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40:35 页码:10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优秀10篇)
2023-11-11 10:40:3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比较和引用等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一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国际贸易融资的资金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分配不平衡、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办理融资的手续烦琐,融资条件较为苛刻、缺少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二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效应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理念在生产生活中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所谓低碳理念就是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减少含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概念在低碳理念发展下应运而生,本文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针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为国家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思考依据,旨在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低碳经济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人类视野。低碳经济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是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为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忽略了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产生的重要功能。因此,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的分析能够为低碳理念引入国际贸易发展、实现国际贸易发展与低碳理念深度结合提供重要理论保证。笔者将针对低碳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具体讨论分析。

一、全面理解低碳经济。

人类社会伴随对生物能源,风力能源、水利能力、太阳能源、地下资源能源、核电能源等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形态向现代工业形态的转变,使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迈进。然而在这一过程的实践中,随着对传统资源开发利用,各类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低碳经济以其对环境保护功能的独有优势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认可。

1.低碳经济概念分析。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绿色、环保、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始终,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开发与浪费、实现对新兴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行动指导,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低碳经济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经济增长与高新技术手段的有机整合实现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经济增长始终的前提下,通过对技术手段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转型,能源开发手段的整改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和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英国率先对低碳经济做出阐述,向世界告知低碳经济将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关注与认可。随着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低碳经济逐步向人类经济、政治、生活等各领域渗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及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低碳经济不单是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域的'行动指导和任务,而是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应共同遵循的行动原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2008年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爆发,人类在寻求更加高效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对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更加关注,在世界各国的共同探讨与分析中得出低碳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低碳经济应在国际领域得到重视,是一项具有世界性的活动。因此,低碳经济应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在经济发展各领域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所以经济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第一,低碳经济是一项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使各国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加,低碳产业以此为背景应运而生,低碳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将极大程度的促进国际贸易机构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开发低碳能源,研发并使用低碳产品,因此低碳经济能够促进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得到分析,第二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产出的工业半成品,这种将精力集中在加工贸易方向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造成对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甚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能够逐步实现国际贸易由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实现国际贸易模式的全面转型与升级更新。第三,利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使经济逐步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减少国际通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因此,低碳经济可以提升国际贸易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地位。

根据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低碳经济在为国际贸易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必将使各国对外贸易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第一,我国处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低碳经济要求经济增长实现由依赖于非再生资源向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所以低碳经济在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向我国乃至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发起挑战。第二,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我国的主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优势上,但是针对低碳经济的要求,在对国际贸易关税的调整上对低碳环保的考虑俞发增加,导致以工业产品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外贸竞争力上出现极大问题。第三,根据低碳经济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的要求,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因此,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我国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优势。

三、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提高国际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制定制度化的低碳标准。现阶段,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深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因此,国家应当针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将低碳发展形成文件性管理制度,对各领域提出制度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标准。第二,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应用机制。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低碳技术手段的应用。所以,加速低碳技术的应用进程对于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顺应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力度。我国在国际地位中处于大国的位置,在国际贸易中同样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存在,在应对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冲击过程中,应不断加强与周边友好邻国的合作,确保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最大限度的避免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冲击。

四、结语。

新的经济发展时代带来了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特征必将提出新的要求。低碳经济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渗透,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影响的扩大,促进低碳经济在各国家各行业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发展领域无疑成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对国际贸易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出的双向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3]杨君茹.低碳对未来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08(10):9-12.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三

面对这一现状,传统的国际贸易唯一的出路即是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升级原有的传统外贸模式,企业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一、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易,一般是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所以也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而跨境电子商务是是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借助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使得商品,服务,要素等等的流通变得更加便捷,更自由。

