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1:34:48 页码:13
2023年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通用8篇)
2023-11-18 01:34:48    小编:ZTFB

典型代表了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的表现和成果。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路径。下面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您的写作灵感。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一

今天想写那久违的文字,因为好久没有动笔了,也许是自己长期牢笼在红尘俗事中,让自己懈怠了,庸俗了,忘记了初心。可内心的焦躁,在每天的忙碌中无法平静,只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日月更替中看着夏日蓥华飞逝,清荷枯落。在心伤境忧中无作而为,慢慢地等来了夜雨风凉的秋季。只能在一片落叶中,独步残景,小歇雨后,恍惚不定中让思绪不翼而飞。

夜色并没有把一切带入万籁寂静中,明月似乎更愿意亲近这秋韵风华。把那一片片远近的山水淡墨涂抹,在山林肆意飘飞的山风迎面而来,带来阵阵的花香,好熟悉的甜蜜味道,让我感觉她是桂花仙子的幽香,袅袅袭来。感受浓郁的空气里掺杂着她的那份缠绵,那份温柔的气息和她身上醉人的味道。在静谧的夜色中融入,朦胧中似醉若飘的感觉,让我的心,变得轻松而没有定力了。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奈橘绿与橙黄。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如此佳句,可见至古而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谈笑挥笔。

桂花古为宫廷之树,她四季常青,八月飘香,具有止咳化痰,养生润肺之功效。她得清雅高洁,香飘十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所以我喜欢桂花,没有理由,不知是源于骨子里的一种天性,还是她的高雅芳香让我痴迷,更或许是先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

我家是江南的一个小镇上,过着乡野田园的生活,别墅前后有着自己的前院后林,闲暇时总爱把自己喜欢的花呀草呀,都种植在前院后林,因此门前屋后栽种了好多桂花。每到金秋十月,我总喜欢跑到桂花树下,欣赏她的美貌,闻她的体香,让人魂牵梦绕。有时忍不住轻轻触摸,亲手感受她那曼妙玲珑的身姿,与之握握手,探知她的那份灵气,用心交流。

桂花树的叶子碧绿绿的,两头尖尖,特别茂盛。花色金黄,密聚而开,一簇连着一簇,远远望去,仿佛绿叶丛中缀满金穗,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耀眼迷人。

当风过树梢,摇动着绿叶花枝,让一些桂花飘落,铺满一地金黄。看着仙子染尘,忙蹲下身来,将她一朵一朵地慢慢捡起,捧在手心,细心地观察,每朵小花都有六七个小瓣,匀称分布,小巧可爱。看着她们满脸羞涩的微笑,心中甜甜的。

其实在当下纷乱烦躁的世界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同的遭遇,不管是陌路上的相遇,还是初心的邂逅,不管是缘深缘浅的无奈,还是红尘中快意恩仇,都很难再找到与之共鸣的回音。在几番秋雨的洗涤后,山野的包容,果实的收获,在染起红叶的执念中,闻到这透人心脾的芳香,可谓是梦之初醒,点开顿悟,返还于天地间,追梦与初苒。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般意境,让你无法抗拒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阵阵醉人芬芳。风来时,香气渐渐浓郁,风去时,香气渐渐淡开,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凝神追寻时,若无,不经意的呼吸间,似有。这般魂浸心神,宛若上仙天境。

看看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有时让人无法可忍,无法可视,,但又不可不去面对。社会进步了,发达了,可垃圾杂念成堆了,把原有的那份善良,朴实,仁爱丢失的一干二净,满目的利益,满脑子狡诈,何来品修,何来仁爱。真不知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也许是一种淘尽,秋雨过后的森林,田野,留下的都是铮铮铁骨,飘香十里的真人君子。

我也不羡慕别人出入山水,游历名胜,如若成行到时也不为是件快乐的事。我的个人条件有限,一个人静静地泡一杯香茶,不用古人那样盖一草芦,自家挺好,就着月光,品着花香,让桂花的清香把我心中的那些无趣和忧愁释淡,把快乐增浓。

饮着茶香,就着桂花香,悠如世外桃源,何人可比,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此时此景,让我诗意满满,润笔沾墨诗一首。

