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9:40:24 页码:7
2023年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优秀12篇)
2023-11-18 09:40:24    小编:ZTFB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技能。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流逝,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时间,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成就。大家对总结的写作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范文,看看如何把握重点。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着的作者。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

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

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

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xx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

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

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

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摘要]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

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

对人类活动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性问题加以思考,是哲学最重要的使命。

关注公共活动领域是哲学的一个必要的维度。

所谓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应仅仅是向私人生活回归,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归。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哲学;公共活动领域;公共性;国家;政府。

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时代话题。

人类生活是永远流动、无限生成的。

强调哲学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要人们沉醉于现实生活之中,而是要以一种哲学态度或观念来看待生活。

用生活来说明人和世界是哲学视野的根本转换,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成为立足现实而又追求超越、不断创造的生成的人,世界就成为由人无尽的生活实践而无限生成的过程。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

如果所谓回归生活世界仅仅意味着回归私人生活,即私人活动领域,不再关心公共活动领域,那么,这种回归实际上是对生活世界更严重的疏离。

这样的哲学不仅不能对以往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历史的解释,还将丧失哲学本来的意义,导致哲学真正被生活遗忘。

关注公共活动领域,这是哲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或必要的维度。

哲学总是力图以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对待公共活动领域和公共性问题。

公共活动领域是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其中、不可能完全摆脱的领域,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公众不能不关心的公共领域。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摘要:中职学校开展《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哲学与人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践行人生的能力,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三味”,即坚持以生为本的“生本味”、注重生活化教学的“生活味”、强调哲学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的“活动味”。

力求通过指引学生体验“三味”,让哲学智慧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中职《哲学与人生》生本味生活味活动味。

有些学生认为,哲学学起来无用也无味,甚至存在畏难情绪。

那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到学哲学、用哲学的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来理解、考量、应用,未能学以致用。

笔者认为,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应注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有效结合学生对人生、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在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中应用哲学,感悟人生道理,增长人生智慧,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意义。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彰显生本味。

中职教学应贯彻生本教育新理念,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等理念。

面对中职学生,教师要把他们视作具有鲜活生命和个性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进步、发展是我们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宗旨。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笔者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摒弃过去纯粹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更多地关注学生能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张扬个性,增强生命活力,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尊重人格、理解需求、挖掘潜能,获取主动学习、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导学习重点拨、先活动后学习、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等具体要求。

如在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学教学步骤: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解决学习问题—拓展延伸。

具体要求学生,先于课前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能力做必要的预习,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导学预设开展课堂中的小组间讨论,可在同一小组或临近小组之间共享讨论成果,再由小组分别推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提出观点。

要特别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他们相互合作开展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

课后布置学生写作小论文《我看人生挫折》的延伸拓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生为本,就必须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从而有效改变以往中职生在哲学课堂无所事事、昏昏沉沉的不良学习姿态。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精神。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在面临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而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相当强,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课堂中却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并且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针对中职生的哲学课堂学习,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多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避免枯燥沉闷的哲学说教,并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得个体和团队素质得到适当发展。

笔者曾在中职学校校际交流课中,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课题开展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主要形式为通过教师列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并将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组内以学生代表为小老师,在教师设置的案例和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积极性和主动合作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探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

在中职哲学课堂中,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哲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参与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课堂的动力,掌握获取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话可说,都有所收获。

如在“如何区分新旧事物”、“如何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等教学问题中,笔者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由他们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充盈生活味。

1.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设置充分把哲学原理广泛地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从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都始终围绕中职生人生道路的多个视角,如唯物论与人生选择、辩证观点与人生态度、认识论与人生实践、历史观与人生理想、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等。

因此,中职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添教学的生活趣味,充实哲学教学的时代感,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即是哲学。

笔者认为,中职哲学要让学生喜欢,要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活动。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之后,笔者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的教学问题。

相反,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毫无体会感受,那么哲学课堂可能就显得动力不足、苍白乏味。

2.让时政进哲学课堂,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关注国内外大事等,适时引时事政治素材进课堂,把哲学学习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相融合,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积极应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并且,笔者经常借助哲学课堂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一些社会时政热点、学生或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并在学习小组中适当筛选,选择出较有代表性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有的学生讲得相当好,还能够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点评,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味。

1.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哲学课堂不应变成纯粹的哲学理论说教,而应努力将学生的“人生”与“哲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哲学中有效利用哲学,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指导。

在这一点上,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主要以哲学学习指引人生,以人生实践体验哲学。

笔者认为,哲学学习是为学生的人生实践服务的,教师应通过学哲学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发挥哲学学习的实践性意义,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哲学原理和观点,又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选好人生路,走好人生路作为《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重点。

如在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中,笔者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针对第四个教学环节“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诸如“科学算命”、电脑测字或测姓名等“伪科学”,发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哲学道理。

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哲学学以致用原则的真正教育意义。

2.学习和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笔者主张,学哲学不应是单纯枯燥的理论罗列,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哲学效果更显著。

首先,充分利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现有的体验探究活动素材,如教材插图、体验与探究、拓展与延伸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结合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在课间活动中轻松解决了哲学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笔者特别关注哲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尽可能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如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中职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习工作等形式,引入哲学课堂,以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作为哲学课中的有益素材和资源,丰富哲学课堂教学。

此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体会感受,进一步领悟哲学意蕴,通过参加座谈会、听报告会反思哲学道理等,丰富哲学教学活动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本味、鲜活的生活味、多样的活动味,只有靠教师的细心体验才能感受到,只有在教师热心教育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勇于突破、勤于摸索,才能捕捉哲学教学中的各种有益信息和课堂资源,不断提高中职哲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湘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2]李晓慧.中职“哲学与人生”案例导课艺术性探索[j].教师(中),(12).

[3]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8.

[4]陆浩勤,黄巍,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12).

[5]曹小华.关于中职快乐德育课堂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03).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发端于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在萧公权、萨孟武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中也都包含了政治哲学层面的研究,只是涉足不多且不深。

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政治学被错误取消期间,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就失去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及意义,而附属于历史哲学层面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选定思想家思想中体现阶级性及历史走向的部分议题为政治思想议题,其中就包含着政治哲学议题,譬如人性论及政治理想国等。

随着政治学的恢复及初步发展,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渐次展开,但又总摆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阴影,从而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总是同各种各样涉及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讨论混杂在一起,其研究方法则主要有文化哲学、历史哲学、哲学及历史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现有研究成果体现两个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种研究思路较为看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普遍性特征,着力于发掘现代政治的传统政治哲学基础,论证现代政治的中国版本所必需的某些来自传统政治观念的支撑,竭尽全力论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具有内在地转向现代政治哲学的可能性或已经有了某些现代政治哲学观念的雏形。

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就其历史内容而言并无趋向现代民主的趋势,在其已有的历史中也没有与现代民主和谐共存的经历,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仍然较多地发生着阻滞民主发展的消极作用。

一、路径与特色: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有三种基本范式: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者从一般哲学的研究进入政治哲学的研究,比较注重概念和范畴等的解释和演绎,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框架,对中国传统哲学中政治意义明显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等进行了初步梳理,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周桂钿教授。

周桂钿教授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力图从范畴和命题的解释方面着手,研究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几对主要范畴或命题,其贡献及局限一如前述。

通过研究,周桂钿教授提出了三点最基本的看法,即儒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政治哲学是儒家的中心,民本论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

周教授没有对政治哲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与方法等进行描述式的处理,而只是将传统哲学中政治性内容进行了罗列或排比,既没有回到思想现场进行思想事实发掘,也没有着力于概念、范畴、命题、判断及推理等的系统分析,结论虽缺乏政治哲学研究所要求的近乎苛刻的严谨与缜密,但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二是结合中国社会近代化或现代化问题,主要从民族文化自尊和历史发展普遍法则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某些范畴进行了历史哲学的解释,其主要的代表是李存山。