而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拥有更多的优势。

(一)商品和服务信息获取更加便利。

因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而言,具有更多的丰富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信息,通过互联网快捷的平台支持,直达全球的消费者,使得获取信息不在受到传统贸易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因此,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的优势在于互联网上的市场信息广泛的共享和公开,网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搜索到全球的不同商家提供的相同商品的信息,方便消费者对同一款产品进行质量和价格上的比较,从而选择出最合适自己的优质产品以及最合适自己的优质服务。

(二)企业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从局部的角度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由厂家到经销商在到各个分销商的模式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营销成本,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而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则是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直接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得无形之中,企业大大的降低了企业营销的运营成本,并且让消费者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不能有效的对接企业与消费群体的供求关系,使得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大幅度减少。

从全局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为各个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使得更多多样化的同类产品流入市场,使得商品流动的范围不断的扩大,更有利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打造自己的品牌。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更便捷。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收到的各种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更具有时效性,我们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只需要轻松的点点鼠标,便可直接完成交的易信息互通,单证的传递,支付货物款等流程,省去了我们购物时繁琐的一系列流程。

消费者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购买商品的物流信息,通过跨境物流系统,产品可快速的配送到全球各处。

信息的高时效,商流的多样化,物流的高效化使得国际贸易更加的便捷。

二、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升级。

(一)促进国际贸易多边发展,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更高效的信息传递性,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加庞大的客户群体,进入门槛更低,所以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同时,要把相关配套的各类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配套进行深度的优化,使得生产,销售,物流达到充分的融合,以信息为交汇点,充分融合产品从出厂到销售,在到海外配送,以及电子支付,以消费者为中心,构筑相对与传统经济更便捷,更高效,更快捷的全球服务产业链。

传统国际贸易是由企业按计划生产出相应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国外消费着的需求,而这样的方式常常出现一种供不应求或者是供大于求的尴尬情况,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跨国电子商务为这种弊端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收集整合的信息,通过云计算来精准判断境外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计划,这样大大减少了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弊端,减少了企业盲目生产而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除此之外,透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及时的收集到境外客户群体对相关的产品反馈,及时的对产品的不足之处做出行之有效的变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人群的需求,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走的更远。

(三)推动差异化竞争。

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影响,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贸易的大门,推动自己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互联网的跨境电商平台为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商家的产品,云计算功能,更是让消费者很容易的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在面对自己的需求时,增加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这样的消费方式使得国际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企业去完善自己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服务,以此来打动消费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产品之中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满意,成为了当今外贸企业的一道难题。

这样的竞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更多的满足自己心里需求的产品。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弊端与改进。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告诉发展,随之而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是这个新兴的跨境营销模式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门槛低,各种失信企业乘虚而入,造成了信用缺失,监管不完善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物流系统的.不成熟,缺乏时效性和安全性也为跨境电子商务蒙上了一层阴影,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税贸易协定也是限制跨境电子商务的一道屏障,没有完善健全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法律也是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改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各国家,各民族,各个拥有不同的文明,宗教信仰的人群共同去努力,以真正的在這个互联网时代,让地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四、结束语。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让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发展互联网+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的事,它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在未来,我们能达到一种足不出户,即可买到世界各地物品。

我们的国际贸易,正在朝着这个长远的目标,一步步的完善着,迈进着。

在未来跨国电子商务将为世界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浅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一、何为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含义。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电子数据交换edi和internet网上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

其体现的开放性、全球性、地域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内在特征,在符合商业经济内在要求的同时,还使其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

它不仅改变了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而且对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冲击。

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增加了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益。

在带动经济结构变革的同时,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

从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互联网上的“商店”所从事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买卖活动。

交易内容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和劳务,如汽车、书籍、日用消费品、在线医疗咨询、远程教学等;也可以是一些无形产品,如新闻、音像产品、数据库、软件及其他类型的知识产品。

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二)电子商务的优势。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因为借助internet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选择价格最低的供应商,而且还可以避免采购人员虚报价格而增加成本,有资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为企业节省5%-10%的采购成本。

