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桂花特色范本 桂花创意图片(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2:25:17 页码:12
桂花特色范本 桂花创意图片(九篇)
2022-12-27 12:25:17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一

在学校中,安静极了,听不到一丝人们说话的声音,大家都在考试呢!耳边响过一丝秋风吹过的声音,感到一丝凉爽,紧之后,是一阵令人陶醉的桂花香飘进教室中,我深呼吸了一口,真香真令人沉醉……

记得十一长假时,美术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画的就是金秋时节。

清晨,我坐在门前的一棵桂花树下,欣赏起了这迷人的秋色,在画中,我画了广阔的田野、细长的河流、窄小的水泥路高大的枫树以及有致有序的楼房,可总觉得还少了一些什么

我低下头,在那儿想着想着,忽有一阵风吹来,头顶的桂花散了一地,也飘落到了我的画上。此时,我茅塞顿开,便在画上添了几笔秋风、有些摇晃的桂花树,还有正在飘落的桂花和已落了一地桂花“海洋”。

坐在靠椅上,遥望远处的风景,再加上这凉爽的秋风与我作伴,我感受到了享受是多么地完美,它使人心中感到愉悦、舒心。

在这桂花飘香时,我竟躺在靠椅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在梦中,我变成了一只美丽多姿的蝴蝶,围绕着小主人和桂花树来去,一圈又一圈,欢乐极了。我停在桂花树上,闻着桂花的味道——好香那!我赶忙摘了一朵,放在小主人的脸蛋上;再摘了一朵,放在了她的额头上、嘴巴上。最终,我摘了一朵最大的桂花,放在了小主人的鼻尖上……

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抓抓有些痒痒的鼻子,突然发现,我满脸都是桂花,香极了!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二

校园里有一条小道,道旁栽满了桂花。

每到秋天,小道便笼罩在桂花的芳香之中。我仿佛听见李清照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只见一片翠绿中点缀着点点金黄。清风一拂,好似坠落的星辰,撒落满地。瘦弱的枝干与繁密的枝叶一对比,显得不堪重负。不知是谁,轻轻摇晃着枝头,便如下了一场桂花雨一般,连空气都是香的。同学们总是顽皮的将桂花偷偷地撒在你的头上,或藏于你的衣帽中。一旦被发现,同学们便会在桂花树下嬉戏打闹起来。好一副活泼生动的画面。

桂花,仿佛天生自带一种悠闲自得的气质。清可绝尘,浓能远溢,陈香扑鼻。见惯了玫瑰,桃花,芍药的万种风情,再见桂花,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好一副怡然自得的景象。

闻到这桂花的香气,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了那一声声呼唤。

“香香甜甜的桂花糕做好喽,快来尝尝吧!”每当这时候,我就会乖乖坐在桌前,等待老板将那一盘热气腾腾的桂花糕端上餐桌。很快,桂花糕被端上了餐桌,盘中的桂花糕还散发着热气,洁白如玉的糕身上,均匀的撒着星星点点的桂花,煞是好看。一口下去,清甜爽口,桂香浓郁,唇齿留香,是温暖的味道,还有家乡的味道。

在做汤圆时撒一把桂花,为汤圆增添了一抹清甜;在桂花糕上撒一把桂花,为糕点增添了一丝清香;在粥上撒一把桂花,为粥增添了一点清淡……像是温柔的母爱,温和细腻。

中秋圆月之际,丛桂怒放,和家人一起住在院中,看桂赏月,令人神清气爽。是一种团圆的感觉。饭后茶余之际,桂花飘香,和家人一起信步于小路上,闻着道旁的桂花传来阵阵清香,悠闲自在感不言而喻。“疏影横笛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桂花,它仿佛是月宫中无意间落下的精灵,又像是嫦娥寄入人间的思念,悄悄叙说着月宫上的趣事。

