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01:22 页码:12
最新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精选11篇)
2023-11-11 18:01:22    小编:ZTFB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总结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但要注重自己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这里有一些优秀学子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相信会对写总结有所帮助。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一

有一只山羊,它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成为一只像老虎一样勇猛的羊,纵横于草原,无敌于天下,羊族就不用整天四处躲藏了。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山羊每天起早贪黑,学老虎吼叫,学老虎奔跑,学老虎搏斗……尽管它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在地,一次又一次地受伤流血,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山羊想,不吃苦中苦,又怎能成为羊上羊?只要自己不放弃,一直坚持练下去,终有一天会成功的。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虽然山羊很努力,但它终究无法达到老虎的速度和力量,甚至连最简单的“老虎吼”也没学会。

事后,山羊认真总结了一番。它想,既然做不了兽中之王,那就降低自己的标准,做一只狮子吧。如果有了狮子的本领,就能打败大部分动物,拥有大片属于自己家族的领地,那样就不用四处流浪了。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山羊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每天隐藏在狮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偷偷地学习狮子的一招一式,然后熟记于心,回到家里再勤加练习。一年又过去了,虽然山羊学会了狮子所有的本领,但它依然无法野牛之类的动物交锋。

于是,山羊再次降低了自己的理想,希望成为一只金钱豹,那样就不会被狼和黑熊追来赶去了。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它几乎利用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研习着豹子擅长的各种技能,还在石头上将自己的牙磨得尖尖的。可是,一年过去了,山羊还是十分笨拙,除了奔跑的速度略有提高外,其它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为此,山羊十分恼怒,大声地斥责:“上帝,你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比其它的动物都努力,但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难道我们羊族注定要世代成为狼口中的猎物吗?”

这时,一只老山羊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别整天做白日梦了,我们是羊,只是一只普通的羊,无论怎么努力,也成为不了老虎和狮子。既然如此,你何不做回自己,成为一只最好的羊呢?老虎虽然厉害,但你现在看看,自然界中还有多少老虎?它们不是在争斗中死去,就是被人们关进了笼子。就算是我们的天敌狼,它们也同样成了稀有动物,许多种类都濒临灭绝。而我们羊族,虽然没有什么高远的理想,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但我们懂得繁衍与生存。千百年来,我们羊族不但没有被灭掉,反而愈加昌盛。孩子,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活着比什么都好!你只要练好逃生的本领就行了。”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二

优瑞卡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偏僻小镇,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有一辆蓝色的小卡车悄悄出发了,车上载满了各种食物及衣物用品。车的主人是一名华裔女性,借着些微的晨曦,她四处寻找躲在桥下、铁路边甚至灌木丛中的无家可归者,将所需的东西一一发给他们。在那些被社会所遗忘的流浪者的眼中,她就像一个蓝色天使,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还有生活下去的理由,让他们学会永不放弃希望。

有人说,给他们找些吃剩下的饭菜食物,让他们有口吃的就行了,她一口拒绝了,她说:“我觉得那是对流浪者的侮辱。他们难道就只配吃别人吃剩的东西么?我看不出他们跟你、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她并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仅能以身为半职公立学校游乐场管理员的微薄薪金来为她的善行买单,她口袋里只有10美元,就准备10美元的食物,有100美元,就煮100美元的饭。在她看来,钱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要给流浪者以做人的尊严。她坚持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并且从不吝啬给他们以拥抱。

这就是她所要做的,食物只是生命所需,而做人的尊严却是生命所依,她要尽自己的所能,让他们重新拥有人的基本生活。她帮助过的流浪者,有人完成了成人教育,当了会计;有人自食其力,东山再起,开办了自家的公司。现在他们回过头来,协助她共继助人的事业。

在她的善举被媒体披露后,感动了无数美国人。加州州长及夫人动情地形容:“她带着温热的食物和很多的爱,给那些身体和灵魂都需要给养的人。她却平静地说,她的爱并非完全无私,帮助别人,其实也帮助了自己。”

