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夏季防暑降温方案(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6:37:22 页码:9
2023年夏季防暑降温方案(通用12篇)
2023-11-11 06:37:22    小编:ZTFB

方案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不同情况和变化。方案的制定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各方的理解和支持。通过阅读这些方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一

2、天气炎热,多多喝水。

3、炎炎夏日,请注意防暑!

4、合理安排生产,注意防暑降温,保护劳动者健康;。

5、加强防暑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6、早晚施工中午休,合理安排防中暑。

7、您是水做的,天气炎热,请多饮水;。

8、如果有人触了电,切断电源莫迟延。

9、夏季天气多变化,出警执勤要注意。

10、私自游泳是违纪,别拿生命当儿戏。

11、高原烈日顶头烧,紫外线强天干燥。

12、一朝不慎出了事,工作肯定干不好。

13、灭火训练时时搞,安全常识须记牢。

14、打造铁军训练忙,安全防护记经常。

15、比武竞赛要绩效,安全训练最重要。

16、赤日炎炎防中暑,每天喝水要充足。

17、强度作业勤休息,高温潮热应避开。

18、发生中暑别慌张,抓紧降温最重要。

19、若是症状不缓解,快送医院来救治。

20、食物中毒真可怕,上吐下泻危害大。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二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施工人员一般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可能发生中暑事故。因此,夏季加强防暑降温是保护工人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措施。

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预防中暑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方面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夏前制定防暑降温方案并落实具体措施。

1.1加强对全体员工的防暑降温知识教育,提高预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根据当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采用早晚气温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方法。,减少阳光的辐射热,预防中暑。还可以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1.3执行劳动法,控制加班,加强工人宿舍管理;有效地劳逸结合,保证劳动者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术措施。

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减轻建筑行业的劳动强度。

2.2在工人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露天作业相对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窗帘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2.3车间作业时,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风。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冷空气,或排除热空气以降低车间温度。

3.保健措施。

3.1进入酷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持续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疾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一般不适合在高温和高空作业。

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人员,应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应盐浓度为0.1-0.3%的清凉饮料。夏天工人也有绿豆汤和茶,但禁止暴饮。每次最好不要超过300ml。

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应选择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抵抗率越大。对于高辐射强度的工作,应提供白色工作服,并根据操作需要穿戴各种防护用品。户外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暴晒。

1.中暑的症状。

1.1先兆中暑。症状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1.2轻度中暑。其症状为:除先兆中暑外,还有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干燥,以及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弱而快、体温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热性晕厥或热性虚脱。

1.3重度中暑。一般是轻度中暑(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导致病情严重恶化,继而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中暑患者此时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如果不迅速抢救,很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

2.中暑事故应急预案。

2.2对重度中暑患者,除按上述条件进行抢救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拦截工地车辆或出租车,及时将患者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三

今年夏季将迎来一个持久的炎夏,为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各单位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今年盛夏季节的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

一、总体要求: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干部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各单位领导要重视防暑降温工作,早作准备,强化宣传;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教育,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职工劳动保护的意识,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防止中暑现象和其他疾病的发生;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增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网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各单位要从关心干部职工健康、为干部职工办实事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计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早、抓紧、抓好夏季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各基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指导与监督,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相关职能科室密切配合,深入一线,层层落实,抓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具体措施:

1、切实改善工作、休息环境。各单位要及时组织力量对生产车间、工间休息室、更衣室及民工宿舍等重点部位通风降温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添置并加强日常管理。

2、妥善做好高温季节劳动力的调配和安排工作。要充分做好一线劳动力的配备工作,特别是认真抓好露天作业、特殊工种人员的体检工作,对不适应高温作业、体弱多病的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结合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特别是适当调整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时间,避开烈日高温时段,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超时劳动。各单位可从二、三线中抽调部分人员,组成一支突击队,以备突发事情,确保第一线生产的正常运行。

3、认真抓好高温季节饮食卫生工作和防暑降温饮料、医药用品供应。各单位要特别重视夏季食堂卫生工作,对食堂环境和食物定期检查,餐具及时消毒,杜绝食品中毒现象发生;适当改善职工就餐质量,增强体质。同时,继续抓好高温期间清凉饮料的供应,安排好人员和车辆。