桂花香,香在它香在它带给人们无拘无束的快乐;带给人们悠闲自在的惬意;香在它带给人们温暖舒适的回忆……

花有落时,而爱,永不凋谢。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三

1、《闰中秋玩月》

善变风客人们愁眉不展,给我添满了清光和建筑物。(另一方面)。

一月闲过几天,一百年是难得的闰中秋。

听说菊花等重阳等了很久,桂子香还在上限。

就像封面某元明传一样,我不知道谁会继续宽广的寒冷之旅。

2、《桂花》

谭溪迎风采花蕾,斜插就紧紧贴在一起。(西方)。

香不与军方同在,禅宗原来来自月球。

3、《桂花》

绝对的洞庭月战根好,流入人类第二次开放。(孔子,论语,官衔)

只有军歌的两种好,香香来了9天。(一个家庭)。

4、《岩桂花》

谁派秋风开这朵花,天香是从玉皇室来的。

众所周知,郁金香奖玫瑰露,妖精sepals绿色花。

5、《桂团团玉叶振天芳》

团圆的玉叶震动天房,清澈的琼楼午夜光。

元去小山分钟,把书尖搬到糖罐里。

6、《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

两朵花的香气更强,不像同一朵花

早些时候记忆和云彩断了,但担心下雨。

破旧的游览明月洞,古义山丛。

10日过了中秋节,怀疑秋天在美。

7、《桂花一秋无雨亦无风》

秋天没有雨,没有风,和往年一样截然不同。

鼻子不另想,道人本来心里就空空如也。

8、《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郡家结得此花缘》

军歌结下了这场花演,带领圣事40年。

书种至今香味不断,番儿均用作广寒线。

9、《友人招赏桂花其二》

香气从云外的月亮中剪下,幽幽的香气细腻地绽放。

开始相信主人贪婪的佛祖,但在黄金玉米里找到了如来。

10、《钱儒珍家赏桂》

客人喝酒的时候,沉醉在这堆金贵碑里。

秋风什么时候到,树丛就参差不齐

香气违背人的鼻子,花蕾隐藏着圣态。

爬枝,挫其荣,掉穗,举杯。

晚上以后有好月亮,要做影子徘徊。

红袖还没完,花角不用催。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四

1、《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遍看韶淑万花林,谁似秋风巧力深。

点注红泥千日酒,剪裁紫磨十分金。

色迷仙令疑勾漏,香醉姮娥忘藁砧。

莫把钓竿烟外去,珊瑚休道海中沉。

2、《谢送桂花》

道眼如如了色空,维摩方病散花中。

杜陵有酒勤相觅,留竢清斋出梵宫。

3、《朝中措·桂花庭院是蓬壶》

桂花庭院是蓬壶,行地列仙图。

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

埙篪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

人羡一经教子,君今满屋皆书。

4、《觅桂花》

金粟如来佛,拈花微笑时。

烦君修月斧,分我占秋枝。

且约黄香住,莫令青女知。

夜窗清不寐,剩读几篇诗。

5、《咏桂花》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貯锦囊。

6、《饮钱二孔周宅桂花下》

嘉树荫团团,团团露华白。

本自招摇山,植君青霞宅。

不意凌寒姿,占此瑶墀隙。

高枝挂珠网,卑条敷绮席。

萋萋布叶阴,茸茸吐花积。

风飘远近香,月映盈亏魄。

既集佳丽人,亦招隐沦客。

幸承金樽荐,亲劳玉腕摘。

歌曲出玲珑,舞袖随宽窄。

条繁每罥钗,花落常点额。

戏羽必成双,栖禽无单只。

及此芳菲时,荷君千金惜。

不醉且淹留,看朱已成碧。

7、《田人送桂花有怀同庵法兄》

上清宫里花间殿,天竺山中月下台。

两地旧游同怅望,田家人送一枝来。

8、《杂曲歌辞·桂花曲》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9、《长沙寺桂花重开》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10、《次李提举桂花韵》

