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58:54 页码:13
2023年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模板12篇)
2023-11-11 02:58:54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和计划,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学会正确阅读文章,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很重要。希望大家可以从以下的总结范文中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一

一、找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

蝴蝶蜻蜓老虎蚱蜢蜜蜂。

杏树榆树松树杨树油桐。

倭瓜黄瓜玉米冬瓜西红柿。

追蜻蜓铲地拔草浇菜栽花。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吃黄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的昆虫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拍一拍手,________,叫一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自由自在的:倭瓜______________,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阅读。

五瓣儿丁香。

紫薇。

长期以来,一直惦念着丁香。听人说,若能在结着多如云霞的四瓣儿丁香树上找出一朵五瓣儿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同病室的几个病友几乎每天傍晚都去医院的后山坡上探看丁香,带回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动:“冒出新绿了”,“生出了嫩叶了”,“结花蕾了”,……可我们仍然嫌慢,埋怨丁香的疏懒乏情。

昨天晚饭后,她们又结伴去了,留下我一个。看看自己仍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心想:这条伤腿一定害我误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儿丁香,寻不着它,那么好运和幸福也就与我无缘了。结果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

他们回来了,个个兴高采烈。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幸福”——五瓣儿丁香,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花朵很是美丽,花瓣儿更是精致、娇巧、细柔。她们有人要分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想拥有它,可我还听人说:“别人送的五瓣儿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于是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看着她们都如同真寻得幸福一般的喜悦,我的心羡慕得有点发痒。

晚上我早早蒙上被,除了想找一条五瓣儿丁香,好像别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时会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这个希望太稀奇,太向往,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我的腿好了。来到一个好大的丁香园里找五瓣儿丁香,可到处都是四个瓣儿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儿丁香。

感觉天亮了,懒懒地也不肯睁开眼睛,心中仍存着没有五瓣儿丁香的遗憾。做晨检的护士来了,问我:“别的人都去哪儿了?”我这才发现她们一个都不在。大概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而早早地跑出去疯闹吧,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

门轻轻地推开了。只见她们个个手里拿着一大束丁香,原来她们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她们把花递给我:“快找你的五瓣儿丁香吧!”我一时语塞,为她们的热情、真诚所感动,懊悔刚才对她们的嫉妒……顿时,我感到自己整个儿沐浴在友爱结成的温馨之中。

我细心地从她们采摘来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儿丁香,而我更在她们中间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五瓣儿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思考·感悟】。

作者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找到“五瓣儿丁香”?“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老虎2.杨树3.玉米4.追蜻蜓。

二、1.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

2.蜜蜂蝴蝶蜻蜓反复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3.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随意地飞。

三、因为听人说五瓣儿丁香能带给发现者好运和幸福。

从同事这么帮助“我”,作者体会到“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好运、温暖和幸福。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二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三

感情的表达方法,并积累语言。

上课伊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的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蚱”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

突破方法:

自读自悟,教师点拨。

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突破方法:联系上下文,品词析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林海音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跟随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来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我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园子呢?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提示来学习。

课件一。

1、出示学习建议。

(1)。

带着任务跳读、扫读。

(2。

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2、自由汇报。

同学们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你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

课件二。

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出关键词来概括这个园子?

自由汇报:

生:样样都有。

师:哪些同学也圈出来“样样都有”,请举手。好,举手的同学还真不少,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园子里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还有蚂蚱。

师:指导读音,记字形。

还有圈其他词语的吗?

生:大花园。

师:对呀,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却没有对花的描写,花在哪儿呢?

生:“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是写花的呢?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生:因为蜜蜂会采蜜。如果园子里的花开得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蜜蜂一会儿就飞走了,可是这里描写的蜜蜂是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说得真好!蜜蜂可能是被花香给迷住了,也有可能是采蜜采累了,是不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关注这几个词语。

“金粉”、“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

谈谈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

生:“金粉”一词写出了园子里有很多花;“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这几个词语写出了蜜蜂采了很多的蜜。

师:接着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一段师直接描写园子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师指导朗读“明晃晃”,注意“晃”的读音。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花园的来历,在这里,作者着重描写了大榆树,哪位同学把描写榆树的句子读一读。(这是一棵高大而又有活力的榆树啊!)。

师:还找到了哪一段,如果前边没有了,往后边找。

生:第十七自然段。

课件三。

出示第十七自然段。

师:这段话中你会圈出那个词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一切都活了,自由。

师:园子里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呢?请把这些事物按顺序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生:“花,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记“倭”的读音和字形。

师: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园子里的一切事物写得那样自由自在的,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来体会。

学生先自由读描写“花”、“鸟”、“虫子”三句话。(强调“似的”读翘舌音,其他情况都是读平舌音。)再指名读,谈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生:花都开了,睡到自然醒。

生:鸟儿飞得悠闲自在。

生:从虫子的叫声里既感受到了园子的静谧,又感觉到园子里很热闹。

生:我感觉到它们都是自由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这段话中,哪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就”。

师:数一数,“就”字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们认为作者是不经意写的,还是特意写的?