秋入轩窗雨露凉,

难留夏景换罗裳。

迎风望月琼楼处,

扑面熏香玉宇堂。

剪叶满枝金粟落,

带愁片语玉心伤。

几杯清酒曲相问,

一纸笺言梦里香。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二

每年夏季,特别是在一场大雨过后,水流湍急,泥沙俱下,雨水趁机把河里沉积的树叶烂菜,冲刷得干干净净。几天后,哗啦啦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里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涮得清晰可现。这正是村里洗衣裳的好时候。

枣花的身影不断出现在河边。来时,她的胳肢窝下,夹着满满一洋瓷盆(太行山腹地方言,指铁洗脸盆)的脏衣裳,脏衣裳的上面,搁着一个枣木棒槌。

枣花来的时候,这里或许已有两三个女人。它们或蹲或坐在一块石头上,面前泡一堆衣裳或被褥拆下来的布,棒槌石上搁一件。她一边说笑,一边举起棒槌,啪――啪――一串连一串,一波追一波,节奏明快,韵味十足。

枣花选一块平展块大的棒槌石,石面总要朝外倾斜,哪怕用石块支成斜坡,这样抡起来,溅出的水就不至于飞到身上。她先把衣裳一件件摁进河里涮湿,然后又搁回来,之后把洋瓷盆灌满水。端出来时,洋瓷盆的底下,像小孩儿尿尿,滋出一股水来。她把洋瓷盆搁在身旁,再搬来一块石头当坐垫。她总是先拿稍微干净的衣裳,把脏的放到最后。

枣花举起那个枣木棒槌时,感觉就像数钱时的心情一样,心花怒放。这棒槌褐红色,一面平板一面呈长圆形,与把儿是一体。一般棒槌的把儿在一侧的上方,她的棒槌与众不同,把儿在棒槌一侧的中间部位。这样,两面都能使用。把儿中部凹细,两头略粗,攥着牢靠。这个枣木棒槌已近二十年了,是她嫁到清沙坪村的第五年,男人从山上砍回枣木,给她削成的。枣木木质坚硬,不蛀不朽。长久使用,棒槌面儿已经发白。

枣花的一起一落,别具风韵。

只要用棒槌,枣花从来不用猪胰子、碱面和肥皂。她把棒槌当做最好的洗涤用具。右手握紧把儿,借用腕力反复捶打,左手密切配合,拧成麻花,或者折叠衣物,脏东西一点一点被水带出来。锤一会儿再泼点水。衣裳这头锤过了,换另一头时,棒槌起落的间隔不变,左手很自然地一推一拉,掉转方向,做个优美的空中翻转。捶打的手劲儿要掌握好,劲儿大了,容易坏衣裳,劲儿小了,达不到效果。啥布料使多大的劲儿,全凭平时自个琢磨。枣花用棒槌洗过的衣裳,晾干穿在身上,能闻到一股清香味儿。

柿子婶,你家臊气被褥都拆洗过了?不定谁冒出一股凉腔来。柿子是枣花男人的名儿,后边加个称呼,就把枣花的名儿省略了。

枣花咧嘴笑笑,生怕对方听不见,大声说,俺家的被褥不臊气,你和山群光捣窝,被褥都被汗溻成了枣园地图。

山村的节气格外分明。等到伏天,被褥就会闲置在一边。枣花她们悠着工夫,要对经过了秋冬春三季,喂了男人、孩子甚至老人这样一大家身子的条条被褥,进行拆洗。

大人还好些,孩子多的人家就不同了,拆下来的被褥,真成了一片片地图,掺杂着尿骚和脚臭味儿。用棒槌捶打这些布,不像洗衣裳那么容易,还真要费一番工夫。有道是,大人三四下,孩子四五下。意思是,大人的被褥需揉搓三百下,用棒槌捶打四百下,就能洗干净;孩子则需要搓揉四百下,棒槌捶打五百下,方能洗干净。

