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49:39 页码:7
最新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精选9篇)
2023-11-10 20:49:39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规划和改进的促进。一个好的总结应当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连贯的思路。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的实例,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一

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

预设: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

6.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跳下来。()从()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小雨点儿看见大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大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预设:

(1)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学做小诗人。

导学:有位小诗人欣赏了雨后美景后,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1)出示:(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

(2)仿说句子。(出示雨后美景图提示学生说话。)。

8.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去哪儿?

9.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导读: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它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预设:

生1:谢谢你,雨点儿。

生2:谢谢你,雨点儿,你让我喝够了水。

生3:谢谢你,有了雨水我们才能生长,我们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4:我会说:“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5: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6: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上的灰尘,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7: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

四、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会更绿;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会更高;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会更红;雨点儿落在菜园里,菜会更绿……雨点儿除了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回家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二

《雨点儿》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优美,讲述了春雨过后大地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渗透水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述出一个美丽的画面。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面对的是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儿童,本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提供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刺激调动和协调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然太抽象了,但借助课件,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把小草发芽、果树开花、花更红、草更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使课文融入学生的心灵。教科书+多媒体的应用,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兴趣,点燃了情感,达到了效果,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彩、半”等12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过程:

一、关注儿化,读有情趣。

1.出示雨的象形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

2.想不想让“雨”读起来更可爱,小眼睛看好,老师要变魔术,你还认识吗?(出示:雨点儿)。

3.“雨点儿”是儿化音,听老师读,谁来试试?

4.小结: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趣,一个“儿”字能让事物变得更加惹人喜爱。再读读“雨点儿”。(板书课题:雨点儿)。

5.你看,雨点儿来啦!(出示大、小雨点儿卡片)大的雨点儿我们可以称呼它“大雨点儿”,小一些的雨点儿我们可以称呼它“小雨点儿”。

二、立足学情,读有侧重。

1.雨点儿想带我们一起去旅行,你们愿意吗?(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2.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画自然段。

3.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出示)彩半空问到方沒更绿出。

(1)这些生字有你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生认读自己认识的生字并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习这个字)。

(2)识字游戏:“小雨点飘走了”。

(1)生认读词语,师正音。

(2)认识新偏旁。

“彩”字的右边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新偏旁——三撇。

“空”字上半部分是要认识的第二个新偏旁——穴宝盖,仔细看看穴宝盖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偏旁特别像?(板书:宝盖、秃宝盖)。

这儿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大家区别它们: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是宝盖,住进八人穴宝盖。

“到”字右边是要认识的第三个新偏旁——立刀旁。

(3)跟着老师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新偏旁的名字。

(4)齐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采用梯度设计,从字到词,层层深入,为学生学习搭建有序的学习阶梯。在识字环节中,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立足儿童认知的现状,联系生活,主动识字,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让一位位“小老师”真正站立于“课堂中央”。)。

三、聚焦对话,读有策略。

1.全文有5个自然段,你标对了吗?雨点儿分别去了哪里呢?请5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交流并板书:

大雨点儿没有花没有草。

3.仔细比较他们要去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猜猜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去完全不同的地方?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雨点儿”是故事的主角,聚焦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两个角色,为学生搭建富有前瞻性的学习支架。学生通读课文后,对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主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炼主要内容,用追问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激起求知的欲望,提升课堂的张力,逐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谁来读读这句话?哪个词表示雨点数量很多?(数不清)“数不清”的“数”是一个多音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呢?(数学)。

(3)除了数不清的雨点儿,还有数不清的什么?(数不清的树叶、数不清的雪花、数不清的星星等。)。

(4)雨点儿从云彩里怎样下来?(飘落)“飘落”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你还见过飘落的什么?(飘落的雪花、飘落的树叶、飘落的花瓣等。)。

(5)闭上眼睛,想象这雨点儿飘落的美丽画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6)学习生字“从”。“从”是本课要学习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吗?这两个“人”在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师范写并讲解:左边的“人”比右边的稍窄一点,捺变成了点,右边的“人”撇要穿插在第二笔点的下方。生描写“从”。)。

练习说话: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

数不清的雪花儿,从……。

数不清的树叶儿,从……。

5.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出示: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这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他们要去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师生合作读他们的对话)。

(4)像刚才这样一人扮演一个角色进行对话,叫分角色朗读。除了对话内容,前面的这部分叫“旁白”,下面老师来读旁白。男生读大雨点儿的话,女生读小雨点儿的话,注意问句的语气,试着再读读这段对话。

(5)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大,读的时候声音响亮些,小雨点儿小,声音可以天真些,同桌分角色练习读。

(6)创设情境读:如果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离得距离很远,他们会怎么说话?如果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急着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又会怎么说话?再次练习读这段对话。

(7)如果你现在是雨点儿,你想要去有什么的地方?为什么?(设计意图:课堂中采用对比练读的方式一步步感知问句、陈述句的语气不同。虽是一年级学生,但他们依然能结合文本,运用想象,打开思维,不断实践,明白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选择不同,但滋润万物的结果是一致的。)。

6.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2)谁来读一读?这段共有几句话?

