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09:59 页码:10
2023年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优质17篇)
2023-11-10 23:09:59    小编:ZTFB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评价,更是对自己思考能力和情感的一种发泄方式。写读后感需要我们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够提炼和总结作品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读后感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读后感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普等领域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出发,展示了作者对作品的独到见解和感悟。希望这些范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启示,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和交流。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一

从东周后期开始一定程度上富含贵族共和民主成分的分封制逐步瓦解,以商鞅改革后的秦帝国为代表的军事官僚实体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趋势,秦帝国的倒塌并未影响政治思想家们对王权主义君主专制制度的信仰,后面历朝历代虽然各种政治调解手段措施层出不穷。

但总的来说反而朝着不断强化君主集权的方向发展,直至清朝集封建专制统治术之大成,皇权空前膨胀,也造就了一个被自家皇帝痛骂“寡廉鲜耻”的官僚阶级,竟然在嘉庆年间发生天理教叛乱打进紫禁城的的千古奇谈,这表明密不透风的统治机器看似依然不可侵犯,但社会的内脏已严重病变。

旧的历史演进路径已然走进死胡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打断了传统的历史进程,也给今后的政治思想家们带来了截然不然的思想资料。

基督教的政治思想、伊斯兰教的政治思想和传统中国的政治思想有挺多的相似之处,前两者是一神教,后者崇圣崇道,本质上都是道统法统归于最高统治者所有,之下有着官僚体制,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介入社会生活,一般社会成员没有政治权利没有独立人格。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二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本质是截然相反的,但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特点社会存在mdash“基于物质依赖的人的独立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本书分别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

这些话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著文时,精当引用古典名句。在《三十讲》中,总书记就引用了大量的名句。

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第三讲关注中国梦,谈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引用这一千古名言。“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素来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也始终怀揣民族复兴梦想。正因为如此,第三讲中打了一个比方: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不仅要当代好,还要子孙好,这是可持续发展在“可久”方面的体现。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十二讲中,“绿色银行”概念对此进行了说明。打造“绿色银行”,就要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学习之后我明白了“坚持历史担当”的道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对重大问题、战略问题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坚持历史担当,就要先之劳之、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

新近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仔细捧读,这本书的阐述解读既有历史回顾,又突出时代特色,既有理论的提炼概括,又强调实践基础、实践检验,既着力于原创性理论观点的深入阐发,又着眼于理论体系的科学完整,既有宏大叙事,又不避民生琐细,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对于我们从时代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创性、人民性和世界性等多个维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破解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十讲》通过深入的讲解、鲜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们要结合学习《三十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连日来,洮南市全市上下全面兴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热潮。为引导大家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各部门、各企业通过领导带头讲学、党校老师授课学、党组织讨论学等方式,因材施教,通俗解读,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保证学习效果,洮南市洮府乡万福村不断整合讲师资源,广泛动员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标杆人物组建“新时代先进模范”宣讲团;党员义工、志愿者等组建“万福先锋”宣讲团,入驻传习所开展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活动。学习期间,参学人员轮流进行领学和发言,谈见解、讲感受,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加深理解,确保学习效果。

洮南市永康街道永电社区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所学发挥到日常工作中,结合开展志愿者进小区、入居民家等活动,上门为体弱多病的党员进行送学,让老党员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洮南市实验幼儿园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活动中,组织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记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更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理论体系构成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是一部好学管用的理论武装重要辅助读物。好就好在,它不仅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思想特色和理论品格,而且为我们指明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的路径。要通过认真学习《三十讲》,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人民性、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要紧扣时代之问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品格。它登高望远、通览古今、面向未来,立足时代之基,深刻回答时代之问,解答了许多前人所未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了许多前人所未解决的难题难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国内,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精准确定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提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谋划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提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在国际,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这些重大时代课题,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稳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深刻改变中国来深刻影响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紧扣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和崇高理想而万众一心、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坚定的人民性,要饱含对党对人民的感情来学。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这种思想特征和品格,深深融入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论。这一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深刻领悟贯穿在这一思想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严密的系统性,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严密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和品格。这种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它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如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提出的重要判断、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覆盖面之广泛、理论阐述之深刻、对策部署之全面,可谓前所未有。这种系统性,还体现在它深刻揭示了各领域各方面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思想体系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思想体系有完整配套的“四梁八柱”,这就是“八个明确”。这一思想体系有科学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方法论指导,这就是“十四个坚持”。这条鲜明的主线,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主题主线。“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论断,侧重于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体现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彰显着不断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势能转化成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的独特优势。“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严密完整又充分展开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以其许多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完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就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来学,紧密联系我们党近百年发展历程来学,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史来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科学性,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有新意,处处讲科学,处处有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长期实践证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尤其要将其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特征和品格,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上。比如,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全面协调、底线思维、调查研究、抓铁有痕、历史担当等,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体现了正确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确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的总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上述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样,无不贯穿和渗透着“怎么看”与“怎么干”的统一、目标与路径的统一、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要求,在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努力掌握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真正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突出的实践性,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来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和品格,就是它的实践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解决如何解释世界的问题,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要解决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这一特征和品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思想理论的特征和品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时代和实践特点所使然。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关乎我们党长期执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我们既要搞清楚方向、道路、命运等大本大源问题,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改变中国与影响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首先体现在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的高度统一。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提出了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而且明确了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还体现在战略构想与工作抓手的高度统一。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不仅使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明确,而且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抓手,使各项战略举措紧密衔接、更加有效。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社会将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且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相呼应,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衔接,既是未来发展方向,又有当前扎实推进的具体抓手。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更体现在聚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度统一。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每一个理念都聚焦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短板和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同时,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包括对新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理念如何落地生根,都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而且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狠抓落实,使学习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开拓创新、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征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国企改革与发展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并引起深刻的变化。“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时最响亮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实践习近平治企新思想的主力军,“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新时代:国有企业是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标志着我们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走向“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的历史跨越。新时代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是对世界这个空间来说的,民族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时间来说的。目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转型,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头,进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企强,则国家强。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国企要走什么样的强盛之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企?国企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企作为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要做出什么样贡献?同时,又要适应这个新时代,改革和改造自已。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回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论述,集中前五年探索的成果与智慧,高屋建瓴,站在新的历史时空上,总揽全局,面向未来,举旗定向,抓住重点,对国企改革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做出明确表述。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呈现在新时代蓄势待发的新气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学习好、落实好党中央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部署。