生:特意写的。

师:作者为什么特意这么写,你们猜猜看。

生:为了强调这些事物是自由的。

老师板书:一切自由。

师:萧红为什么能够把这些事物写得这么自由自在?

生: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的。

生:在作者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因为萧红自己在园子里就是自由的。

师过渡:说得真好!那么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哪些自由的事情呢?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四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

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师生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生:“我”还和祖父一起铲地。(板书“铲地”)。

生:他们还一起浇菜。(板书“浇菜”)。

生:她在园子里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四个词,八个字,大家一起跟我写一遍,写完后,你就发现这八个字之间有个共同点。

(学生书空)。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园子里还有许多瓜果蔬菜呢,你发现了吗?

生:有倭瓜、黄瓜、玉米。

师:倭瓜你们一定看到过。

生:我们没有。

师:南瓜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倭瓜就是南瓜啊。

生:啊?(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整理一下。(师板书)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她想起了园子里的祖父,她想起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她想起了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她想起了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人:祖父。

物: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倭瓜黄瓜玉米。

事:栽花拔草铲地浇莱。

师:这篇文章,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懂也难懂。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你会发现这里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生读、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是啊,这一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它的特点了,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读、试背。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学生挑战欲望很强,气氛很热烈。最后老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读”,学生“读”得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快把这段话大致背下来呢?

生:里面的句子是反复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我们试着再读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

师:反过来,你们带着我读,好吗?(师生换读)。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这就是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快乐、温暖。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段反复结构的话,你们找找。(生默读,寻找。)。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再往后看,还有——。

生: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

师:是呀,这也是一段反复结构的话,我们再来反复读一读。

师: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咱们节奏快一点读。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注意,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师:祖父栽花——(生接)我就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就拔草,祖父铲地——(生接)我就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就浇菜,祖父劳动——(生接)我就劳动,祖父真劳动——(生接)(迟疑)我就真劳动。

师:“我”是在真劳动?(笑)。

生:她不是在劳动,她就是在玩。

师:在玩,你们说得比较客气。

生:她就是在瞎胡闹,帮倒忙。

师:哦,她是瞎胡闹,请你读一读第4—14自然段,你从哪里看出她是在瞎胡闹呢?(生默读、寻找依据。)。

师:找到这样的例子了吗?我们不一定按文章描写的顺序来说。谁来说第一个例子。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换谁都心疼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笑)。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师:典型的“人工降雨”啊。(笑)这样的事你们干过吗?

生(部分):干过。

师:这么说,有同感了。

生(部分):没做过。

师:这样的事竟然没做过,真是可惜了。我建议你们去试试。(笑)。

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感受一下。

生:(读)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活脱脱新版的小猫钓鱼。(笑)。

师:这么多“瞎闹”中,你认为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一次是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因为,把谷穗除掉了,后面就没有收成了,祖父一定会很生气的。

师:如果你是祖父,你会有什么后续行动吗?

生:我回去后要揍她一顿,让她好好长长记性。(大笑)。

生:我也认为这次闹得很厉害,因为把谷穗锄掉实在是太可惜了,浪费粮食。

师:是啊,这一点,祖父也看不下去了,因此课文中有了他们一段对话。

师:请默读一下他们的对话,我读一下他们的对话,你们来评价一下。(师读对话,故意把祖父的话读得比较严厉,把我的话读得充满羞愧的语气。)。

师:怎么样?我读得还可以吧?

生:读得不好。

师:读得不好?我读得抑扬顿挫,怎么不好了?

生:你把“我”的话,读得太委屈了,“我”虽然把谷穗当野草割掉了,但是她仍然很理直气壮的。

生:祖父的话你也读得太凶了,这个祖父很慈祥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祖父很慈祥?

生:祖父在说的时候是笑的,不是紧绷着脸的。

师:你们再看看,在这段对话里,“笑”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生:祖父很宽容。

生:这个祖父很和蔼。

生:我很喜欢这个祖父,他很有耐心,不会乱生气。

生:这个祖父和孩子一样和自己的孙女玩在一起。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童心未泯的祖父。祖父很爱笑,关于笑,《呼兰河传》里还有一个片段,我读你听。

祖父的笑。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又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生听的过程中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师: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所以,你觉得我的生活是——。

生:非常快乐。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生: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我们刚开始读这篇课文,觉得萧红是在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指板书),读到现在,我们发现,萧红回忆这些人、事、物其实就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

师:但是蒋老师有一点不太明白,她自己心里的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心情如何她怎么知道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我快乐。蜻蜓,你自由吗?我自由。(笑)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交流。)。

生:我认为是这个园子里的植物,祖父都不管他们。

师:你的意思其他地方的植物都有人管?

