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8:11:33 页码:10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通用9篇)
2023-11-18 08:11:33    小编:ZTFB

应对挑战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挑战才能取得进步。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准确的观察。通过阅读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案例,相信你会对如何写好总结有更深入的认识。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一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___,可她忽然想起_________,爸爸妈妈都_________,但她坚持____________。她真是个_______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如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板书:言而有信。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巩固练习: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明摇摇头说,“”

“________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示语的不同形式。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业:

1、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积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本组教材最后一篇讲述名人故事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用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来,要在当天教朋友叠花篮,虽然父亲和目前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了,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决留在家里的。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名人小故事之宋庆龄。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导入出示。

2、板书课题。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感知课文。

1、读读课文的自学提示。

2、交流预习情况: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对于宋庆龄,你都了解了什么?

阅读资料袋。

教师补充:

宋庆龄:(189—1981)海南省文昌县人,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70多年里,宋庆龄始终不渝地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她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名誉主席。宋庆龄一直热情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宋庆龄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50年,宋庆龄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1年,宋庆龄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将10万卢布奖金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为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

3、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来说。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准备去一位伯伯家,小庆龄忽然想起要教小珍叠花篮,因此,她留在了家里。)。

三、学习课文。

1、一家人准备去伯伯家,小庆龄的心情是怎样?

(显得特别高兴。)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交流: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你从哪些词语中找到小庆龄特别高兴的原因?(早就、盼着)结合你的理解,说一说。

指导朗读。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能送个词语给它吗?

朗读。

2、这么漂亮的鸽子,伯伯还说准备送它一只呢!这可是幼小的宋庆龄盼望已久的事啦!她能如愿吗?为什么?默读课文2—10段,找找答案吧!

3、交流反馈:她的小小愿望没能实现,因为她答应小珍要教她叠花篮,所以她决定不去伯伯家,而是留下来。

4、让我们再次走进小庆龄和她父母的对话,感受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2—9段。

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给奇怪换个词,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

面对早就盼着去伯伯家,此时却停住了脚步的庆龄,爸爸怎么能不好奇呢?朗读。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想象说话:当父亲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那一刻,小庆龄当时心情会怎样,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想象来朗读: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小庆龄会怎样说呢?(焦急……)。

·出示: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用心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你又看出了什么?

是啊,你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假如,你做不到,当初就不要答应别人。古代孟子就有这样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让我们都做像宋庆龄这样的诚实守信的孩子,牢记孟子的话,读——。

身边有些同学由于年幼不懂事,常常想不到这个小却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好好的读读,告知他们。

5、庆龄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妈妈的心,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这是怎样的笑呢?

为有这么诚实守信的女儿自豪的笑。

庆龄也甜甜地笑了,这又是怎样的笑呢?(为终于可以留下来教小珍叠花篮而高兴,因能坚持让自己做个守信用的人而笑)。

四、小结。

作业设计:

讲讲身边诚实守信的人和事。

读读宋庆龄的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宋庆龄——伯伯。

小珍。

教后反思: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三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你能把课题来读一读吗?(老师从你的朗读里知道了,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质疑:那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那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拿到一篇文章,我们先该怎么来读呢?你有好的方法吗?

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三、讲读课文。

2、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父亲的第二句话后,随机落实第一段中2——5句,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为难、犹豫、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3、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文中三句例句: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同学们,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四

任性,也是一种坚持,但少了理智。坚持,是理智的,有着正确目的和方向。任性,是不理智的,执意妄为的。

古时的战争,多少的英雄,他们在将敌人大败后,没有下令乘胜追击,这才是真勇敢。因为如果盲目追击,有可能会中埋伏。像隋末罗成,就因为过于求胜,而受到了敌军的埋伏,万箭穿心而死。而曹刿显然不任性,而是理性,追击之前仔细查看敌军撤退痕迹:旗子倒下,车轮碾过的痕迹凌乱。