(4)在运用中理解“更”。如,太阳出来了,花儿的脸更红了。几年不见,她长得更高了。

(5)联系《比尾巴》区别多音字“长”。

(6)虽然他们选择去了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滋润了花草,给大地带来了变化,雨水冲洗过的一切显得那样生机勃勃。(生齐读第5自然段,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设计意图:朗读的指导需要精心、细致、扎实。从儿童出发,聚焦角色,联系旧知,展开想象,将课后习题教学与文本理解有机融合,在一次次朗读训练中感知逗号、句号的差异。学中有思,启迪智慧,催生出生机勃勃的语言力量,将言语实践落到实处。)。

四、自主識记,写有规律。

1.学习生字:问、有、半、你。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如儿歌记忆法:“口”字进“门”张嘴“问”。)。

3.指导书写:

(1)比较:“有”“半”的写法:两个字书写中都有一长横,长横的位置分别在两个字什么位置?“有”长横上方平又直,“半”长横下方稳稳托,“半”字的点、撇不要贴在竖和横的笔画上。

(2)指导“你”字的写法:这个生字中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起笔要稍重,拐弯处稍作停顿。

(3)指导“问”的写法。

4.做写字操,完成作业。

(1)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别样的旅行。这个故事是著名作家金波爷爷创作的,他还写过很多有趣的故事,课后我们可以找来读读。

(2)做《写字操》。

(3)完成课后生字描红、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4)师巡视,反馈评价。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四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问、秋、点、清”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培养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学文,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环境、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巩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等12个生字,会写“有”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1.复习课题。

课题是个儿化音,“雨”字读响亮,“点”字和“儿”字连在一起,发完“点”的音后舌头迅速向上卷。

二、趣味游戏,巩固字词。

指名上前读词,充当小老师带读。重点指导:多音字“数”、轻声词“云彩”、“到了”、“地方”

三、品读文本,积累语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数不清”的意思。

2.指导朗读:数不清的雨点儿。

3.说话练习:数不清的_______。(数不清的花朵、数不清的星星、数不清的雪花、数不清的树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有无尽的发现。

4.理解“飘落”。

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呀?赶快在第一自然段中继续寻找答案。

数不清的雨点儿纷纷离开了云彩妈妈,它们在空中轻轻地飘呀飘,落入大地的怀抱,这样的过程就叫“飘落”(课件:飘落)。

指导学生朗读“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5.说话练习:数不清的____从______飘落下来。

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雨点儿离开了云彩妈妈,它究竟要去哪里?

2.指名读二、三、四自然段。

3.指导书写“有”。横要写平、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写舒展;“月”的起笔竖在竖中线的左边。

4.师生分角色分句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男女生合作读。

6.配图片和音乐,教师引读,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雨水滋润大地的美景图,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注意停顿。

四、拓展延伸,歌唱儿歌。

1.听雨点儿对我们说的话。

2.儿歌《小雨沙沙》。

有花有草没花没草。

更红更绿红花绿草。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六

1.认识“彩、半”等12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1.出示雨的象形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

2.想不想让“雨”读起来更可爱,小眼睛看好,老师要变魔术,你还认识吗?(出示:雨点儿)。

3.“雨点儿”是儿化音,听老师读,谁来试试?

4.小结: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趣,一个“儿”字能让事物变得更加惹人喜爱。再读读“雨点儿”。(板书课题:雨点儿)。

5.你看,雨点儿来啦!(出示大、小雨点儿卡片)大的雨点儿我们可以称呼它“大雨点儿”,小一些的雨点儿我们可以称呼它“小雨点儿”。

1.雨点儿想带我们一起去旅行,你们愿意吗?(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2.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画自然段。

3.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出示)彩半空问到方沒更绿出。

(1)这些生字有你认识的吗?你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的?(生认读自己认识的生字并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习这个字)。

(2)识字游戏:“小雨点飘走了”。

(1)生认读词语,师正音。

(2)认识新偏旁。

“彩”字的右边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新偏旁——三撇。

“空”字上半部分是要认识的第二个新偏旁——穴宝盖,仔细看看穴宝盖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些偏旁特别像?(板书:宝盖、秃宝盖)。

这儿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大家区别它们: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是宝盖,住进八人穴宝盖。

“到”字右边是要认识的第三个新偏旁——立刀旁。

(3)跟着老师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新偏旁的名字。

(4)齐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采用梯度设计,从字到词,层层深入,为学生学习搭建有序的学习阶梯。在识字环节中,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立足儿童认知的现状,联系生活,主动识字,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让一位位“小老师”真正站立于“课堂中央”。)。

1.全文有5个自然段,你标对了吗?雨点儿分别去了哪里呢?请5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交流并板书:

大雨点儿没有花没有草。

3.仔细比较他们要去的地方,你有什么发现?猜猜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去完全不同的地方?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雨点儿”是故事的主角,聚焦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两个角色,为学生搭建富有前瞻性的学习支架。学生通读课文后,对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主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炼主要内容,用追问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激起求知的欲望,提升课堂的张力,逐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谁来读读这句话?哪个词表示雨点数量很多?(数不清)“数不清”的“数”是一个多音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呢?(数学)。

