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26:39 页码:13
最新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大全11篇)
2023-11-18 09:26:39    小编:ZTFB

考虑到各种限制因素,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灵活的解决方案。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地结合一些图表和数据,更好地呈现问题和解决方案。语文是我们与人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怎样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语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一

故事一: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常怀感恩之心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故事二: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故事三: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故事四:

徐本禹从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他能知恩必报。他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最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到贫穷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故事五:

垂垂暮年的康熙回顾他自己的光辉岁月,不由得慨然感叹:如果没有鳌拜、吴三桂、葛尔丹等人,自己就不能成就这番辉煌业绩。他举杯向那些已经被消灭了的敌人敬酒,并大喊:“来世再与我为敌吧!”无须去考究细节的真实,康熙是千古一帝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感慨发人深思。如果可以假设,没有那些内忧外患,康熙将是一个平庸的太平皇帝,从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故事六:

1947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看望王维克老师。全国解放后,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几次亲自到王维克先生在北京的寓所去探望,并邀请王老师到科学院工作。1980年,华罗庚又专程回故乡看望陈涉师母。当陈涉师母把一本新版的王维克先生的重要译注但丁《神曲》签上自己的名字赠给华罗庚时,华罗庚紧紧地握着师母的手,十分动情地说:“谢谢!谢谢!这是王老师的心血啊!”

故事七: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故事八:

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二

刘德华曾在“华仔天地”的个人日记上撰文《感谢世上每一位老师,请加油》,回忆自己生命中的老师,并说:“没有老师,不会有模范生;没有老师,不会有今日的刘德华。”同日,他在香港举行新碟《声音》签名会时,还自爆曾被老师误会是黑社会分子,被反黑组警员召见。

华仔表示,自己小时候不是一个好学生,也不大会体谅老师。他在文中第一个感谢“女王的教室香港版”--可立中学的训导主任蔡邓燕华,并指蔡太像日本电视剧《女王的教室》中的魔鬼老师一样可怕。过往华仔曾犯错,被蔡太罚“记大过”及“见家长”,害得他被母亲打了十八下。华仔说今天回想起,“心里的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激”.而他在签名会时自爆曾被老师误会是黑社会分子,被反黑组警员召见。原来那时华仔与六个男同学一起合称“七剑侠”,专门保护女同学,结果被人误会是坏学生。不过,华仔在文中称,如果没有被蔡太重罚自己,他就够胆继续逃学,无心向学,甚至变成坏学生。

华仔也感谢了当年的地理及话剧老师杜国威(香港知名舞台及电影编剧),“假如没有你,或者我今天不会这么热爱演艺事业。”同时被感谢的还有当年可立中学的班主任misswan以及后来无线训练班的导师。一张新歌《模范生》的e-card也由华仔送给天下师长。据悉,最近刘德华已主动联络以前教过他的老师,令老师很惊讶。

华仔倡导尊师重教的日记发表后,已有歌迷随后留言。有歌迷称,华仔新歌《模范生》写出了老师的辛酸和无奈,也写出他们为教育下一代毫不为己的付出。“我还是比较喜欢以前老师跟学生的那种关系,该罚时罚,该鼓励时鼓励。”也有歌迷参与探讨时下的师生关系。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三

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四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五

在北海道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若是金秋时节来这里旅游,你随处可以看到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令人好奇的是,采摘完毕之后,—些熟透的柿子并没有被摘下来,仍旧留在树上,构成—道特别的风景线。有些游人在经过这里时,总不免停下车子向着果农发出这样的疑问,又红又大的柿子,不摘岂不可惜?“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果农们会这样告诉你。

这也有点太傻了,拿柿子喂喜鹊,缺心眼子啊!十有八九的人会这么认为。

这时,车上的导游给大家讲了这样—个故事。喜鹊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栖息地,冬雪飘飞的时候,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年冬天,天特别冷,—连下了很多天的雪,—夜之间就有几百只喜鹊被冻死,它们找不到食物。第二年春天,柿子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在这时,—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可恶的毛虫就把它们吃了个精光。到了秋天,这些果农没有收获到—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些柿子,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喜鹊过冬,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年柿子的.丰收。

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线生机与希望。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六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七

弗来明是一个清苦的苏格兰农民,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高呼救命,于是放下农具跑去,看到一个小男孩掉到粪池里了,于是弗来明把他就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出现在农夫家门口,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小男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就了我孩子的命,弗来明说:我不能因为就了你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走出了门口,绅士说:这是你的孩子吗?农夫很骄傲的回答:是的,绅士说:让我们来个协议吧,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和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另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来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林西尼发明者,在1944年授封骑士爵位,并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结核,谁救活了他?盘林西尼。那绅士是谁呢?上议员邱吉尔。他儿子是谁?英国政治家邱吉尔爵士。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八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忽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涯。1961年国度艰苦时代,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吩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跟子女。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匆忙起身上前,破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召唤:“叶老师!”,而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名人尊师的故事三:彭德怀穿便服会面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国民解放军30周年事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燕服,筹备接见北京市局部中小学先生代表。工作职员提示他说:“彭总,你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现在有些人受旧思维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老师,咱们应转变这种不良风尚。”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始终很尊重。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探访寿先生。19至19,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常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本人在异国的学习情形。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创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光专程看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去世后,他持续撰文两篇留念。

