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47:47 页码:10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精选11篇)
2023-11-10 23:47:47    小编:ZTFB

人们常常在一段时间过后回顾自己的行动,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和改进。好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我想我们需要学会写出有价值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二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英语拼写为:mooncake(月亮蛋糕)。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三

3、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9、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0、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1、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四

中秋的月儿,又圆又亮,仿佛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夜明珠。它的光芒虽不如太阳光那么直白,那么强劲,然而她却婉约的让人心醉,仿佛有月光的万物都通了灵性。中秋之夜大伙围在一起,一起欣赏那一轮明月,诉说着那流传千古的美好佳话!

中秋赏月,吃月饼自古以来就有了,大家伙通过观赏中秋美月,一起倾听那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好是热闹。昨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怀着满心的激动,从早盼到晚,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盼到了天黑,早已按捺不住的我,瞧见夜幕已经拉下来,便迫不及待的抓一块月饼,掂起一把小板凳冲到楼顶。月亮可真圆啊!那么的明亮,又那么的朦胧,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托起下巴,抬头凝望月亮,使自己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渴望那清明的月光能洗去我那一身污秽。

低头看着地面,月光如霜一般,不由得想起大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千古佳句。望着那满地霜,便触景生情,也不由得“佳节倍思亲”,想起我远方的姥姥。但我却只能在此祝愿他们的美好生活,正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的情真意切,肺腑之言!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话真不错。今天是八月十六,那月亮也更显得娇小玲珑,亮白如玉,那样圆,那样亮,给人以无限遐想,仿佛也同样能够看到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对月亮的憧憬,那么的奇思幻想,随着时代发展,童年的憧憬也逐渐泯灭在大众人的心中,嫦娥奔月的美好佳话也被淡忘!

1.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雨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祝你中秋节快乐!

2.月儿渐圆,情儿渐浓,心儿渐切,终于等不及了,我代表全国人民提前祝你中秋快乐!以后收到的祝福都是我安排的,为人要低调,千万莫声张。中秋快乐。

3.月升是我的牵挂,月落是我的关怀,月盈是我的惦记,月亏是我的思念,月牙是我的真诚,月弯是我的微笑,月圆是我深深的祝福。中秋节快乐!

4.八月中秋佳节到,我用真心做成月饼送给你,内含一份真情,两份思念,三份甜蜜,四份祝福,五份诚意,祝你中秋快乐。

5.出外打工多疲倦,早出晚归为赚钱,身体健康要注意,莫为赚钱伤身体,孤身在外不容易,朋友家人多联系,又逢一度中秋节,不妨回家多团聚。

6.后羿忙射日,嫦娥偷奔月。月老不曾老,自古情难了。中秋月儿挂,心中往事圆。玉兔伴嫦娥,你我永相伴。

7.今年中秋不送礼,发条飞信送给你,愿你健康又快乐,好运与你不分离,还有一点要说明,财神已经跟踪你!所以,小心、小心!祝中秋快乐!

8.到中秋分外明,秋色明媚月动听,花好月圆人欢庆,温暖康泰万家心。中秋佳节到了,祝美女你月来月开心,月来月幸福,月来月甜蜜,月来月美丽!

9.季节最美是秋天,节日最美是团圆,月亮最美是圆满,月饼最美是香甜,情谊最美是想念,理想最美是实现,祝福最美是相传,你要最美笑开颜!中秋节快乐!

10.中秋年年过,岁月快如梭;天上宫阙久,人间你最乐!万事皆顺意,千年变磋砣;杯中幸福满,饼内健康多!中秋愉快,合家欢乐!

11.真心一颗做馅,绵绵思念和面,把烦恼压扁又搓圆,捏出个圆圆的笑脸,万种祝福都在里包含,经过情谊真火的锤炼,把祝福月饼送到你面前:祝快乐在心田!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西醴泉称“送秋节”。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

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其他节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礼习俗颇多,如在江苏地区,必要送礼的有学徒向师父送礼,分家的儿子给父母送礼,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书塾学生要给教书先生送过节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戚之间互赠节礼。

母家给女儿家送礼,较为普遍的中秋送礼习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携枣糕(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枣)、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在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买上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挑担、骑驴、坐车,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闺女。

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秋将至,在此美好佳节来临之际,特赐爱卿幸福月饼,配料:祝福+快乐+关心+爱心+真心=幸福,祝中秋团圆,幸福满满!预祝亲爱的客户中秋节快乐!

2、兰经香风满,松窗夜月圆!

3、中秋国庆共携手,喜气祥瑞万里飘;九州齐贺国庆日,举杯畅饮乐开怀;万家千户闹团圆,良辰美景喜相连;国家兴旺齐欢畅,双节同贺百姓乐;祝福祖国永辉煌,祝福朋友阖家欢。双节快乐!

