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11:46 页码:10
最新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汇总16篇)
2023-11-24 11:11:46    小编:ZTFB

自我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关键,我们应该及时检视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写总结时,还可以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总结作品。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一

我喜欢以微笑面对生活,面对生命。

生命之舟在生活的海洋航行,总会有逆风的时候,如果你用微笑做你的风帆,用信念做你的船桨,你会发现,大海将热情地将你拥抱。

我喜欢以微笑面对友人,面对离别。

看过多少悲欢离合,情切切兮,亦凄冷。微笑是举起生命明灯的炬,在无数个灰蓝的日子,伴你起程,伴你远行。微笑是一座桥,过了悲伤岁月的寒冷,架起幸福的灯塔。

我喜欢以微笑面对误解,面对责难。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牵牵绊绊,微笑拉近的`不仅是目光与目光的离,还有心与心的空间。

(二)邂逅。

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

我们是大海中两叶巧遇的小舟,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迸发出同样的热情。你赠于我一片目光,我赠你一个微笑,然后挥挥手奔向各自的征程。

邂逅是一种缘份。

既然注定在这里相遇,我们都珍惜短暂却美丽的瞬间。走过之后,或许我们都会将对方忘记,相遇,只为填满前世留下的空白。然后,在今生去完成自己的宿愿。

(三)相爱。

梦了一生,等了一生,终于可以涉过相思河,在人世间与你相爱。

我并不美丽的容颜因你而灿烂,柔柔的的月色泻了我一身,象你的手轻柔地抚过我的脸。夜色下你的轮廓,成了我借以依靠的山,你的眼神是我今生的港湾。

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抬起头看天,天未老,低下头念情,情未绝。于是开始相信,你是前世今生月下老人给我系上的另一半。脉脉含情从此有了支点,微笑地注目你的方向,坚定不移。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二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悲与乐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想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萧十一郎说,他从小就失去了爹娘,与狼生活在一起,狼是最忠贞的动物,就好像他一样,从小,他就学会了在苦中做乐,他清楚的知道世界的现实,他想要逃避,想要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实却逼迫着他向前,不允许他停止脚步。

我知道萧十一郎本就是古龙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可是这也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典范,年轻的时候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老通过酗酒来渡过余生,这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其实,比起金庸我是更加的喜欢古龙的,至少说,比起古龙,金庸是幸运的,所以,这也是他们写作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

古龙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能有家的温暖的生活,就好像就是小说中的萧十一郎,正因为如此,所以萧十一郎喜欢上了沈碧君而不是风四娘,因为沈碧君代表着善良、美丽、真诚。

因为看清了世界真实的面目,所以他总是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持在安全线内,他的要求不多,只想着平静的生活,想要一个家,这也导致了邪恶派连城壁的出现,其实连城壁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作为一个保养的孩子,没有受到过一点的亲情,知道遇上沈碧君,这而,也是问题的根源。

多次被误会,不解释,因为时间会证实一切,多好次想要了断自己的生命,可是使命却让他不能如此。所以他就这样的坚强的活了下来。原著中,本来萧十一郎的结局本不是很好,这也让大师古龙很是不满,于是又着手写了续《火拼萧十一郎》,于是有了完美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古龙自己想要有的生活的结局,可是都不能如愿。

生活其实就是如此的现实,现实得让人可怕,可是我喜欢萧十一郎的那个角色,苦中作乐,也许我是应该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学习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我是没有什么护刀家族的使命,但是至少我应该为我的事业想一想。世界上的人那么多,品种又是那么的多,我能考虑的又能有多少呢,学着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少不要让自己受伤,不要让自己轻易的受伤。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三

0、三章之前的闲话。

今年春天,忽然来了兴致,一盆接着一盆的往家里搬些花花草草,雯子很是奇怪:老妈怎么忽然喜欢上养花草了呢?孩子的问话,简单直接,只不过是看到一种变化之后顺嘴一问,却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为什么会“咯噔”,我也说不清楚。倒是怎样回答她,让我颇费思量,几十秒之后,我是这样说的:“大概是你老妈我老了吧。”雯子点头表示赞同:“我想大概可能也许一定是这个原因。”

和雯子嬉笑了一回,就各做各事了。我心里边独自百转千回。我说因为我老了,所以喜欢上了买些花草回来养,虽说是玩话,难道和年龄没有一点关系么?我心里知道,一定是有的。

以前吧,我也间或买些花草盆景的,女孩子嘛,喜欢个花啊草啊很正常。不过呢,买回也就买回了,既不知道怎么养,有时又被其他喜欢的事牵引了注意力,玩得忘记了不会吵你闹你的花花草草。它们饿了渴了,也是静悄悄的,所以我好像完全不知道它们会怕冷会怕热需要养分需要阳光,连浇水这样简单的事也不记得,这样子养花草,花草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家里的空花盆越来越多,有一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怜惜起被我养死的花草们。我自己归纳总结:我是爱它们的,只是我不会伺候它们;我爱它们但是不会伺候,那就放爱一条生路吧。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家里没有花花草草的踪影,所以春天里我的变化,才会引来雯子的问题。

人的兴趣爱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句话,没有人认为它没有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换言之也就是年龄渐增渐长吧。今年,我又开始买一些花花草草回来。淘米煮饭时,我会将淘米水留下来以备浇花,我会琢磨着怎样给花草换个好看的花盆……这些事,放在以前,会觉得是麻烦得不得了的事,现在做得自自然然而且自得其乐。

1、晒不死的茉莉。

在雯子问过我为什么忽然喜欢上养花草了呢之后不几天的一天傍晚,我和她吃过晚饭后出门溜达,路过学校围墙外的小花草市场。天光有些暗,摆放在靠近路边的几盆开着的茉莉花格外显眼。雯子说:好漂亮哦!我也觉得很漂亮。于是停留下来,和卖花人讨价还价一番,带回来一盆茉莉。

我很喜欢茉莉,还有槐花和栀子,绿叶白花,似素面朝天的女子,清清秀秀的,面对它们,清新的感觉总会扑面而来,直沁入心底,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说不出的欢喜。在我和雯子的亲切照拂下,茉莉花日渐一日地开了一朵又一朵。

茉莉花原先栽在一个白色的塑料盆里,花开得这么好,我觉得这样的花盆委屈了它。人靠衣装马靠鞍,好花也要配好盆不是?我决定给茉莉搬家——换个好看些的盆。从家里的空花盆里,我挑出一个白底青花的瓷盆,左看右看,觉得这才和茉莉相配。

换盆前,我特意跑到茉莉花以前的主人那里,讨教了移栽茉莉需要准备什么样的盆土。那个卖花人告诉我:没什么特殊要求,一般的土就可以,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在土里掺上一些木屑。为他这句话,我苦思冥想,想着要到哪里去找木屑。想起来一个同事的老爸原先是做木工的,做木工的总会搞来木屑的。一问之下才知,人家早不做了。一动不如一静,为确保茉莉的安全,在没找到木屑之前,为茉莉换盆的事儿暂时搁浅下来。

看一样东西不顺眼,会越看越不顺眼。就像姐姐说的“要是我想要洗头却不让我洗,我是无法忍受的”一样,在我起了要给茉莉换盆的心思之后,在我已经给茉莉选好了花盆之后,再看那盆茉莉,总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之感。但是久寻木屑未果,不敢轻易下手,怕害了我和雯子都爱的茉莉。

一日拾掇阳台,清理出晒干了的茶叶渣若干。那一刻,我灵光一闪:可不可以用茶叶渣代替木屑?我想了又想,反复推断,最后得出结论:茶叶和木屑,本是同宗,只不过出自树的不同部位而已,本质应该差不多的。我又自作聪明地做出这样的推断:卖花人说在土里掺木屑,只不过是使土质疏松一些,更好的透气透水罢了,在土里掺茶叶,不一样透气透水么!我为自己的聪明发现兴奋莫名,立即动手拌好盆土,将风姿绰约的茉莉换到和它相配的青花盆里。再看这盆茉莉,怎么看怎么好看。

我和雯子小心又殷勤伺候地着,为它新开的每一朵花而开心而快乐。

换新盆后的第三天吧,我发现茉莉的一个嫩枝上的几个小花苞蔫儿了,第二天就脱落了。我还没从无比惋惜的心态里走出来,那个嫩枝也跟着萎靡无力地耷拉下来,枯萎掉了。接下来,所有的花朵和绿叶前赴后继一个跟着一个全枯萎掉落了。

雯子说:怎么会这样啊?

我知道,是我惹的祸,因为我换盆,害死了这棵茉莉。“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的郭橐驼早就这样劝诫过,我还是犯错了。

看着只剩下枯枝的这盆茉莉,我很难过。蹲下来细细看它,忽然发现,在枯枝的枝桠间,有两个小绿点——我欣喜若狂。摸了摸盆土,有些干,赶紧浇了点水。两个小绿点给了我无限希望。

很可惜的,两个小绿点还是枯掉了一个。另一个小绿点很快地抽条,长出了叶子。看着这个细细嫩嫩的枝条一个劲地往上窜,我有些害怕,怕它又会枯掉。

我恍然明白过来:我的茉莉到了我家之后,还没搬出去晒过太阳呢——大夏天的,太阳太厉害了,我怕秀气的茉莉受不住强烈的太阳光,只在几个雨天搬到外边淋了点雨。

现在,我的茉莉很健康,枝叶很健旺。虽然没有开花的迹象,我却更爱它,更珍惜它。我期待来年的花期,我的茉莉能带给我惊喜。

2、这是番芋藤?