新矛盾:国有企业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击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与任务。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需要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国企在化解这个矛盾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发展的矛盾,是经济矛盾。不平衡,包括区域、城乡、经济结构、供给消费、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新制度、新产能、新动力和各种市场要素发挥的“不充分”。特别是国有企业自身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也在这个“不充分”范围。过去,生产力落后与生活资料的极端匮乏在初级阶段的前一时期得到根本转变,现在,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能过剩就是一种典型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够强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充分”。新的矛盾,向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新任务,在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国有企业应当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在今后五年,国有企业要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思想:国有企业是实践习近平治企思想的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五年,习近平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包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明确党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任务;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思路;提出“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的要求;提出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的要求;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国企领导干部的标准与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原则、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对于国资监管、混改、重组、国际化与供给侧改革,讲清楚,说到位,也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厚重感,这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国有企业治理思想,国有企业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中,要积极投入、认真学习,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国有企业实践,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新征程:国有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报告用3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阐明过程。并且指出,一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二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阐明了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做大做强做优”是学者们讨论比较多、争论比较大的焦点问题。“做大”,中间也曾经停了一段。现在“做强做优做大”的看法,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对吉林考察的讲话。紧接着,2016年7月4日的批示内容是: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现在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一目标,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这一背景考虑,我们能更好理解总书记提出这一号召的意义。

从十九大报告中,“新社会”是“站起来”的背景与基础,“新时期”是中国逐步“富起来”的过程,而“新时代”则是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富强”是联在一起的,但“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如果说“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那么“新时代”则是高起点的,它站在“新时期”历史成就基础上,从富裕走向强大,实现真正的“富强”。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来讲,大是“强”的基础,“强”是大的结果,而“优”是“强”的提升,也是“大”“强”的结果。

从总的方面看,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搞好国有企业,是我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是其主要形式)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搞好国有经济,是巩固和增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第三,搞好国有企业,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四,搞好国有企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现在,新时代全方位经济转折已出现,并将延续几十年。在2035年直到2049年前,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不变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使命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新任务:国有企业要做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里,把国资国企改革和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强调在新时代继续进行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能够在国际市场和西方大型跨国垄断公司抗衡的,包括少数民营企业,主要还是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培育我国经济的新优势,为了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单独一段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报告中讲了不少新内容。例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的是什么?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也是一个供需动态平衡系统。

十九大报告,对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这是对国企改革发展新的号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出了新的“进军令”。这里,突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两大改革任务。加上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构”三大系统。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该说,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出现,一个新的国企改革的蓝图也在形成。前五年国企改革夯基垒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积厚成势,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一个国有企业高目标、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开拓创新、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征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国企改革与发展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并引起深刻的变化。“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时最响亮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实践习近平治企新思想的主力军,“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新时代:国有企业是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标志着我们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走向“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的历史跨越。新时代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是对世界这个空间来说的,民族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时间来说的。目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转型,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头,进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企强,则国家强。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国企要走什么样的强盛之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企?国企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企作为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要做出什么样贡献?同时,又要适应这个新时代,改革和改造自已。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回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论述,集中前五年探索的成果与智慧,高屋建瓴,站在新的历史时空上,总揽全局,面向未来,举旗定向,抓住重点,对国企改革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做出明确表述。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呈现在新时代蓄势待发的新气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学习好、落实好党中央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部署。

