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3:33:56 页码:12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汇总13篇)
2023-11-10 03:33:56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短板并不断完善自己。在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整理和归纳材料,避免碎片化的描述。在这里列举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总结示例,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一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我喜欢的三国人物手抄报。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二

1、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1、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一)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板书设计:

读战争艺术性。

读人物(交相辉映)。

读人品和智慧思想性。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三

《朝花夕拾》是一篇由鲁迅先生所写的优秀散文集,其中包括了多篇精彩动人的散文,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一件小事》等等。这些散文主要以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生活感悟为素材,贴近读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朝花夕拾》的导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朝花夕拾》的导读,提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导读《朝花夕拾》,使学生:

1、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2、熟悉鲁迅先生散文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体会《朝花夕拾》中的感人故事和鲁迅先生的观点;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鲁迅简介的介绍。

2、散文的基本特点讲解。

3、教师选取散文给出导读以及学生的读书笔记。

4、课堂上针对散文展开思考和讨论。

5、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展开写作、演讲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

1、导读鲁迅简介。

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思想,着重介绍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人物。

2、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师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言简意赅、感情真挚、富有思想性等。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和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特点。

3、阅读或分析鲁迅的散文。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篇鲁迅的散文给出导读,例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4、学生思考讨论。

分析完毕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散文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等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需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写下阅读笔记。

5、文学相关活动。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文章,或演讲等等活动,充分展现学生成长和优秀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结果、写作和演讲等文学活动结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将进一步增强。

五、总结。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四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我喜欢的三国人物手抄报。

品读“三国”人物。

方法:比较法参读法。

点面结合以听促读读书做笔记。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五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在对比中分析描写战役场面的语句,了解作者写作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1.你喜欢哪场三国战役?

2.生思考,并回答。

1.学生自信交流自己知道的战役名称。

2.学生能够相互补充,概括出小说主要内容。

3.感受语句的描写方法。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三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3)学习片段中描写战役的语句,体会描写场面语句的方法。

环节三。

展示提升。

1.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配课件给大家讲解,台下同学可以就他们的讲解进行提问。

2、小组合作表演精彩战役片段,演出人物不同的特点,以及本场战役的特色。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2、我们不仅要了解三国名句,还要了解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性格,三国的著名战役,三国的歇后语。课下我们继续阅读。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三国,激发阅读兴趣。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六

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这对于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7—9九年级的学生要完成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期要求读两三部名著。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在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努力消除了语文教学中的短视和功利主义,克服困难,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

1、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教师尽可能想办法不断丰富图书角的“藏书量”。大家随意传阅,读完后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图书角开办几个星期,不光7-9年级语文书后名著导读涉及到的名著都齐了,常见的中外名著也不少,有的还有多套,许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发购买了很多图书。我拿出了一整套《中学生必读名著》和几十本其它图书,这样以来,图书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2、根据教材内容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制定阅读计划,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正带的初二学生更爱看一些反映自己年龄段心理的小说,思维趋向理性。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并调查学生的阅读意向,向他们推荐《少年维特之烦恼》《文化苦旅》《三国演义》等,可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后,再扩展一下阅读视野。

阅读名著是个长期的过程,有学生会因兴趣转移或课余时间不足而放弃,也有学生会因单纯追求情节去突击。因此,有必要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我班根据情况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堂阅读,课余时间自己阅读。采取课堂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阅读的书目,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宏观调控。大部分同学阅读习惯也会基本养成。

3、趣中导,导中读。

“名著导读”要着眼于“导”,“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目的。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阅读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世界,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里,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探究的、创造性地阅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自由阅读体验、感悟,学生自身的反复涵泳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升感悟和认识,使情感获得熏陶,思想得到启迪,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同时还丰厚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促使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名著导读的立足点在课堂,名著导读课立足于“导”,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传授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在导读《三国演义》中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开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将歌曲与画面融为一体,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群雄逐鹿、赤壁鏖兵那样一种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使人顿时精神振奋,内心激荡起对三国人物浓浓的兴趣。

4、鼓励探究创造,追求深层阅读。

名著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就不能叫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心灵的对话与交融,真正的阅读要透过文字表象,从作品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中生求知欲强、独立意识强,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从名著出发,联系实际,进行主题探究。如在学了《出师表》《隆中对》后,在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易中天品三国》中第1-3集,然后确定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看三国人物””。讨论中,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较为统一,但对曹操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学生针对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进行了辩论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写读书笔记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的好方法。在名著阅读中,学生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美词佳句、名言华章的摘抄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促使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班级举行了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以优秀领跑、推动整体进步,来促进名著阅读深层次化。

总而言之,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怎样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更多的人能走进经典著作,尽享知识人生,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农村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展开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创新思维,深挖潜力,还是大有可为,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七

1、带领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鉴赏其中精彩的人物及其故事,分析人物形象。

2、探讨“忠”“义”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3、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三国演义》

1、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约3分钟)

