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41:56 页码:12
最新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通用8篇)
2023-11-11 09:41:56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在总结中,重点突出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同时要客观地分析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范文,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一

春节过了约一个月,父母去遥远的成都走亲戚了,乡下老家的鸡、鸭、小猫和小狗“花花”就托付给我们,每天从城里放学的和下班的都奔向五十里外的田野。

在乡间泥土里长大的我们,可能由于习惯了城里的干净、细致和数字的生活,以往节假日回老家也只是吃过饭就回城了,移居城里后就很少在老家过宿。这次接受了任务,所以必须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房子里过夜。重温儿时渐渐遗忘的岁月,顺便体验一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晚年生活。我一直梦想退休后能“解甲归田”,因为老家房子一直没有翻新,仍然散落在田野里,非常向往这里的田园生活。

夕阳西下,车子刚停在院门外,鸡、鸭、猫、狗就说着各自的语言来迎接我们回家。到田间铲几棵青菜,再挖几根进了城后才爱上的胡萝卜,儿子也特别高兴地与“花花”戏耍,到鸡鸭窝中收拾新下的蛋,当然也没耽误他最爱的在井上压水,供我们洗菜烧饭。虽然有液化气灶,但我还是喜欢燃起烧柴草的土灶。夜幕降临,屋顶的炊烟要么就是冉冉升起,要么就是萦绕在老屋的四周,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等高线上围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肯散去。

我坐在锅门口的小凳子上给锅堂里添柴草,儿子搬来一张大凳子硬要坐在旁边看我烧火,觉得非常有趣。妻子把切好的香肠、肉片、鱼片分别摊在铁锅上,我控制好火候,她就负责看好肉烤熟的程度。我们一边烧烤一边享受这美食,完全把城里韩式烧烤料理店里的那一套学来了,儿子直呼“好吃”,等不及要锅里正烤着的。我顺便在锅堂内的火灰中埋入两只红薯,火灰烤红薯曾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现在也成了儿子的最爱。里锅也没闲着,先烧开水把热水瓶灌满了,再煮面条或菜粥作主食。餐后,带上手电筒在田埂上散散步、聊聊天,只是儿子好奇于满天的繁星,我们总被深奥的问题难倒。

安顿好鸡鸭猫狗一天的美食后,它们不约而同地目送我们回城读书、上班,嘴上还唧唧喳喳地,仿佛叮嘱:“晚上早点回来!”。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二

那时一片宽阔的池塘,湖面上漂浮了几个不安分的葫芦和横七竖八的青草,不加修饰,保持着原有的神秘与深绿。岸边,经岁月打磨抛光的码头,露出了一层层泥沙的原貌,历久弥珍。远处,有几个中年妇女,在湖边洗涤着衣服,她们交头接耳,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闲趣和无聊。透着水面带来的雾气,一副典型的乡村风貌映入眼帘。

初冬的乡村甚是迷人,秋末,物燥天干,落叶纷飞,树下追逐的孩子迎着秋季的最后一缕阳光,嬉戏着,直到夕阳西下,影子被渐渐拉长,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回到各自的家中,休憩。我很喜欢这种秋季的.感觉,带着落叶归根的倦意,不紧不慢,循序渐进的谱写秋之味,秋之感,秋之殇。

傍晚田园处,大人们劳作的背影显得辛勤,余晖折射的光辉慢慢铺洒到树叶上,影子有点苍白无力,透着初冬的寒风,让田园的丰收显得吝啬。趁着太阳还没有落山,就赶紧回到家中,寻求安稳,寻求踏实。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燥热后,人们很显然还远远没准备好怎样去迎接冬天,便听到抱怨。但即便如此,在天还没有微亮的早晨,集市上依然可以看到老者在吆喝买卖,那些透着露水的果蔬,晶莹剔透,娇艳欲滴。包含了一整晚的辛劳,也想在集市上发挥优势,讨个好彩头,买个好价钱。