整理厨房,从蔬菜筐的角落里搜罗出几只长了芽芽的土豆和两只同样长了芽芽的番芋。土豆,又叫马铃薯,这个大家都知道的。番芋是什么是不是人人都知道呢?我还是啰嗦几句吧。番芋,其实就是红薯,有的地方叫它地瓜。番芋,是我们这里的叫法。大家明白了否呢?不明白也别问我了,我的知识面儿就这么宽,再要多说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土豆长了芽芽,是万万吃不得了,我毫不犹豫地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长了芽芽的番芋,自然也不能吃了,本来也想丢掉,念头一转,想起了友人将番芋长养成盆景的事儿。我把两只番芋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选了一只模样俊俏些的留下,将另一只丢进了垃圾桶。

说点题外话:以前呢,清理这些东西从来都是连锅端,下手稳准狠。像这次这样温柔的留下一只番芋的事儿,是绝无仅有有史以来头一遭。要说是看到友人养的番芋忒好看受到启发,这“启发”也不是头一遭。将厨房里的蔬菜弄成情趣装饰,早在多少年前我就见识过。那是某年冬天在姐姐家,她家厨房里水养了一只白萝卜,准确的说是半只萝卜,养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白萝卜,碧绿的叶子,在肃杀的冬季,那真不是一般的好看,带给我的是惊艳的感觉。那几天在姐姐家,除了爱看她家鱼缸里游的不知名的小鱼儿,最爱的就是在厨房里看这只萝卜,心里真是喜欢得不得了。这么些年,看到萝卜我就想到姐姐家厨房的萝卜,可是从来也没想着学那个样子也养一回。我把这件事搬出来说,是想说,有些事并不是很喜欢就一定会去做,而是非得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有耐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哎呀,有点绕口不是?绕就绕了吧,能懂最好,看不懂就跳过。我知道我自己懂得就好。

记得友人的番芋养在一个好看的.花盆里,和我养水仙的盆子差不多。虽说现在盆子空着没再养水仙,可是空盆子远在另一个家里,不在手边上。就地取材,我找了个盛菜的碗,不锈钢的,亮晶晶的也蛮好看,在里面装上半碗水,将长了芽芽的番芋洗干净,安放在了这个碗里。

嚯,这番芋可真能喝水,半碗水,它两天就喝见底了。番芋就养在厨房里,添水是很方便的一件事儿。这番芋喝饱了水,浸在水里的那部分将白白的根须往下长,露在水上的部分,将红茎绿叶往上长,不几天就一派生机勃勃了。

看到番芋的长势,我有些担心,觉得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于是拿起剪刀,将长势旺盛的枝叶剪去了一半。雯子问我:为什么要剪掉?我告诉她枝叶太多太费营养,而且任其长下去会没有“型”,不好看。我也不知雯子听懂没,其实我自己也稀里糊涂,只是跟着感觉走而已。

接下来我们出门了,去西塘玩了几天。出门时是加满了水的,回来时碗里干干的了,不过枝叶依旧生机勃勃。我又依照自己的感觉,给番芋修枝剪叶一番。之后的过程,就是加水,修剪枝叶。我学着友人的样儿,留下一根茎叶,和它一样长的枝叶全都剪去,只让这一根长长,长得垂下来。番芋可真听话,让它长它就长,不让它长剪掉它也没意见。

开学前,我的番芋盆景长得颇好看了。一向不以为然甚至嫌厨房里长盆番芋碍事的雯子爸也说:嗯,蛮好看的。

那几天,有几拨朋友来家玩,看到我的番芋都问:这是什么?我说:番芋啊!他们都惊奇地将番芋枝叶拨来拨去:咦,这是番芋藤?我说:没错,就是番芋藤!大家都赞叹:呵呵呵呵,番芋藤也这么好看啊?和长在地里的不一样嘛!

小时候,番芋一片一片长在地里,我们关注的只是可以吃的番芋,用来喂猪喂羊的番芋藤,谁去仔细看过它呢?说实话,我从来没仔细看过,小时候没那心思,长大了之后又没机会看。还是友人有心,让我知道番芋原来可以这样好看。

养在碗里的番芋,还在努力长着枝叶。我每天看着它,给它添水,修剪枝叶……。

3、两株紫薇。

两株紫薇长在这里很有些年头了,我掰着手指算了算,总该有十五六个年头吧。栽在这里时已经半大不小了,那时我也不知她是什么树什么花,和栽在院子里的其他花草树木一样,并不能入到我的眼里,更进不了我的心。那时的我怎么就不关心它们呢?那时的我眼里心里又装了些什么呢?我努力在记忆里寻找,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想,那时一定有更吸引我的事情牵着我的心,让我心无旁骛,无暇顾及这两棵紫薇。

那些年,两株紫薇倒是给我带来不少烦恼。紫薇是落叶树,她们又长在场地中间,春夏天还好,一到秋天,树下落叶一层又一层。遇上有风的日子,那些落叶更是满院子转圈圈。清扫落叶就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还得一天扫几次,让人烦不胜烦。所以冬天一到,就找人把她当年长出的新枝全部剪除,剩下光秃秃的两根树干,虽然萧瑟了点,倒是清爽得很。

这一番说辞,让对生长在院子里的花草树木极其冷漠的我热心起来。那年冬天,破天荒没有让人剪掉紫薇掉光了叶子的树枝,而是当真把那些枯枝捆扎在一起,让其向上生长。当然,那些树枝没能长得融合在一起,还是一根一根单独成枝。但是因为不再剪掉向上长的枝条,紫薇的整体观感越来越好,去年夏天的大太阳底下,除了花开满枝,已经能撑起一片不小的阴凉。凡是见到这两棵开花了的紫薇树的人,无不赞她的美。因为她的美丽,我原谅了她制造的麻烦,花开时节树下扫不尽的落花,秋冬季一层又一层的落叶,也成了一种景致。这就像爸爸妈妈宠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爱,孩子吃吃喝喝是可爱的,孩子的拉和撒也都是可爱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棵紫薇的缘故,我对院子里的树木花草忽然充满了热情。除草,施肥,修剪,之前从不过问的这些杂事都关心起来,兴致高时,亲自拔草的活计也做得极其开心。等到它们开花的时节,更是一天几趟到花前溜达,拿着相机照个没完。从春天的杏花开始,月季、玉兰、三叶草、虞美人、海桐、杜鹃、栀子、石榴,这些花朵次第开放,带给我的全是欣喜。我将拍下的花一张一张翻给雯子看,雯子很惊讶:哇,我们家这么漂亮啊!真是个花园呢!我说:是呢,漂亮吧!

春天一过,许多花都谢幕了,夏天是绿色的主场,绿色到处流动。炎炎夏日,还是紫薇花的秀场,在绿色的舞台上,在热烈的夏季,紫薇花算得上花魁了。这些年,两颗紫薇年年热情似火,年年花开满树,如丹霞一般的紫薇花从夏一直灿烂到秋。

今年春天,紫薇干枯的枝干上如期冒出了绛红色的嫩芽。在我眼里,那些嫩芽也很好看,那姿态也像花朵一般。当绛红色嫩芽长成绿叶的时候,我发现两颗紫薇怏怏地没精神。我以为是今年少雨天气太干的缘故,让人给她多浇水。这样之后的某一天,我发现紫薇的绿叶远远看去有些灰,老将将的没有生气,而且不断有叶子掉落。我觉得很奇怪,跑到树下看个仔细。这一看把我吓了一跳,每一片树叶上都粘着一些灰灰的黑黑的小虫子,树叶颜色晦暗的原因原来是这个。再看长在紫薇树下的天竺,全都好好的;离紫薇不远的海桐,也绿油油的生机勃勃。唉,怎么回事呢?这么多年来,两颗紫薇都健健康康的,该长叶时长叶,该开花时开花,我从来都没想过她们会生病。这可怎么好?赶紧治虫!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剪下一根小枝,送给我时常光顾的卖花人看,他告诉我,这种虫子要喷敌敌畏,中间间隔十几天再喷一次。我回去照本宣科,让人去买敌敌畏来给两棵树喷药。

这样过了将近二十天,两棵树的情形不见好转,树叶脱落得多的枝条开始枯死。我很着急,但是不知该怎么办。我想,两棵树不算小了,树高总该有三米左右吧,大概喷药的人只喷了低处,高处没有喷到,导致虫子没有全部杀死。这样反复喷了几次药,至少有三次吧,情况还是没有多少好转。

我对生了病的紫薇满是歉意,不知如何帮助她们。我和朋友说了紫薇的状况,朋友说:不用太着急,树比人能干,知道自己的病,它们自己会医治。这样的话,给了我些许安慰。

暑假里经常离家,每次看到路边不管不顾怒放着的紫薇花,红的紫的白的,深色的浅色的,我都觉得没有我家紫薇花的颜色好看。想到我的两棵紫薇,心里只有叹息。

八月的某一天,那天上午我从外面回来,刚进院子,我看到我的紫薇竟然也开花了!虽然一棵树上只有零星的几枝花,带给我的喜悦不亚于在我面前呈现了一片花海。我跑到树下,树叶上还是有虫子,但是叶子全都绿油油的了,明显有了生气。看着带着病痛的枝头上盛开的花朵,我的心里满是感激,满是感动,也满是惊奇。就像我不知道紫薇为何会忽然遭遇一场虫灾一样,我一样不知道她是怎样与疾病抗争,怎样追赶着花期,在应该开花的时节,一点不耽误地孕育花朵,准备花开满树?紫薇无言,那几枝花开得热烈喜庆,我也觉得喜气洋洋的。与我们一样高兴的,还有热情似火的太阳。我信了朋友的话:树是强者,不用人为它操心!

之后的每一天,紫薇都在努力开着花,从几枝到十几枝,再到几十枝,直至花开满树。现在,紫薇花还盛开在我的窗外,明丽妩媚,灿烂如霞。每天工作的闲暇,一抬头,就看见她的绿叶红花随风轻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悦目,赏心。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四

清晨里,这儿便宜显得极冷。清清凉凉的风在动,却总也吹不散那轻烟似的薄雾。仿佛这里便是雾的故乡,山融在雾里,虚虚的一轮。神秘的就像一个梦。薄雾清亮起来,山前浮出一个小镇,那苍苍茫茫的,是覆盖着镇子的杂树,远远望去,全然一片秋的山林,走进去,有屋舍人家,闻得山乡烟火。

一条镇街,似山路一般斜斜地上去,屋舍便错落两旁,常有山石在屋前堆放。这里房矮,门宽,门边都卧着一个锅台,放一张方桌;进得门去,便有茶喝有饭吃,菜清香,饭甜美,吃罢与主人闲聊,才知这镇里有着一条出名的温泉;是泉水引来了游人,山镇也就多了时代的色彩。

街头立了栋新楼,一砖到顶还有像样的餐厅。地用水磨石,墙用贴墙纸,壁灯照明,餐桌也带了电镀;吃着饭,还可享受,四壁有着画框,画的是山水,却要油画表现,说那样才合乎城市人的眼光。生意红火起来,餐厅就轰动了整个镇子,有人就扩房,添椅,办起了美容店。一时间,男的进,女的出,山镇多了城市人的发型。一个女子走出来,脸上粉扑扑的红,一股淡淡的清香裹了她;见了镇里人,羞羞一笑,瞧到城里人,忙将眼珠儿埋下,闪过去,这才悄悄地瞅,暗暗地比呢。

秋天里,什么都成熟了,小镇里到处可见丰收的果实,屋前的树,叶虽已凋零,枝杈中挂满了壮壮的玉米棒儿,黄的一把,白的一把,一嘟噜一嘟噜架了去。树压弯了,有人为它搭上椽子,于是一条街就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倒像镇里有了奇树,长了奇果,全然一个金灿灿的世界。

一担软柿挑到路边,一团红火儿,人们围了去,一个一个地拣着吃,把儿一堆一堆地放,末了数着把儿付钱;城里人来吃,尽挑大个儿的,先用指尖挑破点皮,一圈一圈地扯净,细看过,才放心地吸,轻轻咽,似乎这么吃了,才最香甜。

街里见了太阳,人出到屋外,一条青石上,男人一錾一錾地在打,石碴儿迸去,女人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挫着玉米,眼却往那錾头上瞅,一颗心时常悬在空里。

嘣!的一声,男人使过了劲。

“哟!咋嘣人了”女人突地揉起了脸,瞪了男人一眼才说:“该死的”。

“嘿嘿”男人瞧着笑了,讲:“死了到好,省的听人骂我穷石匠呢。”

“不是么!跟了你享过几天福!”

