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7:46:45 页码:12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模板13篇)
2023-11-23 07:46:45    小编:ZTFB

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学名家作品,大家快来一起品味吧!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一

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

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

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

男儿须读五车书。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

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二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1、明·于谦《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2、唐·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三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四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3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____于鹄《题邻居》。

4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____诗经.卫风.淇奥。

44、不是虚心岂得贤____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4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____唐.杜荀鹤。

5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____晋.傅玄杂诗。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五

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8、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1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2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3、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2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5、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2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六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七

乙亥二月月几望,捧檄延州度千嶂。马头忽现嘉岭山,大字摹崖屹相向。

怪螭蟠屈瘦蛟舞,乃是龙图老子之笔仗。闻道当年帅此邦,屡蹑巉岩寄幽旷。

手持蠹简揖山灵,一种清虚恍来贶。我览公书心已钦,我思公迹神逾王。

初为运转副夏竦,继以曹郎扼边障。罢榷招流亡,营田省输饟。

坚壁老敌师,焚书斥贼妄。一十二砦唇齿联,万八千军虎貔壮。

威名不屑淮阴韩,盛德应同丞相亮。坐使西人破胆惊,却马回戈不敢抗。

岂知公余示整暇,啸歌更踞兹山上。方悟胸中数万兵,都由五千拄腹撑肠相酝酿。

我来登山寻旧迹,岂有遗民足咨访。山前闻清钟,山后发樵唱。

摘星无复矗,危楼古井空余白云漾。嗟哉九京安可作,仰止高山意怊怅。

他年青鞋布袜游圭峰,定从雾阁云窗觏真相。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八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1、《读韩杜集》。

唐・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12、《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九

3、远方的信得到了突如其来的喜悦。

4、图书馆火灾的性质(单词燃烧)。

5、老鼠进入书柜阅读;宽松的;里面的食物。

6、一本圣典会看到古老的因循守旧。

7、玉皇大帝书法的衰落背叛了天庭。

8、独眼巨人阅读侧;斜视;一目了然。

9、扇下的故事,谈论微风;使讽刺的话。

10、两位学者权衡了文件中的文字。

11、蒋维偷了书,却忘了掉入陷阱。

12、在剧院的入口处,那本大书与剧本正对着。

13、说话评书长疮难开;很难打开,坏的嘴。

14、资料室里到处都是失落(书);丢失(一本书)。

15、在肚脐里有一个装满圣经的图书馆。

16、医生让老师走错了门;错误的人。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十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外出归来的人们在回家的路上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

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朋友;漂在水上落花,可以启发我的思绪灵感,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有趣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鸟语花香伴着书香,真的是读书让人沉醉。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十一

《阿宝》蒲松龄有:“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名言》。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是画家郑板桥的名句。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童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明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十二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是位的理学家。他认为诗歌是“感于物而动,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因此,他的诗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带有很强的警策性、劝诫性的理趣特征,但又不堕理障,富于情趣。《劝学》便是一首感慨光阴易逝,劝诫青少年不虚度年华,奋发进取的作品。

前两句直接点明题旨,突出了“劝”的内涵。“少年易老学难成”是从光阴荏苒、易逝的角度来“劝学”。“少年易老”是指少年郎的韶华转瞬即逝,错过了宝贵时光就很难成才了。诗中的“老”字带有夸张的成分,突出了光阴易逝的特征。“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从珍惜光阴的角度来“劝学”。“一寸光阴”是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从可感可触的体察、认识中来理解光阴的重要性。这两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珍惜光阴的重要意义。

后两句则改直接劝诫为间接劝诫。诗人选取了两个富于典型意义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了光阴的迅捷、易逝,渲染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意义。未觉句是用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秋声”语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指黯淡、萧条、凄凉的景色和悲愁的情绪。春梦未觉而秋声已到,阶前已是一种秋风飒飒,树叶飘零,“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索景象。作者以“秋声”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光阴蹉跎的后果,从反面间接地启示人们:光阴易逝,蹉跎日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诗前两句明理,理寓于情,后两句抒情,情寓于景。在情、景、理的交融中,情愈显,理愈彰,情致蕴藉,理趣盎然。诗中巧用比喻,形象飞动,颇为高致。

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范本篇十三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9: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2: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1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战国)庄周。

14: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15: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19: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3: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8: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普希金。

3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1: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5: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7: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3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9: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40: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4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2: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43: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4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4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9: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50: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5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53: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54: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5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5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5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8: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名人名言)。

59: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60: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6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63: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64: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65: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6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6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69: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70: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