涮好的衣物拧过水后,垛在洋瓷盆里。朝外搭时,需抓住一头甩几甩,或者叠起来,左手垫在下面,右手掌使劲儿拍几拍。院里的柴堆上,便搭满了红红绿绿。

枣花最后才去搁那个枣木棒槌,她总是平平稳稳地把它安放在荆条篮里。

其实,荆条篮里整齐地摆着五个棒槌。最早一个是洋槐木的',是枣花和柿子见第二次面时,柿子给枣花的礼物,这是柿子亲手做的,枣花没想到柿子这么手巧。第二个是杨木的,是他们见第十次面时,柿子送给她的,柿子说,杨木轻,用起来不累,枣花见柿子挺会心疼人,就贴心跟了他。第三个是结婚后,柿子从大山跟下砍回的楸木枝做的。第四个就是这个枣木棒槌了。柿子还从供销社里买回一个机器做的、挺好看的棒槌。村里人说,枣花能搞一个棒槌展览了。

枣花用惯了枣木棒槌。

枣花到五十岁后,再没使过棒槌。因为全村的人都不用这家什,如果她一个人还在河边举着棒槌锤打,有人就会说她是个棒槌啦。棒槌咋啦?枣花不在乎,可柿子在乎。柿子说,现在是啥年月啦?还使棒槌?枣花很痛心,她把棒槌藏到了立柜底下。

他们咋有脸笑话枣花呢?山村每家每户的家史中,都有关于它的记载。棒槌组合那独特的音乐已无法再现,它们走在了通向昨天历史的路上。棒槌,现在真的成了山里人的收藏。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三

倘若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摆上一张小桌,置上几样小菜,邀上二三好友,就着花香,小酌几杯桂花酒,不言人生几何,不谈通货膨胀,那应该是人生一大快事啊!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风而至的,是花香;随风而去的,可能就是青春好年华了!而这个境界,正是桂花飘香时。

记得,那日里,军训完了,迎着夕阳又走在那一条充满桂香的路上。迎面走过来一对情侣,看女孩撅嘴的模样,略加猜想便知道二人是闹别扭了。我嘴角轻扬,果然,每一对情侣都是有摩擦的,走过摩擦,逐步磨合,能走到最后的便会一直在一起;而克服不了摩擦的,最终只好分道扬镳。

女孩突然转身,对着男孩开心地笑了起来,这个转变有点夸张,只因空气里的飘香。“闻到没有?桂花香,真的好香啊,清香。”女孩很沉醉的模样,忍不住闭上双眼,屏住呼吸,用力将花香吸进心里。就像把自己的不快同花香系在心里。

又是一年桂花香,闻到桂花的飘香,就期盼着十五的圆月。漫步在校园里,秋风带着阵阵的桂花香迎面扑来,浑身凉爽。冥冥中已是仲秋,清风在欢快的流淌,思绪跟随着这流淌的清风,飞跃到了豆冠年华。

也是仲秋之夜,月亮的银灰投下了两个依偎的身影。秋风夹着稻谷的芬芳斜斜吹过,秋蝉的奏鸣打破了沉寂的夜,河水欢快的亨起了清脆的小曲。柳树下,呢喃的羞语在耳丝旁擦过,月光下看不清脸上的红晕。砰然的心跳迸出了爱的火花,宇宙瞬间停止了运行。

在桂花飘香的日子里,我常常漫步丛林小径,总能享受到那缕缕幽香,就像遇见故人知己一般亲切感人。它带给我一路从容与清新,看那些在馨香桂树下阅读、锻炼、娱乐的人们,恣意地享受飘逸的心境,我也能品着那缕清香和稚嫩轻灵的文字共鸣,涌起一份朴素与感动,热情间激荡出悠扬的旋律。

一个金秋周末的傍晚,我们军训完了。我怀着惊慕、敬仰和虔诚的心,来到窗前的几株桂树跟前,像朝圣般凝望着这并排的几棵像张开绿荫大伞似的桂花树,树干都有碗口那么粗大。又一阵秋风袭来,风的使者像是乐队的指挥,枝叶触起“沙沙”声响,桂花仙子们便随着跳跃的音符快乐地舞蹈,如天女撒花般将花瓣飘洒下来,铺满地上一层金黄色。

我的心触动了,小心翼翼地拾掇起一朵金黄的桂花,仔细观察,花型精巧,四瓣花叶,放进嘴里用牙轻轻品尝,微苦、清凉中带一丝甜味。小小的精灵啊,为了绽放出那醉人的馨香而贡献了自己积蓄已久的热情和生命,把美好的享受无私地奉献给了它深爱的大地和人们,这是何等的纯洁和高尚啊!

