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7:39:08 页码:14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大全9篇)
2023-11-10 07:39:08    小编:ZTFB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综合利用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接下来是一份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教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一

1.幼儿通过操作及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小动物、背景图、幼儿操作纸、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幼儿分别说出每个动物的数量。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进入绿、红色通道的要求:狂欢节的管理员说、这次动物这么多、需要分批进入、首先绿色通道的是一种动物里能两个两个结对的可以优先入场。教师先示范小动物两两结对找出单双的方法:依次了解2个兔子、10只猴子、8只猪、4只公鸡、6条蛇。

(2)还有一些一种动物里剩下一个的要从红色通道进入、他们分别是:7只鸟、1只老虎、三只小老鼠、9只蝴蝶、5只松鼠。

(3)还有很多小动物想参加、管理员说忙不过来、请小朋友来帮忙。

(4)幼儿操作、根据能力操作材料的分配、圈完贴上墙。

(5)教师总结:两个两个找朋友、到最后剩下一个、孤孤单单没有朋友、这样的数叫单数;两个两个找朋友、最后都有朋友、没有剩下、这样的数叫双数。教师进行校对3.游戏巩固:

(1)小动物们都区分了单双数、邀请幼儿一起前往、进入单双数的舞池、幼儿站立到单双数的舞池中(再次确定幼儿是否掌握)(2)游戏"抱双、躲单"。

老师报10以内的数、幼儿做相应的躲和抱的动作。如:报的是单数、幼儿蹲下、双手合并放在身子的两边、表示孤单的样子、报的是双数、幼儿找到一个朋友抱抱。

4.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认识10以内单双数》是一个数学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初步理解单数与双数的含义。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时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抛开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活动中、我通过设计了“2元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购物活动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启发幼儿寻找身上哪些器官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在一系列活动中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动中幼儿与老师的交流多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点在以后教学中会多加注意。

总之、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二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

2、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引导幼儿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ppt、教师自制时钟,老狼头饰,小白兔头饰。

(1)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学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你知道它是谁吗?(时钟)

2、出示ppt,你知道钟的作用是什么吗?

小结: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2)认识时钟,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和运行规律。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那我们欢迎一起把好朋友请出来吧,(出示课件钟表和教师自制钟)。

2、引导幼儿观察钟面,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提问:看完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好朋友,你发现了什么,每个钟面上都有什么?(数字宝宝、针宝宝)有哪些数字宝宝呀?(1--12)那针宝宝有几个?(2个,长长瘦瘦的针叫分针,矮矮胖胖的针叫时针),针宝宝是按什么方向走动的?(按顺时针方向)。

教师小结:虽然时钟的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还有三根长短、粗细不一样的指针,其中长长瘦瘦的针叫分针,矮矮胖胖的针叫时针,最长最瘦的针叫秒针,他们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走动的。

(3)认识整点、半点

教师小结:看几点钟时,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分针又正好指在12上时,就表示几点整,如时针指在1上,分针指在1上,就是1点。

2、认识半点:利用拨动的钟面,出示半点时间,请幼儿观察,说出是几点半。

教师小结: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表示是几点半,如时针指在7和8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7点半。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玩法:老师戴上老狼的头饰拌老狼,由老狼拨动时钟,由幼儿伴演小白兔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师拨动出时间,由小白兔说出是几点?当老狼拨动时钟到12点时,小白兔说出12点时,就要静息在桌了上,不能说话,老狼就不会抓小白兔。

1、讨论钟表对我们的作用,(时钟可以随时提醒我们工作、学习、睡觉、起床等)让幼儿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上幼儿园时不能迟到,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2、回家后可以与爸爸妈妈帮你制作一个时钟。

此活动虽然是个旧题目,但设计者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幼儿自己操作,观察理解,最后得出结论。比如掌握难点“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都是主要让幼儿自己动手拨针,亲自尝试,验证得出结论。结尾部分也比较新颖,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学习内容。延伸活动中制作小钟表也是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三

1、望远镜、镜子、图书;香水、鲜花、臭豆腐;各种甜、咸、酸食品;小铃、沙锤、手鼓等物品若干。

2、眼罩、口罩、耳塞若干。

3、娃娃脸一个、五官。

4、磁带、录音机。

1、引发兴味。

我看见你们的小脸了。

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幼儿讲述,出示娃娃脸,逐个摆放。)。

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中央?

