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3:59:39 页码:12
最新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汇总10篇)
2023-11-18 03:59:39    小编:ZTFB

教案要注重反思和调整,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做出适时的修改和改进。教案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和成长。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教案案例,了解一下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一

周末在家看了一个综艺节目是《爸爸回来啦》,看到节目里李小鹏和女儿奥利给鹅蛋做彩绘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彩绘出来非常好看,我想我们学校每周孩子们加餐还有午饭的时候都有鸡蛋,那些蛋壳就直接扔掉了多可惜,如果利用废弃蛋壳给幼儿上一节美术活动课不是很好吗。《纲要》中美术内容和要求就有一条是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蛋壳是我们身边天天可见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所丢弃的废弃物,幼儿对此非常熟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做出漂亮的蛋壳彩绘,知道蛋壳可变废为宝,这也可以对幼儿起到很好的环保教育作用。

1、学习彩绘鸡蛋的方法,引导幼儿设计制作自己独特的彩绘蛋壳作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颜色设计搭配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能够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乐趣。

1、ppt课件。

2、整个鸡蛋壳若干、彩笔、剪刀、双面胶、各色卡纸。

3、教师自制彩绘蛋壳和大礼物箱子。

1、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来了一位好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播放课件可爱的小鸡画面)。

2、继续引入。

师:你们看小鸡宝宝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播放小鸡手捧一个礼物盒子图片,让幼儿观看课件并猜想能是什么礼物呢。)。

通过课件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并且自然引出蛋壳。

1、呈现大礼物盒。

师:你们看老师去了小鸡宝宝家把他们做的礼物都装到这个大礼物盒里,特地拿来给你们看看好不好。

2、幼儿参观彩绘蛋壳。

师:那老师把大的礼物盒打开拿出小礼物,给你们看看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便于幼儿观看,把彩绘蛋壳放在前面一个高的桌子,让幼儿围着桌子自由观看。在幼儿观看的过程让幼儿想想这是什么做出来的,怎样做的。)。

3、观看感想。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彩绘蛋壳采用故事礼物引入能给他们创造自由表达和表现机会。

总结:彩绘,直接用色彩在蛋壳表面画上美丽的图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能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小朋友都做好了自己的作品,我们把礼物放到展示台让大家一起观赏。

师:我想问大家,你们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作品为什么?

师:我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彩绘蛋壳内容有什么意义。你为什么要把它彩绘成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彩绘蛋壳,不仅培养他们动手和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劳动合作中体验为妈妈做礼物的快乐。)。

师:那老师也把你们的礼物放大大礼物盒里,放学的时候把你的礼物带回家送给妈妈好不好,你还可以回家教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做。

活动五:活动延伸。

拓展幼儿进行废旧材料利用的生活知识,并日后开展亲子废旧材料利用比赛活动。

四、活动反思:

《彩绘蛋壳》这节美术活动以鸡宝宝给妈妈做的礼物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让他们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而且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力和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他们分享自己创造的快乐。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做的作品也非常好看,整体效果不错。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二

本活动来自预设主题《我喜欢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国民间工艺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但是,现在的孩子对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了解甚少,为了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教师从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扎染、面塑、脸谱、风筝、贝壳饰品,共六大类民间艺术品,作为引导幼儿欣赏和尝试制作的载体。活动中,教师力求通过参观、制作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课堂,在引导幼儿了解民间艺术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捏、剪、染、画等技能大胆尝试,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丰富展区,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们祖先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及其精神长久不衰。

1、通过参观、制作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引导幼儿体验制作民

间工艺品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合作、动手操作以及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捏、剪、染、画等技能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对民间工艺品的粗浅认识。

2、物质准备:录像、课件、录音机、磁带、展车6个(扎染、面塑、剪纸、脸谱、风筝、贝壳饰品)、操作材料、6个民间小艺人助教。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民间工艺品的名称、用料、制作方法和过程,学习欣赏其独特的美。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并从中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对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的兴趣。

2、在民族音乐的衬托下,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参观民间工艺展。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欣赏六类民间工艺品,配合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小朋友的现场操作。

(1)面塑。讲解:用面做的民间工艺品,叫面塑。教师现场示范捏小鸟。

(2)扎染。引导语:这件衣服上的图案是怎样制作上去的?请这位小朋友来染一下。

(3)风筝。提问:你放过风筝吗?风筝有各式各样的,这个风筝是什么样式的?