4、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为全体职工提供防暑降温所需的劳保用品,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5、做好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积极做好夏季防中暑知识的宣传,为一线班组及员工提供防中暑饮品、柑桔汤、茶水、人丹、藿香正气水降温措施,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6、重点加强对环境卫生、饮水点、职工休息场所卫生的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把关,喷洒消毒剂,杜绝夏季蚊蝇孳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为确保今年防暑降温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经常检查、督促,并及时反馈高温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四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四、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既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五

在防暑降温的高温季节中,应加强现场的组织管理,认真落实公司下达的多项责任与规章制度,以防止由于高温对施工人员和工程带来的伤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当气象台发出高温警示报告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及时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调整作息时间,严禁加班加点的超负荷施工。

(1)积极主动热心关怀施工人员的身体,做好夏季工作期间的作息制度,是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和落实急救措施,以防万一。

(3)积极改善企业工人的劳动条件,住宿的通风降温设施,做好工人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救护电话:120

对在高温季节中中暑的人员,首先以救人为主,将中暑人员安置在通风降温的`室内,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六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夏季高温施工期间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快速有效地预防中暑,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措施的编制将指导防暑降温工作的开展,防止中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项目部的正常生产,确保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而且可以引导应急行动按照预案有序进行,避免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总司令:。

副总司令:。

成员:。

(一)充分重视高温酷暑安全生产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安全责任。高度重视夏季高温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努力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2.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防止高温天气造成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强对流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

2.广泛宣传防暑降温意识,让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

3.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疾病的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

4.夏季高温作业期间,做好员工防暑降温工作,提供茶水(茶+糖),及时发放解暑降温药品,教育工人不要喝生水,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5.根据夏季高温施工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严禁赤膊、穿拖鞋作业,违者按项目部管理要求进行罚款。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和露天作业,根据条件在工作场所增设遮阳设施,防止工人中暑。

6.改善作业区和生活区的通风降温条件,确保作业人员宿舍、厕所、淋浴房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满足防暑降温需要。

7.加强夏季高温期间的施工安全监管。

a.严格加强各类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合理配置消防器材,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b.现场设安全员和电工,对机电设备和露天架设的线路进行检查,防止因暴晒造成过热、自燃等安全隐患。

c.夏季高温期间,项目部管理人员定期到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及时解决和处理有关问题。

d.员工在高温期间感到身体不适,应根据防暑降温知识进行治疗,或由医生及时治疗。

8.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因食品变质而发生中毒事件。要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测。现场工作人员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合理安排夏季高温期间的施工时间。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夏季高温作业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当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从中午10:00到下午3:30,任何人员不得在现场工作。重点观察老弱病残人员,对不适合继续工作的,就地暂时停止工作。

10.着力改善农民工休息环境。工人停留的活动板房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民工宿舍要干净通风,宿舍要配空调。同时,应加强农民工宿舍的卫生管理,确保农民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

针对夏季施工人员容易疲劳、中暑、发生事故的特点,认真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其他规章制度,积极开展自查自纠,重点预防中暑、高处坠落、触电、雷击、食物中毒和火灾。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七

本制度适用于xx电建xx公司xx项目部。

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

(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4)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

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6)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

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电扇,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宿舍安装空调。

(7)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8)做好夏季防火工作。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油漆房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八

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高温天气作业可能对职工身心带来的不利影响,高度重视夏季劳动保护工作,将防暑降温作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早安排部署,推动降暑降温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班组,落实到职工.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在工作部署、信息通报、专项整治和检查巡查等方面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本地区、本单位防暑降温工作.

各级工会要认真履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督促用人单位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_〕89号)的有关规定,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网络作用,深入高温作业、露天施工、高空作业、危险品储运等重点场所,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督促整改.基层和企业工会要结合夏季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特点,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和减轻劳动强度;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及必需药品.

各级工会要集中开展“送清凉”等服务职工活动.深入户外作业集中、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职工防暑降温需求,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提供健康咨询、防暑降温知识培训等服务.依托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和社会力量,积极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建筑、环卫等户外作业者提供避暑休息场所,使服务职工活动贴近职工实际需要.

