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少年往事 少年往事作文800字(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01:47:08 页码:8
少年往事 少年往事作文800字(六篇)
2022-12-26 01:47:08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少年往事(精)一

在学习生活中,她刻苦勤奋且无比执着,考试成绩次次名列前茅,她是同学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学霸”。对待学习,她时刻充满了激情和上进心,进入初中以来,她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坚持每天早上朗读英语。课前提前做好预习,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听讲,力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老师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遇到不会的问题,再三向老师提问,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在完成家庭作业之余,她还会看30分钟的课外书。

做一个温暖的人

她热爱劳动,班级里各种劳动工作她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发现地上有纸屑有垃圾会主动的拾起;黑板没有擦干净也会主动拿起板擦;自习课上也帮助班长维护课堂秩序。作为语文课代表,她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而且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倍加爱护。她认为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她的好成绩,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动去报答老师。

做一个温暖的人

她还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数学竞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如:硬笔书法比赛第一名,手抄报比赛第二名等。学习之余,她兴趣爱好也很广泛,如:绘画、读课外书、体育运动……

做一个温暖的人

“新时代好少年”代表__说:“今日,我们是一棵幼苗,在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强壮的成长。明天,我们将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的大厦,让它更加旺盛富强。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争当酷爱祖国,志向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关于少年往事(精)二

李嘉轩,男,13岁,xx中学七(2)班学生。现任学校少先队小干部。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续两年评为学校美德少年。他是同学们的小榜样,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立意识强,勤于动手,凡事都不依赖别人,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完成一些事,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是在每一次成功中体验乐趣。

小区的叔叔阿姨都亲切的叫他“环卫小义工”。他从小就是一名勤于动手、热爱劳动的小伙子。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随身总是带着个用来装垃圾的小塑料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一块垃圾,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性动作。每逢周末、节假日,总能在小区、各单元的楼道里看到他的身影:打扫小区卫生,擦楼梯扶手。捡起地上的一块垃圾每个人都能做到,但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的每天都做好同样的一件事,那不仅需要坚持,更是一种美德。

他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从我做起,是他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他的信念,他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他开朗活泼、乐于助人的个性使他成为了同学的好伙伴和学习榜样。与同学们的相处中,他待人随和,谦虚礼让。对于班集体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承担。教室的水盆坏了,他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新的给大家使用。同学们钢笔没水了,他会买几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陈旧了,他会主动将自己的图书悄悄拿来供同学阅读。平时值日他总是抢着干,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离开。

我记得班上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学习吃力,不愿意和班上同学交往,同学们也不喜欢他。李嘉轩同学主动帮助他,一有时间就帮他辅导作业,主动和他一起玩。经过他长时间的努力,那位同学学习进步很大,同学们也接受了他,很快他融入了这个班级。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他认真努力的做着,影响着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作为班干部,他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李嘉轩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关心长辈,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照顾小弟弟。他总是闲不下来,有使不完的劲。平时在家里除了做好自己的事,还能把家里各个房间打扫整理的干干净净。妈妈做饭时他帮着捡菜,爸爸回来了他帮着擦车,时不时的还给爷爷奶奶洗头洗脚,当好他们的左右手。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他生活俭朴,平日父母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当听到有自然灾害时,他会主动捐出自己的零用钱。

20xx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李嘉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倒在马路边,大冷的天,地上还结着冰。他赶忙跑过去想扶起老人,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老人还是蜷缩着躺在那儿。他又摇老人的身体,试图叫醒他,但任凭他怎么喊,老人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向路过的人求助,大家都只是看他一眼,匆匆的离去。他不能离去,但又没有办法。直到他爸爸来找他,在他爸爸的帮助下,问到老人家里的电话,把老人交到他家里人手里才离开。爸爸问他,这么冷的天,你一个小孩子又帮不了人家,干嘛还傻呆在那儿不回家。李嘉轩说,老人他太可怜了,他不忍心走开。这就他,一位有爱心的少先队员。 生活中有许多事,看似很小,谁都能做得到。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去做,去坚持。李嘉轩同学从小能去帮助别人,又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实在难能可贵。

这就是美德好少年李嘉轩,他全面发展,积极进取,奉献为乐,表现优异,是一位美德好少年。

关于少年往事(精)三

邬婷同学是金阳外国语实验中学七年级(6)班学生。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一、积极上进,成绩优秀