(4)脸谱。提问:这是什么?讲解:这是京剧中的脸谱,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红脸在京剧中代表忠臣,白脸代表奸诈。

(5)贝壳。提问:你还看到什么了?你看这些贝壳穿起来变成什么了?

(6)剪纸。引导语:一张纸怎样能剪出奇妙的图案呢?教师现场示范。

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属于民间工艺品,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激发幼儿参与制作民间工艺品的兴趣。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组:剪纸

b组:扎染

c组:面塑

d组:贝壳饰品

e组:风筝

f组:脸谱

3、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提问:谁给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个展区?为什么?

4、利用课件,开阔视野,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三、延伸

幼儿自主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三

活动目标:

1、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一条鱼”,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上一节课剪刻的鱼形,并剪贴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装饰教室。

2、课前把美术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孩子被情境所感染,激发表现欲望。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我是一条鱼》,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分四组坐好。

1、语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海洋世界1。

2、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带,欣赏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样的鱼儿。

3、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鱼?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4、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条美人鱼,游啊游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来玩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巴不得马上把手摆鱼制作出来。

5、想一想,说一说,手摆鱼是如何做成的?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1、剪出两张一样大小的鱼形,注意鱼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2、把鱼形四周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

3、给鱼装饰图案。

三、幼儿制作手摆鱼:

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幼儿进行手摆鱼制作。(强调黑板是海洋的入口处,漂亮的鱼儿可顺利进入海洋,不够漂亮的老师将会请他再回去打扮打扮)。

四、游戏:

1、手摆鱼邀游大海比赛,请四名先制作好手摆鱼的学生,把鱼套在手上,到大海里来一试身手,比—比谁的鱼儿长得美,谁的鱼儿游得好看,谁的鱼儿游得快。

2、邀游大海训练,请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美人鱼在浅海区里学游水,强调游时尽量模仿鱼儿的各种动态。

3、邀游大海: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强调注意纪律,在大海里邀游时应注意灵活应变,避免与其他鱼儿相撞。

五、总结教学;祝愿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也能畅快地邀游!

最后请小朋友收拾好学习工具和废纸,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给我们的海洋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游出教室,游到更广阔的海洋里去探索。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四

1、感受指纹画的神奇,体验用手指作画的乐趣。

2、认识指纹,初步了解指纹的分类。

3、学习在指纹上添加简单的线条,使之成为有趣的形象。

白纸若干、各色颜料若干、彩笔。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印有指纹的纸张,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了解指纹,学习获取指纹的方法。

教师演示指纹的获取方法:用画笔将颜料涂在海绵上,用手指在颜料上按几下,指尖沾满颜料,把手指按在白纸上,获取指纹。

教师出示不同的'指纹大图,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个指纹的特点,简单讲解指纹分类(环形、螺纹形、拱形),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每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激发兴趣。

教师:“我们印制了很多指纹宝宝,请你们仔细看看,我会把它变成什么?我是怎么变的?”教师在获取的指纹上添加线条,变成小鸡,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三、感知欣赏。

教师出示印有指纹的纸张,请幼儿说说,除了鸡宝宝,指纹宝宝还可以变成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当场创作示范。

四、自由创作。

教师提示创作要求:手指上的颜料不可以到处乱擦,注意保护自己的衣服干净和教室的卫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指印花纹,也可以将几个手指花纹印在一起组成某一事物。

幼儿自由创作(从海绵上获取不同颜色的颜料,印在纸上,获取指纹,等颜料干了之后再添花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

请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创作内容。

1、颜料可以用印泥代替。

2、本次活动可以分开两次进行,第一次活动进行指纹的探究活动,第二次活动进行指纹画活动。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绘画一幅完整的指纹画:如小鸡一家等。

2、请幼儿用指纹画制作贺卡等。

1、美工区:提供白纸、颜料、海绵、彩笔,请幼儿自由创作。

2、科学区:探究怎样采集指纹。(如用透明胶、用橡皮泥、用印泥等采集)。

将幼儿的指纹画贴在幼儿作品展示区内。

1、家长跟幼儿一起创作简单的指纹画。

2、家长跟幼儿益智创作手掌画“大树”。

1、美工课时,引导幼儿用多种途径进行绘画等。

2、提醒幼儿作画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五

鼓励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并用绘画的语言创新美术形象。

组织幼儿观看马戏录象或麦当劳广告片,注意观察小丑的形象。范画两张。

一、导入

1. 看完录象后讨论,小丑长的什么样?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小丑什么样?(如,嘴巴像大香蕉、鼻子上有红色的圆球、眼睛是五角星的等)

