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家乡的野果散文(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29:11 页码:13
2023年家乡的野果散文(大全9篇)
2023-11-18 05:29:11    小编:ZTFB

总结是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撰写总结时,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组织和表达。以下是一些智者们的智慧箴言和格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的方向。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一

好多年,每到初冬的季节,身处异地的我会不由自主回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我会感觉到县坡沟的酸枣树落完了叶子,露出一串串红红的类似珍珠的酸枣子,还能记得起小时候吃到嘴里那种说不清的感觉,那不光是甜里又有酸酸后味的感觉。想起每次摘好两兜子,回家与小伙伴们分享,也常常不小心被密密麻麻的枣树划破手背,挂着好多伤痕回来,加上北方天气的干寒,手皮皴裂,手背上总能看见结痂的类似抛物线的血印子。甚至有两三次从丈许的崖背上摔下,趴在地上喘不上气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地里的红薯蔓疯长,结出一串一串的红薯,那是地道的农家餐桌上的一份保障。其实我是深爱着那模样奇异的红薯的。当母亲刷洗好红薯叠放在锅里开始蒸的时候,我就围坐在灶火,闻那透过锅沿蒸铺上冒出来略带焦味的.清香,等着开锅的瞬间。那蒸汽,那锅就是我的希望。锅终于揭盖了,一个个红薯皮开肉绽,实在是让人馋得直流口水。拿了盘子,先盛几个端给爷爷奶奶,再给父亲,母亲则是和我一块忙碌,总是最后才吃。在家里,不管多好吃的东西先要孝敬长辈,宗老长幼得分地清清楚楚,这也是我们这个家族最注重的规矩。

在西北,初冬的早上天往往亮的晚,早上五点多就要爬起来上学。母亲会早早起来,已经为我们蒸好红薯,抱着热气腾腾的红薯,咬一口,甘甜,咽下去,心里暖暖的,顿时,全身就热了起来,吃饱喝足就急匆匆往学校跑。学校也不远,出门拐几个弯就到了。到了教室,刚好赶上出操的时间。冬天的操场,落满了寒霜,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雪衣,在月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半圈下来操场灰尘弥漫,土腥味极浓,有的人便开始干咳,也有的人跑出去蹲在黑咕隆冬的角落喘息,等收队时插入,然后点名看有没有人迟到。那个时候,有几次我迟到被罚站。还有一次跑完操,才发现穿错了鞋,一只是我的,一只是姐姐的,怕给人发现笑话,又赶紧跑回去换。等返回教室门口,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我就喊报告,可嘴一张,愣是喊不出来。我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那时村上有几个孩子或大人也有。最后在教室外站了一会,实在喊不出来便返回家里,自然是耽误两节课,挨了老师,父母的教训。那个时候农村学校是早读完上两节课就放学回家吃早饭,早饭一个半小时后再上学,中午两点再回家吃午饭,一个半小时后又上下午课,每天就这样不停地折腾着。后来又出现夏令时,又改作息时间,直至多年后才改成了和城里一样的作息时间。

口吃,成了我最大的一块心病,对学习极不方便。不光教室外面要喊报告,有时去老师办公室也要喊。因为报告的报字,前面是是爆破音,对口吃者来说最难的就是瞬间说出爆破音的字。后来我定下心,反复自己对自己说“报告,报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口,一紧张就完了,还是喊不出口。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每次找个同学替我喊,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课堂发言,当老师提问谁能回答出问题时,我迅速举手,老师示意我站起来回答,我站起来一张口,光张着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只是嘴里“…”着,有点像机关枪,老师急得也没办法,只好让我坐下。这样的丑事以后出现过好多回,以致于我结巴的毛病几乎人尽皆知,这对我是有影响的,后来更有人给我起了个绰号”结结娃”。害地我后来下了多年功夫克服心里障碍,去除了结巴的毛病,也彻底去掉了那个难听的绰号。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二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一旦离开了家乡,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坡一岭,一沟一谷,一树一木,一朝一暮,一春一秋,一夏一冬都值得深情的回望。

我的家乡在大山深处,路弯弯,水清清,树绿绿,花红红,远远地望去,如同家乡七月挂在天空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回望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归属,是一种回味,是一种留恋,落叶归根,从哪里走出来回到哪里去,人在他乡,魂故里,情在故里。

这些年,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在外奔波几分艰难几分失落 ,每当月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格外想家了,家乡的父母,家乡的兄弟,家乡的老师,家乡的同学,家乡的伙伴一一从我的眼前飘过。

这时候,家乡的回味望像一壶包谷烧老酒让我慢慢去品尝,就像家乡的弯弯月亮让我去凝望,就像家乡的高山让我去攀登,就像家乡的山泉让我去喝个够。

我就在家乡的田坝子走一走,波光粼粼一球接一丘,家乡人一个接着一个从寨子里走出来,男的扛着犁扛着耙赶着牛,女的紧跟随后去犁田去种地去播谷。

家乡人说,人的一辈子还不如山里一棵草,不如地下一只虫,头一年的草枯了第二年还会长起来,绿油油的,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头一年的虫冬眠了,它们要去地底下熬过一个漫长的冬天,第二年醒来,青蛙们叫了,燕子也飞回来了,家乡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春景。

