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保护森林的英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06:48 页码:10
最新保护森林的英语(精选8篇)
2023-11-18 05:06:48    小编:ZTFB

总结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回顾过去,还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使总结更易读和理解。这是一些总结优秀范文的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示。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一

一天,我吃玩早餐,忽然听见雷电般的锯子声,我马上飞去,一看,原来是一个伐木工人,我想:他们一定是想砍树去做房子,我灵机一动,对伐木工人说:"这棵树上一定有虫,求求你放过这棵树吧。"他似乎没有听见,我飞到他的.肩膀上,使劲啄他的头,他仍然一动不动,不一会儿,环保工人来了,发现他在砍树,就把他抓了起来。

我呼吁人们要保护森林,否则,我们的家园就毁灭,灾难不久也会降临到我们人类身上。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二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爆发。

1.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2.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2.1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中国现有森林面积约13370万hm2,其中天然林约8725万hm2,占65%,人工林约4645万hm2,占35%。近几十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自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增加近50%。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将近40%,两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3危险性病虫杂草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进口而传入的。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

2.4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2.5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往往只在救灾上重视,没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

3.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应如何来预防和治理呢?笔者认为根据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3.1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森林病虫害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无烟火灾”,其破坏力比森林火灾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将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必须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事先预防上,通过建立规范、科学、系统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向前发展。

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2.加强森林资源林政基础建设,稳定林业执法队伍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尤其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基础建设,稳定林政、林业公安和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等管理和执法队伍,支持其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积极解决人员编制、经费等实际问题,逐步改善装备设施,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建设。林业执法人员应忠于职守,廉洁自律,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实现资源保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三

哎呀!汽车在路上卡着了!谁来救我啊一个老妇人喊叫着。有人吗?当然有,老妇人眼前出现一个超人。有危险喊叫着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哈哈哈哈,幻觉吧!你没在做梦,那你掐我一下,我不是来伤害人的,我是超人不伤害人。这时,老妇人的.老公来了,喂!你这死老太婆这么远你还让我走路来?呵呵你们互相折磨啊!切,这算什么我晚上还不让她吃饭呢!前几天我叫你买一只小企鹅给我你不才一亿你都不肯出?你太小气了!你说过我嫁给你什么东西你都买!你说得我有录音要听什么你竟然还包存着你你气死我了了了!

虽然我写的不好但希望给我一个赞!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四

文章中,小作者写了人们不懂的保护森林,从而带来了自然灾害,小作者呼吁大家保护森林,内容详情如下。

植树节已过去了快一个月了,但种树,保护森林还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的奇迹,据统计,1981年至2017年全国累计义务植树398亿株以上。但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在速度与数量上更为惊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2017年当中全世界森林资源大约减少了90000平方千米,占世界全部森林资源的百分之二点四。

毁坏开荒,乱砍滥伐,是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也加据了对森林的破坏。

为了我们的家园,请保护森林。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五

在一条弯曲的小河边住着一对好朋友,他们是小鸟和小青蛙。

有一天,小鸟去寻找食物时,发现了树林被破坏了。小鸟急忙飞回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青蛙,青蛙知道啦非常生气说:“走我们去保护树林。”小鸟说:“没问题。”于是他们急忙去了树林。青蛙说:“我们去看看是谁这样不爱护森林。”小鸟说:“对我们去看看这到底是谁?”他们两分头寻找了这个人,就在这时小鸟看到啦小兔贝贝的脚印,小鸟就大声喊:“青蛙我找到这个人是谁啦。”青蛙急忙跑过去问:“是谁呀?”小鸟说啊:“当然是小兔贝贝啦你看这里都有他的脚印。”青蛙说:“走我们去找贝贝让他别再破坏森林了。”小鸟点点头同意了。于是他们就一直往前走去贝贝的家终于找到了贝贝,小鸟说:“贝贝别再破坏森林啦好吗?这样大树也会疼的。而且你把森林破坏成这样我们就没有家了。”贝贝听啦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破坏森林了。”小鸟说:“知错就改我们还是好朋友。”

三个好朋友去找了一些食物在草地上开心的吃起来,连小草都跟着开心的跳起了舞蹈。

不久,森林里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这可是小兔、青蛙和小鸟的功劳啊!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六