生:因为祖父园子里的植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的意思其他园子里的植物想长却不能长?(笑)。

生:我觉得就是萧红借写这些景物突出自己内心的快乐。

师:嗯,有点意思了,他认为这是“借景抒情”。

生:我觉得就是因为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她觉得院子里的一切也很快乐。(掌声)。

师:这位同学厉害,他说到了“通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通感”。你们有快乐的时候吧?(生答:有)是的,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你们有伤心的时候吧?(生答:有)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愁眉苦脸。这就是“通感”。

生:我觉得她长大以后,人是很乐观的,生活是很快乐的,因为她的童年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她的性格会很乐观。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很美满。

生:我觉得她长大后不开心。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人压力都是很大的,工作很辛苦。(笑)。

生:记在《呼兰河传》里。

师:同学们,记在哪里了?

生:记在了心里。

师: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五

预设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倭瓜、水瓢”等词语。

2、自主探究文本,体会园子的特点,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3、凭借拓展阅读和启迪谈话,激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美好的童年,使之永恒”的欲望和动力。

预设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谈话揭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1、师:请同学们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的园子。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快乐、自由等)。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1、探究: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的园子。(生快速地浏览课文,把相应的句子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相应的词语。(学习旁注)。

2、交流。

第二板块:感悟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3、生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圈出能概括萧红所做事情的关键词。

4、交流(预设结果: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摘瓜、追蜻蜓、捉蚂蚱、浇菜、睡觉)。

5、小结:因为“我”在园子里()、()、()……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1、师:在这么多事情中,作者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一件事?(铲地)从哪儿到哪儿写铲地?请用括号括起来(5至12自然段)。

2、课件呈现:

3、师:为什么你们觉得铲地这件事写得最具体?

写得最长——教师点评。

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师生合作情境对话——教师点评。

写出了人物的神态——祖父的笑——教师点评。

5、教师小结:是呀,萧红在园子里可以瞎闹、胡闹、捣乱,甚至犯下大错,但是都没有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1、思考:除了萧红所做的这些事,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快乐和自由之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第16自然段)。

2、课件呈现。

3、师:自由地读读,有什么感觉?

4、比照阅读,体会写法。(呈现教师下水文)。

5、师: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小结。

7、思考:作者仅仅是在述说着这些景物的自由吗?

8、教师小结:只有自由的心灵才可能有自由的想象(揭示“借物喻人”的写法)此时,萧红正在述说着自己的自由,她想说——(课件呈现)。

9、探究: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而这份快乐正是源于这份自由。那么课题为什么不是“自由的园子”呢?(预设:是祖父的爱与宽容创造了这个自由的园子)。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师:童年自由的时光让萧红久久难忘,于是,她就用她的笔写成了一部童年生活的回忆录,它就是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件呈现《呼兰河传》的封面)。

2、师:你们猜猜看,在《呼兰河传》里还会写些什么呢?(学生猜文)。

3、有一位作家叫茅盾,他是这样评论这部小说的。(课件显示)。

4、你们有什么疑惑吗?要解决这一疑惑,请阅读小说《呼兰河传》。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板书设计:

应有尽有五彩缤纷充满阳光。

快乐自由祖父(爱、宽容)。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六

师:童年赋予我们生命与自由的同时,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周遭世界带给的温暖,于是一切的美好便融人了我们的生命,成了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课件出示封面)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生:(课件出示萧红的话):“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节选的——。

师:作家用文字再现了她记忆中的那个园子的世界,画家侯国良读了《祖父的园子》,就用画面再现了他理解的园子的世界(课件出示图画)。那么在这节语文课上,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再现《祖父的园子》呢?(板书“再现世界”)。

生:(互相低语)理解课文。

生:疏通理解课文,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朗读来再现这园子的世界。(板书:“朗读,再现世界”)。

师:朗读的第一步是“文通字顺”,意思就是要做到字音正确、停连准确。作为高年级同学,我相信你们一定事先朗读过了。课文一共二十个自然段,请选择在预习中,自己认为读的还不够充分的,或者特别喜欢的段落,朗声地读一读。

(生自由选择朗读。)。

师:那咱们现在就来检测一下。先看第一自然段,注意标点不同的停连。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嗯,字音正确。朗读第一句话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个标点符号?

生:顿号之间的停顿。

师:(刷红顿号)是啊,注意词语间的停顿,读出句子停连的节奏。

生:我家有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朗读体会顿号停顿的节奏。)。

师:继续朗读课文后面的这几个自然段的人物对话。(课件出示文段)。

师:这是祖孙俩的对话。朗读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一个是萧红;一个是祖父。朗读时应该注意人物年龄的不同。(生分角色朗读略。)。

师:这一段是全文最长的一部分。不仅注意标点的停连,还要注意内容的停连。

生:(朗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师:你在花儿结束了时停顿了一下,是因为——。

生:因为这句话结束了,这里是句号。

师:还因为——花儿写完了,下一句该写鸟了。

师:谢谢你的朗读,让我们知道了朗读的语气要根据朗读的内容确定停和连。就是说,几句话写的都是一种景物,朗读时,也要注意连在一起。再读!

