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23:32 页码:11
2023年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通用8篇)
2023-11-10 23:23:32    小编:ZTFB

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语法规则有助于写出正确的表达。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为我们写一篇更加完美的总结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这里有一些总结展示,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一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奉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达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阔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二

他的脸上满布着几十年风吹日晒的沟壑。他的心中深藏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他的业绩诠释了中国的知识经济。

202月19日,中国将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一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oo“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年过七十的袁隆平如今已经享誉世界,以他的名字冠首的股票“隆平高科”已在深圳上市,但他仍以农民自居,说是“我的工作要求我像农民一样地生活。”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他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寒冷的长沙转移到温暖的海南岛,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田间工作,从播种到收获,每天至少下田两次。

在他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三样东西:草帽、毛巾和西装。因为他每天都要去查看试验田,戴上草帽、带上毛巾就走;而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知名的水稻专家,他又要经常接待各方人士,所以,穿上西装,他又可以待客如仪。

袁隆平,是一个神话oo他使中国的水稻亩产从1950年的140公斤提高到了的450公斤。而他最近的研究项目“超级杂交稻”,又将使水稻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oo这意味着,如果中国适合种植水稻的水田都种上“超级杂交稻”,每年至少可增产几千亿斤,多养活几亿人口。难怪在湖南农民中会流传这样的话:“吃饭靠‘两平’,一靠推行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育杂交稻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曾任教于地处湘西的湖南安江农校。

他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正式着手杂交稻研究的。在他之前,农业科学界一直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当时流行的水稻良种培育法是系统选育法,即从一个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进行培育。但是,袁隆平从一次失败的变异单株培育实验中产生灵感,受到启发,认为水稻也有杂交优势。1964年,他在田间找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并于1966年在中科院《科学通讯》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奠定了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

1969年,袁隆平大胆提出将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全新设想。第二年秋天,他带着助手在海南寻找野生稻时,在三亚机场公路铁路桥边的一个水坑中找到一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经助手逐株观察,发现其中有3个呈雄性不育状的稻穗,袁隆平将之命名为“野败”(野生稻花粉败育株)。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发现,打开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又一个突破口。

1974年,经过对“野败”的上万组合的回交转育,袁隆平终于育出第一个强优势组合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当年试种,中稻亩产就达628公斤,远远超过常规稻。从1976年起,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迅速带来显著的增产效果,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1981年,袁隆平获得全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到了1986年,袁隆平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其中“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课题被1987年的国家“863计划”立为专题,由袁隆平挂帅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1995年8月,“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现场会在湖南怀化召开,袁隆平在会上郑重宣布: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他在育种战略中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至11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年,袁隆平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在此前后,他还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科教文组织、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颁发的八项国际大奖,并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面对巨大的成功,袁隆平却没有满足,他又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峰发起冲击。,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农业部制定的超级杂交稻第一期目标是:两个百亩片连续两年亩产达到700公斤。,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在当年超过700公斤的不仅有18个百亩片,而且还有3个千亩片!

如今,中国大地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播下的是这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良种,全国水稻总产量的60%是他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5年至19的23年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

“东方魔稻”也走向了五大洲。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研究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优先战略计划,并聘袁隆平为首席顾问。杂交水稻在美国、巴西、越南和印度等国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合作伙伴之一美国水稻公司在美国已销售出几百万美元的杂交水稻种子。

几年前,国外有人撰文说,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当时就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年6月24日,中国首次对农业科学家品牌评估结果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最大的一宗项目。

尔后,随着“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隆平高科”股票的上市,袁隆平更是身价百倍,骤然间成了一个知识“富翁”。光是股票上市的首日,他便有亿元之多的“进帐”。对很多人来说,1000亿元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但专家们认为,论及袁隆平解决了世界几亿人吃饭问题的巨大贡献,“袁隆平”是“无价”的。

《财富》杂志选出亚洲首富为香港富豪李嘉诚,其身价为127亿美元,合人民币不到1000亿元。照此算法,亚洲首富不应是李嘉诚而应是袁隆平。当有人把这一情况告诉袁隆平时,他却举着一节稻穗说,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只要这个。

是的。他只要水稻,他的杂交水稻。

在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上,杂交水稻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所说:“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三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50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践行了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励,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就听到了袁隆平这个名字,那时候我们只知道,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故事似乎没有在我幼小的心灵激荡起太大的波澜,也许出生在80、90、00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闹饥荒,不能深刻体会粮食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意味着什么。当我走进隆平优鲜,当我看了那一本《袁隆平传》,我被这位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他为国家水稻科研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心系国家、人民,他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许多其他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巴基斯坦人民盛赞袁老是“终结饥饿的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袁隆平是由我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亲手接生的,所以他与福建厦门早在出生的时候便结下了渊源。他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以他经历了中国最灰暗的一段时光。少年的他就因战争的原因,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四处避难。他的童年是在山城重庆度过的,小时候的袁隆平就是个喜欢思考、探索生命奥秘的孩子,他有一颗好奇、淳朴的心,他喜欢土地、喜欢植物,所以之后他选择学农也是从小的一种情怀。