回望家乡,我仿佛站在家乡村口的古树下,这棵老树有了一大把年纪,春夏秋冬,日升月落,阴阴卿晴,风风雨雨,家乡的父辈们早早就守望在村口,他们在等望远走高飞的儿女们走回来,在外的日子再艰难,再艰苦,再失意,回到家乡,就如同回到父了母的怀抱,父母的怀抱就是一个宁静的港湾,人一下就体会到躺在妈妈轻轻摇动的竹摇篮里,妈妈手不停脚不停在纺着议价古老的纺车,待到摇篮里的孩子进入甜蜜的梦乡,随着一纺的纺车妈妈就想起了她的童年时代,想到了她小时候放牛放羊的坡上,想起了她天真烂漫的笑容,想起了她头一次赶边边场的含羞,想起了她路边草丛中的初恋,想起了她嫁出去坐花花娇的风光,想起了她从女儿到妻子到母亲的转变,就像一幅画一首歌别人看不懂听不懂只有她看得懂听得懂,她脱口告诉晚辈们,儿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血,不当家不晓得钱迷=米贵,不养儿不晓得父母苦。

家乡的老古树一年四季不落叶,远远地看,就像一把大雨伞。一丝丝的太阳光从绿叶间射下来,父辈们就在古树下聚拢来,古树的青石板亮幽幽,他们朝远处望去,路直通往山外和天边,路有多远他们的情就有多远,有朝一日他们跟着儿女离开了山里,在外奔波是为了生活,尽管走到天涯海角,就像老古树一样根就扎在这里,春夏秋冬。年年岁岁秋天叶子落了,第二年绿绿的叶子又长起来,展现的是顽强拼搏的毅力。

家乡的父辈们说:好多年前栽下一棵树,就给晚一辈留下绿荫,前人栽树后人歇凉,就是一笔厚实的财富。

回味家乡,我仿佛沉醉在传统古老的“四月八”隆重得节日里,到了这一天,家乡的野樱桃熟了,青年那男女女早早起来,梳装打扮,穿上漂亮的衣服,成群结队往前走去。

回望家乡,我仿佛回到了父辈们身边,我就想起了一句谚语: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这些年,我在外奔波,才明白父母的厚爱倾注在细小的情节里,小时候的'我弱不禁风,早上父母把我带上山,给我穿上一身厚厚的衣服,到了中午,太阳当顶热量滚滚,父母就把我身上的厚厚衣服解下,我就想一只出笼的小鸟展开翅膀飞起来,到了太阳西下,一阵阵凉风吹过来,父母忙着地里的活顾不上给我穿上原先厚厚的衣服,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睡着,回到家,父母吃完晚饭后,端起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来喂我,酣睡中的摇来摇去摇不醒,他们往我头上一模,滚烫滚烫的发着高烧,他们才知道,我病了,那时的医院近在乡里,远在县里,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就近把家乡的土医师请来,给我掐血脉喂草药,然后母亲就把我紧紧抱在怀里,让我的心合着母亲的心一起跳,母亲身上的热温给我战胜病魔的动力,朦胧中我好像有一个人要把带走,母亲就紧紧抓住我的小手不放,母亲很明白带走了就带走了她的全部,就是拼了命也不哪个让带走,他们的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不能出什么闪失,固留在他们的身边享受温暖的亲情。

第二天,公鸡报晓,天边的鱼肚白渐渐明朗起来,一轮红红的太阳从东山升起来的时候,我高烧退了,一张小脸蛋现出了浅浅的酒窝,父母一夜不睡的疲惫一下抛到了九霄云外。

后来,父母们对我总是千般的厚爱,苦的往他们嘴里咽,甜的往我的嘴里喂,拧在手里怕碎,含在嘴里怕溶,多少个日日夜夜,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这样的父母亲情就是拥有再多的钱也是买不了买不回的。

回味家乡,我仿佛一下长上了丰满的翅膀,从我现在住的小县城起飞,飞过山山水水,飞过坡坡岭岭,飞过沟沟谷谷,回到了父老乡亲们身边。

这些年,随着我在外视野的开阔和心胸的坦荡,我时时在提醒自己,过去在家乡的日子,难免和乡亲们碰撞过磕磕绊绊的火花,纠结过恩恩怨怨的疙瘩,回过头来,自己是不是该主动去化解和解开了。其实,在我离开家乡之后,那些磕磕绊绊那些恩恩怨怨乡亲们早已化解得无影无踪了,是因为乡亲们都拥有坦荡与豁达的心胸,明净与开阔的心境,高远而厚实的目光,深厚而奔放的情感,洒脱而固执的专注。

回到乡亲们的身边,他们就会为我准备一桌丰盛的晚宴,为我炒上几盘我儿时最喜欢吃山里菜,鸡蛋炒香椿,香葱炒鸭蛋,干辣椒炒豆子,韭菜拌豆腐,糯米菜拌竹笋,地耳拌酸包谷粉粉,很亮眼,散发香喷喷的美味,乡亲们一个接着一个往我的碗里夹菜。乡亲们告诉我,多吃山里的野菜,可以美容美颜,滋阴壮阳,让人长出一付强硬的骨架,一个强硬的身躯,一双粗壮的手脚,一对晶亮的眼睛,一道浓密的眉毛,拥有这些,就可以从山里走出来,到山外去闯多彩的大世界。