然而。这桂花,让我变成了一世哀伤,中秋是我的生日,但却没有给我快乐,却徒增了许多烦心,所谓桂花香,人断肠,相顾无言恨难放,夕阳下,影成双,风吹落花,泪两行。看着一树树的花,突然间有一丝丝伤感,悲秋?殇花?亦或许在悲叹?只依稀的记得这一年你来过,花开过,这条路曾走过,这辆公交曾坐过,这首歌曾听过,只是这些美好的记忆片段,我已经不再记得了。是忆秋还是你,已不再重要。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阵阵微风阵阵凉,阵阵忧思阵阵伤,思绪变得越来越飘渺,越来越模糊。心总会迷失在这个季节,总想托清风明月相送。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四

如今,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对远方亲戚朋友的思念早已被电话和网络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信件也慢慢的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邮件,它效率高,既方便又快捷。所以,我的兴趣和爱好也随着高科技在演变,一直以来,喜欢在网上阅读文章,潜移默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一篇好的文章中隐藏着颇有深度内涵的文字,它既能宣泄内心的情感,又不过于张扬,既能表明自己的意思又不被他人看破,如,开在午夜里的幽兰,暗夜飘香,沁润心房,又不被人察觉。这就是文字的魅力。闲暇时,如果能发现这样的好文章,连自己都不知要在电脑前坐上多久。

我回忆以前曾经读过的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字,多少年过去了,依然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些文字似乎已经浸染进了我的生命,这说明作者文字功夫的精深,和赋予文字灵动的技巧度掌握的恰到好处,作者还能把字字句句的文字渗透到读者的心里,看后让人发自内心的折服。

我喜欢阅读网络上各种类型的.文字,也喜欢到朋友的空间去品读他们的心情日志,由于经常浏览空间,才发现,原来和我一样喜欢文字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她们)把自己的空间经营的温馨、雅致、舒适、浪漫。美歌、美文(每一篇文章都是真实的情感流露)能有幸的读到这样的好文章,每次我都会陶醉其中,无数次的感动。

我喜欢文字,因为文字可以宣泄心灵的情感。

我喜欢文字,因为文字的魅力可以征服人心。

我喜欢文字,因为文字的安静可以不动声色的净化心灵。

我喜欢文字,因为文字懂我,文字中触动我心弦的句子可以让我铭记一生。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五

中秋节,家乡有蒸花馍、做枣糕的习俗。

不知何时,爸成了盘面的能手。头晚发上的面,到了第二天,爸会观察气泡的大小、面糊的味道,直到认为合适了,才开始加入适量的碱面,再一点点加入面粉。面团的软硬、酸碱的调配,爸都拿捏得刚刚好。

妈拿出干净的梳子和剪刀,在碗里盛上红枣和花椒籽。一团面被妈揉成长长的一条,再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在案板上码成整齐的一排。小时候,我们姐弟会争着报出自己想要的果蔬或动物的名字。妈拿起一个面团,往里面包一个大枣,先揉成大致的馍坯,在我们的惊讶声中,用剪刀剪出兔子的耳朵,用梳子压出逼真的爪子,再把两颗黑黑的花椒籽往兔子的脑袋上一粘,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便跃上了案板。

在我们的`啧啧赞叹下,小小的面团经妈的手一揉、一搓、一卷、一捏,该剪的剪,该贴的贴,一会儿工夫,那些猫啊、蝉啊、仙桃、石榴,就把大案板扮成了丰收的乐园。

每当这时,妈就会直起腰歇一小会儿。当我着急地催促她快做枣糕时,妈就会轻松地一笑:“砖都打好了,还怕盖不起楼?”妈把那几个造型稍矮的“猫、兔、佛手”戏称为“砖”。只见她揪起一大块面,揉得又匀又光,擀成一个大圆饼。我抢着拿出缝衣用的顶针,在饼的边缘,盖出一圈环环相套的圆圈,奶奶说,那叫富贵不断头。“头层基础二层‘砖’,请来大龙护平安,中间填上大红枣,华盖盛开并蒂莲。”哼完奶奶自创的老歌,一个上下五层,寓意花好月圆、五谷丰登的大枣糕也做好了。