给校长的信:亲爱的校长,我给您讲个故事吧。很久以前,这是一个美丽的大森林,这里有树,有湖,有鸟,有花,有羊……鸟儿在唱歌,花儿也在微微的舞蹈。可惜好景不长,来了一辆大卡车,车里走出几个人来,各自拿着斧子,锯子。走到杨树伯伯的身旁说:这棵树不错,就这棵吧!卡擦,卡擦几声过后,吧,一棵大树倒啦。又是一颗,又倒啦一棵,没多久,十几棵大树到倒啦,这可都是森林的参天大树啊!十几年才长成的,就怎么被砍啦。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积少成多,大半个森林就消失啦,一半是树木茂盛的丛林,另一边却是些枯枝败叶,没多久就造起啦高楼大厦,把小森林的日光做用的时间搞乱啦,许多树木都停止啦成长,小森林变成了和小孩差不多高,变成啦矮树丛,小动物们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这不在像以前一样美丽动人啦!又过啦不久,人类连把矮树丛都统统剪掉啦。

在那里,捡起啦各色各样的小楼,许许多多的人们走来走去,把小草都踩扁啦。从此,森林就不见了。校长,您一定要带领我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可爱!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七

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都来自森林。可以说,没有森林,我们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今天,我翻到了我的课本。在课本的单元复习上,有这样一篇漫画。

正在沉睡的鸟儿被巨大的响声吵醒,正在叫个不停。在山的脚下,是几辆货车。穿着军绿色衣服的人从车上下来,他们扛着大斧头,有的还带了电锯。汽车引擎依然在轰鸣,森林失去了宁静。

其中,走下一位穿着白衬衫,都着西装头的男子。他那圆圆的肚子,走一步就晃一下。他对着穿军绿色衣服的人一挥手,那些人立刻冲进树林,开始伐木。

鸟儿们失去了家园,开始四处逃亡。一颗又一颗的木头倒下来,绿色在一点点的消失,荒芜的黄色一点点的蔓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他们所到之处,只留下荒芜。野兔被无情的子弹击中了,野鸡被可恶的套子勒死了,梅花鹿也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成了他们枪下的俘虏。

这个地方已经变了,不再是从前那个森林了。狂风肆虐而过,卷起遮天的黄沙,这一年,百年难遇的大雨来了。进山的道路变得泥泞起来,山间的小溪变得狂暴起来,他怒吼着前进。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之后是泥土,泥石流也跟着发生了。伐木的队伍陷在道路上。大地开始响起来,伐木工人的眼里渐渐充满了恐惧。他们打开车门,扔掉斧头,向山口跑去。泥石流毫不留情的把伐木队伍的车辆冲走了,紧接着,一个一个的工人在泥石流中丧生。最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曾经的人们又开始往山上植树,荒芜的黄色再缩减,绿色又开始蔓延开来。

保护森林的英语篇八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丛林。关于世界环境日的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丛林。大约1000万年前,整个非洲大陆覆盖着连绵不断的森林。后来,大裂谷的形成改变了非洲的地貌和气候,森林丧失了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碎片化使得东西部动物群的交往受到了阻碍。环境改变后,人猿的共同祖先发生了分离。西边较大居群的后裔适应湿润的森林环境,成为两种大猿;而东边较小居群共同祖先的后裔则相反,出现了一种对空旷环境适应的新成员,即人类的祖先。从这个高度简化的人类起源故事看,人类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和森林有了不解之缘。

森林的功能。

关于森林的功能,许多教科书上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妨再看看一组枯燥的数据:每公顷森林可年吸收灰尘330~900吨,这是说森林是很好的空气过滤器;有林地比无林地每公顷多蓄水20吨,即森林是“绿色水库”;每公顷防护林可保护100多公顷农田免受风灾,是说森林是农田的“呵护神”;每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因此森林是最好的天然“氧吧”;每公顷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公斤抗生素,杀死肺结核、白喉、伤寒、痢疾等细菌,所以森林还是我们的“保健医生”;噪声通过40米林带可减噪10~15分贝,即森林还可以让人安静下来;林地只要有1厘米的枯枝落叶层覆盖,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水土保持效果比裸地提高44倍。还有,森林冬暖夏凉,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因此,适宜的人居环境里应当有森林。

森林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森林为人类提供了工业原料、燃料、饲料、肥料及油料;森林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的森林是生态良好的标志。从全球环境看,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森林对减少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占30%~50%。反过来讲,要控制全球变化,减少日益增加的空气二氧化碳,在适宜的地区大量发展森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将热带雨林形象地比喻成“地球之肺”。

森林还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除了人类起源于森林外,世界上90%以上的物种跟森林有关;热带雨林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巨大宝库,它拥有200万物种,至少是地球上动植物种类的50%。仅在巴西rordonia地区1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中,就有1200种蝴蝶,是美国和加拿大蝴蝶种类总和的2倍。