回望家乡,我仿佛走进了一处长有绿绿青草的茅草地,一个个凸起的土堆就是父辈们归属的地方,一个凸起的土堆就是安葬父辈的墓地,他们很讲究墓地的选择,前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后面左右形成撮箕似的回环,左有白龙,右有白虎,坐西朝东,坐南朝北,父辈们走要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在人前不在人后不在人左不在人右,风风光光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不自卑不低头不萎缩不后退不悲观不失望不抛弃不放弃,朝着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

回望家乡,我仿佛听到父辈们在告诉我:山里人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有钱能买鬼推磨,无钱寸步难行,钱多多用钱少少用,把钱看得太重,人情就淡如一碗清水。

回望家乡,我仿佛听到了乡亲们打来电话,收到了乡亲们发给我短信微信,情真意切,不求我办什么事,只是在彼此都闲下来的时候,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聊聊儿时伙伴的童年往事,聊聊家乡的变化,聊聊在外奔波的艰辛,聊聊自己的人生感悟。

一听到乡亲们打来的电话一看到乡亲们发来短信微信,我就深切地感受到,我和他们虽隔山山水水,但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他们言淡举止,音容笑貌活灵活现在眼前浮现。他们打来的电话口气好粗鲁,发来的短信微信还有不少的错别字,但很实在,很温馨。

回望家乡,在我的灵魂深处萌发了强大的自信心和产生了无形的动力,乡里乡亲乡情亲情在提醒我,凭着我多年在外的人缘朋友关系,走单位跑部门求求人,为家乡争取些项目与资金,就是为家乡修一条路,修一口水井,建一座凉亭,铺一段石板,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小事一桩,而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就是一桩留名千古的大好事。

回望家乡,我明白了,在外工作再忙,逢年过节更要挤出时间回到家乡,看看家乡的守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不需要你钱再多官再大,过年过节回到他们的身边,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厚爱,他们就感到自足了。他们就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回望家乡,就要多回到家乡去看看。

回望家乡,我有一腔悠悠的家乡情。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三

秋天的十月最美,周末和朋友们去放松一下,是一种享受。

走在山区的小道上,看到满山的柿子树,还有一段一段的红叶,时不时看到路边树叶全是黄黄的白杨树,呼吸着大山里放出天然氧吧的空气,多美的享受。

亲自采摘更美,和老乡打好交道,拿着长杆子,去摘柿子,路上听到老乡讲解的山里故事,还有一座小庙的来历,听起来很有意思,据说小庙是一位来自台外的老兵修的,抗战时期,当时他在山上的土地庙避难,他发誓,如果他能避过那次难,就一定会来重修那座土地庙,在晚年时期,国家繁荣富强了,中国的台湾回归了,他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出资兴建了土地庙,这也是历史的见证。一路上,我总是跑在最前面,拍着喜欢的秋天的每一个小角落,我在自我陶醉着,峭壁上的黄黄的山菊花,更是给金秋点缀着美,偶尔看到不多的紫色不知名的小花上,有蝴蝶在留恋的它的芬芳。太美了。我把最美秋天留在我的空间,和心间。

采摘也很有学问,首先杆子不是以前的钩子,以前采摘都是钩子,这次不一样,是杆子上绑块铁板,铁板是分开的,这样采摘时柿子不容易掉在地上摔坏。采摘开始大家喧闹着,有的掉在地上有的悬在空中,在杆子上的柿子都是成串的,有的一根枝子上5,6个呢,我想到一个词,硕果累累,真的很应景。时间就在大家兴奋中流过。大家带去的`袋子都满了,我们就下山了,一路上嬉闹着,用长竿抬着我们采摘的柿子,,唱着应景的歌曲,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下午,我们吃着比较晚的中饭,每一个人都没有因为肚子饿,有怨言,大家吃着农家饭,欣赏着小河的流水,顶上的山楂树上,风吹过后山楂在掉落,河里的芦苇在风中摇曳着,多美的秋天。放着快节奏的流行音乐,是不是来一段自由舞,大家吃着乐着,最美的一天就要过去了,但大家的的脸上都写满了满足。我们开车回家了,在车上大家有些进入了梦乡,也许会把金秋带到梦里。。。。。。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四

盼望已久的五一假终于到了。

今天是五一假的第二天。我来到了一个叔叔的老家。那里有许多山,空气也很好。

坐了一会儿,叔叔说要带我去摘野果。拿上塑料袋,我们就出发了。走了几分钟,我们来到了附近的山中,可是没有看见,偶尔发现了几粒,也是没有熟透的。

我们便下了山,打算到对面的山上去看看,绕了一个弯才到山底。我们慢慢走上山路,一路上发现了许多那种野果,可也是一些没熟透的,那些野果红红的,由一些小粒粒组成,像草莓,又像葡萄。走到半山腰,我突然发现,在密密麻麻的丛中,有几颗稍微熟了的野果,我小心翼翼的摘了几颗放在手中,又把它们放到塑料袋里。摘了没多久,我们就要下山吃饭了。大自然可真奇妙,可以自然形成许多野果,我可真希望能多采采野果。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五