企业为应付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不得不保持一定库存产品和原材料。

产生库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同可以改变企业决策中信息不确切和不及时问题。

通过internet可将市场需求信息传输给企业管理人员以决策生产,同时企业的需求信息可以马上传递给供应商以适时补充供给,从而降低库存。

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成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售可以涉及许多关联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将过去由于信息封闭导致的分阶段合作方式改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时间。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四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存在的理由,做好专业课程的整合,构建基于整体知识观的课程体系,更好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缓解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由国际贸易大国正在向国际贸易强国发展。国际贸易专业作为我国贸易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好专业课程的整合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认真深思当前教育所存在的理由,构建基于整体知识观的课程体系,对各种教程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观,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造就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缓解我国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1.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与市场发展需求相接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贸易总额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对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断变化,贸易层次和质量不断提升,对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准确的预判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发展实际,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融入企业发展,胜任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在人历资源培养方面的成本。但是,很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贸易理论和基础知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缺乏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相关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非常较弱,短时间内不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和增长的动力。

2.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不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课程体系来开设相关的课程,由于过分注重相关专业的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课程设置上盲目的追求多,追求全,通识课的比例过大严重挤压了专业课空间。其次,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科书给学生提供的相关知识内容重复交叉现象突出。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等内容时,里边所涉及的很多贸易术语以及保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重复学习。另外,也有不少高校在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安排顺序上存在不合理理由,有些基础课程应该安排的大一或者大二,大三学习较为高层次的理论,重点从事实践实习,但是有的高校把基础知识放在了大三、四,这样的顺序安排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层次提升和综合能力发展。

3.缺乏完善系统化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国际贸易专业需要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成为当前贸易专业必须重视的环节。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口号上。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训实习基地,联系较好的国际贸易企业,让学生直接从事相关岗位。虽然不愁院校也建立了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添置了实习设备和应用软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只能通过数据库数据和表格登录转化,熟悉流程,基本上不涉及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内容,与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实际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另外,校外实习基地非常薄弱学生只能从事简单的流水操作,实习还涉及到相关部门的商业机密,学生实习只能从事最为简单的打扫卫生、倒茶端水等工作,缺乏较为健全完善的实践实训体系,无法达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4.学校教学过程不能够和国际贸易专业实际相结合。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具有特殊性,专业课程必须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设置专业课程,却缺乏国际视野,仅仅强调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却不能够给学生更好地进行国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教授和引导,不能够真正地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把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有机统一起来,分析比较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还应该与国外相关贸易专业的学校做好经验对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国际国内横向比较,导致学生不能够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不能够胜任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二、基于整体知识广的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整合步骤分析。

1.做好课程体系优化。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重视基础、侧重应用、提升能力、灵活选择的原则,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特点和学习基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ksao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采取的一般教学课程设置模式,依照这个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提高技能,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首先是k模块课程设置,该模块关系到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英语、计算机、培养学生的综合基本素质课的政治、体育等,引导学生具备相关的人文知识、社科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学习宏观经济学、会计基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等等,让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可以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取消,把相关的内容分解到《国际贸易》和《西方经济学》中,这样既能够避开出现交叉重复,又能够让各种知识体系得到很好的优化组合。a模块课程设置。这模块的设置非常关键,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所应具有的特定技能。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的实际,围绕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外贸英语、经济论文写作、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能够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推动学生更好的就业发展。

s模块课程设置。设置国际贸易实务,引导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有关流程,能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基本知识,结合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国际市场营销技能,掌握国际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等课程。对s模块课程尽量压缩必修课程的数量,为学生增加更多的适合他们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充分和发展空间,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同时针对《国际服务贸易》和《wto概论》存在的交叉理由,在制定教学大纲是应该把相关的课程进行分解,确定相关课程的明确归属。

o模块课程设置。这一模块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工作中做到注重细节,准时守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力,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围绕学生职业和发展开设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2.构建课堂实训实习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不仅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理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拓展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构建四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首先,结合学校实际和未来发展,注重课堂案例式教学,开展各种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把专业实践和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添置更多的实验操作设备和应用软件,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随时到实验室操作,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另外,构建集教学模拟实践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再次,拓宽校外实训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基地,通过与外贸公司、海关、港口等对口单位合作教学,为他们提供较好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得到锻炼,让学生积累第一手的工作实践经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知知识,培养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环境。配备高水平的专业指导老师,制定较为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督考核体系,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校外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付锋莉,易建辉.试析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7(12).

