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4:54:52 页码:7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大全10篇)
2023-11-11 04:54:52    小编:ZTFB

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和预测未来。掌握优先级和时间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借鉴和思考。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一

调查报告撰写人:

调查内容:

生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有少数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存在。

既然有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存在,尽管不是多数,不是主流。但是我们也需要分析这一现象突出表现为什么,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样我们的调研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根据我们对所收集的材料和数据分析之后,我们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勇气不足”的“三不”现象。

第一,“兴趣不浓”。即部分大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上课不感兴趣;实验不感兴趣;实践不感兴趣;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是娱乐放松都不感兴趣。整天待在寝室,漫无目的地生活学习。对外表现得很冷漠,做事无精打采。更加不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合理的规划,自然不会考虑如何去履行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第二,“热情不高”。即对于什么事情都不去关注,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看似宠辱不惊,实际是对表扬、批评都无所谓。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思想。过去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处世态度已经在这一部分大学生身上难觅踪影了。对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不关注。他们在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推了之或一味逃避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正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一问题批评最多的方面。由此可见,这种热情不高的现象是多么的突出和明显。

第三,“勇气不足”。即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不能勇敢面对和承担这一份社会责任。在做了一些体现社会责任的事之后,由于被人嘲笑,不敢勇于面对人们的议论,而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意义,从此不再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

以上三点是我们调研组在分析了收集的数据和材料之后,总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最为突出的地方。

我们在了解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突出表现之后,还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绝不是由于单一原因和单一群体。而是由一个多元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多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接下来将分别阐述我们的观点。

第一,从社会方面看。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许多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在社会上慢慢流传开来。例如世风日下,假冒伪劣,权钱交易等社会问题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日益凸显。而社会的舆论导向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客观上传播了这种不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更加谈不上要大学生自觉履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转型期的激烈动荡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出现。

第二,从家庭、学校方面看。首先应该肯定现在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有不到位,没效果的问题。例如,家长和师长在一些细节方面表现出的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给处于思想定型期的大学生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其责任意识不足。我们的家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而我们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纲要,用制度的方式规范其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

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出现。

我们在清楚了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现象的原因之后,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和建议,为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我们调研组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规范学校和社会的引导行为。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在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理想信念没有树立起来。理想是指引大学生奋斗的明灯。有了理想,大学生就不会在学习生活上误入歧途;有了理想,大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够使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与个人的行为思想结合统一起来,使社会标准转化为个人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扶贫帮困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更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因此,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手段。因而,我们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四,规范学校和社会的引导行为。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舆论和学校在对大学生的引导方面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而且,有一些社会舆论和某些学校有意或无意地在客观上传播了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事件,极大程度地促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出台相关的行政命令。最终达到规范学校和社会引导行为的目的。真正准确地宣传国情、民意;正确报道社会现象、社会本质和社会主流;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和升华。

以上所述,即是我们调研组对于本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调查的结论。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做得更好;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够在帮助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建议:多难兴邦,面对中国至今的种种xx或灾难,当代大学生们展现了可贵的爱国情怀和人性光辉;常言道: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当代大学生们在事关祖国利益、民族忧患的重大际遇时刻,所迸发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此次的调查结果正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们的主流精神风貌是崇尚自我却并不极端唯我,张扬个性也同时尊重规则,追求时尚也并不否定传统;只不过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远大于理想主义色彩,但青春的热血依旧。当然,当下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最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范大学生的'责任观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了师范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类院校加强和培养师范大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即强化“两课”教学,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注重社会实践,促进师范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培育敬业精神,将敬业精神外化为责任行为;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促使师范大学生对榜样行为的践行和再现.