七月,瓜果飘香的季节。市场上,水果琳琅满目,色彩缤纷,香气四溢。我见到了一种特别的水果——黄褐色的皱皱的灯笼状的皮囊,里面包着一个淡黄色的圆形果子。看水果的标签,见上面写着:灯笼果。我仿佛记得灯笼果是野果,便问老板这是不是野生的果子,老板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出于好奇之心,我买了半斤。拿了一个擦干净,咬一口,嘴里便弥漫着淡淡的、清清甜甜的味道。

这种味道,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野果。

一、臭花果。

小时候,最早认识的野果是臭花果。它是臭花草(又名五色梅、马樱丹、臭草、七变花、七姐妹)的果实。臭花草为常绿灌木。高一到两米,茎枝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两面粗糙有毛。花形是由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头状花序,每个花序20多朵花,状似梅花,花期较长,花色多变,初开时为黄色或粉红色,继而变为桔黄或桔红色,最后呈红色。同一花序中有红有黄,所以有五色梅、七变花等称呼。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诱因,每当花开时,会有许多蝴蝶翩翩而至。绿树繁花,常年艳丽。它的果实为一颗颗小珠攒成的圆球形,熟时紫黑色,味道是甜的。广东一带的农村随处可以见到这种树,以前我家附近的菜园周边就长着很多臭花草。

记得我读小学前,那时没有什么水果吃,看到臭花果熟了,我就带着饭盆到菜园边去摘。较矮处的果子已经被人摘了,我只好摘高一点的,我踮高脚跟还是够不着果子,就回家拿了椅子来,站到椅子上去摘果子。我边摘边吃,吃得饱饱的,嘴巴黑黑的。有一次我不小心跌到树丛里,臭花草的毛刺把我的脸和手臂都划花了,回家还被母亲骂了一顿,说我嘴馋。但那时我真的很馋,特别能吃,见到生的番薯、沙葛什么的,一口气都能吃两三个。

二、老鼠拉冬瓜。

这名字是母亲告诉我的。童年时候,我们乡下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草垛。我家草垛是搭在山脚的草地上的,旁边有一个小坑,里面长着一棵老鼠拉冬瓜。记忆中,它是藤状的植物,细细长长的藤,叶子类似心形,果实是个椭圆型的,像个小冬瓜。也许是因为这原因,所以叫做它老鼠拉冬瓜吧。它的果实熟的时候是橙红或鲜红颜色的,远看就像个红灯笼,很好看。味道很清甜,咬上去有点粉粉凉凉的感觉。它比任何一种野果都要清甜。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长这么大了,我就见过这一棵老鼠拉冬瓜。我非常喜欢这棵树。当时我怕有人发现这棵藤,我用稻草稀疏的把它盖了一大半,半遮半掩的,为的.是留一点空隙给它晒太阳。我叫母亲别告诉他人,母亲笑着答应了。

每天我都要去看它长大了多少,看它结果了没有;当它结果,我天天去看它,估计着它成熟的时间;当看到成熟的果子像红灯笼般挂在藤树上时,我欣喜若狂,小心把它摘下来,慢慢品尝它的美味。

这树一年才结一次果,每次结果也就只有那么三几个,我自己吃第一个,后面成熟的果子我就摘回家给弟弟妹妹吃。

后来那片草地给了学校,种了甘蔗,那颗老鼠拉冬瓜树被铲掉了,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老鼠拉冬瓜树了。

三、连地碌。

连地碌(又叫地萢),是连地衣的果。连地衣的叶子很绿,老的叶子接近墨绿色。花朵是粉色的五瓣,花蕊是黄色的,有点像山捻花。也许是因为它贴着地而长,像是大地的绿色衣服一样,所以叫它做连地衣吧。它的果实是圆圆的,像个小小的球。生的时候是青色,熟的时候是红色,熟透了是紫黑色的。每年夏季时,野外的坡地、草地上,到处都是连地衣。细看,像是无数青色、红色、紫黑色的小球附在地面,所以我们当地人叫它连地碌。记得童年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去打柴。夏天,日照时间长,天黑得迟,我们打完柴,就在草坪上玩耍。或翻跟斗,或练劈腿,或竖倒立。玩累了,就摘些连地碌来吃。

这时,太阳像一个红通通的火球,慢慢地沉入山后,天边是一片金灿灿的云霞。仲夏的风,轻轻地吹着,像母亲的手,柔柔地抚过绿茵茵的草丛,抚过在暮色中显得有点朦胧的连地衣小花。风中散发着青草和小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躺在平坦的草坪上,感受着草地的清凉,不时有蚱蜢跳到我们的身上,一会儿又跳到别处。我们品尝着酸甜可口的连地碌,越吃越有味。吃过连地碌后,用手一揩,满嘴红色或紫黑色。然后,你笑我像乌嘴狗,我笑你像丑八怪,互相逗笑,好不开心。玩够闹够了,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

四、蛇萢果。

蛇萢果(又叫覆盆子,有的地方叫做“萢”,簕萢),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了一种叫“覆盆子”的野果:“……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跟据这些描绘,我猜想它就是我们说的蛇萢果,结果网上一查,证实了蛇萢果就是覆盆子。