李存山等主要是通过民本与民主关系的讨论,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局部进行了重点探索,意在寻求中国政治民主的内在依据或源头活水,着力在中国古代寻求民主思想或民主思想的萌芽等。

张岱年的《黄梨洲与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一文指出,“中国自殷商以来没有民主制度,但在学术史、思想史上也还是有民主思想的。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四李存山认为黄宗羲思想是“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李存山的结论至少有两个基本的片面性。

一、他的研究模式属于“六经注我”,既不太关注黄宗羲等人的原始思想问题,也没有触及到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纲领性概念,而过多地关注与同时期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比较,过多关注梁启超等人承认的黄宗羲思想对他们接受民主思想的所谓影响。

二、他对现代民主的发生与传播机制缺少必要的了解,不仅置民主观念的悠久历史于不顾,而且还把民主看作任何民族都可以在某个阶段自然形成,从而确定中国的民主也可以在某个阶段通过思想家的努力,在没有任何民主思想资源及制度资源的情况下出现,断定民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冲决君主制的束缚而走向民主。

其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者从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逐渐衍生出政治哲学研究,注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概念、范畴、命题和判断等的社会学或历史学解释,其主要代表是刘泽华。

刘泽华继承了萧公权的研究传统,在政治观上率先突破僵化的阶级政治模式,能够“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之方法”,就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要概念及范畴等进行了社会分析,并描述了主要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重要政治判断的普遍社会影响力,其中对纲领性概念的关注使之更接近政治哲学探讨问题的方式。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主要有三种范式:其一是日本学者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式的研究,注重挖掘晚明以来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意义,力图将中国思想或社会的近代化看作是传统社会主要成分的内在延续,其研究风格和旨趣与李存山等比较接近,旨在寻求东亚现代化的内在依据。

他认为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过渡性人物,将近代思想在中国的展开描述为一定肯定人欲的过程,并整理出了一个从李贽到孙中山的近代思想的发展线索,再结合他视域中的明清之际以来反专制思想中的地方自治,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近代是可以在其文明的进程中内生。

其二是以牟宗三、杜维明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他们以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化为题材,探讨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意义,尝试将儒家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嫁接,提出了“返本开新”、“新外王”等理论,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杜维明极力推崇现代民主而反对传统专制政治,认为儒家思想中确实存在着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成分,主张继承儒家的同时还需继承批判儒家的五四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儒家思想中与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普遍部分。

杜维明认为宗教伦理层面的儒家学说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性,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现代民主的伦理基础,确保民主政治的中国属性,而且对其他文明如西方文明解决伦理危机也有重要意义。

海外新儒家面对的是民主政治已经成功植入之后的民主政治与东方伦理的关系问题,并着力于寻找中国儒家伦理中能与民主政治相融通的部分,并且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方面发掘、解释和论证了儒家伦理的普遍意义。

处理两者是否相融通的问。

起码在民主政治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可以让它更加民族化。

其三是美国和西欧的海外汉学家,以现代化为主要问题,探讨了中国传统政治及政治哲学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不良或不利影响,其主要代表是列文森。

列文森注意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儒家、道家及法家等的影响,但他否认了儒家等传统政治观念能够顺利生出现代政治观念。

尽管上述范式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都极为相信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正确性,但各自得出的结论竟至于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及价值取向的迥异,特别是在中国民主如何发生及处理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方法与价值取向对于结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没有民主实践并没有民主思想资源的情况下,中国的民主思想如何独立开始其形成的过程,是个颇为关键的问题,窃以为从思想到思想的文本研究及抽象推理难以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特别是当我们全过程地追踪了“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含义演变后,大概才能在民本与民主的关系上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我身在机关,本来工作就很忙,最近又要参加单位副职竞聘,更无暇抽空去乡下看望母亲。母亲并不介意,反为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电话而感到满足。

参加单位副职竞聘的除了我,還有同办公室的两位同事。一次,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我挑灯夜战时受凉引发了急性肠炎,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母亲知道后,风尘仆仆地从乡下赶到城里照顾我。她了解到病因后,很担心地说:“这病倒没事,休养几天就行,但你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重啊!”我满脸无奈:“这个关键时候,不好好表现怎么行啊?”接着我又对她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并提及了两位同事比我优越的地方。

母亲看我说了半天,问我说:“口干了吧,倒杯水给你!”等水稍凉,我喝了一口,竟然十分的咸。母亲微笑着说:“有些事你也不能太看重它,就像这杯盐开水,你越喝会越渴,真正解渴的还是白开水啊!”

刹那间,我惊呆无语。我渴望的`浮名虚利在母亲眼里其实就像是一杯盐开水——你越渴望得到,你就会越口渴。我回味良久,不由折服于母亲的大智慧。她分明是借这杯盐开水,告诉我一个浅显而又深奥的人生哲学——在各种诱人的名利面前,只有淡泊相对,才能活出自己的那份安然和从容。

自那以后,我的心平静了许多,也自然了许多。虽然在副职竞聘中最终落选,但我却活得更加快乐,更加从容。这一切,都应该感谢我那大智若愚的母亲!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它不以追求知识体系或外部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最终目标,而是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对世界的思考,追问世界到底是什么?另一个是对人生的思考,追问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因此,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哲学就是教人以经得起痛苦和磨炼的人生态度之学。

一、哲学是什么?认识哲学。

对一般人而言,哲学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哲学是什么,因为哲学本身就是从提问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它简单,因为哲学已存在几千年,早就有过定义;说复杂,是因为迄今为止它永远是个问题,至今尚未有,也不可能有终极的答案。“哲学”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没有出现,它来自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他把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思想翻译为“哲学”。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最早把“哲学”这个词从日本介绍到中国。“哲学”是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个说法。下面试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哲学”。

(一)、“哲学的原意就是爱智慧”。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中的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合成,原意是“爱智慧”,爱慕智慧就是哲学。“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意思,一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二是友爱;三是博爱。在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是我们对于智慧比较正确的态度。

“智慧”有两个特点,一是“完整”,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生命是完整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败,正好在这个地方有了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相反的,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可能反而没有反省的机会。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思考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二是“根本”,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会思考死的问题。还有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没受报应?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受苦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在生活里也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哲学称为爱智,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追问,永远在惊讶。希腊时代有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惊讶”。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对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有些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前几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苏菲的世界》(sophiesworldsophie这个字就是源于希腊文sophia)。这种说法只是一外词源学的说明。

(二)、《辞海》对哲学的解释。“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的这一定义,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界定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理论,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所谓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不系统、不自觉的,它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因而不能算是哲学。只有把这种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才称得上是哲学。

(四)、“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或过程的特殊规律。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要对具体科学的成果进行哲学概括和总结,由特殊性的认识上升到普遍性的认识。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五)“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任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里所说的方法论,就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贯穿着一定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世界观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七)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

它认为:哲学是研究探索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首先要研究物质世界中的“物质发展变化规律的普遍性”。其次,进行哲学的研究探索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第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第四,坚持正确的认识论。人的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是一积极的实践过程。哲学探索的目的就是发现真理,并把所发现的真理用来指导实践。

