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37:24 页码:9
最新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精选10篇)
2023-11-18 05:37:24    小编:ZTFB

读书笔记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后,通过记录自己的思考、感悟和体会,总结书中内容的产物。写总结时,要注意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背景,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一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蚂蚁为了实现远大志向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2、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

一、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上天的蚂蚁》,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1、齐读课题。

2、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再读。

二、揭示目标。

三、理解课文,升华感情。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把语文书轻轻的翻到69页,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

1、师读自学指导。

2、开始自学,七分钟以后比谁回答得好。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时间到请坐端正。谁来回答第1题,先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再读句子。

师小结:这棵树很高很高。我们从作者的直接描述中,从老爷爷和巨人的对话中,从巨人的感受中都能体会到。看来呀,同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呢。

5、巨人站在通天树前是怎样说的?谁来读巨人的话。

a、一生读,(出示巨人的话)谁敢和他比赛读?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可是巨人-------齐读。

b、这就叫连连告退。板书:巨人连连告退你认为巨人是个怎样的人?

师小结:身材魁伟的巨人虽然有上天看看的愿望,可是他不自信,不行动,不努力,最终选择了放弃。

6、请看第3题,谁来读老爷爷的.话?一生读。

a、老爷爷还会怎样鼓励巨人呢?

b、生活、学习中谁鼓励谁试一试吧,同桌互相说一说。

c、谁来说给大家听?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金钥匙)今天,金钥匙给我们带来了读书方法------默读。金钥匙提醒小朋友,读书可以默读。齐读------孩子们,试一试,用默读的方法读8-----13自然段。谁来读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一生读。

1、开始自学,五分钟后比谁读得有感情,回答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时间到,坐端正。

a、谁来读蚂蚁的话?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小老师。谁敢向他挑战?

b、谁读老爷爷的话?

c、出示老爷爷和蚂蚁的对话。谁愿意扮演可爱的小蚂蚁,谁是老爷爷?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们读得好,请把掌声送给他们。

d、老师和你们分角色读好吗?老师读旁白,女生是小蚂蚁,男生是老爷爷。

4、你们喜欢小蚂蚁吗?告诉老师为什么?

生:因为蚂蚁很自信,很勇敢,它知道只要不停的爬,就能看到天上是什么样。因为蚂蚁有理想,他很自信,他相信自己能行的。

师总结:小蚂蚁个小志气大,他有了上天的目标,他就充满自信,去努力,去坚持,让我们把赞许的掌声送给它。

5、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蚂蚁在不停地向上爬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6、师引读:出示句子。

c、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读---------。

7、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让我们把对小蚂蚁的喜爱、敬仰之情送进美丽的童话吧。捧起课本齐读课文。

师:你们的书声告诉老师第一个学习目标达到了。

四、学写生字。

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出示(我会写)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间架结构,边按笔顺描边想办法记住字形。难写的字多描几个。四分钟后比谁记得牢。(写字做到三个一。)。

1、师:时间到,生字能写下来吗?拿出听写纸准备听写。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听写。

b、我们再看-------写的。

c、同桌交换改。

d、全对的请举手。有错的同学没关系,告诉老师你哪个字记不住?谁来帮他记?

e、有错的同学补错两边,没错的试着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五、总结。

孩子们,经过我们的努力,这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我们都达到了。看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到达目标,取得成功。我们一起说: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六、阅读链接。

1、《铁杵磨针》。

2、《愚公移山》。

3、《水滴石穿》。

4、《龟兔赛跑》。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二

1、培养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引导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呼、洞、冷”3个生字,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学习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干()同()由()冬()。

汗()洞()田()东()。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冷又饿又()又()。

夏天搬粮食乘凉。

冬天躺在洞里又冷又饿。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出示蚂蚁图:看到蚂蚁,你想说什么?(板书:蚂蚁)。

2、出示蝈蝈图:它是谁?看老师写这个词。

(板书:蝈蝈)谁来喊喊它?指导读好轻声。

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可爱的昆虫之间。板书:和。

3、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策略: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学完评价。

(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检查绿线里的'生字。

乘凉强调“乘”和“凉”都是后鼻音。

你夏天的时候会在哪儿“乘凉”?

(大热天在阴凉的地方休息,这就是乘凉)。

刮起来强调后两个字读轻声。

躺、装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指导怎样读好长句子。

饿又冷又饿又()又()。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板书:夏天冬天。

学习生字:冬。

冬,是一个会意字。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写冬的吗?