(生再读。)。

师:写黄瓜有两句话,这名同学是连着读的,那是因为——。

生:老师刚才说,写相同的内容,要注意连在一起。

师:哦,真的做到了,根据内容的不同,该停的时候停,该连的时候连。就这样,继续读吧!

(生续读。)。

师:啊,园子里有——。

生:花儿、鸟儿、虫子。

生:还有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啊。

生:还有蜻蜓啊,蚂蚱啊。

生:还有祖父,和萧红呢,都在这个园子里。

师:是啊,花园里有花儿、鸟儿、虫儿,还有蔬菜、庄稼、树木、人啊,等等。瞧,初步朗读,就在我们眼前再现了这园子的世界。(回扣板书。)。

二、朗读“样样都有”,感受“花园”的世界。

(一)感受昆虫的世界,样样都有。

生:(朗读)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读着读着,发现这一段中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本段的内容,朗读给我们听。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开篇萧红就告诉我们,这个大花园里有这些可爱的小昆虫——。

生: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师:(刷红这几个词语)想象,小小的萧红可能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来着。

生:(掰着手指,一副可爱的样子)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生:除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这些小昆虫之外,还会有蟋蟀,蚯蚓。

生:螳螂。

生:可能还会有小蚂蚁。

生:洋揦子。(东北特色语言,生长在树上的绿色虫子。)。

生:还有甲虫。

师:原来我家的大花园里的小昆虫呀,真是要什么种类——。

生:就有什么种类。

师:这真是——。

生:样——样——都有。

师:这“样样都有”的是小昆虫的种类。那就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让我们好好体会这“种类”的“样样都有”吧。

生:(朗读,重点体会“样样都有”)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除了种类的“样样都有”,还有什么也“样样都有”?继续朗读这段给我们听。(注意:围绕第一句话,学生朗读到哪个方面,就到哪个方面进一步朗读。)。

(生朗读。)。

生:(朗读)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读得色彩轻浅一些,黄比白稍微重一点儿。)。

生:“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对比前面,“金粉”最突出。)。

师:是啊。那白,一定是轻轻浅浅的;那红,一定艳丽浓重的……。

生:“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突出“金”和“绿”)。

(生连起来再次朗读。)。

师:这真是,红的红,绿的绿,明晃晃的,新鲜漂亮!那真叫要什么颜色——。

生:就有什么颜色。

师:这“样样都有”里,除了种类、颜色,还有什么?继续朗读给我们听。

生:这园子里还有声音以及它们飞行的样子。(朗读)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师:(课件刷红“胖乎乎,圆滚滚”;老师压低声音,嘴巴向前绷紧,变圆,用口型暗示)瞧,这蜜蜂可是胖乎乎,圆滚滚的。

生:(气胀满口腔,有点夸张,粗声粗气地读)“胖乎乎、圆滚滚”。

师:再看这胖乎乎、圆滚滚的小蜜蜂,还嗡嗡地飞着(刷红“嗡嗡地”)——。

生:(朗读,重在“嗡嗡”)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师:这“嗡嗡”可是象声词的就要像——。

生:蜜蜂的声音!出这种变化!(刷红“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生朗读。“飞”读得较快,“一动不动”读地较慢。)。

师:好一只可爱的小蜜蜂啊!我们从声音中就能看出蜜蜂的样子来。这段没有具体写蝴蝶飞行的样子,这可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可要从你的朗读中让我们看出来!(课件显示“蝴蝶”两个字飞舞的样子。)。

生:“蝴——蝶——”。(声音波浪状,像蝴蝶飞舞。)。

师:蜻蜓呢?(课件显示平稳的样子。)。

生:飞舞的蜻蜓翅膀可要平一点的,这样飞得才更远。

生:“蜻蜓——”(“蜓”字拖长,表示蜻蜓飞得很平稳)。

师:蚂蚱呢?(课件显示“跳动”的样子。)。

生:“蚂——蚱——”。(两字拖得太长)。

师:这个有点像秋后的蚂蚱,身子有点沉。(大笑。)。

生:蚂——蚱一!(“蚱”读得略重)。

师:这个蚂蚱跳得很快,就是落地有点重了。

生:蚂蚱!(干脆,生把“蚱”读得很短促。)。

生:不一样。

师:不仅这些小昆虫,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小昆虫,真是要什么样子——。

生:就有什么样子。

师:要什么声音——。

生:就有什么声音。

师:还是开头的那句话——。

生:(朗读)“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朗读第一段,我们感受到这些小昆虫的颜色啊,样子啊,种类啊,声音啊,样样都有。啊,因朗读,感受到祖父的园子就是昆虫的世界!多么自豪!谁来快快夸夸我家这座大花园!