蛇萢树一般长在山坡、路边和河溪的岸边。岸边的蛇萢树,也许是因为近水,长得特别茂盛。记得有一次,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去比较远的坡地浇水,发现沟边长了一大片蛇萢树,绿的叶,红的果,万绿从中点点红,它红得那么鲜艳,那么夺目。看到这果子,想到它的酸甜可口,我就垂涎欲滴,我连忙放下挑担,快步走到沟边,先摘了一串红彤彤、亮晶晶的小球放进嘴里,顿时一股又酸又甜的味道便在喉舌里滑过。我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串又一串,口袋装不完了,我就放到水桶里。我看到树丛中间有一串又大又熟的果子,便不顾刺儿划破手臂,探手伸向那串果子,手刚够得着果边的叶子,我抓住叶子,用力一扯,果儿是摘到了,但乐极生悲,正当我为摘到又大又熟的果子而开心时,没想到刚才的用力拉扯,惊动了树丛中的黄蜂,突然几只黄蜂从茂密的树叶中飞了出来,嗡嗡嗡,嗡嗡嗡,像小飞机那样,环绕着我不停地盘旋,然后准确无误地俯冲到我的脸上,狠狠地扎了“针”,最后飞翔而去。我感到又痛又痒,马上扔掉手中的果子,抱头鼠窜,狼狈地跑回家,拿来镜子一照,里面的自己肿得像个猪头,我哭丧着脸着去找奶奶,奶奶见到我这样,又好笑又心疼,她找来了银簪,帮我刮啊刮,刮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脸上的肿毒才慢慢消退。

打那以后,见到茂密的蛇萢果树,我都心有余悸,再也不敢摘中间的那些果子了。

家乡的野果还有很多,如山捻果,假牡丹果,酸味果,噼啪果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叙了。

家乡的野果,品种很多,味道各不相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仅为我们填饱了饥饿的肚腹,还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市面上的水果琳琅满目,国内国外的水果几乎都可以买到,但很少见到有野果,偶尔在街上见到有人卖山捻果,曾经买过些许回家吃,但吃起来感觉淡淡的,也不新鲜,总没有童年吃的那个味道。

此刻是仲秋七月。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似为大地披上了薄薄的纱衣,一切是那样的朦胧,柔美。沐浴着清爽的晚风,品尝着清甜的灯笼果,我感到有一种情愫像皓月一样在心底慢慢升腾,温柔而美丽,那是对故乡野果的甜美回味,是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是对童年纯真质朴的美好怀念。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六

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的灵台!灵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地势较低!从瓜瓜坠地的那一个,我即与我的家乡融为一体,我流淌着她的血液,我的每一声叹息,我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她的神经!

那天我要离去,她挥泪告别,那使我感动,我心谙念,美丽的家乡,我不会让你独自留在那里,某一天我将再次投入你的怀抱!我的家乡我爱你!我爱你的春的妩媚,夏的豪爽,秋的娇气,冬的温存!感谢你春的柔情,夏的恩泽,秋的哺育,冬的恩赐!你牵着我的手走过了十八个春夏秋冬!此等恩情,没齿难忘!

当春姑娘到来了,你穿上你华丽的礼服独自留在那里,捧出你甘甜的美酒去迎接,你多么爱打扮啊,总是把自己打扮的花花绿绿的,你看这一簇面白如雪雪梨花,那一簇红如胭脂是杏花,再看哪迎春花儿一朵一朵相辉映!再看看远处山上飘下的柳絮,像雪花一样圣洁,在空中舞动!

秋雨绵绵洗去了一年中所有的不快!冬天就到了,大地也淡了装,当一场大雪过后,四周一片寂静,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出来了,打雪仗,堆雪人,而我最喜欢玩的就是把雪溜进别人的衣领,然后再追着打闹,童年里总喜欢坐着从高高的山坡上滑下来,像飞一样,我喜欢这种让人刺激的感觉,如同过山车的惊险,亦如溜冰般的快乐!春夏秋冬,生命周而复始,多少年来,深深回忆,什么都没有变,只有我换了装,不觉伤感!

寒冬已至,他乡依存故园情!家乡依旧,我心永恒!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七

夏日里,野果长得正好,常常馋得我们几乎嘴里都能伸出手来。

最好吃的要数野小瓜。野小瓜长在玉米地里,个头大似儿拳,呈花觚状,瓜皮金黄打底,青黑描纹,浑身散发着一股尖锐的香气。

野小瓜较为珍稀,往往五六亩大的豆田里只能找到一颗。野瓜的果肉外层淡青爽脆,里层红润粉面。瓜瓤是新鲜的橘红色,瓜心内壁被瓜瓤熏染成一片美丽的朝霞,让人看着不忍下口。瓜子比常见的小瓜瓜子要小,但仁儿要比小瓜厚实。每采摘到一枚野瓜,我们总是大呼小叫的,舍不得立刻吃掉,而是带回家放在堂屋里,让金黄的瓜香很富有成就感地弥漫全屋。

野瓜系列中,最常见的要数马泡。马泡浑身滚圆,最大的直径只有两厘米。有深绿色的,有浅黄色的,有深绿底色上带黑色斑点的……马泡皮薄汁多,甜中略带微酸,味足。我们常说马泡是西瓜的重孙子,籽瓜的孙子,野小瓜的儿子。