作者:张兴旺作者单位:淮北煤师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刊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5关键词:师范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培养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三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年级专业:级行政管理系。

姓名;张博。

学号:01131029。

完成日期:11月22日星期二

论文题目:论人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角色责任,法律责任,履行社会责任。

【正文】。

(一)当代人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弱化。

(1)自我意识浓重,责任行为淡化。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四

经过对十四次团代会会议精神的学习,令我深切地体会到各位领导对我们大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极大的鼓励,也使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任,让我认识到树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

1、自我责任感弱化。

自我责任感弱化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闲聊等等,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2、家庭责任感弱化。

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在家里就像太上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3、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

社会公德,简单说,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以德待人,以德律己,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然而很多大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教室里的墙壁上、课桌上、甚至卫生间的门栏上,都可以看见大学生们的“涂鸦”;寝室里,有的同学根本不顾他人感受,常常高声喧哗到深夜,或是煲电话粥到深夜。

4、对他人责任感弱化。

有的大学生把感情当儿戏,轻易伤害他人,对爱情不负责任;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去做,敷衍了事,对老师不负责;轻易答应同学事情而不做,对同学不负责任;受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自杀,对父母、社会不负责任。

5、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个人自我意识凸显,缺乏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价值。重视个人理想,缺乏社会理想和主人翁精神。只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忘却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还应对社会、集体、国家乃至我们生存的环境尽一份责任;对索取、自由、权利乐此不疲,而对奉献、义务、责任却颇感不适。

此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还表现在功利主义不断加强,以及道德责任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

1、“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空虚,情感委顿,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对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怎样做都稀里糊涂,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完成责任而努力了。

2、“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甚至有学生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问”作为座右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大到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想参与,都拒绝参与。

3、“无意义”。这部分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灰、很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者则走上出家乃至逃遁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它既与转型期社会的环境相关,也与家庭教育氛围有关,还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关。

1、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新的环境条件下,一味地要求大学生只讲社会价值,不讲自我价值是不现实的,要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摒弃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中“单纯利己”的道德标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和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最大实现才是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远大的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大学、中庸、论语等。用传统文化医治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自私隔膜、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生活缺少目标失去意义等等病症。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以科学的辩证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使大学生理解导致社会责任感现状的主要原因。解开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成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精髓乃一个“仁”字,所谓“仁者爱人”,“爱”表现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对家族的爱,对邻人的爱,最后以至对天下所有人的'爱,达到所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

3、榜样的力量

研究发现,有无榜样与大学生责任心存在显著相关性。榜样示范既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责任教育手段。树立亲社会和道德行为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如“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全国优秀大学生”等等。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这些榜样离自己太远,就让学生在自己班里找,从自己的身边找,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集大家的优点在自己身上,从不同的方面完善自己。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的活动,即养成了学生发现别人优点的思维模式,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促进了班内友爱和谐的气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4、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主要包括:

(5)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意识,加强职业责任感。

“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个人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奉献其实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打扫好寝室卫生,就是奉献。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用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好好对待朋友,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学号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投身班集体工作,投身公益事业现在有很多人说,我很渺小。奉献对我来说太大了,我们更不可能做多大的奉献。同学们在吃饭点餐时,尽量吃完不浪费,节约也就是奉献。上课认真听课,不翘课,这也是一种奉献。考试不作弊,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环境而是一种奉献。工作上积极认真,积极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积极锻炼自己根式一种奉献。其实奉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就是对父母,学校,社会的奉献。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五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继承社会主义事业,大学生理应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崇高的责任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但是,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升入大学之前,多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父母过多的溺爱,使得这些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善于团队合作的性格。升入大学后,这些大学生没有很好的适应身份与角色的转变,将在生活中养成的一些陋习带入到了校园里,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了一种大学生整体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必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制,重新构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自觉的承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具体的观察、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大部分高校之所以无法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予以较好培养,与其对培养原则了解的不到位有很大关联。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做好相关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是立德树人视角下各高校基本的教育责任。在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时需要兼顾、考量的因素十分众多,遵循相应原则进行各种培养也是基本要求。反思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可以看出其实际培养进程中存在一些明显问题,而多种问题的产生与为充分认识到其培养意义与遵循基本原则有关。同时,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也十分必要。

基于新时代背景之所以越发倡导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相应培养具有中的重要意义密不可分。概括来说,进行相应培养的价值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达成这一教育任务,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要做好专业知识的教育外,更加要做好思政与道德层面的驾驭,而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则是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政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达成提供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深入理解“社会责任”,并在学习与生活中精准定位自身角色。责任意识得到了不断强化后,其日后的成人、成才、成功也能得到更多保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的价值意义还体现在优质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等层面。对于各高校而言,其也应当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事宜进行更为充分的思考。