(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感受园子里的“树”,及其他“样样都有”

师:祖父的园子可是一个大花园!仅是这些小生灵样样都有?还有呢——。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生:(朗读十六自然段)“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

师:原来祖父的园子里啊,有天上的,有地上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长在地上的,藏在地下的,朗读着,朗读着,祖父的花园就这样再现在我们眼前(回扣板书)。

师:还是那句话,我家的大花园——。

生:祖父的园子是一座大花园,这里样样都有!

师:难怪萧红说,这里“忘却不了,难以忘却……”;难怪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读了《呼兰河传》称赞道,这是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你瞧,我们不就是用朗读再现了祖父的园子里所描绘这花园的世界吗!(板书:花园)。

三、朗读五件事,感受童年的乐。

(一)整体感知五件事。

师:那园子里的风景就像一幅画深深印刻在萧红的脑海里了。这园子里,萧红忘不了的,难以忘却的还有什么?请读读四到十六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朗读给我们听。

(生整体略读批注后,开始朗读发言。)。

生:(朗读)……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啊,你的朗读告诉我们有栽花、拔草、种小白菜,还有呢?

生:(朗读)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师:你的朗读告诉我们,还有铲地这件事。

生: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菜,我就种菜;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地,我也过来浇。

(二)变换语气朗读五件事。

师:做这五件事之前,还有这句话,我们一起对读一番:

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师用浑厚的声音强调“祖父”)。

生: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生用清脆的声音强调“我”)。

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师重音强调“戴”)。

生:我就戴一(生重音强调“戴”)顶小草帽。

师:祖父戴一顶大(师重音强调“大”)。

生:我就戴一顶小(生压低声音强调“小”)。

师:哈哈,太好玩了。们互相对读这五件事:

生1:祖父——栽花。(师强调“祖父”)草帽。草帽。下面同学。

生2:我——就栽花。(生强调“我”)。

生1:祖父拔——草。(师重音强调“拔”)。

生2:我就拔——草(生重音强调“拔”)。

师:想怎么朗读就怎么朗读!(生特别积极,纷纷跃跃欲试。)。

生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强调“草帽”)。

生2:我戴一顶小——草帽。(也强调“草帽”)。

生1:祖父——栽花。(强调“祖父”)。

生2:我——就栽花。(强调“我”)。

生1:祖父拔——草(强调“拔草”)。

生2:我就拔——草(强调“拔草”)。

生1:祖——父———种——菜——(慢条斯理)。

生2:我——就——种——菜——(一板一眼)。

生1:祖父铲地。(语气特快)。

生2:我也铲地。(语气也特快)。

师:呵呵,就这样朗读着,朗读着,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萧红?

(三)重点朗读“铲地”这件事。

师:哈哈,萧红就这么调皮,就这么可爱,不信让我们走进其中“铲地”这件事,再来细细朗读一番。

师:联系上文,你可要注意呀,祖父可是“大笑”起来,而且是“笑够了”才说的(刷红描写两次“笑”的词语)。谁再次分角色朗读这组对话,体会祖父的语气,同学们旁白。

生: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生:我说:“谷子。”

生: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该生朗读时把笑声含在了语言中,很精彩。)。

生:我说:“是的。”

师:在朗读中,我们听出这是一位多么慈祥的祖父。萧红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呢?课文可没有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这就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任选一处或一组说一说(课件出示):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生:我(认真地)说:“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生:我(一本正经地)说:“是的。”

生:我看祖父还在笑,就(严肃地)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生:我看祖父还在笑,就(撒娇地)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生:我听出来了,这是个认真的萧红。

师:呵呵,那就让我们恢复原文,在朗读中感受,这是一个一本正经回答的萧红!

(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体会萧红回答祖父的话时候的“一本正经”。)。

师:刚才不是说这是一个撒娇的萧红嘛,还是刚才的“祖父”和“萧红”,让我们再次分角色朗读,感受一番。

(生分角色朗读,感受萧红的“撒娇”。)。

生:(朗读)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四)朗读“浇菜”这件事。

师:多么顽皮,多么开心,多么快乐!这小小的萧红在祖父面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信,再细细朗读浇菜这件事。

生: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大喊着是怎么喊?用你们的朗读,告诉我们吧。

生:“下雨啰——!下雨啰——!”(用了很大的力气。)。

师:这里“下雨啰”重复了两回,有可能?(手势提示,朗读应读出变化。)。

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很急切。)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很慢,陶醉的样子。)。

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前低后高。表示欢快。)。

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前高后低,表示强调。)。

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前慢后快,表示心情变化。)。

生:“下雨啰!下雨啰——!”(语气前快后慢,表示心情变化。)。

生:(站起来,扬水)下雨啰!下雨啰!

师:萧红喊出的究竟是什么?

生:是快乐!

生:自由自在。

师:听,这声音,连大树啊、对面的土墙啊都听到了。

生:(朗读课文)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生:“下雨啰!”

师:萧红若喊“我好自由!”

生:对面的土墙也喊“我好自由!”

师:萧红若喊:“我好快乐!”

生:对面的土墙也喊:“我好快乐!”