(八)“哲学即逻辑”。罗素、奎因(1908-2000年,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逻辑实用主义的代表,)、维特根斯坦(1889-1957-1年,出生于奥地利,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等人的主张,在罗素看来,哲学的本质就是逻辑,而奎因则从逻辑的观点来看侍和认识问题;维特根斯坦宣称:“哲学的目的是思想的逻辑澄清”。哲学家要用逻辑技术来分析语言,哲学成了逻辑应用了。“逻辑”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思考、思维与表达思维。逻辑是一门从事于人的思考研究的学问。从逻辑发展史来看,可分为两种:一为“形式逻辑”,它是哲学家亚里斯多得创立的,主要有主谓词式的命题作为推理的根基以及三段论证为主的思想方法。二是“符号逻辑”,起源于德国哲学家来布尼兹(1646-1716年),他主张设立一套符号,代替文字的地位,使每一符号表示一个意义,并且以数学方式为推理的方式,以避免意义的混淆。对于符号逻辑贡献最大的是罗素,他与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传统逻辑的主要内容有: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

(九)哲学是哲学史。

说哲学是哲学史,并不是说哲学等于哲学史。而是说,通过学习哲学史来学习哲学,研究哲学史来研究哲学。哲学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即它是历史性学科,所以学哲学必须读孔子、亚里期多得,一直到最新的哲学大师的著作。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哲学史。

(十)、“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年)认为:“哲学就是怀着一种愁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把哲学同全部文学艺术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科学语言说不清、道不明的广大朦胧情绪领域统统网罗进了哲学活动的范围。从哲学角度看,这些情绪可归结到绵绵不绝的乡愁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冲动。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家乡,而是指精神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内心的家园。如白居易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诗人的情感,可以说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学意义。现代人整天侍在钢筋混泥土制成的“火柴合”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到各种杂乱的声音,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效野外僻静处,呼吸大自然的气息,投入大自然的怀中,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反璞。在生活中,往往有一种不安感和无名的烦恼会忽然弥漫在心头,连自己也说不清的一团茫然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寻找归宿感在心中蠕动。精神的归宿是无形的,所以更不易觅得。在寻找归宿和家园的过程中,人们还常常表现出一种犹豫、恍惚和反复的思绪。这种情绪,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只要我们坚守精神的家园,思想的自由,知识的光华,我们的家园将会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十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

冯友兰说“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牟宗三则说“什么是哲学?凡是对人性的活动之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

(十二)“哲学就是研究人生中切要问题的学问”。

胡适(1891-1962年,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师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他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真言影响很大。)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中切要的问题从基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十三)周国平认为,哲学有四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是作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伟大思想体系的创造,它属于哲学史上的天才;二是作为学术,它属于学者;三是作为思潮或者意识形态,它属于大众;四是作为人生思考,它属于每一个不愿虚度人生的人。前两种属于少数人,而后两种属于多数人。

(十四)“后现代主义哲学”。

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近代主义文化的理论取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为解释为说明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当代社会条件、人类命运问题的一种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最初产生于四五十年代的建筑学(埃菲尔铁塔)、诗歌等领域,表示有不同于传统的风格、个性化的格。到了六十年代,表现于一种文学文化现象。60年代后,便被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概念。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它总有一种历史性、时代性、分期性的特点。二是对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新的解释。如全球化、人权、文化的认同等问题。

(十五)“中国哲学”

就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且把这种领悟与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实践之中所形成的一门学问。(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中的观点)。

(十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深受世人关注。“儒”本是一种职业,在早期,所谓“儒”是给富贵人家相礼的一批人。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这是其弟子所记录的。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仁”《说文解字》谓“仁,从人二”。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功夫和境界,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恭、宽、信、敏、惠五种德行。孔子对礼也十分重视,在《论语》中出现75次,他告诫弟子要“知礼”“立于礼”。在《论语》里,“仁”这个字,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种情况下,“仁”就是“品德完美”。孔子的一生是有如一条上升的弧线,指向无限而圆满的境界。他对自己的德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孟母三迁”就是讲他的故事: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把他抚养成人。起初,孟家住在公墓附近,小孩们着玩埋死人的游戏,他母亲感到这样对不孩成长不利,搬到新的地方,是个靠近集市,小孩学着商人的样子做起经营买卖的游戏。孟母感到这样也不好,再次搬家,搬到学校边居住,这样,孟子开始学习诗书礼仪。其母就决定长期居住下来。)在儒家中素有“亚圣”之称。孟子的学说也是以人为其出发点,由此而建立了一种融会认识论、修养论、天人关系论为一体的生命道德哲学。主要内容有:尽心、养性、事天、立命。他认为人性修养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主张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注重个人修养,主张经世致用,推崇教化。

(十七)道家以自然为本的哲学思想。

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他出生约公元前570年,比孔子年长20岁。相传孔子向老子请教过礼。老子的主要思想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道德经》将“自然”与“无为”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非常重要的范畴。“大器晚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成语都与老子有关。老子有“三宝”:一是慈,慈代表母性的特质,因为万物都来自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说:“慈故能勇”。二是俭,俭就是对侍万物的一种态度,也代表着节制欲望。三是不为天下先。老子的道的思想,经尹子、列子、庄子等人的弘扬,道家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十八)“墨家的经验论哲学思想”。

墨家由墨子所创立。墨子(约前468-376年,名翟,战国初鲁国人。他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在经济、政治、伦理、教育、哲学、逻辑、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建树。他的基本原则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主张:尚贤、非攻、节用。他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他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即“三表”一表为历史经验、二表为耳闻目睹,三表为社会功利。符合这三条,则为是,否则为非。《墨子》一书是他的著作汇编。《墨子公输》里记载:当时,楚国雇用了一个机械发明家公输般,发明了一种攻城的武器。楚国将使用这种武器进攻宋国。墨子得知后,前往楚国,劝阴楚王出兵。在楚王面前,公输般演习他准备用以攻城的新式武器,墨子则表演他准备防御的武器。公输般采用了九种攻城机械来进攻,都被墨子的防御武器挡住。最后,公输般的武器用尽,而墨子的防御武器还有。公输般不肯认输,说“我知道怎样击败你,但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想用的那个办法,但我也不说”。楚王问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般想杀害我。但是,我的弟子已经用我设计的武器武装起来,在宋国的城墙上等侍楚国的进攻。我可以被杀害,但楚军无法杀他们。”楚王听后说“如此说来,我们就放弃对宋国的进攻。”

(十九)“管仲的哲学思想”。

管仲(前?-前645年,春秋时期颍上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现存《管子》中有“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他认为:水为万物之源。“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源不谋而合,表现出早期哲学家的共同观点。他还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同一类事物之间按五行的内在关系而相互联系。

(二十)“法家的法治哲学思想”。

“法家”以重视法治而见称。战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等。李悝,战国初期魏国人,他著的《法经》是在魏国推行法治的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春秋以来的法治经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商鞅(前390-338年),是秦国变法的主要人物。

(二十一)“兵家的军事哲学思想”。“军事哲学”是关于军事斗争战略战术的智慧,它包括战争胜利分析的一般原理,思想认识和战局发展变化的基本预测分析理论。代表人物有孙武(前535-前480),著有《孙子兵法》,他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他的名言“知自知彼,百战不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认识方法。是孙膑,孙武的后代,在孙武去世后150年出生。“围魏救赵”“孙膑赛马”都是讲他的故事。“贵势”是他的思想特色,他的军事哲学思想也重视具体阵法的布置与实施中。

(二十二)“《中庸》的尚中的人生哲学”。

“中庸”之说,首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一书,为战国时子思所作。书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者,天地之大本也。“中”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它是适宜的、合适的、恰到好处的意思,既不是“过”,又不是“不及”,就是哲学上的“度”。“庸”就是实用。《南华经》中说:“庸就能用,用就能通,通就能得”

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的,并通过其弟子及一代后儒们发展与充实而形成的一个精密体系,但是,道家、墨家、佛家等众家思想中也有不少中庸的灵光片羽,如过犹不及、刚柔相济、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大智若愚。中庸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今天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也有体现。