绿帷深护黄金粟,妩媚似嫌红粉妆。

年来不作广寒梦,喜对孤标时踞床。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五

1、《闰中秋玩月》

善变风客人们愁眉不展,给我添满了清光和建筑物。(另一方面)。

一月闲过几天,一百年是难得的闰中秋。

听说菊花等重阳等了很久,桂子香还在上限。

就像封面某元明传一样,我不知道谁会继续宽广的寒冷之旅。

2、《桂花》

谭溪迎风采花蕾,斜插就紧紧贴在一起。(西方)。

香不与军方同在,禅宗原来来自月球。

3、《桂花》

绝对的洞庭月战根好,流入人类第二次开放。(孔子,论语,官衔)

只有军歌的两种好,香香来了9天。(一个家庭)。

4、《岩桂花》

谁派秋风开这朵花,天香是从玉皇室来的。

众所周知,郁金香奖玫瑰露,妖精sepals绿色花。

5、《桂团团玉叶振天芳》

团圆的玉叶震动天房,清澈的琼楼午夜光。

元去小山分钟,把书尖搬到糖罐里。

6、《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

两朵花的香气更强,不像同一朵花

早些时候记忆和云彩断了,但担心下雨。

破旧的游览明月洞,古义山丛。

10日过了中秋节,怀疑秋天在美。

7、《桂花一秋无雨亦无风》

秋天没有雨,没有风,和往年一样截然不同。

鼻子不另想,道人本来心里就空空如也。

8、《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郡家结得此花缘》

军歌结下了这场花演,带领圣事40年。

书种至今香味不断,番儿均用作广寒线。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六

1、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2、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6、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7、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8、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0、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11、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12、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3、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14、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1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7、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18、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9、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20、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21、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22、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2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4、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25、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26、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27、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28、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29、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30、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七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截止20__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

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趋衰微,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大开支。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没,当地的一些富商士绅聚款购下豫园,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重建楼台,增筑山石。因当时城隍庙东已有东园,即今内园,豫园地稍偏西,遂改名为西园。上海豫园古楼阁景观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国军队强占豫园,大肆蹂躏。清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在上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被严重破坏,点春堂、香雪堂、桂花厅、得月楼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满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场所,在园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整个园林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园景日见湮灭。

1956年起,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⑽,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现豫园占地三十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豫园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豫园于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萃秀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深隐于大假山北麓,面临峭壁,北倚高墙,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环境清幽淡雅,静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观大假山景。现设古玩店。

"渐入佳境"语出《晋书·顾恺之传》,这里有引人入胜之意。游廊石板铺地,中为小桥,两侧有鹅项靠,可以坐观山光水色。廊中间竖一太湖石立峰,高约2.3米,亭亭玉立,故名"美人腰"。

元代铁狮位于"渐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铸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大假山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对大假山的评价是:"峻颇惬观赏"。

仰山堂为五楹,北有回廊,曲槛临池,可以坐憩堂内有录自晋王羲之《兰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匾额。卷雨楼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园时所建,高9米,是园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在清代,这里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绅聚会活动的场所。

银杏树高达21米,枝叶茂密,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万花楼下四角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楼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槛,廊旁的白色粉墙边,依墙缀以石峰,栽植翠竹。

复廊东端有一小轩,在这里探首俯视则清泉如镜,隔崖相望则石峰壁立,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故名两宜轩。北面有建筑名亦舫,形状如古代之船舫。

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两边皆可行走。墙上开设着形状不同的漏窗,从漏窗中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图画小品。廊西端连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题"会心不远"。

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观池中游鱼。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

和煦堂与点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旁有石蹬通向听鹂亭。

"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戏台依山临水,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幽深。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点春堂整座建筑为五开间大厅,扇上雕戏文人物,梁柱花纹造型奇特,饰以金箔。堂后有临池水阁,上有匾额曰"飞飞跃跃"。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曾为福建籍花糖洋货商人在沪祀神议事之^所,俗称"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小刀会领袖之一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办公,发布政令,称"点春堂公馆"。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资重修,历时四载完工。现堂中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国画《观剑图》。画两边是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自铸的钱币日月钱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