师:萧红喊:“我永远是自由的!”

生:对面的土墙也喊:“我永远是自由的!”

师:萧红喊:“我永远是快乐的!”

生:对面的土墙也喊:“我永远是快乐的!”

师:此刻,这究竟是谁的园子?

师:那么,为什么萧红要强调是“祖父”的园子?

生:因为是祖父给她这样的花园,是祖父给他的快乐啊。

生:祖父对她那么宠爱,她永远都要记得祖父,所以,她要在题目上强调是“祖父的园子”。

师:童年的被呵护、被宠爱,会让一个人的身心永远温暖幸福,注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性情。哪怕未来遭受痛苦,因为有了这爱,会成为凄凉人生中最亮丽的生命底色。因朗读,在我们眼前再现的园子无尽的自由与快乐的世界,难怪萧红说,难以忘却,不能忘记;也难怪茅盾先生又说,这是一篇叙事诗!(板书“乐园”)。

(五)朗读园子里感受到的快乐。

生:就像睡醒了似的。

师:鸟飞了——。

生: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师:虫子叫了——。

生:就像在说话似的。

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

生:就做什么。

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倭瓜——。

生: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黄瓜——。

生: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师:玉米呢——。

生: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生:我是“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笑,掌声。)。

生:我是“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师:原来,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园子里的你们,自由地朗读,朗读你们的自由吧!

(全体学生“自由”地朗读园子里的“自由”。)。

四、朗读全文,感受生命的家园。

师:(引齐读)“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

师:终于,我玩累了——。

生:(朗读)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师:(渐渐慢)嘘,不要打扰她,她正在做着园子里的梦呢。童年成了真中的梦,梦中的真。童年的画卷合上了,文中那个小小的萧红,走出了故乡,走进了广阔的世界。园子里美好的世界,印刻在她生命的记忆里。

师:生活的颠沛与流离,因为有童年的“花园”得以弥补——。

生:(轻轻地,陶醉似地朗读)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生: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菜,我就种菜;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地,我也过来浇。

(生朗读。)。

生:(深情朗读)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

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生:一生永远忘不了的园子。

生:成了她潦倒时候可以安慰心灵的园子。

生:成了她艰难时刻可以寻找寄托的园子。

师:难怪茅盾说,呼兰河的故事,祖父的园子,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对于一个已然失去一切的人,不论他失去的是什么,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语言就变成了可以寄托的一个家园。一句话,这花园,这乐园,成了她永远的精神家园。(板书:家园)。

师: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园子。你有这样的园子吗?

生:我没有。我好羡慕萧红啊!她每天可以任意在园子里玩,尽情地游戏。我呢,还要天天写作业。

生:我也好羡慕她。萧红可以摘黄瓜,捉蚂蚱,要怎样就怎样,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在城市里,没有这样的乐趣。

生:多么令人神往的园子啊。若是我能天天这样无忧无虑该多好!

师:那么,你说,这园子难道仅仅属于萧红吗?

生:也不仅属于她了,感谢她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让我们充满快乐的园子。

师:是啊,这两节课,我们不用图画,而是用朗读,再现了一个我们看得见的,以及心里感受到的世界,这或许丰富了你的园子,或许没有。因这两节课,也给予了一个可以寄托快乐自由的精神的园子。

生:再现世界的一种方式。(师板书“再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师:我相信,拥有朗读,习惯朗读,用朗读再现世界,也是一种终生受用的方式。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七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

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八

课前交流:作为学生,你觉得上课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发言、笔记……)我觉得特别要做好两点:一是倾听,二是思考。老师要说一段话:“我叫虞大明。”你听出了什么?(生答)“我现在叫虞大明。”(生讨论)。

学生大胆猜想。

有一位同学说那个包是降落伞包。这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向。

(木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融洽了师生关系。)。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生: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

师:请注意看屏幕,这是一篇什么课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说。

生:就是一节课学完。

师:那怎么一节课学完呢?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想想,自己去发现。虞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方法。

【木子: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对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

【木子:此处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

师:来。你说一个。

生:五谷丰登的园子。

师: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

生:应有尽有。

师:这个词怎样?好,我们就把这个词写上去。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园子。

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有这种感觉的孩子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师板书:生机勃勃)。

师:还有吗?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板书自由)。

师:还有吗?

生: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师:这个词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缤纷。

生:快乐。

师:对呀!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快乐)。

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木子:再次运用批注的方法。】。

师:完成了吗?我们要学会看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学略读课文,就是锻炼我们浏览的能力,而且是快速浏览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吗?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应有尽有的园子?把那段话读一读。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能说明吗?

生:能。

师:这个句子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特点?

生:生机勃勃。

师:是啊!有人说,蜜蜂、蝴蝶是会舞蹈的精灵。就是这些蜜蜂啊,蝴蝶啊,这些精灵给园子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所以在这句话的旁边你就可以写上生机勃勃。

师: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就是这句话。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生: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

【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生:圈出主要的、重要的字。

师:“万事开头难”,圈好第一件事是关键。比如这件事圈一个“吃”行么?

