹得母亲不得不用“罢工”来“抗议”我的饕餮。当然,母亲主要是怕撑坏了我的肚皮!

这就是我!生在这个家里,是我前世的运气,也是我的福分和荣幸!如果有来世,我还会来这个家!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八

不管脚步有多远,在我们的脑海里,却只有家的味道熟习而又固执,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不管家在何方,永久牵绊着记忆深处的味道。而在我的记忆中,家的味道就是外婆和姑姑的味道,一直在我舌尖上缭绕。

儿时是在老家和外婆一起度过的,而如今,很久没有回去了。再次走在那个熟习的楼道,再次推开那扇熟习而又陌生的、锈迹斑斑的铁门,亲人的味道扑面而来。外婆看到推门而入的我,恍如有些措手不及,忙不迭地又是搬板凳,又是拿碗筷:“来啦,快来吃饭吧!”外婆用一口隧道的安徽话招呼着我。我换好鞋,坐在饭桌前,抬头一看,一顿丰富而朴实的午饭摆在我的眼前:一碗米饭,米粒在碗中安静地熟睡着,肉嘟嘟的小脸洁净无瑕,而饭上,外婆总会事前摆上一只鸡腿。鸡腿油光锃亮,肉质鲜嫩爽口,鸡汤中的五剂调味与鸡的肉质相克相通、完善融合。品味一口,调味的香气和鸡肉最真实的味道一起迸发,给味蕾带来最大的满足。这是我的最爱,也是外婆最拿手的菜色。饭桌上,外婆总会自得洋洋的向我夸赞她自己的手艺,我也只是笑笑。有时,她会不停地向我碗里夹菜,而我却总想有自己的选择。这是她总会说:“你平常能吃到这些吗?还未几吃点!”是啊,这不单单是外婆做的菜,而是外婆给我的家的味道,在外婆这里,家的味道就是红烧鸡腿的味道,浓郁,厚重,余味无穷。

与外婆不同,姑姑是皖北人,现在也算是位“下岗”语文教师,在家照顾爷爷,顺便照顾我们的每日三餐。她平时在家总爱揣摩一些美食。最令我垂涎的,还属她制作的沙拉。细碎的木鱼花洋洋洒洒落在西兰花、花菜、四季豆交织的绿色上,柠檬汁经过姑姑的指缝,闪烁落下;两种色采的小番茄娇俏明亮,让人想到疏松的、旋转的裙裾;小萝卜被切得非常薄,几近半透明了。然而当你把大口沙拉送入口中时,脆爽的口感依然清楚。正是由于薄,带点辛辣的脆爽就变成了潜藏在番茄中的小欣喜,通透清澈,带着微小爆破般的欢愉。看姑姑做沙拉是件非常舒服的事情。边喝着她泡的红茶,边看她行云流水般一样样地洗、切、拌,偶然尝一下调好的酱汁,脸上露出欢愉的笑脸。这时候,在姑姑这里,家的味道是清新的,闲适的,就像这沙拉,满口留香。

家在哪里?家在天地间,在屋檐下,在一家三口的笑脸里,在祖孙三代的***温顺里,它是每个人把爱和一切美好寄托的空间。家是温馨,是***,是舌尖上的浓浓淡淡,是口齿间的回味无穷,让我们舍不去,离不开。家,我!

舌尖上的乡味怎么写篇十九

盼星星,盼月亮,最终盼来了春节。今年的春节,我这个“吃货”吃到了不少美食,大饱口福。当然要把这些吃过的美食细细盘点一番啊!

老车记麻辣香锅。

第一站——大上海美食城。到了郑州,如果不去大上海美食城,那可等于白去了一趟。那里汇聚了各地美食:顶呱呱牛蛙、重庆小火锅、旋转寿司、韩国料理……应有尽有。我们最终选择了郑州特色美食——老车记麻辣香锅。它被称为是“炒着吃的火锅”。就是将羊肉片、培根卷、鱼丸、腰花、大虾、豆腐皮、油麦菜等加入密料在砂锅里炒制。菜上来,哇!里面放的辣椒足足占了三分之一,盖在菜上,似一片火海,看着它特有食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个鱼丸,放入口中,真是鲜香麻辣,令人浑身舒畅,真实太好吃了!不一会儿,我就被辣的浑身冒汗,嘴唇上下跳动,像在跳骑马舞。尽管如此,我还是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边吃边叫唤,怎一个“爽”字了得。

开封灌汤包。

第二站——开封鼓楼夜市。回老家开封过年,当然要去鼓楼夜市的小吃转一转。虽然是春节,但那里依然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人们边逛边吃着那里的各种小吃。黄焖鱼、杏仁茶、灌汤包……我们要了两笼灌汤包,它洁白如景德镇的细瓷,形状如一朵白菊花,我轻轻的用筷子夹起来咬一口,浓香的汤汁便沾满嘴唇,香味扑鼻,直入脏腑。

必胜客披萨。

回老家返程的路上,因为高速免费,我们顺道又去了趟许昌,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去品尝一下西餐——必胜客披萨。点完餐后不一会儿,服务员叔叔就端着热气腾腾的水果披萨饼上来了。我定睛一看,披萨饼上有哈密瓜、菠萝、黄桃等水果,混合着芝士酱与白色的奶酪,色彩艳丽,让我有点不舍得吃它了。我细心的拿起刀叉,切下一块放入口中,滑溜溜的,十分爽口,回味无穷。再咬一口,微微蓬松的面饼异常有嚼劲,真好吃!吃完披萨,再喝一口热热的爆珠奶茶,心里便十分温暖,驱走了冬日的寒冷与雾霾,这感觉无与伦比。

盘点春节美食,我吃到的当然不只这些了,奶奶包的饺子,爷爷做的蒸碗,姥娘姥爷做的红烧肉、皮冻……这个春节,我是遍尝各色美食,我的味蕾独享一场饕餮盛宴。我的舌尖上的春节过得不错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