邬婷同学不论做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认真、持之以恒的态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刻苦努力,作业从不拖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全优生”。课堂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不仅如此,邬婷同学兴趣爱好广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补习班,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邬婷是一名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上一年级时的小邬婷就知道妈妈工作辛苦,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一套护肤品;节假日,她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每每看到这些,心里都深深的被感动。劳动让她体会了父母的辛劳,劳动也让她增长了才干。因为她,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和谐,她就是父母的“小棉袄”。

三、富有爱心,热心公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收获快乐。在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中,邬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的,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主动献出爱心,这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都能把自己的零用钱捐赠给最需要的人,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去年12月, “贵阳一中王业钤同学身患红斑狼疮、生命垂危,向社会各界募捐”,全班同学在班长邬婷和组织委员梁梓琳同学的带领下,(事迹材料 )在学校及周边展开了一轮拯救生命的募捐活动。

同学们以班委同学带头分为几组,有的负责联系王业钤的父母,访问一中的学生和老师,核实信息;邬婷带领同学们在学校各班发起募捐倡议,并利用放学时间,顶着寒风、细雨到学校周边商店、小卖部进行募捐。每到一处,她们都礼貌的发出募捐的倡议,细心的记录着每一笔募捐到的钱。

经过一周的募捐活动,募到了一千多元钱,送到了贵阳一中12月21日的募捐活动现场。邬婷同学还组织同学们给王业钤写了一封信,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一串串最纯洁的祝福。

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她们充当着“爱之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她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爱。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关心集体,尽职尽责

在老师眼里,她处处都身先士卒,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无论是哪一位老师,都对她信任有加,无论多么重要的事都可以放心地交给她去做。邬婷在班上同学们的心目中也很有威信,同学们有什么矛盾都会去找她来调解。班里开展什么班队活动时,她也非常积极,为活动出谋划策,并为班级送来所需的装饰品,从不吝啬。

同时邬婷还是学校播音室的小主播、《黔中早报》的小记者,每到她值岗的时候,都能看到她准时到达,认真履行她的职责。

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她懂得进取和奋发,她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我们相信,邬婷同学秉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关于少年往事(精)四

丁**同学,是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六(一)班学生,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爱科学,勇于创新,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多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很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将她的事迹材料汇报如下:

丁**同学学习十分刻苦,成绩非常突出。她上课认真听讲,善于动脑,积极举手发言。语文课她精彩的朗读常常博得师生阵阵掌声;数学课一丝不苟、灵活思考常常赢得师生佩服;英语课专心致志、惟妙惟俏的表演朗读常常引来喝彩。她善于思考,对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举一反三,遇到困难迎头而上,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课间,她注意放松调节自己,使自己有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她爱看书,知道很多课外知识,被同学们誉为“语文小博士”。她的各科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丁**同学从小立志读好书,做好人,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诺言,以此报答父母和老师精心养育与培育之恩。在家里,她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做饭等,她干得得心应手,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他人,她经常帮助邻居老人做好事,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家,总会伸手帮忙,还经常扶老人过马路,深得邻里喜爱。每当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她总能为父母送上祝福,并自己动手制作小礼物,给父母献上一份爱心和孝心。对老师,她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爱戴,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发奋学习,每每以优异成绩报答老师的精心培育之恩,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丁**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担任班长,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她倍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爱,在班级这个小集体里她倍感光荣和任重。

丁**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丁**同学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学校,她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班级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对于后进生,她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班级有一个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学生,他不仅学习不好,还爱捣蛋,经常把女同学弄哭,还不讲卫生,轮到值日就不知去向。丁**同学主动要求和他同坐,每当他手痒要欺负人时,她就让他解气,一回两回,没想到,小捣蛋变乖了,同学们都很好奇,老师也觉得奇怪。后来丁**同学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佩服的话:我一直把同桌当作好伙伴,好伙伴习惯不好,需要我帮助纠正。只有同桌把我当成他的朋友后,我讲的话他才听得进去。因此,我忍气吞声事事让着他,当他解气后就指出他的缺点,帮他改正错误。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他当然听话了,自然变乖了。没想到,丁**同学小小的心灵里不仅装满真、善、美,而且充满智慧。