生:不行。

师:是的,得圈上“吃黄瓜”才能表述清楚。

(生读文,圈点)。

师: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师:第二件。

生:拔草。

师:第三件——。

生:溜土。

师:课文里可以圈画前面一个“土”,后面一个“溜”,怎么能表示是“溜土”呢?

生:在“溜”的旁边写个“土”。

生:在“溜”和“土”之间画上颠倒符号。

师:这个方法很高明。第四件——。

生:铲地。

师:第五件——。

生:吃黄瓜。

师:第六件——。

生:追蜻蜓。

师:没错。第七件——。

生:采倭瓜的花。

师:那就可以概括为——。

生:采花。

师:第八件——。

生:捉蚱蜢。

师:捉蚱蜢。没错。第九件——。

生:浇菜。

师:浇菜。没了吗?第十件——。

生:睡觉。

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

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件事?

生:铲地。

师:感觉真准。哪几自然段写的是铲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生: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自然段写。

生:作者抓住了对话进行描写。

生:其她几件事都是略写的,就这件事详写的。

生:作者对外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

生:十件。

师:这仅仅是写出来的,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写出来的,那萧红为什么单单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其他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比如说浇水,我读过一遍就有印象了。萧红怎么浇的?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生一起做举瓢浇水动作)。

师:怎么都是哑巴?萧红浇水时是一声不吭么?来一起做,老师不喊停不许停啊。

(生边呼喊边做动作,教室里一片欢腾)。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为什么那些事情不写具体,独独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想一想,说一说。要求: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否则老师要追问,这叫“打破沙锅问到底”。你要受得住老师的“追问”

生:我想这件事情萧红记忆极为深刻。

师:那当然。那为什么独独对这件事情萧红印象极为深刻呢?我们还得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质来思考。

生:她把草当做了谷,把谷当做了草,其实是做错了一件事,可她爷爷没怪她。因为她爷爷很爱她。

师:你真会读书!同学们,知道吗?爷爷为什么要在园子里种谷穗?是种着玩的吗?

生:不是。

师:为了什么?

生:拿来吃的。

生:他们一家有可能会挨饿。

师:是啊!这是一般的调皮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一般的捣蛋吗?

生:不是。

师: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生:小时候会打我屁股。

师:你现在多大了?

生:十二岁。

师:小时候会打你屁股,现在不打了。你看妈妈会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妈就会吓唬我,说不要我了,让我去当乞丐。

生:笑。

师:笑了几次?

生:三次。

师:这“三笑”就是祖父对孙女儿的——。

生:关爱。

生:宽容。

生:自由的、快乐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师:虞老师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生:她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愿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对。要怎么样就——。

生:怎么样。

师:所以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生:好美啊!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师: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师: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

生: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

生: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

师: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

师: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

生:怀念。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

生:其他快乐的事情。

师:还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比如:捉鱼什么的。

生:为什么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对吗?

生:是。

师: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愿意去读这本书,从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小手如林)。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刻录她的童年。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叫——罗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请看——播放歌曲。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

生:想。(师逐段呈现下水文)。

师:虞老师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图片)。一张黑白的照片,加上几段文字,几篇文章,虞老师的童年就永恒了。聪明的孩子们,好好地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下课!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九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出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

生: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浇水、睡觉。

师:哪一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学生自由汇报。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铲掉谷穗这件事最能表现她的自由呢?

举手的真不少,大家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萧红铲掉粮食祖父并没有责怪她。

师:数数看,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写这件事?

生:八个。

生:不行,因为其他事情也能表现她的自由。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把所有的事情都展开来写呢?

生:因为这个园子很大,里面东西很多,写不完。

师:是啊,写不完,于是萧红选最典型的事情来详写,写出了心中最真切的感情,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给我们写作启示。

同学们,正因为萧红有这么一位宽容、慈爱的祖父,萧红可以在园子里为所欲为。文中很多地方写祖父怎么样,萧红就怎么样。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十

祖父浇花。

我也浇花。

祖父铲地。

我也铲地。

祖父(。

我也(。

总而言之,祖父干什么,萧红就干什么,祖孙俩形影不离,那画面好温馨啊!慈祥的祖父给萧红带来了无比的幸福,祖父的园子给予萧红无穷的快乐。请大家齐读第十六自然段。

板书:快乐。

幸福。

四、总结全文。

园子是萧红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目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为祖父的园子。让我们富有感情地再次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萧红十八岁的时候,慈爱的祖父永远地离开了她。十九岁那年,萧红被迫离开了家乡,她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多年的漂泊生活加上生活中遭遇的一次次打击,使萧红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此时,她更加怀念慈祥、宽容的祖父以及给了她无尽快乐、自由、幸福的祖父的园子。于是,她拿起笔来,把心中的思念汇成文字,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今天老师把这本自传体小说推荐给你们。

六、课后作业:

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样样都有。

大花园。

一切自由。

快乐。

幸福。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十一

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

课时1教时。

教学过程: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感受她记忆中的祖父的园子。

3、自由读文,你感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4、交流,说说从哪些此句中感受到园子的特点。

(重点体会园子的自由。)。

5、在这样的园子里,我在里面做什么?(瞎闹)。

6、读4——15节,圈出你认为她瞎闹的有趣行为,并在旁边写上感受。

7、交流。

8、为什么“我”能在这样的园子里瞎闹?