[2]许辉.基于ksao模型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开发与整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1(02).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五

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六

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

1.5.1本文的创新点20。

2.1.1国际化经营发展概况21。

3.1国际市场环境适应能力差36。

3.3融入国际市场主动意识不足37。

3.5国际综合型人才匮乏38。

5.1.1在固定投资区域基础上积极创新46。

5.1.3跨国并购为主多元化方式进入47。

5.3.1运用企业文化带动员工积极性49。

5.4.1多方面支持研发50。

5.5.2有效规划人才培养52。

1、结论53。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七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主要反映国际货物买卖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偏重理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明显差别,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实践的需要,对该课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材的编纂等微观层面。如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如何加强校际合作以整合资源,如何细分课程以彰显特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并总结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一步指导实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二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并要求掌握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保险学、国际物流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二十世纪初进入我国的高等院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立足本国国情,积极致力于国际贸易实务本土化研究。[1]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全面恢复,许多大专院校纷纷设立国际贸易专业,一大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继问世,涉及的对象几乎涵盖国际贸易实践的所有环节。各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努力尝试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模式。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要从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及其所表现的新特点出发,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同材施教,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然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除英语能力较强外,其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这主要因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容易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

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据统计,截止3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多达300多个版本,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差别不明显。[2](各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不利搞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往往滞后于实践。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例如:ucp600于207月1日正式生效,但许多年以前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仍然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使用这类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在外贸行业的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教学。部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这种从“书本到一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5、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具有趋同性和粗放性。

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及其利弊得失,贸易政策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及政策效果。国内各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多年来在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关系,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粗放性和趋同性问题。各高校在实务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分工模糊,研究重点不能突出,缺乏特色。

1、把握课程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中,首先要积极探索理论规律,努力建立一个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通过科研和实践获得最新的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此外,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日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技巧,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校外实习基地。

在课程建设中各高校应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门路。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和谈判,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熟知国际统一的规则,有利于提升专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和运转具有科学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自助性等特征。

3、注重教材建设,增强区分度。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教材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现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已经覆盖了从博士到中专的所有教育层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实务教学的不同层次,在内容和结构上均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面向本科以下读者的初级入门教材,应体现国际货物贸易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知识,必要时可附插图和单据样板;中高级外贸实务教材,主要面向本科以上读者,以及已经有一定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中高级业务人员。中高级教材侧重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渊源和基本规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

4、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来自实际部门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5、细分课程,注重特色。

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的重点,要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考虑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目前,国际贸易纯理论和政策研究,对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未必适合作为其专业发展重点,但在国际贸易实务领域却可以独辟溪径,各显所长。例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文具、五金、机械、汽车和it等行业均是外贸实务课程细分的方向。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课程细分的时代已初现端倪,相关教材也开始出现。例如,现代汽车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便是课程细分过程中典型的代表。

6、加强合作,与时俱进。

国际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市场游戏规则、又掌握国际操作手法的人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能满足当前外贸实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已经启动了全国性的国际贸易实务高级研讨会,借此加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单位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建设中要及时补充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国际经贸局势瞬息万变,必须注重国际贸易教学的时效性。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学习,跟踪专业学术前沿问题,更新知识结构,时刻关注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措施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问题[r],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年1月30日.

