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7:02:54 页码:11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优质16篇)
2023-11-10 17:02:54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提升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9、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如果您对总结写作缺乏灵感,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和借鉴。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一

“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老师比其他任课老师更多地与培智生生活在一起,培智生也就更多地接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例如:如果班主任老师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还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的低年级学生便随看随学,一样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你怎样地劳神费力去管理学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俗话说:“己不正怎样正人”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绿灯作用。

美国心理缺陷学会在谈智力低下儿童所下的定义中指出:智力低下儿童除了智力机能明显低于平均以外,还必须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即社会责任能力和独立性与年龄以及文化教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此感受颇深。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所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低下儿童缺乏的正是这一方面的能力。如果为了暂时的`安全,而把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校园里、单元楼里,这种做法治标而不泽本。因为他们终究要走上社会,面对闪烁的红绿灯、繁华的大街小巷、拥挤的快餐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能靠自己去逐一应付吗?而由于各种原因,极大多数智力低下儿童的家长又没有时间,精力或者不愿意带他们走进社区,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于是,开展智力低下儿童社区实践活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学校教育这一头。我们认为有必要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为以后顺利适应社区生活奠定基础。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总之,我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领敬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时刻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呵护自己的残缺花蕾,相信,特殊孩子们定会奏出动人心弦的特殊乐章!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二

课的一开始,我用了一首赞美地球的小诗开始,让学生谈谈对地球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来看,这个班的学生不踊跃,但是我也没有急躁,慢慢地引导,最后他们就都敢说敢做了。

第一个环节:解剖鸡蛋,我教给他们解剖方法,学生们在剥鸡蛋壳的时候,很小心,一点一点的,可见学生们很拘谨。

第二个环节:通过研究鸡蛋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我用可课件演示了地球的三个圈层,很形象直观。接着我让学生们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学生们做得非常好。

第三个环节: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后,让学生们说说地球内部有什么?我用课件补充地球内部有煤、石油、天然气和岩浆、水等。

第四个环节: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并用课件演示地震波的原理。

第五个环节:探究完本课的知识点后,我安排了两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效果也很好,能把两个比较有难度的话题解决了,我很满意。

最后我给学生们留下一些关于探测地球内部的一些视频网址,让学生们课下观看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开始学生们表现得很拘谨,但是后来在我的启发下,他们能敢说、敢动手做了,我就很高兴了。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3、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四

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其身”。“三省”而后明白所得所失,如果有得,心中不胜欣慰,如有所失,必当明日加倍努力以弥补所失。每日“三省”而每日都有所裨益,有所提高。在那里,我对自我的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明日的提高。

一、认真钻研教材了吗。

我们常对学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一套套的理论强加于孩子,自我真的懂了,做了吗对于教材的把握又是如何呢自认为有点儿知识,有点儿能耐,教这帮小孩没啥问题。常常夹着书本就进课堂,随心所欲地发挥还为自我暗鸣得意,以为自我本事无限。然而从自我偶尔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策略的思考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增强,才真正意识到“开卷有益”啊!

二、跟上时代提高的步伐了吗。

时代在提高,人的观念在变化。我们的知识体系、思维理念有没有与时俱进呢过去,我们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赞不绝口,此刻大家更欣赏个性张扬的孩子;过去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此刻教学则强调知识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过去我们依靠师范学校学的东西将远不能满足此刻教育教学的需要了。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行,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热门,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我们教师既要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要进行了有力的摸索。广泛搜集信息,学习很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三、真正尊重学生了吗。

四、对学生负责了吗。

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反思,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我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评价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期望自我在反思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推荐)。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对于什么是反思,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哲学通常把反思看作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洛克认为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与反思(又译反省),前者即外部经验,后者即内部经验;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也有人把反思定义为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和情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反思是个体在分析自我经验、监控和评价自我行为的基础上,依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经验和行为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思考。

