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3:49:44 页码:7
最新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通用15篇)
2023-11-11 03:49:44    小编:ZTFB

教案中应该包含充分的练习和巩固环节,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编写教案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符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好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一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了解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愿望;理解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难忘。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继续带着大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瞧,我们来到了风光秀丽的云南。(播放录象)。

2、同学们,那里的傣族人民正在举行热闹的泼水节呢!师板书泼水节。

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师补充。

3、今天傣族人民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泼水节,(边说边板书难忘的)这是为什么呢?快打开课文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提出要求:借助贝壳的生字把课文读流利,划出词语、段落。

2、检查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同桌互读、齐读。

3、校对段落:把你最喜欢或认为最难读的段落再读一读。指名分段读。

4、读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写什么呢?

三、写字。

左右结构的六个字柏、泼、特、敬、鲜、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研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火红火红不仅是讲凤凰花开得鲜艳、有生气,还有感情色彩,它同后面讲的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是一致的。因此要重点理解这个词。)。

小结:火红火红写出凤凰花开得非常鲜艳旺盛,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点明了泼水节到来的时间。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凤凰花开的时间吗?(农历四月中旬,一般为清明节后十天左右,傣族的凤凰花开,泼水节就到了。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进行拜佛、赛龙舟、跳孔雀舞等活动,连续欢庆三天,非常隆重热闹。)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今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讨论。(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第4句写人们热情欢呼。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要按句子的顺序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小结:周总理穿傣族的衣服、弹傣族人的乐器、跳傣族人的舞蹈,真是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走在了一起。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会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3)这段话共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开始,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高采烈,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二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三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衣服,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一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二、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读讲课文要图文对照,以读带讲,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朗读训练时,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重现画面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深入情境,以情带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8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3-8自然段,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观察图画;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能感悟出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因为是和周总理一起过的。)是啊!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边读第3自然段边想。

2、指名回答。(用自己的话说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3、指导朗读。抓住敲、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引导学生读出热闹,激动的场面。

4、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1、过渡:周总理来了,他来到了人群当中。(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看今天他穿着什么衣服?引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当中。他穿的是傣族的服装。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2、是的,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同桌合作读4、5自然段,看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怎样过泼水节的?分句品读指名读自由选择读齐读。

4、拓展练习: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们。指名选择说。

过渡:总理的祝福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人们带来了吉祥。人民发自内心地祝福总理健康长寿。他们之间的祝福说明什么?(关怀、爱)。

5、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68自然段。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泼水节把人民和总理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心连心)指名读赛读齐读。

五、书写指导。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四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五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二、导人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五、作业练习。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六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了解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愿望;理解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难忘。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继续带着大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瞧,我们来到了风光秀丽的云南。(播放录象)。

2、同学们,那里的傣族人民正在举行热闹的泼水节呢!师板书泼水节。

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师补充。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捧麻乍的天神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并把这一规定交给一个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七位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3、今天傣族人民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泼水节,(边说边板书难忘的)这是为什么呢?快打开课文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提出要求:借助贝壳的生字把课文读流利,划出词语、段落。

4、读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写什么呢?

三、写字。

左右结构的六个字柏、泼、特、敬、鲜、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研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火红火红不仅是讲凤凰花开得鲜艳、有生气,还有感情色彩,它同后面讲的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是一致的。因此要重点理解这个词。)。

小结:火红火红写出凤凰花开得非常鲜艳旺盛,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点明了泼水节到来的时间。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凤凰花开的时间吗?(农历四月中旬,一般为清明节后十天左右,傣族的凤凰花开,泼水节就到了。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进行拜佛、赛龙舟、跳孔雀舞等活动,连续欢庆三天,非常隆重热闹。)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今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讨论。(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第4句写人们热情欢呼。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要按句子的顺序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小结:周总理穿傣族的衣服、弹傣族人的乐器、跳傣族人的舞蹈,真是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走在了一起。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会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3)这段话共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开始,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高采烈,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七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八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九

1、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亲想爱,友好相处的道理。

2、渗透法识字,随文理解生字词。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4、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爱满天下”。

2、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理解两首小诗的含义以及对学生们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多煤体课件。

2、简介教育家陶行知。

四、教学方法设计。

讲授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教育家陶行知(他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校长时巧用诗歌教育孩子们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学习工具(字典),读通课文,读准生字,了解词意,了解课文大意。

2、同桌互查:生字是否会认,课文是否读通。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1)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读,哪个最容易读错?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难、弱、朗、和”。)。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重点指导书写。

(1)“难”的.右部与“住”的区别。

(2)“免”与“兔”的区分。

(3)“既”的右边不是“无”。

(4)同是左右结构的字,“难、陶、注、胆”左边要写窄一些,而“弱、朗、既”以竖中线为界,两边基本上一样宽。

(5)教师相机指导范写。

(6)请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视)。

(7)评一评,反馈,交流学生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字词。

1、读生字词,给生字扩词。

2、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听范读(播放范读课件)边听边思考:

(1)育才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友为什么能够相亲相爱的像一家人?