1、政治性原则。

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对其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时,政治性原则也是首要原则。特别是将这一群体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进行培养时,政治性原则也成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可以看出,能否坚持政治性原则是一个影响各种培养活动方向性是否正确的重要事宜,对政治性原则予以遵循更加是各种培养活动设计、开展中的一个大前提。在政治性原则影响下,大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认同感培养被看作是核心事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学习则成为了提升思政素养的基本途径。大学生群体中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党员,对于大学生的党员这一小部分群体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时,遵循政治性原则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也更高。

2、全员性原则。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全员性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全员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应当是学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德育教师共同参与的,且贯穿于学生大学期间整个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工作。在很多高校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通常仅由德育教师负责,辅导员教师虽然也会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其中,但所起到的培养作用相对有限。在陈旧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认知下,很多高校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主体十分单一,全员、全过程的培养格局也并未形成。无法对全员性原则予以较好遵循时,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所进行的培养努力很难形成一个整体,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很多高校迟迟无法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取得突破,这一尴尬局面的产生也与并未较好遵循全员性原则有关。

3、实践性原则。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实践性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等具体教育间具有紧密联系,但作为一种思想认知层面进行的一种教育、培养,其对于实践性教育活动的依赖性更高。对国内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状况较好高校进行培养经验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开展是重要环节。除了依托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较好开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外,依托多样的实践性活动拓宽其认知也十分可行。实践性原则倡导将教育与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对这一原则予以的有效遵循是避免社会责任感培养局限于理论层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较大程度上避免各种培养努力流于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性原则也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指明了一个具体方向,在进行培养创新尝试时也可以基于这一原则来进行。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同样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从教育理论出发,以及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对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本质予以了解释。由于所进行的相应培养本身属于学生教育、引导范畴,自然也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理、理论,确保相应培养活动的科学开展。科学性原则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引导性作用同样明显,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种培养活动理应循序渐进的进行,做好规划与设计,科学开展相应的培养活动也会对具体培养活动成效取得产生很大影响。相反,一旦忽视了科学性原则,高校自然很容易轻视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前期的科学规划,即便从形式上看高校在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中进行了不同努力,但实际上的培养成效依然较差。一旦忽略对科学性原则予以的较好遵循,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出现差错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1、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强化大学生担当。

在政治性原则的影响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应当因强化学生群体的担当意识,将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基础也十分可取。例如,对于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党组织应当通过一些主题式的民主生活会活动开展,以及两学一做专项活动的开展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引导,除了提升其对党组织的认同、忠诚度外,更加要帮助其认识到党员身份带来的社会责任,借此对其担当意识予以培养。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高校也应当适度提升思政教育的地位,有意识的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关内容,有侧重的强化学生群体角色意识、担当意识。思政教育为载体基础上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后,整体教育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的培养也能更为简单,家国情怀与个人担当等较好融合在一起更加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在全员性原则的指导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应当关注培养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全面培养体系的构建,尽可能从更多角度对特定群体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从培养主体上看,高校内党组织,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师等都应当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体[3]。在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全面性提升上,高校可以以学期为单位,抑或是以专业为单位,预先做好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关规划,使得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相关内容能够与专业课教学,以及思政教学等更为深入的融合在一起。预先做好规划,设计基本目标并较好丰富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后,有方向、有侧重的进行培养尝试也能提升培养上的全面性。特别是在不断摸索中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后,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也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3、定期开展专项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活动。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对实践性原则予以有效遵循也十分重要,为此,除了要在理论层面进行具体教育、引导外,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展也要成为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每月开展1-2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到周边社区,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这样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开展,对学生群体的奉献意识予以培养。同时,高校也要号召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里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在开阔自身视野的同时,更好服务社会,这也可以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之所以要定期开展专项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活动,其优势也在于常态化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伴随着学生群体参与相应实践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加,其在实践中也能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在社会中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形成更深理解。