新矛盾:国有企业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击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与任务。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需要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国企在化解这个矛盾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发展的矛盾,是经济矛盾。不平衡,包括区域、城乡、经济结构、供给消费、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新制度、新产能、新动力和各种市场要素发挥的“不充分”。特别是国有企业自身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也在这个“不充分”范围。过去,生产力落后与生活资料的极端匮乏在初级阶段的前一时期得到根本转变,现在,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能过剩就是一种典型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够强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充分”。新的矛盾,向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新任务,在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国有企业应当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在今后五年,国有企业要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思想:国有企业是实践习近平治企思想的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五年,习近平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包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明确党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任务;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思路;提出“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的要求;提出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的要求;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国企领导干部的标准与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原则、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对于国资监管、混改、重组、国际化与供给侧改革,讲清楚,说到位,也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厚重感,这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国有企业治理思想,国有企业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中,要积极投入、认真学习,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国有企业实践,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新征程:国有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报告用3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阐明过程。并且指出,一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二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阐明了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做大做强做优”是学者们讨论比较多、争论比较大的焦点问题。“做大”,中间也曾经停了一段。现在“做强做优做大”的看法,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对吉林考察的讲话。紧接着,2016年7月4日的批示内容是: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现在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一目标,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这一背景考虑,我们能更好理解总书记提出这一号召的意义。

从十九大报告中,“新社会”是“站起来”的背景与基础,“新时期”是中国逐步“富起来”的过程,而“新时代”则是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富强”是联在一起的,但“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如果说“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那么“新时代”则是高起点的,它站在“新时期”历史成就基础上,从富裕走向强大,实现真正的“富强”。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来讲,大是“强”的基础,“强”是大的结果,而“优”是“强”的提升,也是“大”“强”的结果。

从总的方面看,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搞好国有企业,是我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是其主要形式)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搞好国有经济,是巩固和增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第三,搞好国有企业,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四,搞好国有企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现在,新时代全方位经济转折已出现,并将延续几十年。在2035年直到2049年前,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不变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使命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新任务:国有企业要做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里,把国资国企改革和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强调在新时代继续进行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能够在国际市场和西方大型跨国垄断公司抗衡的,包括少数民营企业,主要还是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培育我国经济的新优势,为了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单独一段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报告中讲了不少新内容。例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的是什么?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也是一个供需动态平衡系统。

十九大报告,对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这是对国企改革发展新的号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出了新的“进军令”。这里,突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两大改革任务。加上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构”三大系统。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该说,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出现,一个新的国企改革的蓝图也在形成。前五年国企改革夯基垒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积厚成势,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一个国有企业高目标、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从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到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

首先,这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靠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含着质量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乃至党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达到更高发展水平。

其次,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对高质量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质量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上天入地”的高端装备令人自豪,但海外“扫货”的消费外溢让我们尴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要从质量上打开突破口。

第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某种意义上讲,大国与强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质量。我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要成功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奠定坚实质量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就网络意识形态而言。

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日渐完善。网络用得好就会是取之不尽的宝库,管不好就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围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中央出台相关战略纲要、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基本确立起网络空间治理的“四梁八柱”。国家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先后颁布实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重基本规范、重基础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站主体责任”的工作理念,制定网站落实主体责任、政府加强监管等制度,建立举报工作机制、网站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等,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主流媒体主力军作用得到发挥。网络舆论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就会对党在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挑战。主流媒体以导向引领、渠道拓展、流程再造、组织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内容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增强,网上“风向标”作用彰显。仅以人民日报社为例,其全媒体矩阵累计覆盖用户总数已达7.05亿,推出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现象级融媒体产品。针对网络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内容多样性的实际,主流媒体坚持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发挥了“定音锤”作用。针对社会热点容易引发网上质疑和网下跟风的网络传播新特点,努力做到敢于亮剑、为民发声、引领舆论,主流媒体“压舱石”作用凸显。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要求全体党员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学习《纲要》为契机,胸怀远志,以心品鉴;立身百行,以学为基;知行合一,以用为本。对照要求、结合实际、学出实效。

胸怀远志,以心为舵。“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员干部要以梦为马,倾注精力,用心品鉴理论学习,坚持深耕深植。《纲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唯有悉心学习,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多时间和精力,使理论学习入眼、入心;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从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以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持续深化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用思想武装大脑,增强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凝聚磅礴力量。

知行合一,以用为本。自古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也一样,贵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真正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多思多想,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事关党千秋万代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讲:“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砥砺奋斗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好《纲要》、用好《纲要》,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五

连日来,洮南市全市上下全面兴起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热潮。为引导大家学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各部门、各企业通过领导带头讲学、党校老师授课学、党组织讨论学等方式,因材施教,通俗解读,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保证学习效果,洮南市洮府乡万福村不断整合讲师资源,广泛动员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标杆人物组建“新时代先进模范”宣讲团;党员义工、志愿者等组建“万福先锋”宣讲团,入驻传习所开展宣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活动。学习期间,参学人员轮流进行领学和发言,谈见解、讲感受,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加深理解,确保学习效果。

洮南市永康街道永电社区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所学发挥到日常工作中,结合开展志愿者进小区、入居民家等活动,上门为体弱多病的党员进行送学,让老党员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洮南市实验幼儿园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活动中,组织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记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更深入理解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理论体系构成和重大意义。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六

上编是对于针灸的文献整理,作者从这些古籍中“再发现”了许多原本存在却被后人抛弃的理论,由此深化了对于针灸中许多概念的认识。下编主要是针对一些尖锐问题的探讨,同时反思针灸发展过程中的弯路以及今后的针灸学应当何去何从。