2. 如果有一个马戏团想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小丑,你会怎样画小丑?师生共同研究画法,引导幼儿说出要夸张小丑的.五官,并加以变化,小丑脸上的色彩要五颜六色。

3. 现在请你快快画出一个快乐的小丑,好去参加今晚的马戏表演。

二、作画

1.幼儿展开想象开始绘画,教师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指导。

2.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装饰画。

三、讲述 幼儿讲述画中的故事,教师帮助记录。

四、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讲述或表演自己的画。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六

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是蒙古族皮画彩绘反映的内容,皮画是我国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萌发对蒙古族皮画的兴趣,体验自制皮画彩绘的乐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1、通过活动欣赏蒙古族皮画,感受皮画彩绘色彩的鲜艳,画面的生动。

2、鼓励幼儿尝试皮画彩绘,在欣赏与制作中体验皮画的艺术美。

尝试皮画彩绘,在欣赏与制作中体验皮画的艺术美。

积极参与活动,大胆作画,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1、皮画彩绘的相关知识。

2、海绵纸、彩笔。

3、多媒体课件、音乐。

4、皮画作品。

1、引入活动: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音乐入场。

2、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风情,草原人家的故事。丰富幼儿知识,为创作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幼儿欣赏皮画作品。

(1)讲解、介绍蒙古族皮画知识:

教师:“勤劳的蒙古族人民特别聪明,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利用牛皮绘制作出美丽的'皮画,它也是我们内蒙地区独有的工艺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好多的皮画作品,请小朋友说说这幅皮画作品中画了什么?”

(2)教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好多的皮画作品,请小朋友就近欣赏一下皮画作品。”幼儿欣赏作品,感受皮画彩绘色彩的鲜艳,图案的生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幼儿尝试皮画彩绘制作。

(1)教师:“今天我们用海绵纸、彩笔、油画棒进行”皮画彩绘",因为海绵纸比较软而且容易上色,颜色也很漂亮,和牛皮有很多相象的地方。

5、作品展示与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向小朋友进行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七

造型表现。

通过制作蛋壳装饰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创造新形象,创造生活的乐趣,达到心灵手巧、精神充实。

1、纹样的构思与设计。

2、蛋壳颜色间的搭配和蛋壳与底色的关系。

各种颜色的蛋壳、彩纸、胶、镊子。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蛋壳的颜色有几种?

2、新授:

师:如果把蛋壳压碎了,放在不同颜色的纸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纹理。如果把这些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成一个物象,会构成一幅很美丽的平面装饰画。

3、作品赏析:

黑猫是空出来的底色,船、羊、小兔、房子等好像嵌上一样有立体感觉。外形简练概括,特征很突出,每幅作品都能构成美而有趣、装饰味很强的画面。

4、蛋壳加工方法:把各种颜色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洗净,倒出内容。再将蛋壳内膜轻轻撕掉,晾干存好待用。

5、蛋壳贴画的步骤:

(1)现在衬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图案。

(2)把蛋壳用手指压碎,在纸上涂上胶水,用镊子夹蛋壳粘贴在卡纸上。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注意胶水涂一点粘一点蛋壳,不要涂得过多,以免胶水变干。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八

1 、愿意欣赏音乐《钟表店》,感受钟表造型的可爱。

2 、能大胆想象音乐中的故事情景。

3 、尝试用各种奇怪的形状画钟表,并表现有趣的情节。

物质准备:小闹钟 ppt 、音乐《钟表店》、油画棒、水粉。

知识经验:了解钟表的简单构成。

一、 钟表店

1 、视频:欣赏钟表店里的`钟表

2 、你最喜欢哪个钟表?为什么?

3 、欣赏:可爱的钟表小漫画

4 、钟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能学学吗?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二、音乐想象:

1 、欣赏音乐,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 、再来听着音乐向同伴讲讲你听到的故事吧!