4、联系专业特点提升培养科学性。

从遵循科学性原则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看,高校在进行具体培养时不仅要注重设计、规划,以及具体培养活动开展上的科学性,同时也应当联系专业课教学的实际状况,驱动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在提升各种培养活动的创新性、针对性同时,促进相应培养活动开展上的科学性提升。例如,在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工科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教师便可以联系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一些“大国工匠”先进人物、事迹,在培养学生匠人精神的同时,同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并不相同,且高校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侧重也存在差异。联系一些职业道德培养,以及专业教学内容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十分可行。

四、结语。

各高校应当在思想意识层面给予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事宜足够关注,并积极进行各种培养尝试。考虑到具体培养中务必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高校内负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体也应当加强自身对相应原则的熟悉、了解程度,切实基于不同原则的要求,针对性进行培养尝试。同时,在积极进行培养的同时,高校更加要阶段性进行培养状况的审视、回顾与分析,发现并弥补不足的基础上,积累更为成熟的经验,为后续的培养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七

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具体的观察、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大部分高校之所以无法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予以较好培养,与其对培养原则了解的不到位有很大关联。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做好相关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是立德树人视角下各高校基本的教育责任。在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时需要兼顾、考量的因素十分众多,遵循相应原则进行各种培养也是基本要求。反思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可以看出其实际培养进程中存在一些明显问题,而多种问题的产生与为充分认识到其培养意义与遵循基本原则有关。同时,探寻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也十分必要。

基于新时代背景之所以越发倡导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相应培养具有中的重要意义密不可分。概括来说,进行相应培养的价值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达成这一教育任务,高等教育阶段除了要做好专业知识的教育外,更加要做好思政与道德层面的驾驭,而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则是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政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达成提供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深入理解“社会责任”,并在学习与生活中精准定位自身角色。责任意识得到了不断强化后,其日后的成人、成才、成功也能得到更多保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的价值意义还体现在优质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等层面。对于各高校而言,其也应当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事宜进行更为充分的思考。

1、政治性原则。

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对其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时,政治性原则也是首要原则。特别是将这一群体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进行培养时,政治性原则也成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可以看出,能否坚持政治性原则是一个影响各种培养活动方向性是否正确的重要事宜,对政治性原则予以遵循更加是各种培养活动设计、开展中的一个大前提。在政治性原则影响下,大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认同感培养被看作是核心事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学习则成为了提升思政素养的基本途径。大学生群体中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党员,对于大学生的党员这一小部分群体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时,遵循政治性原则的敏感性和重要性也更高。

2、全员性原则。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全员性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全员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应当是学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德育教师共同参与的,且贯穿于学生大学期间整个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工作。在很多高校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通常仅由德育教师负责,辅导员教师虽然也会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其中,但所起到的培养作用相对有限。在陈旧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认知下,很多高校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主体十分单一,全员、全过程的培养格局也并未形成。无法对全员性原则予以较好遵循时,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所进行的培养努力很难形成一个整体,这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很多高校迟迟无法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上取得突破,这一尴尬局面的产生也与并未较好遵循全员性原则有关。

3、实践性原则。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实践性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等具体教育间具有紧密联系,但作为一种思想认知层面进行的一种教育、培养,其对于实践性教育活动的依赖性更高。对国内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状况较好高校进行培养经验分析可以发现,有效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开展是重要环节。除了依托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较好开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外,依托多样的实践性活动拓宽其认知也十分可行。实践性原则倡导将教育与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对这一原则予以的有效遵循是避免社会责任感培养局限于理论层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较大程度上避免各种培养努力流于形式。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性原则也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指明了一个具体方向,在进行培养创新尝试时也可以基于这一原则来进行。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同样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从教育理论出发,以及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对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本质予以了解释。由于所进行的相应培养本身属于学生教育、引导范畴,自然也要遵循基本的教育原理、理论,确保相应培养活动的科学开展。科学性原则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引导性作用同样明显,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种培养活动理应循序渐进的进行,做好规划与设计,科学开展相应的培养活动也会对具体培养活动成效取得产生很大影响。相反,一旦忽视了科学性原则,高校自然很容易轻视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前期的科学规划,即便从形式上看高校在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中进行了不同努力,但实际上的培养成效依然较差。一旦忽略对科学性原则予以的较好遵循,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出现差错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1、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强化大学生担当。