“缺乏对自然的反抗精神”或许是现在的中医对自己的最大限制,医学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仅仅排在第三,作为外来者的儒家与道家反而更加重要。张树剑老师在书中提到借助于“法象”来使中药“归经”已涉及虚境,对于这一点我个人并不是十分的认同,根据药物的外形来揣摩其治疗效果其实是具有一定道理的,正如仿生学的应用一般,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应用此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是可取的,但是过于执迷与方法论而忽视了对现实的考察,才是步入虚无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是古人研究天地规律,认识世界的工具,它代表着一个极具特色的宇宙视野,对于未知的真理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到医学面对的并非是不可知的天地之“道”,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体之“理”,不同的方法论指向的却是相同的人体解剖结构与功能,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中医理论受到哲学影响太深,或者说从哲学家改行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所谓的“儒医”。带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激愤的这一群书生,喜欢的显然不是血淋淋的人体,而是更接近圣人的经典,于是从宋朝开始,整理文献反而成了医生的天职,这正是我特别反感宋朝医学的一点,而只有到了礼乐崩坏的金元时期,医家才开始重新拾起临床经验,但此时的中医学界显然格局已定,我们顺着自然哲学塑造了理论,如今又是顺着古人的错误继续下去。

“干针”与“针灸”之争指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业内利益的驱使阻碍了中医的发展。理疗师为了避开美国法律从而谋取私利,因此想要把“干针”独立出来。而如今的中医行业也存在新旧之分,新学派的出现必然会撼动旧学派的地位,而旧学派往往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学术界的革新一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各类“伪中医”也想要分一杯羹,从中混水摸鱼,彻底搅乱了本就不平静的业界,外人甚至已经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什么才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如今的中医明面上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这对于一个根本上还没有厘清思路的庞然大物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

中医理论究竟是什么呢,合上书页的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深地迷茫与思索。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七

读完第一卷的感受:对于我启发最大的应当是精英思想和一般思想的论述,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有一部分也是与此相关(虽然是清代),5月答辩时,我说道:“学术史的发展固然由大儒们创立、推动......为后世学者推崇、敬仰,但是他们那些不出名的学生,身为地方士绅,却也在为传播吾师之学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也被裹挟于清初“由文趋质”的过程,是学术流变大背景下的小缩影.....”之后计划的硕论部分也与精英士人与地方普通士人的思想互动关系有关,不过因为最近太懒不想写研究计划书(日常反思自己的“无为”)(这一段话写于上周,与后文可能有所脱节)。

正文开始:

读完整本书以后的感受:可能是二位都出身于中文系的缘故,感觉葛兆光与赵园二人在描述思想流变、现象时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必须称赞二人的文笔),但若是概括思想概念(尤其是宋明理学和佛学中的一些概念),我是觉得不如张岂之的那本教科书,不过葛兆光在导论中已言他并不希望模仿传统精英思想史的叙述方式,希望去关注整体的思想史发展,这种处理方式固然打破了传统思想史研究的桎梏,但我觉得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以研习经典思想史写法为先较为妥当。

关于中众多对其“虎头蛇尾”的评价,我感觉有失偏颇。三代秦汉时代,思想史文献本就缺乏,葛征引了大量新史料,所以未显得累赘。第二卷进入近世思想史后,由于近世的文献众多,若按照传统的“精英思想史”叙述,本就会内容庞杂,葛在导论中已论他希望开拓思想史的新写法,关注到“思想大背景”的流变,而非局限于传统“精英思想史”论述,为了保证书不止于过分庞大,对于概念性的内容,以及近世思想史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并不会过分关注。与此同时,他又引了好多新史料(比如宋代的洛阳,以及清代的地图、西学等),如此谋篇布局之下,就显得传统文献史料太少了,也无怪乎有人会言“虎头蛇尾”,材料征引过多等等评论。这也是我在上文所言,此书的思想流变、想象描写优于思想史经典概念的概括。我倒是觉得这种处理开启了思想史书写的新趋势,如果追求经典概念,那么去读张岂之的《中国思想史》就好了,此书我认为是优秀的教科书,但张先生的书由于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桎梏,不能为如今大多数的初学者接受。

十八、十九世纪之际考据学的转向》时,里面提到“清代初期的政治权利就相当巧妙地垄断了本来由士人阐释的真理,并使帝王的‘治统’兼并了‘道统’”,我感觉杨念群的《何处是江南?》一书便是以此为论点进行挥发,比如关于经筵与讲会,清初由文趋质的分析便是由此而展开。前日买了杨念群的新书《百年清史研究:思想文化卷》,大概明日就到,对于这本书,我挺期待其中的内容,因为开头便是讲研究范式,后又有一节专门研究经史观,感觉这些都会对我未来的硕论有所启发。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思想背景的描述。在计划硕论时,我曾为此困惑不已,看了一些元典却也不思其解,虽然我注意到了清初浙东地区由文趋质的现象(此点当然是受杨念群《何处是江南》一书的启发),但其中从黄宗羲到章学诚的学术变化的困惑仍未得到解决,外因与内因如何交织,地方普通士人的思想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这都是我接下来需要思考的话题。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打开我研究新思路的好书。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八

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纲要》是中宣部根据中央要求编写的政治理论书。由中国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第一次出版时间是2019年6月9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亮点是“新”,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对全面小康目标增添了新内容、畅想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新”也是人们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眼——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政策造福百姓、创新创造的源泉涌流。变化靠改革催生,发展与创新相联。39年来的发展新成果,靠的正是不断改革创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突破了一个个障碍。站在新起点上,中国仍面临各种挑战,行至更加美好的未来,仍然寄望于不断地改革创新。求新求变,就是求发展。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为永续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那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好担当精神呢?