“现在咋样?”

“亏你说得出口。”

扑哧,打一处起了笑声,两人慌忙瞅去,邻家的男人正蹲在石阶上,笑皱了脸说:“她嫂,我看你这几年可把福享了。”

“享的那门子富!还不是个穷石匠。”

“看你说的,这些年城里人把那石头当宝呢,凭我哥那手艺,卖一个石狮就够吃一年的。”

“没人把你当哑巴。”女人说着,笑了,脸也红了,她知道那兄弟说的是实话,跟上这石匠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她心里满意着呢,可脸上却不说。

她使劲地剥那玉米棒儿,让那玉米豆在她怀里活跳起来,噼噼啪啪地响着。

这声音是那样的欢快,那么的动听,像一曲优美、朴实的音乐,在这秋天的山镇里轻轻回荡。

过了寒露,这天真就凉了,清晨外出,还有些冻手,却不冻脸。人们开始加衣,有的竟上了冬装,才刚刚进入秋冻,人就开始有了感觉。

城市的秋,变化最大的就是天空。天空里的云、气和温度。再不像夏日里那么的燥热、闷气、酷灼,一种清凉、冷爽就越来越浓重。天空里,多了雾,看不到一块一块的白云和蓝天是那么的分明,迟早都是一片蒙蒙的灰。特别是清晨,总有淡淡的薄雾笼罩,连太阳也被朦胧的发红,不耀眼,总感觉没有睡醒似的。

近些年,突然就报道有霾,霾是藏在雾里的,秋天多雾,霾也就来了。霾有害,都是些城市的废物,呈颗粒状,满天漂浮,这便害的人们提心吊胆,早早有人就戴上了口罩,防微尘的,到底起不起作用!但人心是平衡的,少了那一份担忧,从心理上说,她减少了一种忧虑,就多了一份健康。

这秋天,就怕风和雨。风来一次,树瘦一圈,再来几次,满地枯黄,树也就瘦到了家,光秃秃的一身骨架。雨来了,气温就往下掉,成十几度的降,雨就变得冰冷,冰冷的城市仿佛也在变瘦,在萎缩。绿变得深重起来,有了枯黄的叶,开始卷曲,缺少了生机,草也不再精神,霜打了似的,就连人,也不再那般的洒脱,尽管衣服加厚了,动作却变小变快,变得畏畏缩缩、蹴头爽脑的。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死亡的季节,果子熟了,便要蒂落,成为一枚种子。叶儿完成了一生的使命,从春走到秋,秋深时,便落地而亡。人说它是落叶归根,而它不归根又能落向何处!在城市里,它就可以落往别处,一是垃圾箱,再者便是城市垃圾场。城市的秋天,垃圾就多,多得是瓜果皮削,人为了生存,为着健康,便拼命地汲取各种植物的果实,吃果肉不吃皮与核,这便产生了大量的秋天垃圾。所以秋天不光是成熟,不光是死亡,也是生产垃圾的季节,而生产者一定是人,是依赖人类生存的各种动物。

秋天的到来,就意味着冬的到来,冬天来了,人们就得准备过冬,商场里到处都挂上了冬装,一年有一年的流行时装,流行色彩和流行的促销方式,商店里就到处贴满了彩色的条子。有二折、有五折、有九五折,商家的脑筋用尽,消费者总是糊里糊涂地买,口袋里的钱比过去多了,也不在乎几十元的折扣。人在准备着过冬,城市也得准备着过冬,城市供暖,雾霾治理,环境管理等等一系列与冬季有关的人和物和事,都得有人规划,有人处理,这便是城市管理者的职责。

秋天不是一个安宁的日子,就容易出事,时节在转换,由暖变冷,而且冷得很快,有时就很突然,一场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中国的地板图上有一半就成了蓝色,气温突降六到十度,北方高原地区就有了雪。这种急骤的.降温,人体就受不了,感冒人增多,哮喘人复发,心脑血管患者发病率倍增,医患矛盾又开始磨擦。所以天气不可小瞧,它可以引发内患,患在人身上就发生登革热、埃博拉这类世界性的疾病,这都是与天气有关的动物、昆虫疾病窜到了人身上而无法免疫的结果。因此说秋天是个多事的季节,谁都得留神啊!

多事就多在秋天是个转换的时节,有转换就必然有复杂,从天到地,从人到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人类聚居的城市,必然要在这种复杂的转换中度过,这种度过也是复杂的,复杂在有顺应也有抗挣,有适从也有屈服,有死的悲也有生的乐,有凄冷之感也有赞美之喜,总是矛盾的对立之中求得统一,在这转换时期,锋芒就特别的突出。这便是秋日,便是城市的秋天。

一旦寒冬降临,就是秋去冬来而春天便近了。城市之秋是暂短的,多事之秋也是暂短的,只要有风和雨,一天便比一天凉爽了去,凉爽地落了雪,这个城市就有了冬装,冬天的城市就会有着新的期待,那便是春花烂漫的日子。

城市总是在这种复杂的矛盾之中度过一个又一个的转换,并期待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季节的到来。

又落黄叶了,是一片一片地往下掉,旋浮着、翻转着、斜落在地,落在树下的绿草间。就几天功夫,天气骤降,冷的人不断加衣,黄叶也就开始飘落,快将草坪覆盖完了,黄的、红的、褐的、平展的、卷曲的,全静静的浮在那里,叶上储满了潮潮的露水儿。它们在等待着死亡!慢慢地等待着生命的结束!在这深秋的时节里。

生命总是有限的,它们就有限在一年四季之中。初春,寒风抖峭,树杆上就爆出了春芽,叶儿如似婴儿就出生在那个时节里。有阳光和雨露,叶儿天天在长,没有几天,满树就绿绒绒的一团。春暖了,花开了,绿叶就托起红花满世界地去张扬,在展示青春美貌的年华。开始扯条发枝了,树木就壮大起来,丰满起来,绿叶也就长出了成人的模样。

成人的叶子是青葱的,像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浑身绿油油的闪发着亮光,在风里,它喜欢舞动,喜欢歌唱,总是把青春的绿展示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合作用使它的青春充满活力,到处都是团团的绿的生机。就是夜里,它也不曾休息,帮助母体在吐故纳新。它懂得生命的价值,在于每时每刻不停地劳作和奉献,否则它的存在就变得毫无意义。

夏日的阳光总是那般的强烈,绿叶儿在经受着最为严酷的考验,此时它已是壮年,它不可以躲在阴凉下面享受清福,而是让别人在它的绿荫中乘享夏日的清凉。暴风雨来了,它拼命地狂舞着,就在狂风撕下它的那一刻里,它也不会放弃从风雨中吸取母体需要的养分。它是大树的儿女,知道一旦离开母体,等待它的便是生命的结束,它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却更加珍惜养育它生命的母亲。

当秋雨绵绵时,叶儿已经活过它大半的生命,开始步入暮年,它托住沉重的身子,仍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明白寒冬即将到来,它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它不能因此而放下自己的天职,它活着就是要有意义,要为生命的运动奉献自己,它的生命是母体给的,它一生中每时每刻都从母体那里汲取养分,它成长的过程也是奉献的过程,它日夜不息的劳作是在帮助母体健康地活下去,只要母体健康,子子孙孙就能繁衍生息。

它毕竟就是一片小小的绿叶,或许一生里从未受过宠,就长在树杈的角落里,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在明媚的阳光里炫耀是什么味道,在清风中跳跃欢唱又是什么滋味,它只是默默地长在那里,从不被人瞧过一次,就是让人看见它的绿也好啊,没有,它没有被注视过。

它不懂得虚荣,不知道炫耀自己能得到什么,也不知道受宠能获取什么样的满足,更不知道狂风暴雨的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它不懂甜言蜜语,不懂阿谀奉承,不懂献媚卖萌,更不懂中伤和陷害,它就知道日耕夜作,兢兢业业,不停息的辛劳,而换取母体的生存和壮大。

因为它没有思想,就是一片叶,一片极普通的,有着生命特质和生存本能的树叶。人就奇怪这种生命,同样生存在这个特别的世界里,有着阳光、空气和水分,同样的有生有死,同样有着细胞的运动,可人和物就相差的太大太大了。它没有思维,没有智商,更没有情商,它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的很单纯,很专注,从生到死无声无息,静静的,生无愉悦,死无痛苦,终生辛苦劳作不止。人类崇尚春蚕到死丝方尽,而对于一片落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黄叶依旧在落,落满一地,由黄变红变枯变焦到死,最后缩成一团,当初冬的寒风将它吹走的时候,它便刺啦啦地长叹一声,这是在叹它的一生太短!还是对母体留下眷恋的情思!它的一生是充实的、丰富的、有意义的,可以做到死而无悔的。

已近深秋,望着这落去的黄叶和树,我究竟该思索些什么是好呢?!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五

游雁荡途中,我总会不自觉地抬头,想看看天。

擦崖而过的浮云,总会被我幻想成一张躲向山背面的纠结的脸,一张由解完牛后踌躇满志的庖丁、与蜷缩于暗室中翻来覆去数金币的葛朗台,重叠而成的怪异的脸。

如果真有造物主,那么,对于雁荡山,他的心态一定很复杂,在庖丁与葛朗台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心态的直接后果便是,雁荡之美,被极其吝啬地分割成多块,展示的同时也意味着隐藏;收与放之间,经过了周密的计算,绝不让人一眼看透看穿。