在政治性原则的影响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应当因强化学生群体的担当意识,将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基础也十分可取。例如,对于大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党组织应当通过一些主题式的民主生活会活动开展,以及两学一做专项活动的开展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引导,除了提升其对党组织的认同、忠诚度外,更加要帮助其认识到党员身份带来的社会责任,借此对其担当意识予以培养。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高校也应当适度提升思政教育的地位,有意识的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关内容,有侧重的强化学生群体角色意识、担当意识。思政教育为载体基础上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后,整体教育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的培养也能更为简单,家国情怀与个人担当等较好融合在一起更加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在全员性原则的指导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应当关注培养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全面培养体系的构建,尽可能从更多角度对特定群体社会责任感予以培养。从培养主体上看,高校内党组织,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教师等都应当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体[3]。在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全面性提升上,高校可以以学期为单位,抑或是以专业为单位,预先做好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关规划,使得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相关内容能够与专业课教学,以及思政教学等更为深入的融合在一起。预先做好规划,设计基本目标并较好丰富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后,有方向、有侧重的进行培养尝试也能提升培养上的全面性。特别是在不断摸索中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后,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也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3、定期开展专项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活动。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对实践性原则予以有效遵循也十分重要,为此,除了要在理论层面进行具体教育、引导外,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展也要成为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每月开展1-2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到周边社区,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这样的实践性教育活动开展,对学生群体的奉献意识予以培养。同时,高校也要号召学生群体在课余时间里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在开阔自身视野的同时,更好服务社会,这也可以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之所以要定期开展专项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活动,其优势也在于常态化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伴随着学生群体参与相应实践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加,其在实践中也能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在社会中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形成更深理解。

4、联系专业特点提升培养科学性。

从遵循科学性原则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角度看,高校在进行具体培养时不仅要注重设计、规划,以及具体培养活动开展上的科学性,同时也应当联系专业课教学的实际状况,驱动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在提升各种培养活动的创新性、针对性同时,促进相应培养活动开展上的科学性提升。例如,在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工科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中,教师便可以联系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一些“大国工匠”先进人物、事迹,在培养学生匠人精神的同时,同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不同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并不相同,且高校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侧重也存在差异。联系一些职业道德培养,以及专业教学内容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十分可行。

各高校应当在思想意识层面给予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事宜足够关注,并积极进行各种培养尝试。考虑到具体培养中务必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高校内负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体也应当加强自身对相应原则的熟悉、了解程度,切实基于不同原则的要求,针对性进行培养尝试。同时,在积极进行培养的同时,高校更加要阶段性进行培养状况的审视、回顾与分析,发现并弥补不足的基础上,积累更为成熟的经验,为后续的培养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与帮助。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八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党组织作为培养人才,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如果所培养的人才,社会责任感基础薄弱,不能或者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影响社会主义的建设,还有可能颠覆民族、国家的命运。

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个院系,其中1家高职和9家本科院系,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00份,年级为大一到大四,其中共青团员355名,党员55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从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存在很多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表现如下。

1.在责任观念上,重自我责任,轻社会责任。

在一部分大学生头脑中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别人不负责,我想负责也负责不起来――无法负责”;“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没用――负责任没用”;“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别人负责是犯傻――负责任是吃亏”。这些都是对责任感的肢解和歪曲。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重点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2.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许多大学生仅仅考虑个人理想的实现,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个人生活,他们对集体、社会和国家考虑很少。调查显示,对“你入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只有50%的人选择“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48%的人选择“实现自身利益”,而2%的人选择“为了个人荣耀”。