(二十三)“董仲舒的崇天哲学”。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河北广川人。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他的儒术中,神学化的“天”概念占核心地位。他认为天下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天。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他还将人的形体也看作是“天”的产物,人性也应从天那里找到合理的根据。在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人伦次序标准。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他的崇天神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而且影响于后代。

(二十四)“哲学”在理论上,就是教人学习“定位宇宙”,并在宇宙中“安排人生”的总体学问;在实践上,就是教人学习“做人”、“处事”的学问总纲。所谓哲学思考,就是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应该如何生活才有意义。(台湾《哲学概论》)。

二、人是什么?认识你自己。

人是什么?卡纳基的调查,500次通电话,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是“我”,共出现3900次。一个心理测试:集体照中你先注意谁?恺撤“我来我看见我征服”。黑格尔的名言:“熟知非真知”,自以为最为熟悉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正如“台风中心没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古希腊寓言:人面狮身怪兽斯芬克司,蹲在海边悬崖上,谁从这里经过,必须猜它一个谜言:开始四条腿走路,后来两条腿走路,最后三条腿走路。没猜中者,都要被它吃掉。后来,终于有一位叫俄狄浦斯的人猜中了,说这是人。怪兽跳崖自杀了。从表面上看来,人生下来后,在幼儿时期,不能站立行走,只能在地上爬;长大后就能站立行走了;到了晚年,腿脚不方便了,需要一根拐枚了,就变成三条腿了。事实上,这故事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人没有认识到自己这前,只能像动物一样爬行,受着自然万物的统治,命运由自然界来支配;当人认识自己这后,人就会用自己的双足站立在天地这间,把两手和头脑解放出来,成为世界的主宰;即使到了晚年,人仍然会凭借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这根拐杖,用两脚稳固地站立在天地之间。

人是什么,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哲学家们都从各自的偏好的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是西方最早提出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价值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中是一位流浪哲学家,后被指责为无神论者,并受到法庭的传唤。在逃亡的路上,他所坐的船触礁,当场溺水而死)说的。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段话后来被人称为“普罗泰弋拉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人”具体含义的理解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个人,即作为个体的人。也就是说人们都以他自己的知觉、看法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二是指作为类存的人类,即人类是万物的尺度;三是既可作为“个体的人”,也可做集合名词“人类”用。一般认为,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人,是衡量万物的真伪、好坏、乃存在与否,都应以人为标准,而不能以其他东西为标准。人的主观感觉成为判断事物的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已不是一个纯哲学的命题,而是体现了其政治、伦理、法律、教育、哲学等观点的综合命题。

(二)、“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斯多得在《大伦理学》一书中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没有人愿意在他独自一人时选择全世界”在《政治学》一书中,他对人的定义是: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的动物。这里的“政治”就是指城邦国家、社会集体。由于人不能单个独自生活,只有工共同集合在社会,在社会中集体生活,才能满足各自的需求。不仅在痛苦中需要朋友,在快乐时也应该把自己的幸福让朋友分享。在他看来,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首先是活在家庭之中,家庭就成为人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基本形式。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坊,若干个村坊组合成城市(城邦)。这是人存在的现实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的本性决定的。人之所以可以和愿意趋向于城邦,是因为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所以趋于政治的组合。

(三)、“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点,在17……18世纪欧洲流行的观点。这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笛卡尔的哲学。笛卡尔(1596……1650年),法国哲学家,近代哲学的始祖。青年时代接受父亲的遗产,只身到巴黎闯荡;不久厌倦了巴黎的小市民生活,到郊区研究几何学(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后来到荷兰参军,当时荷兰太平无事,他研究哲学。他一生未婚,但有一个私生女,5岁时死去,他1650年得病去世。他创造了完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方法论》《沉思录》。黑格尔称他“新世界的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胡塞尔说“笛卡尔开创了一个人人人全新的哲学:通过改变哲学的整个风格,哲学做出了一个彻底的转向,即从朴素的客观主义转向超越的主观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是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ithankfhereforeiam,这是哲学的第一原理,按字面理解,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如果我思考则我存在。从哲学上理解,就是认识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去认识。

(四)“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1623……1662年)提出的。他认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他关于人的经典比喻,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弱点,也认人看到自己的尊严。他这一比喻虽然深邃,但也有一些悲凉。人的确很脆弱,人类的祖先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中能够活下来,完全是依靠他们的思想,思想想出了智慧。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带着思想去生活,那么,他只能是活着,而不是生活,更不是富有意义的人生。“思想”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的生存需要,更是我们全部尊严与道德之所在。因此,我们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五)、“人是机器”。

“人是机器”是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1709……1751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提出的。在他之前,笛卡尔就曾经用机械论的观点来说明人和动物的机体的功能作用。他认为,动物肌体内部的活动不过是“动物精气”和各种器官的一些机械运动,如同一架钟表的钟摆、齿轮、发条等零件的机械运动一样。拉美特利是一位医生,职业上的便利使他更了解人,他认为,人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都是物质的。他把笛卡尔的观点向前推进,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一架机器,只不过人是架比较复杂,过比动物机器更精致、更灵活一些罢了,人和动物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区别。拉美特利利用物质的机械运动来解释人体活动,并进而解释人的精神活动,对于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把人的一些思维活动用机器的物质活动再现出来,这已为现代的人工智能科学所证实。他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写道:“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人是机器,但是他感觉、思想,总之,他具有智慧和道德,而又是一个动物。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六)、“人是立法者”。

康德(1724……1804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生于东普鲁士国的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大学毕业,从上学到当教授都没有离开故乡。在柯尼斯堡至令还流传他的一个故事:有着绅士风度的康德每天下牛3点准时从书房来在居所附近的一条小道上散步。由于他特别准时,以至于周围的居民将他来散步作为时间来参考。后来这条小路被称为“哲学家之路”。康德认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己立法。自然之法体现了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保证了科学的普遍有效性;人自己的法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自由规律,保证了自由的普遍有效性。因此,他认为“人是立法者”。

(七)“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这是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人不是什么思维的抽象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人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但人也包含有自然的东西。人不是天生的人,乃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当然,人吃的不仅仅是物质食粮,还有文化、历史等精神食粮。正是后者,才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内心交流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事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八)、“人是超人”。

尼采(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曾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他父亲是位新教教师,他的教育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他在大学里因为研究古典语言学才华过人,被聘为大学教授。他从小身体就很虚弱,1888年他精神失常,一直到死。他认为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是意志,他提出“超人哲学”,认为历史的进程就是强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扩张自我”。所谓“超人”,是指具有旺盛的创造力的人,是生命的强者。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对生命充分肯定。如何成为“超人”呢?他认为,就是不断地体会生命的痛苦,在痛苦中强大生命。“超人”所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生命之经历的体验增强生命的力量,以应付重大生存中的一切挑战;二是通过对旧的价值的重估和破坏,将自己内在的生命强力提升为创造力,为自己的人生确定自己独特的轨道。因此,生命力量的提升也就意味着精神境界的提升。在尼采看来,一个实现了自我提升,在自我超越意义上成为自己的人,也就是一个自由的人。自由是道德价值理想的最高境界。自由精神、自由境界、自由行为的统一构成尼采自由论的核心。这种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清醒、孤独、梦幼、沉醉四个环节,而在纵向上则体现为骆驼、狮子、婴儿三个阶段(表现为精神三变)。一是骆驼,骆驼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劳,意味着人在年轻时要接受训练,承受传统的包袱。(例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培训)。二是狮子,骆驼与狮子的差别在于:骆驼必须听从他人指导、接受他人命令,所听到到的是是别人说:你应该如何。而狮子则是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说的是我要如何。每个人都经过骆驼的阶段,听从父母、老师、上级的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无法反驳也无法抗拒。三是婴儿。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当一个人还是婴儿时,父母一定怀着无穷的想像,想像他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等,每天看着他,也给父母的人生带来绚丽的希望。当然,小孩成长的过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幼灭的过程,最后小孩让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经让他们的父母失望一样,人生就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过程。

