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文言文句式知识(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4:41:35 页码:8
2023年文言文句式知识(通用18篇)
2023-11-18 04:41:35    小编:ZTFB

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反思和修正总结,不断提升总结的质量和效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来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一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9、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0、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1、因泣下霑衿霑:同沾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13、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

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

2、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6、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7、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8、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9、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0、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1、太夫人已不幸古义:去世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12、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2)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7)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以状语武名词作动词,告诉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6)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武能网纺繳,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8)及卫律所将降者名词作动词,带领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皆为陛下所成就

(5)劾大不敬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二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三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例如: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例如: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例如: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四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三)。

古代官职称谓。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五

动词使动用法表述的意思是:主语使宾语发出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出现谓语动词表示的变化。

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

其中的“亡”是主语使宾语出现的状态,意思是“使郑国灭亡”。这句中的“亡”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后边跟了“郑”这个名词,成为使动用法。这些谓语动词只有用使动用法来理解,才符合原文的意思。

再看以下各例: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师》)(阙:使……减少)。

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

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再看以下各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使……受苦;劳:使……劳苦、疲劳;饿:使……饥饿;空乏:形使……资财缺乏。)。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破:使……破,撞破)。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饱。)。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其中加点的“王”本来是名词,它后边又带一个代词“之”作宾语,要按照一般的用法来解释和翻译就会出错,就有可能翻译成“先攻破秦进入咸阳的就王他”。这样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宾语怎样”,即使动用法才能符合全句的意思。王之,就是“使他为王”的意思。

再看以下各例: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师》)(封:使……成为边邑)。

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师》)(利:使……受益)。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六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七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 。 (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 [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省略介词“于”)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八

“……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b蒙后省/c对话省。

(2)省略谓语或省路动词。

(3)省路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如:天子为动。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语意去推断。如:帝感其诚。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九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

例:

(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在这两句中的里人、疾、入、被、摄、比、谒、舍、再、引咎这十个词语,它们分别应该注解为乡人、憎恨、把列入、遭到、传唤、等到、拜见、寒舍、两次、归过失于自己。这样,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有个极其)憎恨沈周的(同)乡人,把他(沈周)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之中),于是(沈周)遭到了传唤。

(2)等到(郡守从朝廷)返回,(他特意去)沈周的寒舍拜见,(在向沈周)拜了两拜(之后),(并把招他入画工之事)归过失于自己。周老师认为: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一大体现。

例: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在这两句中的,讽和出是词法中的使动用法,应该注解为对暗示和让离开不使居府中,既是省略句中的使令动词的兼语省,又是状语后置句中的介词省。其完整句式应该是:不使(殴阳公)居(于)府中。而第二句中的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其实是留者省之的定语后置句。它的变句完整式应该是:桂阳民(之)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还原成本句的话,应该是:桂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只有将这些词法和句法给全部落实下来,那么你的译文才能正确地体现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陈尧咨对转运使暗示让(欧阳公)离开,不要让(他)(在)江陵府里(再)留任。

(2)桂阳有(一些为)争抢船只而互相斗殴至死的民事,(这个)案件长久没有(得到)判决。周老师认为:文言语法,一丝不苟,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二大体现。

例: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对这两句话,我们除了要做到字词含义精确和语法知识精确之外,还要在翻译时,将上下文意自然疏通。但是,因为古文的表达简洁性,在翻成现代文时,我们还是要补入不少流畅的文字。在补充的文字上,必须加上刮号。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文的话,那么就应该是:

(1)(楚国)虞丘丞相把他(孙叔敖)推荐给楚庄王(的目的)是(想)用(他来)代替自己(啊)。

(2)楚庄王答应了他(孙叔敖的要求),(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楚国的)民众(就)全部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车位(座驾)。周老师认为:上下文意,一气贯达,应该是高考古文翻译的三大体现。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一

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被称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牢牢掌握这些句式的变化,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有很大帮助。

一、表陈述语气。

1.“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2.“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没有……”。

3.“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

4.“……所以……”,表示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或“……的方法(根据)”、“用来”等。

5.“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6.“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二、表判断语气。

1.“唯(顾、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2.“……之谓……”、“其……之谓也”、“其……之谓……”,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前面加语气副词“其”,翻译时可加上“大概……吧”,表商量、推测的语气。

3.“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三、表委婉推测语气。

1.“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

2.“其……乎”,译为“大概……吧”。

3.“无乃……乎”、“毋乃……乎”,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四、表疑问语气。

1.“如何”、“若何”、“奈何”,分别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2.“如……何”、“奈……何”、“若……何”,表示对事情不知该如何处置、对付,译为“对……怎么样”、“对……该怎么办呢”。

3.“何……为”、“何(奚)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4.“何以……耶”,译为“怎么能……呢”。

五、表反问语气。

1.“岂……哉(欤、乎、乎哉)”,译为“难道……吗”、“怎么……呢”。

2.“庸……乎”、“其庸……乎”,译为“难道……吗”、“哪里……呢”。

3.“况……乎”,译为“何况……呢”。

4.“其……乎”,译为“难道……吗”。

5.“何……哉”,译为“怎么……呢”。

6.“安得……也哉”,译为“怎么能够……呢”。

7.“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8.“况……欤”,译为“何况……呢”。

六、表感叹语气。

1.“何其”、“一何”,译为“多么”、“何等”。

2.“亦……哉”,译为“也……啊”。

七、表选择语气。

“与使……毋宁”、“与其……宁”、“与其……孰若”,译为“与其……不如……”。

八、表比较语气。

“……孰与……”、“……与……孰……”,译为“与……相比,谁……”。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二