原来她自己也有过流浪街头的痛苦经历。她出生于广东开平的一个富裕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在“”时受到冲击,成了批斗的对象,被挂牌游街,受尽凌辱。她那时只有六七岁,也被赶出家门,只能睡在垃圾堆旁,忍痛挨饿,时常还会遭受打骂。后来她们一家偷渡香港,移民美国,然而童年的不幸却深深地烙在她的心灵深处,她总觉得有无穷的愤怒需要发泄。

使她发生改变的是一件小事。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她怕儿子在学校如她幼时般被人欺负,就每天在教室外观望。班上一个没有朋友的小女孩,每天向她讨食物吃,她后来发现小女孩家里很穷,全家人都住在车上,经常吃不饱,便开始接济这家人。这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她发现愤怒对她没有任何益处,而帮助他人得到的快感,却让她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她决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中去。

她就是关惠群,美国总统“公民奖章”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之一。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奖并致辞说,“她让我们知道,在这个地球上除了我们个人的需求外,还有别的值得追求的东西”。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三

这位作家朋友在学生们面前很坦诚,微笑着说他上小学时的理想不是当一名作家,而且也没有想到自己现在会成为作家并且靠写作安身立命。他给同学们讲述起了自己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堂课。在那堂课上,语文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站起来畅说。

有的说是当科学家,要发明很多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有的说是当歌唱家,唱出许多动听的歌曲;有的说是当作家,要出很多人们爱看的书;有的说是当画家,画出幅幅美丽的画来;有的说做一名光荣的军人,保家卫国;有的说做航天员,飞上月球……那时的他站起来唯唯诺诺地说:我想上初中。作家朋友告诉我说,立刻,那演讲台下的同学们爆发出了笑声。作家朋友微笑着给我说,记得当时在小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是笑了,觉得他说的太没有理想色彩了。

紧接着,作家朋友告诉我,他之所以说出那样的话,是因为他的农民父母对他小时候的教育。那时,他家境不好,父母要他好好上学读书,就盼着他读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参加工作。因此,他的父母从他上学时就教育他,不管将来做什么,都要像农民种庄稼那样,踏踏实实地劳动。天灾不收庄稼那是没办法,但还可以再等来年啊。将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怨天尤人,要有勇往直前向前冲的干劲。当时,他觉得那时的理想就是考上初中,只有考上初中,才算登上一个新台阶,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他所坚信的。

后来,他确实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过来的,虽然第一次考大学时落榜了,但他在复读时通过努力还是考上了大学。再后来,他靠辛勤的笔耕成长为一名作家。

作家朋友还告诉我,演讲结束时,他把荀子《劝学篇》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送给了同学们做赠言。

“从你的成长上,我现在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理想是很好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拥有一颗踏实、平和、稳步又积极进取的'心灵比理想更重要。这种可贵的生活态度将会使人受益终生。”听完他给我的讲述后,我无限感慨地说。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四

语文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的理想》。

大多数孩子都用一两千字的篇幅,展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说自己长大以后要为人类做出如何如何大的贡献之类,他们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只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受到了批评,他基本上是个胸无大志、没出息的孩子,因为在这篇作文里面,他的全部理想也只是想做个普通人,他说长大后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并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就非常不错了。

许多年过去了,这群学生都长大成人。

有一天,他们和当年的那位语文老师聚到了一起。

回忆过去,对照现在,大家感慨万端。

那个立志做普通人的孩子做了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那些立志成就一番宏伟事业的同学们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大家都是普通人。

这一次,已经白发苍苍的语文老师表扬了自己当年批评过的那个学生:“我这些年教过无数学生,他们都曾有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但没有一个人将它们变为现实,只有你,实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理想!”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五