只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念着曾教导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牢牢握住严格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讯问了教师们的身材状态、工作和生活情况。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屡次到病院看望。1995年,当得悉老师沈教授逝世的新闻,心情非常悲哀,立即请沈传授的妹妹传达他对老师支属的亲热慰劳。同道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可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会他的老师顾教学及师母。

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九

弗来明是一个清苦的苏格兰农民,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高呼救命,于是放下农具跑去,看到一个小男孩掉到粪池里了,于是弗来明把他就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出现在农夫家门口,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小男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就了我孩子的命,弗来明说:我不能因为就了你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走出了门口,绅士说:这是你的孩子吗?农夫很骄傲的回答:是的,绅士说:让我们来个协议吧,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和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另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来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林西尼发明者,在1944年授封骑士爵位,并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结核,谁救活了他?盘林西尼。那绅士是谁呢?上议员邱吉尔。他儿子是谁?英国政治家邱吉尔爵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十

1936年1月27日,母亲在美国亚柏尔大学医院生下了我。本来,母亲王隽英当时只是陪父亲丁观海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没想到我提早来到人间。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凡是在美国国土上出生的婴儿,不论他父母的种族、国籍,都能自动取得美国国籍,所以我也不例外。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母亲当时刚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的,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父亲的家族在山东日照市涛雒镇,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我的祖父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母亲则是那个时代极为少见的女知识分子。母亲与父亲青梅竹马,两人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可谓志同道合、比翼齐飞。

生下我两个月后,父母就带着我回到中国,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效力。没想到,“七七事变”爆发,他们就带着我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从青岛到南京,又到安徽芜湖,再到上海、武汉,最后到达重庆,父亲联系到重庆大学的工作,母亲也受聘于西南教育学院,全家终于安顿下来。

在迁徙与不安中,我长到了7岁,进入重庆的一所小学就读。由于当时战火弥漫,我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一天上学,空袭的警报就响了,当天的学习就这样“流产”了。后来的学习也时断时续,一个月上不了几天课。父母决定让我待在家里,他们自己来教我。白天,父母在大学里教书,就让我在家复习功课、做作业;晚上回家后,他们检查我的作业,然后教我新的功课。

母亲是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她很善于把握我的心理,可以说,我小学所受的教育,多半来自于母亲。虽然她教给我知识,但是从不要求我去考100分,因为她明白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干年以后,有人问起我对战争的感想,我总是风趣地说:“它的好处是,我可以不必上学了。”抗战胜利后,我们一家回到青岛,父亲把我送到德国修女办的一所非常严格的天主教学校上课。因为此前我从没受过正规教育,所以我的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非常感激的是,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责怪我,反而常常带我去听京剧、看电影。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我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惜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没有看到我的成功。父亲很高兴地参加了我的诺贝尔奖受奖典礼。那是1976年10月21日,我在纽约的机场给父亲打长途电话,告诉他获奖的消息,还提出让他和我一同前往瑞典。父亲在电话里激动不已,却推托说:“得花不少的旅费,我就不去了吧。”我立即劝道:“旅费由我来解决,只要您能去,我就高兴了。”父亲终于答应了。我知道,搞科研的人,该多么向往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啊!

总之,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引进了科学的大门。

感恩报德的名人故事篇十一

例子一: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常怀感恩之心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例子二: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例子三:革命战争年代,在江西瑞金,红军为当地百姓挖出了可取甘泉的井,群众写下了“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的标语以感恩,那口井也被称为“红军井”。

例子四:徐本禹从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他能知恩必报。他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最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到贫穷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例子五:垂垂暮年的康熙回顾他自己的光辉岁月,不由得慨然感叹:如果没有鳌拜、吴三桂、葛尔丹等人,自己就不能成就这番辉煌业绩。他举杯向那些已经被消灭了的敌人敬酒,并大喊:“来世再与我为敌吧!”无须去考究细节的真实,康熙是千古一帝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感慨发人深思。如果可以假设,没有那些内忧外患,康熙将是一个平庸的太平皇帝,从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例子六:1947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看望王维克老师。全国解放后,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几次亲自到王维克先生在北京的寓所去探望,并邀请王老师到科学院工作。1980年,华罗庚又专程回故乡看望陈涉师母。当陈涉师母把一本新版的王维克先生的重要译注但丁《神曲》签上自己的名字赠给华罗庚时,华罗庚紧紧地握着师母的手,十分动情地说:“谢谢!谢谢!这是王老师的心血啊!”

例子七: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例子八: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