3.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

相当一部分学生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择业方向时,有24%的学生选择到党政机关,有24%的学生选择在高校或科研单位工作,有15%的学生选择到三资企业或国外工作,而只有10%的学生希望自己到西部工作。这充分表明大学生从个人方面考虑的较多,对社会需要方面考虑的较少。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党组织只有发挥自身优势,从积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入手,才能发挥出高校党组织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导作用。

1.舆论引导。

一种积极的代表历史潮流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舆论是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推动社会生活的积极变化。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可以联合校园中的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影、电视、戏剧、文学、网络等现代社会舆工具,创造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社会舆论。积极的利用社会舆论巩固大学生已有的责任行为,使这种行为逐步强化为行为习惯,这样,基层党组织通过创造强大的优良社会舆论来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责任认识与责任行为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自觉的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

2.环境熏陶。

高校党组织需要树立环境育人理念,环境是“润物细无声”的大学生责任感培养路径,也是很有效的育人途径。

(1)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个体的自我道德评价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这样可以把校园软、硬环境在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出来。

(2)优化社会大环境。高等学府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高校党组织积极主动地和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所在城市的党委政府加强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建比较自由活泼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选择机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心情舒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承担全面责任。

3.强化教育。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提供制度保证。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把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责任感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建立健全各种责任制,并辅以相应的赏罚机制,是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的必要制度保障。这种外在的行为强化作用,其本质就是人的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所接受的责任认识要想不断巩固,必须与一定的制度约束相结合,与一定的赏罚机制相结合。这样,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行为会不断得到强化。

4.实践锻炼。

社会实践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实现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质的飞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校园文化活动、旅游、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义务献血、义务劳动、家务劳动、为希望工程捐款,智力扶贫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这些活动每个学期都进行,大学生自觉自愿参加,这些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大学生的激情、青春朝气与活力,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根本路径。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认识了国情,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磨炼了意志品质,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伟大,科学技术的重要,促使大学生更好地为国家尽忠,为家庭尽孝,为他人尽爱,为社会尽责。

5.典型引路。

典型诱导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大学生提高责任认知的一种方法。大学生本质上是仰慕、向往英雄人物的。先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好榜样对大学生群体来说,是非常现实、十分直观的道德教育和引导,是激励鞭策大学生努力进取的直接动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园媒体中开设了“工大人风采”等栏目,专门用于树立正面典型,报道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人物。因为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所从事的活动,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都有许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通过积极的引导和组织,使大学生们相互感染,相互激励,相互效仿。典型诱导法将抽象的道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大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导他们学习、对照和仿效,具有形象生动和可接受性的特点,是高校党组织应该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加以继承和弘扬的好方法。

6.自我教育。

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仅通过外部教化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使大学生把外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这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来实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的自我投入,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责任教育的成功与否。

三、结语。

作为高校党组织,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要着重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让他们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完成人生目标的转变。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的探索,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以达到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即培养出“德才兼备”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2]杨笑卉.高校基层党组织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2009,(5):332.

[3]曾庆璋.试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教育[j].南方论刊,,(7):32.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九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民族长久不衰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是否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可靠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更是将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提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事关大学生自己的成长成才,更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大学生成长为有用之才,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国家的期望,自古至今,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重视对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大学生的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使命,势在必行。

在现在的校园里,大学生对于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诚,这表示了大学生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储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大学生只是在为自己读书,为自己考证、读研,看书,并没有将读书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到一起,这使得在实际过程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

2.1缺乏动力。

有些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目标,不喜欢做任何事情,做什么都没有干劲,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出于尊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目的,对大学生采用民主的管理模式,在脱离了管理的情况下,大学生自我制约能力急剧下降,干什么都无精打采,得过且过,表现为课堂上浑浑噩噩,不听讲,在生活当中,行动拖泥带水,情感上寂寞空虚,完全没有对今后生活的打算,对自己的人生都无法负起责任,就更不用说考虑远大的理想,承担社会责任。

2.2消极冷漠。

当代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所有的人都以大学生本人为中心,到了校园也是为我独尊,谁都不服谁。这样的心理状态使得大学生除了自己,谁都不关心,对什么都报着一种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除了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别的事情根本不在自身的考虑范围内,大到国家建设,时事政治,小到班级活动,身边的同学,他们都不会关系,总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对待一切,当谈到责任与义务的时候,更是唯恐避之不及,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明确拒绝。