雁荡石之美,被一一拆解,隐藏于不同的方位。

雁荡峰之美,被一一拆解,隐藏于不同的光线。

雁荡水之美,被一一拆解,隐藏于不同的天气。

如果说,这些隐藏还属于“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话,那么,关于整个雁荡的布局,也始终围绕着一个“藏”字。沈括是雁荡较早的推介者,他曾如此描绘这片山地留给他的印象:“(予观雁荡诸峰),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巨谷中则深然干霄。”对此,五百年多后的徐霞客也深有同感:“(雁荡)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三上雁荡,可被称为“雁山第一胜景”的三折瀑,还是瞒过了霞客阅山无数的慧眼,直到上世纪才被发现。

假如再联系到雁荡艰难而缓慢的开山历程:虽然早在南北朝便已经引起谢灵运的注意,但真正为人所知却要等到北宋,并且在之后的几百年间,由于战火或者明清两朝的海禁,偏于一隅的雁荡,始终荒芜而萧条;遗憾之余,我们却也不难感受造物主对这片东南山地的珍惜和不舍。

令人感慨的是,雁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惊艳亮相,竟然缘起朝廷的伐木工程;可以想象,当被强行揭开盖幕的雁山首次坦露在天地之间时,那一刻全体匠人如痴如醉的表情。

如果真有造物主,在那片用来隔绝人间的参天古木轰然倒下时,必然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如此想来,仰头望天,不知何处传来一声空旷而苍凉的雁鸣。

二、洞府。

羊角洞。

这座深嵌于山腰的洞府,名称随意而鄙俗;但细思之下,却似乎隐含着某种不同寻常的信息。

有说缘由洞外有峰名羊角;有说缘由洞内有井名羊角;有说缘由洞深而曲如同羊角――即便是当地人,好像也说不清这处雁山支脉名称的确切来历。

而我却想起了《逍遥游》。“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在庄周的辞典里,羊角,是一股拔地而起、直通云霄的神奇旋风。

据说从汉朝起,便陆续有人在此飞升。直到咸丰年间,还有一位炼师陈体阳,在洞中面壁十年,终于得道羽蜕而去。因此,羊角洞也便成了整个雁荡景区中最神秘的一处。

虽然未曾学过风水堪舆之术,但仅从此处的峰峦名称,我也能感受到一种明显的道家气场:左有狮、兔、葫芦,右有笔、剑、蟾蜍,五马列阵于前,龟蛇扈卫于后。行走其间,时有错觉,仿佛彼此举动,俱是手捏剑诀,脚踏八卦。

可洞府之中,供奉的除了道教三清,平起平坐的竟然还有北宋杨门忠烈。令公令婆,五郎七郎、桂英宗保,怒目戎装,正气凛然。崖壁上,“玉清宫”、“观音洞”的匾额边,也赫然标了处“天波府”。

杨家远在山西,怎会在此出现道场?难道是宋室南渡,杨氏随迁至此?或是杨羊同音,乡人借来寄托虔诚?又抑或是此间某姓曾得过杨家恩惠,世代感戴香火不绝?然读遍楹联碑记,依旧毫无头绪:蒲团与神像之间,所有的线索都已被细心地扯断抹净。

方在疑惑,又见殿前石阶上坐一鹤发老道,腰直身轻,目光炯炯。同行文友纷纷凑前合影,冀能沾得些许仙气。有人恭询高寿,道长接过一支敬烟,吞吐移时,轻轻弹落一截烟灰,含糊应答已在此山五十余年;旁人早有领悟,悄声云此老必然已过百岁。道长眼光一闪,隐然一笑,撇下众人,起身进入殿中。鞋底生风,阶上烟灰瞬间消散无踪。

欷[声中,沿着崖腰继续缓行。忽见路牌指示,直前便是“牛鼻子洞”――“牛鼻子”者,道士的谑称也――念及《道德经》“上德若谷,大白若辱”,不由心中一动,转身再望此洞,愈觉幽深难测。

眼光流转,群峦起伏延展,迎面海水山风,飘飘有如羽化。忽觉远山遥处,一峰顶端竟然有孔透亮,不禁大呼小叫,有说锁眼,有说风洞。

恰有一壮年道者经过,闻言应声道,此乃仙桥。心中又是一动:同一石孔,我观其内为锁,彼观其外为桥,锁桥两者,意象截然。

正沉吟间,只见那位道人跨出围栏,走上悬空的崖梁,背对着我等便掀开了衣襟小解。

对着脚底群山,旁若无人。

三、牌坊。

如果用铁轨来丈量,乐清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是2075公里;也就是说,南阁村的牌坊,从起点到终点――即审批地到施工地――足足有四千多里路。

或许还得翻上一倍――南阁牌坊的第一块基石,实际上从章纶二十六岁那年,迎着北风,背上单薄的行李走出村口,踉跄走向陌生的京城时就已经埋下。

营造牌坊的过程同样遥远而漫长。从章纶在北京斩获的第一座牌坊“会魁”,到他的曾孙章朝凤请回的“世进士”,南阁村的七座牌坊(目前留存五座),章家四代人足足修了一个世纪。

九千里,一百年,如今都浓缩在了这短短一百五十米鹅卵石铺成的狭窄村道上。五座牌坊一字形依次排开,每一次的穿越,依稀都带上了在时间长河中溯流而上的沧桑。我不知道章纶的后人每日行走在这五座据称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牌坊群之间时会有什么感觉。不过,在俭朴的章纶故居,在乡人对这位先祖的记叙中,除了骄傲,我还看到了一些类似于《三言二拍》的情节。

比如章纶曾在客栈中拾得一箱珠宝,虽价值连城却毫不动心,还给了失主;善有善报,日后章纶入狱,刑官便是当年的失主,动刑时手下留情,保住了章纶的'性命。又比如章纶赶考途中,借宿某大户家,户主对章纶青眼有加,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待到章纶折桂而回,这位小姐却得病双目失明;章纶不遗不弃,慨然迎娶,夫妻一生恩爱,白头到老。

最具传奇性的是,章纶曾经蒙冤,被皇帝定了死罪,在行刑那天,突然天昏地暗风沙大作,有人说这是枉杀忠臣天象示警,皇帝惊慌,连忙下令将章纶从鬼门关放了回来。据说这个故事还被敷演成了温州高腔《九更天》。

虽然匪夷所思,但我毫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在我翻看《明史》中章纶的传记时,找到了有关此事的记载:“会大风扬沙,昼晦,狱得稍缓,令锢之。”我也知道,这一场大狱,连接着明朝一大关节:英宗与代宗的皇位之争。可以说,在那场殊死的终极博弈中,章纶也是被卷入漩涡的一片树叶。

有关皇位的较量极其精彩,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章纶本人。据《明史》记载,这是一个倔强的老头,方方正正,满肚子不合时宜的想法,喜欢唱反调,很不讨人喜欢。虽然他这一方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没捞着什么好处,还被他拼上性命拥戴的新皇帝有意无意地冷落,发配到南京坐了十八年的冷板凳,终于在1476年,六十四岁时黯然告老还乡。

“会魁”坊建于1439年,“方伯”坊建于1465年,章纶回到南阁时,应该看到了这两座朝廷表彰他的牌坊。我猜测,当章纶用已经长出老年斑的手抚摩着牌坊粗糙的柱基时,心头想必一片苍凉,还有如梦初醒般的幻灭感。

这两座牌坊就像一对锋利的铡刀,切去了章纶曾经的热血和理想,也切去了章纶的棱角和锋芒,以一种温顺而庄严的姿势,默默拱立在这东南角落的一个小小山村内。

再没有争斗,再没有冷眼,甚至再没有输赢对错,只留下几个冰冷的金色大字。九千里,四十年,一辈子就在横平竖直的笔划间烟消云散。

回乡七年后,章纶去世。章纶逝后,在“方伯”与“会魁”之间,朝廷又为这位再也不会惹麻烦的老臣树了一座“尚书”坊。

今天的“尚书”坊附近,是一个老年活动室。我们走过时,里面的录像机播着一部戏曲,十来位老人正看得入神。

鼓点铿锵,管弦呕哑,不知道演的是否就是那部《九更天》。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六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个骨子里都透着浪漫气息的不切实际的怪人,对此我并不否认。也许,我是很怪的。

这样的我也许真的让人有点难以接受,难以理解,但我想说,我就是我,就算是一个怪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都不支持,我还是只想做我自己,也只愿做我自己,就像我的`“一茎香”,因为它会永远陪着我,因为能够做我自己也是一种幸福。

杂感。

仇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总认为人在这个世上最应该追求的是两件事:一是不恨任何人;二是不让任何人恨你。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何其无辜、何其脆弱的。我总认为,这个世上最让人伤心的,莫过于生命的消逝了。因为生命一旦消逝,那么无论是爱是恨都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所以,对于生命,无论生前是何种关系,死后我们都应该抱着一种悲悯的态度,而不是幸灾乐祸、乐见其成。

曾经在某篇小说里看到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不计较,这是我快乐的原因”,当然在面对事情时,我并不能像她一样不去计较,相反,我很容易去计较一些事情,甚至比一些人还爱计较,但是,对于我,过去了的事情,我总是很容易记住一些很温暖、很美丽的画面和感情,而忘记了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或事。过去了的事情,如果不开心,那就让它真正的“过去”,只有过去了,我们回忆起来的时候才会感觉释然。当然,若是开心、温暖的过去,那就不妨好好珍藏,因为只有心存感动的人才能感动别人,只有拥有温暖的人才会温暖别人。不与过去计较,我想这应该是我活得快乐的原因吧,也希望会是大家活得快乐的原因。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总是会拿起和放下一些东西,这样才会活得充实和轻松。学会坦然,学会放下,学会拥有,学会珍惜,学会善良,学会纯真,学会坚忍……,人这一辈子要学会、要拿起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仇恨太过沉重,我们还是放下为好。

感恩节快乐。

今天是感恩节,我要对所有曾经、现在和将来出现在我身边的人说一声感谢。

我要感谢那些带给我快乐的人,因为你们帮我驱走了忧伤和不快乐;我要感谢那些伤害我的人,因为你们告诉我什么是生活,也让我知道快乐的弥足可贵,让我学会珍惜。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世上有两种天使,一种是帮你构筑梦想,让你不失望、不孤单的天使;一种是告诉你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生活,让你的梦想和现实接轨,让你学会珍惜的天使。对于这两种天使,我都要抱以深深的感激。

我要感谢那些未来会出现在我身边的天使,谢谢他们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陪我一起经历或是回忆一些事情,让我将来的回忆不至于空白、不至于残缺。我要感谢他们的奔赴。