这嘈杂的集市里,与蛇混杂,三教九流,却有着乡下人养家糊口的梦想,他们辛勤着,来回奔走在方寸间的市场里,找着属于自己的活,数着属于自己的日子,回味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不远处,有一个简易的包子店,也许滋味可口,总能招揽不少客人。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衣着褴褛却显朴素,苍老的脸上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时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他手上拿着一块钱纸币,已褶皱不堪,等待着购买,那香喷喷的包子似乎有种让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征服了人们的嗅觉,心甘情愿的在等候,购买,付费。这集市很平常的一幕,却深深的反映了当代乡村朴实,一尘不到的风貌。

我喜欢乡村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朴实无华,正是城市精神中最为缺稀的精髓。人欲横流的社会有将我们逼良为娼的嫌疑,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坚守自己当初的原则实属难能可贵。

人心不古,那就更加怀念,特别是那种温暖心灵的感觉。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三

在雾里行走着,细小的水珠敷在了头发上面,渐渐的润湿了发丝,沉甸甸的垂在耳侧,雾还是挺调皮的,无声无息淡淡的在身边萦绕着。

尽管我看不到远方的美景,但是,雾再大,我也不会走错路。这里是我的山,我的土地,对于我来说它太熟悉太熟悉,所以,我不会迷惘不会蹉跎。

模模糊糊的路面上的绿草显得更加鲜嫩了,我喜欢这种生命的热情和无限生机,这就好象是对自己的所有永不言弃。

有时想想,雾里雾外,有几个人真正看清楚了自己的前方呢?明明知道有些路不能去走却是还在走着,本来,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是矛盾的,只是看谁将矛盾解开,谁便就走在雾里也是不怕的。只是,有一些走着走着就被雾蒙住了双眼。

早上的空气最是新鲜,最是令人陶醉。

我尽量仰起头,用力去呼吸,做了做早操。

小路上的露珠已经把我的鞋子打湿,前面的路还有了一点漫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太阳慢慢探出了它的头,它笑着,笑得很是灿烂,尽管那么不引人注意,但是,谁也阻挡不了已经散发的光芒。

雾气已经渐渐褪去,就像是本来有的面纱,变淡,透明……。

它怕了阳光吗?也许吧!它也并不是真正的害怕吧,如果害怕,不会在黎明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它知道也懂得什么时候该上场,什么时候该离开。

雾色很美!我自己都有一点点惋惜,雾,并不是最差的景呀!为什么它不能多呆长一点?

太阳的光很温暖,当它全部升起时,雾已经全部散了,一切都很温暖。

所有的生灵似乎都离不开阳光,我想,雾是明白这一点才会离去……。

尽管眼前这一切已不是雾景,但是,我还是怀念,明天,会不会还有雾呢?

不知道,我也不去猜了。

雾里雾外,总有一点让我们想留恋却又无从留恋……。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四

冬夜,清丽中安详,静谧中灵动,这个冬天,夜晚给我的感觉。

近年,身体一直虚弱,知道锻炼是个好办法,因此,每天晚饭后都会和好友出去锻炼一会儿,努力着,坚持着。冬天的夜晚就这样不紧不慢走入了心里,也喜欢上了冬天的夜晚。

如果任何的事物走入了心里,就愿把心灵打开,把情感交付。这个冬天,愿意把心灵敞开,让冬天的夜晚在心里灵动,在心里安详,常常透过贴满冰花的窗户看冬天的夜晚。

窗外的冬夜静谧灵动,遥望冬夜的天空,天幕上沾满窗花的镂空,仿佛古老的.剪纸画贴满夜空,夜空古典婉约起来,竟有了些诗意,于是,轻抚诗意与古典,看星星徜徉其中,像一朵朵莲花盛开,纯静优雅,给天幕染上一抹亮色,没了生硬,只有妩媚,像一个个眼睛,明亮清透,照亮了黑暗,给天幕一份坚强。