2.3缺乏理想信念。

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校园里,他们更看重物质利益,金钱实惠的吸引力对于他们远远高于理想信念。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的是自身的得与失,而轻视奉献、爱心、友谊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视作是一种等价交换,如果无法获得利益就会觉得得不偿失。这种物质化的态度,使得大学生追求短期目标,注重个人利益,享受物质生活,追求名牌和奢侈品。这种重利益情诗理想信念的生活态度,使得大学生生活腐化堕落,沉迷于网络,胸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更有一些大学生,对于成才抱有功利性的态度,如果无法获得收益,他们就不会去读书。正是这种理想信念的缺失,使得大学生无法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己都无法负责,更遑论国家、社会、他人。

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必须要由高校来完成,大学作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地方,有义务在专业技能以外,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最能彰显大学生品德的就是社会责任感。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大学生的血脉之中,使得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自觉的内在驱动力,敦促大学生成长成才;使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直接转化为个人自觉的标准。只有大学生自己认可,才会自觉的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动机,完善履行社会责任时的意志品质,有效的形成社会责任感。

3.2构建社会实践体系。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履行社会责任,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比比皆是,要充分发挥这些社团的作用来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利用这些社团来进行青年志愿者活动,扶困帮贫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这些公益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更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这种荣誉感和自信心更能够强烈的唤起同学们对社会责任感更深刻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3聚沙成塔,汇集正能量。

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不是抽象的,是具体而现实的,从大处说,报效国家,以天下为己任,克己奉公;体现到小处,文明礼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好每一件事,保护环境,诚实守信,这些都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事彰显着个人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从这一件件小事开始,只有做好了小事,才能够开展大的抱负。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英语通用篇十

我的工作地点是在超市。这个超市在当地还是比较大的超市,经营范围很广,每天的人流量也比较多。我的工作是在超市的前台工作,以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还要接受了基本的培训。几天后,对基本的工作已有所了解。但是通过几天的实践我发现我在说话和接待顾客方面还有所欠缺。超市前台是接触顾客最多也是最麻烦的地方之一,要帮顾客解决一般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卖一些东西,是需要人很细心的去做。我知道不管做什么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其次,诚信是根本。不论我们做人还是做事,诚信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我们成功的基本条件。所以说提高超市的诚信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优质的产品加上优质的服务才能诞生优质的超市。经济效益固然是根本,但是社会效益也是超市发展的助推器。要兼收两个效益,需要经营者与职工共同努力的。作为经营管理着要招具有较高素质的职工,但招高学历的还不太现实,但最起码要有较好的职业操守。有了诚信的员工,就会有诚信的企业,生意也会越做越大。

再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领头人,对企业起决定性作用。就像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的——由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能够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足见的重要角色。提高老板的素质是提高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等。只有领头人素质高,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信誉素质和企业形象,有利于超市的生存发展。

总的来说,在超市里打工是绝对有收获的。我进入了社会,提前了解了社会,对这个社会提前有了认识,我以后在社会上就能少走点弯路。和以往的实践不一样,这次的我真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当我认真工作起来就会很投入,但是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会手足无措,毕竟还是学校里养着的学生,做起事情来一点也不老道。

社会实践的作用就是让我提前知道自己的缺点,让我们在一次一次锻炼中学会客观地看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天还要高,以免以后毕业了择业眼高手低,到头来一事无成。我想这一次的打工,会永远记在我的心里,毕竟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一路走来,始终洋溢着的笑脸是我们青春的标志,并不是我们爱笑,而是我们懂得如何将疼痛与疲惫隐忍为笑,那笑是一份坚持、一份动力、一份推着我们勇往直前的毅力,它标志着成功、标志着阳光与自信,哪怕我们举步难艰,哪怕我们双腿疲()软,只要意志没有动摇,只要笑脸还在,那么梦与希望也就近了,那么成功也就不远了,唯有乐观的心态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才会走得平坦,走得洒脱,走得自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