我们看甲骨文,古时候的人把绳子两头打结表示一年的结束,因为冬天会结冰,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加上两块冰来表示冬。我们来看看现在冬是怎么写的。先看老师来写,“折文头下加两点”。我们一起来书空。

3、检查课文朗读,随文学习生字,板书生字。

(一)第一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夏天蚂蚁在干什么呢?

2.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

3.你们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吗?

(板书:搬粮食)指名读,注意轻声音节。

(1)学习生字“粮”

a、你们知道哪些是粮食?

b、粮食的粮是——米字旁。

用心地看看米作为一个字和一个偏旁有什么区别?“米”做偏旁最后一笔变成点,为什么要变,不变就会打架,所以先出来的让一让,这叫谦让。

c、记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用换偏旁的方法(浪,娘,狼)。

d、写字:米字瘦瘦左边站,捺笔变点缩一缩。良字紧贴竖中线。

e、把这个字送回句子中,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学习生字“汗”

勤劳的小蚂蚁搬粮食累不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满头大汗”指名读。

a、你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你见过谁满头大汗?)指名说话。

b、积累关于汗的成语。

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挥汗如雨。

c、这个你会填吗?

一()汗(头、身、滴、把、脸)。

d、写字。

e、读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课文第二小节,纠正字音。

2、蝈蝈们在干什么?这个样子就叫——自由自在。

出示:“自由自在”指名读。

a、语言训练点:鸟儿在天空地飞。

鱼儿()。

()。

b、“由”,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田)。

让它变魔术!甲申电油汉字真奇妙!

c、一起写写。

d、把自由自在送回句子中,读第二小节。

(三)第3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好长句子。

2、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来说说今天学的故事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1、这个小节中藏着3个生字,出示:呼、洞、冷(齐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教教大家。(音形义结合)。

(学生自学交流,老师推荐方法:呼吸用口,洞里有水,冷里藏冰。)。

3、仔细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发现?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4、师范写,生书空(呼、洞、冷)。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一写左窄右宽的字,老师巡视。

作业设计。

背诵《练习七》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文档为doc格式。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图片、课文录音等等。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蚂蚁和蝈蝈”。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许多词语,大家看:读准了这些词语,这鲜红的苹果就属于你啦——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真聪明,这些苹果给你啦。

3、来,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读准。每个读两遍。

这个“真”读的特别好!我们一起来读。

2、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蚂蚁们在干什么呀?指名交流————“搬粮食”

“搬粮食”加上小圆点。

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相机点红“背、拉”。

3、小朋友说的真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小蚂蚁学学他们搬粮食的样子吧!

我来问问你,小蚂蚁,你是用什么方法搬粮食的呀!

累吗?——不累。你真是一只勤劳的小蚂蚁。

累吗?——累的。那你怕累吗?你真能吃苦。

你们搬粮食的方法可真多。

哎呀!小蚂蚁们,你们头上怎么有这么多汗呀!

小结:是呀!在这么热的夏天里,蚂蚁们还在搬着粮食,多辛苦呀,难怪个个——满头大汗。(相机点红)。

指导朗读词语——哦,汗真多!————是的,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语。

4、看,这就是蚂蚁们搬粮食的情景!(动画)。

5、看完了这群蚂蚁搬粮食的情景,小朋友,你想对这些小蚂蚁说些什么?你们喜欢这群蚂蚁吗?就让我们带着喜欢的语气来读好这一段。(齐读)。

1、过渡:蚂蚁们搬粮食,个个满头大汗(板书),他们多辛苦呀!可这时候蝈蝈在干什么呢?自己读读第2段。

2、学生读后交流: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出示图片)我们来看,这只蝈蝈在唱歌,这只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看,这里用了一个“躲”,他们怎么会躲到大树下呀!

是的,天气多热呀!只有这树阴下才最舒服。看他们个个“自由自在”。(相机点红自由自在)。

指导朗读词语——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听出来,很悠闲的;————是的,很自在的。我们一起来读。

3、真好!看了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的更好的。指名读,齐读。

——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这些蝈蝈真的很自在。

——你的朗读水平高的,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这些悠闲的蝈蝈。

——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了。老师读的好吗?老师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画面,你们也这样,一定会读的更好!

是的,他们笑,是觉得蚂蚁傻!那么蝈蝈会对蚂蚁说什么?

刚才我们做了勤劳的蚂蚁,下面我们也来做做蝈蝈吧,你们是怎么笑话蚂蚁的呢?学学他们说的话,可以加上动作。和同桌说说,指名交流。

1、过渡:虽然蝈蝈在笑着蚂蚁,可是蚂蚁还是在快乐的搬运着粮食,就这样各自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紧接着秋天过去了,寒冬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2、(多媒体)板书:冬天。看后你有什么感觉?