尼采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是:“上帝死了”。自从基督教确立了它在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以来,上帝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上帝是永恒的、是真理。尼采认为,基督教实质上是一种敌视生活的伦理,它的原罪说使人们的心身长期为一种深深的罪孽感所侵蚀,使人们变成懦夫,削弱人们的奋发和激情。让人们寄希望于来世,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苦难和不幸要容忍和顺从,是对生存者价值的否定。因此,每个人必须忠实于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并真诚地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必须肯定自己,重新估计一切价值。他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借一个疯子之口宣布:上帝死了。

(九)“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

这也是尼采的观点。他曾给人以多种说法:人是超人、最残酷的动物、最勇敢的动物、能作判断的动物等,但他认为,具有本质意义的,是“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正因为人是沿未定型的,因而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其它动物在物种上已固定,没有发展的自由了。人却不同,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所以他可以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塑造自己。

(十)、“人就是痛苦和无聊”。

这是叔本华(1788-1860年,德国哲学家)的观点,在人的观念中,会把痛苦、悲伤、孤独等看做是人的消极心理体验,而把幸福、快乐、高兴、满足等看做是人的积极心理体验。但是叔本华反这个提法倒过来。在他看来,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无聊。他说:“一切幸福只具有暂时的、消极特征”。他认为,人生就是被无限的欲求鼓动起来的一叶孤舟,在茫茫的苦海上挣扎。他把人的意志或欲求受到的外部的阻碍叫痛苦,而把意志或欲求的暂时的满足叫做幸福。他把人生比做一个钟摆,摆的这端是“痛苦”,而另一端则是无“无聊”。他对人生的根本结论是:“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与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抛去”。他还信为:“白痴最幸福,天才最痛苦”。欲望是痛苦之源,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禁欲。对于外界的各种诱惑抱不动心的态度,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原过一种清贫的生活,做到“清心寡欲”。

(十一)、“人是分裂的”。

弗洛伊德(1856……1939年),出生于奥地利,父母都是犹太人,家境贫困,生活俭朴,四岁时全家迁到维也纳中毕业后在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1895年他发表研究成果《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精神分析学的诞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这些心理因素从根本上说来源于性的冲动。所以,精神分析的实质,就是对性的本能和欲望进行分析。他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我”,即本能的我,是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原始欲望所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居于最低层次,它以性欲为主,它追求的是快乐原则,即一味追求本能的满足。二是“自我”,即面对现实的我,它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是人格中受到教化的部分,代表人的常识、理智,它遵循现实原则,即通过把本我的盲目冲动依据现实、外界加以区分。三是“超我”,中指道德化、社会化和理想化的自我,代表传统道德和宗教准则,对自我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督监督。是人格中的最高层次。在他看来,现实的人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合一的。但是,由于三者的特点和遵循的原则不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把三者协调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三者和谐时,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否则就会变为精神病人,于是人们常常感慨: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十二)“人是符号的动物”。

这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西尔(1874-1945年,1919年开始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1930年任校长。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辞去校长职务,开始流亡生活,先后在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45年卒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席。)的观点。他在其名著《人论》(出版于1944年,分上下两篇,上篇的总题目是“人是什么”,他采取和前人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人本身,那就是把人置身于符号世界之中,他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他认为,“人的世界”与“动物的世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符号”的创造,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车的动物”,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世界。造成这种区别的秘密在于:人能够发明、运用各种“符号”,所以能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动物始终只能对物理世界给予它的各种“信号”做出反射,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桎梏。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符号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生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序列之中,然而,对人类来说他的过去和未来都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人的真实存在只是“当下”的存在。时间和空间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存在,人类建立了许多系统化的符号来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如年、月、日、过去、现在、未来和前、后、左、右、公里、米等等。这些符号规定着人类生存的足迹。他的一句名言是“认识自我乃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十三)“人是向死而生的”。

这是海德格尔的观点。“向死而生”,从字面上来说,很容易明白。人总是要死的,人从出生那一时起,就一步步迈向死亡。所以,人的最终目的地是死亡,人人都无法逃避。这就是向死而生。但他认为,死亡是另有深意的。他称生理上的死亡为“亡故”,而哲学上的死亡是一种存在方式。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十四)、“人就是自由本身”。

萨特(1905……1980年),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2岁时去世。他20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39年二战爆发他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他一生未正式结婚。晚年失明。他的成名文学作品是1938年的长篇小说《恶心》。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他的哲学观点……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形成的。他有一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中形成自身,人是行动的结果。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存在,人本来就是自由的,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存在先于本质”推导出来的。他强调,人来到世界上的时候一无所有,人后来所具有的一切特性都是获得的,都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的结果,是自我努力自我选择的结果。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上帝预先规定的,也不是环境所造成的,而是人自己设计自己,自己选择自己的结果。因此,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任意妄为。自由虽然不受外在的人和物的限制,但却受自身的限制。也就是说,人不仅要自由地选择,还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根据这个理论,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意志的自由选择,所以人也就必须承担自己行为造成的一切后果。

萨特用文学演绎哲学,又从文学中抽象哲学,从而在20世纪的哲学史上树起丰碑,他成为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在他死后,巴黎6万多学生和市民自发为他送灵,出现长达3公里的送葬人流。80年代,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我国青年学生中造成过一定的影响。

(十五)、“人是万物之灵”。

在《尚书-泰誓上》有这样一句话:“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的根本条件何在,古贤人已有所教示。在《中庸》第22章中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兴天地之参矣。”人是万物中最有智慧的存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之灵,这个论断不仅简单而且准确生动地表明了人在自然界的重要位置。一方面,是因于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但决不是超脱自然界的东西;另一方面说人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动物,它是一种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适合人的需要,这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人不仅有语言,而且还有思想,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生产劳动中无形发展了文化、艺术和科学。总之,人起源于动物,但是因为人已经打上社会的烙印,所以远远地超出普通动物。人是万物之灵,从地球的历史可知,从出现了人,我们就进入了崭新的一章。他们用与生俱来的知能,为了探求人生在世的命运与真理,他们建造文化、开拓文明,并以神话、诗歌、语言、文学、绘画、建筑、音乐、艺术乃到哲学、科学与宗教等来彩绘这个世界。就因为人有上述的表现,也有在这方面努力的成果出现,人是愈来愈远离动物性的世界,人确实是努力要把生命终极安顿在永恒的未来。

(十六)、“人生即苦,苦海无涯”。

这是佛教的观点。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由释迦牟尼创始于古印度。其基本宗旨,在于解脱人生的痛苦,达到安乐的“涅磐”的境界。佛教主张奉行三事:佛(指佛教的创始者,也泛指一切佛)、法(指佛教的教理)、僧(弘扬佛教教理的僧众,即和尚),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发展逐渐中国化。中国有的佛教徒说:人的五官就生就一副“苦”像――眉像字头,鼻眼像十字,嘴就是口。还有的说,我们来到世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哭着喊“苦啊”。佛主释迦牟尼讲人生有8苦:生、老、病、死、怨憎会(冤家路窄,不喜欢的人或事找上门来)、爱别离(你喜欢的人或事反而得不到团聚)、求不得(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五取蕴(“五蕴”即指:1、色、肉体2、受、感情3、想、理性、4、行、意志5、识、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灵魂,“取”就是执着,五取蕴就是指人生的种种私欲、执迷,贪欲才是苦的真正原因,人性本身的弱点造成人的痛苦,这是痛苦的总源头)。消除痛苦的的方法就是“灭谛”,“灭”指人生苦难的解脱,这是佛教追求的正果,即“涅磐”指没有苦恼,光明普照,不生不死的境界。中国的佛家认为涅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佛教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对本性的觉悟(觉悟,于丹说“觉”就是觉字下面一外“见”,“悟”就是左边一个竖心,右边一个吾,“悟”其实就是我的心,“觉悟”就是看见我的心。)只有觉悟了这一本性,人才能实现生命的永恒,从而进入解除人世烦恼的美好境界。