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防暑降温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帮助广大职工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宣传活动要采用职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断扩大影响力,提升活动实效.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九

最近我市天气持续高温炎热,为了确保职工盛夏时期生命安全与健康,现制定防暑方案如下: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不仅是《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各级工会组织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企业行政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大对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与治理,防止发生职工中暑伤亡事故。

各乡镇、系统工会,要根据本乡镇、本系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暑降温工作方案,明确暑期防暑降温的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及xx市政府开展的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深入基层厂矿开展宣传、检查、走访和慰问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单位,露天施工、高空作业、高温作业单位,危险品储运企业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单位以及往年发生过职工中暑事故的单位等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和帮助他们完善暑期安全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范和防暑保健措施;督促他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作业时间、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加大防暑降温经费的投入和物品发放力度,确保职工安全度夏。要关心职工生活,督促和帮助企业大力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确保职工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设施符合和满足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需要。

检查走访要认真细致、讲求实效。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暑降温经费预算和落实情况;二是露天和高温工作场所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以及这些场所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安排情况;三是暑期劳保用品配置、配备情况;四是防暑药品发放情况和清凉用品供应情况;五是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教育情况;六是高温天气的预警机制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和急救演练情况;七是夏季易发疾病监控机制、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八是组织职工体检情况;九是基层单位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委员会、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在防暑降温工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情况。

各乡镇、系统和基层工会,要加强与基层工会的工作联系,保持信息畅通。要及时总结、推广企业在防暑降温上创新性举措。发生中暑、中毒等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同级政府和上级工会组织,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得延报、谎报、瞒报。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十

为了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员工中暑及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现就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通知如下:

各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工作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员工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应急预案,抓好各类防范措施落实。

各企业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气象预报,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高温天气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班次,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确保员工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各企业要认真落实车间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车间风扇等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员工提供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配备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各类防暑降温药品,避免因通风不畅和高温闷热引发中暑事件发生。要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组织开展相关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各企业要做好车间现场和员工生活区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要加强对高温天气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园区等主管部门报告。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十一

对于一个企业的工厂车间来说,工厂车间的降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工厂车间的工作效率,也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劳动效率。因此,必须做好这项工作,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具体的方案措施包括:。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抓好生产现场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加强和改进防暑降温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员工中暑和高温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的作息制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严格控制作业人员的室外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路段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和休息,可以采取频繁倒班的方式,从而缩短一次连续作业的时间,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4)工作现场应保证充足的饮用水供应,现场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水和各种汤类,有效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5)防暑降温物品要到位,关心一线工作人员炎热天气,要求工作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

(6)积极改善现场生产生活环境,认真执行作业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风降温。施工现场的休息室和食堂必须安装电风扇,有条件的单位休息室安装空音。

(7)做好夏季防火工作,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配电室、仓库、油漆间等易燃场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夏季防暑降温方案篇十二

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各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函〔〕98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先就做好20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今年来,夏季高温天气导致的劳动者中暑甚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本区即将进入高温酷暑天气,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防暑降温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限措施,抓好组织实施;要对存在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和容易导致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进行全面排查,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用人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二、强化主体责任,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xx〕89号)的有关规定,加强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工作,落实防暑降温主题责任,重点做好以下5各方面。

(一)制定完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防暑降温责任制,将防暑降温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劳动者。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二)加强宣传教育。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册、微信等各种宣传手段,普及防暑降温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防暑降温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对劳动者进行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用人单位要改善作业条件,在高温作业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为高温作业劳动者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药品。

(四)合理安排和调整作业时间。用人单位要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结合作业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或调整劳动者高温天气工作时间。适当增加高温作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五)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三、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各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要结合夏季高温特点,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督促指导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作、露天作业场所和高温岗位的夏季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冶金等高温作业防控重点单位防暑降温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结合本辖区实际,重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是否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及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是否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否配备通风或降温设备以改善作业条件,是否合理安排或调整高温作息时间等情况。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将对各街镇、工业区防暑降温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各部门于9月5日前,将本部门或者本地区防暑降温工作总结及监管执法情况(附件)报送区安全生产监管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