袁隆平把自己比喻为一颗种子,种子选择了孕育它的土地。既然是种子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他放弃了从军的资格,选择到最艰苦、偏远的安江农校去当一名教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击退这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年轻教师,反而培养了他安贫乐道,不惧困苦的坚韧精神。在安江农校任教期间,他一边给孩子们传播知识,一边研究关于“植物遗传学”,这为他之后研究杂交水稻打下了基础。

然而真正让袁隆平把自己的热爱的事情变成一种使命和担当是在20世纪60年代,他目睹了饥荒年代惨痛的一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了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最大动力,他向着威胁人类的“饥饿恶魔”发起了挑战。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他敢于质疑西方权威专家提出的论点“水稻杂交无优势”,所以,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研究课题时,遭到了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和嘲笑,但是袁隆平一心只放在他的研究上,他知道只有他成功了,才是回击他们最有力的话语。

袁隆平为此专门去拜访了北京农业大学著名教授、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他对袁隆平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进程的事业,也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是生命是价值所在。”这一番话给了袁隆平很大的激励,他带着满满的感动和热情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去。

1968年开始,袁隆平利用我过海南岛冬春季有利的气候条件,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稻的育种和制种。六年来,他和他的弟子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定和回交试验,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品种。尽管连续几年来,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但是袁隆平无怨无悔,不急不躁,心无旁骛地继续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经过重新调整研究方案,又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制了杂交水稻“败野”。他就像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在此之前,他曾无数次梦见在稻穗下乘凉的情景,那么的惬意,然而这一切梦想成真了,袁隆平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1981年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在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获得世界级奖项最多的中国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日本的“越光国际水稻奖”、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英国的“农学与营养奖”、美国的“拯救饥饿奖”、“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亚洲唯一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宁静、淡泊的心境,专注在他的水稻研究工作中。

袁隆平已经实现了两个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粮食的安全和健康,是他的第一个梦想;让杂交水稻走出中国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解决饥饿问题,是他的第二个梦想。年逾九旬的他,仍然为实现他的第三个梦想而努力,那就是用8年的时间拓荒1亿亩盐碱地,让耐盐碱水稻亩产值达到300公斤。

在平常,他只穿几十块钱的衣服。记者问他:真的假的?袁老回答:真的。还有一件比这个还漂亮一点,也是35块,在海南岛买的。最近一次穿比较贵的西装,是为了领取共和国功勋奖。

就是这样一生朴实无华的他,在知乎上还有人质疑:“袁隆平是否被过誉了?”

有个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

“不是袁老被过誉了,而是像袁老这样的人,和他们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太少了。”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但是不要忘了,饥饿不只是存在于过去。现在全球仍然有近10亿人在挨饿,每天还有上万人因为饥饿而死去,平均每5秒就有一人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死亡。

而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中国,遇到了袁隆平,才有幸免于饥饿。

站在台上的他,瘦瘦小小,却让人觉得很伟大。

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喂饱了全世界21%的人。

虽然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再也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了。

但要记住,我们的祖国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像袁隆平这样默默研究,默默奉献的前辈们。

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有了现在的一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强大。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致敬,缅怀!

袁老,您一路走好。

您受累了,感恩,思念!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四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20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五

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知道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们想知道,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慢。自由散慢,我就这么一个人。至于学农,起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六

至于这位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伟大院士袁隆平,有人评论说他的身价只有1000亿元,但他的月收入,连工资补贴都只有几千元。按照他的贡献,他应该有更多的钱,但是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笑吟吟地说:“钱对于生活和生产很重要,但是钱的方式一定要对。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等于没钱。但是有了钱,第一,不要铺张浪费,第二,不要吝啬,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所以,我穿衣简洁大方是一个原则。你穿得这么好干什么?很闪亮。穿的好,不一定地位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简单、直白、深刻、发人深省。有人评价他:“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他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学习,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忧国忧民,利国利民,……”袁隆平院士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一位具有可贵精神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卓越的科技能力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品格、精神和风格为我们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战线上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作为一个在环保战线上战斗的知识分子,我由衷地赞美袁隆平院士,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造福人民。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院士那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不仅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增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雄心壮志,还要让每个人都学习和发扬他的做人态度和奉献精神。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七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短篇八

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假设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

有一次,崔主任和一些人来袁隆平家闹事,还把袁隆平精心研制的杂交水稻摔烂,幸好袁隆平的徒弟把几盆比拟好的给藏好了,不然袁隆平多年来的心血就会在这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还有一次,袁隆平的一块杂交水稻田也被崔主任他们全部糟蹋了,虽然崔主任一直在和袁隆平作对,但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他的信念,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照道理说我们成就自己的.理想也比以前更容易了,可是在我小时候学笛子时,刚开始笛子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为好奇所以我学得很快乐,学得也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太没劲了,学了一年我就不学了。我又去学跳舞,可是有许多动作做出来都很疼,我便也不学了。可是现在看到小伙伴们吹笛子,跳舞时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回想起来当时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的很懊悔。还有一次,我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好几次我都没能把电池装到小装制中,虽然如此,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又做了七次,终于把电池装了进去。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才能取提成功。我们一定要向袁隆平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