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8:02:46 页码:13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汇总11篇)
2023-11-18 08:02:46    小编:ZTFB

邻居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他们的互助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一

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8、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2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3、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2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5、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2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三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我的故乡就在长城的外面。

因为这样一条横亘在中国北方的城墙,我的故乡被成为“塞外”,过了“古北口”,就被称为“口外”。这里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茫茫沃野,这里成了金戈铁马纵横地。因为这样一条绵延万里的长城,阻断了胡马度-阴-山的春秋梦,也燃起了这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英雄们对一川烟雨,十里荷花的欲|望之火。巍巍的长城,你历尽沧桑,任人评说。

你迤逦于崇山峻岭之中,遍览历史风云变幻。你身浴战火硝烟,见证几多生死,几多兴衰。你看见秦时明月隐没于大泽乡的呐喊声中,你看见汉时雄关坍塌于大唐的华彩诗篇里,你目睹了唐宗宋祖的赫赫伟业,你曾沉醉于“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你也曾被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惹得热泪长流…巍巍的长城啊,你是一位清醒的历史老人,你是一位沉默的智慧学者。

追寻着你雄伟的身影,抚摸高耸的烽火台,感受那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的峥嵘岁月,就了解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在北戴河,看那“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浩浩汤汤;在那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的叹息中追忆那越千年的往事;流连于老龙头,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端,赋诗一首“一头扎进渤海湾,携起长城入云端。踏浪不减英雄色*,观海才知疆域宽。离亭隐没烟波里,风帆往来碧水间。颦鼓狼烟成追忆,拾片贝壳水连天”。

在那茫茫戈壁滩,领略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于壮观,思绪与那悠悠古道,缕缕长烟一道跨越楼兰古堡,用精美的夜光杯,注满一杯殷红的葡萄美酒,和那“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将军,共唱一曲陽关三叠。

沿峭壁攀援,抚读那快快印记着千年风雨的残砖碎石,耳畔有强劲的山风飒飒而过,墙头上的枯草瑟瑟发抖,那些风化了的碎石不时顺着峭壁坠落山谷,发出沉重的历史回声。精疲力竭之后,就和这些历史的记忆融为一体,看历史在山谷中搭梯,在峭壁上筑墙。看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杰作被岁月一点点侵蚀,风化,灰飞烟灭。不禁悲从心生,感慨系之矣。

登上高高的烽火台,遥望茫茫群山,看长城长蛇般游走于山峰峡谷,蜿蜒于云海莽林,我在想:这条长城果真能割断这绵延不断的燕山山脉吗?果真能将一块相连的土地一分为二吗?那些被称为“胡虏”的武士,只能在-阴-山脚下驱马追风,弯弓射月吗?在草原大漠游弋的牧民最终还是马踏中原,用那支短短的马鞭搅碎了二十四桥下,波心荡漾的一弯冷月。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万里长城的大部分已经成了堆堆废墟,沉默于连天的荒草之中。那些浸透了先人鲜血的青砖块石,成了山民们筑墙搭屋的材料。历史似乎在与人们开着残酷的玩笑,今天的丰功伟绩,明天就成为累累黄土,一文不值。岁月也似乎在告诉人们,没有永垂不朽,一切都会随风而逝,成为昨天的记忆。

说到长城,自然就会想到那个伟大的创造者秦始皇,但他的面前永远会站着一个孟姜女。一个在建立,一个去哭倒;一个是权力,一个是民意。长城成了一个矛盾体,在不断倒塌与修建之间永恒。

长城成了一个标志,一种现象,一种象征。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

唐代: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劝学诗》。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五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1、《读韩杜集》。

唐・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12、《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六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赏析】。

于谦,这个中国历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无意为诗,而又成为卓然自立的诗人,这与他的勤奋读书不无关系。这首七律从多方面写出了读书的乐趣。