(十七)、“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

这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日本,他创立并成为两家名列全球500强的大企业京都集团和日本电信公司)提出的。他说: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炼灵魂。在生活中为欲望所迷失、困惑,这是人类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的确如此,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衣食充足,而且要有保证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钱。但是,这此只限于今生,即使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所以当有人问“人在世上为什么”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十八)、“人生只是生产和消费。”

这是日本松下幸之助(1894-1989年,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认为的。他说:“人生是什么,数千年以来,先哲圣贤以及许多好学深思的人,不断地从各个不同的形态及角度提出他们的见解。我认为,人只是生产、消费和度日而已。这里所谓的生产和消费,并非仅指物质,而是包括了物与心两个方面。例如,听到优美的音乐而感到喜悦,看到美丽的图画而感到快乐,是好的消费;至于感到不快和痛苦,则是坏的消费。所以读好的书和努力用功,是同时进行好的消费和好的生产。因为他虽然耗费了时间和劳力,同时也能获得有益的知识。

(十九)、“人生是一首诗。”

这是林语堂先生(1895-1976年,著名的作家、福建龙溪人。作品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提出的。他说:“我认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它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也有这它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它开始是天真的童年时期,其后是笨拙的青春时期,带着青年的热情、理想和野心,笨拙地要想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后来达到一个极为活动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得到利益,对于社会及人类的天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中年的时候才能稍稍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成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美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也较温和的态度;跟着到了老年时期,内分泌腺减少了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于老年能有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依照这种观念调和我们的生活形式,那么,这个时期便是我们的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熄灭了,一个人便永远地长眠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像欣赏交响曲那样,欣赏它的主题、旋律、和音。人生没有什么好和坏,只有在哪一季里什么是好的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念,按照季节去生活,那么除了自大的呆子和无法可施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可以像一首诗那样地过了。

(二十)、“人生是一场化舞会”

叔本华认为: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得难以胜数,但是在清楚看到一个人实际上是怎样的,一定会令许多人毛骨悚然、惊恐不已。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人大大的假面化装舞会呢?你在哪里都会遇到骑士、神父、士兵、律师、博学之人等,可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东西。他们从来就不是他们所自称的,作为一种角色,他们仅仅是面具,在面具的背后,你会发现一副唯利是图的商人的嘴脸。非常必要的是,一个人应当尽早地被告之生活的真谛,即臾生只是一场化装舞会。通过它,人才能发现自我。否则的话,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你既不理解它,但又不得不容忍它,甚至你会对它们完全迷惑不解。因而,就当及早地让那些年幼无知的青年人懂得,在这场人生的化装舞会上,红艳艳的苹果是蜡制的,水灵灵的鲜花是丝织的,活蹦乱跳的鱼是纸糊的,所有的东西……对,所有的东西……只是可怜的玩偶和无聊的琐事,剩下来只有两个人,看上去好像是在真诚地献身于事业,一个人下在兜售假货,另一个正在支付给他假币。

(二十一)“人生是一个过程”。

这是作家、翻译家傅东华(1893-1971年,浙江金华人,译作有《飘》、《红字》等,另有散文集《山胡桃集》)的观点。他说:人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目的。从前的读书人牺牲了“窗下十年”,为的要一旦“飞黄腾达”。我并非说这“窗下十年”犯不着牺牲,是说这十年艰苦有它本身的价值,不单是一旦“飞黄腾达”的手段而已。如果单单认为一种手段而不认识它本身的价值,那么,这十年生活真是一张空白了。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会和玩味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一节的充分价值。人生的丰富就是经验的丰富,而所谓经验,就是人生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之严肃的认识。所以,过程论的人生绝不是消极的-相反,却是积极的。

(二十二)“人生就是等侍”。

幸福。

只有充满希望的。

一个个揪心的。

等侍。

幸福好像是。

顽童手中的一面镜。

把阳光反射到墙的。

一个既诱人又狡猾的。

永远也抓不到手的。

投影。

幸福原是。

充满希望等侍过程本身。

(二十三)“人生就是战斗”。

这是李公朴(1902-0946年,江苏武进人,受国民主人士,民盟早期领导人,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观点。他认为:从个人来说,人生就是战斗;人生没有战斗就等于没有生命。尽管活到100岁,假如毕生无所事事,也就跟没有活过差不多。相反的,寿命虽短,但如能努力奋斗,较之前者。不晓得要好得多少。耶稣出来传教,只有三年,寿命也不过三十三岁,但他的影响却是最为久远的。直到今天,多少人还在敬仰他那伟大的人格。再说,古今往来,多少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多少战士为了为人类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千百万中国将士为了打退法西斯而奋斗,直到牺牲生命。

(二十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并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本质是社会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即不是抽象的生物个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虽然具有自然属性,但构成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是人的社会性,是人的社会生活。如果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归结为吃、喝等生理机能,那就很难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其次,人的本质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复杂和丰富。人们除了经济生活外,还要从事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等活动,因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关系。要认识人的本质,决不能只抓住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必须分析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并从中找出最本质的关系。再次,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存在于现实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自己创造价值的价值。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包括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哲学引领你通往幸福快乐的人生。

(一)、要有合适的人生定位。

人生舞台是给我们生活的,这生活、生命的本身就富有了弹性,具有空间。人一旦清楚自己的定位,就会发现舞台非常宽广。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需要能够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冥冥运古,当第一股充满活力的气息注入混沌的海洋,生命由此开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此生命有了大胸怀;“巍巍呼高山,汤汤呼流水”,自此生命有了知音;“有了锲而不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自此生命有了愁绪“所谓伊有,在水一方”,自此生命有了爱情的朝思暮想,生命,源于水。

苏子贬于黄州,泛舟赤壁,于是他的生命为水所占据,有了水的胸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水予他的豪迈,“惟江山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是水赋他的胸襟〃情怀,他为水所成就。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亮?”秋风送去熊火,胜得赤壁战瑜气煞,羞终命丧黄泉。滚滚长江东逝水,无私,宽广,博大荡漾在江面,周儿你为何不给水一隙之地呢?涤荡你嫉妒的心。生命,为水所成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诠释着李白的深情厚谊,“花白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水诠释着李清照的相思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诠释着愁的数量,“水何渗澹,山岛竦峙”水诠释着曹操的雄心壮志,生命,为水所诠释。

上善若水,感恩似泉。一树丁香灿烂的纷扬着,香气氤氲。人们吮吸着清香。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放在鼻间上嗅嗅,感受生命,感受水的存在,树安静的沉睡着,安静的接纳着“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生命,为水所包容。

水的鼻息,你感触到了吗?