但窗外的冬夜只能定格在镂空的冰花里,虽喜也忧,总觉有些虚无。

还是喜欢行走中的冬夜,虽然有点寒冷,但冷的清丽,如果遇到漫天繁星,写尽铅华的月亮安静地看着大地的一个夜晚,那是最好不过。

夜晚虽朦胧却透明,路旁枯萎的草木,虽有些凄凉却不悲不喜等待春天的复苏;冬青依然傲傲的青翠,夜幕下,却多了一份端庄与蕴秀,沉稳和安祥。行走中,伴着和朋友的闲叙,平常日子不是个话多的人,此时,却愿意把心灵打开,用心倾述,用心聆听,硬冷的夜晚,寒冷凝滞,尝浅辄止的温柔仿佛一缕暗香弥散在空中。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冬夜,寒冷中有些萧瑟,只因喜欢所以才能有这样的感悟,只因把情感交付才会这样的感悟,任何的事物都是如此吧。

在冬夜下的乡村行走,安享一份原始的宁静,一份古老的韵味,那是跌入灵魂深处的一份柔情。

今冬,延续着夏夜一直在矿上临近的一个村子的一条平坦而干净的道路上锻炼。进入冬天的夜晚,路上的锻炼者少了很多,没有了夏夜的熙攘,虽寒冷却清新。冬夜下的乡村就这样在行走中走入了心里,自己愿意用心体悟,用心聆听。故乡村庄上也有如此的夜空吧,两旁也有错落有致,高低不平的古老的房屋。门扉上古老的扣环沧桑中透着别样的韵味,青瓦野蔓,觉得有了一种最原始的野草蔓蔓诗经的味道,几声狗吠打破了宁静,热闹一会儿归于平静,安静的道路上只留下和朋友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和轻轻的谈话声。这样的行走中,常常会勾起心底最柔软的那份深思,这个时刻往往想起故乡。

两旁瘦骨嶙峋的山石,那种顶拖着乡村的根基,经过无数日月的风吹日晒,依然的不悲不喜,迎来送往着自然的更替,生命的轮回。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时常在想生命的无奈世事的沧桑。这样的夜晚,忽然领悟,其实,不必短嘘生命的脆弱无常,不必感叹世事的无奈沧桑,夜晚过后,那轮红日照常升起,冬天过后,一切都会勃勃生机。我的心路一展无余,庆幸和这个乡村的冬夜相随相依一段的时光,和友人相伴相随一段的经历,多年以后,我想,我定会时常想起。

林清玄先生的的一生一会的禅意渗透着这个清丽安谧的冬夜。

很高兴,这个冬天,把心中的柔情,永远的痴恋交付给了这个夜晚下的乡村,知道,它是我生命初始的源,是我起步成长的根,也是我生命历程中一份深深的眷恋。

很喜欢,这个冬天夜晚,带着几分的的柔情,几分的笑意,几分的自由自在,一直在行走。

不变的是,日子也在一天天行走,每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日子,矿山的夜空都会被烟花沾满,今年的烟花绽放的地点正好是每天锻炼的那个和矿山紧邻的村子临界处,更是巧合,从自家的阳台看过去,璀璨的烟花正好开放在圆圆的明月旁边,灿烂了夜空,灿烂了整个小村,也灿烂了自己的心思。虽然喜欢静谧,但烟花灿烂的一瞬同样能震撼自己,知道过后总会归于平静,冬天的夜晚依然清丽静谧,冬夜下的乡村依然会安享宁静,安享原始质朴。

一句话在心里暖起,一世静好,现世安稳,冬夜下的乡村,祝福你!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五

十多天的雨也不知是拖了深秋的后腿,还是作了长长的铺垫。原以为这秋的递进总是层林静染霜雾齐飞的。这样的铺天盖地来又誓不罢休的止记忆中还是头一回。不知记忆到底有没有出错,抑或是以前从未留意。

