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8:18:17 页码:13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实用10篇)
2023-11-11 08:18:17    小编:ZTFB

经历丰富的人一定会写好一份总结,因为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总结是一个复盘自己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招聘广告范文,供大家在招聘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一

2、课前大家查找了有关资料,对于天安门广场,(出示图片)你们了解多少?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学。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些词都能读准吗?(出示字词)。

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4、其他地方还有困难吗?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精读。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宽广、最壮观)。

3、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指名读。我们一起来。

4、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世界上最宽广、最壮丽的城市广场。

自由读2~3段,注意自学提示(出示)。

仔细读文,先找一找天安门广场上有哪几种典型建筑?用序号标出。

这些建筑在天安门广场的布局是怎样的?(找到根据,划下相关词语。)。

四、学习2、3节,了解天安门广场概况。

1、谁来做导游,老师友情提醒:首先为我们指点游览路线。(出示方位图)。

2、你真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就学着他的样子,互相说一说。

3、刚才我们是对着方位图进行了模拟演练,马上我们要真正步入天安门广场了,你对其中哪一建筑最感兴趣?待会儿做重点介绍。介绍可以与文中内容有所相同,也可进行补充,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目的只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抓紧时间准备,把这两段多读几遍。(播放课件)。

你真是个出色的小导游!听了你的介绍,我真想现在就飞到北京。

五、学习4、56节,感受其历史意义。

1、天安门广场闻名于世,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吗?你还知道天安门为什么令全国人民向往吗?(意为他是新中国的象征),哪一段告诉我们了?你来读一读。

2、是的,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让我们追溯历史,感受那庄严的历史时刻。

(播放课件。)。

3、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现在让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再现这辉煌的历史场景。(齐读)。

4、也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无比敬仰它,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一定会来到天安门,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以表达自己对它的挚爱之情。(播放课件)。

5、仔细读读课文的第5段,你能为刚才的场景配上解说词吗?

生:是啊,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每天与旭日一同升起的.仅仅是五星红旗吗?(我们的新中国就像初升的太阳,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再读这一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齐读)。

6、每逢节日,全国各族人民来到天安门广场就像扑进母亲的怀抱,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请用心读第六节,圈划出让你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壮美的词句,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讨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华灯齐放、礼花飞舞、一片辉煌、翩翩起舞、纵情歌唱、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沸腾。

是啊,多美的广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

你能把这种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壮美。

7、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觉得天安门是花的海洋,是歌的海洋,是人的海洋,是欢乐的海洋……让我们把这沸腾的景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再读第6段,能背的可以试着背一背。

六、课后,请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写导游词,要引人入胜。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二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学情分析: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理解课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面向的是五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一)、激趣导入:

(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短片)

揭题:26、开国大典(板书课题)(边指导书写“典”)

解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读文情况,扫除障碍:

(出示文中难读的字、词、句,练习朗读,从音准、停顿等方面指导正音。)

2、长文短读: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写了哪些场面?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会场情况”部分。

刚才咱们从课题已经知道课文写的是一次大典,一次隆重的典礼。请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是隆重的、盛大的典礼?人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1、四人小组交流。

2、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引导想象写话。

5、再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布置:

1、总结“隆重”,感悟人民群众的心情。

2、回归课题,再读课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书写生字及词语。

3、练习读熟全文。

六、教学评价设计

1、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出老师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水平。

2、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3、因我所教的学生是聋哑孩子,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较困难,所以要在让他们观看电影,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4、对于聋生自主学习还是较为困难。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开国大典。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充满光明。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四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一、复习导入。

引入: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五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xx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六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课时。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xx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教学重点: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小结:,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

开国大典。

大典前     会场。

大典中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  充满光明。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掌握11个生字,理解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抄写生字新词。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九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一、整体感知。

1、演示《》情景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

2、交流初步感受。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三、初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2、说说课文重点写了的哪几个场面?(开会、阅兵、游行、宣布开国、升旗鸣炮、宣读公告)。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

四、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引导学生观看资料片,体会人们听到主席的话后的激动心情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

2、“升”和“姑”(也说明了人们自豪、激动)。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描绘阅兵盛况的句子,要读出阅兵队伍的整齐、威武、雄伟、及群众情绪的热烈。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识记生字。

2、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3、组词练习:

协()檐()钮()泽()宣()。

胁()瞻()扭()择()喧()。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盛况。作者先介绍了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员,然后介绍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的情况。接着介绍了进行的情况,最后介绍了典礼后的情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伟大的历史意义。更增添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四、写课文梗概。

1、在小组内练习说说。

2、每组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说说。

3、动笔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4、教案点评:

课上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的资料;

2、学生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将自学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同时,通过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探究活动。

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编写“我爱中国”为主题的语文报。进行展示。

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篇十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__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