首先,我们必须具备敢于担当的勇气。记得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什么是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亮剑精神”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面对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广大干部唯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才能够有所作为。

其次,我们应当锻炼自己担当重任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努力适应新形势,顺应新潮流,炼就过硬本领,才能担当时代重任。

最后,我们还应有着敢于担当的决心。有些干部守成求稳,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这种状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我们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不犹豫,不退缩,不观望,不停步。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不做麻木的“稻草人”!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责任在肩,使命系身。意见给了我们勇于担当的底气,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激励。我们应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一如既往,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切实负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做讲党性、重品行、有见解、有能力、有贡献的好干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质量,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从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到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

首先,这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靠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含着质量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乃至党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达到更高发展水平。

其次,这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对高质量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质量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上天入地”的高端装备令人自豪,但海外“扫货”的消费外溢让我们尴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要从质量上打开突破口。

第三,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某种意义上讲,大国与强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质量。我国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要成功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奠定坚实质量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就网络意识形态而言。

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日渐完善。网络用得好就会是取之不尽的宝库,管不好就可能是潘多拉魔盒。围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中央出台相关战略纲要、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基本确立起网络空间治理的“四梁八柱”。国家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先后颁布实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关部门明确提出“重基本规范、重基础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站主体责任”的工作理念,制定网站落实主体责任、政府加强监管等制度,建立举报工作机制、网站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等,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主流媒体主力军作用得到发挥。网络舆论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就会对党在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形成挑战。主流媒体以导向引领、渠道拓展、流程再造、组织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内容建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增强,网上“风向标”作用彰显。仅以人民日报社为例,其全媒体矩阵累计覆盖用户总数已达7.05亿,推出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现象级融媒体产品。针对网络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内容多样性的实际,主流媒体坚持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发挥了“定音锤”作用。针对社会热点容易引发网上质疑和网下跟风的网络传播新特点,努力做到敢于亮剑、为民发声、引领舆论,主流媒体“压舱石”作用凸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全面规划、整体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积累、认识升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大成果。

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从现代化进程来看,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保障,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为依托。所以,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社会发展除了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这就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相衔接。协调发展也不是没有轻重缓急、没有重点的“齐步走”,而是要在总体布局中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通过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才能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不仅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和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以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这样的设计和部署,突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内在关联性,尤其是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其理论精髓。一个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都是以理论精髓为基础的。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是以考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践发展的新要求的现实依据。

《纲要》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心中有信仰,奋斗有力量。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伟大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各地都在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新气象新作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最为总要的理论基础,这统地回答了进入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视角,使新思想的研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广泛性和延续性。同时,要促进新思想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

举旗定向,指引航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强思想保证,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黏合剂。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新思想指引理想,用新思想坚定信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定力,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能力,用思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首先要增强思想上的凝聚力,从而夯实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绘就了美好蓝图,指引了前进方向,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政治宣示。通过数字党建的信息化手段,要更好地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新思想,更好地把党员和群众凝聚在一起,树立共同价值、明确共同理想、形成共同追求。

《纲要》内容重点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循并不断发展创新。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纲要》的出台,是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背景下,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树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注入新动能。

《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有助于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对指导全国人民学习、工作、生活、实践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纲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的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洗涤净化自我心灵,清清爽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辜负入党的初心,不辜负共产党员的历史使命,在我服务、我进步、我快乐的号角中干出新成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纲要》的出台,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纲要》要求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处理问题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剖析和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以致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族富强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党中央认为,《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党中央同意印发《纲要》(由中央宣传部统一印发),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作出周密安排,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理论,基于要把这一新思想的内在逻辑讲清楚、讲明白的考虑,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跟各位交流。一是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要想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二是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我们在新时代要担负的历史使命。三是明确中国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四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改革发展在八大领域的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八大领域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论述。五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建问题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入领会把握相关的新理念、新要求。

以上五个方面逻辑关系明确,层层递进,我们就按照这样的顺序和各位做一个交流。

要想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新时代的基本含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现在我们强调新时代,一般是强调新的变化和成就,但实际上新时代也意味着新的挑战、问题和趋势,所以要把问题意识放在第一位。

(一)新的时代课题。

新时代的第一个内涵是新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集中回答一个时代课题,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去坚持和发展的问题。新时代有新的发展趋势、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所以改革必须有新内容,发展必须有新目标。“新”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稍作分析。