[2]新华书店网站.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统计,http:/frontend/,截止:2007年3月.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八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严峻,在严冬中,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金融危机。

一、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减少实物基础设施的投资。

传统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都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办公用房、仓储设施、产品展示厅、销售店铺等。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则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要小很多,如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与传统的实物书店相比,几乎找不到豪华的办公楼、宽敞的营业大厅,甚至除了少量的畅销书有部分库存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图书品种都是在接到顾客的订单后再向各出版社订购的,几乎不占库存,但是亚马逊网上书店提供近300万种多种语言版本的图书,并且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用户达1000多万,1999年的营业额达15亿美元。因此,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显著减少在实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对于信息产品而言,如报刊杂志的电子版、视听娱乐和电脑软件及信息咨询提供等,若产品本身可以在线成交和在线交付的话,则销售柜台、仓储设施等完全是多余的。整个销售环节,从研制开发、订货、付款到产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由于减轻或消除了对实物基础设施的依赖,企业可以将节省的开支大部分地让渡给消费者。

二、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机会。

因特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网上做生意,没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电子商务达成的国际贸易免征关税,这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三、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全天候业务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由于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进行国际商务的谈判就相当不便,对企业来讲,在传统条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客户服务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务,任何客户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商务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询问,只要企业及时回复,即可使访问者得到满意的答复。电子商务全天候、不间断运作可使全球范围内的客户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并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单证数量繁多,处理费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国贸易中以纸面单据为主的各种杂项开支达3500亿美元,占当年世贸总值的.7%。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既可节省大约90%左右的文件处理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还可节省利息开支,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商务活动,交易费用显著下降。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因为大量的中间商的参与,国外进口商的买价往往是国内生产企业交货价的5-10倍。现在有不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把中国生产企业和国外进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网上,让他们在网上直接交易,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五、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交易效率。

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险凭证、发票和汇票、信用证等,使各种相关单证在网上即可实现瞬间传递,大大节省了单证的传输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因纸面单证中数据重复录入导致的各种错误,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签约、洽谈、报关、租船订仓保险以及支付结算等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受时间的局限性大。而通过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参与,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六、电子商务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站点主动发布供求信息,及时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逐渐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先进的工具为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服务。

七、结束语。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有1000多万家企业成为或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用户,中小企业网络接入率已接近90%。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有效工具,主动出击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寒冷的冬天”。

参考文献:

[1]中投顾问.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分析.中国评论新闻网,2009年4月21日.

[2]新浪.阿里巴巴高管披露:09年重拳出击投资.麦易网,2009年3月24日.

[3]高功步,焦春风.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2).

[4]刘继萍.中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探讨.中国经贸,2004,(0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电子商务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电子商务在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等待解决。本文将就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影响;应用现状;对策。

经济全球化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传统的贸易模式收到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在提升效率以及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会对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积极影响。

电子商务在国家贸易中的应用不仅有效的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形式以及货品,还极大的提升了国家贸易的效率,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电子商务有效的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其流程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因此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才能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而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通过对国家贸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不仅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还能极大的提升其工作效率。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内容以及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工作强度也出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电子商务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应对这种变化,通过更加先进的模式开展贸易行为,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效率的提升。

其二,改变了监管方式。在国际贸易监管的过程中,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监管的网络化,通过这种更加高效简洁的`监管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其三,促进了技术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国际贸易传统物质资源向信息资源的转变,使得国际贸易行为受到的空间以及时间限制正在不断降低。同时,电子商务的应用为技术化、服务化以及信息化的国际贸易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内容。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

其一,税款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失。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国际贸易的信息化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但是也导致国际贸易的核定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国际贸易的税收的核定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导致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大量的偷税以及漏税的现象,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其二,信用支付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一般会采用线下支付的方式进行付款。而通过电子商务的运用则实现了网络支付,这就对信用支付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阶段,信用支付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以及体系,导致其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而使得国际贸易的可靠性受到质疑,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已经对策的探究。