为激发教师的研究意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倡导幼儿教师写教学反思,要求课后小反思——每周大反思——主题总反思。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成一条反思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在反思过程中加强课程研究,提高教学技艺。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得益非浅,而有的教师无所适从。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有些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如上了科学活动《沉浮》,教师反思记录:幼儿对探究活动有兴趣,能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就是时间拖长了点;上了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教师反思:小朋友对故事感兴趣,想象丰富,就是没有注意面向全体……诸如此类,反思浮于表面,也有点八股味道。教师的教学反思需要适当的引导。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思维习惯、批评精神。有时,经验反思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缄默知识,惯于理性思考的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那幼儿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呢?本人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一、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教学的状况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抑或超乎所想,抑或不尽人意。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坐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叉走了弯路。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如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课后应记录下来,日后查找资料,再补充解答。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注意幼儿已有的经验差异,所以,一些幼儿很容易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显得无所事事。我应该事先准备一些更复杂的笔,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可以给这些幼儿创设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另外,请个别幼儿为大家演示的时候,虽然使用了实物投影仪,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幼儿依然看不清楚一些细小的、关键的步骤,可以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每组会装的幼儿在组内演示,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也能够给这些幼儿带来自信。还有,在把笔拆开后,要引导幼儿加深对各个零件的认识,特别了解圆珠笔里弹簧的作用。

二、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相反,幼儿的注意情况、参与程度、疲劳状态、个性特征和经验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组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如公开课效果不好,教师往往会说“这些孩子没配合好”,这里面就要反思教师你,你了解孩子以及他对于学习相关内容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吗?活动中你是一相情愿还是能顾及幼儿独特的想法与感受呢?你的提问语言能够让幼儿明了你的要求和意思吗?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反思案例: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

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在哪里》的初次谈话中,发现孩子们对春天已有一定的了解,经验较丰富,涉及了天气、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有几个孩子能用优美的语言去描述春天的美景,当问什么是芽?什么是冬眠?孩子们则难以回答,幼教之友《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推荐)》。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当前的水平帮助幼儿去丰富经验,如何才能发挥幼儿寻找春天的最大能动性与创造性呢?《春天在哪里》这个主题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如果按一个线索发展可能太偏又不利于幼儿整体经验的获得和积累,而且容易掉入传统教育的模式。基于对本班幼儿的分析和思考,我想是否大胆一些,用分组的形式来满足不同幼儿需要,几个线索同时展开,不仅能加快探究进程,而且能相互补充,让幼儿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获得的经验?思来想去,我决定作这样的一次尝试。

三、综合分析——写教、学。

教学反思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的基本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要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本内容幼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如何?教法应用如何?儿童的主动性有没有得到发挥?提问的效度怎样?理答和追问的方式、儿童的学习方式有效吗?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效果怎样?幼儿的学习出现困难吗?幼儿学到了什么?有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一个主题延续了一段时间,做完后教师同样要综合分析:通过这几个活动,能不能完成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开展的具体活动哪些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效果反应好;哪些内容幼儿缺乏兴趣、远离生活经验,效果不够理想?主题展开中是如何在预设中进行有机生成的?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激励幼儿自主探索、多元表达?再者,也可进一步反思,在主题背景下如何兼顾领域平衡……教师应对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因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反思案例:美工活动——做拉花。

这个活动是从我班的生成性主题《我们喜欢玩蹦蹦床》,幼儿从蹦蹦床的弹簧到观察生活中有弹性的东西引导而来,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到弹簧是由没有弹性的东西——铅丝做成的。我们鼓励大班幼儿来做拉花:将没弹性的纸想方设法变成有弹性的东西,从而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弹性,领悟事物之间的转换和变化关系,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这看似小小的剪拉花活动,却包括了许多知识难点。如数学概念:折成三角形、平行的概念、几层、对等,从何剪起,……美感:粗细、宽窄、匀称、色彩……在引导孩子学习时,要等待,成人必须学会等待!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无穷的潜能,有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如果一开始成人就想用教的方法,也许就束缚了孩子的思维空间,所以要给孩子琢磨、探究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学会主动探索、认真做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告诫自己,让幼儿在前,我退位一步,竭力把前一天想教孩子的念头一再压制在我的心底,事实证明,我做对了。