3、耶娘妻子走相送

4、禾生陇亩无东西

1、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2、禾生陇亩无东西

3、危樯独夜舟

4、月涌大江流

5、凭轩涕泗流

危乎高哉

可以横绝峨眉巅

知安而不知危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邦有道,危言危行

入武关,秦兵绝其历

民贫则危乡轻家

佛印绝类弥勒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所守或匪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烹羊宰牛且为乐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河水清且涟猗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径须沽取对君酌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惟有饮者留其名

江水又东,径巫峡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后世之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主人何为言少钱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焚百家之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耶娘妻子走相送

王笑而不言

老翁逾墙走

将进酒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呼儿将出换美酒

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家住黄花入麦村,闲将稚子出柴门

信知生男恶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低眉信手续续弹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余固笑而不信也

公将战

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

将信将疑

固将愁苦而终穷

舍南舍北皆春水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舍相如广成传舍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退三舍避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家兄江南殁,舍弟塞北亡

括不可使将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老病有孤舟

老病有孤舟

哀鳏寡,恤孤独

子疾病

碧峰然孤起

君之病在肌肤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相如每朝时,常驻机构称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火尚足以明也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吾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1、使人听此凋朱颜

2、崖转石万壑雷

3、未休关西卒

4、侧身西望长咨嗟

5、夕避长蛇

6、或从十五北防河

7、猿猱欲度愁攀援

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1、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2、雄飞雌从绕(于)林间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三

鲣鸟又叫结巴鸟,是一种大型的热带海鸟,鲣鸟遍布于世界各个海域。它是少数日益增多的鸟类之一,从20世纪以来,很可能已经增加一倍以上。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人类减少捕杀这种海鸟;直到十九世纪末,鲣鸟曾经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由于鲣鸟居住的地方非常拥挤,要在这么纷乱的鲣鸟群栖区维持秩序,避免成双成对的鲣鸟发生纠纷,防止失散,于是导致极其复杂的炫耀行为。典型的求偶方式是:雄鸟与雌鸟面对面双翼展开,然后不停地摇头,用喙互相对擦,而且和许多其它种类的鸟一样,喜欢遵循仪式,彼此用喙理毛。最后,在“双宿双飞”之前,两只鸟一起昂首,喙指向天空,发出打鼾的声音。

蓝足鲣鸟的分布区由热带美洲伸延到加拉巴哥群岛。从外表看来,褐色羽毛使它酷似其它种类未成长的鲣鸟,不过由它两只鲜明的蓝足很容易加以辨认。蓝足鲣鸟虽然与其它鲣鸟一样都在地上栖居,但也有一部分在树上营巢。寒冷地带的雌鸟必须为幼鸟保暖;同样地,热带地区的雌鸟就得为幼鸟遮荫,避免日晒。

鲣鸟中有一个种类的鲣鸟长着一双蓝色的脚蹼,这种蓝脚鲣鸟分布在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到秘鲁北面的太平洋地区。

蓝脚鲣鸟不仅脚的颜色奇特,它的孵卵方式更有趣。他们不是像其他鸟儿那样用身体来孵卵,而是用它们那对漂亮的大大的脚蹼护住卵,保持温度,直到孵化出幼雏。

蓝脚鲣鸟捕鱼的本领非常高。它们在水面30米高的地方飞行,一旦发现爱吃的鱼,就收拢双翅,头朝下,像一颗流星溅入湛蓝的大海。入水时产生的巨大声响,能把水面以下1.5米处左右游动的鱼震晕,这时鲣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水里,用双翅和带有蹼的脚拨水,在水中快速游动觅食。鲣鸟一咬住鱼,便在水下把鱼吞入腹中,然后浮出水面。为了抗击强大的冲击力,蓝脚鲣鸟的头变得非常坚硬。

鲣鸟不怕人,所以很容易被人抓住,还因此得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笨鸟。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四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2.“为”“为……所”表被动。

3.“受”“受......于”表被动。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五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古:大腿。今:屁股。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古:多少。今: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核舟记》)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古:这样却。今: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处同上)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古:浅陋。今: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出处同上)(1)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2)加。古:虚夸,以少报多。今: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出处同上)古:案件。今: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黄生借书说》)古:值得珍惜。今: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古: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处同上)古:眼泪。今:鼻涕(古用“泗”)。

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出处同上)古:遗憾。今: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1)若。古:你。今:像。(2)毒。古:怨恨。今: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出处同上)古:困苦不堪。今:疾病。

42.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六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七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不去赴任。今: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特地征召。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文言文句式知识篇十八

对很多学生来说,语文是成绩提升速度最慢的学科,同时也是学起来最为复杂的学科。语文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如果没有掌握好知识点,很容易就会遗漏知识,从而导致扣分。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2020中考语文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判断句。

“……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b蒙后省/c对话省。

(2)省略谓语或省路动词。

(3)省路宾语。

(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如:天子为动。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语意去推断。如:帝感其诚。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a.“……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b.“......,......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c.“......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d.“......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e.省略“者”、“也”的句子,有时也有者也均不用的句子。

如: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

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

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

“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4)采用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

“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

“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二、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为”字句。

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

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为……所……”“为所”句。

如: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

如:

“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

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三、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余闻()而愈悲。这几句()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

林尽()水源。

口技人坐()屏障中。

这几句()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四、倒装句。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美矣哉,我少年中国。

甚矣哉,为欺也!

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谓语提前的句子,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

且焉置土石?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如:

城中皆不知觉。

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是”等作标志。

如: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定语后置句。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4)状语后置句。

状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

屠惧,投之(以骨)。……用骨投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尉首祭祀。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大事托付给臣。

战(于长勺)。……在长勺战。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危难之间奉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