马泡的藤蔓状如小瓜,花朵金黄,形似苘花。与它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马泡的叶儿也呈五角形状,叶表有三道白色的叶脉,藤蔓上长满了肉肉的刺,一旦拉到胳臂,马上就会凸起一道醒目的`红印儿。

马泡和小野瓜成熟的时间大致相当。深绿色的马泡是可以揭掉表皮的,里面的果肉面面的,有些香,又有些甜。黄色的马泡果皮果肉始终是相连的,即便熟透了,也是如此。黄马泡极香,那香气单纯干净,直逼鼻孔,久而不散。黄马泡不面,脆生生的,吃过以后,后尾还上扬着一缕淡淡的辣香。无论是绿马泡还是黄马泡,它们的瓜瓤都较少,满肚都是瓜子。其籽粒又特别像芝麻,小小的,白白的,挨挨挤挤地住在一座圆圆的房子里。一颗马泡常常可以掏出十二三粒瓜子。

没有成熟的马泡很硬,极苦。那苦太尖利,带着一种直达深处的锋利。到现在我也不明白,那形容小极小极的马泡,怎么会像是夏季天空中吊着的一袋雨水,一旦“哗”地打开,苦液立刻就会奔涌而出,宛如河走沙滩,转瞬之间就浸润透了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并让其变成和自己相似的肉身,久久泊在口腔里,把润过的皮肤揉皱,然后慢慢变麻,变苦,让你久久张不开嘴来。

“揉不动西瓜揉马泡”这是流行在江淮一带的方言,意思是讽刺一个人欺软怕硬。无事的时候,我们常摘下一颗半生不熟的马泡,轻轻在手里揉搓。初时,马泡只有点淡香,后来越揉越香。最终,马泡变得几乎透明,那浓浓的醇香味简直可以与野小瓜相媲美,就连我们的一双双小手也开始散发出香气。

马泡是可以做腌菜的。我们挑拣一些半熟的马泡洗干净,放进妈妈的腌咸菜缸里。半月之后,拿出来,一颗一切两半,一尝,爽脆,甜酸,清香,是吃馍馍的绝好佳肴。

除了野小瓜和马泡之外,野地里还生长着一种叫转榴的野果。

转榴分大转榴、小转榴。大转榴的秧苗和西红柿的秧苗相似,开白色的小花,每一粒果实都住在一间形似带棱灯笼的绿色包厢里。成熟的大转榴落在地上,有青黄和紫色两种。青黄的大转榴状似葡萄,外表光滑如玉,果肉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香气比野小瓜和马泡还要浓烈,且后尾还上扬着一缕爪鹰草花的香气,纯正,清朗。紫色的大转榴个头比青黄的略小,味儿又酸又甜,稍微带有一点桀骜不驯的涩味。小转榴簇生,未成熟是青绿色,熟透就变成了深深的靛蓝。那蓝太深,深得近乎墨黑,宛如远天的海水的颜色。小转榴只有豌豆粒大小,果肉呈液状,凉凉的,微甜,酷肖桑葚。它的籽粒金黄,墨黑的汁液里,像是无数的小月亮在眨眼微笑。

“七月小枣八月梨,前庄后邻忙赶集。”田野里的东西品尝过了,这下该轮到树上的了。最稀奇的要数野毛桃。

野毛桃名副其实,幼年一身白色绒毛,野里野气的,而且果实密集,几乎压断枝条。五月里,别的桃子已经上市了,它却依然保持杏子大小的身材,纹丝不动。摘下一颗,擦掉表皮的绒毛一尝,味儿又酸又涩,难以下咽。此时它的果肉和果核是连为一体的,核心的果汁清澈冰凉,苦似鱼胆。中秋过后,野毛桃成熟了,它的表皮一反常态,变得光滑无比,青锃锃的表皮下隐隐透露出片片霞红。随便摘下一颗,轻轻一咬,果肉便与果核分离,面糊糊的。那果核红得鲜艳,像是一颗艳红的夕阳,附近的果肉被果核上凸起的部位镌刻出朦胧的花纹,美丽诱人。只有到了此时,我们才会明白,原来野毛桃表皮的红晕是从里往外渗透出来的。野毛桃的果肉虽然不太厚实,但其汁液丰盈,味道纯正,如同阳光雨露发酵而成的一坛美酒,比果园里的那些桃子不知要强多少倍。只可惜,不少人嫌弃野毛桃果子小,纷纷将其砍掉而改换新的桃树品种了。

今年暑假,回老家消夏。我特意到野外踅了一趟。可除了逮到几只蚱蜢以外,玉米地、豆地里连野小瓜、马泡、转榴的影子也未找到。问母亲,答曰:“现在都使用除草剂,那些野瓜野果早已在这核武器的打击下断子绝孙了!”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一阵难过。在我近乎固执的意念里,没有了野瓜、马泡和转榴,那些豆地是永远也不配被称作豆地的。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八

三年前的一天,奥克兰市阳光灿烂,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当地温泉浴场游泳。我正在买票,一个小伙子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有个4岁的孩子,”他惊慌失措地说,“他溺水了,要死了!快叫救护车!”