四、找准要点——写特点。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个特色,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如我市一所幼儿园有一位男教师,他上体育课用的道具材料特别简单,他善于用简单的材料创设富有情趣的游戏和学习情境,如用一根长绳围成圆圈变成“池塘”,让幼儿在池塘里学做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再把长绳变成“河”,让青蛙选择宽窄不等的距离跳“过河”等;有的教师特别注意活动中动态资源的生成和利用;也有的教师对合作学习或小组活动有独到的做法……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这些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活动的特点,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个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桔子和柚子。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来比较发现桔子和柚子的不同之处,并要求幼儿作记录。孩子语言一百中,儿童的成长有自己的发展步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维方式,教师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想法。如:活动中杨凯和居婷波小朋友想到了分别用画棉袄和裙子来记录表示柚子皮的厚和桔子皮的薄。而一向害羞的袁琦的小朋友居然能带头要求要让他自己来做记录,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的能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弱,还是很有潜力可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相信孩子“能行”,还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五、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象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如有个教师在组织大班幼儿关于“声音”主题的活动时,让幼儿说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极其作用,并区分哪些是好听的,哪些是难听的。当有的幼儿说到装修房子的声音很难听时,有的幼儿辩解说:“装修时声音很难听但住进新房子就舒服了,我们有时听到不好听的声音要忍一忍”。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一动态生成性资源,把它写在课后反思本上,随后开展了“让我们有个好心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调整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感,发挥教学的教育性。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应记下来,以吸取教训。

反思案例:音乐活动——小树叶。

新授歌曲《小树叶》,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明年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句歌词呢?小树叶落下来化作了肥料,树叶妈妈从中吸取了养料,明年春天又长出了新的叶子……这是一种多么抽象的知识,而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那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句歌词,使幼儿投入感情来演唱呢?我决定带孩子玩一个科学实验,将落叶埋在树下,过一阶段再去观察那腐烂的树叶,来理解肥料、理解打扮树妈妈这句歌词,我相信,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唱这首歌曲,一定会唱得深情并茂。

六、深度反思——写建议。

在教完每堂课、组织完活动后,教师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环境的支持、组织的方式方法,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分析,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幼儿反馈出的信息,写写“修改建议”,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或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重点考虑某个环节应该怎样处理才更有效,一步步明确问题,寻找对策,使自我反思达到一定的深度。

反思案例:科学活动——吹泡泡。

在组织幼儿“做中学”《吹泡泡》活动中,教师首先提问:你刚才在玩吹泡泡游戏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幼儿一般比较关注泡泡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这时教师特意提问幼儿:那你们是拿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的?发现泡泡是什么颜色的?于是孩子有了不同的看法。(由于泡泡本身是一种无色的薄膜,它之所以五彩缤纷,是因为它把光给分解了。肥皂泡有正面和背面,光在肥皂膜的正面和背面都会产生反射。在肥皂膜不同厚度的地方,有的光会得到增强,有的光却会减弱,甚至消失。)由于幼儿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颜色也不同。另外有的幼儿在游戏中是慢慢的吹出泡泡,因而发现了由于气流不足,导致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还未愈合成一个封闭的球体,泡泡那时是椭圆的。

在此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要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作为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应掌握科学正确的原理,以免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作出片面甚至错误的评价,误导幼儿。其次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创设宽松情境,这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的前提。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多提一些类似: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还想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并引导孩子积极的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总而言之,反思是强调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鼓励教师敢于挑自己的“刺”,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信念;反思是一种探究过程,“实践的反思把经验与理论的或哲学的探究结合起来了”,而这种探究是没有终结的,反思者坚信: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写教学反思,可以承前启后,扬长避短,挖掘教师个性智慧。我们习惯于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有时不妨珍视一下自己,在自己的经历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写一点教学反思,与心灵对话,做个主体的人,自己的经历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学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只要长期坚持,必定能逐渐把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六

上个月的8号,听了我区教育局长《一谈反思性教学》的专题辅导报告,印象深刻。冯局长用生动的事例、思辨的语言,辅以精致的课件,给与会者很大的启迪。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通过和老师交流以及翻阅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以后,我认为,教师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对教学工作的反思。

其实,反思自古有之。“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成于思毁于随”都是关于反思的至理名言。

当前,学校和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教学的实践明显加强:有的学校成立了反思教学研究会,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有的学校加强了年级组备课的研讨,强化了对二次备课和课后记、课后随想、课后札记的指导和检查;教师们也加强了对自身教学准备以及课后记的撰写。

然而,教师对反思还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

1、对反思的价值和作用,在认识上大多数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以应对检查为目的,而不是把反思当作自身专业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