4、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任何语言、都道不尽对您的敬意、只让月亮捎去祝福:中秋快乐!

5、海上明月共潮生,千里相思随云去,遥寄祝福千万缕,化作清风入梦里。

6、[祝]君好运常相伴,[福]庭回首莫相忘。[客]舍秋风今又起,[户]外阳光照大地。[中]秋月圆万事兴,[秋]风落叶好时节。[快]活永远不嫌多,[乐]饮高歌醉何妨!

7、爸爸妈妈,今天是中秋节,孩子现在没有办法陪在您们身边,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祝您们身体健康,我很好现在,不要为我担心!

8、月圆也有云遮月,人生总有坎坷时,生活难免不如意,光明总现黎明时。真心地感谢您无私地给予了我最关键的帮助,祝客户全家幸福,中秋快乐!

10、中秋佳节,愿您成功路上不留停。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五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六

晚上,我吃完饭,就和爸爸妈妈一块去阳台赏月。金灿灿的晚霞好迷人呀,有点像一只也来赏月的狼。我看着看着,这只狼慢慢变成了白狼,哈,原来是我等待已久的月亮升起来了。

我抬头仔细瞧着,一轮洁白无暇的明月悬挂在点点闪烁的夜空,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写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

想着,想着,我仿佛也走进了那神秘的月亮广寒宫……。

在星期五的时候,我叫妈妈打电话给爸爸,叫他给我带月饼。

爸爸回家后,给我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月饼回来。有葡萄,火腿……什么都有。而我却不喜欢。因为都太难吃了。又咸又甜,太恶心了。其中,我吃了一口火腿味的,太难吃了。我吃一口就吐了。我就问我的爸爸要豆沙馅的,我爸爸不给,星期六晚上,他带我来超市买东西。

爸爸边买东西边讲,说它小时候很穷,中秋节吃月饼只吃两块,把两块切成八分。小孩吃三个,大人吃两个。里面是白糖馅的,还给绿颜色的东西。他还说,爷爷藏了一个,一天都不吃,最后,放都烂了都舍不得扔。

我吃着香甜的月饼赏月,觉得月饼格外香甜。

吃着香甜的月饼,赏着醉人的圆月,想着诱人的传说,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年的中秋节比往年好,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圆。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七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家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刘阿姨,一位是我的好朋友杨昱昊。我非常高兴。

吃过晚饭,妈妈带着我们去市民广场赏月,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立即拿着滑板上车了。

不一会儿,就来到市民广场。哇,今天的月亮真圆呀!就像一个大玉盘挂在深蓝的天空,真是“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皎洁的月光从暗蓝的天际洒下来,穿过树叶间的缝隙透进深绿的草地,在地上织成了斑斑驳驳的花纹,美丽极了。月亮越来越黄,好似一个大蛋黄,使人忍不住想咬一口;又像一个圆圆的橘子,上面还隐隐约约地有些疤痕。

市民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赏月,当然更多的是在明亮的月光下滑滑板、玩游戏的孩子们。我拉着杨昱昊急急忙忙地向广场中间跑去。爸爸妈妈和刘阿姨他们散步去了,我对昊昊说:“你先玩滑板吧!”嗬!看不出来呀!杨昱昊的滑板滑得可好了,时不时还来一个大鹏展翅。“精彩呀!好极了!”我不停地叫着。“帅!”当杨昱昊从滑板上下来的时候,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我们你来我往,玩得满头大汗。快乐的笑声、喊声好像吸引了天上的月亮,它似乎比以前更明亮了。妈妈他们散步回来了,我们又一起去荡秋千、吃月饼,快乐极了!

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最快乐!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八

1、中秋佳节情愈浓,明月皎洁表初忠,平日里生意相提携,节日祝福加倍感谢,愿您的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生活幸福,温馨安定,中秋节快乐,我的客户。

2、用真诚作粉,用真心作水,用互惠做饼,用双赢生火,托祝愿的列车,送给中秋将至的客户你,祝你中秋快乐!我们合作永远!

3、委托书:因为你工作表现,业绩倍翻;你的公司决定:你的工资,奖金,职务,等级分别加倍翻番;执行之日:中秋节那天。托我加上祝愿送给你(客户),祝你中秋快乐大团圆!

4、中秋节快到了,我也没啥送你,就把我兜里所有的硬币送给你,有人欺负你就拿硬币砸他,让他知道咱有钱人的厉害。别忘了砸完后捡回来,还要过日子噢。

5、这个中秋太疯狂了,月老竟给你牵红线了,广寒宫变成新房了,玉兔给嫦娥当伴娘了,新郎你也官复原职,再任天篷元帅了。我不得不祝你:中秋快乐!