丁**同学有一颗执著的与同学共同进步的责任心。“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从咿呀学语起,她的父母就教育她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到幼儿、到小学又接受老师有目的地启发和教导,她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她不仅事事争先,事事以身作则,而且,心系班集体,心系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周都要进行文明班评比,她向全班同学倡议,力争周周拿到文明班。有的同学提出异议,认为不可能做到。甚至有同学说,拿到文明班有什么用,文明班又不能当饭吃,文明班又不能提高考试成绩。但丁**同学义正词严地说:“争取文明班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人生一笔可贵的财富。”她要求每个同学在倡议书上签字。签完字后,她又找那几个爱捣蛋的同学谈心,和几个班干部商量,一人帮教一个对象。此后,凡是这几个捣蛋鬼犯下的错误,都由几个班干部督促改过。同学们经常看到丁领着捣蛋同学拣果皮纸屑,擦洗污渍……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得很干脆也很响亮:“为了班集体,为了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丁**同学自从当上班长那天起,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一份重任。她亲自管着教室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她总是积极相应,热心组织、动员、鼓励同学勇于参加,大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多项荣誉。有些同学怕劳动,她就抢着干最脏最重最累的活儿,从不偷懒,绝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势指挥别人干这干那,同学们在她的精神感召下,个个奋勇争先,因此,学校布置下来的劳动任务,六(1)班干得最好,也最快完成任务。课后,同学们休息,我们常常看到她和组长们忙着收发作业本,如果她发现哪位同学没交作业,立即找他谈话。同学犯纪律了,她及时指出。同学遇到难题,她便耐心辅导。放学后,有同学甚至家长找她问这问那,她都一一回答,没有半句怨言。她帮助同学从来都是出自真诚、尽心尽力的,与同学相处很友善很热情。她团结每一个同学,得到所有同学的喜欢。她关心班级贫困学生,主动出钱帮助他们,她说: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她关心、同情汶川地震受灾的同胞,将平时攒下的零用钱全部捐献出来。

丁**同学所做的一切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当老师夸奖她时,总会腼腆地说:“这没什么,我觉得帮助他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却是多么感人的话语啊!丁**同学,好样的,你是我们全体少先队员学习的好榜样!

关于少年往事(精)五

她是一名五年级八班的学生。她喜欢弹吉他,画画,游泳,可她更喜欢读书。

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妈妈就给她在“图书馆”办理了会员卡,这样她就可以方便的读书了。她几乎每天都借书,一借就好几本。起初,很多字不认识,她就让爸爸、妈妈念给她听。有时候,妈妈做着饭,她还让她念书,害的妈妈都没有办法做饭了。绘本中那些生动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她,让她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后来,她上学了,认得字越来越多,自己也能独立读书了,书籍更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放学做完作业、温习完功课,她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书了。妈妈叫她吃饭,通常都是叫了好几遍,她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在饭桌上,她吃饭速度最快,吃完饭又赶紧捧起书接着看。爸爸总是开玩笑说:“孩子,你以后就把书当饭吃吧。”在她心中,书还真是她成长的精神食粮呢。

常听大人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开始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妈妈就告诉她:“书籍是通向世界的窗户,读书可以让人增长见识、增加智慧、通晓万事万物的道理,就好像游历了大千世界一样。”从幼儿园到现在,她读了数百本书。这其中,有《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一系列经典的神话寓言读物,一则则生动的小故事,让她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还有《弟子规》《上下五千年》《唐诗三百首》这一类传统国学历史类读物,让她树立了道德的标准、接触到了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这种百科式读物,更是开阔了她的眼界。

有一次,和妈妈坐公交车上街,在车上看到一位老爷爷没有位子坐。她想起《弟子规》里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她坐着,老爷爷站着,这怎么能行呢?她就赶紧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车上的人都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高兴的笑了,她的心里美滋滋的。

书读简多,她就不自觉的想把读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时间长了,自己还学会编故事。大家都说她能说会到,爸爸妈妈都叫她”故事大王”。爸爸妈妈都说她现在懂得事情可多了,都成了”小大人”了。这些,都是书籍的功劳。在浩瀚的书海中,她快乐、健康的成长着。

她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与老师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语文老师让她们每天阅读,坚持读30分钟以上;数学老师为她们推荐数学故事,使她既读了故事,又学了数学。

书,是她忠实的朋友。她要在书的陪伴下,多学知识,快快长大,

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关于少年往事(精)六

邵帅今年16岁,2019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邵帅一岁时父母离异,跟随妈妈邵丹生活,2019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19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1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1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抢救过后,医生都离开了,帅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给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儿了。”说到这里,邵丹大声地哭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着恐惧,还有急切以及无助。”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2019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

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学习邵帅捐髓救母事迹”主题教育活动。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