2、教学反思大多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描述,或对教学结果的一种简单评价。不善于对描述教学情境中独特的细节,以及对这一细节的感受和体验,更是缺乏对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3、在反思时,比较习惯于对教学事件的空泛解说,不能很好地把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反思的视角比较单一,多数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比较忽视从学生或者施教者的角度去思考。课后记更多的是回溯式的记录。

5、教学反思的内容比较多地关注教师对“双基”的教学情况,几乎没有反思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对于学生的参与状态和数学思考反思时关注不够。

几点建议:

学校要营造宽松的反思环境,加强对教学反思的指导、激励和检查。可以请相关专家对教学反思的撰写进行指导,以学校成功的教学反思案例教会教师如何反思;也可以进一步改进备课方式,让优秀教师谈反思性备课的做法;还可以定期开展反思评比活动,对反思教学比较好的教师,反思材料撰写比较成功的教师给与表彰和奖励。同时,注意及时发现和纠正反思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被动迎合、不切实际的盲目求新要及时指出。

总之,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要有感而发,充分体现教师自己对教学实践的独特思考和个性见解。教师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需要留住精彩、记下败笔、捕获灵感,这是一笔财富,只要坚持,积少成多,必有所获!

期待着,反思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教师!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七

一个人要成长需要不断返思自己所经历的过程,一个教师要想在专业方面所建树也必须进行专业反思特别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后果为内容,通过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行为改善、水平提升,进而行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的目的。美国学者波斯纳说过:经验加上反思等于成长。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反思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上课前反思即对自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进行再次审视。预估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真实水平,问题的设置是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顺利解决。如果难度太大一定设计好辅助性小问题,达到降低难度,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上课中也要及时反思即课堂调控。课堂是瞬息万变的,预设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上一个环节结束了应该立刻进行反思,并据此来安排下一环节的教学行为,如果一味安排教学设计走流程,这样的课堂可能丧失千载难逢的生成机会,使课堂变得平淡无奇。

3、课后反思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也是大家用得最多的。课后再来进行通盘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联系,找到由于教师教学行为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以发挥的原因,并且要加以文字记录,最好是在教学设计中立即进行改正,为以后再教学相关内容准备好相应的素材。

总之,教师教学反思非一蹴而就之事,必须长期坚持。多做小反思,小改进。达到日益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八

任课老师更多地与培智生生活在一起,培智生也就更多地接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培智教师成长的自我反思。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例如:如果班主任老师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还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的低年级学生便随看随学,一样随地吐痰,随手乱抛纸屑。如果班主任老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论你怎样地劳神费力去管理学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俗话说:“己不正怎样正人”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表率绿灯作用。

美国心理缺陷学会在谈智力低下儿童所下的定义中指出:智力低下儿童除了智力机能明显低于平均以外,还必须存在适应行为方面的缺陷,即社会责任能力和独立性与年龄以及文化教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此感受颇深。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所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智力低下儿童缺乏的正是这一方面的能力。如果为了暂时的安全,而把他们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校园里、单元楼里,这种做法治标而不泽本,教育论文《培智教师成长的自我反思》。因为他们终究要走上社会,面对闪烁的红绿灯、繁华的大街小巷、拥挤的快餐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们能靠自己去逐一应付吗?而由于各种原因,极大多数智力低下儿童的家长又没有时间,精力或者不愿意带他们走进社区,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于是,开展智力低下儿童社区实践活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学校教育这一头。我们认为有必要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为以后顺利适应社区生活奠定基础。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总之,我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领敬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时刻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呵护自己的残缺花蕾,相信,特殊孩子们定会奏出动人心弦的特殊乐章!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九

圣人曰:吾日三省吾身。圣人之所以“圣”,与其善于反思关系甚密。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欲锻造自己成为教学好手,学会写好教学反思意义重大。

教师课前备课是教学预设,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会充斥课堂,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是高效还是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教师必须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做、想、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反思大量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积累典型的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留下丰富的资料;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及时思考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新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这种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课后若能及时记录下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不仅能够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不可缺少的资料。反之对于不理想的课堂,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或向学生征求各种意见,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矫正偏差,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2.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

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引向纵深,有利于教学相长。此外,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毕竟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许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地方。