我转过身朝泳池跑了过去,那里围了一群人,家长们把吓坏的孩子们都领到了一旁。慌乱的人群中央躺着一个瘫软的小男孩,没有生机,他的爸爸跪在他的头前,发疯般地喊着他的名字,旁边站着个年轻的救生员。孩子的妈妈急得坐立不安,她的朋友安慰着她。孩子的嘴唇和手脚开始呈现出青紫色,人们无奈地看着。我不是医生,但懂得一些救护知识。

“气管,应该检查一下是否干净,孩子刚才干什么了?”我喊道。人群里有人说了句:“他刚才在吃香肠。”

我掰开孩子的嘴,看到他的嗓子里还露着香肠头。我伸进手指,把它拔了出来。

“你们刚才怎么救的他?”我问。

“我们给他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我知道,他们那样做只能让更多的食物涌进孩子的气管,现在等救护车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必须清理孩子的呼吸道,你会不会用膈下腹部冲击法?”

救生员没说话就把孩子背向抱到胸前,双手连续敲击了几下他的上腹部。他把孩子放在了地上,我再次检查了一下他的口腔。随着我从他的嘴里掏出了又一截香肠,孩子的身子轻轻抽搐了一下,然后呕吐起来。看到孩子的身体有了些反应,我缓了口气,但是孩子的身体仍然在变紫,没有生命体征。

救生员又往孩子的嘴里深深吹了口气,但是他的小胸膛还是没有鼓起来,现在男孩的身子已经变成深青色,我看到他的妈妈坐在地上失控地大哭起来。

“你们一定要救活我的儿子。”孩子的爸爸看着救生员和我,央求着。“是的。”我回答,但是我心里没底,我从没遇到过这样严重的情况。

“心肺复苏术做了?”我问。

“是的',我们试了几次,”救生员回答,“但是我不能再做了。”

“现在你做这个才真能救他的命。”我说。

救生员看起来很疲惫,但还是开始又做一次心肺复苏。这次,男孩的肺鼓了起来,真不容易!救生员反复给孩子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没有停下来,我测试着孩子的脉搏,观察着他的生命体征。

就这样,仿佛过了漫长的一生时间,小男孩深深地吸了口气,我在他的脖子上摸到了一下脉动。

“停止!”我喊道。孩子的妈妈和爸爸盯着我。他们肯定是认为我们停止了努力,要宣布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亡。“他现在有了一点儿呼吸。”我解释说。孩子的胸脯起伏很小,但是当我把他的手放在孩子的脖子上时,孩子的爸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又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眼睛睁开了,他的喉咙动了动,下巴还很紧。最后一截香肠带着一些血丝被掏了出来,孩子还吐了几口液体,然后是粗重的一下深深的喘息。

“我想回家。”孩子声音微弱地说,接着哭了起来。我们盼望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这四个字。

我曾经接受过的救生训练,只有这次真正派上了用场,但一次就值了。

家乡的野果散文篇九

我离开故乡的那个下午,得了重感冒,流落在异乡的时候,我吃过许多感冒特效药。那场感冒一直未好,直到我回到故乡的那一刻,才开始逐渐痊愈。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病,是离开故乡后的后遗症。

20xx年初秋为了求学,为了身边的人和亲人的期望,负重的我离开了故乡,离开了居住了许多年的小镇,离开了那里所有熟悉的人和事。火车轰鸣前的那一刻,我无数次的回眸,落泪在火车驶出站台那一瞬,所有有关于故乡的场景画面由清晰变得模糊,再由模糊变得清晰,反反复复,折磨我一路。我痛恨自己,恨当时时光太匆匆,留给娘的都是疼。那个无数次我与之擦肩而过的故乡的土地,我却未来得及亲吻和抚摸。刻在深深乡音无改的语言上,烙印在心里的家乡的样子。我在外再苦再累,看看临行前在家里拍的老母和村里的照片,把她们冲印出来做成相册放在书桌旁。想她们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就像我一直未曾离开,她们还在我身边。思乡之情愈加强烈时,拿着照片便和母亲聊聊最近家里的油盐酱醋茶,村里村外的寻常事。那些极其细小的生活琐事,都是如今我获悉故乡唯一途径的欢乐。

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初到之时,那种异乡排斥感异常强烈。自开学一个多月来,总是失眠,半夜时醒来,睁着双眼看着眼前的黑暗,周遭静静地,耳旁听到有火车呼啸而过的轰鸣声,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回故乡的车在开,而我却不能够回来。

十一假期,乘上回乡的客车以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的速度飞驰,沿途的风景,村庄,白白的阳光全速倒转。我仿佛无数次梦到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可是再没想起。路过集市的十字路口,风起了卷起一撮撮尘土。眯了水果摊老板的眼。上下车的旅客,拉着行李带着满身疲惫,一身礼物转身走向回家的路。车继续走,路两旁被拓宽,墙刷上白灰相间色。河水缓缓的向南流,对岸的麦田静静地生长。一觉醒来的我,回到故乡开始生长休养疗伤。

这么久以后,我终于明白了,那些在故乡的生活,平时最觉得无聊平淡无奇的日子,如今想起来就觉得幸福地心里要开出来花儿一样。陌生的城市里,我喜欢凭窗而立,也理解了那尘世里最朴实的话语,人身未老心已迟暮,渴望着回到故乡,回到母亲怀抱。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日渐强烈。