几年后,老人碰到了这两个年轻人,顺道问起种子的情况。

不晓得谁说的,人类因为有梦想而显得伟大,也因为有了梦想而产生不凡。我倒觉得可以这么修改,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呈现伟大,生活因为有了实践而变得不凡。有了理想可以让你产生伟大的抱负,有了实践可以让你变得楚楚不凡。

如果种子有了神奇的力量,没有接触土壤,没有灌溉耕耘,没有精心栽培,最多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种子,一点也神奇不起来。

法国的登山队员,透露了坚毅的眼神:「为什么?因为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就要想办法去爬,困难在你前方就得设法去突破,实现你的理想不要怕慢只怕站,你的进度纵使缓慢仍然有在前进,但是,你站着无所事事,却是原地不动。

只要你愿意下定决心,用正确的方法极力的去做,坚持你的理想,随时实践你的理想,不管是好是坏,每一天都是你的幸运日。

你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伟人,又有谁在成为伟人以前就知道自己是伟人?你只是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愿意去实践理想的决定,相信我,你的人生会因为这个决定而改观。

你该不会想把理想收藏在锦盒里,数十年来按兵不动,却无时无刻期待它辉映光芒吧?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六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之父”。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

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的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

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要抒写自己梦想的人,反而更应该清醒。”许多年轻的朋友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的抱负,但是往往也因此变得傲慢起来。而事实上,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起腰做好攀登的准备。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七

1.有位老人,从事了一辈子的摆渡工作。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风中雨里,老人周而复始,一趟趟往返于小岛和大陆之间。

一天,一个细心的年轻乘客发现,在老人的一只桨上,刻着“工作”两个字,而在另一只桨上,刻着“理想”两个字,于是向老人询问其中的含义。老人回答道:“我先给你演示一下。”说着,老人丢下一只桨,只用刻着“工作”的那只桨划动小船,小船在水中转了一圈。然后,老人又捡起“理想”,丢下“工作”,继续划船,小船调了一个方向,仍旧在水中转了一个圈。之后,老人同时拿起“理想”和“工作”两只桨,划动小船,小船快速向前驶去。老人望着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看,划船就如同人生,用‘理想’和‘工作’两只桨来划,你就能划到彼岸;如果丢掉其中的任何一只,你就只能永远在原地打转转了。”

2.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八

一天,突然发生地震,一个鹰蛋从巢里滚落出来,掉到山谷里的养鸡场里,混进正要孵化的鸡蛋里。

一只老母鸡自告奋勇,孵这只比一般鸡蛋大很多的蛋,鸡们不知道这是个鹰蛋。

过了一些天,一只漂亮的鹰破壳而出,但这只鹰被当作一只鸡来抚养。很快,鹰也相信自己就是一只鸡。

鹰很爱抚育它的鸡妈妈和鸡兄弟鸡姐妹,但是本性又使它无法安于鸡类的生活。

有一天,在养鸡场里玩耍的时候,它抬头看见有一群矫健的鹰在天空翱翔。“啊,”鹰叹道,“我多么希望能像它们一样在天空翱翔。”

鸡们哄堂大笑,说:“你不可能像鹰一样飞,你是一只鸡,而鸡是飞不高的。”

鹰继续看着天上飞翔的真正的同类,梦想着自己能和它们一同飞翔。

后来,每次当它说想要飞的时候,都被告知它不可能飞起来。鹰也逐渐相信自己飞不起来。

一段时间后,鹰不再梦想飞,平静地继续它作为一只鸡的生活。最后,鹰度过一生,作为一只鸡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相信自己是谁,你就是谁,所以如果你梦想成为一只鹰的话,就不要放弃,不要相信鸡的话。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九

从前有一群猴子,住在一条河的东边,而河的对岸则是一片果园,每到秋天树上就结满了果实,然而由于河流太急,每次猴子过河去摘果子的时候都被水冲走了,于是如何到河的对岸则成了猴子们的理想。

后来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它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每天都到山上去砍木头,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它在两岸搭起了一座独木桥。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十