天可真冷啊,谁能把冬天的寒冷用朗读表现出来?

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指名读,齐读。

你这个“呼呼地”读的特别好,老师感受到了,风很大很大,天气很冷很冷。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3、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们生活的怎么样呀?自己读读下面的句子。读后和同桌说说。

通过辛勤的劳动,他们的冬天自由自在,生活真是幸福快乐啊。谁来读好这句话。————“装满”读的真好,粮食真多呀!装的满满的。

我们也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好第二句。

4、在冬天,勤劳的蚂蚁是这样幸福快乐,那蝈蝈呢?指名交流。

(1)我们看图,蝈蝈们现在在干什么呢?

那他们为什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呢?

(3)在寒冷的冬天,他们被饥饿和寒冷包围着,还有可能被饿死或者冻死,怎么还能神气呢。谁来读好这句话。——蝈蝈多冷多饿呀!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1、转眼间,夏天又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年夏天怎么做。现在小朋友们就是蝈蝈了,你们四人一组也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表演:——今年夏天,我们要————。

1、讨论结束了,我们让蝈蝈去搬粮食吧!我们就不打扰他们了,看辛勤的小蚂蚁正等着我们呢!

出示蚂蚁图片:谁想和蚂蚁交朋友的?读出藏在后面的词语,勤劳的小蚂蚁就和你交朋友。

2、今天我们来记这四个生字,出示生字。看笔顺表,和同桌说说这些生字的笔顺。

3、谁来当小老师教我们记这些生字?教师范写,粮呼指导写进田字格。

4、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看准横竖中线。请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描红,教师巡视。

满头大汗,自由自在。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情境图。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个个精神饱满,爱动脑筋,你们把两个小客人也引来了,看看是谁呀?(出示蚂蚁和蝈蝈)。

3.齐读课题。

1.我们先跟随蚂蚁和蝈蝈到动物王国去游一游。(动画演示)。

3.学生说图意。(让学生自由讲,由零散到基本集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字格”和“绿线”内的字在书上画出来,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朋友,你喜欢读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学生按段读课文)。

过渡:课文一开头就写了夏天,那你说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呢?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是啊,夏天真热,就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出示: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学生自由读)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怎样搬粮食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议读)。

(2)小朋友已经读懂了这句话,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可以看看图,也可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出示句式:蚂蚁有的......有的......个个......(学生自由说)。

(3)演一演蚂蚁搬粮食。(选一些同学戴头饰上台演,同时要求他们谈谈表演中的感受,再组织学生评议,要联系课文说清理由)。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正当蚂蚁忙得满头大汗时,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

(2)学生说图意。(蝈蝈在睡觉、唱歌……)。

是啊,炎热的夏天,蚂蚁满头大汗搬粮食,而蝈蝈却不干活躲在大树下唱唱歌,乘乘凉,睡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个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随机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指名读,评价,议读)。

(4)听了蝈蝈的话,你想对蝈蝈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2)读第二句话。

出示蚂蚁过冬图: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小朋友们看看图,想一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学生自由说)。

过渡:蚂蚁开心地过冬了,而蝈蝈呢?

(3)读第三句话。

出示蝈蝈过冬图:(看图:学生自由说)相机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议读,练读)对呀,谁叫它们平时偷懒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是啊,夏天蚂蚁辛勤劳动,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2.齐读课文。

听轻音乐,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相机表扬。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蚂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感受和表现歌曲。

歌词的记忆。

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7.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根据蚂蚁的特点,进行研究讨论。讨论前,教师先给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唱出来,(三种速度:慢速、中速、快速。三种力度:强、中强、弱),然后学生通过唱,自己体会感受,选择出合适的速度和力度,并说出理由。如选择强的力度,可能因为蚂蚁的那种吃苦精神;选择弱的力度,可能认为蚂蚁长得小,没有太大的力气。速度也不一样,选择快速,可能认为蚂蚁想快快搬运粮食;选择慢度,因为蚂蚁走不快。不管学生选择哪种速度和力度,教师都予以肯定,这主要为了初步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初步地感受。但是还是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中速和中强的力度来演唱比较好,然后集体拍手或踏步唱一遍。

8.跳集体邀请舞。

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9.老师简单总结活动情况。

提问学生,你们通过上这节音乐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或体验到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来,这种总结方式,让学生善于动脑、善于归纳学习内容,也便于记忆、领会。最后教师期望学生都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六

1、午睡:

提醒幼儿起床,穿好衣服,鼓励幼儿主动整理自己的床铺。

提醒幼儿喝水。

2、午操:

做徒手操时动作到位、精神饱满。

3、午点:

提醒幼儿洗手,排好队擦手。

要求幼儿吃点心保持安静,尽量快点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有特殊饮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动与老师沟通(换牙、身体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动:学习玩安静的游戏,会主动找同伴下五子棋。

教学目标:

1、感受oldmacdonald的乐曲曲式,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2、初步学习old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的节奏型。

合奏的节奏型:xxxxx轮奏的节奏型:xxxxxxxxxxxxxx辅导能力强的幼儿用沙锤左右手轮流打击乐器。

3、愉快地与同伴玩音乐游戏《帆船》,体验与老师们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已学习过oldmacdonald的歌曲。节奏图谱挂在奥尔夫主墙。

2、音乐准备:oldmacdonald、《帆船》的音乐。

3、乐器准备:手鼓、单响筒、响棒、沙锤。

教学过程:

一)、歌曲oldmacdonald:

1、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随音乐一起唱歌。

2、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分句感受oldmacdonald的乐曲曲式。

二)、学习合奏和轮奏的节奏型。

1、合奏的节奏型:xxxxx。

1、用身体乐器练习。

结合图谱,练习打击节奏。

2、轮奏的节奏型:xxxxxxxxxxxxx将歌曲中b段的节奏单独用身体乐器练习。

三)学习old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

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小鸡,用乐器配合音乐敲奏。

四)、音乐游戏《帆船》。

1、倾听音乐。

2、随音乐拍手,拍肩,踏脚。

3、圆圈游戏。

4、自由找同伴游戏。

5、鼓励幼儿邀请老师参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划定池塘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幼儿人手一个圈,听音乐按节奏做圈操。

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

(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玩法:"谁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

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7-8分钟)。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

(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教师引导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

(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

4、游戏:网小鱼。

(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网,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网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

(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

5、放松活动《小鱼游》:

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

1、提醒幼儿入厕,喝水。

2、提醒幼儿整理着装、书包。

3、组织未回家幼儿玩自带玩具、看书。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七

《寻访蚂蚁》一课属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的第一课,本单元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1)科学概念: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2)过程与方法:课前寻访蚂蚁;利用已初步形成的蚂蚁外部表象做蚂蚁;运用观察的方法,了解蚂蚁的形为习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蚂蚁的兴趣;体会借助工具进行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生活环境的意识。

认识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课前进行“请”蚂蚁来做客的寻访活动。昆虫盒、牙签、橡皮泥、水果糖、米饭、树叶等;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谈话,畅谈捉蚂蚁的过程。

同学们,你们的把“小客人”蚂蚁请来了吗?能讲一讲你请小蚂蚁的过程?

学生叙述捉蚂蚁的'过程。

2、课件出示:蚂蚁录相,增强学生对蚂蚁的好奇心。

3、学生质疑,导入课题。

蚂蚁可爱吗?你了解吗?想了解哪些关于蚂蚁的知识呢?

学生提问,引出新课:寻访蚂蚁。

二、自主观察,认识蚂蚁。

1、自主观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蚂蚁。

要想真正了解蚂蚁,我们就先得去看看蚂蚁长什么模样?提醒学生在进行观察时要多借助工具。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形态。

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小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

2、猜一猜:蚂蚁吃什么?

学生猜测。

做实验验证猜测。

师生交流。

3、认识蚂蚁其它的形为特征。

课件出示:蚂蚁用触角传递信息、搬比自己大很多的东西等。

三、动手操作,制作蚂蚁。

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做一只做蚂蚁,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师生评比,纠正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巩固所学的知识,深化对蚂蚁的认识。

四、课堂自评,知识拓展。

1、其它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2、师生小结课堂:这节课有趣吗?你觉得自已表现怎么样?你有哪些收获了?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八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一、引入。

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观察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

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

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

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

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

3.试一试。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八、发布下一节课举行“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的信息。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蚂蚁和蝈蝈夏天不同的生活态度导致冬天不同处境的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蚂蚁和蝈蝈》。生齐读课题。

2、最近,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到了中午,有的就穿起了短袖和裙子,是的,现在已经到了――[板书:夏天]。再往后啊,这天气还会越来越热,等到大热天,当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你身上时。

3、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夏天真热。]。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评读:你读得有点热了,谁还能读得更热!――真不错,你把夏天热得不得了的感觉读出来了!一起来学学!齐读。

二、夏天的蚂蚁和蝈蝈。

(一)夏天的蚂蚁。

1、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搬粮食)[播放蚂蚁搬粮食的动画]。

2、你看到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

1)不错,你会用“有的、有的”来说话了,你再仔细看看图,还有的蚂蚁――(推)。

2)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还有谁能说?