师:(灯片1)杨洪基老先生一曲浑厚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带着我们思绪的翅膀穿越千年历史时光,去追溯那令人向往的古战场,寻觅英雄的踪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万丈豪情走进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灯片2)

活动2【讲授】《三国演义》

2、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灯片3)

师:诵读目标。《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看内容简介。

3、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灯片4)学生阅读1分钟。

师: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着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我们来了解它主要的艺术成就。

4、介绍《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灯片5)

师分条诵读。

师:在众多的艺术成就中,可能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出示灯片6:品三国人物。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幅对联,看写的是哪位人物?(灯片7)

学生齐读对联。

5、赏析诸葛亮的形象(灯片8)

师: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人物,也是我们喜爱和崇拜的人物,他有着精彩而传奇的一生。 同学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2分钟时间)。

学生发言。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板书 故事名 品质

个人品质:这些故事大部分都体现出他的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忠心耿耿

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济世为民的雄心壮志,有着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我们来看看下一位人物。(过渡语)

6、赏析关羽的形象

猜一猜他是谁(灯片9)

师:他就是同学们熟悉的红脸关公啊!(灯片10)那他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

师:这些同学讲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原著中的片段:土山三约(灯片11)关羽的忠心真是日月可鉴,才有秉烛达旦护嫂嫂,千里走单骑寻主等情节; 华容道释曹操(灯片12),足见关羽义薄云天。

及其品质概括:体现关羽的 智勇双全 武艺绝伦 忠心耿耿 义重如山

师:因此,后世的很多皇帝都封谥关羽, 关羽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庙宇遍天下的圣人。民间百姓也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可见关羽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被誉为“义绝”。

7、探讨忠义。(灯片14)

师:同学们诸葛亮和关羽的形象各有特色,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

忠 义

学生起立,分组讨论3分钟,讨论完毕后,2分钟形成文字,然后发表意见。

(1) 先请两位同学在展示台上来出示自己所写出的文字,并对观点进行讲解。

(2) 下面请两位同学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同学们都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出自己对忠义的看法,说得很好,我们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梳理一下吧。

8、总结明确观点。

观点一:(灯片15)

观点二:(灯片16)

9、同学们,一部宏大而精彩的巨作,仅凭这一堂课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还有很多的精彩人物和故事等着同学们去品读,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如:出示(灯片17)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用勤奋点燃智慧的火花,提升思想的厚度。

10、结束语:出示(灯片17),音乐《历史的天空》响起。同学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有人说:“每一本好书,都象一盏明亮的灯,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三国演义》就像是一盏明灯,就让这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正确的“忠”“义”美德相伴我们的一生吧!下课。

活动3【作业】《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活动4【活动】《三国演义》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材,选择了符合学生学情并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发展。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鸿篇巨著《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熟知作品中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位英雄人物主要的精彩故事,并学会从相关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形象特点,领会了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课堂上,学生能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探寻了两位英雄人物身上的共同品质“忠”和“义”,并对他们的“忠”“义”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增强了对“忠”“义”品质的辩证认识,能看到这种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能够把经典名著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通过这堂课,经典名著不再仅仅是文学语言上的经典名著,更是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4、总之,通过这一节课,学生能从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入手,激起了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在接受名著的艺术价值时,也接受了名著思想价值的熏陶,加深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厚度,达到了本节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既有内容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既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的成功的名著导读课。

《三国演义》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八

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

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

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

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

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二、名著的影响:

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

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

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

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

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

五、鉴赏任务形象:

1、了解三绝是谁。

2、鉴赏曹操。

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欣赏关羽。

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一、复习。

二、全班交流。

1、了解诸葛亮。

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

(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借此概括诸葛亮的智和忠)。

3、说说还有哪些鲜活形象。

还有勇猛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云,意气风发的周瑜,圆滑睿智有心计的司马懿。

三、赏析精彩场面。

1、与三有关的情节。

(打出幻灯片)。

2、精彩的战争场面。

(打出幻灯片)。

四、名著的启示。

合作探究:读三国的启示。

老师点拨:可以从诸葛亮的角度,曹操的角度归纳。

(打出幻灯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拓展延伸:

1、你认为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再读《三国》有必要吗?(由学生自由发言,观点正确即可)。

(给出名人名言,倡导读书)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三国演义》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个大洲。作为一名中国学子你定想了解更多的三国知识,对吗?那就赶快投入到读书行列中来吧!