(一)不同国家间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当前阶段,我国的电子商务仍旧处于发展中,国际各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不同极大的限制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商务无论是在技术手段或是在人才的引进方面都与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导致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应用会出现许多问题,无法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国际贸易的安全可靠性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根据不同国家之间科技水平的高低,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也会出现优劣之分。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巨大优势,加强相关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进行监督,保障其安全性,从而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水准,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推广以及普及。

(二)相关领域的法律规范缺乏完善性。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形势十分迅猛。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关领域的法律建设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受到了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偷税漏税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应用中的不法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并通过严格的监督促进法律规范的落实。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结合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法律条文。

(三)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导致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相对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电子商务领域专业性人才的缺乏。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充分利用我国高校教育资源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同时国家还要制定相应的人才福利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电子商务领域,为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高效应用贡献力量,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虽然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会为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带了一定的阻碍。通过对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存在发展水平较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才能保障我国电子商务以及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11:113.

[2]张丽红.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商,2016,25:120.

[3]周晓娴.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实践探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国际贸易论文通用篇十

(一)吉利与锰铜公司合作经营。

12月20日,吉利与锰铜公司签订协议,成为吉利海外之路的偿试。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伦敦出租车在中国的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在上海每月仅生产400台,一半以上出口英国,上海每月销售40到50辆。根据锰铜控股财报,该公司全年亏损730万英镑,而2008年财年亏损1420万英镑。

(二)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又龙汽车48.9%的股权,总收购金额为5亿美元。根据上汽原有计划,上汽可以借双龙技术和研发优势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发,双龙汽车可以借上汽在中国的资金、渠道优势进入中国,双方实现共盈。但以后的经营并没有按照初衷进行。并购双龙汽车后,一些深层次的因素,诸如人员整合、与双龙工会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加上上汽在整合国际资源等方面人才、经验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机,后聘有国际运作经验人士化解了危机,在20、一度实现赢利。2008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韩国国内市场受政府政策影响等原因萎缩,欧美市场也受到严重冲击,韩国双龙现金流陷入严重危机,至双龙进入破产程序,上汽并购双龙案以失败而告终。

(三)北汽收购萨博核心技术。

北汽以2亿美元价格购买了萨博3个整车平台、2款发动机技术和2款变速箱技术等核心技术,可用于中高级轿车和suv等车型。北汽的'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时间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整体研发技术管理体系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

20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车并购案。吉利完成收购,总资金需要在180亿元左右,如此庞大的资金,对吉利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吉利的年营业收入是140亿元,赢利为12亿元,积累如此大的资金,需要的时间。如此之大的资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估量。横亘在吉利面前的,还有4大挑战:人才关、技术关、经营关和品牌关。

(五)腾中收购悍马案。

月9日,通用汽车与中国民企四川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将收购通用悍马,腾中重工将为此次收购付出10亿美元,其中收购悍马品牌付出5.5亿美元,其余4.5亿美元用于在成都龙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悍马生产线。2010年2月24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底特律宣布腾中重工无法完成对其旗下悍马品牌汽车的收购,此项交易失败。

二、案例分析。

(一)出发点都是为了加强自主品牌开发,通过并购来提高自身技术、品牌优势。

(二)对国外品牌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热衷,有的相当程度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马是个高能耗产品,不符合中国目前发展战略,而国内企业却还热衷于收购,说明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汽车并购时,对社会环境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对当前困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一并就灵的思想。

吉利参股经营伦敦出租车,由于对市场缺乏有效分析,在理想化的状态完成了参股经营,致使未取得预想成果。双龙并购后,一度经营良好,由于和工会的冲突和金融危机等因素而失败。

(四)国际化人才大量短缺,国际化管理经验较少,整合国际资源能力较差,没有管理国际化公司的基础。

吉利进军汽车产业才十年之久,无论在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与跨国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并购案中方过于理想化,还有些急于求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