3.反思部分学生的学习及进步情况。

学生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对所吸收的知识常常有他们独到的见解,甚至是一些新颖的“火花”。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时把学生的这些思维方式记录下来,学生有时候对问题的不同角度理解分析,往往优于教师预先设想到的课案,可以启发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过程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有利于构建“温和、轻快、自然”的课堂。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不妨在这个方面下点功夫,也许我们的老师会早日成为教学方面的一把好手。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

圣人曰:吾日三省吾身,写好教学反思有利教师成长。圣人之所以“圣”,与其善于反思关系甚密。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欲锻造自己成为教学好手,学会写好教学反思意义重大。

教师课前备课是教学预设,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会充斥课堂,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是高效还是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教师必须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做、想、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反思大量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积累典型的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留下丰富的资料;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有利教师成长》。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及时思考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新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这种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课后若能及时记录下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不仅能够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不可缺少的资料。反之对于不理想的课堂,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或向学生征求各种意见,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矫正偏差,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2.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

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引向纵深,有利于教学相长。此外,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毕竟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许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地方。

3.反思部分学生的学习及进步情况。

学生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对所吸收的知识常常有他们独到的见解,甚至是一些新颖的“火花”。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时把学生的这些思维方式记录下来,学生有时候对问题的不同角度理解分析,往往优于教师预先设想到的课案,可以启发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过程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有利于构建“温和、轻快、自然”的课堂。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不妨在这个方面下点功夫,也许我们的老师会早日成为教学方面的一把好手。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一

踏上工作岗位已是第五年,回顾自己成长,既有领导们和身边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也有自己的辛勤付出。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悟。

一、要谦虚地多看多问多学多做。

作为青年教师,要虚心地向其他教师们学习,学习的对象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带教老师,身边的其他老教师或是其他青年教师都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对象。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要多听课,不仅要听平时的家常课,也要多听一些优质的公开课,不仅要听校内老师们的课,也要走出校门多听区里市里的优质课。听的时候不仅要思考一堂课的长处,也要积极思考一堂课可以改进的地方,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听课。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向其他教师请教,不要让疑惑积累起来。对于学到的方式方法,我们要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实践看看,留下适合的方法。

二、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理论上的学习终究不是全部,我们需要的是实践,而实践完后,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材是否吃透了?知识点是否都准备完整了?这些知识点是否有必要一次全教下去?讲解的时候这个方法是否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句话的表述能否让学生听地更明白一些?今天这个管理的方法效果欠佳,应该再想个什么方法呢?今天这个事件处理和教育地很成功,这个成功的关键点是在哪里呢?当我们反思的越多越深刻越频繁,教育教学所达到的高度也就越高。善于反思,才会进步。另外,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平时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也可以为自己的科研工作留下鲜活的案例和素材。

三、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位哲学家说:“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来讲,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我们很年轻,学生们更容易也更喜欢和我们亲近,对于他们来说,年轻的老师们更有吸引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当然,只有年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种魅力可以是你的才艺,可以是你为人处世的态度,可以是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最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有爱心,既要批评他们,也要理解他们,既要严格要求他们,也要包容宽容他们。如果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了你、信服了你,那么我们说的话,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也会更愿意去改变他们自己。

四、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承担着很多繁重的任务,我们要勇敢地走下去。当工作压力增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恐惧、会烦恼、会急躁。但是,当有许多问题要去解决时,逃避是没有用的,当有许多工作要去完成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件一件地、有耐心地去把它们做好。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这些弱点也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弱点,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以上是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和体会,如有说的不当之处,还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二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扣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说法和论述,这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事实上,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事物的本质。

王元亨的“我和语文的那些成长”话题,给了我们语文教师很大的启迪,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把学生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健康向上的生命个体放在首位。

俗话说:“一日不学非人师,一日不省非人表。”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有学识,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而且还要具有反思的意识,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姜妍老师把市名师工作室的三年学习取名为“一路芳香一路歌”,回顾了工作室中20位老师的学习成长与反思,每位老师的反思都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录。在写教后录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同时,也可以案例、课例等形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切实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