这些年,妈一改在上面盘花的俗套,与时俱进地摆出“中秋快乐”的字样,往往逗得孙辈围着满满一桌子花馍和枣糕拍手叫好。

“月是故乡明,糕是妈的好。”佳节又将至,那长长的思念啊,催促我快快回到故乡的怀抱。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六

故土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飘香的枣花儿了呀。我把我最圣洁美好的记忆,都留给了那些不起眼的“枣花豆”儿。

家乡的土地上,最多的便是枣树,院子里,田埂上,满是的,枝杆虬劲,树皮破裂。春天一到,株株枣树斗折蛇行的丫杈上,散乱地粘连上了粒粒嫩绿的叶芽儿,绿庄稼也在地上铺了绵绵的毯,空中有几只小虫悠悠飘飞,远远地还可见一些浅淡的人点,一切都显露着生机无限。枣树丛中有人枝杈架的白屋顶,那里有着一个个近乎相同的小院。看着这些,你会觉得极富有诗意的。

然而更富有诗意的,还是枣花儿香气弥漫的时节呀。时值深春,无际的枣树已如无数的伞盖遮住了大地,这空中便花香清醇,比过香茗。缓行于树间,便若漫步在香烟缭绕的仙境,接连地吸着鼻子,不停地咂着嘴巴,却来不及赞叹——你已心迷神痴了。

这花香自然招来了无数的蜜蜂,一树一树唱着歌儿,甚是让人爱怜。

童年的我常常追逐嬉戏那些蜜蜂,累了,便仰倒在花香里,做如枣花蜜般甜香的梦。于是,花香洋溢时,我不再感到孤独寂寞。

然而,我更日益爱上了枣花,还是我逐渐长大的时候。

由于自私心所驱,一次,我凭小小的玻璃瓶拥有了十几只蜜蜂。我知道蜂儿是“吃”枣花的,便爬树去寻那枣花。

心下忽地一震,我不觉若有所思。但闻花香,却不易注意到那花儿,害羞似的,她们总在叶片后面隐匿了自己的行迹。

瓶中的蜂儿自然也没有了再“吃”的心思,然而,我却因此懂得了那花。

花儿小巧,成串地陈在树上,花儿淡黄,像是枯萎欲干,特似些不丰满的黄豆,中心用小刀劈开,绽些俗劣的三角形瓣儿。这哪里是什么“花”?我诧异,我恼怒,不觉嗟叹起世人的糊涂来。

花形可怜寒酸,不为人们所赞赏,花香沁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我又想起了枣子——枣花的果实。那又大又脆又甜的红枣有谁个不喜欢?况且,晒干了仍不失美味的枣子能存放几年呢。在旧中国漫漫历史的黑暗中,农民们辛苦收获的枣子,养肥了多少达官贵人的“金玉之体”,而那些落地的干瘪的小枣子又拯救了多少穷苦百姓的生命啊。

“八月十五枣落杆”,没有了剥削,没有了穷苦的今天,一个个红枣在这中秋佳节里给人间无尽的吉祥和欢乐,一筐筐红枣作为相互祝福的礼品,沟通了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代表了人世间最崇高的美!

于是,我记起了枣花香团里的一个个乡里邻人。

他们懈懈的,似乎有些迂,他们黑黑的,似乎不那么美,可正是他们创造了无比的财富,美化了人类世界。脑中萦回着润人心田,感人泪下的事儿,我终于懂得了颗颗枣儿般红的心。

南村“孬”大爷空了腰包借给绪旺叔两千元钱,帮他走上了致富道路;。

东村国庆哥办起了小加工厂,让全村几十个老弱病残挣上了大钱;。

北村庆会三兄弟在村里投资建了学校,请来了大学老师……。

当他们回答村支书的问题时,红着脸掏心地说:“俺们只觉得自己应该有良心,俺们想为政府减轻点负担。”多么实在,普通而又伟大。

我思索着,渐渐地从“枣花豆”的“枯黄”中看出了无限的美,觉出了这些不起眼的“枣花豆”的不凡,继而可怜起那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名花贵葩来。

哦,这便是枣花。朴实无华,于人无求,而奉行人间的却是那么多。我因此放飞了满瓶的蜜蜂,从此,“枣花豆”便若无数的路灯光在我心里,使我觉得敞亮多了。

在外读书,常常记忆起家乡的枣花,也便常常记忆起枣花香团的乡邻。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七