比如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过去我们的生产力很落后,物质文化需要构成了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今天人们的温饱需要已经得到解决,新的需要不断产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原有需要的不断升级,加上新的需要领域的不断拓展,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满足这一“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仍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所谓不充分,就是需进一步发展;所谓不平衡,是指阶层、区域、城乡之间,人们各方面需要的满足还不是很平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或者说,在今天,党和政府的工作必须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

再比如,生产力由过去粗放的要素驱动,走向了今天的创新驱动。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叫“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今天旧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没有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受制于西方,我们怎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现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很大一方面来自高科技领域。在现代化早期,我们可以模仿,或者叫“山寨”,但到了今天,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一味模仿是不行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尽管难度很大,但势在必行。

就分配关系来说,新时代也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过去我们常说把蛋糕做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渐实现共同富裕。今天蛋糕仍然需要做大,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要走向共同富裕,更要注重把蛋糕分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今天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亟待解决,拖不得了。全面小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尽可能推动落实社会公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如何体现?要靠共享发展。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分配问题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积重难返,不好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当年开启改革固然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天深化改革同样难度很大。

生态环境在新时代也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比如出现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如今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扬弃工业文明,走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成为一种新趋势、新要求。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九

2020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学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本书分别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

这些话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这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总书记在讲话著文时,精当引用古典名句。在《三十讲》中,总书记就引用了大量的名句。

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第三讲关注中国梦,谈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引用这一千古名言。“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素来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也始终怀揣民族复兴梦想。正因为如此,第三讲中打了一个比方: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不仅要当代好,还要子孙好,这是可持续发展在“可久”方面的体现。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十二讲中,“绿色银行”概念对此进行了说明。打造“绿色银行”,就要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学习之后我明白了“坚持历史担当”的道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对重大问题、战略问题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坚持历史担当,就要先之劳之、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

今天读完了《先秦卷》,简单谈几点理解。

1、本卷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流派(儒法道等)的主要政治思想观点和其思想发展历程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阐述。

2、商朝神权与王权交织,用人活祭和普遍的神灵崇拜倒是有点类似阿兹特克帝国。

3、春秋以来,周朝旧的政治体制开始解体,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理想国,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对统一的追求和或明或暗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支持是思想家们最大的共同点。对统一的执着可能跟周天子臣民这一共同的身份认同有关。《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结束乱世再造天下成了最终极的政治桂冠。而为何君主专制制度的情况较难理解。我想可能有几点原因:一是君主\圣人被认为是作为贯通天地人三者的存在(君主就是“王”字那一竖),这使得君主获得了独占政治权力的法理性;二是分封制的解体导致官僚治理的郡县制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方向,权力依附于君主的官僚阶层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三是在前现代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大一统与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内在联系,这一点和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内在原因是由于从城邦国家发展到一个跨地区跨种族的大国一样。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一

新近出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仔细捧读,这本书的阐述解读既有历史回顾,又突出时代特色,既有理论的提炼概括,又强调实践基础、实践检验,既着力于原创性理论观点的深入阐发,又着眼于理论体系的科学完整,既有宏大叙事,又不避民生琐细,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对于我们从时代性、实践性、系统性、原创性、人民性和世界性等多个维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十讲》通过深入的讲解、鲜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们要结合学习《三十讲》,不断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二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本质上是对立的,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式,具有相同的特征;社会存在mdash;“;基于物质依赖的人的独立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开拓创新、内涵丰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征程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国企改革与发展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并引起深刻的变化。“新时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时最响亮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国有企业要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实践习近平治企新思想的主力军,“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新时代:国有企业是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标志着我们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走向“新时代”,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的历史跨越。新时代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是对世界这个空间来说的,民族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时间来说的。目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转型,创新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要关头,进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国企强,则国家强。中国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国企要走什么样的强盛之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企?国企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企作为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要做出什么样贡献?同时,又要适应这个新时代,改革和改造自已。这是,摆在国企面前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回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论述,集中前五年探索的成果与智慧,高屋建瓴,站在新的历史时空上,总揽全局,面向未来,举旗定向,抓住重点,对国企改革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做出明确表述。如今中国经济逐步呈现在新时代蓄势待发的新气象。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学习好、落实好党中央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部署。

新矛盾:国有企业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击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国有企业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与任务。那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需要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国企在化解这个矛盾中应该起什么作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发展的矛盾,是经济矛盾。不平衡,包括区域、城乡、经济结构、供给消费、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包括新制度、新产能、新动力和各种市场要素发挥的“不充分”。特别是国有企业自身活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也在这个“不充分”范围。过去,生产力落后与生活资料的极端匮乏在初级阶段的前一时期得到根本转变,现在,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也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能过剩就是一种典型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够强就是一种典型的“不充分”。新的矛盾,向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新任务,在解决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国有企业应当发挥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在今后五年,国有企业要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新思想:国有企业是实践习近平治企思想的主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前五年,习近平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党的建设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包括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明确党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任务;强调“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思路;提出“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的要求;提出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的要求;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提出新时代党的国企领导干部的标准与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原则、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对于国资监管、混改、重组、国际化与供给侧改革,讲清楚,说到位,也澄清了是非,统一了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厚重感,这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国有企业治理思想,国有企业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中,要积极投入、认真学习,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国有企业实践,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新征程:国有企业是“做强做优做大”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报告用3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阐明过程。并且指出,一是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二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阐明了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一目标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做大做强做优”是学者们讨论比较多、争论比较大的焦点问题。“做大”,中间也曾经停了一段。现在“做强做优做大”的看法,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对吉林考察的讲话。紧接着,2016年7月4日的批示内容是: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现在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一目标,从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这一背景考虑,我们能更好理解总书记提出这一号召的意义。