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擦肩而过的人,或许我们并不认识,甚至连一个眼神的交汇都没有,但是我还是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不曾带给我悲伤或是不快乐,我要感谢他们的擦肩而过。

而对于我最需要感谢的那些人,我想就算我什么都不说,他们也会懂,因为那会是一种心有灵犀,因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七

清明已过,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田野一片葱笼,青青的麦苗长得很高了,而那大块的油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引得蜂飞蝶舞,争先恐后地与花儿亲近。和风轻柔地吹着,带来醉人的芬芳,偶尔有满载而归的蜜蜂从耳旁掠过,你甚至能够感受到绒毛抚过脸庞的细痒。

这是五十年前的一个周六的上午,在通往果城郊区某生产队的小路上,行走着一队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一面鲜艳的少年先锋队大队旗在前面引路,紧跟在后还有中队旗,接下来就是被拉得很长的队伍,三角形的小队旗也夹在中间。无数的箩筐挂在小巧的扁担上,或一人独挑,或两人而抬,伴随着那首熟悉的《少年先锋队队歌》,这支队伍就在乡间的小路上向前移动着。

大概是离农村很近的缘故,那个时节,学校里每年都要搞好几次支农的活动,除了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外,给农村送“千脚泥”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行动。那时,我刚上小学四年级,已经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活动了。

千脚泥是一种附在住房地面上突起的硬泥团,那是长年累月由外面带进的泥土累积在地面上形成的,经过人脚无数次踩踏,就成了很好的肥料,特别适合于做基肥。

那时,南方小城的生活是艰苦的,就是城里居民所住房屋的地面铺设的都不是水泥,而是一种称为“三合土”的东西。这是用石灰、炭渣、黄泥按一定的比例调匀铺设的。三合土的制作工艺复杂,先是要把那些和匀的灰铺上抹平,等它基本上干了,就要用鹅卵石在上面反复地进行打磨,这个时候,三合土就显出光亮来了。打磨不到位的三合土用指甲都能刮出坑来。我家所在的商贸宿舍地面就是打的三合土,或许是由于年头已久,那些三合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硬度,和郊区农村那些只是将泥土夯实而没有硬化的屋面差别并不大。这种屋面极容易形成千脚泥。

那个时候,大院里的通道全是天然的地面,遇上连阴天,泥土吸饱了水,整个院子都很泥泞,人从院中经过,会在鞋底沾上不少的稀泥。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居民自然不会进门前就换鞋,带进一些泥土就在所难免了。久而久之,就会在屋里形成一些高出地面突起物,像是一些黑色的蘑菇,犹其以门口为多。这就是传说中的千脚泥。讲究的人家,每年都会将门口边的千脚泥清除一次,以确保门口的平整。而一般的人家只要不影响开门和关门,就任那些千脚泥去了。

试过千脚泥的肥效,在自家门前的院子里挖出一块宽约一米,长度和整个房间相当的地来,将一些千脚泥放进去,用锄头锄细,在上面栽上向日葵等作物,长势果然良好。这才相信了千脚泥真的是可以当成肥料的说法。

当学校发出给农村送肥料的通知后,所有的班级都行动了起来。以居住地划分的学习小组就会统一行动,拿着小锄头和小箩筐,放学后来到各个成员的家里挖千脚泥。这可是个细致活,挖深了不行,挖深了会把屋里的三合土挖起来,让地面变得凹凸不平;挖浅了也不行,挖浅了就没有多少收获。千脚泥主要分布在靠门口处,越往里走,堆积的千脚泥就越少,如果挖得不好,门口就会变得不平整,容易使孩子和老人摔跤。

或许注定了我和锄头有缘,在挖千脚泥上有着独到的长处,我所在的学习小组每次挖千脚泥都由我来“执锄”。

先用不大的力道试着挖一锄,从翻起来的泥土背面上看一下泥的深浅,就知道该用多大的力挖了。然后就一锄挨一锄地挖,直到那些疙疙瘩瘩的千脚泥全部挖起来为止。将挖出来的肥料全铲进小箩筐里,把残存的疙瘩铲平扫净,就结束了一家的挖掘,再去另外一家。

一些家里没有孩子上学的人家有时也会主动邀我们去他们家挖千脚泥,这时,我们会欣然前往。那些人家的千脚泥一般都很多,那些疙瘩从门口一直延续到屋里,一家就能让我们收获很多的千脚泥。

那个时节,我们都会以上交的千脚泥多而自豪,学校也会按积肥的多少给予各个学习小组以奖励,奖品大都是一本作业本,或者铅笔什么的。遇上发一些新奇的书笺等物品时,就更让人激动了。

在一首接一首唱起的歌声中,目的地终于到了。按照生产队接待人员的指引,我们将千脚泥全倒在一起,一般都是堆在一个用茅草盖起的棚子里,看着那渐渐变大的小山丘,想着今年的粮食将会因我们送来的千脚泥而丰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送肥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农村野餐。同学们在溪流边洗净弄脏的小手,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心里充满了欢乐。

广柑窖。

至今都记得家里那两个又深又大的广柑窖。

我所在的小城称为果城,所属的几个县区都是柑橘的产地,盛产个大味美的广柑和桔子。打我们搬到商贸宿舍起,就发现每一间住房的中间都有一个簸箕大小的石头盖子,很是显眼。盖子的四周还填着一圈草绳,用以将那个缝隙填满。开始并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直到秋天才明白那个石头盖子下面居然隐藏着一个秘密。

那天中午放学后,就发现屋子外面放着许多装满了广柑的箩筐,而屋里则多了两个不速之客。屋中间的石板盖子打开了,一个中年人正将装满了广柑的吊篮朝下面送。走近一看,才明白下面是一个又深又大的地窖,一盏散发着奇异香味的灯在下面照着,一个衣着劳动布工装的男子正将广柑一个个地往窖里摆放。

一问母亲才知道,商贸宿舍的每一间住房都有一个广柑窖,每年市水果站都会在窖里存放上千斤的广柑。那个时候,水果站属商业局管辖,在自己的职工宿舍里存放广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广柑存放职工的家里,就免去了专门看管的劳力。那时的人大都很老实,大家都明白广柑是国家的财产,而且还是有数的,都不会去动那怕一个。而商业局则会在每一个存放季里,按地窖的多少给每个家庭以补贴,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观看水果站工人检查广柑就成了我们童年的一大乐事。只要水果站的工人一来,我们就哪儿也不去了,看着他们忙着。平时的养护一般只会来一人,他们进屋后,就把地窖上的石板揭开,拿一把蒲扇朝里面扇风。几分钟后,点燃一盏油灯用一根细绳吊着放下去,如果灯燃得很旺,就说明可以下去了,如果熄了或者燃得不旺,就得继续往下面扇风。至今都记得那油灯散发着一种水果的香味,一问才知道,那灯油中加了桔皮油,这种油不会对窖藏的广柑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孩子的眼里,广柑窖是很深的,下去的人先把双腿伸到窖里,两手撑在窖边上,然后朝下一缩,整个人就不见。再看到他时,就发现他已经在窖里忙碌开了。他挨个儿翻看着那些广柑,将发霉腐烂的广柑捡出来。那些被捡出来的广柑是不能任意处置的,得拿回去上交。有时烂的广柑多了,他们还会写个条子,让我们给他们签上字,以证明确有此事。有的时候,工人们会从窖里拿出一些广柑带走,我们就知道又有一些广柑要进入消费环节了。

尽管小城被称为果城,但水果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特别是水果站的精品广柑。它们首先得要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然后才考虑在水果站直属的店里出售。尽管很馋,对近在咫尺的美味垂涎三尺,却从来没有生过偷吃的心思,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些东西不是自己家里的,不该去想,更不该去吃。

盛夏来临,广柑窖就空出来了。那时的夏季格外炎热,而每家除了几把大蒲扇外,没有任何降温的设备。这时,广柑窖就会被我们这些孩子派上新的用场。将石头盖板小心地揭开,学着那些工人的模样朝里面扇一阵风,估计不会有什么危险了,就将一根方凳吊下去,让它放在窖的中间,然而再小心地下到里面。这时,那根方凳就会起来中转的作用,从方凳上再下到窖底就很容易了。

把小桌子放进去,再来上几根小凳子,电灯也牵到里面,就成了我们温习功课的好场所。广柑窖里很凉爽,还有着一股淡淡的果香,和外面的炎热有着天壤之别,待在里面基本上不会出汗。我们会在里面安静地待上好几个小时。不过,这种奢侈的机会却是有限的,大人们往往会因在我们大白天里也开着电灯而加以干涉。当然,如果不开电灯,只在那窖里坐着讲故事,大人是允许的。

设在居民家中的广柑窖一直使用到八十年代初,才被现代化的冷库逐步代替。现在,小城早就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商贸宿舍那些老房子经过改造后还在使用,只是昔日那些广柑窖全都填了,并在上面铺设了水泥的地面。

剥桐子。

在儿时认识的植物中,油桐树占据了重要的一环,这得益于我们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优势。那种春天开满白色的花朵,秋天能出棉桃般果实的.树,在儿时的农村到处可见。

上“农业基础知识课”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过油桐与油茶、核桃、乌桕并称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榨出的油叫桐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油漆、油墨及电器制作等都要用到桐油。生活中也到处都能见到桐油的影子:下雨时用的油布伞、担水的桶,洗澡用的大木盆都是用桐油刷过的。曾经在嘉陵江边见过木船维修的情景,那些木船的船身,无一例外都要用桐油刷上几遍,这样才会防水防腐。

尽管在课堂上对这种神奇的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把那些桐籽从棉桃状的果实里剥出来。直到那年的秋天参加了为期十天的支农活动后,才知道剥桐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支农的地方离家较远,足有二十多里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得出发。这对于一群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考验。在学校的操场集中,清点好人数后,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

越往前走,乡村的气息越重,道路也由宽阔的马路变成了乡间小道。已近寒露,早晚都有些凉了。小道旁的草虽然还是绿的,但已经显出了衰老的迹象,绿色中夹着些许枯黄。清晨,许多露珠在草上凝集,如果你一直踩上草上走路,不一会儿,鞋就会被露水打湿。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油桐,叶片已经发黄脱落,偶尔有几个没有收尽的油桐残留在枝头。那果实的绿已经不那么纯了,变得有些发干,呈现出一种间黄间绿的色彩,还夹着些许的红。靠近山坡的草丛里,有秋虫在鸣着。引得几个男生恨不得停下脚来,去寻找那些会掐架的蟋蟀。微风吹过,带来泥土的芬芳。不知是谁哼起了电影《红孩儿》的主题歌:“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不大工夫就变成了大合唱。