花者,或以色彩艳丽而夺目;或以沁人心脾之香气而诱人。花之世界可谓是五彩斑澜、香飘万里也。而独有枣花却与众不同,没有艳丽夺目的花瓣,更没有浓郁之香气,小小的花瓣只有米粒大小,好似寻常花的种子,也似含苞待放之花骨朵。殊不知此时已是枣花怒放之时。再看花之颜色――绿色,与满树之绿叶颜色丝毫不差。枣花就这样隐藏于绿叶从中,远观之,你无从分辨出何谓花,何谓叶也。远没有迎春花之满树怒放之光彩夺人,亦没有桃、李花之绿叶配鲜花之绝妙。就这样平平凡凡、普普通通、默默无闻,它不以身姿婀娜、色彩鲜艳而哗众取宠,从此种意义上讲,枣花――真正意义上的花之隐者也!

可正是这普通平凡的枣花可结出满树香甜可口的枣儿,或山东大枣、或冬枣、长枣,乃至名誉省内外的乐陵小枣,皆出于其貌不扬的枣花!这大自然赋予的美食精品竟为如此渺小、毫不起眼的枣花所孕育。正是由于枣花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才真为它的难能可贵之处!

由枣花我想到了这世间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或三尺讲台,用粉笔染白了双鬓,可谓桃李满天下,歌星影星、政府要员、工商名流……各行各业之精英,他们的业绩,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而他们却始终不求名利,淡泊人生。他们或是轰轰车间流汗忙碌的工人师傅,或是田间地头辛勤耕作之农民兄弟,或是每天风餐露宿的建筑工人、或是十里长街“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他们之付出可谓多矣,他们的'贡献可谓大也!他们都是靠辛勤汗水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促进时代发展之英雄也,正如那首《真心英雄》中所唱到的:“灿烂星空谁是真心英雄,平凡的人给我太多感动”!这些劳动者们身上没有华丽的衣装,手中没有太多花花绿绿的钞票,更没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之权势地位。他们凭汗水辛苦劳动,凭真本事创造财富吃饭,他们脚踏实地、顶天立地,走到哪里干到哪里,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问心无愧。虽平凡普通,但有着非凡之成就,过人之贡献,这就是枣花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而我们的劳动者们皆可为具有枣花精神之真心英雄,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这大千世界!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伟大丰碑!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窗外的枣树的绿叶在微风中吹拂,由枣树我想到那平凡无奇的枣花,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们,写下以上的话来表达心中对具有枣花精神的普通劳动者们以由衷的敬意――劳动者万岁!)。

飘香枣花馍散文简短篇八

这一年说慢不慢,说快不快,过完一个不算寒冷的冬就来到春季,感觉中没有以往那种让人受不了的长长雨季,也没有难熬的酷热夏季,秋天就这样平和的到来,院子里的桂花树都开花了,长在树叶下的一窜窜小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味让我止不住脚步去靠近,这种不变的味道唤醒了沉寂的心,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是永恒的,我想也许就是这桂花的香味吧,这种历久弥新,历久弥香的味道是现代人的生活中很难拥有的情怀,在这个快餐似的年代,什么都来得快去得也快,永恒这个主题好像破旧的衣服被人们弃而远之,还有谁像我这般渴望一旦认定就不离不弃。这样想着让我突然对桂花有了一种敬畏之情,因为桂花创造了古老而永恒的奇迹。

楼下的这颗桂花树不知不觉的就长成了参天大树,当我还是个乳臭味干的黄毛丫头时就看着这颗瘦弱的树栽入土里,感觉一点盼头都没有,很多个季节过去都不曾闻到她的清香。当若干年后的清香由窗外飘进屋里时我才是忍不住把头探出窗外盯着这颗树看了又看,才知道这颗桂花树长大了,终于在每个金秋到来时也能吐露芬芳,终于可以年复一年的用清香证明着自己的成长,金秋因为有了桂花而繁华,尽管花会落,叶会枯,枝不茂,但是却让我认定桂花树的繁华依旧,来年树依旧青,来年的花依旧开,清香依旧在。

都说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烦恼无数,想开就是晴天,是啊,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憾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