我始终不明白故乡两字的含义,查过字典问过百度。始终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如今我试着定义一个名为故乡的地方,我曾千百次的回首想望。可是如今已没有那幼稚的想法,所谓故乡,我想不过是先人们停靠的最后一站罢了。再定义已然不可能,我只能认为,那个我长大的留满我所有童年回忆,见证我初长成人的地方叫做故乡。

散文二:故乡。

目前来说,我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故乡,但此故乡非彼故乡,是十年前的记忆,是童年的那片绿树,那潭水,那些难以忘记的人。

我们的村庄坐落在铁路以北的一天河边,据说古时候这里有一座寺庙,唤坐迎水寺,所以我们的村子便唤作了迎水村。只是,我出生前寺庙就已经倒了好多年,我并没有见过它。但是也并没有对我们村子有什么影响,我只知道,小时候的村子很淳朴、自然,处处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气息。

故乡的村庄是树的村庄。在农村,尤其是我们这一带平原,几乎是哪里有树,哪里就有人家。远远望去先是翠绿的,然后后面是一层淡绿色,最后面则是墨绿的几乎看不见的一丛,一层层的向远方伸展。那些绿茵的中间少的有几户人家,更多的则是大村子了。当然我们村子便是方圆十里内最大的村子,它包含了好多小村庄。小时候农村比较穷,多数人家会在门前栽几棵树,等到了家中儿女成年时,便砍了作他们的嫁妆。所以,不论一户人家有多穷,门前总会有那么几棵绿树。当然也有一些也是砍不得的,有些是祖宗传下来的百年老树了,是村子香火旺盛的象征。家家户户的树木都连起来,远远望去,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绿荫林。

故乡的树是高大、茂盛且带着我们童年的欢乐的。每年夏天,郁郁葱葱的叶子在树上在风中哗哗的响着,树下则是那些大爷大妈了,他们常拿着一把陈旧的蒲扇悠哉悠哉喝着茶聊着天儿,却是有一番看云卷云舒的惬意。而高大的白杨树上常常会有鸟窝,那便是我们少年时战斗的目标了,不管是什么鸟,只要被我们盯上了哪还有不下来的道理!现在依然记得有几个人爬树爬的很快,但是,家长一般是不允许小孩子爬上爬下的,认为那样太危险。但这些约束又怎能管的住少年的调皮的兴趣呢。因此,掏鸟窝变成了孩子们的童年第一大趣事儿。他们不管树有多大,有多高,只要双手抱住树干,而双脚就像长在树上似的,蹭蹭的非常灵活的就爬了上去。到了鸟窝所在树枝上就匍匐着身体一点儿一点儿蹭着往前爬,这时候,树下的孩子都全神贯注,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盯着树上的人。当那人只手碰到鸟窝时便会激动的哇哇大叫,下树后手舞足蹈,拿着幼鸟在伙伴前来回的炫耀,然后回到家后被狠狠地骂上一顿。而现在的故乡依然有那些树木,只是很难见到树上有人了,偶尔见到,也尽是那些伐木工人了。

不仅是树,故乡的水也是清澈灵动的。

最近的就要说村子边上的那条河了,或者说,大沟,因为那并不是很宽阔,七八米的样子,只是特别长罢了。那里的水十分清澈,微风吹过时,泛起小小的波纹缓缓的向南方流去。而同样是夏天,那时河里也最是热闹。河流中尽是芦苇,在南方离村子二三里地的地方有一座石坝,石坝后方有一片空开的水面,然后四周便又尽是芦苇了。村中的女孩子中午时间段从不往那儿去,因为那是我们男人的地盘。每到天热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去那儿泡澡,尤其是小孩子最多。常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十二三岁的娃娃光着屁股站在石坝上,双手放开,仰面朝天,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一样拥抱天空,然后猛的纵身一跃落入水中,溅起一大片浪花。他们调皮的在水中嬉戏着,一个个活脱脱的像个精灵,不管水有多深总能来去自如,当然除了我之外。

故乡的水不仅是我们的乐土,同时也是自然予以我们的丰厚的鱼乡!

每至深秋,村中总会有一些人组织抽水捉鱼。他们将河流的一段截下来,扎上两个泥坝子,然后中间用好几台柴油机抽水。而组织外的人便聚集在河流两岸观看,并且不时的嚷嚷道“呦,狗蛋,那儿有鱼,呦,是个混子,在坝子跟前”总之他们会表现得很热情。当水抽的差不多的时候便只剩下厚厚的水草了,一片片一层层,不知志摩兄看见会是什么感觉……关键是上面的鱼,没了水,只能在水面上蹦跳着蠕动着,看的我们这群小孩子一阵心痒痒,颇有一种想要下去捉鱼的冲动。而到晚上结束时便开始分鱼了。村里的人很大方,没参加捕鱼的人也会分几条尝尝鲜,这样村子里的人便会兴高采烈的回家准备丰盛的晚宴了。这些事情现在是看不到了,但是看到那条河却总会想到当年的那些事儿,因此,常沉默良久。

故乡存在过去,也存在这焕然一新的村子中,不论房子换了多少瓦,那却总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故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