劳动的地方是那个生产队的晒坝,知道我们要来,生产队早就作好了准备,晒坝上摆着一圈小板凳,前面堆满了又黑又粘的东西。一些箩筐也摆在那里,那是用来装桐籽的。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次支农的任务就是剥这种又黑又粘的桐子。

队长给我们做了示范:用手将那些黑乎乎的东西剥去,那些饱满的油桐籽就出来。队长告诉我们,油桐籽是有毒的,千万不能吃,就是一颗也不行。正值农忙的季节,在讲解了这些注意事项后,队长留下了一个老者陪同我们,就匆匆走了。

于是,我们就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新鲜的油桐果实长得很紧密,桐籽很难从里面剥出来。采摘下来后,要堆在背阴的地方,泼上一些水让它的外果皮腐烂,经过十多天的沤制就很好剥了。腐烂了的桐果又黑又粘,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不大工夫,我们的手都变成了黑色的。秋蚊子也来凑热闹,冷不防就给你来上一口,用手一拍,在打死蚊子的同时,也将劳动的痕迹留在了肢体上。最可气的是蚊子会来咬你的脸,一拍一打,就成了花猫样。于时,你看我,我看你,见有人脸上是干净的,就变着法子让那脸上也沾上黑,一时间热闹非凡。

那时节,支农的活动很多,有时一个学期就会进行好几次,少则三天,多则一个星期。像这种一干十天也有。老师怕影响我们的功课,会利用这些时间给我们补课。这种在外面进行的教学往往会收到比在课堂上更好的效果,只是没有黑板,无法版书,对一些生字老师只能作口头上的讲解。最高兴地是老师讲的那些励志故事,什么“悬梁刺股”、“戳壁偷光”、“司马光砸缸”等,都是那个时候听老师讲的。现在想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师给我们讲这些,不外乎要我们发愤学习,也是用心良苦的了。

堆在晒坝上的桐子剥完后,在那位老者地带领下,几个男同学来到生产队公房后面的一个洼地里,将那些堆积得像小山的桐子装满箩筐,再抬到晒坝上来。

由于离家远,午饭需要在外面吃。事先每个同学都交了几斤米给学校,说好了,不够的由受援的生产队解决。第一天队长就叫人背了几背兜红苕过来,全是那种红心的,一看就知道很好吃。我们在晒场边支起了锅灶,学校管生活的老师带着几个女同学专门负责煮饭。

至今依然记得那时的伙食:红苕稀饭,煮得恰到好处,用的是井水,很是好吃。至于菜就是由学生自己带来了。那个时候,生活水平不高,再加上是来支农的,不可能带多么丰盛的菜来。同学们带的大都是泡菜、凉拌菜等物,赶着某个同学带来的凉拌豆干,就是上等的佳肴了。大家把带来的菜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八

好吗?问语,好似久远才传至旷野的未闻的声音。也许,我是用一生的梦换来这一句。

问完,已是千年漂泊万年风雨,泪水怎能不簌簌而下?

不会鸣啼的鸟叫什么?没有消息的雁叫什么?不在君身边的我又是什么?

君不在,只能轻言问花。那束灿烂的红玫瑰晶莹如缤纷的彩虹,悬挂在我渴望的心空上。年深月久,春日雨,旷野风,心雨泪雨地浇灌,不会枯萎,我的容颜却在镜中憔悴。

只愿细语一句,伴你尘缘,愿不愿意?

虽已错过花期,虽已走过万水千山,这次不想再错过。真的不想再失去那心中的橄榄树。

轻言相问,在比心更深的地方,愿变为温柔的溪流,伴你到天涯,愿不愿意?

敢问不敢言,一言恐绝然。

不必回答。怕一语,是近在咫尺碣石潇湘;怕一语,是人远天涯近。

而万丈红尘里,你是我的唯一。

此刻,风冷雨细,我却流浪找不到归宿;轻舟冲浪,我却无法驾御失控的情感小船。

曾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爱?我痴呆了许久许久,悠长的等待已让痛苦和悲哀随风漂起,犹如黑暗漫长的隧道,穿越也漫长。我只有无奈地一笑,那唯一的答案,却沉淀在心里。

心醉的感觉是什么?心痛的感觉又是什么?

不懂。或者只是懂得的太多,怕痛!

是的,只有唯一。世界再大,人海再苍茫,我只要你一个港湾。黄昏清晨,春末秋初,我静静地停靠在你那一弘温暖的臂湾里。万语千言,默默无语。

你是我路上最后的一个春天,最后一场雪,最后一次花飞语匆。你也是我此生勇敢表白第一人。百年花,千年草,此季从不落叶,更不愿落花流水梦难圆。

轻言问后,便是一个人走路做两个人的梦。从此,挥手挥不去,惊梦惊不来。

有言便浅。那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字眼!相逢何必曾相识,只缘地久天长;纵使相逢应不识,此情仍是亘古缠绵!时肥时瘦的江南词已不敢再言,婉约细腻的北方女儿也暗然神伤,只得雕刻心灵深处。

君会吗?

爱之光,辉耀心空,留下的是幸福的绿洲,还是绵长的沙漠?

春花花蕊形尽。君若问花,人花泪倾盆。

这段日子,你占据了我的魂灵。

我多想把泪水和欢笑留给你;我多想把梦和追求留给你;我多想把早晨和黄昏留给你;我多想把我的一半留给你。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让我的心温馨浪漫柔情似水。渴望你成为我的一半我的太阳;渴望你容纳我拥抱我的一切。

自古知音难求。寂静的夜晚,倚在窗前,望着透明而洁净的天空,月亮好亮好美,星光也在闪烁。那颗猎人星座就在我的眼前,在月亮下面闪耀着光芒,有着一种浅淡而又细致的光泽。那是你吗?你真的'是猎人星吗?不然,我的心怎么被你的睿智才情所俘获?我真的愿意做那只被猎人般的你俘虏的梅花鹿。

我知道,我该凝聚起我的渴望,凝聚起我的向往,凝聚起我的热情,不管是否有如期的温馨。

捕捉那一种令人感动的美和爱。

捕捉那一种令人无法承受的甜蜜和忧伤。

用我那支写过幸福、哀伤、迷惘、追求的笔,蘸着我的憔悴、痛苦的心血,写下这些字句。只是为了给你,告诉你,我的等待及我的盼望的那份不可替代的轰然的喜悦。

你占据了我的日子;你占据我炽热的心。

古乐府词说:“一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这美丽的词句引领我走进那古老的岁月里,那弹着箜候的美丽女子,在等待中烂漫着蹉跎着哭泣着,这是千万年前那个女子的故事。

今夜的我呢?在这个温暖无限孤单落寞的春夜里,似乎感受到了你的智慧之光,看到了你传神的眼睛,听到了你迷人的磁性声音。我在那首古琴曲里,用轻柔凄怨的声音,唱那首几千年前弹着箜候女子唱过的古相思曲。温软轻柔的歌声里,有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慎重地回味着那刻骨铭心的思恋。重复着那个千万年前女子的故事。

我流泪了,泪珠纷纷坠落。为等待不是为软弱;为在奔驰的岁月里不再错过。

我可以停住我的吟唱,却停不住我的爱恋和忧伤。

你会走进前来细听吗?那颤抖着的音符,是我历尽千辛万苦的等待的热情;

你会无视地走过吗?那在你的身后,落了一地的将是我凋零的心。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九

天气日渐炎热,不觉已近夏至。

每晚夜深人静时,远处的水池里总会传来几声蛙鸣。凝神静听,蛙声却是一声唱过,间隔好一会儿,复又起了一声,断断续续,袅袅悠悠,就像醉酒人的鼾声,有上气没下气,有一下没一下,让人听得心焦,等得难受。心里一边怪这城里现在连青蛙也似有了病,一边就怀念起故乡的夏夜来了。

故乡的夜,留给我的印象永远是一种安详,一种欢乐,一种惬意。晚饭后,大家都出了自家的院门,老老少少乐呵呵,笑吟吟,打着招呼,忙着问候,三三两两的聚在村道宽敞处,靠在石砌矮墙边,坐在光滑的河光石或是粗糙的老树根上,听那些七老八十的长者笑谈陈年旧事。阵阵欢笑里,月亮慢慢上来了,夏夜渐渐深沉了,晚风渐渐凉爽了,耳边一片人们的说笑声,间歇着又是一片蛙的鸣叫声。

不远处就是从山沟里钻出的小溪,七曲八弯,就曲折出一坳塘坝,流声淙淙,潺潺不绝,蛙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慢慢地,人乏了,话少了,声静了,夜凉了,就悠闲地听着蛙鸣。那蛙声,是一种共鸣,一种合奏,一片接着一片,一堆连着一堆,生龙活虎,底音十足,就仿佛水中有个庞大的蛙阵,正在鸣奏夏夜交响曲。

这许是山村夏夜最美好的时刻,醉心蛙曲,迷离双眼,目之所及,却是碧空如洗,夜星正繁。看山村的星星,永远不会有城市里那种朦胧压抑的感觉。这里的天,是深邃高远的;这里的星,是光洁明亮的;这里的夜,是静谧祥和的;这里的人,是知足常乐的。每每在这样的夜晚,还会看到有淡绿的光点在闪动,那是调皮的萤火虫在举灯漫游。如果有足够的耐心,人们甚至会等到它来到纳凉者的周围,兴许也是想来凑个热闹,与人交谈,找人聊天吧。

如果你是个喜欢夜游的人,也可以踏了月色,去村头的山道上走走,那可真是消夏去暑的好去处。夜风掠过山间梯田,即将成熟了的麦稍上,发出微微的声响。走着走着,你除了开心畅快,有时也会生出一丝不安,几分恐惧。齐腰深的麦田里,该不会藏了饿狼、野狐、豺狗子什么的,趁夜袭人吧?正欲转身返回,却见自家那只大黄狗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跟在身后。无需担忧,山村里的狗,永远是人类的好友,是野兽的天敌。如果一狗吠叫,自会群狗响应,再凶恶的野兽,也禁不住狗的围攻。久而久之,山村的祥和里,也少不了狗的那份忠诚与护佑。