这场雨直接抵达了深秋。

幸好,野菊还未低头。幸好,稻穗还未落寞。

绵长过后,碎阳渐渐的在叶子上散步,我们在小路间散步。还是从前一样的午后。

抬起头来,林间的枝叶挡不住那片湛蓝,那点干干脆脆的金黄,柔和的荡涤在枝条上。

步履依旧散漫,几乎没有一丝风,鲜澈的天气已忘记了昨天以前喋喋不休的埋怨。

来来回回的经过的乡村小路,路旁的院落,家家户户困在这秋雨里院门深闭。唯有院外的田地里被料理的象被切成n块的豆腐块,方正,光滑,偶尔的也会缺个角。

秋雨在小青菜的稚嫩的叶子上扎了洞,如同遭了青虫的毒口,高矮不均营养不全的天天泡着水,难免要气得七仰八叉的。韭菜就不同了,瘦归瘦,一垄垄的,随风撒欢的甩甩头发也能甩出一脸好气色。安豆组团掀翻了湿漉漉的地皮,一小组一小组的排好队,不管秋雨吹什么口哨,乡音不改的热烈交流着。芹菜和香菜是孪生姐妹来的,小时候几乎长的一模一样,芹菜勤快些,总会蹿的高出香菜一头。

秋雨整日游荡,起先的优雅成了散漫。兰便开始婆妈的念叨起秋雨来,每日看一眼天气预报,刻骨铭心地哎一声,便知这秋雨还得继续着婆妈下去。

愁绪渐浓,倒不是悲秋来着,还没沦落到文艺中青年的份上,也只为了她那整天盘算的柴米油盐。我时不时夸她一两句,生活的守望者,暗夜里的红烛。每天一睁眼便是崭新的老公与孩子。也不知怎地被她老公给“收买”的死心踏地的。分享,欢心,无处不充盈着她老公的阳光,女儿的青春,眉眼里都是五光十色。害的我们这拨本就不知羞耻上进为何物的人都跟着她在言谈中添加了家庭的佐料。我们原是化妆品,新服,美食的败家娘们啊。

一直都接着地气,我们边嗑瓜子边散步。她熏陶我们锅碗瓢盆,我们灌输她面子工程。两不误。

日子就象猫咪的长尾巴,脑袋一蒙圈就追着自己的尾巴原地转几转。阳光下做梦也会不由自主的摇一摇。

乡村的路被乡村的年青人嫌弃的扔了。老人们路的左右种着四季。

“能卖些菜吗?”“不卖,留给孩子们回来吃的,市场的菜谁放心呀”。

唯有自己的庄稼心里才多了一份安稳,踏实。这乡村的菜地被滋养的更绿了。

兰说,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走出乡村,其实乡村这么宽阔这么温情。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韭菜麦子都没掰清楚的人,有什么魄力跟我们这拨乡村人抢地盘?虽然我们也站在芹菜和香菜前吧嗒吧嗒的分辨了半天,但,我们才是土生土长的乡村人。

乡村的自在和随意一抬眼就能瞧见。屋旁的串串红把青砖都上了色,老井咧着嘴,永不枯竭的朝着天笑微微,那群被篱笆拦截了去路的土鸡,不停的做着伸展运动。这些爱散步爱运动的鸡当然也是我们所爱。果然是,民以食为天。

人的情致不因地势环境差劣而改设的。即便不是高楼大屋,一所小平房,后院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果树成荫,比攀成排。在这样的季节里,见证一场柿子树与桔树的握手言欢,是多么惬意的事。

还是得为自己留半亩余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乡村人。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六

掐指一算,当年随父母赶汽车,坐火车,风雨兼程,从北方一路南行,入得城市三十多年。原来特有的家乡“塑料普通话”已经训练有素成为标准国语,衣服从质地到款式,也都突飞猛进了,住上了高楼大厦,吃上了细米白面,身上的依存的“乡土气息”,像被风吹动的白云,越来越淡了。