从十九大报告中,“新社会”是“站起来”的背景与基础,“新时期”是中国逐步“富起来”的过程,而“新时代”则是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富强”是联在一起的,但“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如果说“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那么“新时代”则是高起点的,它站在“新时期”历史成就基础上,从富裕走向强大,实现真正的“富强”。从国有企业的“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来讲,大是“强”的基础,“强”是大的结果,而“优”是“强”的提升,也是“大”“强”的结果。

从总的方面看,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首先,搞好国有企业,是我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是其主要形式)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搞好国有经济,是巩固和增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第三,搞好国有企业,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四,搞好国有企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现在,新时代全方位经济转折已出现,并将延续几十年。在2035年直到2049年前,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是不变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使命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新任务:国有企业要做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里,把国资国企改革和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强调在新时代继续进行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目前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已经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开发拓展到高铁、核电、电信、电网建设运营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能够在国际市场和西方大型跨国垄断公司抗衡的,包括少数民营企业,主要还是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培育我国经济的新优势,为了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单独一段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报告中讲了不少新内容。例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目的是什么?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也是一个供需动态平衡系统。

十九大报告,对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本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这是对国企改革发展新的号召、新的期盼、新的指引,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出了新的“进军令”。这里,突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两大改革任务。加上供给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构”三大系统。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该说,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出现,一个新的国企改革的蓝图也在形成。前五年国企改革夯基垒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积厚成势,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将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一个国有企业高目标、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发展、快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连日来,洮南市全市上下全面兴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热潮。为引导大家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各部门、各企业通过领导带头讲学、党校老师授课学、党组织讨论学等方式,因材施教,通俗解读,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保证学习效果,洮南市洮府乡万福村不断整合讲师资源,广泛动员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示范引领标杆人物组建“新时代先进模范”宣讲团;党员义工、志愿者等组建“万福先锋”宣讲团,入驻传习所开展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活动。学习期间,参学人员轮流进行领学和发言,谈见解、讲感受,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加深理解,确保学习效果。

洮南市永康街道永电社区除进行理论学习外,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所学发挥到日常工作中,结合开展志愿者进小区、入居民家等活动,上门为体弱多病的党员进行送学,让老党员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洮南市实验幼儿园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活动中,组织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记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更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理论体系构成和重大意义。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三

为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纲要》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全书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居民区党组织如何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呢?一是通过居民大会、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居民宣讲;二是通过党课、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学习有助于社区党员、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小区治理工作。

居民区党组织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上海市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党组织要围绕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组织落实好入户宣传、分类投放指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为重点工作推进凝心聚力、保驾护航,切实为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宜居的美丽社区,使广大居民有获得感。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四

为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党中央认为,《纲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党中央同意印发《纲要》(由中央宣传部统一印发),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纲要》纳入学习计划,作出周密安排,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五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纲要》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居民区党组织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呢?一是通过居民大会、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居民宣讲;二是通过党课、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学习有助于社区党员、群众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小区治理工作。

居民区党组织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上海市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党组织要围绕垃圾分类工作要求,组织落实好入户宣传、分类投放指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为重点工作推进凝心聚力、保驾护航,切实为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宜居的美丽社区,使广大居民有获得感。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八部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第一目从总体上梳理了***总书记关于党建的重要论述,第二目就是“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体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该目包括第177条、第178条,二者分别重点阐述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政治建设是重大创新。

新时代党建有诸多创新,其中一点就是凸显党的政治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建总体布局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三位一体,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五位一体”,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在内的新时代党建总体布局,最醒目、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新增了党的政治建设。

进一步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还立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凸显党的政治建设,使得党的政治建设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三部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唯有党的政治建设得到两次强调。一次是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时,在第八个明确中讲道“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次是在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时,在第十四个基本方略也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另一方面,党的各项建设,唯有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里出现两次。一次是规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另一次是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前。

以上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定,无论是具体规定的内容,还是规定所处的位置,都表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分量之重、地位之要。一言以蔽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新时代党建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建的鲜明特征。

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这说明了党的十九大凸显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理论依据来看,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而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从实践依据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鲜活实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党中央注重政治上的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在解决党内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实践启示全党,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纲要》统筹安排党的政治建设的有关内容,将之在不同部分予以阐释,而不是全部放在“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目中。该目与其他部分有关党的政治建设内容有机错开,如没有大篇幅重复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有关“两个维护”的内容,而只是原则性地重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因此,全面系统学习***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既要重点学习“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目,也要学习其他部分相关内容,做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具体而言,《纲要》第178条重点强调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生态、政治能力。