儿歌:小小鼻子身手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小结:我们的小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操作探究。

师:旁边有许多东西,你能够本人找一个中央,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有什么机密。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究。)。

留意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探究。

3、交流谐和。

方才你玩了什么?

你是怎样玩的?你用什么玩的?

小结:我们的小眼睛会看东西、小鼻子能闻滋味和呼吸、小耳朵能够听声音、小嘴巴会吃东西和说话,它们的身手可真大!

4、操作探究。

假如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猜猜会怎样样呢?

这里有许多东西,你能够戴上试一试,看看会发作什么事情?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究。)。

5、交流谐和。

戴上了这些东西,觉得怎样样?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们很不便当,所以我们要好好维护它们!

6、拓展延伸。

(放一段噪音,音量大一些。)。

这个声音听上去怎样?

为什么要捂住耳朵?(维护)。

那你们晓得怎样来维护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幼儿讲述。(留意互动)。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四

3.初步感知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懂得珍惜时间活动难点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难点剖析时针、分针的认识幼儿已经掌握,但对于它们的运转关系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数学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实物挂钟一个

2.实物挂钟一个

3.有错误的磁性钟面一个(数字排列有错误,时针、分针长短一样)

(一)出示时钟,引入课题

师: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2.钟表匠皮皮昨天做了这个钟,可谁也不愿买,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幼儿指出钟面上的错误,介绍钟面构造)

(二)看时钟,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

师:

1.如果时针和分针赛跑,谁会赢?

2.小朋友当评委,仔细观察到底谁跑得快?(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反复拨几次)

3.小评委说谁是冠军?(长针(分针)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和半点

师:在钟表上有两个特殊的数字,它们是12和6,12永远在最高的地方,分针一跑到这里,表明它又整整跑了一圈,走到了一个整点;6呀,永远站在钟面的最下面,每次分针走过它的时候,它都会说:“加油,你又跑了半圈了。”小朋友,你听了这个故事,知道分针走到12和6的时候分别代表什么了吗?(幼儿发表自己意见,在谈论的过程中学习整点和半点)

(四)操作练习“修理钟表”

师:将书翻到27页,我们来帮皮皮把装错的时针找出来,并说说错在哪里

教幼儿学习几句谚语,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也可在主题墙上张贴

1.时间一分,贵如千金

2.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3.贪睡的猫一定抓不到老鼠,浪费时间的人一定不会有收获

通过找错活动,可以让幼儿正确认识钟面。

运用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比赛中理解时针、分针运转关系,有助于幼儿更快的掌握知识点。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五

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培养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小白兔的录音、组合的房子。

1、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活动。

2、出示图片,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说出图片中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根据特征进行区分这些几何图形。

3、出示魔术箱,让小朋友通过摸一摸,进一步感知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图形中,三角形、圆形,小朋友基本上能知道,正方形对小朋友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小朋友们都叫它方方宝宝。游戏中,由于准备了一份供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小朋友操作时显得比较拥挤。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六

1、通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图形拼组,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地向学生渗透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拼摆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回忆学过哪些图形?用手势语言描述图形特点。

2、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从教具卡片中找到长方形按虚线剪开。

2、小组活动:用剪开的图形拼组学过的图形。

3、汇报。

4、从学具中取出正方形,按虚线剪开,将4个图形拼成一圆。

5、学生从卡片中剪下其他图形,任意拼组。

6、成果展览。

1、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有几种剪法?

2、共有几个长方形?

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课后回顾: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七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1、知识按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奇妙箱里找图形说特征——拼画——数数、分类——延伸:让幼儿自己寻找其他图形

(一)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游戏反复进行。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拼画

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三)数数、分类活动:

根据自己拼画的'图形娃娃的数量、种类进行数数、分类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园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把最多的展示)

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依次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八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2、闻一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3、尝一尝。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图形公开课教案简短篇九

1、学习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学会观察、概括物体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现能力。

3、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

1、彩色卡纸剪几何图形拼贴的画。

2、绘画工具。

1、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怎么画成的?

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画出来。

2、引导幼儿根据图形联想。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图形像什么物体?倒过来像什么。还想出了别的什么物体?

3、出示美工书,请每位幼儿在图形上联想添画,使之变成另一个物体。

4、幼儿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联想简单的物体;鼓励能力强的孩子,选用在反面的图案上添画,组成较复杂的物体。

5、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看谁联想得和大家不一样,最新颖奇特。并发星星奖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