周老师常说“敢于死在公开课上,才能赢得常态课!”周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及研究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她在“成长”的主题班会课上总结道“反思是我们教师优先的品质”、“人的成长要由自发到自觉”是啊,在学习与反思中,才能不断发展自我。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沟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自我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备课、师生互动、爱与责任、师生关系等。备课不是排练好的表演而是即兴的生命对话,基于学生本位的理解才能发现潜藏于学生心底的“诗意”,教师的爱不仅关乎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三

一、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感到困难。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感到困难的是应用题的教学。应用题是将学的计算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是这阶段年龄还小,对文字的理解力不足,对应用题所表达的实际情景没有现实体验。

二、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大部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普通对小孩溺爱,不让小孩受苦。当小孩遇到实际问题需要辅导时,祖父母由于知识水平低无法及时辅导,一些学生的作业常常应付了事。极少数学生不交作业。

三、学困生较多: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这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异常多,我接过三年级一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很多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即使演算也是随手在手边的书本上甚至是桌面上,这样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学习习惯需今后加以严格训练。

改善的措施: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提高学习信心。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使教学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多鼓励学得好的同学,不断评价好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多表扬有提高的学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学习信心树立了,成绩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减少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题目,平时要讲透,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做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题意。

第三,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平时加强口算与笔算训练,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是凭自我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能够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所以要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教学,上课要深入浅出,精讲多练,落实基础概念,基础知识,不能求快,求高要量力而行。要减少机械的、单调的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减少学生因错误地或片面地理解概念造成的失分。

第四,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评价,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多做一些与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

总之,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断评价经验与教训,不断讲究方法与艺术,相信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会取得提高。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四

《卡罗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悲痛欲绝时,身边的人真诚、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卡罗那的那份伤、那份痛以及大家对他的爱,十分感人的一文章,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时,我从“关爱”这个点出发,紧紧围绕“卡罗纳失去母亲的伤痛和他身边的人给予他默默的关爱”这一情感主线,通过“此时的卡罗那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励,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坚强。此时的卡罗纳除了需要安慰,更需要鼓励,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让他坚强。卡罗纳万分伤心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情景对比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痛失母亲的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此时此刻,孩子们感受到卡罗那的伤痛越深,才会更好感受到卡罗纳需要的关爱越重要。所以我在教学时,也注重哀伤基调的铺设。让学生“读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升华”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时间的把握不够,在感受伤心这环节用时过多,所以在感受关爱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前部分入情……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五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巨大作用。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于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家长既是老师、又是玩伴的教育方式――“亲子教育”正在被社会所认可。我园于03年11月被xx市教委认定为“xx市早期教育基地”,在一年多的亲子教育中,亲子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过程,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使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我们也在亲子教学实践中,体验到反思的重要性,使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

亲子教育反思一――亲子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应该是谁?

许多人认为,幼儿园教师带亲子班很容易,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孩子,亲子教育中也是孩子,只不过年龄小了一些,有家长跟随罢了,不就是变相组织了一次“家长开放活动”吗?于是在亲子活动中,许多教师多面对孩子,忽视家长,导致每次活动后,教师精疲力尽,家长盲目配合教师,幼儿活动被动。

亲子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到底应该是谁呢?让我们听听美国亲子早教倡导者thomasgordon的话:现代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儿童适应问题的发生。从亲子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也不难看出,亲子教育对象是家长。即: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孩子特有的言行、思维、情感方式,获得与孩子相处的特殊技能、技巧,让孩子喜欢亲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有效影响。在亲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改变了教育对象,更多的指导家长,让家长了解科学指导孩子活动的方法,以家长为主体,发挥家长的自主性,教师成为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亲子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活动目标。所以在亲子活动设计内容前,教师要熟悉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可爱宝宝班(1.5――2岁)进行活动时,教师总在抱怨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说,到处乱跑,很苦恼。我和她一起对活动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反思发现:教师所定活动目标不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1.5――2岁幼儿的言语发展中,只会说两字、三字的词语,不能达到整句话的完整表述,而且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并以跑来代替成人的走。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请幼儿坐在家长前,有意注意的时间长,目标过高,使活动脱离了幼儿。在指导教师进行反思的同时,帮助教师对亲子活动进行改进,使适宜的目标既高于孩子现实发展,又要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水平;既考虑儿童群体水平,又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同时改变幼儿静坐的状态,在亲子肢体互动中,让幼儿快乐的发展。

亲子活动还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向家长示范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还要在活动前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将家长中既好又实用的做法引入到亲子活动中,鼓励家长把其深入到家庭应用中。同时,亲子活动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家长的需求。例如:一些妈妈由于生完孩子后,体型难以收复,很是苦恼。我们从女性塑身美体角度向更多的妈妈们宣传一些塑身美食、塑身锻炼的好方法,深受妈妈们喜欢。有个妈妈向我们说:“没想到和孩子一起上亲子班,自己不但比以前更会教育孩子了,而且还比以前更漂亮了呢!”