(2)学生们争吵后,陶校长是怎么做的?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轻读,注意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不同的语气。

从“毕竟”“难免”“不训斥”“也不责怪”“不动声色”“注视”这些重点的词句中,体会陶校长对学生的爱。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摩擦自有好办法。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的办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3、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指名读。

a、发生争吵后,陶校长是怎么做的?

b、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陶校长的办法好?

c、陶校长的做法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全班交流反馈。

a、陶校长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来打自己。

(从这首小诗中,同学们认识到吵架双方都被骂,明白吵架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b、学生和的诗: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这些都是生活中难免的纠纷,而这些小诗在学校里流传,使育才学校的老师。

同学和工友相亲相爱。)。

4、学习第7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说说这两首小诗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像)。

三、扩展延伸,创造思维。

结合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也来和一首类似的小诗。如:踢、画、瞪……。

你踢我,

我踢你,

踢来踢去,

只是借人的腿踢自己。

四、作业设计。

1、写字练习。

2、自创小诗。

板书设计:

朗读:《骂人》相亲相爱。

爱满天下终生难忘。

和诗:《打人》终生难忘。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

本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另外,充分运用图画、音乐、录像及教师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本课的生字很有特色,可以归类学习、巩固。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一

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复习引入: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

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a、学习第三节。(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

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4——6节。

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

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

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

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

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引读最后两节。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4、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二

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三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我的说课内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学段的阅读课文教学是区别于其他学段的。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着眼点。

2、教材编排特点。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3、重、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地深厚感情。

4、课时安排: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阅读情趣。由此,我确立了“情感和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三、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a)自主探究。

《文课程标准》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b)朗读感悟。

《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难忘的泼水节》这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要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要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让学生读课题,想想:为什么难忘?

(二)新课教学。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初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新词。(学生自读)。

3、全班拼读生字。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重点指导“凤凰”的书写。

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6、并思考:1961年地泼水节是怎么过的?

为什么这一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会默读,现在就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默读思考了。)。

指名读一读有关段落。

7、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

(1)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着什么?傣族人民穿着什么?他们表情怎样?

在此教学阶段,理解“满面笑容”,并练习说一句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强调重点词: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8、师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点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必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三)读中感悟。

指名分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

(四)课堂小结。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心连心,师板书)。

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难忘的节日,师板书。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四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篇十五

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xx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

借史激“情”

要想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周总理的待人处事等细节入手,使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利用活动课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周总理的记录片。在这些影片里,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参加革命后表现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后总理奔走于大江南北到他叱诧于国际外交风云中,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争取外交独立做出的贡献。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总理赫然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观看记录片的同时,在情感上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情感互动。

“我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难忘的泼水节》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课文对现在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课堂能达到这个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逐步走近周总理。

请看这一片段:

“周总理真的来了,同学们看见了吗?老师把周总理请到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你能说说他的穿着吗?”

“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反复读,读通顺。

“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就是傣族人民,你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有什么感觉?”

生:周总理穿的是傣族的衣服。

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师:是啊,周总理穿着打扮和傣族人民一模一样,和傣族人民融为一体了。他不仅跟大家打招呼,而且一起和大家欢快地舞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现在不少低段的老师都知道重视朗读,但是怎样读进去,怎样读好,心中没底,只是翻来覆去读几遍就完事了,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深入读课文,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要很会引导学生读进去,学生读通了周总理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浅层次的阅读上,“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巧妙一问,把学生置身到泼水的人群中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去体验语言文字,走进语言文字里边去。学生首先发现这身衣服和傣族人民穿着是一样的,紧接着学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这一感受,很可贵,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就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教师自然地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读书学习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又读出来了。

读文悟“情”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师: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周总理的呢?你认为哪个词更能体现人们对周总理的喜爱,你是怎么理解的?(看课件,读课文)。

生:欢迎的场面很热闹!

生:有“一条条”、“一串串”

生:还有“四面八方”也能体现。

分析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用肢体语言悟“情”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突发是件,在学生齐读课文四、五段,感悟情感时,班上一名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情不自禁的跟着做起了动作,我也突发奇想。让学生一起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学生兴趣浓厚,感受气氛。

生:他们会说,周总理祝您健康长寿!

生:周总理会说,祝大家快乐幸福!

分析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场景与气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从一个不受规矩的学生的身上得到了启发,给本节课提供了亮点,用肢体语言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感“情”,去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