流觞亭,因其两面临水,取《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亭侧有三曲板桥,贴水而筑。三曲板桥西是浣云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楼,西临清泉。山洞盘桓,循洞可达山顶,洞内有泉,涧溪水从洞内流出。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八

初读《桂花雨》这篇文章,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听说有实习生来听课,我便选择了这课。以前曾听过此课,记忆比较深刻,便按着基本思路上了下来。下课后很多学生跑来,眉飞色舞地跟我说:“老师,上课时我仿佛都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听完,我的心情也跟着轻舞飞扬了。时值两年后的今天,我算是较为彻底地明白了当初该教学设计的意图,不知算不算后知后觉呢!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缠”理解作者的“摇花乐”后,让生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紧抓“浸”字,学生把桂花的香气读得相当到位。接着便引出一个看似矛盾的疑问:“桂花只在八九月开放,为什么说“全年”呢?”,让生去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写一写这些句子

提示:桂花摇落以后,母亲。

当有乡亲来家里串门,父亲。

过年时,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

最后学生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从“浸”中不只是感受到桂花香,还感到浓浓的乡情,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故乡那桂花雨,还培养了语文能力。

本次学校“百家讲坛”活动金老师提到“略读课,要内引外联,课外拓展求宽”,我深表赞同。该课从伊始对琦君作品风格及作品的介绍、学完“摇花乐”片段后引入《桂花雨》原文的内容深化感受,到最后以《乡愁》后记的话作为总结,对学生品味作者那如丝般的思乡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间接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本单元一个教学重点是想想作者的思乡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该知识点。因此课伊始便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分别了写了什么事、物和人来理清文章思路,板书设计如下,让生一目了然。

事摇花乐。

思乡情物桂花香。

人母亲善。

想来,在教学备课中,教师多一份思考,给予学生的将可能是一大笔收获,争取做一位善思的老师吧!

如何写桂花特色范本九

当天空渐渐高远,飞鸟的身影逐渐逝去时,秋的气息己扑鼻而来。仿佛有一种辉煌的金色从天而降,在岁月流逝中,悄悄装扮这个纷程的大地,然后静静等待秋叶的飞舞,果子的丰收。突然间,想起那飘香的桂花……

小时侯,喜欢它。童年没有如珍珠般串联的往事,却氤氲了桂花醉人的芳香。

每年十月,百花凋零之际,桂树上却开出了金色小花,大片大片簇拥在一齐,摘下一朵,手便被香气环绕了。

几个小伙伴聚在一齐,便开始了摘桂花的讨论。大家一向很眼红学校里的那些金银桂花,每年都开得特旺,也特香。最终我们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出征服那堵高高围墙的办法,真是苦不堪言。于是只好决定向山上的野桂花进攻。嗨,野的也比没有强!

“野桂花”是我们私自给它取的名字,也不明白它是不是桂花族的成员,可是见它的花和叶子都跟真桂花相去不远,也就给了它这个头衔。可是,这花虽然野生,但香味却比真桂花要浓的多,并且那树不高,摘着方便,所以它还是很受小孩子喜爱的。

绕过小水沟,跨过小木桥,走过弯弯的小山路,于是便到了山腰。阳光不是很烫,清风会来送爽,简直算得上人间天堂。这时的山,绿树红树交杂在一齐,既有落红片片的诗意也有青松矫劲的傲然。野桂花的香味萦绕在我们身边,轻轻钻进我们的鼻子,飘进我们的心扉。

忽然一个小伙伴惊呼:”桂花啊,快来看啊。”这棵桂花树开得还真是旺。我们高呼着,蹦跳着,三五成群地一哄而上,把那桂花树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把一把地抓那桂花,真是不亦乐乎。不一会儿,整棵树就成秃头了。

停下来,一回头才发现篮已满得装不下了。在周围草丛中摘一些草盖在上头,预想着又能够做一顿美味的桂花糕了,这时,那几个小鬼却跑进树林,不见了踪影……

回忆是一些碎片,有时候,乘空,捡起来,也会有些幸福的滋味。——后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