10.用上“愿意……就……”来说说我的自由。

11、介绍萧红的童年。推荐《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课文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设计范本篇十二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原著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萧红(ppt出示萧红图片)。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呼兰河传》的开头(ppt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选自《呼兰河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童年,来到这呼兰河小镇,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走进祖父,感受慈爱。

1、师: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在这新鲜漂亮的园子里,“我”和祖父是怎样生活的,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默读4-15自然段,你的眼前会浮现出许多有趣的画面。选取你最喜欢的画面,“我”和祖父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学生默读、勾画、写感受,同桌之间交流,师提示:尤其要看看别人的批注。

3、全班交流,过渡:你觉得哪个画面最有趣,使你读着读着就笑了?

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1)师: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我”在学祖父)“我”好像是祖父的什么?(“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老的干什么,小的就跟着干什么,多有趣呀!

(2)师:这相似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再找找看。(学生全部找出后,ppt出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生接:一首小诗)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萧红对祖父的依恋)。

(3)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这首小诗,行吗?我读祖父,你们读小萧红,怎么样?读完ppt上出示的小诗,师接着读:祖父喝口水,生接——(我也喝口水);师:祖父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生接——(我也做下来休息一会儿);师:祖父抽袋烟,生哈哈大笑,不再接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萧红的那种快乐,当然也完成了儿童诗的创编。)。

交流二: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1)师:读着这段文字,祖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宽容、慈爱、有耐心)萧红呢?(调皮、快乐)。

(2)学生在谈感受时,可能会抓住“慢慢地”体会祖父的耐心,“抛”感受萧红的生气。

(3)师: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如果我们这样做,大人肯定会怪我们的。祖父责怪她了吗?(没有)祖父的表情就一个字——笑,我们把这一部分描写祖父的笑都找出来。(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这一次又一次笑容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的什么?(宽容、慈爱)。

(4)师: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要分工,我读谁呢?(祖父)那你们就全做我的孙女儿吧!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样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读后,师:哎,明明错了,还这么理直气壮,都是我给惯的呀!

交流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下雨啰!下雨啰!”

(1)师: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感受萧红的调皮、快乐)。

(2)师:想象一下,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心情是怎样的?我找一位同学读读这一部分,再指一生:你想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快乐)。

(3)师:水会落到哪儿?(花草、萧红身上、祖父身上)追问:祖父会生气吗?(当然不会,把谷穗割掉祖父都不会生气,还有什么能让他生气呢?)。

4、领会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园子中的萧红是怎样的?(板书:自由快乐)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叙事抒情。(板书)。

三、走进园子,感受自由。

1、师:自由快乐的萧红眼中的园子是怎样的?自由读读16、17自然段。不知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个自然段,特别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ppt出示17自然段)。

事物活了?(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指导朗读。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太阳也不知道。

(1)师:这几个自由的句子还很特别呢,咱们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愿意??就??)不要小看这个“就”,一个小小的“就”,自由就全出来了,不信我们就来配合配合,我读“愿意”部分,你们读“就”的部分。

(2)师:我们也来写写这样的句子。(ppt出示:蟋蟀愿意就;蜜蜂愿意就;我就。)学生练说。(“我愿意就”部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中萧红的做法。)。

4、领会写法。

师: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倾诉园子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板书)。

四、再进园子,体会萧红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1、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自由,最最关键的是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所以题目是“祖父的园子”。)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怀念。

2、(ppt出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师深情朗诵。

3、师:孩子们,学到这儿,你们觉得萧红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萧红的童年果真那么幸福吗?《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老师从小说中选取了两段话,我来给大家读一读。(ppt出示,音乐响起:祖父非常的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父亲的冷淡,继母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父时时把多纹的手放在我肩上,对我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

4、(ppt出示赏析过的精彩语句)。

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学一学慈爱的祖父呀——(生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遭到丈夫抛弃、悲痛欲绝时,她想到了——(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理直气壮地和祖父闹一闹啊——(生读:拔草的对话。文字逐渐消失。)当她饱受疾病纠缠、弥留之际,她想到的还是——(生接:祖父的园子)她多么想再回到园子,再开心地喊一声——(生读:下雨啰!下雨啰!文字逐渐消失)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熟悉的'画面,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师: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萧红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生她养她的呼兰河。孩子们,去读读《呼兰河传》吧,它一定会把你带进萧红真正的内心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