水静静的流着,带着它的灵魂,带着它的气息缓缓流动。遗留的脚印上,生命聚其精华开始成长。撷一叶草,苍翠欲滴;拈一片藓,翠色、欲流,生命,无人不充斥着水的鼻息。

生命,为水所成就。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中的phili和sophi这两个字合成,原意是“爱智慧”,爱慕智慧就是哲学。“爱”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有三种意思,一是指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的情怀;二是友爱;三是博爱。在哲学所谈论的爱,重点在于友爱。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是我们对于智慧比较正确的态度。

(十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深受世人关注。“儒”本是一种职业,在早期,所谓“儒”是给富贵人家相礼的一批人。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这是其弟子所记录的。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仁”《说文解字》谓“仁,从人二”。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功夫和境界,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恭、宽、信、敏、惠五种德行。孔子对礼也十分重视,在《论语》中出现75次,他告诫弟子要“知礼”“立于礼”。在《论语》里,“仁”这个字,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在这种情况下,“仁”就是“品德完美”。孔子的一生是有如一条上升的弧线,指向无限而圆满的境界。他对自己的德性修养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庸”之说,首见于孔子《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一书,为战国时子思所作。书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者,天地之大本也。“中”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它是适宜的、合适的、恰到好处的意思,既不是“过”,又不是“不及”,就是哲学上的“度”。“庸”就是实用。《南华经》中说:“庸就能用,用就能通,通就能得”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九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无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方向,都在入学支持在学习好基础性文化课程的同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成为了我们日常学习的必修课.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而这些特性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有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被赋予了科学性、正义性和实践性,也才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自觉发展的不竭动力.离开了这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呢?这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将两者联系和对接起来的“中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自发地走进人民群众内心,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只能依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本身为内容向人民群众进行系统的“灌输”,这就是我们所找的“中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先进的理论灌输给大学生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学生,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学习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门较为高深的学问,涵盖哲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同时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高校学生正处在人格趋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时期,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会使得学生的人格塑造更为完善,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开放,大学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象牙塔,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经济大潮中迷失自己,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久经检验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导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来提升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社会思维更加敏锐,以便学号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思想领域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更方面的实绩来看,中国在指导思想领域并不适合多元化发展,舶来品的合适与否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并且都是经历过实践与时间检验的,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自主的道路,从宏观上来看中国适合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利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实践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国的今天和平稳定,多则生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学生处于理解力与辨别能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什么样的思想指导能被其接受,对于其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单单是贡献大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线的正确.坚持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懂得正确的索取与奉献,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学会向着更崇高的理想而迈进,缓解当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对学生们思想的不良影响.

最后,高校作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业终端,是其学习生涯的结束,也是社会角色的开始,不少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就已经有了形形色色的实践经历,在初次接触这些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与彷徨,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来对其进行指导,一旦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有可能使其行为方式产生错误,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科学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能更好的保证其健康的发展,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

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使得教育成果不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来自于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指导思想在其中的贡献尤为突出,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育才有了当前高校和谐稳定的现状,当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微调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相当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存在只灌输知识,不解释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很多学生从思想上想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会阅历的有限对其深层次的理解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授课老师予以深层次的讲解,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其学、任其用.

(二)理论与实践的相分离。

究,同时重要的还是为了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在开展马克思教育时要重视理论与时间的同步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能真正为学生们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

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状况,直接反应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学与实践,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开花结果,反之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生思想进步教育的忽视,认真研究怎样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机械化考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检验,考试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进行自学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个人人格.能够避免形式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行为相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引起学生的迷茫已经学习兴趣的缺失,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哪怕范围小形式简单,只要达到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论武器来开展实践活动,就已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龙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05)。

[3]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关于哲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哲学视角下生存与生活研究。

文章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的转变与出路。

哲学不是超乎于人类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总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大都对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他们苦苦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寻找着人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是一种最为矛盾性的存在,人类既与其他物种一样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又是能够自我意识、自我改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类特殊性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涵。

“生存”,是指动物(包括人)本能地无意识地去适应环境来维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纯粹性的自然反映。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曾对其门徒说:“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

”强调了人的动物性与自然属性。

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这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极其巧妙的钟表。

心脏是什么?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人的欲望、快乐、爱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机械规律支配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多几个齿轮,多几根弹簧而已。

”指出了人的动物性和机械性。

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也说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表明了人与动物一样也具有生理层面的自然反映。

动物式的“生存”活动是没有意识的生命适应行为,它们依据与生俱来的本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动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

“生活”,是指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我与世界、改造自我与世界以及能动地从事物质生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

“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是相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就曾用神话的方式说明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类拥有技术和智慧,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该命题虽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因素,但却肯定了人的思维的能动性,有别于动物的本能式反映。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明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即“人是理性的动物。

”动物是没有理性的,它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类自身虽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却可以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理性,凭借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生活”。

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行为,人类依据自己的意识与理性从事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与改造着自己和世界,因此人类可以说是一种“自觉性”、“自为性”的存在。

人类的生命是“生存”与“生活”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为的双重存在。

人类既服从着宇宙的规律、以大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适应自然,又以后天发展起来的意识在实践中去实现着理想、改造着世界、刷新着历史。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的主题从宇宙本体转向了人类世界,它寻求着把握人类世界的根据,探索着人类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性地运用了实践的观点去把握人类世界,指出了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用实践的方式去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而不单纯是动物式的无意义的“生存”活动。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代表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物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趋利避害等);以费尔巴哈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义流派虽强调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强调的却是抽象的人、非现实的人。

马克思批评这些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见物不见人”的、忽视人的主体地位的观点。

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前人观点中的错误因子,开创性地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和人类世界都需要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把握。

实践活动使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把自然对象成为客体,使之成为“属人的自然”;另外,人类还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创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方式。

首先,“生存”与“生活”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命活动同样具有“生存”的层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础。

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强调了本能生存需求对高层次道德意识的基础性作用。

无独有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其次,“生存”与“生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实践则使人类的生命活动从“生存”上升到了“生活”。

动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命活动,而人类却能按照双重尺度去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

因此,动物式的“生存”是适应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种族复制,是非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类“生活”则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实践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异化活动下的“生存”与“生活”

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把动物单一化的“生存”模式与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区分开来,然而伴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的能动性却遭到了异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甚至非人的状态之中。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得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而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知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单向度的人”,认为在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下,人们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

在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生存竞争下,人类不同程度的被“扩大了的生产力”所制约,丧失了其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性,人类的种种能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机会激发或生成,其生命活动也逐渐沦为了同动物一般的单一机械式的“生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提出人要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才能去实现较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一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视这两方面的哲学考虑,仅仅关注技术层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问题。人性论的善恶分歧演绎出的内发说与外铄论,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两种方向。基于内发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外铄论教师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约束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执著于一种人性论认识,往往是对内发说与外铄论加以同等重视,教师教育出于职业主张,更重视了从外而内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从内而外的教育作用,这样的选择符合整体性哲学观念对受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哲学流派众多,古今中外主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共识是都会剖析教育的本质,甚至包括那些明确反对教育本质存在的主张,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必然决定教师教育的本质,这是我们思考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种哲学主张也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如“遵循教师生命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是教师教育的前提性要求”,这类主张同样是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的反映,发生作用的途径依旧直指人性假设和教育本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理念与过程哲学渊源密切,虽然过程哲学并没有过多明确指出整体性的主张,但其理念的宗旨无不与整体性相关,此意义上的整体性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重视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前者重视的是事物内部的过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关联。