把准政治方向。***总书记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不仅阐明了为什么要坚守政治方向的理由,而且指明了要坚守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站稳政治立场。政治立场事关根本。***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关键是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涵养政治生态。***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方面,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聚焦选人用人,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标准,把好政治关。另一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再一方面,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高政治能力。***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关于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范文通用篇十七

g20峰会刚刚在美丽的杭州闭幕,中国为准备这样的盛会,不仅仅是中国作为东道主、杭州作为主办城市的努力,从更高的视角来看,这是中国重构全球秩序的努力。习总书记在闭幕致辞中讲到了五个决心: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这样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从习总口中说出而不是从奥巴马口中说出,已经表明当下的世界秩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直以来西方所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逐步走向式微。而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朱云汉所撰《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恰恰就是为习总具有全局视野的讲话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朱云汉的核心观点是:目前正值数百年难遇的历史分水岭,表现为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第一重趋势反转,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这包括美国无止尽的战争钱坑、霸权地位摇摇欲坠、软实力大幅消退、帝国过度扩张、对伊拉克始乱终弃等;第二重趋势反转,是“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这包括民主的退化、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豪政治、利益集团与游说者占据民主殿堂、难以跨越的社会阶级鸿沟、民主体制的失灵、被反恐绑架的'民主、劣质民主散播全球、民主成为空壳等;第三波趋势反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这包括金融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灾难、全球民主化退潮、多边贸易谈判已成鸡肋等;第四波趋势反转是西方中心世界的没落,也可以说是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世界权力的中心明显向亚洲移动,世界舞台上西方国家独占鳌头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

朱云汉认为,21世纪的特征就是“多元现代性”.不同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可能会以不同的路径走向现代化,而且它们成熟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模样、组织原则中,有现代性成分,有共通成分,也有其特殊的成分。对于中国来讲,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21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因为王道思想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王道思想为个人的道德责任提供明确实践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由近而远。同时,王道思想也为群体间的互动准则设定三层不同的境界。第―层是先做到“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讲信修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余力则”济弱扶倾“、”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最后是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最高的实践目标。个人根据自己的资资材、德行、知识与客观条件,尽其所能,进退有据,但求无愧。王道思想也强调中道,要执两用中,不偏不倚,要在本质上有矛盾与冲突的事理中求取平衡,要处理不同层次群体间的利益关联与协调,既要顾全大局也要照顾个体需求;处理事务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兼容并蓄,道为纲、术为目。王道思想主张个人的生存意义在于增进群体的福祉,必须承担对群体的责任。‘天下”为最高的利益共同体,乃是个人最大的关怀对象与最高的道德责任所在。王道思想倡导局部与全体是有机的联系关系,无法分割;追求局部利益不能危害全体。此外,王道思想认为多元与差异本为自然状态,不但要包容差异,还要视其为理所当然,“多元体、和而不同、休戚与共”才是合理的自然秩序。王道想主张在多元中追求和谐共生,反对刻意压制差异或打造齐异族并非“外者”,而是与我共生的整体的一个部分,彼此命运相关联。唯有这种观念才可以化解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宗教冲突于无形。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而是欧亚大陆合二为一的战略,是再造全球秩序的切实行动。g20上习总的讲话处处体现中国重构购全球秩序中的努力。我们的经济确实面临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民生、民主、贪腐、区域差异、产权保护、医疗、房价、产能过剩等等问题也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一定要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中国兴起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机遇,巨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协作能力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场。对全球形势的误判将使那些向西方移民的人们错失这样一个“数百年之未有变局”.习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未来,需要我们倾尽全力去实现,去改变经济社会中的不完善、不和谐,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新的制度架构,形成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观,支撑我们的可持续增长,并未全球秩序的重建提供基础的样板。中国并不是要回归到曾经“中华帝国”的朝贡体系,而是要以“天下为公”和“王道”等儒家优秀思想修正西方“强者恒强”、“胜者为王”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人,要怀有坚定的信心促进中国的兴起,也要怀有充分的现实感改进当下经济社会中的所有积弊和问题。

全球航运重心的东移还在不断推进,过往的逻辑是,中国的法律基础不足以支撑高端航运要素在中国集聚,因此对新加坡承接伦敦航运要素的转移比较看好。但是,如果按照全球秩序重组的逻辑,中国文化中包含“和而不同”以及“和谐”的价值观在现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代性,深入挖掘并内化到航运业的规则重构中,必将对当下低迷的航运市场中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航运业以新的运行秩序服务经济社会,进而让航运业换发新的生机。

如果想对此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首先阅读亨廷顿的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提出自1920年以来,西方世界即开始走下坡路。还有本书值得一读,就是许纪霖的《中国何以文明》,提出了中国有富强走向文明的基本路径,其中涉及很多儒家思想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很有参考价值。

相信中国,相信未来!

绝顶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思考久了没头发;希望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与您同行,共同成长,产生有深度、有价值的顶级思想。

谢燮,供职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水运战略、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在水运战略、水运政策、航运服务业、邮轮经济等方面具有较深研究积累,正在探索水运长远发展趋势与水运变革,《变革水运――水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即将出版,敬请关注。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