吟咏读书的诗作,在古典文学中每见。但若借助于联想,自然流露真情,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和美感,给人以启迪和鼓舞,这就需要诗人另辟蹊径。善读书者对书总有缘分,诗的首联就从这里落笔。但诗人写法奇特,他不是借助于铺排和渲染,而是把书卷比作“多情”的故交。“晨昏忧乐每相亲”,一个“每”字,极力写出与书须臾不可离的深厚缘分,朝朝夕夕,寝食起卧,相伴相随,忧乐与共。那怕是:赋诗畅饮,弹琴论政,对床夜话,倾吐真情,总是如此。这里以“多情”与“相亲”,赋予书卷人格化,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笔势活泼而多趣,把诗题具体、形象化了。

中间两联,具体铺叙与“书卷”“相亲”。诗人感受奇特,与一般人习常的体会和感受不同,而是向深处挖掘,从思想、精神诸方面,进行艺术概括,赋予新意。先用夸张的手法以一眼“直下”三千字,说读书速度之快,兴趣之浓。以胸中无尘,形容诗人全副心神沉入书海,以此淘滤心志,净化灵魂,道出了诗人书山攀登中的深切体会,非个中人难以道此。这是诗人胸襟的袒露。诗人常称:“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冰霜历尽心不移”(《北风吹》)。这种人格的追求,正是古代文化长期涵养的结果。在表达方式上,诗人极力避开抽象的概括,采用形象描述的手法,给读者展示出一幅高度浓缩的画面,令人咀嚼玩味。“活水”句化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诗意,对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境界,作了生动描述。这里前后两句,互为因果,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读书,才能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而光景日新的境界,只属于那些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有志之士。诗人笔下的“书卷”,犹如汩汩“活水源流”,喷涌不止,翻滚不息,随处流淌,任你汲取,给人力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诗人笔下的“书卷”,又犹如轻拂的东风,使花红柳绿,风景日新。这两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诗句,丰富了诗的内涵。

末联笔势轻转,对“金鞍玉勒寻芳客”者,微加嘲讽。在他看来,服饰华贵的纨袴公子,衣冠楚楚,内心空虚,整日寻花问柳,留连光景,无所事事,哪能领略诗人书房情趣。反衬出诗人求知欲望的强烈,与首句的“相亲”遥相呼应。

本作由“观书”而生发,但诗人笔势并未停留在手不释卷、废寝忘餐之类的泛泛叙述上。而是纵横诗笔,发挥奇想,巧妙运用比喻、拟人诸手法,将自己与书卷“相亲”之情缕缕道出,真实地记述了其读书过程中的种种心态,写来激情微露,形神俱出,使抽象的内在感情具体化,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七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dd歌德。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d孔子。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d孔子。

5、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6、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7、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8、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鹤《闲居书事》)。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1、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1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dd屈原。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dd李苦禅。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d孔子。

1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dd莎士比亚。

16、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17、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18、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dd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d杜甫。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d孔子。

2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2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刘岩《杂诗》)。

2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2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28、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2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3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3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32、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清彭兆荪《读书》)。

33、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d韩愈。

35、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d陈寿《三国志》。

3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dd高尔基。

3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法式善《读书》)。

3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d孔子。

40、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4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3、书虫将自我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4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宋应星《怜愚诗》)。

45、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46、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dd丘特。

47、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48、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4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dd普希金。

50、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51、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52、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dd弥尔顿。

53、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5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55、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5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5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dd孔子。

5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5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60、要多读书,但不好读太多的书。

61、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62、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6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6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dd朱熹。

6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6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dd别林斯基。

67、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6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70、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九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清明。

清·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索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薛秀才。

唐·皇甫冉。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郄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越恒《劝学文》。

4、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

5、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漫读书。——《客舍喜郑三见寄》唐·刘长卿。

8、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唐·卢纶。

9、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答侯少府》唐·高适。

10、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唐·李益。

1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杂曲歌辞·缓歌行》唐·李颀。

12、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唐·高适。

13、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唐·王缙。

1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慎虚。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十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4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____诗经.卫风.淇奥。

44、不是虚心岂得贤____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4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____唐.杜荀鹤。

5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____晋.傅玄杂诗。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通用篇十一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6、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6、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7、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8、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9、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2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