事物不再是作为可以分解的部分组合,而是作为相互内在的过程存在。事物与外部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这种整体性主张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教育的考虑不再仅仅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立场。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开始摆脱单纯的职业需求,回到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教师教育不再是某种知识及传授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来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对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体性的哲学指引,偏执于某种所谓满足实践需要的职业培训,丢失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义。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当初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不无关系。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既然主体是预设的,那么如何预设就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现实品质。整体性的哲学理念根源于过程哲学的过程性,强调事物在过程中流变、展开,预设主体呈现过程性。预设主体是人为活动的前期建构,属于理论假设阶段,因为人为活动终将由预设主体掌控,最终决定着人为活动的性质和品质。一种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其预设主体担负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任务和职责背后折射的精神。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将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生成意识是流变的,具有现时性和最强活力。过程性重视当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强大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教育认为,几乎一切在实际活动开展前就预订了,实践者只能是模拟或实现预订。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强调实际活动的开展只在当下生成,其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

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育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解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认识和行动。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旨在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固定的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囊括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所有相关人群,无论是职前教育或职后教育阶段,还是相关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在整个培育的过程中,都形成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合力,这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

事实上,在不同阶段及不同人员眼里,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职前教育阶段,主张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意见既是传统的呼声,也是现实的强有力主张。毕竟,在培养教师的起初阶段,教育者几乎控制了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品质,表面上看来教育者是必然的主体,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活动提供了过程性视野。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衔接教师教育整体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实际载体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只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才出现的。

反省能力本位,回归教师教育的教育本义。传统的教师教育本位问题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队伍是教师教育的本位追求。基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体系是单一的,直指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些素养包罗万象、内容杂陈。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对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对能力取代知识的赞誉,反省能力决定一切的武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的具体提出,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本义回归。

强调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来的教师”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笃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说,教师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状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终究不能脱离教育的真义,否则就会沦落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无法给予“未来的教师”以足够的精神培育,进而影响到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学校问题已间接地反映了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严重后果。

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基于层级目标,教师教育目标应该是三级:一级目标———教师,二级目标———教育者,三级目标———教育研究者。”教师针对教学,教育者针对教育,教育研究者针对教师人生意义和教育工作改进。在这一体系中,教学与教育、教师与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研究者有了明显的区分。

这种区分并没有割裂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而是使原本整体性的本位问题表现得更为准确而鲜明,使教师教育的部分之间相互内在地关联,使教师教育的整体蕴涵于每一具体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单纯的、唯一合格的教师指标上。这样的教师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哲学意蕴,又真实反映了教师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能力。教师人生意义之所以能够纳入考虑范围,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益尝试。目前,学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从趋势上折射了对教师教育本位问题认识的转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倡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至于对教育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已经从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层面,可以预言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将成为引领教师教育重建的首要问题。

追求模式创新,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解决了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体问题、本位问题之后,就需要进入操作层面,依照整体性的哲学意蕴考虑教师教育的模式问题。表面上看,教师教育模式与其他性质的教育模式相比较具有统摄作用,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量教师教育的运行,实际上这种上位作用必需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行为,才能够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模式问题是教师教育理论向教师教育实践转化的中介,一种教师教育理论能否得到实际应用,取决于它能否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模式,体现为具有操作原则和规范的程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师教育模式演变的历史主要集中于教师教育主题的演变,不断演变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整体性。从简单的职业培训到自由宽泛的选择性的教师教育,充分考虑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变化。任何环节的独特性都将在这一整体中得到体现,更不用说社会性需求这一最为重要的因素。时至今日,教师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断创新,因为只有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整体性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取向,教师教育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终将体现为不断推进的具体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为。梳理教师知识结构,确立实践知识的核心地位。

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离不开教师素养的规划和规定,教师素养是随着时代演变的,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其基本构成成分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大体可以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此三种成分中,教师知识结构始终是教师素养中的基础部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养成需要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否则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养成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按照知识的分类,教师专业知识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教师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实践性几乎贯穿了教育的各个要素。从目的、内容到方法都充满了实践性,实践知识必然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对实践知识的重视与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也有关联,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培育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未来的教师”。目前,人们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是符合现实发展逻辑的。

总而言之,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向在各个方面有所渗透,实践知识、实习及实训体系较为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实践取向,究其根源与教师职业强烈的实践性特色有关。因此,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与教师教育实践性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塑造具有类似医学、法学等实践取向鲜明的教师教育,才能切实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最终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人生哲学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二

关于价值,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p406),那么,价值总是客体对于主体来讲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顾名思义,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一个人的人生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人生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只满足于自我的需要,同时还应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主体就有两个,即主体的个体自身和主体的社会,人生价值的涵义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为对个体自我需要的满足和主体社会的需要满足。

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和社会是主体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2](p287)。“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p67)。“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3](p67)由此可见,个体总是客观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总要体现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存在,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从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个体追求人生自我价值无可厚非;从本质上说,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一生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然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体离不开社会,社会的需要与个体的需要总是有着内在联系,社会的需要从本质上看也是人的需要,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本质上就具有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性质,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在本质上就是个体的人生社会价值[2](p287),因此,人生价值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没有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忽视个体的人生自我价值就会失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源泉;漠视人生社会价值,整个社会也就无法形成一股奋发向上的凝聚力。

实践是人生自我价值与人生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根本路径。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4](p273)可见,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人能在实践中通过创造劳动满足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同时也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换言之,人在实践中既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又能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并把两者进行有机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着人生的自我成长,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二、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发挥及其对人生价值的意义。

自我评价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评价活动,可分为个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和群体主体的自我评价活动[5],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在自我评价活动中,主体两重化,即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6].

自我评价首先体现在它的自我功能上,它促进人们进行自我验证、自我证实和自我完善,为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提供动力。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的观念;一旦人们对自己形成了相对完整和定型的评价,就会想方设法通过证实自己的能力来减少对这种自我评价有威胁的各种负面影响,人们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与自身的自我认识保持一致[7].也就是说,人们会不断地反思自我,并证实自己的价值;在人们形成自我评价后,当感到自我评价的某方面受到威胁时,人们会加倍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那么,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还表现在有利于主体的自我完善上。因此,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对人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次,自我评价还有它的社会功能。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评价决定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8],那么,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能够折射出这个人对于人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社会价值的态度。正确的自我评价会使主体对自我、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关系有正确的态度,能够使主体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具有担当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充满人生的正气。

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克服自我评价可能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功能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使之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服务。自我评价的两大功能对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个体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促进个体进行自我验证、自我证实,自我审视人生,并不断完善自我,合理地选择自我人生价值并实现它;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质上看,自我评价能够成为人发展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提高,激发人生奋发进取的精神,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二是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使整个社会充满人生的正气,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个能正确评价自我的人,一般会正确地评价他人;自我评价影响着人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促进人际友善,使社会充满了人间的友爱、蓬勃的生气以及人生的正气,从而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成员树立正确、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减少“我”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评价与社会对“我”的人生社会价值评价的偏差,正确地看待偏差,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活动。在自我评价活动中,我对“我”的评价常常会出现偏差,社会对“我”的评价会出现偏差,以及我对“我”的评价与社会对“我”的评价之间也常常会出现偏差或不一致的情况,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自我评价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下,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减少“我”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评价与社会对“我”的人生社会价值评价的偏差,并使个体正确地看待偏差所产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活动,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自我评价论视域下人生价值实现的思考。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个人主观努力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共同结果。在当今社会,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否定而导致人生意义失落以致采取自杀行为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生无意义感的人则很多。那么,如何由人生的自我否定转化为人生的自我肯定,如何对产生人生无意义感的社会因素进行改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从自我评价论视域来思考,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个体的自我人生忧患意识,也需要社会对自身予以反思。

1.个体:在人生的忧患意识中自觉地进行人生塑造。

忧患意识与安乐意识相对应,即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往往通过理性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或通过积极批评揭露错误,或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潜伏的矛盾,期冀推动社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从内涵上看,忧患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局安思危意识,凸显了社会主体的精神自觉,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个人具有自我人生的忧患意识则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人生责任感的自觉意识。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必定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和关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