我和乡村,已经成了正宗的陌路人。

不惑之年,一次省内的旅行,让我再一次来到乡村,再一次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

来到遂川县的一个非常闭塞的小乡村,此时,夕阳正暖暖地普照着,照射在村口浓密的树林里,照射在古朴的“干打垒”土房上,照射在满是盛果的柚子树上,也照射在清漓漓的小河上。

深秋了,在一个屋角边,一树粉红的夹竹桃花真胆大,不问时令,开得正欢,周身泛着油光的蜜蜂,绕着桃花嗡嗡地唱着歌。

一瞬间,我闻到了久违的人间草木味,闻到了久违的人间烟火味,这正宗的乡村味道,让我心存感激。

时间煮着微雨,人,一边爱着,一边遗忘着,一纸清欢中,流年渐远了。有时候,想试着回忆从前,想试着把自己搁置在一个熟悉的场景里,不为别的,只为找到一个纯真的午后,找到一份从容的心境。

曾读过沈从文大师的一篇文章,他这样感叹到:乡下人怎么越来越少,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现在,人们都挤破头地去城里生活。我居住的小区,百分之五十是邻县的农民,有的是沾亲带故,几家一起来城里淘金,拿惯了锄头把子的手,已经在握方向盘了,女人们烫了头发,染上了夸张的红色或金黄色,用上了浓烈的口红,从穿着到用品,从言谈到举止,越来越有荤腥味,少了原本应该拥有的乡村草木味。

想起了好久以前,想到我们全家刚刚搬到城里的事:母亲乡音难改,说着说着,话语就不自觉地岔到黄河北面了。

有一天春天,母亲买了几只小鸡来养,老乡根振哥刚好来我家借擀面杖,母亲自豪地说,你看看,你看看,上午才到镇上赊了六只小鸡。

根振哥疑惑地盯了母亲好一会,小声问:“张婶,他们这里还有小鸡赊,你没有先付钱?”母亲搓着双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给钱了,给钱了,你看,我又把咱老家话给‘贩卖’过来了。”

其实,母亲说的“赊小鸡”,是早先我的家乡豫东平原上,非常普遍的事。

那时,逢开春,村子的大街上总会有“赊小鸡啦!赊小鸡啦!”的叫卖声。叫声悠长、浑厚、就像一首村歌轻轻飘荡。

所谓赊,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小鸡崽,来年开春的时候,鸡贩子再到每村每户收钱。当然,收上来的钱,多半是乡亲们卖粮食攒的钱,也有从“鸡屁股银行”里流出来的钱。

我们老家喜欢养“固始鸡”,固始鸡品相好,长得快,小贩大多是河南固始人,离我的`家乡有好几百公里,他们是一个村一个村担着游乡叫卖的,用一个小本子记着,哪个公社,哪个村,哪个生产队,哪个人,买了几只鸡。

来年开春,好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多么大的变数呀!

多年之后,很少再遇见“开春兑现”这样的事情了。多年之后,每次想到这件事,心里总是暖烘烘的,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声硬梆梆的诚信,只为那一纸薄薄的承诺,只为乡村的那点草木味儿。

多年后,我作为城里人,再一次来到这个偏僻的小乡村,我的心情是拘谨的,我的态度是卑微的,我的举止是笨拙的,我想试着在这里捡回曾经丢失的东西。

我们在房东林大哥家吃地道、烧柴火做出的农家餐,喝了纯正的、泛着黄油的母鸡汤,吃着没有打农药,没有施化肥的蔬菜。结算餐费时,夫妻两个异口同声地说,就算点母鸡的钱吧,自己种的蔬菜,吃不完,不吃也会烂掉,也不值几个钱,我们硬是多给了他们钱,两夫妻脸都红了,好像占了我们天大的便宜。

乡野安静,五谷养人,在这宁静的小乡村里,我的心,是安静的,舒展的,飘逸的,自在的。在这里,秋高云淡,我陶醉于落霞漫天的温柔;在这里,倚在柴门旁,听流水在脚边潺潺地流畅,我的心服帖着;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相处,要多欢快有多欢快!