任性误事,表现在普通的小事上也是如此。

我在期中考试中,遇到一道难题解不开,当下很不服气,发狠心跟难题耗。考试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执拗地想拼出这道题的答案。终于就在交卷的前一刻,我解开了此题。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后面的好几道大题目都没写。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

三国关羽被害,刘备不顾诸葛军师的劝阻。心急火燎要给关羽报仇,张飞也一意孤行。这没有理智的任性使张飞丧命自己士兵之手,使蜀国元气大伤。真是任性不可为啊,小不忍则乱大谋。

所以我也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后来的考试中,又遭遇难题。我暂时先回避,将所有简单的题目做完。回头再解这道题,这次,整张完成,近乎全对,。

任性很简单,但不任性却很难。人在关键时刻难以控制理智,很容易冲动。也很可能因此铸成大错。

所以我要学会不任性。为人处世,;学习生活,。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五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结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训练点,我觉得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因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引导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朗读、思考、感悟。

一课时。

1、谈话交流:回顾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

2、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3、揭示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导入新课。

1、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学习阅读提示。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1、品析课题。

(再读课题,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合作探究。

(读课文:你从哪里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3、全班交流。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d、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4、分角色朗读。

1、你喜欢小庆龄吗?为什么?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准备去劝说去没有去。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六

但经过了这件事后,我是真想把“任性”从脑袋中删除。

上周五上午,我正准备去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孩子,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你带雨伞去吧!妈妈今天有点不舒服,就不去接了……”我听着,目光望向了窗外,虽才七点多,但太阳公公依旧早早起来上班,空中湛蓝湛蓝的,如一颗颗蓝水晶,像被洗过似的。“妈妈,外面的天气多好呀!怎么可能下雨呢?要知道,天气预报最不准了。”说着,拿过伞满不在乎地扔在一边。“要不,你先带着!”“才不要!老妈,超重的。”我穿好了鞋,一溜烟地跑走了。

“丁零零……”总算放学了,我背上书包向大门飞奔而去,忽然一滴水落在我头上。奇怪,哪来的空调水?“隆隆隆……”一阵震天动地的雷声吓了我一跳,加着闪电,乌云霎时间布满了填空,猛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忙闪到一边避雨。看着一个个带着雨具的同学有说有笑地走了,没带伞的同学也被一个个接走了。“唉,真是不听老妈言,吃亏在眼前。怎么回家呀?”一着急,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回到家后,妈妈生了场大病。

我内心充满愧疚:不能再任性了,一定要多多为他人着想!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释”等这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讲读课文。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为难、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指名读,同桌读,各自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4、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小黑板出示文中三个句子:

(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a、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b、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c、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的人。

(5)同学们,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6)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四、讨论深化,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堂练习。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2、做新课堂27页第六题,28页第九题。

五、布置作业。

1、在网上查找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一张题为《走近宋庆龄》的手抄报。

2、把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八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1课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板书:守信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1〕出示课件: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什么问题想问吗?

〔2〕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什么?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3〕1、出示生字:指名检查生字。

〔4〕2、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5〕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6〕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7〕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1、小朋友们,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8〕“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着表示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2、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9)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10)“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3、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4、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小结:(13)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我不任性教学设计范文通用篇九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是本册教材编写思想,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备课、设计课文的一种重要策略。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孩子们已学习单元前3篇精读课文,对单元主题已有较深了解。本设计旨在孩子们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自主阅读,让他们能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结合单元主题,初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从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几位名人?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 就题目质疑:“失信”是什么意思?宋庆龄为了什么事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讲了哪几个人?

b提供句式练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宋耀如一家准备,二女儿( )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 ),但她。

三、角色朗读,感受美德。

1、交代任务: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哦!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再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铭记美德。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

2、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有人说,“诚信是道德中最美的一朵花”,“使一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宋庆龄就是如此。(齐读书31页)。

3、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出示有关诚信的谚语、格言,全班读,

五、单元总结,升华拓展。

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4为享誉中外的名人,这是4个闪光的名字,更是值得我们深深记住的名字!大家课后可多找他们的故事来读读。

板书:

8我。

(宋庆龄)一诺千金。

做人美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