有月光夜晚,孩子们经常会集啸村头,出没山林,玩打鬼子、捉特务、搞侦查的游戏。情节是现成的,早在几部乡村电影里看得滚瓜烂熟。大家分成几撮,有的扮八路,有的装鬼子,有的当民兵,有的成了汉奸特务。一声喊,大家四散而去。埋伏,躲藏,窥探,溃败,逃窜,活捉,时而静,时而动,时而跑,时而叫,呼呼啦啦,热热闹闹。茂密的树林,繁盛的野草,起伏的土坎,崎岖的山道,几十个孩子的叫声,笑声,打闹声,从高高低低的塬头、崖顶、谷底、涧畔飘散,荡开,给月下闲谈的庄稼人的生活增添几多快乐,几许热闹,也给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几番欢喜,几分趣意。

我每每就在这样的夏夜,快活的爬上炕头,甜美的进入睡乡,耳边尤是一片蛙声,梦里依旧一天星月。

【夏雨】。

清晨起床,凭窗四望,窗外水气迷蒙,雨意阑珊。

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满目青翠的雨景,思绪忽然回到了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想起了那个旱季里的山村景象。

那个早晨,老天爷终于给山村降了一场金贵的雨。

大清晨,山村里第一批下炕的人们打着哈欠,走到院子里,揉搓着干涩的眼睛,习惯性地t望着天空,只见头顶上布满了铅云,阴郁郁,沉甸甸。大家的心里顿时萌生出一股狂喜:要下雨了。

不长时间,地面上开始有了凉凉的风。风不大,却吹得轻爽而从容。风中,开始携带着星星的雨意。村子里的人,这时差不多全走出了门,站在院墙边,石阶上,巷道里,谁也不说什么,就那么静静地立着,时而伸出粗糙的手掌,时而仰望低垂的阴云,急切地盼望着,期待着。

入夏以来,老天就总是灰蓝灰蓝的开朗着,没有了云,也没有了风。有的只是那毒花花的日头。身上的热汗不停的流淌着,一年的希望也一点一点流失着。农人们的'心头旱起了火,快要烤焦了一腔子肺腑:正是长庄稼的时节,老天却偏偏断了云,绝了雨,往后的日子可咋活啊!

但庄户人自然不会坐着等旱死,绝境觅生的本能促使他们自觉的行动起来。听老人们说,村东那眼细泉通龙宫,从前天旱时,只要淘淘泉水,总会下雨。于是一庄的男女老幼都去了,个个虔诚地跪着,用手淘泥。结果泉坑子变深变大了,仍然见不到雨的影子。不几天,那线泉流反因这淘坑的壮举枯竭了。

时间不长,忽听说邻村要唱大戏求天雨,因为那地方先前有座清凉殿,敬的是雨神,后来虽塌圮,但有求必应。大家便派了几位年长者去联系,想与人家同请戏班,以便多沾些雨水。但带回来的消息却是要请戏就得出钱,于是各家各户便一张一张小币一碗一碗小麦凑集请戏班的款子。最后,好不容易唱了六天六夜的秦腔,却没见天上掉下一个雨星儿。

塬下沟涧里的泉水开始干涸了,村头地畔上抗旱用的蓄水窖也逐渐干涸了。人畜的用水,先是到几里外,尔后是到十几里、几十里的地方去挑。太阳热乎乎地烤着,大白天是不敢汲水的,因为那汲水的队伍排得太长,谁也不知道等候时间得有多长。只有到了晚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媳妇们,才背上大塑料桶,挑上大铁桶,抑或是赶上牛驴们拉着吱吱响的水车,呼呼唤唤的上了路。有时走迷了方向,便会在异乡陌生的小道上盘旋上半夜,有时闪拐了腰腿,也会高高低低的沟塬上呻吟一路,但为了活命,水是无论如何也要拿回家的。

最可怜的是那些麦苗、豆苗、胡麻苗、荞麦苗们,在山坡地里蔫蔫的勾着头,弯着腰,挣挣扎扎地生长在火红的烈日下,谁也不清楚它们还能坚持多久。就连坡头路边那些一向以生命力顽强著称的野花杂草,也干黄干黄的散布在地上,尽力保留着生命之中的最后一抹绿色。

这个夏天,贫瘠不再是大西北这片黄土地上唯一的特产,干旱一下子成了万物生存的死敌。面对天地间飞扬的土尘,面对山野里灼人的热浪,天地间的万物都发出了同样的祷告:苍天啊,快下点救命雨吧。

平平常常的夏雨啊,对我们竟是点点滴滴的生命之水!

【夏收】。

七月的田野,是一幅浑金璞玉的画,是一首美轮美奂的诗。无需浓抹,无需雕琢,朴实无华就是真,原汁原味就是美。

人在城里,心在田野,梦总会飞翔,情总爱牵挂。散步城郊原野,惬意田间地头,高昂的向日葵,总会迷离在梦乡,流露着金色秋天的笑脸;柔韧的野芦花,总会摇曳在心头,舒展出欢乐秋天的喜悦;金黄色的麦穗儿,总会相思在记忆中,勾画出收获季节的希冀。

时常忆起从前的时光。在暑热逼人的盛夏暑期,我从校园回到了家乡,在屋檐下取下雪亮的镰刀,把梦化作收获的夙愿,把心变成麦田的实在,把腰弯成父亲的姿态,把镰挥成母亲的麻利,走进成熟的麦地,收获金子一般贵重的麦子。

麦收的季节,父亲的背弯成一帧壮美的画。割麦的父亲,似乎就一直戴顶旧草帽,就像一面飘荡在麦浪上的浮标,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成为引领全家人挥汗麦田的醒目航标。岁月的风霜,已在他的额头刻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纹路里蓄满了晶亮汗珠,但他仍在麦地里挥汗如雨,不愿歇缓。面对收获与付出之间的那份劳累,他对眼前的庄稼欢天喜地,也对昔日的艰辛无怨无悔,毕竟,金黄色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就是生活对他全部付出的最好报答与回馈。

麦收的季节,母亲的脸笑成一朵盛开的花。弯下腰,深深的,割麦的母亲用一把镰刀,割倒了这个季节最丰硕的笑语,割倒了那渴盼了大半年之久的焦灼目光。割麦的时候,母亲的话最少,时常是沉默的,但脸上的笑容却不曾消失。我们都知道,她的心里,其实蕴藏着一年里最灿烂最开心的笑,但她不爱表露,只是静静地将它流上嘴角,挂在眉梢。至今,割麦的母亲,身影镶进七月的金黄,就仿佛米勒画笔下那幅最动人的秋收风景,永远留存于我的心底。

麦收的季节,我也有了许多不同寻常的感悟。脚踏朴实厚重的麦田,手握劳作所获的果实,我不再有校园里的无病呻吟的矫情和虚荣,也不会有徒发感慨不劳而获的幻想与肤浅。秋天的田野,就是一个最富教育意义的课堂,麦收的季节,父母再次成了儿女们最崇敬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幸福、收获、勤劳、朴实、苦干之类语汇的丰富内涵,教会每个人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在属于自己的田野上用心耕耘,播下种子,精心浇灌,悉心呵护,最终收获幸福。

今天,年迈的父母已被我接进城,远离麦田,安享晚年。但那些年的麦收记忆,却始终珍藏在记忆的深处,成为艰难岁月留给我最珍贵的回忆。在那些遭遇挫折或经受困难的日子,割麦时节的父亲母亲,总会站立在我灵魂的最高处,俯视我,安慰我,鞭策我,激励我,为我割除心中的藩篱,为我收获生活的希望,使我看到远方世界的精彩,使我心怀灿烂明丽的光明,使我永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夏收记忆,我当永存于心,珍藏一生。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

生活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我也不需要感激什么。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其实内心比谁都脆弱。因为害怕被别人伤害,所以戴上拒绝一切的面具。我没有朋友,并不是我不需要朋友,只是太害怕伤害,被别人伤害,抑或伤害别人。

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变老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从来没有青春过,却表现得这么沧桑。我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唯独只有那饱经风霜的外表。

当生活澎湃汹涌向我袭来,我内心平静如水。不知道如何招架,也就无所谓恐惧。有时候真是没心没肺,狠心表现得若无其事,抛却一切的烦恼,活得像个傻瓜。这有什么不好?他们说我很幸福,可我连幸福的影子都看不到,甚至连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

曾经做了一个那样的梦,因为特别,所以怎么也无法遗忘。生命中有许多特别的事情,可那么多特别的出现在虚幻的梦里,而实际生活在记忆里留不下一丝影子。原来我是这么一个人,活过了也就忘了,记起的`只有虚幻。那是我的梦,其实也不完全是虚幻,因为那是我真真切切做过的梦,可梦的内容我却从来没有经历过,我把它当做了我的经历细细品味,觉得自己荒诞离奇。

被什么东西追逐着,那追逐我的东西没有具体形象,也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它是我生活中一切的恐惧,已知的和未知的。背后一片黑暗,我不断奔跑,终于走到绝路(似乎这是我一直期待的)。前面是无底深渊,而黑暗就要将我吞噬。我毫不犹豫地跳下了深渊,因为对黑暗的恐惧已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然后我惊醒过来,明白了那是一场梦,可我怎么也无法把它当成一场梦。我像死过一回一样,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继续生活下去。

生活是什么?问过一回我就再也不敢问自己了,害怕自己会崩溃。我认为哲学只要弄懂了这个问题也就走到了绝路,可哲学始终是在路上的,所以这个问题终究是找不到答案的。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一

夏眠的日子,悠哉游哉。

或许,真的是心静自然凉吧!

蛰居的久了,调皮因子开始作怪,一颗心蠢蠢欲动,去三千红尘里冒个泡吧。

遂约了一个朋友,一起到市区潇洒走一回。

笑言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去吧——哇!遇到好大好亮的太阳啊!

(二)睡莲。

夏日的阳光明亮而热情。擎一把漂亮的小伞,权当给这夏日增添一道怡人的风景吧!

嘚瑟的第一站——是水上公园。

急急地要跑去看的——是荷花。

远远地,就看到了那满池的碧水。

碧水中那写意着的翠绿与娇艳,仿佛已经安静地等了我很久。

睡莲!睡莲!

这美丽的花,这美丽的名字,让我心仪,让我迷恋。

选择这样一个安静的角落,你,一直在安静的等我来赴约么?

有多少路过的脚步匆匆,不曾为你停留。

有多少扫过的眼神平淡,不曾为你闪耀光采。

而你,心如止水,一直就是这样从容的笑靥么?

似曾相识的芬芳,似曾相识的神情。

难道,我也曾是你其中的一朵么?

难道,我们真的曾经同在一池碧水中相视而笑,或者相对无言么?

风起的时候可曾一起唱歌?