我把自己从红尘里揪出来,矫情地噙着头发梢,闭着双眼,静静地体会“一花一闲趣,一人一段情”的人生况味,开心!此时心的年龄,十八岁、十六岁,抑或是七八岁。一个人,把身边世故的篱笆推到,再重来,活在纯净的岁月里,我愿意!

童年那“赊小鸡啦!”的叫卖声,顺着东南西北风,已经渐行渐远,那乡村特有的草木味,已经渐飘渐无,给孩子讲那“过去的事情”,已经没有了可以自由自在入坐的“高高谷堆”,从他那不屑的眼神中,我感到好一阵紧张和迷茫,瞬间有了作家张洁在《挖荠菜》中的惆怅和伤感,我们如今丢失的,岂只有这些!

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了担着一筐小鸡的乡村游贩,他呼扇着草帽,他悠闲地卷着烟卷,他大声地叫着“赊小鸡啦!赊小鸡啦!”……醒来,细品着一枕的芳香,我眼睛湿润了,莫非这就是我念念不忘的乡村味道。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七

又是一年早春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里,播下希望的种子,也播下切切的期盼与喜悦。

周末,因女友要去家住台山的姐姐家,也因为天气不好,阴雨绵绵,女友还带着个三岁小孩,所以先生决定开车送她去,我们也乐得到乡村去走一走,看一看乡村的春天,感受春天里乡村的味道。

因天气灰蒙蒙的,时而还下着小雨,一路上车少人少,一般这样的天气,是没多少人出行的,所以交通很通畅,车子一路飞驰,只看到两旁的树木,村落飞快飘移。虽然天气灰迷,没有阳光,但心情因了这一份友谊而愉快。

一路上,处处可见春天的气息,农耕开始了,他们辛勤播下希望的种子,田头地里,笑语声声。

到得姐姐家,已是下午三点,入得屋来,只见两桌香喷喷的饭菜,还有满脸笑容的一屋子人在等着我们,吃了一惊,咋那么隆重,多不好意思啊,可一见到面,就让人感觉到如回到了自己家乡般亲切,那样的纯朴,那样的热情。

村边屋后,种满各样菜蔬,绿油油的有机肥菜,健康味美,菜地里,油菜花盛开着,黄灿灿地迎风飘摇,街头巷尾,成群的鸡在争食,狗却是守在一旁,做个忠诚的卫士。最让人欣喜的是听着成群的燕子及麻雀在歌唱,在窃窃私语,好欢快啊,给这静静的山村以动感。

村子看似有点破败,许多老屋已人去楼空,只有少数的人家依然守着这一片土地。树上,看到许多鸟巢,屋檐下,是燕子小小的家,我想,应该是一个很温暖的家吧,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捕捉它们,它们可自由栖息,繁衍,呢喃歌唱,好喜欢这种感觉,听着鸟儿吱吱喳喳的叫声,犹如听着从天边飘来的天籁。

成群的燕子和麻雀在头顶上盘旋,飞翔,或是在田头捉虫子,在电线杆上排排座,又或是在谈情说爱也说不定,在城市,这种境况少之又少。

天气迷蒙,远山被雾气笼罩,好一派空蒙山色,只静静地把它装进我的眼眸,装进我的心里。

雨后的空气特别的清新,深深的吸一口,再吸一口,这样的清新空气,有赖于这里生长着许多的百年古树,有赖于这里没有工业的污染,有赖于动植物的均衡繁衍。

说不清自己是那样的喜欢农家的生活,种菜,养鸡,闻鸡叫,听鸟鸣,看远山如黛,听溪水潺潺,虽劳累,却也诗意,真想,住下来,远离城市的喧嚣。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泥泞满脚,视野开阔,这让我又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起那首家喻户晓的曲子《乡间小路》,于是,轻轻的哼了起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他们唱,还有一只短笛隐约在吹响,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莫惆怅,都随着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此刻的小路上,虽然看不到暮归的老牛,看不到蓝天与夕阳,也听不到牧童的短笛在吹响,但吹着风,踩着泥泞的土路,静静的走啊走,多少的往事又涌了上来,家乡村前的那条小河,清澈的河水,贪玩的孩童,晚归的老农,夕阳下那温暖亲切的笑脸。仿佛,我又年轻了,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候,这一种经历,这一种意境原来一直伴倍着我。