6、预祝中秋快乐!中秋佳节,凡是家里有月饼的,一律上缴国库,路途遥远的,我家可代理收纳;中秋佳节,为联络朋友感情,凡是有祝福短信的,一律发给朋友,短信过多的,可以的全部发给我;若不执行,中秋不准看月亮!

7、我是测试小达人秋风又起黄叶片片,寒意漫漫月更圆,佳节又至,人到是明月千里寄相思,我心依依永相念,愿君花好月圆人团圆,岁岁年年福相伴!

8、我想提前祝你中秋快乐,可后来一想不能这么做,难道过了中秋就不快乐了吗?所以我还是祝你中秋节前快乐,中秋节快乐,中秋节后依然快快乐乐!

9、我以涮羊肉的温暖,水煮鱼的热烈,白灼虾的鲜美,咕老肉的甜蜜,拉条子的宽广,发面饼的博大,向你表示真诚的祝福中秋快乐。

10、逢中秋之际,祝您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每天睡到自然醒,工资数到手抽筋,奖金多到车来运,别人加班您加薪!

11、好累啊……和太阳打了几天的架,想夺个月亮送给你,没想到那个家伙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一气之下把月亮踩成了月饼,不介意就收下吧!祝中秋快乐!

12、有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一是中秋节就要到了,我提前祝你节日快乐;二是中秋节的月亮又亮又圆,可以免费欣赏;三是你如果送我礼物,我一定不会拒绝。

13、中秋将至,预祝快乐!好朋友我喊你尽情吃月饼了,第一口,祝祖国繁荣昌盛!第二口,祝我们幸福安康!第三口,不要掉渣砸到小强!第四口,吃完了吧,请君结账!

14、月亮是诗,星星是画,愿所有的幸福伴随你,问候是春,关心是夏,愿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温柔是秋,浪漫是冬,愿所有快乐跟随你。祝你中秋节快乐!

15、月露脸,玉兔跳,朗朗中秋快来到;嫦娥舞,后羿笑,吴刚帮拍婚纱照;天上欢,人间闹,吉祥如意好预兆;酒一端,乐淘淘,祝你阖家幸福步步高!

16、月到中秋分外明,节日喜气伴你行;浊酒一杯邀明月,国盛民康享太平;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团家圆事业成;节日愉快身体硬,心想事成您准赢!

17、月到中秋分外明,佳节喜气伴你行。人逢喜事精神爽,人月两圆事业成。心宽气顺身体棒,合家幸福享天伦。亲爱的朋友,无论你天涯海角我都深深祝福你,愿你中秋快乐、团圆幸福!

18、月饼邮寄程序:将爱情、亲情、友情放入一个月亮形状的空间,搅进甜蜜,添点浪漫,放入快乐购物小车,用真心网上支付,附带中秋祝福,请用微笑签收!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九

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我喜欢中秋节中秋节,因为今天爸爸妈妈终于能陪我一天了。

今天我睡到十二点才起来,我揉揉眼睛,爸爸妈妈也还在睡觉,我不想去打搅他们,就去做饭了,今天是中秋节,我要表现好一点,不要爸爸妈妈生气。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起床看我饭都做好了,还到处收拾得比较好都满意的笑了,这是一个和谐的早晨,我们吃完准备出去玩,还要买月饼。

可惜,就在这时爸爸的手机响了,打完电话后,爸爸说:老板叫我过去,有事要办。爸爸很快出了门,现在就剩我和妈妈了,可是,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一会儿,妈妈的手机也响了,我的心悬了起来,害怕又是我一个人在家,打完电话妈妈也出去了,走的时候妈妈说:宝贝,妈妈有事,出去了。家里又剩下了我一个人了,我久久地望着窗台,为什莫过个节也不让人家安宁。

唉。我沮丧地去到书房看书,写作业,心里充满不平,这是我非常恨这个老板,多希望今天妈妈爸爸能陪我,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又是一个人,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玩,没游爸爸妈妈。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十

今天是中秋节了!

人人都知道中秋节是家人、朋友团聚的日子。这不我们五六户人家,十几个人围成一圆桌吃团圆饭,爸爸和几个叔叔说起他们读书时的趣事,高兴时还“哈哈”大笑起来,像个小孩似的。妈妈们好久不见早就七嘴八舌地说家事、孩子,每说到孩子时,她们的脸上总挂着一个笑容,最开心的算我们几个孩子了,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滑滑梯,玩得可高兴了。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手抄报图片文字通用篇十一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周时已有秋分祀月之说,秦汉前后有中秋敬老的活动,还赐以糍粑饼。赏月、祭月、敬老习俗汇合起来,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增益,就成了后世的中秋习俗。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想必大家也有听说过,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吃了不死药飞上了月亮,她的丈夫后羿为了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祈求吉祥平安。由此,中秋节的习俗就延续下来啦!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中秋节也是回家与家人团圆的日子,毕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不管多远,如果有时间都会尽量赶回去跟家人一起过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