六、总结反思: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战争等几个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从这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部分学生已经通过电视和教材-对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这种了解是模糊的,片面的。所以,此次“导读”用意还在于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古典小说的丰富营养,从而找到打开阅读古典小说之门的钥匙。

如果说,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在解决“为什麽”读的问题,那麽后面的环节就是在解答“怎麽”读的困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要让他们懂得阅读名著还有古为今用的实用价值。

成也罢,败也好。都随这滚滚的长江水烟消云散。但是不变的是他们那不朽的生命价值凝聚的历史的天空中。

(放歌曲《历史的天空》结束本节课。)。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九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的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政治、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

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发放读书卡。

第5周国庆长假,阅读三国演义,并出一期读书小报。

第6----9周第二阶段阅读到第48回,制作三国人物资料卡。

第10--15周第三阶段阅读到72回,复述“赤壁之战”的经过。评选“评书员”

第16--19周第四阶段阅读至96回,月末举行“我知道的三国成语”交流活动。

第19周--寒假第五阶段阅读到完。全文回顾。选择一点写读书笔记。完成问卷调查。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十

1、带领学生走进名著《三国演义》,鉴赏其中精彩的人物及其故事,分析人物形象。

2、探讨“忠”“义”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3、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约3分钟)。

师:(灯片1)杨洪基老先生一曲浑厚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带着我们思绪的翅膀穿越千年历史时光,去追溯那令人向往的古战场,寻觅英雄的踪迹。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万丈豪情走进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灯片2)。

2、下面我们来明确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灯片3)。

师:诵读目标。《三国演义》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来看看内容简介。

3、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简介。(灯片4)学生阅读1分钟。

师: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我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着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我们来了解它主要的艺术成就。

师分条诵读。

师:在众多的艺术成就中,可能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出示灯片6:品三国人物。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幅对联,看写的是哪位人物?(灯片7)。

学生齐读对联。

5、赏析诸葛亮的形象(灯片8)。

师:诸葛亮是众人皆知的三国人物,也是我们喜爱和崇拜的人物,他有着精彩而传奇的一生。同学们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哪些品质?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2分钟时间)。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板书故事名品质。

个人品质:这些故事大部分都体现出他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济世为民的雄心壮志,有着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我们来看看下一位人物。(过渡语)。

6、赏析关羽的形象。

猜一猜他是谁(灯片9)。

师:他就是同学们熟悉的红脸关公啊!(灯片10)那他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

师:这些同学讲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两个原著中的片段:土山三约(灯片11)关羽的忠心真是日月可鉴,才有秉烛达旦护嫂嫂,千里走单骑寻主等情节;华容道释曹操(灯片12),足见关羽义薄云天。

及其品质概括:体现关羽的智勇双全武艺绝伦忠心耿耿义重如山。

师:因此,后世的很多皇帝都封谥关羽,关羽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庙宇遍天下的圣人。民间百姓也将关羽当作“战神、驱邪神、守护神、武财神”。可见关羽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被誉为“义绝”。

7、探讨忠义。(灯片14)。

师:同学们诸葛亮和关羽的'形象各有特色,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

忠义。

学生起立,分组讨论3分钟,讨论完毕后,2分钟形成文字,然后发表意见。

(1)先请两位同学在展示台上来出示自己所写出的文字,并对观点进行讲解。

(2)下面请两位同学也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同学们都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说出自己对忠义的看法,说得很好,我们把同学们的观点总结梳理一下吧。

8、总结明确观点。

观点一:(灯片15)。

观点二:(灯片16)。

9、同学们,一部宏大而精彩的巨作,仅凭这一堂课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还有很多的精彩人物和故事等着同学们去品读,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如:出示(灯片17)。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用勤奋点燃智慧的火花,提升思想的厚度。

10、结束语:出示(灯片17),音乐《历史的天空》响起。同学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有人说:“每一本好书,都象一盏明亮的灯,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三国演义》就像是一盏明灯,就让这盏明灯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正确的“忠”“义”美德相伴我们的一生吧!下课。

(1)《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你觉得哪一次最精彩?为什么?

(3)世人历来对曹操的形象褒贬不一,你是如何看待的?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材,选择了符合学生学情并且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生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发展。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鸿篇巨著《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熟知作品中诸葛亮和关羽这两位英雄人物主要的精彩故事,并学会从相关的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形象特点,领会了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3、课堂上,学生能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探寻了两位英雄人物身上的共同品质“忠”和“义”,并对他们的“忠”“义”品质进行深入探讨,增强了对“忠”“义”品质的辩证认识,能看到这种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能够把经典名著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通过这堂课,经典名著不再仅仅是文学语言上的经典名著,更是成为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源泉。

4、总之,通过这一节课,学生能从最感兴趣的人物及其故事入手,激起了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兴趣,在接受名著的艺术价值时,也接受了名著思想价值的熏陶,加深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厚度,达到了本节课多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一堂既有内容上的广度,又有思想上的深度,既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的成功的名著导读课。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十一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活动一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3)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

(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

(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五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渡口、六将:孔秀、孟坦与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2.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2.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成语,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成语故事(赵云飞骑救公孙;典韦飞戟退追兵;周泰宣城救孙权;许褚护曹夺船避箭;曹洪护曹步随渡水;周泰救权惨战重围;曹洪挡超竭力死战;曹昂让父奉马身死;长坂赵云决荡救幼主;宛城典韦生死当塞门等)。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十二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

2、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教学设想:

1、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明确:读《三国演义》,二要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简短篇十三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 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 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比较法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 引入片段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 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 我喜欢的.三国人物 手抄报

推荐课外阅读。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人物

方法:比较法参读法

点面结合以听促读读书做笔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