(3)除了数不清的雨点儿,还有数不清的什么?(数不清的树叶、数不清的雪花、数不清的星星等。)。

(4)雨点儿从云彩里怎样下来?(飘落)“飘落”是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你还见过飘落的什么?(飘落的雪花、飘落的树叶、飘落的花瓣等。)。

(5)闭上眼睛,想象这雨点儿飘落的美丽画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6)学习生字“从”。“从”是本课要学习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吗?这两个“人”在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师范写并讲解:左边的.“人”比右边的稍窄一点,捺变成了点,右边的“人”撇要穿插在第二笔点的下方。生描写“从”。)。

练习说话: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

数不清的雪花儿,从……。

数不清的树叶儿,从……。

5.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出示: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这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他们要去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师生合作读他们的对话)。

(4)像刚才这样一人扮演一个角色进行对话,叫分角色朗读。除了对话内容,前面的这部分叫“旁白”,下面老师来读旁白。男生读大雨点儿的话,女生读小雨点儿的话,注意问句的语气,试着再读读这段对话。

(5)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大,读的时候声音响亮些,小雨点儿小,声音可以天真些,同桌分角色练习读。

(6)创设情境读:如果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离得距离很远,他们会怎么说话?如果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急着要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又会怎么说话?再次练习读这段对话。

(7)如果你现在是雨点儿,你想要去有什么的地方?为什么?(设计意图:课堂中采用对比练读的方式一步步感知问句、陈述句的语气不同。虽是一年级学生,但他们依然能结合文本,运用想象,打开思维,不断实践,明白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选择不同,但滋润万物的结果是一致的。)。

6.学习第5自然段。

(1)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2)谁来读一读?这段共有几句话?

(4)在运用中理解“更”。如,太阳出来了,花儿的脸更红了。几年不见,她长得更高了。

(5)联系《比尾巴》区别多音字“长”。

(6)虽然他们选择去了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滋润了花草,给大地带来了变化,雨水冲洗过的一切显得那样生机勃勃。(生齐读第5自然段,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设计意图:朗读的指导需要精心、细致、扎实。从儿童出发,聚焦角色,联系旧知,展开想象,将课后习题教学与文本理解有机融合,在一次次朗读训练中感知逗号、句号的差异。学中有思,启迪智慧,催生出生机勃勃的语言力量,将言语实践落到实处。)。

1.学习生字:问、有、半、你。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如儿歌记忆法:“口”字进“门”张嘴“问”。)。

3.指导书写:

(1)比较:“有”“半”的写法:两个字书写中都有一长横,长横的位置分别在两个字什么位置?“有”长横上方平又直,“半”长横下方稳稳托,“半”字的点、撇不要贴在竖和横的笔画上。

(2)指导“你”字的写法:这个生字中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起笔要稍重,拐弯处稍作停顿。

(3)指导“问”的写法。

4.做写字操,完成作业。

(1)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别样的旅行。这个故事是著名作家金波爷爷创作的,他还写过很多有趣的故事,课后我们可以找来读读。

(2)做《写字操》。

(3)完成课后生字描红、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4)师巡视,反馈评价。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七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开头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八

一、揭示课题: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

2.揭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点。

3.老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检查学习生字:

1)结合学生回答学习生字。

2)学习剩余生字:指名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说说你准备怎么记这些生字?或你在哪儿看到过这些生字。后开火车读生字。

**数、清:数――多音字,第三声:数不清,第四声:数学。

课文说什么数不清?还有什么也是数不清的?

**彩:认识三撇儿,组词,小结:颜色很多,真好看。

**飘、落:飘――有风才会飘起来,组词。

还有什么会飘落下来。

**空:穴宝盖,换偏旁。

**问、答:有问题要张口问;竹字头加合。

*方:减一减记。

4)看生字:清、彩、飘、落,每个字都有一部分的读音跟这个字差不多,这样的字叫形声字,以后学生字时要好好观察。

4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说说你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中插图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理解: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云彩:什么时候的云彩是很美丽的?

雨点儿飘落下来又是怎么样的?

**句式练习:

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读一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不能照样子说一句话:小猴子从。

()从()。

4)朗读第一节。

2.想象说话:这么多雨点,他们在空中相遇,会说些什么呢?

3.大雨点、小雨点到底去做什么事了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

四、复习巩固:

1.卡片抽读生字。

2.生字藏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出示作业本题4,先指名读句子,再画一画并展示。

五、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方、半,笔顺是怎么样的?后指名说一说,齐书空。

2.再仔细观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哪几笔?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一个。

4.抄写剩余生字,并展示作业。

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篇九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本课内容浅显,情节性强,文章的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之点“、“顿歇之处”,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填充。本课的教学,就以第五小节为凭借,通过创设情境,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本课教学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强调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活动,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外化。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间的综合,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另外,在朗读方面,因为前面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诗歌、韵文,这样的童话还是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多时间、多形式、多层次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感受阅读的乐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