亲子教育反思三――亲子活动的形式是否有利于互动。

亲子活动中的互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组织者之间的互动。父母对幼儿丰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亲子活动中家幼互动要亲切自然、方便易行。例如:亲子游戏――大鸟小鸟中,家长的大手扮大鸟,孩子的小手扮小鸟,大鸟小鸟一起飞,引导幼儿感知方位上下、前后。使父母在亲子游戏的互动中,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和行动的榜样。

家长和组织者之间的互动在亲子活动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理有效的运用家长宝贵的教育资源,使亲子活动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感谢家长的各种问题,在家长和教师的互动中,幼儿得到发展,家长和教师的育儿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亲子教育反思四――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语言。

自己身体部位时,我们采用小手爬的游戏形式,适当加入一些口头语。“毛毛虫呀,爬呀爬,爬到肚肚上,拍一拍,拍一拍;爬到屁屁上,拍一拍,拍一拍。”小幼儿在亲切、轻松、自然的游戏环境中,认识了自己的身体部位。

在指导家长中,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指导性。不要因为教师的指导语言不当而造成家长的包办代替。例如:在亲子活动移豆子时,教师为了鼓励孩子用勺子移豆,说:“谁的豆子移的快,小碗最先空,咱们比比赛!”于是,家长通过教师的话就把孩子移豆的动作快慢和最后的结果当成重点,导致手把手的包办代替现象出现了。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示范性,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并为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找到表扬孩子的位置和原因,不盲目表扬。此外,亲子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要给人一种凌驾于人的感觉。在发现家长出现一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时,要用家长乐于接受的语言提出建议。

亲子教师是亲子教育中的主体,同时又是幼儿、家长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新世纪的教师,就要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只有在亲子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反思,才能使专业素质得以提高,促进自身成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学反思篇十六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告诫学生要经常总结反思自己知识上、习惯上的不足。但是,我自己却很少审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因为反思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反思需要勇气。如果我们能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往往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有许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经常反思机会促进自我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

首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课堂上的精彩的课文导言、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中的突发事情的处理、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材料和教学事例等等,有些做法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之处,都能在以后的教学中锦上添花。

其次反思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找出失败之处并客观地分析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学生不积极、不配合。教师要在经常的反省中提高自己、发展学生,成就自我。

二、反思“班级学生”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变化了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和学生的练习等可以获得有关教学的一些反馈信息。教师将这些来反馈信息综合归纳后写入教学后记中,为后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也供今后备课和改进教学方法时参考。

教师要知道自己的教学的“成果”如何,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在一节课后,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领悟的精神、树立的人生价值、兴趣的发展、情感的熏陶等等,这些才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就”,这才能是你的教学成果。

三、反思“别人的课堂”

为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经常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或在对外培训学习中,将教、听、学中所反映出来或看到的经验、教训、体会整理记录下来。对于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一定大有裨益。“教然后知不足”!我们应该常跳出自己惯用的教学思路和狭隘经验的束缚,时常反省一下自己,及时记录反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把感性的体会上升到理论认识再去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通过“教后思教”,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自己的案例写好后,应把它放入一组同一篇课文的成功案例“群”中,进行对比,找出本篇课文的教学的多种可能性,那么自己的见识就会不断广阔。如我们六年级组组织教师对《匆匆》进行同课异构时,我们组有的教师抓住了语句训练为重点这一契机,让学生充分在语言文字中畅游一番,学生深深地领悟作者的语言魅力。有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仿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这些都是我的教学设计无法比拟的,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绿灯,不少教师面对“教学反思”不是不想为,而是不会为、不能为。面对这种现状,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的反思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指导或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反思能力,让每一位教师不但想反思,而且能反思、会反思;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教后反思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之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