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文化内涵的班级班名和口号范本 班级名称及班级口号有寓意的(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5:58:14 页码:9
有文化内涵的班级班名和口号范本 班级名称及班级口号有寓意的(二篇)
2022-12-26 15:58:1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有文化内涵的班级班名和口号范本一

我汇报一下桐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桐溪小学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学校现有6个班级,220位学生,教职工13人。20__年3月批准为升格学校。我校被评为瑞安市校园文化建设首批先进单位,全校师生感到非常振奋,学校面貌从外到里都有明显的变化,我们觉得做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一、校园物质文化

我校校园布局合理,建筑物协调,处处做精品。教学楼打扮得崭新、漂亮,走廊富有文化内涵。一楼走廊古诗词,二楼走廊学生作品,每年更换一次。三楼走廊名人名言。楼梯间提醒牌,提示牌富有教育意义。校训、校风铜字闪闪发光,大气庄重。食堂、厕所、辅助用房、门台、宣传栏等也让人有美的感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我们的办学育人理念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我们有自己的校训、校风、校标、校刊、校服等,现在着手研究校歌、校园网站建设。我们认为在精神文化方面做得出色的地方:

1、校刊《溪流》,桐溪的溪,流水的流。虽然是黑白的,但意义非凡。它是师生展示才华的一个舞台,也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一个记录。如20__年我校在《瑞安日报》上发表信息报道6篇,在教育信息网上发表报道7篇,我们选择几篇在校刊上登一登,宣传学校,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每个学期结束时,作为一份假期礼物送给学生,深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与好评。

2、古诗文考级。共8级,1-4级、7-8级为背诵,5-6级为书面检测,聘请学校7位考官11、13周对学生进行考核。我们的做法是学校为每个学生订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一级为背诵1-20首,过关的学生在书上盖章(恭喜你!通过古诗文一级考核。考官签名:),每位过关的学生发给荣誉证书,学生热情高涨,效果很好。我们的目标是:桐溪小学毕业的学生都会背小学生古诗词70首。

3、读书柜进教室,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各教室有一只漂亮的书柜,让教室变得有文化气息,除学校每周三中午图书室正常开放外,推行各班级一次性到图书室借书20本,并登记,存教室图书柜,方便学生阅读,每月一号更新一次,学生每人出一本书到图书柜,资源共享。同时读书柜又是班级档案柜,把平时散落在讲台桌上的作业本等整理存放,使教室整洁有序,又有文化气息。

4、使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与主人翁意识。如: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教育,发流动红旗等全部由学生来完成,效果很好。去年秋,学校统一征订校服,衣服上要有一个学校校标,我们向学生征集,学生有许多创意想法,一是桐溪水库,二是教师爱心。我校一教师家属正好是做设计的,在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免费为我们设计一个校标,很有意义。

5、开展与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陶山镇小结对活动。派骨干教师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邀请他们来校作指导,学习他们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感受、分享他们学校强大的、浓厚的教研氛围,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如上学期到集云学校听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王炜老师的数学专题讲座,很有收获。上学期陶山镇小语、数各一位教师,本校一位数学教师,在桐溪小学共开出三节精彩的课,师生反映很好。

三、校园制度文化

我们认为在校园制度文化方面做得出色的地方:

1、班规。虽然说现在提倡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但基本的规章制度我们认为还是需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提炼了十字班规。听、说、读、写、看、坐、立、走、穿、备等十字。如“备”字,准备的备,原来我们做的很不够,下课了学生出去玩,上课了学生要上厕所,不让他去吧,不人道,让他去吧,影响课堂教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我们现在对“备”字作了规定:下课了,换书本,先入厕,再休息,文明游戏要牢记,听铃声,进课堂,安静坐正把课上。实施班规后,上课上厕所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对班规的推行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统一发一张班规给各班,各班根据本班实际进行修订,作为学生认可的班规,大家共同遵守,效果很好。

2、学生奖学金制度。每班一等奖1名50元,二等奖1名30元,三等奖1名20元,一个班100元,六个班一学期共600元,获奖学金学生要填写奖学金使用情况调查反馈表:如你在获得奖学金时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你的奖学金是如何使用的?家长签名等。金额不多,但效果好。一些家长说:“现在不仅是免费教育,表现好的还能拿奖学金,真好!”。奖学金制度的推出对学校的学风、班风、校风的建设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费的来源,教师每年出100元,我们的老师认为,能为学生、学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

以上是我校得一些做法,还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离老百姓对优质得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关于有文化内涵的班级班名和口号范本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礼貌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资料外,还包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佛教、道教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一样,似乎无从谈起。“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坚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我的文化特色,保护自我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应当从精神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构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仅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提高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资料,使之不断完善发展。

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些传统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也是我们要继承

发扬的。

其次,我们要从文化资料上弘扬传统文化。

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构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此刻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主动、进取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进取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虽不能全盘吸收,可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我们的资本和骄傲。

另外,我们要多从艺术形式上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此刻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方面。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随处可见的中国古典建筑、太极图纹、画像石、金石篆刻、蓝印花布、木刻插画、脸谱文化、民间剪纸、装饰纹案、书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贴合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渠道,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甚至能够说更是一种职责。仅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并进取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才是中国真正腾飞的时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