而这里,因为天气还冷,看不到有孩童玩耍,却是见到几只鸭子在小河里追逐游戏,真真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古井老树,都融入到一种苍茫里,融入到我的镜头,我的心中来,静悄悄地,却又无处不给人以向上,以蓬勃的春天气息。

这里的人都喜欢养鹅,姐姐家亲戚也养了大批大批的鹅,临走,热情好客的姐姐送了我一只8斤重的大肥鹅,还有鹅蛋,还有蔬菜,红著,不拿还不行,感动之余,记住了这一种温暖的味道,乡村的味道,记住了这一次没有阳光的阳光之旅。

散文乡村的味道简短篇八

什么味?先说说酸味。

东干脚的三月,难得有几个晴天。人们窝在屋里,早晚烤火,中午有了点热气,男的做一些手艺活,编个竹筐什么的;女的做点针线活,纳个鞋底什么的。男人不声不响,女的凑在一起,话题就多了,过年的事还会翻出来,吃请了没有回请,那个不地道。男的听了,骂一句少嚼舌头根子,女的听了,回敬一句管什么闲事。男的不再说话,女的就开始讨论雨停之后,要把地里的芥菜砍了,拉到水沟边上的石头上晒几个日头,用盐咬了然后入坛封装,等到八九月地里的菜接不上了,可以抓一把出来送饭。一个女人能干不能干,从这些琐事上的安排就可显露出来。

东干脚的女人都是能干的女人。雨一停,有的夫妻上阵,有的父子兵,有的全家上阵。挑着筐穿了胶鞋进到地里,把长得又茂盛又娇嫩的芥菜劈倒在地,抱到筐里,挑到水边,女人在地上放一块木板,将芥菜头切开成条,在水里过一下,将粘在兜巴上的泥沙冲掉,又放进筐里。装满一筐,男人就担到山坡上,找块向阳的石头,把芥菜一棵一棵的抖开来铺在石头上。晒多少,由家里女人说了算。人口多的家庭,晒三坛,三五口之家,晒两坛足矣。

大人们在忙活,孩子们也在忙。三月的东干脚,山青水秀,而地里的菜花也正开的明媚照眼--油菜花、白菜花,都是金黄金黄的。白蝴蝶、蜜蜂、土蜂乘了天暖,也从窝里、树林里飞出来,在每一朵花上忙碌着。萝卜地里,萝卜开出了带酸味的白花,有孩子折一枝,然后闻闻手,就会拔萝卜花扔了。女孩子喜欢菜花,不仅可以戴,采的多了,交给父母,带回家还可以当菜。

芥菜晒两三个日头,就晒蔫了,轻轻一揪,揪不出水分,就可以制作咸菜。如果担到山上,第二天要下雨,那就连夜也要起来收芥菜,黑乎乎的天,风大,雨细,令人心惊肉跳。但把芥菜收回来,不能搁在筐里沤着,吃过了早饭,就会在檐下牵一根索子,将芥菜挂起来晾,直到发蔫,当家的女人才把芥菜取下来,摘净,搁在木盆里,用手揉了,然后一层辣椒面面一层盐,拍实,盖上盖子,等候两天,芥菜入盐味了,就抓出来入坛。这个时候,芥菜是很难吃的,太冲,又辣,吃的人呲牙咧嘴。入坛封存的两三月,再掏出来,此时的芥菜,微酸中带着芬芳,而且嘎嘣脆。若是经常开坛,坛子里的芥菜被氧化,就会变得越来越酸,酸到最后,捞一抓出来,就可以做一锅酸菜汤,全家人都有得喝。