飘雨的时候可曾一起舞蹈么?

那,又曾经是在哪个天涯呢?

睡吧,睡吧,亲爱的莲!

今天,这蓝天碧水已经见证了我们彼此的凝望和呓语。

睡吧,睡吧,亲爱的.莲!

明天,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里,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彼此的心动和重逢。

(三)世纪钟。

虽然只有一站地,我们还是决定坐火车回家。

因为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坐火车和坐汽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火车站广场。世纪钟以他的伟岸和古朴,向世人昭示着瞬间和永恒。

想起了“钟鸣鼎食”的说法。

巨大的钟摆,像极了太极分割线的形状,阴阳交替间,时空变换,沧海桑田。

而日月同辉,起起落落,如梭的岁月,就这样悄悄织走了我的华年么?

仰望世纪钟,觉得它该是权威、崇高、贤明、公正、美好的化身吧!

抚摸世纪钟这三个鎏金大字,心里有片刻的澄澈和坦荡。

愿这世事也如此吧!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二

冬天,大片大片的冬麦生长在高冈山洼。

它们矮矮的,淡淡的绿。就像一株株小草,渺小的让人看不起。

在冷风中,微微抖动着瘦小的身体,几乎怕冷的样子。

春天,春天来了,春暖花开。

有谁知道,那矮矮的株株冬麦——。

棵棵都孕育着天下粮仓!

荷塘。

冬天的荷塘,水浅荷残,枯枝败叶,瘦柳低垂。荷塘边枯藤老树,寒鸦乱飞。水冰清的冷。

而干枯的荷叶一点也不后悔什么,更没有泪眼垂垂。它知道盛夏时它也婀娜多姿过。它知道外表美取乐一时。它知道它要的是什么。它深爱自己足下厚厚的泥土,深埋在泥土下面有自己深爱的藕。有藕的'天空是不冷的,有藕的天空是不寂寞的!君要记住!

别的花把自己许嫁给春天,

你争宠我争妍,都要姹紫嫣红,结果是招蜂引蝶。

菊一身素颜,不争春抢夏,悄悄和风说:

“我的嫁期在冬天……”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三

走过春夏秋冬,走进美丽画卷。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新时代,我们的美丽中国就是一部史诗巨片。我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高声喝彩!我要为人民的幸福生活高声喝彩!我要为美丽新时代高声喝彩!我要为美好未来高声喝彩!

生长在美丽中国,我们的人生在东方神州这块巨幕上,在星光灿烂的光与影中华丽转身、闪亮登场。夏蝉蛙鸣,丹桂飘香。天高云淡,幽谷清泉。闻香寻梅、卧冰融雪。山花烂漫,碧波荡漾。峥嵘岁月、光和影交织着少年、青年、老人昨天、今天、明天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记忆影像,时光不老,天地长新。

生活在幸福新时代,大地一声春雷,惊醒了夜的梦。小草破土而出,天地万物昌茂。聆听着小鸟的欢歌,呼吸着玫瑰的芬芳,品尝着祖国大家庭爱的味道,好一片蓝天白云、生机盎然新景象,好一处百花齐放、莺啼燕语、满园春色关不住,好一个满眼春色美无边。

奋斗在这引人入胜的国度,美酒飘香、歌声齐飞,光影风华、时空流年历久弥新、醇香四溢。幸福像花儿样开放,炊烟袅袅、白云飘飘,美丽的新农村变了大模样,处处山美水美人欢笑。安居房拔地而起了、进村道路铺上柏油路面了、自来水引到家门口了、家用电器都热闹进屋了。“30元一个!昭通苹果远销迪拜论个卖!”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有保障、看病养老有保障、孩子上学有保障,老老少少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大变化。

奔跑在比蜜还甜的好日子里,改革开放的强音、脱贫攻坚的战鼓、乡村振兴的战略、孩子们《少年中国说》的朗读声、共青团员们百炼成钢的滚滚热潮、共产党员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老人们安度晚年的爽朗笑声,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谛,诠释一串串美意延年、碧海蓝天的康乐密码。

日出东方、其道大光,黄河奔流、泰山屹立,泱泱大国、万世荣昌。

让我们携手奋进、砥砺前行,奔向心中激荡的目标,倾情演绎建设伟大强国这部史诗巨片,同绘眼中熠熠生辉一幅大中华山水巨画,高唱一首东方红神州大赞歌,共谱一曲炎黄子孙爱我中华壮美诗篇。

让我们摘朵天边云彩,装扮中华民族抱成团的石榴籽儿,编织最美丽的花篮敬献祖国母亲。让我们建设好、守护好美丽家园,把一腔热血、满满的赤子情怀报效祖国母亲。

让我们把心中的爱大声说出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筑梦飞翔。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四

正是绿肥红瘦时节,适逢梅子黄时雨,濛濛如丝细,是那么温馨、那么甜蜜。薄雾轻纱,推不动、揭难尽,竟让人如痴如醉。远山似黛脈脈含情,风吹杨柳水中嬉戏。一叶扁舟湖中来,波光如虹揉碎锦,纵横阡陌叠新翠,由不得令人心荡神怡。。

忽闻岸边荡柳笛,轻悠悠,脆滴滴,耳际飘洒一片水灵灵的笑语,荡起心头一串,那久违了的,少年时代的诗绪、儿时小雨中的记忆。

此情此景,怎能忘?更何况难得再次领略,如此这般、梦牵魂萦、刻骨铭心的那一番柔情蜜意。

二、秋。

当微风吹过,一片树叶从头顶上轻轻飘落,黏附在我身边爱人的头发上,看上去很像一只幸运的冠冕。但是,风又把树叶吹走了,我看见她俯下身来,轻轻地将它检起,用双手捧在鼻尖轻轻地闻着。

四周围静悄悄,不再有往日里的音乐声回荡,不再有舞蹈和尽情地欢笑,只有树叶从树上飘落的'声音。

但在这伟大的秋景之中,再没有比这更甜蜜的音调了!微风鸣奏着柔和的伴奏,树林与小草都在默默地倾听,宛如甜蜜的贝多芬的乐章,是那么令人陶醉。

让我就在这愉悦的音乐声中渐渐地沉睡吧,感受着这韵致独特的秋景之中别样的乐趣。请把这秋天欢乐的韵律,吹送到我身边爱人的耳旁,让她和我一同领略,大自然伟大的爱恋之美。

三、星。

黄昏,我从天边,摘下一串星星,用它妆点了,厂区魅人的夜景。

它整夜向我眨着,妩媚的笑眼,宛若一串晶莹透澈的珠玑。

但它却在黎明的晨曦中失落了,我怀疑,是被那东方天际,玫瑰般的彩云偷去。

于是,我寻遍了厂区每一个角落,却意外地发现它,藏在一群早班姑娘们,那双水灵灵的眸子里。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五

秋至,庄家已经成熟,因为喜欢此时的风景,所以我觉得上下班的路是那么的快乐,甚至连所遇到的烦心事也都忘记了。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在孔庄矿两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学校迈出的第一步走得特别稳重,也感谢孔庄煤矿给我提供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煤矿职工的转变。

当下的工作任务简单而充实,跟随着师傅忙碌奔波,一起准备好井下工作面所需的各种材料,玲珑满目的材料,我对它们的名称与功用并不那么熟悉,但只要听随师傅的教导任何困难事都会化为乌有,像这类准备工作看似简单,但想去做好它并没有那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熟悉了孔庄矿地面工作车间的位置,仔细观察,才明白这些车间的作用是那么重要,它们拥有自己每天的作用任务,一间间的房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为煤矿井下的工作做好充分而精细的辅助准备。

那天下午,在电焊车间的所看到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我与师傅来到电焊车间将对钢板进行规格工艺制造,我倚靠在电焊车间的大门旁,感觉有些疲惫,一阵风吹过尘土飞扬,我揉了揉被风沙迷住的双眼,将目光转到正在工作的电焊师傅,他带着一副硕大的墨镜,身上的工作服也褪去了以往的光泽,显得污脏破旧,双手被厚厚的手套包裹着,蹲在地上,正用电焊切割着坚硬的钢板,火红的火苗嗤嗤作响,与钢板的碰撞下时而会产生四溅的火花,我仔细观察着,但不敢靠近,电焊师傅抬起头对我们说:你们离远点儿,注意别烫伤了。然后蹲在地上弓着腰继续工作着,他用电焊小心翼翼的划着粉笔的印迹,一点一点切割着,他很仔细,每当焊割完一段都会认真观察,然后继续切割。我看得入迷,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师傅从开始工作起也没有站起来歇息一下,我被感动了,也许是潜力,也许是一种坚韧,不管怎么样,他那种兢兢业业,热爱工作的精神无时无刻感染着我,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钦佩与自责。

之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去羡慕别人的工作生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平静的下来,意识到这是那么的滑稽,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借鉴别人努力的过程,守住自己所拥有的我才更会快乐豁达。

工作不分贵贱,只要以一种积极向上,宽容开朗的态度去坦然面对困难与挫折,适应现下的工作生活,放下矜持,微笑面对,抛弃那些怨天尤人,闷闷不乐的苦囊,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通过电焊师傅,我感慨万千,所以说换一种生活要学会换一种态度,今后的生活好也罢,坏也罢,我都要慢慢走过,哪怕深一脚浅一脚,哪怕此一时彼一时。

乡村生活三章散文通用篇十六

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列飞奔的列车,我的信念是那两条闪光的路轨,你就是那路轨下面无数个结实的枕木,没有你我的生命必定无法长存,我的信念就无法向前延伸。

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座桥梁,你就是我遇到沟壑时,那厚重的桥墩,没有你的重托,我的腰身必定不再刚直。

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座辉煌的殿宇,你就是我圣堂内温馨不灭的长明灯,没有你的照耀,我再华丽也没有人肯来居住,我也就只能是没有生机的废墟。

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只鸟儿,你就是我鼓动的双翅,没有你,我注定永远不能飞翔。

《关于遗忘》。

《那我还是不说了》。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分离,每当孤寂无助时,你都能从时光深处,快步地走回到我的身边。跟我一起回味那些怎么咀嚼都有滋味的往事,我就像干渴得打蔫了植物,你仿佛温润的水,给我浇灌上了,我又飞快地焕发了生机,让我觉得活着还真不是了然无趣。

都说靠往事喂养的寂寞,会浮肿的。可每次想起来的你,都能摆脱岁月的涂抹,依然是原来光鲜无比的样子。

有些话像糖,说出来,嘴里就没有甜了。那,我还是不说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