一刻也没有停止的毁林运动。

然而,尽管人类从大森林里走出,人类对于养育他的“母亲”并不是呵护有加,而是处于不断的砍伐与掠夺之中。森林蒙受灾难的原因正是由于它的各项用途。砍伐造成的破坏不仅仅是森林本身,栖息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也遭到了灭顶之灾。这个灾难之后的受害者就是人类本身了,二氧化碳的日益增加、大气温度的不断升高、全球性降水分配不均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大肆砍伐森林造成的不良后果。

毁林的例子比比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估计还有55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处于未受破坏的状态,保留的面积只有原来的50%,相当于美国国土的三分之二。即使这些剩余的热带雨林,每年也以1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被砍伐;同时有等量的雨林由于耕种、采樵和放牧受到严重影响。照此速度,全球热带雨林将在30年内彻底消失。热带雨林破坏多发生在经济落后的非洲,如委内瑞拉每分钟消失热带雨林达30公顷。在我们大部分人的有生之年,世界上将有1/4的物种随着热带雨林一起消失。

20世纪上半期,在波罗的海诸国和前苏联西部的交界处发生了森林大规模砍伐。二战以后,在工业伐木的同时,许多造林工程开始实施,但是造林的速度赶不上砍林的速度。由于非法采伐,苏联损失了约8。5亿公顷温带森林和泰加林,所毁森林占世界林地总面积的22%,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最大的森林面积。工业污染也导致森林严重退化,是一把看不见的巨型“斧头”。东欧和中欧大面积的林地遭到了酸雨的危害,在苏联的工业中心乌拉尔、科拉半岛和西伯利亚都发生了森林退化,仅在西伯利亚的诺里尔斯克就有50多万公顷林地受到破坏。在地中海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树木砍伐,目前不受干扰的森林面积已经非常之少。受气候条件(空气干燥,风力强大)影响,火灾和植被的可燃性是地中海地区林地的主要敌人。据估计,每年平均有50万公顷的林地被烧毁。火灾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在传统牧区,“牧火”非常频繁,尤其是在灌丛林地,其他绝大部分火灾是由于疏忽引起的,而非犯罪意图。在干旱年份,火灾发生的次数急剧上升,尤其是在旅游区。一向安静的森林受到了来自人类的最大破坏,而人类是在森林的摇篮里长大的。

假如没有了森林。

没有了森林的呵护,我们付出的可能是生命的代价。6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夺去了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88名小学生的幼小生命。如果从表面上看,那些小生命是被那平时看似柔弱的水“变暴”而夺去的,但是,水为什么会变暴呢?这与森林生态环境的退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雨降落到地面上形成径流。地面上如果没有任何的覆盖物,像城市的水泥地面那样,那么雨水将很快聚集成大水;如果这个没有覆盖物的地面变成了坡面,即山坡上,那么聚成大水的速度将更快,“洪水猛兽”的形成就是这个简单道理。相反,如果地面上有植被,植被下面有枯枝落叶层,枯枝落叶层下面有土壤,那么,再暴的雨变成“洪水猛兽”之前都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因为,暴雨的力量被山上的森林、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土壤五道“卫士”大大地减弱了。从茂密森林里流下来的是“涓涓溪流”而非急流或者泥石流。失去了上述五道“卫士”保护,暴雨直接从裸露的有一定坡度的岩石面上滚下,其势如猛虎下山。

20,陕西佛坪一场大水夺去了237多人的生命,3103人无家可归,10564间房屋被毁垮。洪水形成的原因与上面分析的一样,只不过来势更猛:一是24小时内的降水超过了400毫米;二是大量的小如篮球大如磨盘的石头在水里滚动,杀伤力更大。而这些大石头是从山上冲下来的,因为山上的树木遭到了严重砍伐,土石裸露,遇暴雨成灾。

其实,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早就被美国科学家证实了。1965年,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将胡伯德-布卢克森林地区一条河流上游38英亩的森林全部砍光,并用除草剂将新长出的小草也全部杀死,观察水土和养分流失情况。没有了森林保护,流出峡谷的水量增加了40%;钙的流失量增加了10倍;氮由原来每公顷吸收2公斤到释放120公斤,河水硝酸盐含量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被砍伐后的峡谷肥沃程度急剧下降,暴发洪水的危险大大增加了。由涓涓溪流到“洪水猛兽”,起关键作用的是上游的森林植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