3)想想看,这后面的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呀?――(抱、扛、拎……)。

是啊,没有一只蚂蚁在休息,个个都在卖力地搬粮食累得满头大汗。[板书:满头大汗]。

3、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蚂蚁搬粮食。

1)老师读,小朋友们在下面表演。

2)这次,大家一边看大屏幕读,一边加上动作演一演。

评读:这只蚂蚁刚开始背,还没怎么出汗。谁再来读?――这只蚂蚁干得真吃力,我都忍不住想上去帮他一把了!――谁再来象他这样读?――齐读。

5、能不能把整个第一自然段都读好了?[出示第一自然段]。

6、天这么热,小蚂蚁还在这么起劲地干活,想不想夸夸他们?

(二)夏天的蝈蝈。

1、正当小蚂蚁干得满头大汗的时候,蝈蝈上哪儿去了?(躺在大树下乘凉)他们不但不夸蚂蚁,反而笑他们是――(傻瓜)。

[播放蝈蝈乘凉动画]瞧,他们――(有的唱歌,有的睡觉,有的弹琴……)看看,一个个多会享受呀!

3、你能想象得出,他们一边自己这样快活着,一边是怎样笑话蚂蚁的吗?

这只唱歌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旁边这只弹琴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还有那只躺着睡觉的蝈蝈会对小蚂蚁说……。

指名读――齐读。

5、谁能一个人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6、蝈蝈和蚂蚁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

二、冬天蚂蚁和蝈蝈的不同处境。

你听到了什么?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

[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你能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感觉到冷吗?指名读――齐读。

2、[出示封面图: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你们看,外面西北风呼呼地吹,雪下得很大,蚂蚁们围在火炉旁,有的吃着香喷喷的饼子,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说有笑,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谁来读?――齐读。

你看,这只蝈蝈哭得多伤心啊,他一边哭可能会一边说些什么?

他现在要是想起蚂蚁夏天搬粮食的情景,还会笑他们是傻瓜吗?

你能把蝈蝈这时伤心、后悔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4、这个时候,蝈蝈和蚂蚁的日子过得又是多么的不一样啊![出示第三自然段]师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指名说。

6、让我们拿起书,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再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二、小结。

齐读。

2、课文学完了,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更想和谁交朋友?

蚂蚁南帆教学设计通用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情境图。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1.小朋友个个精神饱满,爱动脑筋,你们把两个小客人也引来了,看看是谁呀?(出示蚂蚁和蝈蝈)。

3.齐读课题。

二、看图进入课文情境。

1.我们先跟随蚂蚁和蝈蝈到动物王国去游一游。(动画演示)。

2.你们看见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

3.学生说图意。(让学生自由讲,由零散到基本集中)。

三、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字格”和“绿线”内的字在书上画出来,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朋友,你喜欢读哪一个自然段就读哪一个自然段。(学生按段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课文一开头就写了夏天,那你说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呢?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是啊,夏天真热,就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出示: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学生自由读)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怎样搬粮食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学生交流)。

随机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议读)。

(2)小朋友已经读懂了这句话,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蚂蚁还会怎样搬粮食呢?可以看看图,也可以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出示句式:蚂蚁有的......有的......个个......(学生自由说)。

(3)演一演蚂蚁搬粮食。(选一些同学戴头饰上台演,同时要求他们谈谈表演中的感受,再组织学生评议,要联系课文说清理由)。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正当蚂蚁忙得满头大汗时,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

(2)学生说图意。(蝈蝈在睡觉、唱歌……)。

是啊,炎热的夏天,蚂蚁满头大汗搬粮食,而蝈蝈却不干活躲在大树下唱唱歌,乘乘凉,睡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个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随机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指名读,评价,议读)。

(4)听了蝈蝈的话,你想对蝈蝈说些什么呢?

3.细读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2)读第二句话。

出示蚂蚁过冬图: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小朋友们看看图,想一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学生自由说)。

过渡:蚂蚁开心地过冬了,而蝈蝈呢?

(3)读第三句话。

出示蝈蝈过冬图:(看图:学生自由说)相机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议读,练读)对呀,谁叫它们平时偷懒的呢?

五、回读第一、二自然段,总结课文。

1.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学生自由)。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是啊,夏天蚂蚁辛勤劳动,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2.齐读课文。

六、学生自由学习生字,完成《习字册》。

听轻音乐,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相机表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