说了酸味,再说臭味。

湖南的饮食中有一道很特别的小吃--臭豆腐。东干脚没有臭豆腐,但有腐豆腐,也叫豆腐老乳。东干脚人的豆腐都是自己磨的豆子,头天夜里,就拿豆子泡软了,清早起来,洗净石磨,老的烧火煮浆,年少的就推磨填料,主事的就是会调石膏、刷浆桶。豆子碎了要煮浆,然后倒进包袱里擂浆,在豆腐桶里擂,直到包袱里的豆渣再也挤不出浆汁才罢手。这时候,调石膏的师傅看了豆浆的量配下石膏,搅动几下,盖上一个簸箕,五分钟之后,一桶豆腐脑成矣。把桶端到外面的架子边,往窝子里倒出豆腐脑,锁紧包袱,沥水之后,再加上一块石磨,压实,到不再滴水,就搬下石磨,打开包袱,豆腐成矣。用刀划开,一坨一坨,像一个一个麻将。然而,还不能直接做豆腐老乳,而是继续晾,晾到表皮有点发黄了,才搬进谷仓里,封闭起来,用不同的温差,使豆腐腐败长毛。过几天,打开仓门,一种浓浓的臭味扑鼻未来,端出簸箕,看到的是一堆白毛。我想,若是炸臭豆腐,这个时候入油锅,或许炸出来别有风味,但东干脚的人从来没有试过,因此与油炸臭豆腐擦肩而过。

做豆腐老乳有一些讲究,首先得备齐各种配料,米酒、姜末、辣椒面、蒜子,搭配妥了,或放进锅里,或放进盆里,然后用筷子将篮里长毛的豆腐一块一块夹起来,放到料盆里裹上一层配料,在一颗一颗的放进坛子里叠好,装到离坛口五寸,封闭好,待去了蒜子的冲气,打开来盖来,传出的却是一种开胃的酸腐味。下料酒少的,豆腐老乳很结实,使劲用筷子才能夹开;放料酒多的,不出一月,就会有半坛子的汁,从汁里夹出豆腐老乳,辣椒、蒜香入了味,又咸、又辣、又臭,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说了臭味,那就说说东干脚的香味。

东干脚人做的腊肉,别说在当地有名气,至少,东干脚的人是深以为然的。从杀年猪开始,东干脚的人就筹划好了,猪的哪一块做腊肉好。到杀了猪,通常是三四家人合共一头,各自回家,切割斩件,风干的火熏的就分拣开来。有肥肉的用来风干,而略带肥肉的瘦肉,那是做腊肉的上好材料,扔进瓦缸,用盐咬了,将血水浸出来,开始挂在火头高处,待不再滴水,就用铁网装了,放在架子上,烧了炭火,烤上两个时辰,在炭火上盖上米糠,用烟熏;薰过一道,然后在炭火上盖上一层茶壳,或者松针,熏得几道,腊肉制成矣。

东干脚的腊肉的香味,是不能抵挡的。无论配菜是干豆角、腌萝卜,还是新鲜的莴笋、蒜苗,腊肉的清香都会在宴席上,令人胃口大开。吃到六月,梁上的腊肉也不会腐败。有外人来,当家的在地里扯一把青菜,回到家,跳上凳子从梁上摘下一块腊肉,往墙壁上磕几下,磕掉灰尘,仍如当初那般新鲜,而不一会,厨房里飘出的味道,就让人唇角挂口水了。

近几年,再也吃不出以往那种香味,东干脚的人也很无奈,说猪变了。以前做腊肉的猪是自家喂养的,现在的猪是从猪场拉来的,猪吃的饲料不一样,肉的味道也不同了。是不是这样,无从可考。但是,乡村的味道却是愈来愈远,远到只有怀念了。面前的乡村,越来越像城市之一角,因为仅仅是残疾之一角,看起来有些气派,内心里却五味杂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