3 、故事欣赏:

钟表店里静悄悄,小钟表们全醒了。胖胖的钟表跳下架子,带头向前跟着走。左脚、右脚,一二一,大家一起哈哈笑!芭比钟表爱跳舞,一圈一圈转不停,一会儿像只花蝴蝶,一会儿像个小仙女。你要问我为什么?――这里的钟表最神奇。你瞧大家多有趣,边表演来边游戏。请你猜猜它们都在做什么?咦!好像淘气钟表的旅行记。(请边听音乐边有节奏的朗诵)

三、音乐游戏:

1 自由表演:自由选择不同的表盘妆扮成钟表,大胆表现小钟表各种可爱的样子。

2 小组表演:和你的朋友一起的好扮演钟表们游戏的各种场景吧。

四、画钟表:

1 、要求:画面丰富,钟表拟人化,富有动态。

2 、幼儿在音乐的伴随在下自由绘画。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九

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脸谱和面具,感受动手的乐趣。

剪刀、胶水、各种废旧物品、各类干果壳、毛线、棉花、各种豆类、石头等。

一、导入。

1.欣赏画册中的脸谱制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脸谱,他是怎么做的。

2.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脸谱,用来参加我们的脸谱舞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做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二、制作。

1.幼儿选择各种材料组合制作脸谱,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上的`帮助。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2.引导幼儿抓住脸谱的特点,夸张五官的特征,用各种材料给以装饰。

三、欣赏。

1.师生共同欣赏。

2.幼儿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参加脸谱舞会。

大班绘画活动教案蛋壳艺术汇总篇十

了解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特色,着重掌握泥塑和布偶的特点,学会一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学生加深对民间工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成立民俗工作室的活动,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以及手工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到魅力,体会乡土文化蕴含的艺术气息,养成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泥玩具和布玩具的审美情趣,学会蚕猫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的民间工艺玩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掌握至少两种民间工艺玩具的制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陶泥、水粉颜料与绘画工具、清漆等。

活动一:玩具对比,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变形金刚、芭比娃娃、四驱赛车等现代玩具,询问学生这些玩具的玩法,然后提问学生知道哪些传统玩具,然后大屏幕展示坐虎、泥泥狗、兔儿爷、布老虎等民间工艺,再次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民间工艺玩具该怎么玩。

教师总结:民间工艺一向以特有的风姿招人喜爱,憨态可掬的造型、鲜亮绚丽的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都显示着民间美术蓬勃的生命力,这节课就通过亲手制作一件泥玩具,共同体会民间工艺的乐趣,从而导入课题。

活动二:启发思考,引导分析。

(一)泥玩具欣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母子猴》塑造了抽象的猴子形象,造型夸张,全身以黑色为底,用红绿黄白等民间配色的线条大胆描绘,对比强烈,整体呈现出古拙、神秘的韵味。而《穆桂英挂帅》则利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穆桂英手托令旗,挂帅出征的场景,造型生动细致,色彩借鉴戏曲形象,细腻精致,富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二)布玩具欣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堆花猴》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只头戴帽子,身披彩花的小猴子,正在咧嘴盯着手里的.桃子,一副馋涎欲滴又机警可爱的模样。《挂饰》用蓝印花布和红色搭配,呈现单纯质朴的风格,寓意吉庆富裕,别有一番江南韵致。

(三)总结特点。

请学生结合刚才欣赏泥玩具和布玩具的过程,讨论总结泥玩具和布玩具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泥玩具带着泥土味道的芬芳,蕴含着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深依恋,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纯度高、对比强的用色和淳朴率真的造型,造就出异常动人的视觉效果;布玩具则更多地体现出民间妇女的审美情趣,在布料上加缀许多装饰来增加布玩具的美,常用手法有补花、盘花、刺绣、缝缀纽扣、珠子、铃铛等。

(四)联系家乡。

请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典型的民间工艺玩具作品,结合这节课欣赏的内容,看看这些民间工艺又体现出怎样的艺术特色。

活动三:示范制作,创意设计。

(一)教师选取泥塑蚕猫示范。

1.用加工好的泥巴捏塑出蚕猫的基本形。

2.捏塑出蚕猫的脸部基本特征。

3.用砂纸打磨后,用白色水粉将全身涂抹均匀,干后用中黄色水粉均匀涂底色。

4.完成通身纹样的绘制,颜色干后,用清漆或鸡蛋清为作品上光。

5.向学生展示作品,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设计制作。

请学生四人为一组,成立自己的民俗工作室,设计制作一组泥塑蚕猫。(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自主展示,师生评议。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作品的主要特色。

2.其他学生欣赏交流,从造型、色彩、乡土气息等角度,畅谈自己对于这些蚕猫的感受。

3.教师总结评议。

活动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一)学生汇报总结。

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民间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艺术气息和乡土情怀,不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二)开放实践作业。

请学生课后查阅更多的民间工艺的资料,并尝试制作其他种类的民间玩具,如兔儿爷、花鱼等。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