一个小沙弥在一个寺庙里修行。那儿香火鼎盛,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川流不息。小沙弥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寺庙的应酬太多,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小沙弥说:“这个寺庙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如果你想很快崭露头角,应该到一些偏僻小寺中潜心修行,大量阅读经书,很快你就会高出一般僧人了。”

小沙弥想了一会儿,听着这话很有道理,就准备辞别师父,离开这个喧闹拥挤的寺庙,到一个偏僻冷清的小寺庙去。于是,小沙弥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知道小沙弥的想法之后,问他:“太阳和月亮谁能量更大?”

小沙弥说:“当然是太阳了。”

方丈说:“你愿做月亮还是太阳呢?”

小沙弥想都没想回答道:“不用问也是太阳了!”

方丈微微一笑说:“我们到寺后的林子里去走走吧。”

寺庙后面是一片青翠茂盛的树林。方丈将小沙弥带到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这座山头上树木稀疏,只有一些灌木和三两棵松树,方丈指着最粗壮的一棵问小沙弥:“这棵树最大,可它有什么价值呢?”

小沙弥围着树看了看,这棵松树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便说;“它只能做煮粥的劈柴。”

方丈又带小沙弥到更深的林子中去,这里的树都长得枝繁叶茂,每一棵大树都笔直挺拔,像参天古木一样。方丈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松树每一棵都这么修长、挺直呢?”

小沙弥说:“它们都有个目标,就是为了更多地承接天上的阳光吧。”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树就像现实中的人一样,他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一缕的阳光,为了一滴的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都可能成为栋梁。而那些没有目标的三两棵树,大片大片的阳光是它们的,许许多多的雨露是它们的,但是它们在这样的奢侈生活中早已迷失了方向。”

小沙弥听后,想了一会儿,惭愧地说:“不管在什么林子里,只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是吗?”方丈点了点头,小沙弥对方丈说:“我决定留下来了!”

与理想的故事汇总篇十一

有人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它会为我们照亮人生的方向;没有理想,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恩来总理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奋斗,带着“为人民服务”的抱负工作,由此可见,理想是多么的重要。

我也有一个理想——我想当一名作家。在我的心目中,作家是十分伟大的。他们为了读者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来传播知识,让读者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中华汉字是中国的骄傲,而如何非同常人地编织这些方块字却像天上的星辰一样遥不可及。而作家们具备了驾驭汉字、鞭策汉字的能力。他们能够编织出激情而有魅力的文字,美化生活、感化大众。我们周围精彩绝伦的文章书籍,都是出自各位作家之手。

小时候,我看《幼儿画报》,儿童作家们富有童趣、想象力的笔触深深感染了我,那时我以为是书中的主人公——那条小袋鼠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感到心潮澎湃;长大一些了,我读注音版的《鲁滨逊漂流记》,也知道那是作家写的,却依然幼稚地以为作家真的经历过二十几年的孤岛生存;三四年级了,我知道了那叫第一人称写法,我还知道那是虚构的,是小说。但我还是对那几乎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文字动心不已;到现在,我已经看完《明朝那些事儿》、《病榻杂记》、《格列弗游记》等数不清的文学作品。我明白了怎么首尾呼应,怎么倒叙,什么是小说的“意识流写法”,我深深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与魅力。

作家也是一个悠然的职业。作家只需在家中动动脑子,摇摇笔杆,敲敲键盘,就可以让稿费飞一般地邮过来。作家的生活随心所欲,他们不需要和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工作,他们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多么令人憧憬、向往的职业。

凭借着对文字深深的痴迷,我逐渐爱上了写作。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想要写出跟作家们一样富有激情与生命的文字。因此我也在不断努力着,我比同学们写更多的作文,看更多的书,参加比赛来磨练自己,每个学期都出一本作文集。要想当一名好作家,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断挖掘生活的闪光点,才能写出更加丰满、更加完美、富有激情的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